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唯一、全国极少专注“数字安防”领域人才培养的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由温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和浙江省公安厅共同发起创立。学校始终秉持“崇德尚能 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秉承“错位发展、特色取胜...


招生电话:0577-85108000,0577-85108035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专科(高职)

2491名
人气值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是广东省第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与岭南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实行一校两牌办学。学校是广东省粤西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建设单位,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设站单位,粤港澳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湛江分中心筹建单位,广东省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标准基地,湛江市“南粤家政”培训示范基地;先后荣获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中小学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广东省“巾帼文明岗”、湛江市文明单位标兵。近三年,学校参加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在全省b类学校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办学宗旨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秉承“笃学、笃行、致真、致远”的校训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教融合战略等机遇,立足湛江,赋能粤西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面向广东,参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全国,努力建成全省领先、环北部湾地区一流、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校园建设
学校现有湖光校区、赤坎校区、遂溪校区及廉江校区四个校区,其中湖光校区位于文化氛围浓郁、各类院校云集的湛江教育基地;建成区占地面积835.34亩,另有预留土地近500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000多万元,固定资产总值近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86万多册,建有专业实训、实验室近300间;建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服务中心、大学生“青马工程”学习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等服务平台。先后在省内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建立了100多个教育实习基地;陆续与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廉江市长山镇、湛江御唐府餐饮、广东茗皇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90多个应用型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学科专业建设
学校在近百年的师范教育办学实践中,坚持教师教育办学特色与应用型专业建设并举的理念,现有36个大专层次专业,面向全国18个省区市招生;同时招收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培养(二年制)、学徒制系列的学前教育专业及学徒制电子商务专业,和学前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现代物流管理、社会工作、烹饪工艺与营养、小学英语教育、电子商务等7个成人函授大专专业。
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群、小学教育专业群、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群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小学数学教育专业教学团队被认定为省级教师教育创新团队。学校同时还是教育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和考核试点院校,可培训考核15个职业技能证书。
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86名,其中副高级职称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数86名,具有硕博士学历学位教师261名,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进站博士5名。
教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曾宪梓基金奖、市级“五一”劳动奖章等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励180多人次。
人才培养
学校教书育人成果显著。学生参加“挑战杯”等综合类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各类学科竞赛,职业技能竞赛、文体竞赛活动等,获得多个全国一等奖,数十个省金、银、铜奖。学生立项省“攀登计划”专项资金项目20项,获资助总经费近70万元。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师生团队多次受邀参与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餐饮会务服务,连续10年受邀到博鳌论坛“为元首做菜”,学校获得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志愿者钻石合作单位称号。
社会服务与平台建设
学校主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积极对接广东省“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大工程,和湛江市“三化三大”工作部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依托学前教育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基础,学校获批为广东省粤西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建设单位,把学校的学前教育优势资源与粤西地区的发展刚需有机融合,助力乡村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承接省教育厅乡村幼儿园质量提升委托研究项目,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与遂溪县教育局合作共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与乡村幼儿园建立帮扶关系,通过学生见习实习,缓解乡村幼儿园专业师资短缺压力;联合广东省名幼师工作室开展振兴乡村幼教服务;近五年广泛开展专业性、技能性、实用性的幼儿园园长、幼儿园骨干教师、保育员培训,培训幼儿园园长后备人才过万人次。
依托烹饪工艺与营养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基础,积极参加广东省“粤菜师傅”工程,主动服务湛江市“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建设,成立“湛江菜产业研究院”、学校申报的“湛江市湛江菜烹饪工艺与菜品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评审,参与地方“粤菜师傅 ”系列文旅活动,举办湛江乡村振兴学院“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培训班,承办湛江市第二届、第三届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粤菜师傅专项赛,协办第九届湛江海鲜美食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师生团队多次受邀参与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及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餐饮会务服务,成为“钻石合作单位”。
