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是2000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安徽省首批高等专科职业院校之一,在原省司法学校、省警官学校和省政法干部学校基础上建立,行政上隶属于省司法厅领导,业务上接受省教育厅指导,是全省唯一的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551- 62233386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128名
校友会高职ⅲ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成立于1999年,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由南京理工大学联合社会力量举办。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建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治学严谨,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理工大学负责指导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选派、推荐和审定各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和教学质量监控。依托南京理工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办学优势,紫金学院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人文精神与科技素养相结合”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学校占地613亩,目前已建成教学生活用房近30万平米,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畅通无阻的无线网络实现了校园全覆盖,智慧校园系统持续升级,为学生学习发展、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的条件。学校坐落在南京城东紫金山麓仙林科教城,这里汇聚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氛围深厚,距离市中心十多公里;南京地铁二号线连接仙林大学城和南京理工大学直达市中心;学校每天有班车往返于本校和南京理工大学之间,单程仅需二十分钟。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便捷的交通出行让师生学习生活更加高效舒适。
学校现设有智能制造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等五个二级学院,32个本科专业,在校生万余人。聘请南京理工大学知名教授作为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引进培养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的专职教师,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校外专业导师,建成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教学水平高的优质师资队伍。近年来学校自有教师中有11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人入选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教师潜心育人工作,苦练教学技能,探索改革创新,在全国及省市级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自2018年以来,获得包括江苏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长三角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等省级以上各类奖项15项。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积极探索改革创新之路。以“学”为中心进行专业建设改革,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契合人才需求侧为导向,倒推制定“应用能力 个性发展”人才培养方案;以学习结果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统筹第一、二课堂、课内外、校内外资源,实现“通专并重 多样发展”;以保障学习条件为前提,“引智聚力 资源共享”,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和专业发展平台;以学生发展为检验标准,循证分流全程追踪,优化专业结构,促进教师、学生成为专业建设共同体。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发展成绩突出,获批省级专业建设项目和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数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现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公共事业管理);参评江苏省独立学院专业综合评估的专业通过合格率100%,获评星级专业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累计获批省服务外包类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32项等。
深化产学研结合与校企合作,学校与行业企业通过经费资助、z6尊龙平台的技术支持、共建研究机构和实践基地、共同开发课程等方式开展多渠道合作,先后与华为、微软、苹果、华三、htc、德州仪器、飞思卡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建立实训中心,获批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产教融合试点示范基地、江苏省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等。近年来,学校整体科研实力与水平全面提升,在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中的排名从112名(2016年)跃升至32名,获评“近年来科研进步较快的独立学院”。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年来考研升学率均超过10%,部分专业达到30%,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学生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中,屡次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最具潜力项目”等殊荣,立项创新实践项目百余项;在各类国家、省级学科专业竞赛与科技创新大赛中成绩优异,全国特等奖、一等奖等高层次奖项屡见不鲜,累计获国家级奖项563项,省级奖项2050项。毕业生人均获专业相关职业证书1个、学习类证书2个,年终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能力素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好评。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国际化的趋势,引入国(境)外优质办学资源,拓展国(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建立了较为广泛的国(境)外合作网络,与美、英、澳、加、德、日、韩、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签定了40余份校际合作交流协议,开展了30个合作交流项目;同时开拓创新思路,与知名国际大学联盟合作,引入国际标准化课程,开展国际硕士直通车项目、国际预科项目,成功输送数百名学子前往世界排名前百的名校继续深造。
近年来,学校办学成果显著,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当选江苏省社会组织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独立学院”“江苏省十佳独立学院” “新华网中国影响力独立学院”“腾讯网综合实力独立学院”“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等佳誉。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先后获评“江苏省平安校园”“南京市慈善先进单位” “南京市园林式单位”“南京市节水型学校” “南京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栖霞区文明单位”等。
