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是湖南科技大学举办、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湖南湘潭。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湖南科技大学校长朱川曲教授任董事长。...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731-58273804,0731-58273805,0731-58273808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民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112名 校友会民办ⅱ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统计与大数据主要为特色的公办财经类高等职业院校,创建于1951年,前身是河南省计划统计学校。2001年6月,河南省计划统计学校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联合办学,成立郑州航院信息统计职业学院。2013年3月,经省政府同意,教育部备案,将郑州航院信息统计职业学院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剥离,设置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 学校占地面积372亩,建筑面积22.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15766.48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758.73万元。校内实训基地(室)25个,校外实习基地36个。图书馆藏纸质图书45余万册,电子图书16多万种。教学实训设施完善,设备先进,建有虚实一体实训基地。建成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云综合平台,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智慧化学习。学生学习、生活和运动设施齐全。 学校现有教职工299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60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90人,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达64%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137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达80%以上。学院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省级职业教育专家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4人,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学校设有统计与大数据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商学院、会计学院、文化旅游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大数据技术、统计与大数据分析、统计与会计核算等36个专业,在校生10000余人。 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开展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紧密围绕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围绕产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设置,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凭借完备的基础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丰硕的教学成果,成为郑州市大数据人才培养“码农计划”试点院校,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切实加强就业指导,促进毕业生就业。各专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拓宽合作领域,与5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及就业基地。学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深受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好评。 学校是“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中国统计教育学会职业教育分会会长单位”、“全国统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省五四红旗团委”、“河南省统计行业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单位”。先后获得“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佳职业院校”、“河南职业技能院校综合实力20强”、“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多次受到省政府、省教育厅的表彰。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河南信息统计职业学院凭借着其在中国统计教育界和河南职业教育界的良好声誉和影响力,凭借其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和生生不息的旺盛活力,一定能够乘势而上,奋发作为,拥抱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再续新辉煌!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 浙江省高职高水平学校 ■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 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学校 ■ 浙江省文明单位 ■ 浙江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 浙江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 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 ■ 浙江省文明校园 ■ 浙江省教育系统文明办网示范单位 ■ 浙江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 浙江省先进示范基层党校 ■ 浙江省平安校园 ■ 浙江省高职教育农林牧渔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单位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前身是1910年处州知府萧文昭创办的处州种植学堂,2000年12月,由原浙江林业学校和浙江丽水商业学校合并升格组建而成。现为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浙江省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学校。2020年成功入选浙江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林业技术、会计两个专业群入选浙江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a类)。 学校本部占地470亩,开发区绿谷校区占地35亩,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9000余人,教职工507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教师138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等高层次人才60余人。 学校设有林业科技、建筑与设计、机电工程、会计、工商管理、旅游与贸易、继续教育(生态与经济)、马克思主义学院8个二级学院,31个专业。现有国家林草局重点建设专业1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省级双高专业群2个、优势专业4个、特色专业4个。2016年起与浙江农林大学合作举办林学(林业技术)本科专业定向培养。专业建设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现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国家教学资源库课程7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主编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45部。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力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现校内教学实训场所总面积11.26万平方米,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校外实训基地318家,其中紧密型基地200余家。2019年启动中德办学、区校办学项目,与德国柏林职教集团、丽水经济开发区合作搭建了中德(丽水)职业教育基地、中德(丽水)教育工程师培训认证中心、中德(丽水)跨企业培训中心三大平台,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启动1 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在19个相关专业中推动42个“1 x”等级证书试点。丽水农民学院、丽水职业教育集团等平台助推地方支柱产业发展,与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合作共建“日本农村研究中心”、浙江发展规划研究院、市政府支持共建“浙江大花园建设研究院”,为丽水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学校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全国教科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1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63项。 学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毕业生首次就业率平均达98%以上。