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美丽的渤海之滨——河北省唐山市,是河北省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认定的国家优质专科高职学校和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01年4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由原唐山市卫生学校、唐山市农业学校、唐山市商业学校、唐山市...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315-2368333,0315-2368555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48名
校友会高职ⅱ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内蒙古工业学校和内蒙古水利学校。学院是国家优秀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校长培育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学院是第六届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2019年学院入选全国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由赛罕校区和海西校区组成,总面积919亩,总建筑面积29.9万平方米,其中赛罕校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高职园区,占地面积837亩,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 ;海西校区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海拉尔西街,占地面积82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学院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18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和学位295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5%以上。办学规模1万人。 学院设有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能源与材料工程系、水利与土木工程系、车辆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与管理工程系共7个教学系,开设41个专业。围绕自治区能源、冶金、装备制造等重点优势特色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了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智能制造)2个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为龙头,能源、水利、信息等专业(群)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 学院拥有雄厚的实践教学基础,建有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99个校内实训室、实训基地,可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校内实训室占比95%。教学仪器设备的资金投入逐年提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65亿元。形成了集教学、培训、生产、技术服务和科研于一体的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学院设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是全国最早实行毕业生双证书制的高职院校之一,也是全国首批百所职业院校推进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级试点工作的高职院校。2019年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目前已建有17个证书考核站点。 学院先后牵头成立内蒙古机电职教集团、现代能源电力产教融合共同体、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在校企合作实体化运行方面进行了有益实践。校企共建“众环特色学院”“华数学院”“电力产业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8个,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联合开展实习实训、技术服务,累计合作项目91个。内蒙古机电职业教育集团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学院与集团内27所中职学校合作,实施“3 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推进自治区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2020年学院牵头成立了自治区首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校企合作促进会,探索职教集团实体化运行模式,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搭建了有力的支撑平台。 学院加强校企联动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工学交替”“岗课赛证”“现代学徒制”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践育人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连续两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2016年以来,学生共获得国际级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0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6项,省部级职业技能大赛各类奖项100余项;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 2 项、一等奖 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4项、优胜奖4项,自治区级创新创业大赛各类奖项300余项。2020年,能源与材料工程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3d打印方向)1901班王晓波同学获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第四名,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西部技能之星”荣誉称号。 学院继续拓宽对外合作交流渠道,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政府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签署合作意向书,与美国波士顿教育国际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并挂牌设立“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波士顿教育基地”。与马来西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大学共建“海外培训中心”(中巴匠人学院)。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中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航国际—内蒙机电非洲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在肯尼亚挂牌成立了“东非职业教育联合培训基地”,先后为肯尼亚、加纳、赞比亚、刚果、乌干达、马拉维等多个非洲国家提供职业教育z6尊龙平台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学院经过七十余年的办学积淀,薪火相传,匠心育人,传承了“笃学励志、精技强能”的校训,形成了内机电人“艰苦奋斗、勇于攀登、抢抓机遇、永不言弃”的精神,打造了一批能源、冶金、智能制造、水利类特色专业,造就了一批高质量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培养了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学院丰厚的办学底蕴,雄厚的办学实力,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的办学理念,显著的办学成效,为培育新时期装备制造、能源、冶金、水利等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是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联盟发起单位、副主席单位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学校前身为始创于2004年的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在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福建省普通高校发展潜力监测报告》中,学校2017年办学发展潜力位居福建省民办本科高校首位,其中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综合声誉等指标均位列民办本科高校第一。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中,学校被评为六星级中国顶尖民办大学,综合指标跃居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第四位,蝉联福建省第一位。
学校地处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美誉的福建省省会福州门户长乐区,占地面积1600余亩,校园建筑面积48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633.2万元,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总量350余万册,各类教学实验室15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300余个。
