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网络职业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北京网络职业学院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截至2023年,已有30年办学历史。 学院地处北京房山区,毗邻人类起源圣地周口店猿人遗址和北京城之源的西周燕都遗址,人文历史气息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校园...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10-81303630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民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2625名 人气值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于2011年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原阿拉善盟卫生学校(成立于1959年)、阿拉善盟师范学校(成立于1941年)、阿拉善盟技工学校(成立于1981年,现仍在运转和发挥原有职能)、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阿拉善分校(成立于1979年)、阿拉善广播电视大学(成立于2000年,现仍在运转和发挥原有职能)、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于2008年)、阿拉善左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于1986年)、阿拉善盟重点业余体校(成立于1983年)等学校先后合并组建成立,2013年3月正式运行。学院隶属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领导,由阿拉善盟行政公署管理,属综合型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秉承“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线,稳步发展中职教育,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积极开展中高职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社会培训“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形成与全盟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设置和布局。 学院现有巴彦浩特、乌斯太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871亩。辖8个党总支、25个党支部,设有医疗护理系、经济管理系、艺术系、通用航空系、机电工程系、化工系等6个教学系部,继续教育部、基础部、体育教学部、培训部、网络信息中心、科研与技术服务处等6个教学辅助部门和党政办公室、组织统战部、人事处、宣传部、纪检处、计财处、教务处、后勤保卫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团委、工会等12个行政部门。 现有在籍学生8178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4793人 (高职3005人、中职1162人、技校626人),主要分布全国18个省份,内蒙古12个盟市;开放大学教育3385人。 ——专业建设情况 学院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调整专业布局,基本形成二产类专业集中在乌斯太校区办学,三产类专业、成人学历继续教育集中在巴彦浩特校区办学的格局。结合全盟经济社会发展,学院明确提出振兴化工机电专业发展思路,确定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打造成位列全区高职院校前列的工作目标,将乌斯太校区打造成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创新创业、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一体、主攻服务千亿元园区建设的综合性职业教育示范基地。目前开设高职专业33个、中职专业41个。 医疗护理系:前身为阿拉善盟卫生学校,有40多年办学历史,建有实验实训室和综合教室21个,临床实习基地14个,现有护理学、康复治理与技术、口腔医学技术3个专业。 经济管理系:设立时间最久、品牌影响最广、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系部之一,多次斩获全国、自治区及行业中高职技能大赛大奖,现有大数据与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3个专业。 艺术系:重点建设系部,已建成盟级职工创新工作室2个,名师带徒工作室3个,全国民族舞蹈培训基地1个,手工地毯织造工作室1个,现有民族表演艺术、学前教育、雕刻艺术、工艺美术4个专业。 通用航空系:2019年成立,现有航空电子电气技术、无人机技术应用、航空服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5个中高职专业。 机电工程系:重点建设系部,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培养我盟和周边地区煤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生产企业、制造业生产一线中高级技术应用人才重要基地,现有风力发电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5个专业。 化工系:重点建设系部,近年来相继完成国家、自治区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多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现有应用化工技术、分析检验技术、化工装备技术、精细化工技术4个专业。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375人,中共党员183人(占48.2%),教职工中受聘党政管理人员74人,专业技术人员270人、工勤人员31人;高级职称104人(占27.7%),中级职称109人(占29%),初级职称57人(占15%);博士3人,硕士学位36人(占9%),本科学历315人(占84%)。 近年来,学院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荣获盟级以上奖项125项,其中盟级20项;自治区级74项;国家级(行业协会)31项。 ——招生就业情况 学院始终坚持全员招生、全年招生,建立健全招生工作机制,招生工作进展顺利、成绩显著,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生源已涵盖西部多省市自治区及区内12个盟市。2022年,共录取新生1178人。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力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模式,自2013年学院成立以来共招收学生12900多人,每届中高职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社会培训情况 学院始终坚持走集约化培训之路,根据社会培训需求,有序开展就业创业、新技术新工艺、安全生产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岗前技能培训、职业技能提升、退伍军人适应性和技能培训、种养殖技能培训、技能等级认定及其他培训项目,培训和技能鉴定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培训1.5万人以上,为全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培训服务。近几年,累计开展各类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807期,培训和鉴定各类人员66380人次。 ——继续教育教学情况 学院所属阿拉善广播电视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构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为阿拉善地区经济发展培养本土高素质实用型专、本科人才。目前学校开设专、本科专业28个,在阿右旗职中和额济纳旗职中分别建立了学习中心。