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第十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团干部、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等。学校2020年荣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自觉融入浙江“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毕业生质量为目标,以教学改革为抓手,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保障,全面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辽宁省省会沈阳,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国有公办干部培训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建院40年来,学院秉承“厚德、崇学、精业”的院训精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内涵建设,着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企事业单位骨干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历史传承矢志不渝。学院始建于1984年1月,建校初期主要承担国家经贸委赋予的企业中高级管理干部培训任务,时任辽宁省副省长李贵鲜、朱家甄、郭廷标、辽宁省省长助理曹贵兴先后兼任过学院院长。1997年依托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又试办高等职业教育,2002年正式挂牌成立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8月,原辽宁省工艺美术学校并入学院;2003年2月,原辽宁省物资学校、辽宁省工业经济学校并入学院;2006年12月,辽宁省冶金干部学校、辽宁省轻工业干部培训班、辽宁省建材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并入学院。   办学基础实力雄厚。学院占地面积近600亩,藏书64万册,固定资产总值5.3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19亿元。现有7个二级学院,开设招生专业36个,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教职工523人,专任教师412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174人(占比42%),博士及博士在读21人,硕士及以上学位354人,“双师型”教师占比90%以上。拥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59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业务能手等外聘教师资源库储备300余人。现有大数据财经、数字商贸、工商企业管理、现代艺术设计、旅游与康养、数字信息技术6个专业群;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品牌专业、高水平专业、卓越专业22个;书证融通示范专业3个,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示范专业4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300余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实训基地2个。   职教改革成效显著。学院是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辽宁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院校,辽宁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院校和高水平特色专业群院校,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兴辽卓越院校和兴辽卓越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辽宁省首批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单位。   立德树人硕果累累。学院坚持党建引领、争创一流,获评全国党建标杆院系1个,辽宁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2个、样板支部1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1个,省级校园先锋岗(集体)2个。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7项,全国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国家级技能大赛教师组三等奖1项、省赛奖项94项,全国首批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省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奖项366项,“挑战杯”“互联网 ”创新创业竞赛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赛奖项183项,文体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52项。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质量全面提升,长期稳定就业合作单位200余家。   校企合作引领示范。学院牵头组建辽宁现代制造服务业职教集团,成立全国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东北分部,立足服务辽宁、对标前沿、特色发展,深耕校企命运共同体。与顺丰、京东、好利来、通力电梯等国内知名企业深化校企合作,推动社会优质资源向育人资源转化,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产业布局,建有10个产教紧密融合型实训基地、30余个校企双向工作站、6个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产业学院,校企协同育人体制健全、机制完善、动力强劲。获批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试点院校,获评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辽宁省职业教育兴辽产业学院2个,辽宁省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项目1个,辽宁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1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领示范作用成效明显。   培训教育深入拓展。学院培训资源充沛,拥有一大批专兼结合的行业企业培训专家,配备标准化培训公寓120间,开发校外培训基地50余个,同时能满足300人左右的培训教学。建院以来,服务国家战略和辽宁振兴,累计完成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经营管理人员培训12万余人次,公务员和县域经济系列培训8000余人次,西藏、新疆、重庆等地对口支援培训任务6000余人次,辽宁省领导干部出国及后备干部培训500余人次,形成经济管理类干部培训的品牌优势。定制个性化服务,开发“菜单式”教学,深入打造经济管理干部、县域经济、对口支援、职业院校师资、职业技能提升等培训项目特色,拓展老年大学和社区学院,形成多元化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年均培训20000人次以上。   国际合作前景广阔。学院是东北三省一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单位、英国国家学历学位评估认证中心(uknaric)副理事长单位,获得2020年中泰职业教育国家合作贡献奖。与美国西阿拉巴马大学、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机械制造学院、西班牙萨拉曼卡大学、韩国又松大学、泰国格乐大学等多所境外知名高校互签友好合作协议,在共享高水平海外教育资源、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方面积极展现新作为。   展望未来,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履行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的法定职责,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建设质量卓越、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开放大学)是原石家庄大学,创建于1984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是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位居河北省同类院校前列。 学院现有全省高职院校唯一1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是教育部首批认定的“1 x”证书试点单位。“数字建筑集成应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是教育部确定的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河北省软件与服务外包职业教育集团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拥有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1个、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个,是“河北省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个、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城市社区学习中心(clc)项目实验点。 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学院已发展成为以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开放教育、社区教育三位一体,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的办学格局。目前,设有管理系、经济贸易系、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气与电子工程系、食品与药品工程系、艺术设计系、动画系、体育系、软件工程系、公共外语部、继续教育部等系部。