学校将秉承“励学笃行”的校训,发扬“诚信、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立德树人,致力教育创新,凝练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同心戮力,为把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创办成一所办学特色鲜明、教育教学质量优良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沈阳城市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沈阳城市学院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诞生的一所新型大学。面向城市未来,服务城市发展,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意识、国际视野、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学校的不懈追求。
沈阳城市学院面对全球产业升级和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bim技术与智慧建筑、生命信息与健康管理、媒介融合与数字影视产品创意制作、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智慧酒店与特色旅游、互联网金融与现代商务等学科专业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比较优势。
沈阳城市学院以优美的湖光山色营造中国最美大学环境,培育学生向善向美的道德情操,以“我行我能”的校训精神锤炼学生自信担当的意志品格,以“爱好体育、崇尚艺术、关心时事、追求时尚”的人文气息塑造学生卓越不凡的人格气质。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尽显大学的使命担当。
沈阳城市学院融入全球教育体系,引进先进教育模式和教育资源,加入“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与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利兹大学、伯明翰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利物浦大学等英国北方大学联盟成员合作开设硕士预科课程,为学生进入世界名校继续学习和高质量就业赋能。
沈阳城市学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荣获中国最具办学特色本科院校、中国最具就业竞争力本科院校、辽宁省首批应用型建设试点高校、辽宁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学校、辽宁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中国最美大学等称号。在艾瑞深校友会网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中位列第六名,被评为中国顶尖民办大学。
新时代、新气象,沈阳城市学院永葆育人初心,在建设中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征程上,阔步向前,走向未来!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于1999年经浙江省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设立,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15年列入应用型本科试点建设高校,是一所特色鲜明的新型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院坐落在世界小商品之都、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义乌的双江湖科教园,自然环境优美,校园建筑风格独特,校园规划占地898亩(含共享区368亩),总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是一所生态化、数字化、园林化的现代化校园。
学院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爱生重教、专职专任为主、外聘兼职为辅的师资队伍,现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95%以上,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占35%以上。学院目前设有机电工程学院、计测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人文与法学学院、基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军事部8个二级科研教学单位。拥有工、管、法、文、经、理六大学科门类22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机械工程,1个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机械电子工程,5个省级一流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工程、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省新兴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1个浙江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门教育部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浙江省精品课程,15门浙江省一流课程,5门本科高校省级“三类”一流课程,17项浙江省省级重点课程,2门省级思政示范课程。
近三年,学院主持或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收录论文138篇,获授权发明专利近100项,主持或参与修订标准11项,合作建立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7个,拥有特色创新团队7个,与4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并筹建中量大现代科技学院大学科技园(未来产业园)。
学院秉承“知物明理、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计量立校、质量兴校”的办学理念,孕育了“弘德敬业、求精求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博学慎思、勤学笃行”的良好学风。二十载辛苦耕耘,学院办学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广受社会认可。近三年来,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智能车、机器人、电子商务等学科竞赛中获国际二等奖1项,国家一等奖7项,国家二等奖15项,国家三等奖11项,省特等奖2项,省一等奖34项,省二等奖148项,省三等奖312项,省级以上奖项共计544项。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处于浙江省独立学院前列,在浙江省教育评估院首次开展的2012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中,在浙江省22所独立院校中排名第一;2017届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结果位居全省独立学院第三;2018届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结果位居全省独立学院第二。毕业生考研和出国深造人数继续保持上升态势,在浙江省独立学院名列前茅;学院应届毕业生创业率保持在1.5%以上,毕业生创业领域广、创业形态灵活;学院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创业率保持在5%左右,连续多年位列全省本科院校前10名。
当前,学院以地方经济社会优势为依托,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地方本科院校”为发展愿景,以应用型高校试点建设为重点,以培养知物明理、专业功底扎实、具备协同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紧密围绕义乌特色、计量特色和国际化特色三个方面,努力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上海音乐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上海音乐学院(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是中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者和孵化器,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中国音乐教育的杰出代表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
