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由文化和旅游部与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公办高职院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拥有杭州、千岛湖两大校区,共占地1080亩,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两大校区分别与钱塘江、千岛湖交...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571-82838033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特色(双一流/985/211等)
国家级骨干/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学校排名
24名
校友会高职ⅲ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武昌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武昌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职业高等院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武警部队、战略支援部队和军委国防动员部定向军士培养院校。学校位于武汉光谷腹地,汤逊湖畔。近年来,学校办学影响力持续扩大,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胜单位”、 2017年湖北省民办“网络影响力十佳高校”、 2017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示范案例50强”。近年来,荣获教育部、省级多项教学成果奖。
学校秉承“厚德强能、励志创新”的校训精神,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 “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德育为先,素质为重,能力为本,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
学校占地面积1057.8亩,在校学生1.5万余人。现有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140027平方米,校内实训室85个,校外实训基地200多个。2017年,新建无人机、工业机器人、钢琴等实训室19个,改建实训室(中心)2个,与阿里巴巴、京东、东风乘用等320余家知名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协议。
学校现共设军士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前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等16个教学管理单位,现开设有通信技术、学前教育、无人机等42个专业。其中,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国控专业3个,涵盖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航空电子设备维修等7大特色专业群,形成了专业结构与区域重点产业布局相适应、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部队技能人才需求相协调发展的格局。
目前,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拓宽办学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力争将学校建设成为整体办学实力、水平、社会影响力位于湖北省同类院校的前列,成为特色鲜明、湖北知名、全国有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属国有公办院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卓越高等职业院校培育校。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所电子类中等专业学校。周恩来总理、陈毅、谭震林、习仲勋副总理曾到校视察,先后有3000多位外宾、专家到校参观交流。办学六十七年来,为社会输送了七万余名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地处仙林大学城,占地近1000亩,建筑面积38.1万平方米,在校生13200余人,现有教职工753人,专任教师465人,固定资产12.74亿元,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8亿元。学校设有电子信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智能交通学院、网络与通信学院、数字商务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数码艺术学院、士官学院、教育培训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素质教育部、体育部等13个教学部门。
学校秉承“厚德 重能 规范 创新”的校训,坚持“服务全体学生,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信息产业”的办学宗旨,围绕信息产品制造、信息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三大专业集群,开设51个专业,包括8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群)、2个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5个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6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学校拥有高职本科联合培养培养“4 0”专业1个,高职本科分段培养“3 2”专业2个;服务空军、海军和火箭军的士官生定向培养,开设有士官专业4个。学校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6个,校内实验实训室215个,校外实训基地400余家。
学校立足人才培养,构建学校、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龙头企业互相协作、资源整合协同育人体系,与华为、新华三、中兴、数梦工场、埃斯顿、阿里巴巴、百度、吉利和cqc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将企业的核心优质技术和资源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与昆山经济开发区、吴江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开展学徒培养项目,推广“开发区政府 学校 园区企业群”合作模式,发挥开发区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提升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其中“昆山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学校现有在职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25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4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江苏工匠1人,江苏五一创新能手3人,江苏技术能手4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7人;省双创博士1人;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34人;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3人,省思政“领航·扬帆”计划培养人选1人。学校还聘请了700余名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近年来,获得5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与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教改重中之重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项目资助经费达7000余万元,承接企业横向项目近700项,实现社会服务经费到账1.44亿元,获得各类知识产权530余项,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5200余篇。
学校拥有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江苏省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江苏省软件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教育培训基地、信雅达it培训园、南信•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埃斯顿机器人学院、工业互联网人才培训基地等政校企行合作社会服务平台,努力在提升关键技术的控制力、先进制造业的引领力、产业链条的整合力、国际标准的主导力等方面下功夫,育训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学校服务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积极实践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国制造看江苏的历史责任。08年至今,累计各类技术培训127935人次。
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印度、芬兰、德国、新西兰、南非、越南、泰国、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友好交流关系,拓展师生境外交流学习渠道,以多种形式开展师生长短期海外研修项目。
学校主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不断进行高职教育对外开放的新探索。2014年起招收来自老挝、印度尼西亚、吉尔吉斯斯坦、埃塞俄比亚的学历留学生,连续五年获得江苏省政府设立的“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与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埃塞俄比亚阿斯大学校企校共同培养通信技术人才项目入选江苏省教育厅2018/2019年度“留学江苏优秀人才遴选计划”;2019年起承接了中南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子项目-南非学生来华学习实习项目。