形成了以智能建造与智能制造类专业集群为核心,电子信息类、现代服务类、文化创意类、电子商务类、食品药品类专业集群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10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现有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1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6项。 学院积极实施“科研创新”工程,建有软件工程系等校企共建二级学院5个,牵头成立了河北省软件与服务外包、河北省文化创意2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与石家庄数英电子有限公司共建院士工作站。校企共建教育部认定的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等校企合作成果9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 学院积极实施“开放办学”工程,构建石家庄市社区教育平台。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四级网络”体系,即学院社区学院、县(市、区)成立社区教育分院、街道(乡镇)设有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村)级社区教学点或社区学校。以行业引领成立书法、宪法等二级学院8个,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普法教育进社区的典型做法,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中国法学会印发文件推广我院社区普法教育经验做法。建有“大者社区”、“金鱼文化”、“鹿泉数据中心”和“尊光养老”四个直属社区教育基地。 学院积极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搭建了河北省首家应用型教师发展中心平台,形成了“一平台、五步曲”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体系,构建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与技能名师为支撑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900余人,其中博士26人,正高级职称6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三育人”先进个人2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 学院积极实施“质量立校”工程,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900余人,成人教育本专科在籍生8000余人。学院面向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等17省(市)招生,连续多年录取分数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9%以上。就业率和专接本率在省内名列前茅。学院多次荣获“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称号。 学院积极实施“强基健体”工程,拥有覆盖全校的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以及现代化教学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图书馆是石家庄市少数几家“百万藏书”图书馆之一,有先进的图书检索系统和电子阅览室。学院建有共6万平方米的多功能教学楼2个和技能实训楼2个,校内实训基地70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80个。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工作室) 30余个。具有省人社厅审批备案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能为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工作。建有校播文化众创空间,栖渡众创空间2个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学院生活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建有大学生公寓、汽车实训室、球类馆、游泳健身中心和高标准综合体育中心。位于石家庄国家自贸区,投资53.5亿元、占地1300余亩、建设面积50余万平方米的新校区正在建设之中。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秉承“崇德、修身、博学、笃行”之校训,践行“求是、求精、求新”之校风,定位于“融入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创新产教深度融合办学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职业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7年,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保定,举办者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办学业务受河北省教育厅指导,是河北省唯一的一所公办全日制电力类高职院校。2012年,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批准成立技能培训中心,与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合署办公,学院形成了高职教育与职工培训两项业务并举并重、相融共促的发展局面。建校六十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电力行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办学条件优良:学院现有北院和南院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70亩,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在12项教学诊改核心指标中,生师比、生均实践场所等11项指标优于全国高职示范校中位数。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发布的2018年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学院教育质量指数位列全国一般高职院校第十名。 行业特色鲜明:学院始终植根电力,“缘电而生,倚电而立,因电而强”,形成了以“电”为特色的专业体系及核心竞争力,确立了在能源电力领域的优势。同时,学院为电力企业办学,了解电力发展新趋势、掌握电力新知识与新技术,并通过职工培训与学历教育的相互融合,使企业的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使人才培养质量得以充分保障。 办学功能完善:学院设有16个机构,包括教务部、学生管理部等7个职能部门及电气工程系、动力工程系等9个业务机构,具有开展高职教育与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功能。现设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发电运行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软件技术等11个专业,其中,供用电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为国家级骨干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截至2022年12月,学院有教职员工292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127人、本科及以上281人、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08人,专职培训师、教师150人。学院还常年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知名教授、教育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实训设施齐全:学院拥有反窃电实训室、10kv配电站室运维实训室、继电保护实训基地、输配电线路实训场、500kv变电仿真实训室、600mw发电厂仿真实训室、垃圾/生物质发电仿真实训室、虚拟检修实训室、发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实验室、仪表安装与检修实训室、信息通信实训基地、网络设备实训室等实训室(场)111个,其中反窃电实训室、10kv配电站室运维实训室、继电保护实训基地和信息通信实训基地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学院挂牌成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通专业共享培训、国网中兴公司电气技术人员实训、承德热力集团培训、河北农业大学“电气类”专业质量教育实践等多个基地。学院获批为中国aopa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被评为中电联电力行业无人机巡检作业人员专业能力评价基地。 招生就业良好:学院坚持做精做优的办学思路,严控招生规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的高标准。现有在校生2500余人,生源主要来源于河北省、山东省等18个省(市、自治区)。近三年,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平均协议就业率达70%以上,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国有及民营电力类企业,其中,签约国有企业比例达半数以上。 校企合作深入: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河北新龙科技集团开展“1 2”校企合作办学,与张家口盛垣供电服务公司、粤丰环保电力公司等7家行业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牵头36家企业和9所院校组建河北省电力职教集团,与华北电力大学联合成功申报国家级职业教育电力技术类“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与国能联合动力等2家企业和河北工业大学等5所院校共同组建“新能源联合研究院”,与国能生物发电集团公司、河北建投宣化热电公司、金隅冀东水泥(唐山)公司、保定热电厂等十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服务发展有力。