上海音乐学院前身为国立音乐院,由蔡元培先生和萧友梅先生于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创办,首任院长蔡元培先生,是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高等音乐学府,以“援西立中,化用为体”办学理念,奠立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专业建制与学科体系。1956年起改用现名,为文化部直属重点院校,现为文化和旅游部与上海市共建院校。2017年,被列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学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贝纹、孟波、钟望阳、杨进、江明惇、刘德玉、徐爱珠、张止静、董金平、桑秀藩、林在勇、徐旭先后任党委书记,贺绿汀、桑桐、江明惇、杨立青、许舒亚、林在勇先后担任我院院长。现任党委书记裴小倩、院长廖昌永。现设有作曲指挥系、音乐学系、管弦系、声乐歌剧系、钢琴系、民族音乐系、音乐教育系、音乐工程系、艺术管理系、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音乐戏剧系、数字媒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部等。现有全日制学生2841人,教职工517人,专任教师317人,留学生75人次,附中附小学生720人。
办学九十七年来,上海音乐学院秉承“养成音乐专门人才,一方输入世界音乐,一方从事整理国乐,期趋向于大同,而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的办学使命,恪守“和毅庄诚”的校训规范,始终与国家民族命运休戚与共,始终站在音乐艺术发展的前沿,创立并不断完善中国专业音乐艺术的教育体制与办学模式,担负起引领中国专业音乐发展方向的责任,积淀了宏阔深厚的历史底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传统,名师辈出,名作纷呈,培养了几代杰出的中国音乐领军人才,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和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院学科体系完备,是全国最早拥有“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专业音乐学院,形成了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乐应用“四轮驱动”的音乐学科综合体系。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院“音乐与舞蹈学”获a 评级,并列全国第一;“艺术学理论”获b 评级,排名全国前20%;“戏剧与影视学”获b评级,排名全国前30%。在2018年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我院获评艺术(音乐)类a 。2023年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持续获优。办学层次涵盖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硕士、博士),设有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办有附中和附小,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中小”一贯制艺术人才培养体制。
我院坚持精品教育战略,坚持“重视基础、严格教学、精于实践”的教学传统,涌现了萧友梅、黄自、贺绿汀、谭抒真、卫仲乐、丁善德、钱仁康、马革顺、周小燕、胡登跳、高芝兰、桑桐、才旦卓玛、俞丽拿、廖昌永等中国几代卓越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表演艺术家以及教学名师,产出了一批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与全国通用专业教材,众多毕业生成为世界各大乐团与音乐机构的领军与骨干人才。改革开放以来,以廖昌永、许舒亚、李坚、宋思衡、黄蒙拉、杨光、沈洋、孙颖迪、王之炅、王珏、于冠群、陈牧声、沈子钰等为代表的上音学子在图鲁兹国际声乐比赛、多明戈声乐大赛、贝藏松国际作曲比赛、玛格丽特·隆国际钢琴比赛、bbc卡迪夫国际声乐比赛、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梅纽因国际小提琴比赛、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大提琴比赛、托蒂斯国际中提琴比赛等作曲、声乐、钢琴、弦乐等世界顶级赛事中屡屡收获大奖,为国争光。同时,上音师生屡获中国音乐金钟奖、文华奖、cctv电视大赛、“五个一工程”等国内最高规格的音乐大奖。
我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师生创作了一大批代表中国、影响世界的音乐杰作。近年来,交响曲《丝路追梦》《炎黄颂》《鲜红的太阳》《石库门随想曲》、歌剧《贺绿汀》《康定情歌》、音乐剧《海上音》《梦临汤显祖》《春上海1949》《忠诚》等一大批原创作品,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或入选中国文联、中国音协的交响乐作品展演等。一批重大研究课题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立项,获省部级项目与奖励数十项。每年平均举办各类艺术实践与音乐会400余场,承办“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在20多个国家的世界一流平台举办各类音乐会,唱响“中国声音”。
我院拥有一批集教学、表演、艺术科创为一体的创作中心、艺术中心、研究中心及表演团体等平台,拥有一个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音乐艺术》,一个中国音乐学科高地“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一个历史文献与档案收藏丰富的音乐图书馆,一个体制灵活的音乐研究所,一个不断推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一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东方乐器博物馆”,一个文化成果孵化和社会服务平台“上海音乐艺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一座具有国际一流声学条件的专业歌剧院“上音歌剧院”。
我院现为欧洲音乐学院联盟和环太平洋音乐学院联盟成员,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3所世界顶尖或一流音乐院校签署合作办学战略协议,包括美国茱莉亚学院、柯蒂斯音乐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耶鲁大学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德国汉堡音乐与戏剧大学、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与舞蹈学院、俄罗斯国立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等,并与其中11所院校开展深度校际合作,建立上音-英皇联合学院、上音-伯克利现代音乐院、上音-汉堡高级表演人才培养机制、上音国际室内乐中心等。成功举办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第42届世界大会、第43届世界计算机音乐大会(icmc)等国际音乐盛会。
先后聘任著名作曲家盛宗亮、特里斯坦·米哈伊、谭盾、陈其钢、陈晓勇,指挥家西蒙·拉特、小泽征尔,小提琴家皮恩卡斯·祖克曼、伊扎克·帕尔曼、瓦汀·列宾、宓多里、宁峰,钢琴家莱昂·弗莱舍、傅聪,大提琴家马友友、米沙·麦斯基、秦立巍,声乐歌唱家芮妮·弗莱明等为我院荣誉教授、客席教授。
2017年11月27日,我院联合美国、英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15所世界顶尖音乐艺术院校,与中国10所音乐学院共同发布《“音乐与舞蹈学”国际学科评估指标》,签署“卓越音乐教育·上海共识”,为全球音乐学科评估标准率先提供“中国方案”。