学校是工信部电子信息专指委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悉尼协议》应用研究高职院校联盟牵头单位、江苏省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是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国最大规模的信息士官生定向培养单位。曾先后入选高职社会服务贡献度全国50强、高职教学资源全国50强、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20强、科技竞争力全国高职第30位。近年来,学校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江苏省文明校园、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校、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等荣誉50余项。
学校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围绕全面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任务、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和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任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教学质量为基石,队伍建设为根本,产教融合为主线,校园文化为引领,军民融合为优势,对外合作为促进、信息生态为支撑,力争建成产业契合度、校企协同度、师生认同度、国际合作度、就业满意度、行业认可度、社会美誉度等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名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乐山大佛和峨眉山之间,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乐山市的苏稽新区青衣江畔,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51年成立的川南区乐山护士学校。学校于2002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由乐山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含医药卫生、财经旅游、智能制造、现代农业、新能源与材料等学科的一所综合性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先后被列为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立项单位、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和乐山市“产业强市、旅游兴市”实践定位,积极服务“乡村振兴、东西部协作、成渝双城经济圈”三大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乐山、服务发展,坚持“质量兴校、人才强校”,牢记“质量是核心、人才是支撑、项目是抓手、改革是路径”,坚持问题、目标、结果“三个导向”,践行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爱才若渴、爱岗奉献“四爱”理念,引领全体干部职工增强“四感”(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荣誉感)、克服“四坐”(坐井观天、坐而论道、坐享其成、坐以待毙),推行“四查四落实”安全责任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适应型“四型”人才,力争办成“学生舒心、家长放心、组织认可、社会满意”的职业院校,努力建成“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专业有优势、办学有特色”的职业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800余亩,学校有教职工62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90%,已先后培养博士后4人;拥有博士40人、硕士350人,正高级职称教师40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44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双城杯”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1人;获省级各类专家称号17人次,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4人,四川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1人,在校全日制学生1.5万余人。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新能源与材料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素质教育学院、现代农业学院、生物医药学院、护理学院、临床医学学院、中医康养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设硅材料制备技术、护理、口腔医学、临床医学、智能控制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旅游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药学、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休闲体育、影视动画等12个大类48个专业。建有国家骨干专业3个,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专业点1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四川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重点、示范专业4个;央财支持重点建设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四川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认定国家级课程4门,省级课程17门。 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和“产、学、研、训、创”相结合的办学道路,作为院校牵头成立了乐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建成并实体化运行乐山智能制造产教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酒店职教联盟。成功建设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乐山硅材料职业教育集团。与中科院成都分院、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上海电气、南京埃斯顿自动化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通威集团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等省内外170多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学校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多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积极探索职教国际化办学新思路,实施国际交流合作“一平台、一品牌和一战略”的“三个一”促进工程:搭建国际合作新平台,形成“留学乐山”品牌,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留学生管理分会认定为“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单位,获评教育部“走出去”试点院校并在赞比亚建立海外分校。2018年,泰国诗琳通公主来校访问,并于次年荣获泰国“2019中泰职业教育合作贡献奖”。学校是四川省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的唯一一所高职院校,获批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院校”,先后成功举办首届“中泰国际护理教育论坛”、第20届和第24届亚洲数学技术大会,国际化办学作为典型案例被省教厅载入《2018四川省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立足新的起点,学校将不断砥砺奋进,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塑造“扎根乐山、立足‘双城’、辐射国际”的发展新格局,培育“四川特色、国内一流、国际水平”的发展新优势,开启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质量一流”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新征程。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内蒙古工业学校和内蒙古水利学校。学院是国家优秀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校长培育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学院是第六届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2019年学院入选全国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由赛罕校区和海西校区组成,总面积919亩,总建筑面积29.9万平方米,其中赛罕校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高职园区,占地面积837亩,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 ;海西校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海拉尔西街,占地面积82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学院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18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和学位295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办学规模1万人。 