依托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建设,主动对接广东省“南粤家政”工程,回应社会关切,助力缓解服务“一老一小”的迫切需求。
依托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多个对接现代服务业的专业,打造“家乡味道”公益助农电商、人工智能赋智“城市交通之眼”等多项社会服务平台。依托艺术类专业,参与共建文旅、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空港特色小镇”的配套资源产业,助力打造“一村一品”,形成科技兴农、文旅兴农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成立小小农创团队,利用假日走进乡村,通过艺术墙绘让老村焕新颜,创作金鲳鱼ip“福小鲳”为湛江金鲳鱼丰收季暨年鱼系列活动做推广宣传,投入乡村振兴实践。
教学科研与文化交流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战略,年平均科研经费近200万元。近年来,先后获得教育部2021年中国高校产学研创新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特别委托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工智能”重点领域专项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领域(乡村振兴)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新一代电子信息(半导体)重点领域专项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等386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其中省部级课题72项,市级课题114项,校级培育课题193项,横向课题7项;学校教师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1000篇,主编出版著作、教材近60部,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并获得授权30项。
学校近年来主办、承办了“2018湛江动力系统会议”“2019年广东省数学会高职高专分会年会”“广东省(广州)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颁奖大会”“粤港澳应用数学中心湛江工作会议暨航路规划专题研讨会”等多场重量级学术会议,先后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叶向东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江松院士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来我校讲学或指导,大大提升了学校乃至湛江在国内学术界的知名度。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与10多个外国团队交流互访,并就教育类、经济管理类等专业师资培养方面开展全面合作,目前有3名教师在国内攻读博士学位,79名教师在国(境)外攻读硕、博士学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是2010年3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设立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也是黄山市唯一一所公办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4月、2013年11月、2016年8月,黄山卫生学校、黄山茶业学校和黄山市中华职业学校相继整建制并入。
学院是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是安徽省“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单位,安徽省绿色学校培育单位,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参与高校,省非遗教育传习基地,省校企合作示范学校,省师资培训基地,黄山职业教育集团牵头高校。先后荣获安徽省无偿献血先进集体、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第一批“节水型高校”,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黄山市第三届文明校园、安徽省第二届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国际护理学院、医学系、工业与财贸系、旅游与建筑园林系、教育系6个教学院系以及图文信息中心、继续教育中心2个教辅机构。2023年11月,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学院成立黄山民宿产业学院。
学院校园占地面积430亩,总建筑面积21.57万平方米,拥有校内实训室138个、校外实验实训基地143个。现有护理、临床医学、大数据技术、旅游管理、学前教育等10大类共24个专业,重点打造旅游管理、医护康养、非遗传承、数字经济四大专业群,拥有黄山市中医医院1家直属附属医院,黄山市人民医院、歙县人民医院2家非直属附属医院。
近年来,学院始终秉承“立德树人、崇技强能”的校训,近三年获省部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奖项29项,2023年,医学系学生何淑雯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临床技能”赛项一等奖,2019年旅建系学生郑权斩获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建筑石雕项目金牌,实现了安徽省世赛金牌零的突破,为安徽为中国赢得了荣誉。
过往皆华章,扬帆再起航。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定位,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努力为加快建设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提供智力支持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奋力谱写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是省公安厅主管的全省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安高等院校,也是安徽省唯一一所由中央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发文(人社部发〔2015〕106号)认定的招收公安专业学生的公安类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创建于1949年,始名为皖北、皖南公安干部学校,之后历经省公安学校、省政法干校、省人民警察学校、安徽大学公安学院等时期。2004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置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学院素有“安徽公安警官摇篮”之称,建校以来,共培养2万余名全日制毕业生,培训政法干警8万多人次,完成成人学历教育1万余人。毕业生中涌现出“时代楷模”张劼;全国公安二级英模任飞、吴立军、傅文鸿、张劼、张宁海、孙长江等;朱晓云、汪雪艳、张万党分别当选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基层一线科所队长中学院毕业生占38.21%,县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中占40.76%,市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中占30%,荣立三等功以上荣誉的5267人次。 学院地处合肥市高新区,紧邻风景优美的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占地面积约165亩,校舍建筑面积7.5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227万,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2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6个,图书40万册,电子图书60余万册。 学院现有公安专业在校生3000余人,每年培训在职民警6000余人次,继续教育1500余人。学院专业布局合理,现有12个专业,其中7个公安专业,建有侦查、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刑事科学技术和信息网络安全监察等5个高水平公安专业(原省级特色专业),刑事技术、交通管理、侦查等3个省级骨干专业。