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地——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合作市。1984年成立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改建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甘肃省属高校唯一一所民族师范院校。2013年确定为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单...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941-8253168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577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黑龙江工业学院
学校介绍 黑龙江工业学院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1984年建校的鸡西大学,1988年鸡西市经委职工大学、鸡西广播电视大学并入;1999年鸡西市师范学校并入。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学校并更名为黑龙江工业学院。2021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开启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新征程。   扎根边疆,沃土涵养。学校坐落在中俄边境城市——鸡西。鸡西地处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区域,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向北开放的窗口和前沿,机场、高铁、高速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网络。鸡西自然风光秀美,亚洲最大淡水界湖——兴凯湖浩瀚如海,中俄界江——乌苏里江漫江碧透;历史文化悠久,是满族先祖肃慎人的发祥地、百年煤炭开采历史集结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人民空军诞生地、“北大荒精神”发源地。扎根在这片富饶、神奇、美丽的沃土,学校砥砺求索,创业创新,开疆扩土,不断壮大,现有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环境清新幽雅、花木繁盛,四季披绿、景色万千;建筑群中西合璧、庄重典雅,是全国文化校园建设先进单位、省级花园式学校,成为师生幸福家园。   敢为人先,晋位创优。学校坚守扎根龙江东部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黑工院精神,励精图治、至善日新,现已发展成为覆盖工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7个学科门类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设施齐备,实验实训条件优越,校内实验实训基地119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87个。固定资产总值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图书馆藏书100万册,各类电子图书190.6万册。率先在全国建立了“校政企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联合体”,经验被人社部推广。是全国首批、全省首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素质训练基地、全省大学生创业培训示范基地。正在积极创建全省应用型本科示范校、就业创业示范校、心理健康示范校,影响力逐步扩大,知名度不断提高。   工学领航,桃李芬芳。学校面向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0285人;现有10个学院,开设28个本科专业(工学14个,文学4个,教育学2个、艺术学2个、管理学3个,法学2个,经济学1个),采矿工程和财务管理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有教职工67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439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由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教学名师和百名教授领衔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实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2021年获评2个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二等奖。学校秉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人才培养理念,践行“修德修能、成人成事”校训精神,按照“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教育理念,紧密对接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坚持新发展思路,构建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校企联合共建了省级石墨现代产业学院和无人机学院、庆溢商学院等产业学院,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深度融合,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能就业、敢创业、可创新”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荣获全国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设在校内的“校政企”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联合体、创业园、创新基地、技能培训基地,以及校外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天地。近年来,全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工商银行杯”金融创意大赛全国直通就业奖励、“四煤城”高校各类大赛捷报频传、师生200余项“双创”成果,助力鸡西创新型城市建设。   服务地方,融合发展。坚持“围绕地方党委政府转、厂矿企业转、田间地头转、老百姓的炕头转”的特色办学之路,与域内多个企业和研发机构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年均开展社会培训1万余人次。建有等离子体生物质材料研发与检测、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2个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黑龙江矿山破碎机等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构建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立项,牵头制定了《220kv及以下交流输电线路电容补偿融冰技术规范》《放电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制备打印机碳粉的方法》2项省级标准。“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700余项;获各级各类奖项400余项;发表论文900余篇,其中被sci、ei、ei会议、cssci、cpci、cscd等收录100余篇;出版专编著教材等140余部;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600余项,其中,3项发明专利填补空白,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优秀分站称号。放电等离子体石墨提纯协同创新科研基地建设项目获省专项资金400万元。与龙煤集团等40余家域内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举办了两届“服务龙江煤企转型发展”高端论坛,大巷软岩治理技术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石墨新材料、生物质秸秆液化、智慧农业等领域10余项校企合作成果实现转化。成立了学校科学技术协会,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正在建设的石墨现代产业园区,将成为引企入校产教深度融合示范区、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治理示范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区。   文化传承,润心铸魂。校园文化异彩纷呈、特色彰显。肃慎文化、东安根据地、边疆文化研究团队连年承担省级重点课题,《东安根据地研究》《东安根据地回忆录》《鸡西——中国石墨之都》等8部学术著作,被国家图书馆和部分高校图书馆永久馆藏。北大荒版画、铝箔画非遗传承、满族剪纸屡获全国、全省大奖。北大荒版画研究团队应邀参加摩洛哥文化交流、葡萄牙全球版画展和第九届国际版画双年展。全国第六个获批的中共党史专业凝练了“新中国工业史”特色研究方向,《新中国鸡西工业史》填补区域党史文化研究空白。获评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   开放办学,国际视野。坚持国际化特色办学,先后与俄罗斯、韩国、日本、英国等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着力对接向北向东合作新引擎,积极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着重培养国际化人才,不断提高人才交流层次,拓宽学术交流领域,与俄罗斯、韩国等高校开展“3 1 2”本硕连读项目合作,开展本科生赴俄体验游学、语言课程游学、专业实践游学和学习交流,积极开展云端交流、线上合作,成果丰硕。   内涵强校,矢志一流。进入新时代,全校师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六个龙江”建设,坚守“立足鸡西、服务煤城、助推工业强省建设”的发展定位和服务面向,矢志践行“1146”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抓改革、创特色、提质量、促融合“十二字”工作方针,着力实施立德树人、教学提质、精品塑造、特色培育、科研创新、产教融合、头雁引领、改革赋能、民生保障、党建强基“十大行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新疆理工学院