学院设有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能源与材料工程系、水利与土木工程系、车辆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与管理工程系共7个教学系,开设41个专业。围绕自治区能源、冶金、装备制造等重点优势特色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了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智能制造)2个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为龙头,能源、水利、信息等专业(群)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 学院拥有雄厚的实践教学基础,建有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99个校内实训室、实训基地,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校内实训室占比95%。教学仪器设备的资金投入逐年提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65亿元。形成了集教学、培训、生产、技术服务和科研于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学院设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是全国最早实行毕业生双证书制的高职院校之一,也是全国首批百所职业院校推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级试点工作的高职院校。2019年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目前已建有17个证书考核站点。 学院先后牵头成立内蒙古机电职教集团、现代能源电力产教融合共同体、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在校企合作实体化运行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校企共建“众环特色学院”“华数学院”“电力产业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8个,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联合开展实习实训、技术服务,累计合作项目91个。内蒙古机电职业教育集团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学院与集团内27所中职学校合作,实施“3 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推进自治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2020年学院牵头成立了自治区首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校企合作促进会,探索职教集团实体化运行模式,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搭建了有力的支撑平台。 学院加强校企联动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工学交替”“岗课赛证”“现代学徒制”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践育人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连续两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2016年以来,学生共获得国际级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6项,省部级职业技能大赛各类奖项100余项;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 2 项、一等奖 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4项、优胜奖4项,自治区级创新创业大赛各类奖项300余项。2020年,能源与材料工程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3d打印方向)1901班王晓波同学获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第四名,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西部技能之星”荣誉称号。 学院继续拓宽对外合作交流渠道,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签署合作意向书,与美国波士顿教育国际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并挂牌设立“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波士顿教育基地”。与马来西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大学共建“海外培训中心”(中巴匠人学院)。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中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航国际—内蒙机电非洲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在肯尼亚挂牌成立了“东非职业教育联合培训基地”,先后为肯尼亚、加纳、赞比亚、刚果、乌干达、马拉维等多个非洲国家提供职业教育z6尊龙平台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学院经过七十余年的办学积淀,薪火相传,匠心育人,传承了“笃学励志、精技强能”的校训,形成了内机电人“艰苦奋斗、勇于攀登、抢抓机遇、永不言弃”的精神,打造了一批能源、冶金、智能制造、水利类特色专业,造就了一批高质量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培养了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学院丰厚的办学底蕴,雄厚的办学实力,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的办学理念,显著的办学成效,为培育新时期装备制造、能源、冶金、水利等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是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发起单位、副主席单位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学校前身为始创于2004年的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在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福建省普通高校发展潜力监测报告》中,学校2017年办学发展潜力位居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首位,其中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综合声誉等指标均位列民办本科高校第一。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学校被评为六星级中国顶尖民办大学,综合指标跃居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第四位,蝉联福建省第一位。
学校地处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誉的福建省省会福州门户长乐区,占地面积1600余亩,校园建筑面积48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633.2万元,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总量350余万册,各类教学实验室15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300余个。
学校立足福建,面向全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学校秉承举办者吴钦明先生“教育是一种大爱”的情怀,积极倡导“善心、善言、善行”的教育理念,经全体师生共同实践和不懈努力,砥砺出“融会中外,经世致用”的校训精神,孕育了“崇德、勤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学校积极构建文、经、管、艺、工、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2个省级重点学科,金融、国际商务2个省级一流应用型学科及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拥有37个本科专业。现设立外国语学院、财金学院、经管学院、大数据学院、智能建造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二级教学单位,以及创新创业学院等教学平台。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万余人。
