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贸职业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贵州工贸职业学院是2015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百鸟之都、阳光之城的贵州省威宁县草海之滨,是非常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多民族地区高校。学校现有在校学生9000余人,教...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857-6339313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民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2415名
人气值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沙洲职业工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 底蕴深厚的办学历史: 沙洲职业工学院创建于1984年,是一所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全国第一所县办大学,被载入中国高等教育史。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寄语“沙工有如扬子水,不尽人才滚滚来。”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自开办之初长期担任名誉院长,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厥文题写校名,知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勤奋、求实、开拓、进取”的校训。
· 独具优势的外部环境: 学院坐落于苏州·张家港市,地处上海、苏州、南京一小时城际圈,区位优势明显。张家港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带,是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功能性节点城市,经济繁荣、城市宜居、生态文明、民生幸福,综合实力一直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三甲,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创新型县市等一系列荣誉。产业发达、人杰地灵的综合优势,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实力不凡的办学条件: 学院由政府投资12亿元,占地530亩,校舍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风格现代、基础设施先进、环境生态秀美、文化气息浓郁,教学、实训、科研等设施设备先进,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科技服务平台。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的占75.4%,有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近40人。
· 服务发展的专业设置: 设有建筑工程与设计学院、纺织服装与材料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数字化与微电子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35个专业,其中有5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1个省高水平专业群。建有1个央财重点建设实训基地、2个省高职实训基地、1个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获国家教育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育成果奖8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院为学生搭建国际交流学习、专转本、专接本等平台,促进进一步深造。
· 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 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师生在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的技能大赛以及教学成果技能评比中取得系列佳绩。办学39年来,学院累计培养全日制大专毕业生近4万名,举办多种类型的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及企业员工培训。近80%的毕业生留在张家港,成为本地主体产业、重点企业中的骨干,数千人走上高层管理岗位或成功创业。学院服务地方等案例入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 以生为本的育人设施: 学院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高水准的技能训练助力学生在全国大赛中摘金夺银;高品位的创业园和众创空间成为地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张靓丽的名片;一流的图书馆、体育馆、大学生活动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创新创意、文艺娱乐、健身锻炼等业余活动;学生公寓、美食广场的优良服务营造“家的感觉”。
· 再创辉煌的办学愿景: 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根植张家港、融入张家港、服务张家港”的办学理念,抓住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机遇,努力打造人才培养高质量、服务社会高效能、管校治校高水平的新时代地方职业院校,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先行区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作出新贡献、创造新辉煌。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隶属江西省广播电视局。建校30多年来,为国家和江西新闻出版广电传媒行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是目前全国培养新闻出版及广播影视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
学院拥有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南昌市青山湖区(原江西广播电影电视学校)和南昌市蒋巷国家生态示范区(原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近400亩,校园环境幽雅、人文浓郁、设施先进。
学院设有出版印刷系、艺术设计系、传媒影视系、信息管理系、金像影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课教学部、中职教学管理部和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等9个二级系、院(部、中心),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近4500人;建有“国家现代印刷与出版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新闻出版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江西省新闻出版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江西省就业培训基地”、“江西省出版与数字出版职业教育基地”、“江西省数字印刷产业化孵化中心”等6个省级以上产学研机构。
学院专业特色鲜明。紧贴新闻出版及广播影视产业结构特点实施专业布局,已初步形成了以传媒类、艺术类和出版类专业为主干的3大专业群、25个专业。现拥有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1个、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行业院校示范专业2个、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共享课程1门;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
学院师资充足。全院专任教师总人数206人,其中硕士及以上教师占比72.4%,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2.6%,“双师”素质教师占比78.5%,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占比85.9%。拥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1名,全国行业科技创新标兵1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2人、优秀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同时,大力引进或特聘职教专家、行业名家、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等来校讲学授课,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学院教学设施先进。校内建有各专业一体化教室、实训室(工作室)、产训中心20多个,拥有省级重点实训基地2个(数字影像技能实训中心、包装印刷综合技能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50多家,形成了一体化教室、实训室(工作室)、产训中心、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四层递进”的实践教学平台。