学校立足福建,面向全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学校秉承举办者吴钦明先生“教育是一种大爱”的情怀,积极倡导“善心、善言、善行”的教育理念,经全体师生共同实践和不懈努力,砥砺出“融会中外,经世致用”的校训精神,孕育了“崇德、勤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学校积极构建文、经、管、艺、工、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2个省级重点学科,金融、国际商务2个省级一流应用型学科及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省级应用型学科,拥有37个本科专业。现设立外国语学院、财金学院、经管学院、大数据学院、智能建造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二级教学单位,以及创新创业学院等教学平台。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万余人。
学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发展战略,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现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4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7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拥有国家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56门,省级“三个百堂”高校思政课精品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类)9门,省级本科教学团队2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秀特色教材4本,省级创新创业校本教材1本;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7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省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2项,省级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1项,省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课程育人)1项;获批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项目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级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项目4个;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9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坚持“培、引、聘”并举,通过实施“双百人才工程”“引智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广纳贤才。目前,学校拥有一支以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为引领的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任教师1200余人,8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0%以上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福建省引进abc类高层次人才、福建省台湾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人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和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人才。同时还聘任了50余名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中国台湾等境外教师。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科学研究、经验交流、职业成长、信息化提升搭建重要平台。重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作为师德建设目标,落实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良好的师德风尚在学校蔚然成风。
学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加强闽海文化研究中心、开放型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闽台产业协同与管理创新研究中心、民办高校党建研究中心等4个福建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大数据应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同时还成立了北京研究院、福建致公经济研究院、财务金融研究院、郑振铎文化研究中心、儿童发展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近年来获批各级各类课题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与省部级项目130余项获授权专利900余项,主编出版学术著作数70余部,在sci、ssci、cssci、cscd、ei等各类刊物发表论文4300余篇。
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面向产业化新发展、国际化新进程、信息化新应用,学科交叉融合新趋势,推进协同创新。坚持以“新文科”、“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坚持“跨界融合(cross-border integration)、产出导向(output-oriented)、多元培养(multi-cultivation)”的“c-o-m”人才培养理念,充分融合“信息技术 ”、“外 ”特色,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文工交叉,组建数字商务菁英班、智慧金融班、数字创意设计班、现代信息技术班等实验班,开展跨领域跨学科复合培养,带动文科相关专业的转型升级和质量优化。积极彰显“外”字特色,率先建成省内首家外语诊断辅导中心,推进全员精准诊辅,为全体专业学生量身定制自适应诊断辅导流程,追踪学习路径,帮扶学习缺漏,打造个性化、跟进式、交互式外语自主学习品牌。组建“国际化视野精英班”、“对日/对法贸易创新班”、中外学生同堂的“全英授课国际班”,深入开展“专业 外语”外向型复合人才培养,推进外语、外贸融合融通。毕业生以“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道德优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特点,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历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打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建有面积达8600平方米的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现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20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44个,获评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基地、福建省众创空间、福建省“互联网 ”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准园、福建省巾帼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退役军人创新创业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示范基地,连续五年在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先后获得“教育部2017年度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和“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综合奖(全国仅16所民办高校获此殊荣)”等荣誉。
学校大力推动国际化开放办学,是福建省第一所取得招收来华留学生资质的民办本科高校、第一所具备港澳台地区本科招生资质的民办高校,全国首批与台湾高校开展合作办学试点院校,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称号高校,福州市聘请外国文教专家优秀单位,全国第二所与意大利高校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本科院校。学校先后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英国德蒙福特大学、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美国阿兰特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法国高等商业与艺术学校联盟、意大利锡拉库萨“罗萨里奥·嘉里亚迪”美术学院、葡萄牙布朗库堡理工学院、比利时列日省立高等专业学院等20多所国外高水平院校开展本硕联合培养、交流生、寒暑期研学、教师互访、访学进修等多方面的合作。2022年开通与世界qs大学200强硕士升学合作通道,覆盖英国爱丁堡大学、曼切斯特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澳洲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世界名校;常态化开展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英国保诚(香港)、新加坡德安咨询、新加坡tss会计事务所等世界名校、名企暑期学术、科研论文研习交流活动。与台湾地区亚洲大学、义守大学、铭传大学、中原大学、逢甲大学、树德科技大学等近20所高校建立密切的教学与科研合作关系。与澳门地区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理工大学开展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流、推免及访学交流项目。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累计招收来自摩洛哥、利比里亚、几内亚、越南、尼泊尔、老挝、蒙古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美国等留学生130余名。