学院坚持着眼公司、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基本建成了覆盖电网企业主营业务主要技能岗位的培训资源体系,同时充分挖掘利用软硬办学资源,积极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提供职工技能培训和线损治理、冬奥保电、柔性直流输电、电力无人机等全面支撑服务,为电力行业和社会企业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同时,利用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技能等级评价中心等资质,积极开展技能鉴定及评价服务。2012年以来,学院累计开展职工培训48.6万人天、鉴定及评价5.6万人次。 办学成果丰硕:建校以来,学院先后荣获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电力职业技术教育标兵学校、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华北电网公司双文明单位、河北省省级文明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文明单位、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2021年度)。2021年“金平果”排行榜显示,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专业排名第一、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和发电运行技术专业排名第三、供用电技术专业排名第五。高职发展智库统计了2022年高职院校在三大国际级竞赛中的获奖情况,学院位列全国第88名。 进入新发展阶段,学院确立了建设特色高水平电力职教高地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工作部署,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着力建设电力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电力职教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电力职教产业化发展创新基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和电力行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是2000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安徽省商业学校和安徽商业职工大学合并建立的公办全日制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安徽省教育厅。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秀骨干高职院校、首批安徽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安徽省“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单位、安徽省高职发展标杆校、技能大赛标杆校、省级线上教学示范高校和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高职院校。学校还是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商业高职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全国财经职业教育集团常务理事单位,安徽省财经商贸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安徽省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单位、安徽省商科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教育联盟首轮轮值主席单位。 学校坐落在具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前身是1903年创办于湖南长沙的安徽旅湘公学。1904年,安徽旅湘公学迁回芜湖,更名为安徽公学,李光炯与邓绳候先后担任监督,礼聘刘师培、陈仲甫(即陈独秀)、柏文蔚、陶成章、苏曼殊、谢无量、周震鳞、江彤侯等知名人士来校任教和讲学。至今已有120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始终秉承“厚德弘商 笃学砺能”校训,不断发扬“厚德担当 诚信图强 创新超越”的新徽商精神,励精图治,改革创新,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百年老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学校占地面积44.9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8.02万平方米,图书(含电子图书)达140.27万册,办学条件优良,基础设施完善,达到省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多人,教师669人,“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90%以上,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9个,省级专业带头人13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9项;先后承担省部级教研课题124项,主持建设文秘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5门国家教学资源库课程。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共计获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省赛一等奖31项。 教职工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3157篇,出版教材、专著838余部,其中国家级精品教材1本,国家规划教材60本,安徽省规划教材60本。《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两次荣获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和全国高职院校优秀学报,三次蝉联“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核心学术期刊”,荣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入库期刊。 学校目前设有电子商务学院、会计学院、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金融科技学院(迪科金服学院)、文化与法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等2个二级教学单位,形成了学校—学院—专业教研室等3个层级的布局框架。近年来,学校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对接现代服务业和安徽十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物联网应用技术等优势专业(群),服务区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学校共开设41个专业,其中,有国家级高水平建设专业群1个,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9个;省级高水平建设专业群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4个。拥有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双基示范课程等205项,其中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76项,省级精品课程46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7门。 学校积极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的基础上,学校牵头组建了安徽省财经商贸职业教育集团,与知名企业深化合作,形成了学校与行业、专业与企业、学校指导老师与企业指导教师“三层次双元”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合作企业有6家安徽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单位,催生了以“迪科金服学院”、“松鼠电商产业学院”、“账道会计班”、“顺丰班”、“蓝狮工坊”、“三站两室一坊”等为代表的校企深度融合的优秀实例,成立了腾讯云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奇瑞汽车数字营销产业学院等8个特色产业学院,走出了一条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学校“体制创新生成命运共同体,产教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基于混合所有制办学的产教融合创新与实践”和“校企互融协同培育的新零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电子商务专业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典型案例”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其中,“体制创新生成命运共同体,产教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收录至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2021-2022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典型案例100篇》。学校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做法案例“依托企业工作站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创新与实践”成功入选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典型工作案例。“新零售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学校成功入选第一批“老挝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和“埃塞俄比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立项建设单位。学校获评“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和“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学校”。 