学校介绍 新疆理工学院是省属公办本科高校,前身为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于2015年自乌鲁木齐市迁至阿克苏市办学。2019年,经教育部评估批准,转设为新疆理工学院。 阿克苏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河源头,丝绸古道要冲,古四大文明在此交流汇集,形成了享誉世界的龟兹、刀郎文化。学校占地面积2848.42亩,一次规划、多期建设,已建成41.7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29亿元。校园环境优美,校在林中、湖在校中、人在园中,桃李芬芳,书香雅致。 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面向全国27个省市招生,现有在校生15000余名,教职工1000余名。拥有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多学科交叉融通、协调发展的3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若干个。学校秉承“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校训,立足阿克苏,扎根南疆,面向全疆,放眼全国,坚持“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的育人特色,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教师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斩获多项佳绩。学校无机纳米纤维材料与应用技术团队,在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力学性能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定了“12345 8”的发展思路,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绘就了美好蓝图。新征程上,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为奋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作出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昌吉学院
学校介绍 昌吉学院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乌昌石城市群核心发展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核心区——美丽的昌吉市,距离乌鲁木齐国际机场18公里,自1959年立校至今有65年的办学历史,2001年5月被教育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区属高等本科院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1716人,其中专任教师1241人,具有高级职称496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8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学名师7人,自治区教学名师、教学能手8人,自治区天山英才、天山雪松、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5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219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88人,本科生25743人、专科生6168人。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0.60万平方米。其中,新城校区67.67万平方米、园丁校区12.93万平方米。现有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378.44万元,纸质图书170.195万余册,电子图书188.935万余册。 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能源与控制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航空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15个二级教学单位,共76个本、专科专业(其中51个本科专业,25个专科专业),专业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八个学科门类。学校于2012年获批教育部“特需项目”建设单位,2013年开始招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拥有材料与化工、教育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其中教育硕士设有物理、化学、数学、思政、语文、英语、美术、小学教育8个专业,材料与化工硕士设有材料工程、化学工程2个专业。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小学教育;自治区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自治区一流专业物理学、材料物理、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自治区重点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与新媒体;自治区一流课程能源与动力电气虚拟仿真实验、民航概论、仿真雷达管制下的机场塔台管制模拟实验教学项目、java程序设计、微观经济学、现代教育技术、高等代数、数学分析、标志设计,已逐步形成了专业设置比较合理,多学科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实践基地培育单位、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新疆低阶煤高值化绿色利用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自治区通用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疆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研究中心,建有昌吉州学前教育研究中心、准东研究院、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公共经济研究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所、体育文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校对口支援高校为山东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并与兰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新疆大学等近百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对口协作关系,与山东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音乐学院联合培养本科生及研究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稳中求进,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新疆一流应用型大学,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4年1月)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辽宁警察学院
学校介绍 学院创建于1960年,1978年建立中专,1985年5月建立大专,1992年被公安部评为a等学校,1995年开始独立试办本科专业,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辽宁警察学院。 学院坐落在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平路260号,依山傍海、景色秀美。校园占地88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8.3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7697万元,图书馆藏书67.4万册。现有教职工445人,其中专任教师300余人,教授41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3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209人,“双师型教师”156人,有省部级教学名师、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等优秀人才34人。 学院现设有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网络安全与执法、交通管理工程、监狱学、经济犯罪侦查、警务指挥与战术、公安视听技术等9个本科专业和民航空中安全保卫1个高职专科专业。 2008年7月“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大连基地”在学校挂牌成立,2011年建成公安部“全国公安教育训练网络学院”,2015年“公安部训练科技应用研发中心”在我院揭牌成立,2016年“中国民航空中警察训练基地”在我院揭牌,2018年建成全省公安系统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基地。2012年成功承办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获团体一等奖并荣立公安部集体一等功;在2016年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中5名教师获个人单项一等奖,学生获团体一等奖。建校以来,累计为全省公安、司法、安全等系统培养输送优秀警务人才3万余名。 近年来,学院在本科办学的新起点上,坚持服从服务辽宁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宗旨,夯实办学基础、加强内涵建设、突出实战引领、坚持创新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校局合作和实战化教学训练,连续开展了创新行动年、创新发展年、创新成果年、创新质量年活动,努力把学院打造成辽宁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培养基地、公安警务理论和技术创新基地、公安民警训练的主阵地,正全力向全国一流公安本科院校建设目标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太原学院