学院主动服务于江西省“文化产业强省”战略。依托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培训中心、江西出版集团出版传媒培训学院等平台,大力开展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人才职业培训,每年累计承接各类培训1万余人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国际化办学,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武汉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印刷学院等国内本科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培训;与日本月冈株式会社、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大韩民国国际能力开发交流协会等多个国外知名大学、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已选派了优秀学生赴境外合作单位研修学习交流。
学院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学生在影视制作大赛、出版创意大赛、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包装设计大赛、广告艺术大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12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2%以上,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几名,许多毕业生成为新闻出版广电传媒业领域的精英骨干。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新闻出版系统重点院校”、“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新闻出版系统文明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教育系统‘提升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是教育部新闻出版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职业学校校协组组长单位,全国传媒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学院秉承“崇德、严学、笃行、创新”的校训精神,坚持“依托行业,突出特色;面向市场,开放办学;注重能力,促进就业;拓展规模,创建品牌”的办学理念,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坚定不移走职教创新之路,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正在为建设特色鲜明、行业一流、国内知名的传媒类高等院校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沈阳北软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北软)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2012年3月)备案、以工科为主的全日制民办高职学院,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首批省级示范软件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软件学院。学院坐落在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路53号。
建院以来,形成了集研究开发、人才培养、成果产业化为一体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和就业基地,紧密结合专业实际,打造多个教学实践平台即格微协同翻译生产线(国家级教学实践平台)、航空发动机知识化设计支撑平台(国防专项教学实践平台)、工艺规程协同编制平台(国防专项教学实践平台)、专题情报平台(省级专项教学实践平台)、格微协同协作平台(省级专项教学实践平台)、数字生态校园平台(省级专项教学实践平台)、智能巡检云平台(省级专项教学实践平台),形成了特色的计算机与安全专业群(省级示范专业)、航空与智能制造专业群(计算机 数控 航空)、大数据与商务专业群(计算机 外语 商务)、数字设计专业群(计算机 创意设计)、软件与人工智能专业群(智能 软件)。
培养了万余名深受国防、兵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软件“互联网 ”应用等行业领域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化企业欢迎的计算机、航空、数控、电子商务、外语和数字媒体类专业人才,是辽宁省技能型领军人才和实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作为辽宁省唯一具备航空特色的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航空企业急需人才的输送基地。作为软件开发和软件服务产业的领头羊,是辽宁省软件开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作为国家两化融合排头兵,是沈阳经济区两化融合的重要基地。承接多个国家重大项目,是国内最大工程资料协同翻译基地。毕业生考取专升本比例高,是为省内高校输送专升本人才的优质生源基地。北软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青春号 众创空间”,是大学生众包众创的综合性的服务平台。
学院自创办以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办学体制优势,始终秉持“爱的教育”和“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国家和辽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和高职类学生身心特征,锐意改革,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并重,技能为要,多措并举,注重质量。
建院以来,秉承“格物致知 见微知著”的校训,始终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以“资源共享、多元开放、高效实用、争创一流”为发展目标,形成了“感恩爱国 求实创新”的校风、“笃学乐教 静思翔远”的教风、“崇德尚学 践行励志”的学风。学院以“爱的教育”理念引领构建的“感恩、爱国、励志”三位一体递进式德育工作体系和以“快乐学习”理念引领构建的“开放式”教学管理工作体系已成为鲜明的办学特色,彰显了新学校、新体制、新理念、新模式、新实践、新成效的巨大优势。办学实践已经取得优异成果,先后获得全国高校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一等奖,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两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五项,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两项、二三等奖十余项,沈阳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十余项;辽宁省党史学习在线答题荣获“优秀组织奖”,辽宁省高校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荣获“优秀组织奖”,辽宁省高校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荣获“三等奖”,沈阳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荣获“三等奖”等奖项。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4年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计算机专业群2017年入选辽宁省职业教育高水平特色专业群,成为省内民办高职院校唯一的代表。2021年10月,辽宁省教育厅发布《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对职业教育2021年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评审结果的公示》,我院申报的软件技术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双双入选“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辽宁省教育厅发布《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对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兴辽卓越院校和兴辽卓越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评审结果的公示》,我院申报的计算机专业群和航空智能制造专业群双双入选“兴辽卓越专业群建设项目”。2022年,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一等奖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有一名教师获省级教学名师(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2023年,我院信创产业学院获批辽宁省兴辽产业学院。