学校强化高素质技能培养,强调“非商融商”,培养具有我校特色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学生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奖1项、优胜奖1项,共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4项、省赛一等奖128项,2017年国赛总得奖数量以及一等奖获得数量均进入全国前10名。获全国数学建模大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比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a类比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其中2018年获全国数学建模大赛“matlab创新奖”,为安徽省高校历史最好成绩。 学校坚持完善德技并修的育人体制,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六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连续三年在全省就业工作考核中被激励表扬,获批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233就业导师矩阵”入选教育部就业工作典型案例,荣获2022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近年来,学校先后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50强、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激励支持高校。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南埃塞克斯学院、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开展中外合作教育项目,建立了2个海外师资培训基地,先后派遣130人次赴国外研修培训,引进专业外教和优秀海归人才,与多国职业院校共享师资。学校积极开展“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在国外建立了2个“中国语言文化交流中心”,每年派遣教师赴当地教学。近年来,陆续开展“来华短期文化交流项目”、“汉语桥”线上交流团组等多项中外交流项目,面向泰国、印尼、老挝院校师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国外师生700余人,累计培训1100余学时。学校现有来自孟加拉国、摩洛哥、泰国等10个国家的留学生60人。学校是“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和“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成员单位,入选“安徽省华文教育基地”,被评为“全省教育外事工作先进单位”。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赋予百年商校新使命。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新起点上,全体商贸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实施“职教本科、‘双高’建设、师资提升、协同育人、创新服务”五大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人文商贸、质量商贸、特色商贸、开放商贸、幸福商贸”五大美好商贸,努力实现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新突破和新提升,为高教强省和现代化美好安徽做出更大贡献!(以上数据截至2023年8月31日)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郑州西亚斯学院
学校介绍 郑州西亚斯学院前身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始建于1998年。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是由美国西亚斯集团公司投资,与郑州大学、美国堪萨斯州富特海斯州立大学(fort hays state university,英文缩写fhsu)合作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河南省首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可以实施境外学士学位教育合作项目的全日制本科院校,也是首批被中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合格的高校。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代码为4141014654。 undefined 学校位于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故里河南省新郑市,占地面积2400余亩,已建成有100余万平方米的风格各异的教学馆舍。欧式现代园林与中式古典园林相结合的校园环境,欧式风格和中式风格相结合的教学楼群,完备的体育、音乐、美术教学场馆设施,既体现了西亚斯中西合璧的办学理念,也彰显了国际化的环境意识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置身校园,如穿越于东西方建筑与园林文化的倾情对话之中,中西、古今于一瞬间凝固为立体音乐。青山宁静益智,绿水幽雅润心,给学生创造了浓郁的国际化成长氛围。 学校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践行“三全育人”要求,秉持中西合璧办学理念,实施国际化全人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学校秉承“兼容中西 知行合一”的校训,实施“博雅教育 全人教育 融合教育”的育人模式,在积极构建优良学习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完善学科体系,夯实理论基础;通过中西融合、古今融合、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通过创建独特而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学风;通过外籍教师全英语授课和英语原版教材的使用,强化对学生汉语、英语双语能力和资讯能力的培养,使其初步具备国际化的沟通交流能力、国际化的视野和国际化的思维方式,成为适应国际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undefined 在学科与专业建设上,学校坚持专业发展与特色发展的办学路径。学校现设17个学院、46个本科专业、28个专升本专业、22个专科专业,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堪萨斯国际学院),与美国堪萨斯州富特海斯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护理学6个专业的本科双学位项目,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合作举办音乐表演专业1个本科双学位项目,形成了以管理学、工学、文学为主干,管、工、文、经、艺、教、法、理、医等九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已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9个,省民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资助项目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立项建设项目1个,河南省本科教育线上教学优秀课程6门,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1门,河南省“战疫”专题课程思政样板课程1门。获批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河南省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改革试点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在校生36000余人,教职员工2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26人,外籍教师150余人,外教与学生数量之比居全国前列。 undefined 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合作办学道路,先后与美、英、加、澳、日、韩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高校开展友好交流合作。学校的国际教育学院,现已招收来自美、日、韩、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学生的国际化交流,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合作上突显出学校中西合璧的办学特色。 学校党、政、工、团组织架构健全,在思想政治、道德风尚、法律观念、组织纪律教育上得以加强。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我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多年名列河南省高校前列。毕业生以英语口语好、思想观念新、业务基础牢、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强等优势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校创新性地实施住宿书院制育人模式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实践,是以学生全面发展的成才需求为出发点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学生生活社区的文化建设和育人服务,住宿书院承担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与服务等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全力打造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个性拓展,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精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凭借自身的综合实力与优势,先后荣获国家相关部委和媒体单位颁发的“中国外资本科院校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教育总评榜十佳中外合作院校”“中国外资本科院校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最具就业竞争力院校”“最具综合实力中外合作院校”“中国社会影响力中外合作院校”“十大品牌影响力中外合作院校”“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和“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河南省政府和郑州市政府分别向学校创办人、理事长陈肖纯博士颁发了“黄河友谊奖”和“商都友谊奖”。