学校介绍 太原学院前身为2002年12月由原太原大学、太原师范学校、太原市教育学院合并而成的新太原大学。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太原学院。学院于2017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22年成为首批山西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学院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太原市人民政府管理,山西省教育厅进行业务指导。 学院地处三晋文脉聚集地——有着2500年建城史的三晋古都——山西省省会太原。学院地理区位优势明显,由汾东校区、滨河校区、府东校区三个校区组成,汾东校区位于山西中部城市群、太原都市圈以及山西省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的核心,信息畅达、交通便利。 学院占地面积1658亩,校舍建筑面积44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1.18 亿元,馆藏纸质图书 164.66 万册,电子图书 126.27 万册。学院面向全国 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504人。 红色基因,铸就太院特色文化 太原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成立的“山西官立师范学堂”、1910年成立的“山西省立女子师范学堂”和1919年成立的“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这几所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人才的摇篮”“革命的熔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向前、薄一波、程子华、李雪峰、王世英和近现代女作家、革命活动家石评梅等曾在此就读,在这里接受马列主义启蒙,走上了革命道路。传承和弘扬优良传统和革命文化。经过长期文化积淀与升华,学院孕育了“博学、弘毅、力行、至善”的校训,形成了“端品、励学、实干、担当”的校风,在强化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注重发挥文化引领的社会职责。 引育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现有教职工1191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73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272人,占37.2%;具有博士、 硕士学位655人,占89.5%;“双师双能型”教师270人,占36.9%。师资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教学名师2名,省级学科带头人 5名,已初步建成专家名师引领、骨干教师支撑、校企协同培养的多元化师资队伍。近三年,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26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获得授权专利116项。获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立项23项,教育部新农科项目1项。 以工为主,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崇德尚能,博知力行”的育人理念,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应用能力突出、创新能力较强,作风朴实、积极进取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目前,学院已基本形成了以工为主,文、理、经、农、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智能与自动化系、机电与车辆工程系、材料与化学工程系、建筑与环境工程系、艺术设计系、文化与旅游系、财经系、管理系、教育系、数学系、外语系、音乐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15个教学系(院、部),2个教学中心(公共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本科专业37个。 学院现有实验实训室175个、实验实训楼2栋,实验实训场所使用面积2.54万平方米。学院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职业资格考试等活动。2021年学院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46项,共获得209个奖项,省级以上奖励602人次,国家级奖励72人次。2022年1-5月,学院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全国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共计申请202项,立项13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立项20项,省级项目立项47项。 立足地方,推进产学研融合 学院立足太原,面向山西,辐射全国,紧紧围绕“新技术、新经济、新管理”,重点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和地方转型发展。学院坚持多元结合、产教融合道路,先后与 155 家企业开展合作共建育人基地,大力推进应用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并注重科研发展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学院获批山西省政府“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山西省工信厅省级平台“山西省健康大数据ai联合实验室”、山西省政府“1331工程”“大数据智能诊疗产业学院提质增效计划建设项目”、山西省首批产教融合重大平台载体和实训基地试点建设培育单位。学院着力打造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创新基地、师资培训基地,形成对应用型品牌专业和应用技术特色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 面向未来,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进入新时代,太原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按照“城校共生”发展模式,扎根并州大地,主动融入“山西中部城市群”和“锦绣太原城”等省市重大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投身省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贡献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学校介绍 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追溯学院历史,学院前身为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胜利石油管理局在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合作举办石油大学胜利学院。2005年3月,学院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2021年1月,经教育部同意,学院转设为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山东石油化工学院。2022年2月18日学院正式揭牌,开启了跨越发展新征程。 学院坐落在黄河入海口、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山东省东营市,占地面积868亩,校舍建筑面积28.58万平方,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3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03万余册,电子期刊96万余种。建有绿色制造与智能控制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新型有机化工材料合成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稀土催化创新创业共同体3个省级平台;山东省高校碳中和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非常规油气高效勘探开发特色实验室、山东省高校碳中和绿色能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黄河流域化石能源绿色低碳开发与转化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智慧油田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山东省大数据人才实训基地、山东省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等上级科研平台7个,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碳中和联合研究院依托学院建设,建有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学院2个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建有石油装备、能源科学等各类实验中心和实训室223个;法学专业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化学工程技术综合实训中心入选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入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油气开发工艺与装备、深层致密油气、智能信息处理、化工本质安全与控制、机械表面工程与摩擦学、绿色制造与智能控制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油气管道流动安全保障技术、干细胞工程与生物材料、能源化工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与应用等市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10个以及3个市级社科研究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600余人,其中博士13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省部级人才10余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学院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生10200余人。 学院设有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经济管理与文法学院、教育与现代媒体学院、大数据与基础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物医药与护理学院等7个教学院,开设石油工程等3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法学等9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等工科为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现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优秀共享课程3门,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线课程15门。 “十三五”以来,学院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973课题、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计划、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各级教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市厅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56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等奖3项,中国石油教育学会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图学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0项;授权发明专利260余件,其中国际发明专利42件;实施转化56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cssci论文780余篇;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专著9部。 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高水平国家级竞赛中获奖1160余项,其中一等奖及以上110余项。在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等省级竞赛中获奖1800余项,其中一等奖及以上390余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累计立项104项。在第八届山东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金奖,取得历史性突破。2023届本科毕业生235人考取硕士研究生,66人被“双一流”大学录取。近三届本科毕业生共644人考取硕士研究生,162人被“双一流”大学录取。学校连续五年作为教育部布点监测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位列全省前列,2023年有10%的毕业生入职中国五百强、山东省五百强等大型国有企业,获评全省就业工作“绿灯”先进单位。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围绕“立足东营,融入山东,面向全国,对接石油石化、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化工等行业需求,引领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办成一所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类专业特色鲜明、省内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坚持“高端”“特色”“开放”的办学思路,牢记使命、培根铸魂,担当尽责、主动作为,聚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一流学科建设,聚焦产教深度融合,致力于成为培养石油石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致力于成为解决石油石化和新能源领域工艺设计、应用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中心,致力于成为东营市、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更好地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要、更好地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唐山学院
学校介绍 唐山学院地处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素有“京东宝地”之美誉的河北省唐山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56年建校,前身为建立在原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内的唐山市工业夜大学。1985年,西南交通大学智力支援唐山成立了唐山分校。1996年,与西南交通大学开始联办本科专业,先后培养了8届毕业生,西南交大专家组至今仍在发挥作用。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唐山高等专科学校、西南交通大学唐山分校、唐山市职工大学三校实质合并组建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唐山学院。2014年12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实质性并入唐山学院。2015年1月,经唐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唐山市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实质性并入唐山学院。在省委省政府、 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秉承“诚信奋斗为人,严谨求真为学”的校训,发扬“从严治校、从严执教”的优良传统,根植唐山,服务京津冀,辐射环渤海,坚定不移地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地联合的创新发展战略,不断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唐山市加 快建设“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学校现有大学西道(东院、南院、北院)、华岩北路、龙泽路三个校区,占地1049亩,校舍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设有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等18个教学单位、14个党政管理机构和图书馆、学报编辑部、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所等7个教辅机构。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藏书图书159万册,纸质期刊1357种,电子图书218万册,电子期刊16万册。开设52个本科专业、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设置与唐山市精品钢铁、绿色化工、绿色建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海洋产业、信息智能等8个“十四五”重点发展产业高度契合。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19000余人,成教学生近9000人。 1049亩-学校占地 19个-教学单位 3个-省级学科重点实验室 1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52个-本科专业 2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教职工1389人,其中专任教师994人,博士研究生占比17%,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84%,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比44%,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拥有全国模范教师1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河北省先进工作者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4人,河北省师德标兵4人,河北省模范教师3人,河北省、唐山市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10人,市管拔尖人才、优秀专家和自然科学领军人物4人,唐山市十大科技创新人物2人,唐山市“十佳教师”5人等。 学校紧跟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战略机遇,全面对接唐山市“4 4 n”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在巩固传统工科优势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智能化、数字化学科专业新的生长点。新增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专业,“绿色建筑与智能建造”产业学院获批河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形成了基础与应用、设计与制造、艺术与技术相互支撑的专业发展格局。近年来,工程制图 、会计学、市政工程、中级财务会计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等5个教学团队获批“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李雅丽、周红星、赵志伟、马丽亚获批“河北省教学名师”。“智能装备数字化设计教师团队”入选“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会计学3个学科确立为河北省高等学校重点发展学科。土木工程、会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4个专业确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个专业确定为校级品牌专业,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市场营销、英语等12个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信息与控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级财务会计学》等5门课程被评为河北省一流课程建设项目;《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等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积极推动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率先在地方本科院校中开设了“茅以升班”,探索建立工学互融、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和新途径。近年来,本科新生录取分数线、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和本科生考研录取率均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当前,学校致力于打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相互支撑的办学格局,形成本硕一体化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校企校地紧密合作的科技创新体系。