学院设有信创产业学院、数字媒体系、航空工程系、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劳动教育教研部、军事与体育教研部、美育及艺术教研部、就业指导教研部,纪委监察处,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党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学生工作处(武装部)、保卫处、教务处、教学督导组、招生就业处、发展规划处、后勤管理处、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办公室、产教融合办公室,实践中心、信息与网络中心,团委,图书馆等单位。
学院现设有30个专业及方向,分别是民航安全技术管理、无人机应用技术、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机械设计与制造、移动商务、跨境电子商务、云计算技术应用、农村电子商务、建筑室内设计、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空中乘务、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电子商务、数字媒体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动漫制作技术、应用英语(涉外事务)、移动应用开发、数控技术(工业软件应用)、建筑动画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工业软件开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学院与其举办者沈阳格微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格微公司)深度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面向全院所有专业实施双元育人。格微公司是以两化融合、产教融合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经历了从大学研究室、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软件学院和产业园区近30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集研究开发、人才培养、成果产业化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格微公司作为多语言协同翻译技术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创新平台)和教育部批准列入的先期重点建设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国家级),是面向北软和市内、省内其它高校及有关行业的软件与大数据人才及两化融合应用人才培养和创新人才孵化基地、机器翻译产业基地和翻译人才培养基地。
在工业互联网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关键时期,学院的产教融合单位沈阳格微公司的“链上辽宁”产业服务平台打造了跨企业数据共享服务平台,集聚了辽宁30余万户工业企业资源,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同北软进行深度“产教融合”,设置订单定向培养班,确保北软学子好就业、就好业。目前,我院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在全省专科、本科共100余所院校中排名第三,我院所有招生专业均100%推荐就业单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2年,总占地面积1200余亩,拥有两个校区,15个二级学院。目前开设了15个专业大类下的45个高职专业,5个高本衔接的本科专业,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技术、现代纺织技术、园艺技术专业群为龙头,旅游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油气智能开采技术专业群为骨干,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学前教育专业群为补充的专业群建设体系。现有全日制高职、中职在籍学生14328人(高职14103人,中职228人),教职工725人(含援疆教师12人),其中专任教师617人,认定的具有“双师”资格教师128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54人、博士学位教师5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41人、国家行业指导委员会教学名师3人、自治区高层次人才3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州优秀专家8人,专家人才库专家8人。
现为第三批自治区优秀高等职业学校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单位、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职工模范之家、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自治区首批工匠学院、自治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实践基地”培育单位;自治区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自治区“1 x”特殊焊接技术组长单位、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研究会科研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纺织服装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煤炭煤电绿色发展产教融合共同体、新疆汽车职教联盟、新疆电子信息职教联盟、新疆智能制造职教联盟、河北—巴州纺织服装职教联盟和巴州职业教育联盟理事长、秘书长单位,新疆旅游教育联盟、新疆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研究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成功申报全国“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平台、国家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院校、自治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试点、被认定为2023年度自治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贵州工贸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贵州工贸职业学院是2015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百鸟之都、阳光之城的贵州省威宁县草海之滨,是非常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多民族地区高校。学校现有在校学生9000余人,教职工628人,校园占地750亩,建筑面积23.69万平方米,馆藏图书87万册,教学仪器设备6118.08万元。
学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学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健全人格 复合知识 实践能力的“三元育人”校本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特色兴校”发展战略,开展抓规范、抓特色、抓成果、抓“两服务”贡献度(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四抓”工作范式,不断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学校依托集团化办学优势,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强化资源配置,优化专业布局,围绕“新能源”“智能制造”“现代商务”“健康服务”“高雅艺术”五大行业,设置了智造工程学院、现代商务学院、国防教育与体育学院、生态医药与康养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等7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了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大数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药学、中医康复技术、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31个专业,配套建设了工业机器人、电子技术、机械数控、大数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光伏工程技术、汽车服务工程、会计、电子商务、护理、中医康复、药学、健康管理、绿色食品加工、健身体育、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艺术设计等29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还有广播电视中心、图文信息中心、体育运动中心、民族艺术中心、大学活动中心和创新创业中心等大学生文化活动场所。