2015年2月,学校以引进先进教育理念和实施国际化特色办学、为中美合作交流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所取得的成绩,荣获第三届“美中杰出贡献奖”。2019年9月,陈肖纯博士获评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省突出贡献教育人物”称号。2020年12月,学校又获评“2020年度中原特色民办高校”称号。学校现为亚太大学联合会前任主席单位、现任理事会理事单位,亚太大学交换联盟理事和中国区主席单位,陈肖纯博士为世界大学校长联合会当选主席、财务长。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南昌,在风景美丽的梅岭脚下、赣江之滨,矗立着一所历史悠久而又朝气蓬勃的高等学府——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成立于1956年,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培养高素质交通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被誉为“江西交通人才的摇篮”。学校始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立足自身优势和行业特色,致力于服务“交通强国”“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创新协同育人机制,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服务发展、打造品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西省首批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院校、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2022年,学校在国家“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结果以及江西省首轮“双高计划”建设项目验收中均获评“优秀”,并入选江西省第二轮“双高计划”a档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 办学条件优越。学校占地面积85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近3.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亿元,教学用计算机5000余台,网络多媒体教室200余间。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4万余人,建有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479个,交通行业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各1个,各二级学院建有独立的、设备设施完善的实训大楼,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达10万平方米。 交通特色鲜明。学校紧紧围绕“交通”特色,以汽车、路桥、轨道等重点专业为引领,不断加强专业建设,设有路桥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等11个教学院部,开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45个专科专业。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的原则,改革创新了“岗位需求引导、行企标准跟进、三方考核评价”“院企合一、产学一体”等各具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建有拥有国家级重点专业13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7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4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6个、教育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专业2个、省级优势特色和骨干专业15个,其中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被教育部列入“双高”建设计划。建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50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5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7部,编制地方标准12项。与企业共同开发4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合作编写出版教材65部、电子教材5部。建有国家级交通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交通运输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交通土建类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被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批准为“国家交通智能建造科普馆”,被国家邮政局确定为“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获批“全国邮政行业寄递安全技术研发中心”“教育部-瑞士乔治费歇尔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 师资力量雄厚。全校现有教职员工7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448人,高级职称175人。建有国家级首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首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个,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人,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4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1人、省部级教学名师6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28人、“吴福—振华”交通教育优秀教师5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省部级专家56名、省高等教育教学与教学管理专家15名。学校教师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1项、二等奖17项,在国家级、省级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等赛项中获奖70多项。其中,2023年,学校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一等奖,交通运输部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近五年,教职工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ei/sci期刊论文68篇,获得国家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3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荣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江西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江西公路科技进步三等奖。 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坚持以培养高素质交通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强化大学生技术技能培养提升。学生先后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代物流”“汽车营销”“建筑装饰技术应用”“建筑工程识图”“城轨智能运输”等赛项一等奖。2023年,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128项,其中国家级33项,省级一等奖20项。学校荣获“江西省优秀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入选江西省第一批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站试点建设名单,多次获评“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八一工匠班”入选全省高校首批“红色班级”创建试点,获“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荣誉称号,映山红艺术团入选“全国高校活力社团”。学校与俄罗斯彼尔姆交通服务学院联合成立“中俄交通工匠学堂”“中俄职教文化交流中心”,与俄罗斯阿尔泰国立技术大学开展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软件技术等2个专业的中俄合作办学项目,面向俄罗斯、新加坡等12个国家开展汽车技术技能培训,入选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 产教融合深入。学校牵头成立了由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科研机构和学校五方共同参与的合作发展理事会,理事会成员单位总计78家,基本覆盖了江西交通运输行业全“产业链”,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搭建了合作平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共建了道桥等7个重点专业群产教融合平台。