学校建有40个科技创新团队,有283名科技特派员、3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特派团和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现有3个省级学科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应用技术研发中心、1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8个市级创新团队和9个市企业诊所。唐山市产教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于2023年7月在学校正式挂牌成立,通过开展产教融合发展战略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努力打造引领支撑唐山市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高端智库。依托唐山市产教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学校与唐山市18个县市区和开发区全面开展校企校地深度对接,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同时与百余家企业签订技术研发服务合同。学校建立唐山市石墨烯应用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研究范围涵盖化工、环保、建材、能源等诸多领域,为京津冀石墨烯材料的研究、石墨烯产品的研发、石墨烯成品的检测及其它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共享服务。平台已为陕西师范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华北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唐山高压电瓷有限公司、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十家省内外高校和企业提供z6尊龙平台的服务支持。主办《唐山学院学报》,开设“唐山经济社会文化”“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等栏目,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其中“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栏目在2018年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2019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与北京交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北京物资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建立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7家教育机构签署合作交流协议,为教师访学进修、交换生学习等提供机会。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依法治校。切实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术委员会等组织的建设,发挥其民主管理、教授治学的重要职能,深化两级管理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和师生思想道德教育为着力点,注重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质量与水平,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不断提高育人质量和育人水平。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实施“六严”党建工程,大力开展“党建工作三服务”活动,开展创建“四强四好”党建示范点和争做“育人先锋”共产党员行动,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创a,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2014年学校被评为“河北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被确定为“唐山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点”,2019年荣获“唐山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1年荣获“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李保国志愿服务队获评“李保国志愿服务队省级先锋队”荣誉称号,2023年获评唐山市市直教育系统“四强四好”基层党组织。学校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大唐画院”声名远扬,师生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1992年至今,先后13次被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2021年获得“唐山市2018-2020年度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介绍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龙烟钢铁公司技术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高职院校。2006年,以“优秀”等级通过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1年,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2019年,学校被教育部确认为国家优质高职学校,同年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是河北省唯一一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2021年1月26日,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是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高校、全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是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是全部入选实习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50强案例的全国7所高职院校之一。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河北省首批混合所有制试点院校。 学校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现有红旗、新石、西柏坡三个校区,在校生近2万人,校内专任教师1000余人,长期聘请兼职教师500余人。学校设有材料工程系、智能制造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计算机技术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业基础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成人教育部、老年教育部、国际教育学院、互联网学院15个教学单位。学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定职业教育定位、属性和特色,对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立足先进制造,坚持钢铁特色,建设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围绕河北省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行业,开设有职业本科专业28个,专科专业58个。建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8个。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有国家教学资源库3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0门,“十三五”“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5部,全国优秀教材1部;国家1 x证书制度试点58个。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近五年新增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国家级奖项31项。 学校建有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个。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特约教育督导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2人,拥有省级教学名师、省政府特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等人才37人次。建有5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现代烙画内画技能大师工作室。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牵头组建了河北省钢铁焦化职业教育集团、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教育联盟、河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教融合联盟、河北省商业职业教育集团、河北省智能建造职业教育集团,2020年钢铁焦化职教集团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共建了中测测量与检测工程中心、河北省云环境检测中心等15个高水平产教融合项目。 学校积极开展面向行业企业的技术服务,建有省级学科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科技厅认定的技术创新中心4个,省发改委认定的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教育厅认定的应用技术研发中心3个。围绕钢铁产业转型升级,为河钢等钢铁企业解决开炉、工艺优化等技术难题,为河北钢铁产业绿色发展提供生产技术服务300余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z6尊龙平台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形成“菜单可选式”职业培训品牌,培训员工41万余人日。