当前,上海音乐学院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以“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为愿景,明确和坚守“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引领者、文化强国战略的支撑者、上海文化品牌的贡献者、长三角音乐联盟的牵引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示范者。着力培养德艺双馨、红专兼备、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艺术人才,为早日全面建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世界顶尖高等专业音乐学府而不断奋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美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北美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艺术类高校。学校始建于2002年,2015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201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通过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经批准,自2024年起,雕塑、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等4个艺术类专业在省级统考合格基础上组织校考。
学校占地7035亩,建筑总面积72.46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图书223万余册。学校建有美术博物馆,拥有供学生基础训练鉴赏和临摹的馆藏名人书画雕塑等文物万余件。目前设有造型艺术学院、书法学院、设计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动画数字艺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7382人。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专业布局。现有本科专业39个。其中,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书法学、环境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雕塑、广播电视编导等6个专业获批河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书法学、环境设计专业顺利通过验收被认定为河北省一流专业;环境设计专业获评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艺术设计专业被列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建成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共计12项。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近200个,投巨资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城(鸡鸣城)。
7035亩
学校占地面积
72.46万平方米
建筑总面积
223万余册
图书馆纸质图书
27382人
全日制在校生
近年来,我校教师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8项,在《美术》《中国书法》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6篇,在《美术观察》《艺术百家》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98篇,教师艺术创作获省级以上奖项2267项,国家级奖项514项,学术作品荣获国际奖项99项。学校建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老庄文化研究中心、东方美术研究院、关汉卿王实甫研究中心、古建筑数字化艺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建有达芬奇校色实验室、三维动画模型实验室、景观建筑沙盘实验室、玉雕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智能化制版实验室、传统手工装裱实验室、坦培拉工艺实验室等130个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建有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教学基地3个。2019年以来,我校与海南师范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泰国格乐大学、巴基斯坦教育大学等17所国内外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现拥有专任教师2000余人,硕士生导师5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31.2%,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83.24%。现有院士2人,并分别在学校建立院士工作站;国家级人才计划1人,河北省人才计划14人。聘请了尚辉、杨华山、陈池瑜、陈鼓应、刘正成、郭宝寨、何应辉等国际国内知名专家教授30余人。
学校坚持公益性办学,秉承“自信自立、敢为人先”的校训,践行“盖大楼、请大师、铸大爱”的办学理念,不断推进“专业与产业融合,教学与创作融合,课堂与工作室融合”,形成了“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相互促进,专业建设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办学特色。学校入选“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高校”,获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河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河北省园林式单位”“2021年京津冀最美大学”等多项荣誉。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自2019年开始,累计招收来自19个国家(地区)的123名来华留学生。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俄罗斯、英国、德国、韩国、意大利、日本等10余个国家36所高校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教师深造、学生培养等方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韩国湖南大学、意大利米兰acme美术学院等合作举办了风景园林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等本科教育项目。学校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建设了占地100多亩的红色文化园、300多米的红色文化长廊以及东方美术历史园、西方美术历史园等,实现了环境育人、情景教学。学校被授予“红色社会组织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学校将以更昂扬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凝心聚力,改革创新,为建设跻身全国一流的美术院校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长沙理工大学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院坐落在长沙理工大学美丽的金盆岭校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一流的办学条件。这里功能完整,设施齐全,环境优雅,文化底蕴深厚,交通十分方便,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设有土木工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热自、工自)、能源与动力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程管理、物流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法学、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等25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在校本科生7000余人。
学院招生计划纳入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学生在校期间,与长沙理工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共享师资、设备、就业网络等优质资源。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颁发长沙理工大学城南学院本科文凭及相应的学士学位。条件成熟者还可到与长沙理工大学对口合作的国(境)外高校去深造,或报考硕士研究生。