继续教育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持续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稳步推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成立阿拉善城乡社区大学,积极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工作,建立“电大书屋”20个,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建设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继续教育部将致力于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电大事业发展繁荣。 ——校企、校校合作情况 学院始终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产教融合,积极融入呼包银榆经济区职业院校联盟,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挂牌成立沙产业创新创业学院。不断拓宽跨地区合作办学,与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等地和内蒙古航空职业技术学校、内蒙古娜日艺术学校开展有效合作,与内蒙古电大中专学校、卓资职业中学、杭后职业中学、宁夏中卫中职学校等开展合作办学,建立了稳定的生源基地。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阿拉善盟中心医院、阿拉善盟蒙医医院等 14 所公立医院签订定点教学实训基地合作协议,目前,建成校内实验实训室5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0多家。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延边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享有“教育之乡”“礼仪之乡”“歌舞之乡”“足球之乡”和“民族团结进步之乡”美誉的全国文明城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唯一一所州属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由延边州人民政府主办。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延边黎明农民大学、创建于1975年的延边职工大学、创建于1955年的延边财经学校和创建于1988年的延边工业学校。2011年2月,学院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同年5月经教育部备案进入高等院校系列。学院前身办学69年来,为延边州、吉林省乃至全国共培养7万多名品学兼优、德技共有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成立13年来,积淀了扎实的职业教育办学基础,办学活力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 学院是教育部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相约论语文化中国2022-2023年度全国先进单位、国家信息安全水平考试授权考试中心和人才输送中心、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院校、吉林省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建设院校、吉林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吉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吉林省职业技能评价机构、吉林省人才培养基地(合作共建)、吉林省双创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吉林省首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基地、吉林省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吉林省五四红旗团委、吉林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a级单位、延边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延边州先进基层党组织、延边州安全保卫工作先进单位。省、州领导多次到学院视察调研,勉励学院聚焦延边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位于延吉市朝阳川西部新城,占地面积18.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包括中和楼、进德楼、修业楼、知行楼、合一楼、诚实楼、阶梯教室、图书馆、学生公寓、师生餐厅、体育馆、实训教学楼、实训厂房、服务中心等。校区教学设备先进、生活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雅,有图书文献19.66万册,教学用计算机1300台,大型教学设备300台(部),校内实训室100个,学术报告厅、阶梯教室8个,阅览室、活动室8间,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1个,标准篮球、排球场10个,公寓上床下桌,配有生活柜、电脑桌、阳台、宽带接口,每层设有卫生间、热水间、淋浴间及洗衣房,智慧化校园环境将学习、生活充分融合。 学院现有教职工206人,其中,正高级、副高级教师103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4人,吉林省“双师型”教师77人,吉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2人,吉林省职业教育先进教师2人,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专家3人,延边州“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延边州优秀教师9人,延边州师德标兵3人,延边州优秀班主任4人。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教科研优秀成果奖7项,立项省级教研科研课题63项,发表学术论文377篇,41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奖,荣获吉林省第十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为推动吉林省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持。 学院承接国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32项,设有6系3部,有学生近4000人,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动漫制作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软件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新能源汽车技术、旅游管理、应用韩语、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大数据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高职(大专)专业,面向全国15个省份招生与吉林省内13个中职学校实施“3 2”中高职贯通培养,建设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立交桥”。 学院着力对接延边州产业发展,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备案高职专业28个,计算机软件技术、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等3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对接相关行业需求,从“对接行业”向“服务行业”发展。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通过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验收。学院通过特色专业体系建设,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岗位要求,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建设244门高职课程教学资源、12276个多媒体教学资源、7门在线开放课程。先后获得国家级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2次,省级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12次、二等奖29次、三等奖48次,国家相关行业协会职业技能比赛一等奖3次,三等奖3次,省级相关行业协会职业技能比赛特等奖3次、一等奖2次、二等奖7次,三等奖7次。 