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注重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实施引企入校、开放办学,赋能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先后与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威宁金元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深圳 风向标产教融合科技有限公司、用友集团、湖南工控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一品鲜食品有限公司、乌撒阳光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等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组建了乡村振兴产业学院、新能源产业学院,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校企共建共享集企业生产经营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以及技术研发、协同创新等功能为一体的黔货出山电商中心、现代食品产教融合中心、光伏电站实训基地等一系列校内生产经营型实习实训基地,作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创设学校人才培养的真实职业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的项目化、任务式实践教学,构建“专业共设、方案共制、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培、基地共建、项目共研、成果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工作机制,探索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课赛结合、课证融合”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聚焦“岗、课、赛、证”综合育人。
学校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坚持内涵式高质量特色发展。依托低纬度高海拔地域特点,创办了“高原预征班”“高原体训队”,为高原部队输送更多对党忠诚、素质过硬、作风扎实、能打胜仗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开展“双养工程”(即教师养德修为和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及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完善立德树人工作体系,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办学模式和育人特色,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能工巧匠和爱岗敬业的“工贸之星”,学校获得“教实学、育真才、严管理、优就业”的良好赞誉。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为始建于1936年的省立佛海简易师范学校。2001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原西双版纳州民族师范学校、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大学、西双版纳教育学院三校合并成立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2年,建成首批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2013年,通过云南省高职院校特色评估;2016年,入选“2016年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2019年,“中泰‘一带一路’应用型泰语人才培养项目”入选第二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 2022年获得澜沧江—湄公河职业教育联盟“服务卓越奖”。截至2022年底,在“梦空间”发布活动数连续六期登上全国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发布数量前50名。
学院分新老校区两部分。老校区座落于风光旖旎,景色优美,享有“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目的地”的著名旅游城市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中心,占地158亩,建筑面积63551㎡;新校区位于勐腊县勐仑镇,地处澜沧江-湄公河支流罗梭江江畔,毗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距离国家级口岸磨憨172㎞、国家级口岸关累68㎞,占地1232.02亩,建筑面积253808.42㎡,投资17.4亿元,规划在校生规模为13000人。新校区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院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办学特色鲜明、区位优势突出的边境“国门”高职院校提供了基础保障。
截至2022年1月,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2308人。在职教职工414人(其中教师299人、管理教辅人员101人、工勤人员14人、)。具有博士后、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和在读博士、硕士136人;高级职称75人,“双师型”教师113人。有基层党组织14个,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部1个、党支部12个;现有中共党员305人,其中在职党员213人、离退休党员66人、学生党员26人。
学院设国际交流学院、师范学院(公课部)、医学院、旅游财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中等职业教育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开放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部、中心)。设置大专专业43个(常年招生22个),其中省级特色和省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学前教育、应用泰国语和傣医学3个专业为云南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十四五”期间,学院拟新增护理、园林工程技术、文秘、傣医学、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等24个专业,将为社会培养提供更多更好的职业技能人才。
建有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校内、校外、跨国”三结合的实训体系,具有较为完备的实验实训条件。自2001年以来,学院培养各类人才4万余人,培训各类人员8万余人,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5%以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对外合作交流,以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富民兴边、睦邻安邦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发挥着重要作用。数以万计的毕业生成为西版纳及周边地区各行各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学院的办学经验及办学成绩得到了西双版纳及周边地区的广泛认可。李岚清、刘延东等领导先后来校视察,对学院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亲切关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创新党建工作新路径,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引领学院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奋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辽宁省政府批准,由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设有沈飞校区和黎明校区两个校区,两校区分别独立管理)。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公办院校,所有招生计划均为国家统招计划,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毕业后颁发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毕业证书,并由辽宁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局办理派遣手续。