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注重特色的质量观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按照“全面发展,突出专长,强化实践,着重应用、理论适用、技能过硬”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努力造就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积极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建设服务,为科教兴国作贡献。
学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依法治校”战略,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充分依托长沙理工大学的学科特色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强化教学管理,注重教学效果,以满足广大学子及社会的需求。同时,发挥和交通、电力、水利行业联系紧密的优势,积极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办学模式,凸显了城南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
我们坚信:一条崭新的铺满鲜花的道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将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华实并茂,兰芷齐芳,振我民族!扬我国光!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大学,办学至今已有25年,占地面积1607亩,收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2.033亿元。目前全日制在校生约2万人,学校建立起工科为主,经、管、文、艺、大健康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学校设有7个学院,现开设本科专业21个,专科专业14个,普通专升本专业15个。学校建有李白千大国工匠工作室等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航空产业学院等7个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207间,校外就业实习实训实践教学基地800个,近三年来就业率达98%,居全省同类院校前茅。
建有院士工作站、新俊源新材料等7个校级科研机构。近5年,获教研料研课题47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3项,经费总额972.71万元,酒店管理专业入选教育部年度中国高校产学研十大优秀案例;2021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2022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2项、广东省科学接术三等奖1项、广东省轻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电子信息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省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二等奖1项、市级科学技术奖3项。
拥有广东省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专业领军人才1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公共实训基地(中心)8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基地等4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
近5年,教师发表论文1374端,其中核心期刊308、被sci等四大索引收录861,出版教材和专普189部;学生获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奖项173项,其中国家级贫项29项。其中,2016年获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创新创意一等奖”1项,获全国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2017年获全国科技发明制作类一等奖1项,2018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横竞赛一等奖1项,2019年获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2022年获全国大学生商务谈判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23年获首届全国大学生大数据分析技术接能大赛一等奖1项。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武汉传媒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武汉传媒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第四所传媒类高校,也是湖北省“转型发展”首批试点高校,现已发展成为具有鲜明传媒文化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高等院校。
学校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服务区域传媒产业,构建传媒特色学科专业体系,培养传媒领域应用型人才,锻造传媒特色教育品牌”的发展思路。
学校现有武汉、大悟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千余亩,建筑总面积30多万平方米。主校区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武汉·光谷藏龙岛,东临凤凰台,西傍汤逊湖;分校区位于孝感市大悟高铁经济区,现已投入使用。建有满足教学所需的基础、专业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具有电子检索及阅览功能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文献种类齐全,既满足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又满足了综合应用型大学办学需要。
学科建设优势明显,设有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电影与电视学院、设计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传媒技术学院、文化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2000人。学校设置有30个本科和6个专科专业,其中“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为“十四五”省级优势特色学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表演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为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11门,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1个。
稳步推进科研工作,2020年以来,学校获批市厅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56项,横向科研项目157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湖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项,湖北省科研计划项目3项,结题获评良好。发表scie、cssci等核心期刊论文25篇,出版教材专著40本,获批4项国家软件著作权。获批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
教学设备设施齐全,建有目前高校中设备较完善、专业性较强,参照省级媒体的标准制定设备计划的融媒体中心,拥有系列新闻演播厅、虚拟厅、演艺厅、可视化电台、观片室、录音棚、非线性编辑中心、视听配音实验室、摄影棚、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室、三维动画实验室、高清视频制作实验室、数字电视多功能实验室、电视直播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大数据分析平台等55个实验室以及艺术、音乐舞蹈与戏剧表演等专业教室。包括新华社湖北分社、湖北省广播电视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省市级媒体在内的一百多家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签订实习实训、人才培养协议,为学校开展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条件。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600余名,具有中高级职称者超过60.5%,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超过74%,尤其是拥有一批来自传媒业界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双师型”专任教师,实践经验丰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学生近几年在各类竞赛中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会展创新创业实践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系列赛、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千余项。