学院实施“学历 能力 素质”教育,通过高考统招、高职单招、对口高考、3 2中高职贯通培养等开展招生工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高学生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获得率,毕业生“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高、就业稳定性高”,用人单位满意率95%以上,就业实习单位有青岛海信、天津三星、安徽芜湖奇瑞、熊猫电子、一汽铸造等数十家国内知名企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得到社会和企业认可。学院采取各类措施助力毕业生升学深造,根据《中国高等职业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评价》,学院升本率为22.25%,排名吉林省高职高专第二名。近年来,共有300余名学生被长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北华大学、长春大学等24所本科院校录取,专升本录取学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学院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学院积极建立新型政校企合作模式,拓展政校企合作新路径,与吉林延吉国际空港经济开发区、延边州总工会、安图县矿泉水管理局、华晟经世、中佰文旅等20余家单位签订合作共建协议;与吉林华康药业、中国移动延边州分公司、延边白山大厦、延边龙川机械包装等知名企业签订协议,共建专业实训基地;与延吉市水务集团、图们水务集团等5家企业签订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合作协议;与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泉州轻工职业学院、阿勒泰职业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职业教育校际合作共建;设有吉林延吉国际空港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园。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地方原则,积极承担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以优秀教学团队为依托,坚持紧贴需求、服务振兴,精心谋划实施各项社会服务项目,多次举办会计、导游、电商、计算机、信息安全、机电、数控等培训班,通过计算机考试机构、会计无纸化考试中心、职业技能鉴定考点、延边州职工技能提升基地多次承办会计、税务、旅游、银行、邮政、安全等职业资格考试,服务考生20000人次。通过学院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可对11个职业(工种)进行技能等级认定,为推动延边州、吉林省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主线,弘扬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大国工匠”精神,不断健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长效机制,深入推动各族师生员工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地方原则,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族师生员工以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家国情怀、刚毅的时代担当,书写共教共学、共同繁荣的时代诗篇,奏响同心筑梦、报国兴邦的胜利高歌,为建设省内一流优质高职院校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山东省唯一一所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为办学主导方向的高等院校。学院位于山东省昌邑市院校中街217号,北靠渤海,东临潍河,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等“五区”叠加的山东半岛和山东内陆联接的咽喉地带,济青高铁、潍莱高铁、潍烟高铁、济青高速、潍莱高速、荣乌高速从昌邑南北穿过,交通非常便利,产业经济发达,具备了立足潍坊、辐射全省、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地域优势。 学院占地850余亩,已投资15亿元,建成教学楼、宿舍楼、实训楼、图书馆、餐厅等23栋建筑,建设面积达28万平方米,可满足10000多名在校生学习和生活。学院所有建筑全部安装中央空调系统,为师生创造了冬暖夏凉的舒适环境。学院按照5g标准超前规划智慧校园,铺设万兆入楼层,千兆入桌面的网络通道,高速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了校园互联网、校园监控网、校园广播电视网的三网融通。 学院构建了以智能制造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环境保护为特色、以健康养生为保障,以文化艺术为拓展、以国防预备役人才培养为亮点的六个二级学院,开设环境监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书画艺术等28个专业。学院现有全职专任教师335人,其中博士1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91人、双师型教师172人、研究生学历259人,全职引进国家级艺术大师3人,兼职专家和高级工程师70余人,在校生5000多人。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德能兼修、知行合一”的校训,塑造了“兼爱至善、笃学励能”的校风;实施了“三全管理”,打造了“双院制育人、双师型教学、双学分培养”全新的育人理念。学院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贺泓院士团队共建了潍坊生态环保材料与技术研究院,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康鹏共建了碳能新能源研究院等一批高新技术研究中心,与潍柴集团、玉柴集团、北汽集团、宁夏共享集团等一批国内知名的52家国内企业共建了学生就业基地。教师作品“智能空气净化器”获潍坊市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学生作品“智慧先锋”在第八届山东省大学生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大赛获一等奖,学生作品“智能侦察排爆机器人”获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 10名教师荣获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学校”“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基层党组织”“中国生态环境产教联盟会员单位”等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长春健康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长春健康职业学院于2016年12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设立,是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国家高等学历证书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位于长春市高新大学城,占地面积12.33万㎡,建筑面积8.08万㎡,毗邻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动画学院等高等学府,近百花园,风景秀丽,交通便捷,人文气息浓厚。 学校设有健康医学系、健康医技系、健康管理系、健康教育系、健康运动系。 健康饮食系、健康科技系、健康基础部、思政教研部9个系(部)。开设护理、助产、生物信息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眼视光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宠物医疗技术、健康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中医养生保健、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药品经营与管理、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休闲体育、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健身指导与管理、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医学营养、药膳与食疗、大数据技术、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25个专业。 