道桥专业群与江西交投、中交一公院、中铁十二局等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授牌,建设以企兴产、以产促学、以产助研的产学研用一体化交通土建类产教融合基地;汽车专业群与广汇汽车江西公司签订了“校企命运共同体”合作协议,共建二级产业学院;与南昌轨道交通集团、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建立紧密的战略z6尊龙平台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京东集团共建京东供应链产业学院;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公司合作举办空中乘务专业教育;与阿里巴巴共同组建“现代学徒制”创新班;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打造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华为ict样板学院,探索信息类专业共建共管的新模式。与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与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共建交通装备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产业学院。交通智能建造科普馆入选国家交通运输科普基地,成为江西省唯一获得国家科普基地的高等院校。 服务贡献突出。学校以江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公路勘察和设计“双甲”资质)、江西交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公路工程检测综合乙级资质、安全生产标准化咨询考评二级资质、工程档案整理资质)等科技与产教实体,搭建了长效的专业企业一体平台。学校是国家海事局内河船员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驾驶培训学校被评为“全国百所优质服务驾校”,各培训机构共完成各级各类社会培训近80000人次。学校是江西省首批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院校,与省内外多所职业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对口支援与交流关系,开设了“西藏天路订单班”和“青海班”,为西部培养了一批交通建设人才。多次承办了全省民族运动会和全国蹴球邀请赛,得到了教育部、国家民委的充分肯定。学校承担了井冈山市柏露乡塘南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乡村振兴工作队获评2022年度省派单位驻村工作考核最优等次“好”。学校与井冈山市柏露乡共建柏露红色教育基地(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打造集红色培训、研学、社会实践和思政课教师研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全省“组组通”水泥路建设工程实地核查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学校与江西省交通技工学校、横峰县职业学校等开展了结对支援帮扶工作,与抚州市资溪县新月畲族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结对共建,获得“第一批江西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称号。学校先后承办了第二届全国邮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讯方杯”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及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天工杯”邮政行业技能竞赛等赛项,获批“十四五”期间省级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集训基地,获批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江西省集训基地,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单位”。学校主动服务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展了融入5g的公路、桥梁、隧道、港口交通基础设施健康监测技术攻关,立项江西省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03专项5项,实现了高职院校高层次科技项目的重大突破,打通了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在交通基础设施健康监测领域落地应用最后一公里,解决了“路、桥、隧、港”基础设施监测及养护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九江长江二桥等省内外18座桥梁的检测监测中,全年累计服务2000余万人次,节省养护费用9000万元以上。 近年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建设成果得到了中国青年报、中国交通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江西日报、“学习强国”平台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先后荣获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省五一劳动奖状、全省首批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省平安校园、省文明校园、全省党建工作优秀高校、全省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创新基地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1936年建校,2003年组建高等职业院校,是重庆市唯一的一所以现代农业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位于重庆市万州区。经过80多年深厚文化底蕴的积淀和建院以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学院已建设成为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设施现代、环境优美的高等学府。学院是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教育部首批“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重庆市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团委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美。学院现有龙宝校区、沙龙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800余亩,校舍面积3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8968.08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71.1万册。学院建有校内实习实训中心127个,校外实习基地382个。学院设有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工作站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命名的“全国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和“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培训考试站”,是重庆市农机高端应用人才星火计划培养基地、重庆市三峡库区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和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万州区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基地。 学院建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队。现有教职工541名,其中重庆市名师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2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市技术能手1人;学院有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重庆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有教授36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112人;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学位243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100余人,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90余人。 学院立足库区,辐射重庆,面向全国,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准绳,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了以高职教育为主,短期技能培训为补充的办学体系。目前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培训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等9个教学单位43个专业,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12470人,面向马来西亚、缅甸、泰国等国家招收留学生。学院是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职业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高校征兵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学籍管理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入选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大育人”精品项目。学生连续8年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共14项,二等奖共39项,2019年获2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3项获奖成绩位列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奖牌榜第8名。连续两次获得全国小动物临床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2个二等奖。在高职教育国家三大奖项数量统计中名列全国第11位。