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办学获得较好的社会美誉,先后荣获“中国民办高校教育优秀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福建省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文明学校”“福建省第一、二届文明校园”“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首届全国青运会“突出贡献奖”“平安校园”等殊荣。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国台办网站、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福建教育电视台、福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学校办学作了多角度报道。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由文化和旅游部与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公办高职院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拥有杭州、千岛湖两大校区,共占地1080亩,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两大校区分别与钱塘江、千岛湖交相辉映。杭州校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千岛湖校区依山傍湖,尽享5a级景区资源,是理想的求知圣地。学校前身为1983年创建的浙江省旅游职工中等专业学校,2000年升格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原国家旅游局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连续多年荣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育人成效50强”。入选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和教师发展指数优秀学校,获评中国职业教育最高奖——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旅游类高职院校,学校设有酒店管理学院、旅行服务与管理学院、旅游规划与设计学院、厨艺学院、旅游外语学院、艺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千岛湖校区管委会(千岛湖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徐霞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3个教学单位,开设了导游、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西式烹饪工艺、空中乘务等30个旅游类专业,其中有建有国家、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各1个,国家骨干重点建设专业8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专业16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点2个,省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建成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
学校坚持“依托行业、产学结合、接轨国际”的办学理念,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已稳居全国旅游类高职院校前列。拥有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3个,其中省“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建有全国唯一的旅游类专题博物馆——浙江旅游博物馆,拥有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智库、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数据中心、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标准化研究基地、浙江省乡村旅游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旅游培训中心、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浙江省智慧旅游体验中心等十大研究平台,也是浙江省旅游产业产教融合联盟的牵头单位,是首批13个联盟中唯一一家高职院校牵头单位。校企合作方面,学校先后与全省80多个县(市、区)及阿里巴巴集团、开元酒店集团、乌镇旅业集团等19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凯悦、开元、蜗牛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16个,建有现代学徒制班级15个,形成以省部共建为重点、厅(局)校共建为支撑的多方联动式办学机制。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秉承“励志、惟实、博爱、精致”的校训,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和高品质的教学团队。学校是首批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浙江省第一批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全国首批“中美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划”项目院校。现设有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先后设立中俄旅游学院、中塞旅游学院、中意厨艺学院等3个境外办学机构,均成功入选浙江省高校首批“一带一路‘丝路学院’”,中塞旅游学院入选全国首批鲁班工坊运营项目。学校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世界职业院校与技术大学联盟、世界厨师联合会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是浙港职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学校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澳大利亚威廉·安格理斯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意大利alma国际餐饮学院、俄罗斯国立旅游与服务大学、韩国顺天乡大学、台湾高雄餐旅大学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美国迪斯尼公司、阿联酋迪拜豪华酒店集团、意大利歌诗达邮轮集团、日本温泉饭店等80余家全球顶尖旅游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每年出国(境)留学、研修、实习、访问的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0%以上,同时每年招收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荷兰等国留学生近百名,85%的一线教师与管理者有国(境)外学习培训、考察访问经历。2017年国际化总体水平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排名第一;2017起,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截止到2023年底,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数13007人,学校教职员工741人,其中拥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91名,“双师型”教师占90%以上。其中,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1名、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4名、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5名、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6名、浙江省学科带头人1名、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23名。学校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各1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50余项;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27项。牵头制修订旅游国际标准1项、国家职业技术标准2项、国家专业教学标准3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9项,荣获“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优秀组织”称号。牵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2项,入选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14种;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7门。
“互融为和,克己为礼,业精于勤,功成于进”。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将继承与发扬“和礼勤进”的旅院精神,按照“改革为要、师生为本、产业为基、专业为核、开放为径”的总体建设思路,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致力于培养有社会之责任、敬业之精神、博爱之胸怀、国际之视野的旅游英才,着力打造成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示范校、服务文旅融合发展的智囊团和中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引领者,成为旅游职业教育的“中国品牌”和“中国服务”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职业教育的领跑者,向着全面建成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旅游高等职业院校奋勇前行。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山水秀丽、文脉绵长、人才荟萃的岳麓山下、湘江之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千亿产业园黄金地段。