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坚持“围绕实战、服务实战、实战检验、实战引领”原则,强化公安实践教学,积极推行“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以忠诚为警魂的警察职业精神和令行禁止的纪律作风,各专业突出“一个精神,三个基本”即“警察职业精神、基本公安业务、基本法律知识、基本警务实战技能”综合培养,合理构建专业课程模块。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教学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229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务教师55人,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9个,省、厅、院级专业带头人12人,省部级教学名师13人。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课程10门,曾多次荣获省、部级教学技能大赛和教学成果特等、一、二、三等奖。学院依托校局合作平台,强化实训教学,现有刑事侦查实训基地、公安法学教育实训基地、治安管理专业校局合作实训基地等三个省级实训示范基地项目。2012年顺利通过了教育厅组织的人才培养办学水平评估,在公安部举办的两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中,学院先后荣获团体二等奖、个人一等奖优异成绩。 下一步,学院将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提升科研服务实战能力,强化公安办学特色,为安徽公安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62年,前身是长春市第36中学,1985年起开办幼师专业,1989年更名为长春幼儿师范学校。2002年开始与长春师范学院合作,开办“3 2”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2015年10月,经吉林省政府批准,原长春幼儿师范学校与原长春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合并,组建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隶属长春市教育局管理,学校性质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目前是吉林省唯一一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位于吉林省长春农安经济开发区(合隆镇)长春职教园区内,占地面积34.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06万平方米,建有高标准的教学楼、艺术楼、体育馆、学生公寓、餐饮中心等教学、生活场所。拥有舞蹈室、画室、排练厅、琴房、实习实训模拟室等馆(室)180余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655.9万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270人,教职工342人,正副教授106人,省市级双师型教师115人,市级骨干教师26人,省市级专业带头人和省级高等教育专家6人。学校设有5个学院,开设24个专业。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质量为主线,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秉承“知行合一,匠心大爱”的校训精神,坚持“职业 师范”双重属性,立足长春、服务吉林、辐射全国,专注培养幼儿启蒙的教育者,重塑特殊儿童生命的工程师,是吉林省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师资的主要培养培训基地,被誉为“新时代的摇篮师”的成长殿堂。学校先后成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教学研究基地校”、全国首批“医教结合”实验基地、吉林省中华职教社改革创新实验校、吉林省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吉林省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科研创新示范基地、全国高职专科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婴幼儿保育与早期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吉林省乡村振兴高校联盟理事单位、吉林省特殊教育学会理事单位、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长春市人社局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学校被授予全国国防教育特色校、吉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吉林省改革创新实验校、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状、长春市文明校园、长春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围绕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立足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与38所中职学校合作实行“3 2(3 3)”中高职贯通培养;与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大学、吉林动画学院等多所高校开展校校合作,与日本神户亲和大学合作办学;与吉林省金太阳教育集团、上海赫行教育集团、汽开区和净月区教育局等开展校企(区)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6个。毕业生就业工作连续三年获吉林省教育厅表扬。
三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成果方面获得省级科研创新平台2项,省级科研基地2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1 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3个,省市级品牌示范专业和特色高水平专业(群)7个,省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1个,市级在线课程和精品课程7门。在教育部主办的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和学生技能大赛中获国赛2金、1银、3铜,在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赛奖项 6项,省赛奖项 54项。
两代师表,同步塑造。新时代师专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升本目标,提升办学质量,努力把学校建成省内著名、国内知名的地方性、开放性、应用技术技能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建设技能型社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为实现吉林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师专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大美青海、湟水之滨的高原美丽城市——西宁。学院作为青海省唯一的建筑通信类高等职业院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作出贡献。
学院始建于1978年,2002年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建成省级重点高职院校;2018年荣获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2019年建成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20年建成全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全省首家“节水型高校”,荣获青海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大功集体、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2021年获批青海省“双高”建设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