学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发展战略,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现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4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7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拥有国家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56门,省级“三个百堂”高校思政课精品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类)9门,省级本科教学团队2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秀特色教材4本,省级创新创业校本教材1本;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7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省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2项,省级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1项,省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课程育人)1项;获批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项目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项目4个;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9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坚持“培、引、聘”并举,通过实施“双百人才工程”“引智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广纳贤才。目前,学校拥有一支以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为引领的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任教师1200余人,8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0%以上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福建省引进abc类高层次人才、福建省台湾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人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和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才。同时还聘任了50余名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中国台湾等境外教师。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科学研究、经验交流、职业成长、信息化提升搭建重要平台。重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作为师德建设目标,落实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良好的师德风尚在学校蔚然成风。
学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加强闽海文化研究中心、开放型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闽台产业协同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民办高校党建研究中心等4个福建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大数据应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同时还成立了北京研究院、福建致公经济研究院、财务金融研究院、郑振铎文化研究中心、儿童发展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近年来获批各级各类课题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130余项获授权专利900余项,主编出版学术著作数70余部,在sci、ssci、cssci、cscd、ei等各类刊物发表论文4300余篇。
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面向产业化新发展、国际化新进程、信息化新应用,学科交叉融合新趋势,推进协同创新。坚持以“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坚持“跨界融合(cross-border integration)、产出导向(output-oriented)、多元培养(multi-cultivation)”的“c-o-m”人才培养理念,充分融合“信息技术 ”、“外 ”特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文工交叉,组建数字商务菁英班、智慧金融班、数字创意设计班、现代信息技术班等实验班,开展跨领域跨学科复合培养,带动文科相关专业的转型升级和质量优化。积极彰显“外”字特色,率先建成省内首家外语诊断辅导中心,推进全员精准诊辅,为全体专业学生量身定制自适应诊断辅导流程,追踪学习路径,帮扶学习缺漏,打造个性化、跟进式、交互式外语自主学习品牌。组建“国际化视野精英班”、“对日/对法贸易创新班”、中外学生同堂的“全英授课国际班”,深入开展“专业 外语”外向型复合人才培养,推进外语、外贸融合融通。毕业生以“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道德优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特点,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历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打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建有面积达8600平方米的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现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2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44个,获评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基地、福建省众创空间、福建省“互联网 ”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准园、福建省巾帼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退役军人创新创业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示范基地,连续五年在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先后获得“教育部2017年度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和“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综合奖(全国仅16所民办高校获此殊荣)”等荣誉。
学校大力推动国际化开放办学,是福建省第一所取得招收来华留学生资质的民办本科高校、第一所具备港澳台地区本科招生资质的民办高校,全国首批与台湾高校开展合作办学试点院校,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称号高校,福州市聘请外国文教专家优秀单位,全国第二所与意大利高校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本科院校。学校先后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英国德蒙福特大学、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美国阿兰特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法国高等商业与艺术学校联盟、意大利锡拉库萨“罗萨里奥·嘉里亚迪”美术学院、葡萄牙布朗库堡理工学院、比利时列日省立高等专业学院等20多所国外高水平院校开展本硕联合培养、交流生、寒暑期研学、教师互访、访学进修等多方面的合作。2022年开通与世界qs大学200强硕士升学合作通道,覆盖英国爱丁堡大学、曼切斯特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澳洲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世界名校;常态化开展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英国保诚(香港)、新加坡德安咨询、新加坡tss会计事务所等世界名校、名企暑期学术、科研论文研习交流活动。与台湾地区亚洲大学、义守大学、铭传大学、中原大学、逢甲大学、树德科技大学等近20所高校建立密切的教学与科研合作关系。与澳门地区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理工大学开展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流、推免及访学交流项目。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累计招收来自摩洛哥、利比里亚、几内亚、越南、尼泊尔、老挝、蒙古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美国等留学生130余名。
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办学获得较好的社会美誉,先后荣获“中国民办高校教育优秀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福建省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文明学校”“福建省第一、二届文明校园”“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首届全国青运会“突出贡献奖”“平安校园”等殊荣。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国台办网站、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福建教育电视台、福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学校办学作了多角度报道。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山水秀丽、文脉绵长、人才荟萃的岳麓山下、湘江之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千亿产业园黄金地段。