学校以服务“健康中国”为办学理念,以“明德健行,至善康民”为办学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对接时代需求,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通过“对应专业、融入行业、创建企业、形成基地”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机制,建成了校内外实践基地80余个。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骨干、以中青年教师为中坚,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聘请国内外行业、企业、高校专家担任产业教授、兼职教授。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为学校教学提供重要保障。 学校基础设施完备,现有图书馆面积5000㎡,专业图书总量10.2万册;设有环校园的塑胶慢跑道、高尔夫场地、网球场,200米环形运动场、体育馆、艺术体操室、健身训练馆等多功能综合体育设施。 学校不断深化、完善校企合作模式,打造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先后与北京、上海、大连、长春等多家企业签订专业共建合作协议,并已完成全国华东、华北、华南、华中等地区 30 个省市学生顶岗实习的布点工作,建立了“进口有规范、培养有标准、出口有保障”对应产业需求全链条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将高举社会主义新时代健康中国和健康吉林大旗,依托行业、根植区域,成为培养“职业素养高,实践能力强”,健康产业专门人才的摇篮,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健康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网络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北京网络职业学院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截至2023年,已有30年办学历史。 学院地处北京房山区,毗邻人类起源圣地周口店猿人遗址和北京城之源的西周燕都遗址,人文历史气息浓郁,文化底蕴深厚。校园占地500 亩,教学和生活配套设施10余万平方米。 学院设立以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努力践行“三全育人”理念;培养主动适应管理并且能够积极参与管理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引导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人才培养定位 学院是北京市政府所属高等院校,承担着为北京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任务。学校毕业生遍布北京市各级各类企业和机构,主要从事各产业领域内网络和信息化生产和服务活动。 在市政府领导下,学院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办学目标,培养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急需,补强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人才短板。 专业设置 学院以网络与信息安全、大数据技术、网络新媒体技术三大专业群为基础,开设了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金融科技应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网络新闻与传播、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数字媒体技术、电子商务等热门专业。 教学模式和培养特色 学院秉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宗旨,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道路,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学院在教育教学中三管齐下,其一,大力强化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人文素质;其二,在专业教育中推行以项目实训为导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相互融和的贯通式教学法;其三,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注重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培养学生积极适应管理并主动参与管理的职业素质。 学院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各类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生产中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和重大工程,为学生创造提高职业能力的实践机会。 学院的荣誉单位称号 · 全国职业院校信创人才培养产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 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标准化团体标准指定单位 · 参与制定全国信创人才培养标准单位 · 奇安信公司网络安全评估“1 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单位 · 工信部web 前端开发“1 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单位 · 达梦公司数据库管理系统“1 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单位 · 中国电子京南信创产教融合基地 · 中国长城信创人才培训基地 · 中国长城教育信创适配中心 · 飞腾职业教育产业研究中心 · 飞腾职业教育创新实训基地 · 信创网络安全研发中心、信创研发中心、信创科研适配研发中心、信创odc交付中心等。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艺术学院
学校介绍 2019年6月10日,教育部批准在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基础上设置安徽艺术学院。11月2日,省政府下发《关于设置安徽艺术学院有关事项的通知》(皖政秘〔2019〕193号)。12月28日,安徽艺术学院正式挂牌。学校位于合肥市新站区淮海大道1600号,占地580亩。 安徽艺术学院是本科层次普通高校,主要培养适应区域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艺术类人才。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立足能力导向、素养为基、个性发展、合作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精才艺、善应用的应用型人才。学科专业定位以艺术学学科为主干,积极发展与文化和传媒产业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发展定位,不断提高基本办学指标和本科专业质量,争取到2025年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顺利通过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安徽艺术学院建成具有安徽文化特色、专业优势明显、特色学科国内一流的艺术类本科院校。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学校的校园规划及建筑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体现徽派元素和建筑风格。一期工程建筑面积20.87万平方米,包含剧场、音乐厅、艺术馆、大师工作室以及戏剧戏曲、舞蹈、音乐、美术、设计、播音主持、影视制作等专业教学场馆,部分教学场馆及功能设施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二期工程学生宿舍楼d组团建筑面积63095平方米,已于2021年9月开工。体育馆项目建筑面积15465平方米,已于2022年3月开工。 馆藏图书与数据库资源丰富。现有纸质图书27.7万册,建有现代化业务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共享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等电子资源,已开通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橙艺艺术在线等数据库资源。 