学院占地面积141.3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770人、教职工269人。学院专任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比例达37.26%,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达47.71%、拥有二级教授1名,双师素质比例达69.93%。现有省级教学团队6个、青海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135高层次人才”4名、省级优秀专家人才1名、省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名,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项目“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各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开办紧贴行业需求的建筑通信类专业30个(含方向),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4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为我省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呈现“进口旺、出口畅”的良好态势,先后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建设人才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是青海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通信行业人才培养基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被国家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建设行业紧缺型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砥砺奋进四十载、牢记使命育新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学院将永葆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省教育厅、建设厅的坚强领导下,砥砺“三牛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十四五”,立足省级“双高”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校区迁建工作,立足新目标、踏上新征程,共同谱写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澳门旅游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澳门旅游大学于1995年成立,为澳门公立高等院校,受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监督,提供旅游及服务业范畴的学位和专业培训课程。包括酒店、旅游、文化遗产、会展、零售及市场推广、休闲娱乐、康体活动、文化创意及厨艺等。此外,大学亦与国际知名院校合作开办高级管理课程。在调研方面,大学受特区政府及其他机构委托作旅游规划及发展的政策研究。澳门旅游大学使命是成为提供国际化旅游及服务业课程的领先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在业界担任领导角色。为了实践使命,大学拥有以下三个特性:
独特性 - 独立运作,专注提供旅游及服务业管理方面的高等教育及专业培训。
融合性 - 将学术发展及专业培训各自的优点和特质合而为一。
国际性 - 与外地相关院校及机构发展互利合作关系,积极推广学术及国际交流活动。
1997年,澳门旅游大学被联合国亚太经济及社会事务委员会(unescap)全力支持组成的亚太旅游教育及培训院校网络(apetit)选为亚太地区的导师培训及顾问服务中心。同年,大学更获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颁授金奖,确认了大学的课程内容及质量。2002年,大学与欧盟合作为本澳旅游及服务业界制定的「澳门职业技能认可基准」(mors),再次获颁发该奖项。
2000年,澳门旅游大学成为首间获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素认证」的教育机构,确认了大学的教育及培训质量符合国际水平。
2003年,澳门旅游大学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及国际文化财产保护及修复研究中心(iccrom)的邀请,成为「亚洲文化遗产管理学会」的创会会员,学会宗旨是推动及加强区内文化遗产管理的专业培训。
2008年,澳门旅游大学获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颁发 「旅游功绩勋章」,肯定了大学在推动本地旅游业发展上所作出的贡献。
2017年,澳门旅游大学成为全球首间高等院校通过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qaa)的国际质素评鉴(iqr);自qs 世界大学排名榜于2017年推出款待及休闲管理学科排名后,澳门旅游大学高居全球及亚洲排名榜前列。
澳门旅游大学分别于1997年、2002年、2020年及2022年四次获得亚太旅游协会颁发金奖,确认了大学的课程内容及教学质量。
澳门旅游大学承诺不断寻求学习与教育创意,培育专才,为澳门以至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作出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滨州科技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滨州科技职业学院,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学校坐落于黄河三角洲腹地的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的山东滨州,风光秀美,历史悠久,宜居宜业,活力充盈,承载中华文明基因的黄河文化和渤海文化在此交融。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围绕滨州市主导、新兴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学校积极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特邀著名院士、知名专家担任发展顾问,聘任高校博导、硕导担任学科带头人。学校组建了一支以专家教授为带头人,硕士研究生为骨干的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聘任了多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产业教授,有力推动学校“产教融合、学岗融通”育人模式改革,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立足滨州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实际,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发展规划和滨州市十强产业和山东省十强优势现代产业集群为依托,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学校下设5个二级学院,分别是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现代服务业学院、医养健康学院、经营管理学院、国防教育学院,目前共开设26个高职专业。学校主动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秉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与企业共建“厂中校”,开展“订单教育加双向选择”的特色人才培养和就业模式,拓展教学功能到企业一线,同时满足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锻炼、企业员工培训、校企联合研发、学徒制试点等方面的需要。2022年,由滨州市公安局与滨州科技职业学院开展警校合作办学,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辅警学院,探索出“警校共建、学战融合”的新路径。2023年,家庭与民生学院在中国家长大会揭牌成立,将全力推进滨州“心安城市”建设,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家校社共育”品牌贡献更多积极力量。
学校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加快数字资源管理和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建设开放、动态、丰富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重视学生技能培养,搭建学生技能竞赛平台,构建“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突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突出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树立民办高职特色品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全面提高。在2021年度山东省单独考核院校办学质量年度考核中荣获第二名。2022年获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奖。