学校是传承百年职教精神的老校,前身为创办于“一五”期间的湖南工业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湘籍教育家陈润霖先生于1909年创办的楚怡工业学校,是湖南省内装备制造专业最全、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高职院校。学校是紧密对接装备制造业的工科校,始终秉持“植根机械装备制造业,服务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办学定位,大力弘扬“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楚怡精神,坚持扎根三湘大地办职业教育,紧密对接湖南工程机械、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等支柱产业办学,形成了“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体,服务装备制造为支撑”的工字号特色专业群体系,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就了“湖南装备制造技术技能人才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是深入践行职教理念的名校,在停办改厂到恢复办学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职业教育理念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机制,将“工字号”特色贯穿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办学治校全过程。学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装备高水平骨干职业院校、首批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学校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建设单位、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南省首批卓越院校、湖南省首批“楚怡工匠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占地总面积840.61亩,总建筑面积35.8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3亿元,馆藏图书162万册。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02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254人,博士33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7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芙蓉学者”青年学者3人、省121工程人选1人、省青年骨干教师38人。“楚怡”名师(大师)工作室3项、“楚怡”工坊2项、“楚怡”教学名师2人。获评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样板支部”2个、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标兵”3人、“党务工作示范岗”3人、“青年教工党员示范岗”3人。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7个。
学校入选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教育部“德国tüv莱茵数字创新赋能计划”建设单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成员单位、湖南省“楚怡”文化传承基地、“楚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楚怡”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计划建设单位,立项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各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2门,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机械行业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设有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3个、国家骨干专业6个、全国示范专业点3个、国家精品专业1个、1 x证书试点专业26个、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3个、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2个、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专业6个,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4个、校外实训基地98个,获批设立湖南楚怡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机械行业先进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湖南省装备制造智库。
学校设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商务贸易学院、工业设计与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9个学院,开设全日制高职专科专业40个,现有在校学生14502人。学校先后被授予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直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机械行业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等称号,入选国家级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定点机构、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学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具有精湛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创新精神,高技能人才品牌得到社会和行业的广泛认可。学生获巴黎国际发明展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际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华为ict大赛全球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1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8项;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93项、二等奖90项、三等奖107项,2017-2018连续2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数居全国前十,获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2项,2017-2023连续7年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均超95%,连续3次荣获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等次,80%以上的毕业生就职于中联、三一等国企和行业知名企业,众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涌现出大批机械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能手。
新征程上,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楚怡”职教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力打造职业本科,走出一条扎根三湘大地、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产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之路。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创建于2005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位于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城市、北部湾经济区滨海城市--钦州市。具有岭南风格、滨海风光的花园式校园,为师生员工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注重教育教学内涵发展,对标新兴产业、企业用人需求,坚持“实践 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课堂体验,帮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积累经验,在未来职场上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学校设有大健康学院、教育学院、智能与机电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6个二级学院,共开设有25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人数11125人。建设学前教育、商务管理、计算机软件技术等7个专业群,在线精品课程2门,获批29个"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2020年以来,英华师生在各类竞赛中获397项奖项。学校教师荣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项,自治区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0项;学生参加教育部认可的56项学科技能竞赛及广西区教育厅举办的职业技能比赛,荣获国家级奖项21项,省级奖项178项。其中不乏"蓝桥杯”等教育部认可的56项顶级综合性学科赛事。
学校与泰国那空沙旺皇家大学、泰国北柳皇家大学等多所高校 建立国际交流合作关系,共建“2 1 1”学历提升项目,完成国内 2年专科学习后,推荐入国际合作院校深造1年,攻读本科学历及学 士学位,再进修1年可攻读硕士学历。