学科专业建设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学校已获批设置音乐表演、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绘画等17个本科专业。表演(黄梅戏方向)、中国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彰显安徽地方文化特色的专业,填补了安徽省专业设置空白;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正在冲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音乐与舞蹈学入选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获批省级一流学科;音乐表演、表演(黄梅戏方向)列为省级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专业改造项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列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音乐表演专业同时列为省级特色专业;安徽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中心获批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教育教学管理逐步规范。坚持全流程管理,制定完善40余项教学管理制度。校领导每周推门听课,召开教学学术研讨会,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加强教学督导与质量监控,推进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建成35门省、校级精品(一流)课程;立项省级质量工程90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0个,其中特等奖1个,一等奖2个。 科研平台基地逐步搭建。安徽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中心获批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花鼓灯等项目入选省级非遗传承基地。成立中国非遗与乡村振兴设计研究院、纪录片(短视频)研究院、安徽地方戏研究院、美育与高等艺术研究所等平台,拓展了艺术科研新空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项、国家广电总局社科研究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153 项。 思政工作凸显特色。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建设为抓手,以文化人、以美育人,“艺术思政”创新模式成效明显,新华社宣传点击量超百万。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一体推进思政课建设与课程思政。探索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拥有16个国家级立项、134个省级立项。融媒体中心、“安艺之声”等学生实践平台,立足专业实践,迸发青春活力。 艺术创作亮点纷呈。《破阵子》获2021世界合唱节金奖和全国大艺展一等奖;微电影《贷·价》入选教育部原创文化精品;原创黄梅戏《党的好女儿》、舞蹈《希望的田野》获全国大艺展二等奖;广播剧《大别山的桂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综合材料绘画《墨阵》入选国家级美术展,小品《骗你好商量》受邀进京演出,歌剧《包青天》获评省级重点文艺项目,《人海茫茫》入围澳门国际电影节。 开放办学不断拓展。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与多所国外高校签订合作备忘录。举办中德国际传媒论坛,承办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韩国文化周文艺演出。持续开展“戏曲进校园”等文艺志愿服务,开展服务金寨老区人民的“双培双送”活动。学校与安徽广播电视台等一批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实践实训基地,同安徽演艺集团、安徽广电传媒产业集团、安徽省书画院、安徽省艺术馆、岳西县政府、肥东县委宣传部等企事业单位、文化传媒机构、地方政府开展校企合作、校政合作,资源共享、协同育人。 人才结构逐步优化。通过内培外引,聚集了一大批人才,专任教师增加至191人,硕士以上教师占比近90%。具有高级职称85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博士及在读博士41人,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明显优化。 安徽艺术学院自2019 年成功设置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完成了由把本科“办像”到“基本规范”的转变。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从严治教相结合,崇德尚艺、传承创新,为促进创新型文化强省建设和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而努力。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安艺人正在为建设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艺术类本科高校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解放军工程兵学院
学校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学院成立于1986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是一所培养全军工程兵中级军政指挥官、院校教官、高层次军事学术研究人才和工程兵分队指挥人才的中级指挥院校,是工程兵指挥军官的最高学府。   学院拥有一支教风严谨、教学工地深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一批学术造诣较深的正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担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几十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军优秀教员。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和改革,形成了计算机科学、建筑设计、道路桥梁、工程机械、防水工程、爆破工程、工程兵战术、工程兵指挥、战役战术工程保障和军队政治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体系。   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办学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在国家统招计划指导下面向全国招生,形成了为地方建设培养输送计算机科学、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工程机械、防水工程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社会教育体系。 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淮海经济区中心的江苏省徐州市,占地面积二千五百多亩。经过多年建设,院内总建筑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校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全国部门绿化400佳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徐州市花园式单位。教学大楼、备课楼、实验楼、图书馆、电教中心、大礼堂、俱乐部、服务中心、学生宿舍楼、标准化运动场和游泳池等教学、生活设施先进,配套齐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训练、生活条件。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学院是一所为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培养装甲装备技术保障人才的高等专业技术院校。学院坐落于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营区开阔秀美,布局合理,各项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学院始建于1951年,历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战车编练基地、装甲兵技工学校、第五坦克学校、装甲兵技术学校、1999年更名为装甲兵技术学院。