办学特色鲜明,硕果累累。建校十九年来,学校通过科学定位,践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加强学科、专业、课程等教学内涵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强专业、重实践、敢创新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先后获得“中国十大优势专业院校”、“中国传媒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品牌院校”、“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和“年度华中地区热门报考院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就业情况势头良好。每年毕业生3000人左右,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主要从事或内外知名新闻传媒、教育、设计等行业。学校每年均有毕业生考取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重点院校硕士研究生,选择出国(境)深造的毕业生比例也逐年递增。
当前,学校应用型高校建设为推手,主动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强化办学特色,培育办学优势,为建设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传媒特色鲜明的综合应用型本科高校而不懈奋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新华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安徽新华学院是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位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区,校园紧邻大蜀山。学校于2000年创办成立。2005年5月,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安徽新华学院。同年12月,安徽新华学院党委正式成立。2009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2013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5年,获批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获批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18年,实现留学生零突破。2019年,获批安徽省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办学层次提升迈出坚实一步。
学校坚持“教育为民、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根据“需求导向、产教融合、错位争先、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实施“专家治校、人才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治校方略,遵循“立德、立业、立人”的育人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经过多年探索,确立了“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养思路,初步形成了“三个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三平台、六模块”的课程体系,基本建立了“三级、四督、五系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0万余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本科近20000人。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42%。学校实验实训中心现有各类实验室255个。学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总量超过300万册。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是首批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首批“安徽省创业模拟实训师资培训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拥有1个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aa级)。设有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药物研究所、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十多个各类研究机构。
学校现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财会与金融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药学院、艺术学院、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12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部等2个教学部。现有62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管为主,经、文、医(药)、艺、教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一直以来,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协调发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重视教学研究对教学改革的引领作用和科学研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在质量工程、科学研究、大学生学科与科技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学校现有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500余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双万计划”省级一流专业、一流(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振兴计划、卓越计划35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9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18个,省级精品课程27门,省级教学成果奖46项。
近年来,学校系统推进新工科、新商科专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安徽省专业综合评估中,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在全省排名第3,电子商务专业排名第4;学校科研能力不断增强,近五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厅级科研项目238项,承担产学研横向课题75项。《安徽新华学院学报》先后被评为“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二等奖)”和“全国民办高校优秀期刊(一等奖)”。
学校注重素质教育,强化实践教学,积极开展多证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新华学子先后在美国惠明顿国际摄影展、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安徽省动漫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安徽省职业生涯大赛等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并有多名学子获国家发明专利。