学校是传承百年职教精神的老校,前身为创办于“一五”期间的湖南工业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湘籍教育家陈润霖先生于1909年创办的楚怡工业学校,是湖南省内装备制造专业最全、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高职院校。学校是紧密对接装备制造业的工科校,始终秉持“植根机械装备制造业,服务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办学定位,大力弘扬“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楚怡精神,坚持扎根三湘大地办职业教育,紧密对接湖南工程机械、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等支柱产业办学,形成了“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体,服务装备制造为支撑”的工字号特色专业群体系,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就了“湖南装备制造技术技能人才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是深入践行职教理念的名校,在停办改厂到恢复办学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职业教育理念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机制,将“工字号”特色贯穿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办学治校全过程。学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装备高水平骨干职业院校、首批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学校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建设单位、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南省首批卓越院校、湖南省首批“楚怡工匠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占地总面积840.61亩,总建筑面积35.8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3亿元,馆藏图书162万册。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02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254人,博士33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7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芙蓉学者”青年学者3人、省121工程人选1人、省青年骨干教师38人。“楚怡”名师(大师)工作室3项、“楚怡”工坊2项、“楚怡”教学名师2人。获评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样板支部”2个、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标兵”3人、“党务工作示范岗”3人、“青年教工党员示范岗”3人。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7个。
学校入选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教育部“德国tüv莱茵数字创新赋能计划”建设单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成员单位、湖南省“楚怡”文化传承基地、“楚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楚怡”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计划建设单位,立项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各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2门,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机械行业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设有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3个、国家骨干专业6个、全国示范专业点3个、国家精品专业1个、1 x证书试点专业26个、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3个、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2个、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专业6个,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4个、校外实训基地98个,获批设立湖南楚怡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机械行业先进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湖南省装备制造智库。
学校设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商务贸易学院、工业设计与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9个学院,开设全日制高职专科专业40个,现有在校学生14502人。学校先后被授予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直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机械行业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等称号,入选国家级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定点机构、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学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具有精湛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创新精神,高技能人才品牌得到社会和行业的广泛认可。学生获巴黎国际发明展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际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华为ict大赛全球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1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8项;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93项、二等奖90项、三等奖107项,2017-2018连续2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数居全国前十,获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2项,2017-2023连续7年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均超95%,连续3次荣获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等次,80%以上的毕业生就职于中联、三一等国企和行业知名企业,众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涌现出大批机械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能手。
新征程上,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楚怡”职教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力打造职业本科,走出一条扎根三湘大地、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产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之路。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创建于2005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位于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城市、北部湾经济区滨海城市--钦州市。具有岭南风格、滨海风光的花园式校园,为师生员工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注重教育教学内涵发展,对标新兴产业、企业用人需求,坚持“实践 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课堂体验,帮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积累经验,在未来职场上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学校设有大健康学院、教育学院、智能与机电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6个二级学院,共开设有25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人数11125人。建设学前教育、商务管理、计算机软件技术等7个专业群,在线精品课程2门,获批29个"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2020年以来,英华师生在各类竞赛中获397项奖项。学校教师荣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项,自治区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0项;学生参加教育部认可的56项学科技能竞赛及广西区教育厅举办的职业技能比赛,荣获国家级奖项21项,省级奖项178项。其中不乏"蓝桥杯”等教育部认可的56项顶级综合性学科赛事。
学校与泰国那空沙旺皇家大学、泰国北柳皇家大学等多所高校 建立国际交流合作关系,共建“2 1 1”学历提升项目,完成国内 2年专科学习后,推荐入国际合作院校深造1年,攻读本科学历及学 士学位,再进修1年可攻读硕士学历。