学院位于东北重工业装备中心城市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公园北侧,毗邻具有中国“歼击机摇篮”之称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53年11月,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学院坚持为航空、军工行业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服务的办学宗旨,瞄准国防现代化和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战场,强化就业导向,优化专业建设,实行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学院是融职工培训、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基地,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重点技工学院”、“国家首批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沈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多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企业职工培训先进单位”,“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沈阳市优秀技工学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010年获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
2013年学院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生定点招生学校。
学院拥有一支知识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学术水平较高、科研创新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87人,专任教师112人,其中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64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82人;具有硕士学位(含在读)的教师34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3人,多人在各类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得“技术状元”、“技术能手”、“技术标兵”等荣誉称号。
学院开设专业有机床切削加工(车工方向、铣工方向)、焊接加工、工量具制造与维修、焊接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技术应用、数控加工、飞机铆装钳工、机电设备运行与维护、航空电子设备与维修、航空机电设备与维修(航空机务)、飞机制造技术等,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数控加工技术为省级精品专业和示范专业,航空电子设备与维修、航空机电设备与维修(航空机务)、飞机制造技术为航空特色专业。
学院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10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面积12000平方米,实验楼面积1500平方米,实习基地9000平方米,图书馆面积850平方米。学院建有航空特有工种实训基地、常规机加实训基地、数控实训基地、电气智能技术应用实验室、数控编程室、仿真加工机房等多种适应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需要的实训基地。有各类机床设备100余台,电工电子实训设备20套,电气智能综合实验设备21台,有钳工、铆装钳工、钣金工、焊工实训工位240个。
学院秉承“讲诚信、重技能、抓素质”的办学宗旨,贯彻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教育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强化“企业办学、航空专业、管理规范、质量立校”的办学特色,为企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学院长期以来与众多航空制造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及空海军部队建立了密切良好的用工合作关系,学生就业状况良好。
多年来,学校培养出大批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其中不乏省、市级劳动模范,如方文墨、王刚均是我校优秀毕业生的杰出代表。方文墨为沈飞集团公司钳工,高级技师,创造了“0.003毫米加工公差”的“文墨精度”,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被誉为“全国最好的钳工”,荣获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2013年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王刚为沈飞集团公司铣工,高级技师,获得全国技工大赛的铣工冠军,荣获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中航工业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和首席技能专家的殊荣。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是一所以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普通高等职业教育、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等多种办学资格的省属公办高校,是吉林省首批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之一,也是吉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吉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学院座落在风光秀丽的北国春城——长春,建院六十多年来,学院秉承“同心思进、厚德强能”的院训院风,以服务区域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被誉为 “企业家的摇篮”。
学院现有院部、高新、前进3处校区;设有7个教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传媒学院、食品药品工程学院;2个基础教学学院(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
学院拥有一支与人才培养体系相适应、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1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5人、“双师型”教师175人,65%的教师拥有博士、硕士学位。
学院高职教育现开设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工程造价、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药品经营与管理、智能控制技术等49个专业。按照社会需求导向、特色专业引领的办学目标,形成了涵盖国家级试点专业、省级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院级品牌专业的优质专业体系。
学院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国家和吉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全国电子商务运营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用友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世界技能大赛吉林省选拔赛等各类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连续两届在吉林省“梦想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特等奖。
学院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了吉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学院与钓鱼台国宾馆、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万豪国际酒店、好利来集团、北京古北水镇旅游有限公司、吉林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吉林省农村信用社、修正药业集团、纬创资通(昆山)有限公司、新星宇集团、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吉林省分行、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等国内外近200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批相对稳定的就业基地。近年来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专升本升学率30%以上。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学院将围绕吉林省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紧密对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坚持创新发展、质量发展、安全发展、共享发展的道路,为吉林省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是隶属省教育厅的普通高等职业学院,为国内广告专业学院之首创,占地面积425499平方米,建筑面积127887平方米。教职工总数419名,在校学生5000余名。馆藏图书36.41万册,学院在沈阳北郊,与辽宁大学(文科校区)、沈阳师范大学、沈阳航空学院、沈阳工程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共同营造沈阳北部高校文化圈。