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职业院校,旨在为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创业志气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地处文化名城无锡市,位于青山绿水间,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是莘莘学子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 学院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强校”发展战略,秉承“厚德精艺,笃学创新”的校训;坚持“三个结合”(学做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育人理念,注重人格塑造,突出创意特色,突出实用性、技能性;坚持“两个面向”(面向企业,按需施教;面向学生,因材施教),积极实施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强化实践训练,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学院以工、商、艺为主导,多专业协调发展,形成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若干专业群。设有经济贸易、工程技术、艺术设计等院系,有近20个专业和方向。 学院立足无锡,面向苏南,辐射长三角,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本区域劳动力转移、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输出。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兰州现代职业学院成立于2016年,隶属兰州市人民政府管理,是目前甘肃省占地面积最大、投资最多、专业门类最全、在校学生最多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地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校园占地面积2708亩,单体建筑106栋,总建筑面积100.3万平方米,总投资50亿元。现设有城市建设学院、理工学院、卫生健康学院、财经商贸学院、教育艺术学院、农林科技学院、旅游航空学院、继续教育学院8个二级学院。在校全日制学生24576人(高职生14835人,中专生9741人)。 办学条件优越。经过5年的建设,学院已形成融“山、水、园、院”为一体的特色人文景观。校园绿化面积达778亩,绿树成荫,清幽雅静。6万多平方米的人工观景湖,碧水涟漪,美不胜收。现有多媒体教室618间;计算机机房53间、录播教室6间;校内实验、实训室总面积10.3万平方米,专业教学实训室337个,大型实训车间(实训基地)14个,实训设备总值4.03亿。校外实训基地81个。建有4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图书49.6万册,电子图书30余万册。建有室内风雨操场7个,室外标准400米8跑道运动田径场5个,集游泳馆、篮球馆、排球馆、羽毛球馆、桌球馆、健身馆为一体的综合体育馆1个。五人制足球场6个,篮球场31个,排球场16个,乒乓球场74个,羽毛球场26个,网球场8个。建有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乙等实训医院和可容纳130人住宿、就餐的实训宾馆。 专业门类齐全。学院主动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已形成覆盖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土木建筑、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与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新闻传播、教育与体育、公共管理与服务等13个专业大类的专业体系。电子商务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省级骨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3个中职国家示范校、省优质校建有12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对标国家、省级高水平群建设,学院重点培育护理、旅游管理、智能制造、智慧财经、建筑施工与管理、园林技术、学前教育等7个专业群。2022年,获批“1 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25个,参与试点的证书及等级种类32个。目前,已形成以56个高职专业为主轴,57个中职专业为依托的人才培养专业结构。 三教改革深入。学院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全面开展“公共基础课向第二课堂和校企文化延伸”“专业理论课向实践教学延伸”“专业技能课向工学结合、技能大赛、顶岗实习延伸”“技能技术与课程融合”与“产教融合”的“三延伸两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加大专业实践教学力度,各专业实训教学均超过总课时的50%。同时,创新和推广“产教一体、工学交替”“三段式工学结合”“以企业项目为导向”等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1 x”“现代学徒制”等试点工作,成功申报11类“1 x”证书试点工作,开展师生“1 x”证书培训和定级1000余人次。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5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28人,占比31%。硕士及以上学历258人,占比25 %。“双师型”教师243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职教先进个人2名、全国职业院校德育先进个人1名、第七届国家黄炎培杰出教师1名、甘肃省劳动模范1名、甘肃省“园丁奖”获得者6名、甘肃省职教名师6名、甘肃省技术标兵3名、甘肃省教育先进工作者1名、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金城名师4名、兰州市金蓝领教师8名。聘请国家级技能大师(客座教授)3名。 校企合作广泛。学院以我省推动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四强”行动为契机,围绕自主创新示范区、特色产业聚集发展区、综合交通物流枢纽承载区、对外开放先行区,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学院与兰石集团、新区文旅集团、新区城投集团、新区现代农投集团、兰州富力万达文华酒店、华夏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60余家知名企业紧密合作,共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生实训基地”。同时,发挥甘肃省商业与旅游服务业职教集团和兰州现代职业教育集团的辐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不断深化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学院建有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孵化平台。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专升本录取率在70%左右。 社会声誉良好。在五年多的发展过程中,学院整体办学实力和综合水平不断提升,各项工作得到长足发展。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第二届甘肃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高职组金奖;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甘肃赛区)高职组冠军、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组织奖;甘肃省首届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一等奖;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甘肃赛区)金奖、国赛铜奖;全省职业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和优秀组织奖;甘肃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兰州市职业教育质量优秀奖;被中国教育在线评为“2021年度甘肃省最受中学信赖高职院校”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