滨州科技职业学院将坚持不懈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校训精神,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百年老校,百年名校”不断奋斗,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河北省团校,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纳入成人高等学校序列。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学生,2021年10月,经中央编委、省编委批准划转到河北省教育厅管理。学院注册地址为石家庄市槐中路417号,现有在校生7252人,教职工172人,可招生专业33个。
近年来,学院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社会治理类专业群、现代财经商贸类专业群、电子信息类专业群为特色和优势,建有校外实践基地147个,配备具有思政vr实训室的马克思主义教学中心,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鲲鹏产业学院”,产教融合持续深入。大力推进“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育人模式,2018年以来,师生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励120余项,其中全国性比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7项。现有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2021年专接本录取率38.49%,整体办学水平和实力显著增强。“行走的思政课堂”被人民网报道,参赛团队在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陆地冰壶队、健美操队相继在省陆地冰壶精英赛和大学生健美操比赛中取得第一名,五育并举落到实处。学报专栏获评河北省期刊特色栏目,学院社会贡献度和美育度明显提升,发展势头良好。
学院按国家规定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及国家助学金。另外,学院自设有奖学金,以帮助品学兼优及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周边环境:学院位于石家庄市二环以内的裕华区东南高教区。毗邻公园、医院、大型超市、银行、邮局等服务网点。交通便利,有12路、16路、27路、43路、116路公交车通达本院。校内学生公寓、餐厅、浴池等生活设施完备,是河北省命名的“园林式单位”和石家庄市命名的“花园式庭院”,是您学习和深造的理想场所。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本钢党校)是在本钢职工工学院与辽宁冶金技师学院重组的基础上,于2009年1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本钢集团举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冶金类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开设钢铁智能冶金技术、智能轧钢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技术等27个专业;建成设施设备先进的 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副高级和硕士以上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及本钢高级技师组成的400余名专兼职教师团队。
学院占地16.3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7.2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640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4832万元。学院现有多媒体教室102个,建有数字化管理平台,建有标准运动场、篮球排球场等体育教学设施。
历经70余年的发展壮大,学院现已成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辽宁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辽宁省普惠制就业培训师资培训基地”、“国家三级安全生产培训资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定点培养单位,“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本溪市政府补贴项目培训机构,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机构。先后荣获“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职业培训教材建设突出贡献奖”、“国家优秀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企业培训百强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办学特色,形成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一体化办学格局,专业结构与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紧密衔接,现代学徒制、订单教育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均取得显著成效,是辽宁省规模较大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毕业生已成为冶金、装备制造、精密加工、汽车制造、信息通讯、物流等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人才的首选,本钢集团、东北特钢集团、中天钢铁等百余家效益好、信誉高、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是学院稳定的就业基地,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95%以上,始终保持省内高校前列。
学院作为本钢集团唯一一所培养各级党政干部和管理干部的学校、本钢职工技术技能教育培训基地,每年可开展党建管理、技术技能、安全管理、岗位资格、技能评价、继续教育等各级各类职业培训5万人次。
千帆竞发,奋辑争先。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人本尚学厚德至精”的校训精神,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办校、合作兴校、创新强校”内涵式发展战略,对标一流、多元协同,努力把学院建设成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特色鲜明的高高水平现代化高等职业院校,把“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香港岭南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岭南大学(岭大)是香港的博雅大学,在本地高等院校中历史最悠久。岭大的历史可追溯至1888年其前身「格致书院」在广州创校开始,其后於1967年以岭南书院之名在香港复校。2015年,岭大被《福布斯》评为「亚洲十大顶尖博雅学院」之一。
岭大提供的本科生课程、修课式研究生课程、哲学硕士/博士学位课程和涵盖人文学、商学和社会科学的范畴,全面的课程内容包括通识及跨学科科目,以巩固学生不同学科的知识基础。我们培育学生慎思明辨的能力及创新的思维,并能独立思考,关怀社会,承担社会责任,使他们毕业后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追求自己的目标。
岭大通过以下模式实践博雅教育:基础宽广的课程设计、全面的校园住宿、紧密的师生关系,和丰富多采的交流和课外学习活动。
岭大学生可透过参加国际实习计划,在实际环境工作以及接触不同的文化,获取宝贵经验。这些计划包括「东盟实习计划」、「环球实习计划」及「美国迪士尼世界暑期交流及工作计划」及「大中华暑期实习计划」等。此外,约八成半岭大学生有机会前赴大学遍布约43个国家的210多所海外伙伴院校,当一个学期的交换生或参加暑期课程。岭大亦秉承校训「作育英才,服务社会」,为学生提供服务研习及其他服务社会的机会,让他们与社区保持连系,并帮助有需要的人。
岭大鼓励师生透过研究及知识转移贡献社会。我们拥有很多来自人文学、商学和社会科学范畴和具备丰富经验的研究学者,他们将学术工作与应用及政策性研究结合,研究范围广泛,包括金融、财政和货币政策、文化政策、创意产业、健康和老龄化、人口、体制和管理等。
为扩阔学生及学者的国际体验,岭大致力推动校园国际化,并一直积极与世界各地院校建立策略性协作关系。岭大180多位教员中,占半数具备国际的学术训练及研究工作经验;而每年在岭大就读的海外交换生超过300人。我们又与亚洲以至世界各地的大学学者合作进行研究。此外,岭大已於2012年4月加盟成为世界博雅学府联盟的成员。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