学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大力实施体育、艺术俱乐部制教学改革,成立体育和艺术俱乐部32个,每年开展各类活动百余场次,改革成果突出。其中轮滑(冰球)俱乐部不仅取得了中国大学生冰球锦标赛专业组冠军等多项荣誉,还为国家轮滑球队、冰球队输送了9名队员。更探索出了“省队校办”的新模式,代表安徽队参加全国冰球锦标赛创安徽省冰球项目历史最好成绩。
学校因材施教、学以致用,实施“双创教育2.0计划”,设立创新创业学院,完善课程体系,搭建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和创业孵化基地2个平台,积极开展创新训练、创业孵化和学科竞赛。2016年,学校获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学校”荣誉称号。2019年,我校学生参加学科与科技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540余项,获批国家级“大创计划”115项、省级345项。
学校立足合肥,面向安徽,努力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搭建了校企地深度融合的应用能力培养平台。先后与300多家知名企业、1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4个产业学院、10个实验室和15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与安徽省体育局、合肥市高新区管委会、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队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校企地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
学校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先后与英国桑德兰大学,美国南新罕布什尔大学、凯泽大学,马来西亚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北方大学,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加拿大奥克拿根大学、波兰热舒夫信息技术与管理大学、韩国大真大学、韩瑞大学,以色列加利利学院等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多名毕业生前往英、美、加、澳、日、韩等地深造学习。
长期以来,学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学校先后6次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被安徽省政府授予“2008-—2009年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年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2012年,学校连续获评“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17年、2018年、2019年学校连续荣获“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最佳组织奖”。2019年,我校教师获得全省高校教师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金奖。
学校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先后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中国轮滑运动示范学校”“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标兵单位”“安徽省首批创业学院”“安徽省高校餐饮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厚德、求真、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指引下,一代代新华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安徽新华学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忘育人育才初心、牢记兴教报国使命,坚持走地方性、应用型之路,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推进内涵式发展,用心培养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努力建设全国知名、特色彰显的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谱写华彩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60年的芜湖市中医学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在全国同类院校率先独立升格为“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整合卫生教育资源,2006年、2012年,芜湖市委、市政府先后将市中医医院、市口腔医院成建制整体划归学校。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日益增强、办学特色更加彰显,学校现为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首批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安徽省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安徽省联合培养普通专升本学生试点院校、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安徽省“双高”院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目前学校正在奋力创建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校区位于弋江区境内,占地面积约388亩。学校设有中医学系、药学系、康复保健系、护理系、口腔医学系、临床医学系及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等8个教学系部,开办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中药学、药学、护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29个专科专业,做到了医学国控专业全覆盖。学校现有在校生10428人,专任教师534人(含附属医院),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215人,正高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9人,其中教授1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232人,其中博士15人。学校现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另有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特色专业、骨干专业、示范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5个,省级技术技能型大师工作室、高水平教学团队、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4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创新实验区、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2个。
学校下辖2所直属附属医院、1个中药资源研究所、1个天然药用植物园、1个中医药博物馆和《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杂志社,拥有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4家教学医院、3所产业学院、3所临床学院、1所专业学院,130余个长三角地区稳定的实习基地。其中,附属医院(芜湖市中医医院)创立于1958年,为“全国首批示范中医医院”、“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附属口腔医院(芜湖市口腔医院),是我市唯一一所集教学、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口腔专科医院;天然药用植物园占地500余亩,内有药用植物1200多种;中医药博物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内研究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