在“十三五”期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高职)位列第32位,西部地区排名第6位;全国一般高职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5位。 学院深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入选首批“法国施耐德电气绿色低碳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单位。与中兴通讯集团校企共建“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华为ict学院”;与好利来华中公司共建“好利来烘培实训中心”;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建“新零售人才孵化基地”;学院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办学,牵头成立了中国生猪产业职业教育产学研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农业产教联盟、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职业教育联盟和重庆市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与美国、英国、加拿大、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国内外30余所同类院校及社会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联系,与100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学院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和全国对三峡库区的对口支援,广辟人才安置渠道,长期与30多个省、市的人才交流中心和近100个名优企业、跨国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供需关系,与中国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合作,建立了“社会需求和就业结果跟踪评估系统”指导学院科学办学,毕业生就业率达98%,为社会培养了80000多名理论够用、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端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院已建设成为三峡库区一所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和摇篮。 学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开放办学引领教育面向国际化,近年来,在全市高职院校中率先招收全日制学历教育留学生,至今已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留学生35名。学院广泛参与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积极对接悉尼协议建设标准,大力实施海外交流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引进了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教育课程包,邀请了荷兰专家来校交流现代园艺职业教育,参与了中英高职教育创新创业课程改革建设项目,加入了中德、中泰职教联盟尝试中外职业教育课程共建,与英国诺丁汉大学imi签订了汽车课程国际认证项目。与比利时孔多塞大学、印度尼西亚阿特塔里大学师生访学团开展了文化交流活动。 当前全院师生员工正秉承“德厚学勤、技高业精、工于继承、志在创新”的校训,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办学特色,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农业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早日把学院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介绍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64年,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国办全日制普通医学高校,为全国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建校50多年来,特别是1996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高瞻远瞩、锐意进取,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奋进、拼搏创新,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7年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1999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晋升为“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迁址新校区;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确定为“全国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200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成功组建第一、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开诊营业、邢台医专皇寺校区和老年养护中心开工建设;2011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2年老年养护中心市中心区试营业;2013年邢台医专第三附属医院(邢台市康复医院)开始筹建;2014年皇寺校区建成启用;2015年凰寺老年养护中心试营业;2017年邢台医专第三附属医院正式开业。“一校三院一中心”办学格局被教育部评估专家评价为:特色鲜明,成绩突出,全国领先。   目前,学校占地1192.75亩,有两个校区,总建筑面积30.66万平方米。钢铁路北校区位于邢台市桥西区钢铁北路618号,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幽雅。皇寺校区位于邢台县皇寺镇政府以东、邢昔公路以北,邢台市规划的职教园区内,交通便利,风景灵秀,邢台医专老年养护中心与第三附属医院也设在该校区。   学校开设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中医养生保健、针灸推拿学等18个专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河北省示范专业。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   学校普通专科生招生范围辐射到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高效精干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38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29人,研究生学历教师231人,“双师型”教师317人。国家优秀教师1人,省教学名师2人,市管优秀专家、市社会科学青年专家、市学科名师、骨干教师等近百人,护理和口腔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   近五年,学校教师主参编学术著作、教材746人次,其中主编191部、国家级规划教材198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21篇,其中被istp/ei/sci收录论文82篇;获市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114项。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立足标准化,着眼现代化,高规格建设了各项辅助教学设施和学生生活设施。学校为全国网络教育示范单位,网络信息中心具备多媒体传输、校园网络、语音教学、课件制作等功能,拥有先进的摄、录、编、播设备。学校图书馆有图书、期刊等10个阅览室,藏书88.81万册,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等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5个,为邢台医学文献信息中心。   学校建有多功能、开放式、具有职业仿真氛围的实验实训中心10个,实验实训室171个。校内外教学医院和实习实训基地120所,其中直属附属医院3所,老年养护中心1所:第一附属医院是以肿瘤专科为特色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床位540张;第二附属医院为三级综合性医院,床位800张;第三附属医院是以康复和老年病为特色的二级康复医院,床位180张;老年养护中心设床位1800张。学校积极承担社会工作,是全国医学高等教育研究会理事单位、河北省医学教育学会理事单位、邢台市法医病理鉴定定点机构、邢台市口腔医学会主任委员单位、邢台市疼痛研究会主任委员单位、邢台市防癌协会主任委员单位、邢台市社区护士培训中心、邢台市育婴师鉴定培训中心、全国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基地、全国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   学校以“培养适应健康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卫生技术人才”为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法并举、教研并重、民主管理、改革创新”的治校方针,秉承“升华精神、培养能力、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走内涵发展道路,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办学实力逐步增强,办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声誉日益提高,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市文明示范学校等市级以上荣誉百余项。   风好正是扬帆时,在探索中崛起的邢台医专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按照“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升本目标,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区域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保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