学校优秀校友刘鑫博士完成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工商 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的蜕变,现在空沙旺皇家大学管理学院任职, 担任在泰留学生联合会主席。2019年,李克强总理赴泰访问时,刘 鑫作为留泰学生代表获总理亲自接见。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对标新兴产业、企业用人需求,坚持 “实践 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课堂体验,帮助学 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积累经验,在未来职场上拥有可持续发展能 力。学校注重内涵式发展,深度对接产业发展,开设学前教育、 护理等25个专业,建设商务管理等7个专业群,建设在线精品课 程2门,出版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1本,获批成为国家“1 x” 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之一,获得25个证书制度试点培训项目。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选择广泛。包括出国留学、升学本科、自主创业、名企就业、考公事业单位和参军入伍等多种途径。学校与国内外500强企业合作紧密,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平台。连续多年我校毕业生年度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始终处于区内同类院校的领先位置。连续五年获得“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是区内同类院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是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学校,2001年4月组建成立,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9年。学校是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鹤壁市人民政府与河南理工大学依托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河南理工大学鹤壁工程技术学院(本科)。
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立足地方、面向市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政校企行合作、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熔铸了“诚信、自强、力行、拓新”的校训校风。学校占地面积1306亩,建筑面积50.9万平方米,建有市校共享的“千鹤之舞”体育馆和图书馆。现有固定资产总值6.3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8亿元,馆藏图书138万余册,电子图书65万册。学校建有集教学、科研、培训、考证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基地)29个,校内实训室28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65个,附属医院1个。学校设有医学院、护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人文教育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设计与工程学院、交通与材料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鹤壁广播电视大学、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教育学院、体育运动学院(鹤壁市体育运动学校)等13个教学单位,开设医药卫生、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土木建筑、文化艺术、食品药品与粮食、教育与体育、财经商贸、旅游、交通运输、能源动力与材料、农林牧渔等方面的专业54个。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学生近年来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9项、省级奖项248项。学校是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校园飞行营地、中国棒球协会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1080人,专任教师998人,高级职称教师318人,教授4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教师531人,“双师型”教师490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省教学名师28人次;全国优秀教师6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6个,获批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河南省第一批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河南省第一批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个,省级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省级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20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6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河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示范点1个。
学校牢牢把握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先后与华为公司合作共建华为ict学院,与黄河科技集团合作共建鲲鹏产业学院,与河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共建“河南省绿色食品人才培养基地”等。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主动适应国家转型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中资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和国家新一轮开放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先后与瑞典斯堪尼亚销售(中国)有限公司、德国萨克森职业培训学院、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国立大学等开展合作办学,入选第二批“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立项建设单位,连续两年承办教育部“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学校积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建有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鹤壁市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淇河文化研究中心等地方特色思想文化研究基地。
在多年办学实践中,学校根植鹤壁,服务中原,面向全国,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深化改革,持续加强内涵建设,各项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河南省豫北高职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全国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河南省智慧校园、河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河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南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级证书试点高校。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河南省就业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新疆艺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新疆艺术学院成立于1958年,位于素有“歌舞之乡”“丹青之乡”美誉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学校是全国8所综合性艺术院校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学校党委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学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质量与内涵发展,以教育教学出人才、艺术研究出成果、创作展演出精品,成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区域特征显著、专业特色鲜明的高等艺术院校,为繁荣国家尤其是新疆文化艺术事业、推进社会文明建设、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是新疆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被誉为“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使者和“天山脚下”艺术家的摇篮。
学校现有团结校区和金桥校区,占地1000亩。有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书法学院、传媒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文化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部、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12个教学单位,涵盖硕士研究生、本科、中专等办学层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700人。
学校现有艺术学门类下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下设7个研究方向;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下设19个研究方向;1个交叉学科硕士授权点。
学校现有25个本科专业,其中有7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7门自治区一流课程,1门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新疆首批课程思政试点高校。