学校优秀校友刘鑫博士完成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工商 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的蜕变,现在空沙旺皇家大学管理学院任职, 担任在泰留学生联合会主席。2019年,李克强总理赴泰访问时,刘 鑫作为留泰学生代表获总理亲自接见。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对标新兴产业、企业用人需求,坚持 “实践 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课堂体验,帮助学 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积累经验,在未来职场上拥有可持续发展能 力。学校注重内涵式发展,深度对接产业发展,开设学前教育、 护理等25个专业,建设商务管理等7个专业群,建设在线精品课 程2门,出版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1本,获批成为国家“1 x” 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之一,获得25个证书制度试点培训项目。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选择广泛。包括出国留学、升学本科、自主创业、名企就业、考公事业单位和参军入伍等多种途径。学校与国内外500强企业合作紧密,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连续多年我校毕业生年度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始终处于区内同类院校的领先位置。连续五年获得“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是区内同类院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美丽的渤海之滨——河北省唐山市,是河北省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认定的国家优质专科高职学校和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01年4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由原唐山市卫生学校、唐山市农业学校、唐山市商业学校、唐山市财贸干校合并组建。
学院现有南湖、新华道、韩城三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700余亩,在校生1.3万余人,教职工79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2人,副高级职称25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513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教学名师、燕赵英才、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三层次人选等近30人。设有医学系、口腔系、护理系、财经系、管理系、信息系、机电系、农林系等8个教学系和基础教学部、基础医学部等7个教学部(院)。2022年开设招生专业38个。园林技术、会计、护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4个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口腔医学专业群被确定为河北省立项建设的高水平专业群。
学院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宗旨,立足唐山,面向京津冀,探索特色专业建设新思路,推动专业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精准对接,教育教学与行业需求高度融合,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形成了以医学为主,新医科、新工科、新商科、新农科创新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布局。学院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统领,聚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教学能力和企业实践能力提升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保障,打造了一支技艺精湛、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有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3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学院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现有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唐山市人民医院、唐山市工人医院等33家教学医院。与中车集团唐车公司、中国移动唐山分公司、唐山瑞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牵头组建的河北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入选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立项建有省级产教融合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技能大赛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连续三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点赛河北省选拔赛。学院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持续加速办学实力提档升级,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与河北工业大学开展mba研究生教育教学联合培养。与首佳康养中心、用友新道等企业共建职工培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学院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中外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与德国、泰国、匈牙利等多个国家在人才培养、文化与学术交流、境外实践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近三年来,师生荣获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园艺赛二等奖、“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赛项三等奖、“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赛项三等奖、“互联网+”全国总决赛铜奖等省级以上竞赛和教学奖励300余项。教师先后承担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横向课题项目共计205余项,取得国家及省市级教科研成果320项,国家授权专利128项,技术服务产生经济效益3182.7万元。学院连续2年荣获泰国教育部中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学院连续三年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7%以上。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提高质量、提升形象”两大任务,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专业、课程、师资、教科研究、社会服务、基础设施、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等各领域工作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全力打造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新特色、新优势、新成果,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形成更加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和创新特质,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契合度和吸引力,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是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学校,2001年4月组建成立,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9年。学校是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鹤壁市人民政府与河南理工大学依托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河南理工大学鹤壁工程技术学院(本科)。
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立足地方、面向市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熔铸了“诚信、自强、力行、拓新”的校训校风。学校占地面积1306亩,建筑面积50.9万平方米,建有市校共享的“千鹤之舞”体育馆和图书馆。现有固定资产总值6.3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8亿元,馆藏图书138万余册,电子图书65万册。学校建有集教学、科研、培训、考证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基地)29个,校内实训室28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65个,附属医院1个。学校设有医学院、护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人文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设计与工程学院、交通与材料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鹤壁广播电视大学、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教育学院、体育运动学院(鹤壁市体育运动学校)等13个教学单位,开设医药卫生、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土木建筑、文化艺术、食品药品与粮食、教育与体育、财经商贸、旅游、交通运输、能源动力与材料、农林牧渔等方面的专业54个。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学生近年来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9项、省级奖项248项。学校是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校园飞行营地、中国棒球协会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1080人,专任教师998人,高级职称教师318人,教授4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531人,“双师型”教师490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省教学名师28人次;全国优秀教师6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6个,获批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河南省第一批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河南省第一批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个,省级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省级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20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6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河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示范点1个。