辽宁广告职业学院建于1993年,是一所以广告专业为主的大专院校。设有专业:市场营销(营销与策划)、广告营销与策划、广告经营管理、商务管理、商务经济与代理、广告设计与制作、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服装工艺技术、旅游管理、艺术设计、编导等22个专业,18个培养方向。
学院专建8000平米实训大楼,设置模拟广告公司、多媒体实训教室、模拟会务中心、形体活动演示厅、录音室、实训声像反馈厅、雕塑场、工艺车间、成果展厅、摄影棚、图像绘制场、图文印制场、服装成制场。有多种智能实训设施:电脑设施、动漫教学设施、线型编辑非线型编辑设施、音像录制设施、电脑雕刻设施、电脑喷绘设施、铜艺加工设施、不饱和树脂成型设施等。多年来,学院已经走出一条智能实训的教学之路,学院于2010年创建了九鼎视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学生实习与实训提供新的平台。并于2011年3月成为中国移动集团辽宁首家创业孵化基地。近年来,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订单教育协议,2014年新生将实现全额订单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我院毕业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的就业率连续十余年达到95%以上,在辽宁省所有高校中名列前茅,并荣获沈阳市创业就业先进单位。
高凯征教授,曾任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院长,现任任辽宁广告职业学院院长,辽宁大学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美学家教育家,荣获沈阳市优秀专家称号、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专家津贴获得者、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兼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文学会理事长,第十二届全运会评审专家组成员。
学院采用“二元互导”的管理模式,即以老师为主导的管理者为一元,以学生为主导的被管理者为一元。让学生加入到学院的管理工作中,两者相互合作,积极参与学院民主管理,行使民主权利。根据我院学生群体的实际特点,为了更好地听取广大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尊师、敬学、重教”听证会,这是辽宁广告职业学院丰富的学生活动中的一项,是“二元互导”的具体体现,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五十期,收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解决了同学们生活和学习中的许多问题。同时为更好的建设学院提供了智力支持。辽宁广告职业学院校园听证会曾被评为辽宁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动。
为了贯彻“三点一线”的指导思想,突出智能实训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院一直把教学改革做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来抓。
2009年度学院首先进行了考试改革,改变了原有的单一笔答考试模式,综合使用研讨式、谈话式和笔答式的考试方式。
其次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包括案例教学和创意教学两部分。案例教学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研讨,分别是案例的实训功能、案例与文化知识讲授的关系、案例教学的方法、案例的收集、案例教学的目的性及案例教学的整体连贯性;创意教学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研讨,分别是联想机制、联想实训设计的原则、联想元素的收集与开发、非视觉课程的创意教学思路、创意案例的分析的使用。教改过程采取的是研讨会和观摩课相结合的方式,边研讨边实施,使案例教学和创意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接下来学院将进一步进行艺术类专业的工作室建设和各专业知识体系结构的调整,用市场需要的人才标准培养学生,把市场引入学校。
我院也将一如既往地贯彻“面向市场,开发潜能,学以致用,自强自立”十六字方针。扎扎实实工作,兢兢业业教学,勤勤恳恳钻研,为成为国内一流院校而继续努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省内招生代码1233)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专科层次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地处联合国人居奖、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素有“一城青山、半城湖”之称的徐州。学校始建于1956年,具有60多年的历史,办学特色鲜明,人文底蕴厚重,曾培养10万余名专业人才,有无数毕业生成为行业翘楚。学校一直立足“大生物、大健康”的办学定位,坚持“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发展道路,逐渐形成了以植物、动物以及人的发展与保护为主体的专业群,是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物工程类专业院校。
学校现有泉山校区、云龙校区、新沂校区和沛县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教科研仪器设备值1亿多元,纸质图书40万册,并建有208个实验实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7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设有农林工程学院、动物工程学院、药品食品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生物装备学院、卫生健康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及4所附属医院,设有药学、生物制药、动物医学、现代农业、护理、康复治疗、医用电子仪器、智能医疗装备、环境工程、财经信息等40个专业,其中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群、1个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1个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3个牵头服务徐州“六大千亿元产业”重点专业、2个徐州市特需专业建设项目,全日制在籍生1万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481人,其中专任教师387人,高级职称148人,硕博士204人,“双师型”教师257人,全国农业职教名师6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9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8人,省第十四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人,市“双百工程”优秀专家3人、拔尖人才8人,市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2个。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学生快乐学习、教师愉快工作、学校快速高质量发展”的“三快”办学理念,以涵养学生人文、提升学生技能为己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大力推进“治人文、精技术”教学改革,着力学生技能培养、情商养成、兴趣延展与个性飞扬,努力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在校学生可就业、可创业、可升学。与千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开展嵌入式教学与订单式培养,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左右。建有大学科技园,为学生创业提供平台与资金资助。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高校合作,为学生升本、考研提供渠道。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教育回报社会先进单位”“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现为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农业职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化工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组长单位、淮海现代农林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