学校设有文化润疆创作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中心、“艺术 思政”教育研究中心等4个综合性科研机构和音乐、舞蹈、美术、设计、书法、传媒、戏剧影视、文化产业等8个二级科研创作机构以及2个美术设计馆,与自治区文联共建新疆书法教育研究院,有新艺舞蹈团、合唱团、交响乐团、国乐团等实践演出团体和一大批校外实践创作基地,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各类文化艺术人才数万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700人,其中专任教师480名,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81人,硕士生导师19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教学名师、天山英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天池特聘教授等22人。
“十三五”以来,学校累计承担国家、省部、厅局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22余项,出版专著、发表学术论文837篇(部);《新疆艺术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学校科研学术水平质量呈现出快速提升态势。
学校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先后参加北京奥运开幕式、全国冬运会、中国新疆国际舞蹈节、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开幕式、国庆70周年、建党100周年庆典等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文艺展演活动,创作推出一大批优秀文化艺术作品赴天山南北巡回演出,师生在国内外各类展演赛事中获得国家级竞赛奖770多项、省部级竞赛奖960余项。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作为首批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和中俄艺术高校联盟成员单位,已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文化名片。与俄罗斯、美国、韩国、日本、法国、泰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20余所院校和艺术院团建立友好交流关系,与全国30多所艺术院校开展交流合作,与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建立全面长期对口支援与合作关系。
近年来,学校办学实力显著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先后获得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文明校园、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新疆艺术学院党委将团结带领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完整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自治区党委领导下,继续秉承“团结、勤奋、敬业、尚美”校风和“传承创新,德艺双馨”校训,坚持走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道路,推进实施学校党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目标(立德树人),坚持两个标准(德艺双馨),建设三支队伍(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服务队伍),落实四个重点(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服务经济社会和文艺繁荣发展为导向、以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朝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立足新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高水平综合性艺术高校宏伟目标努力奋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为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江西省唯一的公办全日制电力类高职院校,是世界企业500强排名前三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所属12所高职院校之一。学院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部属全国重点中专学校江西省电力学校和国家先进成人大专院校江西电力职工大学。2002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成立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院校;2010年7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西电力技师学院实行资源整合,成立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2017年6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校在这里设立南昌分校。自此,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西电力技师学院、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中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校南昌分校、中共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党校实行五位一体、合署办公的管理模式。现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学院、供用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5个二级学院。 建校60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坚定不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并举”的特色发展道路,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为电力行业和社会输送了大批管理和高技能人才,被誉为“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2019年,学院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2020年,学院扩招做法入选教育部典型经验库。学院连续五次蝉联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荣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荣誉称。2020年8月23日,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来校调研考察,肯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先进做法。2020年8月23日,原省委书记易炼红、原省委常委施小琳、原副省长孙菊生来校调研考察,表扬学院为江西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2021年学院以优秀成绩通过省级优势特色专业项目验收。2022年成功入选江西省第二轮“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2023年2月23日,人社部副部长俞家栋一行赴学院调研,大力肯定了新型企业学徒制、产教融合和员工培训工作成效。2023年3月20日,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来校调研考察,充分肯定学院教学理念。此外,学院先后被评为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学院目前有昌北和昌南两个校区,学生规模达在校生13316人(含社招生3638人)。学院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实验大楼、培训大楼等学习场所,拥有宽敞明亮、配置齐全的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等生活和活动场所。2023年,投资2亿元建设的新教培大楼将竣工,建成后能容纳可日均接待800人住宿、1000人集中培训。校园花木相映、环境优雅。图书馆纸质藏书和电子图书共160万余册,教学用计算机1687余台,智慧校园网络覆盖全院,教学手段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学院实训设施先进,建有集发电生产、变电运检、配电运检、电力营销等电力生产全过程的典型的“校中厂”实训基地,以及信息通信、安全教育、心理调适等配套场地共43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总价值2.29亿元,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其中,220kv实训变电站和全国首条500kv/220kv/110kv混合模拟教学输电线路实训场、10kv配电线路实训场、10kv成套实训设备在省内乃至全国高职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目前学院与江西省内11家市供电公司、5家直属单位、97家县供电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电建集团等280余家省内外企业开展了多元化合作,形成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全省市县供电公司、主要发电企业均为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在部分供电公司设立校外教学培训点。 学院产教融合办学双师队伍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工队伍799人,专任教师634人,其中,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47%、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比67.2%、“双师型”教师占比76.5%。