学校牢牢把握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先后与华为公司合作共建华为ict学院,与黄河科技集团合作共建鲲鹏产业学院,与河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共建“河南省绿色食品人才培养基地”等。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主动适应国家转型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中资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和国家新一轮开放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先后与瑞典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德国萨克森职业培训学院、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国立大学等开展合作办学,入选第二批“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立项建设单位,连续两年承办教育部“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学校积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建有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鹤壁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淇河文化研究中心等地方特色思想文化研究基地。
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学校根植鹤壁,服务中原,面向全国,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深化改革,持续加强内涵建设,各项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河南省豫北高职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全国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河南省智慧校园、河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河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南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级证书试点高校。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河南省就业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新疆艺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新疆艺术学院成立于1958年,位于素有“歌舞之乡”“丹青之乡”美誉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学校是全国8所综合性艺术院校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学校党委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学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质量与内涵发展,以教育教学出人才、艺术研究出成果、创作展演出精品,成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区域特征显著、专业特色鲜明的高等艺术院校,为繁荣国家尤其是新疆文化艺术事业、推进社会文明建设、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是新疆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被誉为“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使者和“天山脚下”艺术家的摇篮。
学校现有团结校区和金桥校区,占地1000亩。有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书法学院、传媒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文化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部、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12个教学单位,涵盖硕士研究生、本科、中专等办学层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700人。
学校现有艺术学门类下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下设7个研究方向;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下设19个研究方向;1个交叉学科硕士授权点。
学校现有25个本科专业,其中有7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7门自治区一流课程,1门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新疆首批课程思政试点高校。
学校设有文化润疆创作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中心、“艺术 思政”教育研究中心等4个综合性科研机构和音乐、舞蹈、美术、设计、书法、传媒、戏剧影视、文化产业等8个二级科研创作机构以及2个美术设计馆,与自治区文联共建新疆书法教育研究院,有新艺舞蹈团、合唱团、交响乐团、国乐团等实践演出团体和一大批校外实践创作基地,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各类文化艺术人才数万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700人,其中专任教师480名,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81人,硕士生导师19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教学名师、天山英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天池特聘教授等22人。
“十三五”以来,学校累计承担国家、省部、厅局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22余项,出版专著、发表学术论文837篇(部);《新疆艺术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学校科研学术水平质量呈现出快速提升态势。
学校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先后参加北京奥运开幕式、全国冬运会、中国新疆国际舞蹈节、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开幕式、国庆70周年、建党100周年庆典等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文艺展演活动,创作推出一大批优秀文化艺术作品赴天山南北巡回演出,师生在国内外各类展演赛事中获得国家级竞赛奖770多项、省部级竞赛奖960余项。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作为首批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和中俄艺术高校联盟成员单位,已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文化名片。与俄罗斯、美国、韩国、日本、法国、泰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20余所院校和艺术院团建立友好交流关系,与全国30多所艺术院校开展交流合作,与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建立全面长期对口支援与合作关系。
近年来,学校办学实力显著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先后获得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文明校园、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新疆艺术学院党委将团结带领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完整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自治区党委领导下,继续秉承“团结、勤奋、敬业、尚美”校风和“传承创新,德艺双馨”校训,坚持走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道路,推进实施学校党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目标(立德树人),坚持两个标准(德艺双馨),建设三支队伍(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服务队伍),落实四个重点(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服务经济社会和文艺繁荣发展为导向、以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朝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立足新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高水平综合性艺术高校宏伟目标努力奋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