学院现有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能工巧匠2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国家电网公司领军人才3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培训师2人、赣电工匠1人,总省级以上称号教师33名;拥有省级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此外,学院还聘请了大量国家电网生产经验丰富的一线专家、电力工匠参与教学科研和培训工作,目前已建成一支由1700多名企业专家人才组成的兼职师资库。 学院坚持“强化优势、突出特色”的专业设置指导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趋势,逐步形成了以电力生产、电力应用为特色的专业体系。现已开设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输配电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发电运行技术、热工自动化技术、电厂化学与环保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风力发电工程技术、水电设备安装与管理、工业节能技术、物联网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技术等22个专业。2018年,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被列为江西省“双高计划”优势特色建设专业;同时,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与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被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8)认定为骨干专业。2020年,学院与微软中国共建省内首家“微软创新学院”“微软技术实践中心”,高起点开展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学院同时具有电力行业42个特有工种及多个社会化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评价的资格及能力。 适应社会发展,学院对标国家“双高”建设标准,深耕电力专业和技术技能两个特色品牌,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积极推进“三教”改革,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持续改进,教科研成果丰硕,学院师生在各类国赛、省赛中频频获大奖。学院毕业生的技术技能、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率一直保持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连续三年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202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0.78%,位居同类院校第一。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中一直保持很高的就业比例。 面向未来,学院将继续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根植电力、适应市场、服务社会,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宗旨,秉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培协同、效率效益”的办学理念,发挥企业办学优势,突出行业特色,稳步发展电力类专业为主、其它专业逐步丰富的综合性、多学科职业教育。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努力培养电力行业及地方经济建设所需的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打造全国电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打造服务经济社会和电力行业发展的支撑高地,努力抢占部省共建职教高地的制高点,为建设电力行业“百年名校”“百年老店”奋勇前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是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设北格、黄陵和太谷三个校区,北格校区为主校区,位于龙城太原滨河之东的山西省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现代产业园、毗邻山西省综改区中小企业产业园区。
学校前身是1991年创办的山西文化艺术专修学校;2001年经山西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山西兴华职业学院,开始全日制普通专科教育;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山西兴华职业学院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校名定为: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升本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拓展了学校的发展空间,使学校跃上了一个生存和发展的崭新平台,成为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升本后,学校围绕着“如何尽快将学校建成合格的本科院校”这一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强化内涵建设,在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学校设有11个教学院(部),33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4559人。学校拥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课程1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有省级“1331工程”特色优势学科1个、省级“1331工程”数据应用技术产业学院1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基地1个、省级“游山西·读历史”科研站1个;学校先后荣获“中国民办高校先进单位”、连续三次获“山西省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山西省科教兴晋先进单位”“山西省森林单位”“省级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62.9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1.2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22.19万平方米,运动场所总面积6.8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9830.18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24.49万册、电子图书171万册、音视频资料69981小时、纸质期刊530种、电子期刊14.45万册。
学校现有教职工1006人,专任教师674人、外聘教师238人,其中专任高级职称教师10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545人;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非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 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专家1人、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人;有山西省新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委员1人、山西省“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山西省高校“师德楷模”6人、立德树人“好老师”1人、山西省教科文卫系统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五一巾帼标兵1人、“创响山西”十大创业人物2人。聘请了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56人为学校客座教授。
2016年,学校被省教育厅遴选确定为山西省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2017年,学校被评为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和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年,学校联合省内新建本科高校成立了山西省应用型高等学校联盟,并被确定为联盟理事长单位;2018年,学校被评为改革开放四十年山西民办教育典范学校;2019年,学校荣获山西省产教融合先进单位和山西省信息化应用先进单位;2020年,学校被评为山西省创新创业先进单位;2021年,学校被省教育厅遴选确定为山西省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
升本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与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接、融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完成了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转变,初步实现了管理体制由学校统一管理向校、院(部)两级管理的转变,逐渐达到了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办学条件基本达到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要求,各项事业持续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是培养海军舰艇技术指挥军官、海军政治指挥军官和海洋测绘工程技术军官的高等院校。她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大连市老虎滩畔,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院是经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11月22日亲自批准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正规海军高等学府。学院被全国、全军授予“管理教育先进单位”、“全军政治理论教学先进单位”、“先进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单位”等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