学校与河北老年大学开展合作办学,成为全国首家开展老年教育的高职院校,开展公益性培训68万余人日。 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有国家级众创空间、河北省创业大学,学生团队荣获“互联网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多项全国大奖。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8%以上,是宝武集团、河钢集团、首钢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万华化学集团、恒力石化等单位招聘的首选学校,毕业生起薪高,发展好,毕业三年职位晋升比例60%以上,涌现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首钢技术能手”荣彦明,“二十大代表”、“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邓晶,“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孟庆炜,“中国精益匠人”曹元军等大批技术能手、管理精英、创业英才。 学校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2017年起招收学历留学生,2018年在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建立了海外实习实训基地,在泰国、巴基斯坦合作共建2个“燕赵丝路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韩国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举办“中文 职业技能”培训。2020年7月,学校入选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第三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学校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首批成员单位,河北省教育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协会职教分会会长单位,河北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当前,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定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培养专业性技术技能人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国内有影响力的职业本科学校而不懈努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邢台学院
学校介绍 学校始建于1910年,前身是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2002年更名为邢台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706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82亿元,图书总数165.5万册。现有56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科普基地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全日制在校生17666人,近五年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和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923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52项。 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全校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近五年,获评河北省师德标兵、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省“三三三”人才称号等21人;引进外国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突贡中青年专家、天山学者等14人;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接近50%。 建设发展成果显著。学校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纯德实学”校训精神,着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形成了师范教育和应用发展两大教育体系。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后,2016年被省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以来,先后获批河北省第二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邢窑白瓷)建设单位;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河北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学校;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试点单位;被列入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学校。今年5月,中国大学排行榜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正式发布本年度中国大学评级结果,在河北省大学评级中,我校在同类学校中排名第三。 科学研究频获突破。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10个;省级科普基地2个;省级外国院士工作站1个,挪威籍在站院士白勇荣获2022年河北省燕赵友谊奖。五年来,教师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6项;出版专著83部;获授权专利63项,发明专利8项;教师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科技人才选派248人;获省市科研成果奖励180项。 文化育人特色鲜明。学校积极实施“文化育人工程”,重点打造“一河、一窑、一址、一历史生态文化校园”项目。依托四师旧址建设了省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基地。建成了“邢窑白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北方古陶瓷研究中心、郭守敬研究中心、河北省太行山文化研究基地、历史文化学院、影视产业学院等平台,挖潜邢襄历史底蕴,打造区域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高地,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服务邢台实效凸显。以“三联盟”“三对接”为抓手,构建了“u-g-s”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共同体,与包括新疆若羌、雄安新区在内的共20个县市区开展教育实践合作,建设实习点326个;共建了100余个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共建双创基地37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奖励项目8项,横向项目182项;32项研究成果获省市领导肯定,在支持我市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学校13.2万㎡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区建设,其中一期三个项目2023年已陆续投入使用,将打造其成为邢台市高层次人才聚集地、数字经济及文创产业的高端创新基地。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昭通学院
学校介绍 昭通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位于云、贵、川三省交界、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的云南省昭通市。学校环境优美,毗邻占地一千余亩的省耕国学文化公园,春观花,夏品文,秋赏月,冬戏雪。昭通学院文脉传承,底蕴丰厚,其师范教育传统可追溯到1906年清政府创设的师范传习所,历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昭通地区师范学校,1978年成立昭通师范专科学校,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22年1月,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2年4月,学校被教育部列入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的本科高校。百年办学历程铸就了学校“艰苦奋斗、严谨治学、崇尚实践、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形成了“大学无疆大人有容”的校训和“崇德、敬业、务实、创新”的校风。 40余年来,昭通学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人为己任,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经验不断丰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以新文科、新农科、新工科为龙头,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成为昭通及周边地区人才培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传播中心,昭通县市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培训基地、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培训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 学校目前设有人文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等13个教学学院,40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十多个省、市招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 学校拥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个,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示范实践实训基地1个,实验实训教学中心7个。师范技能实训场所28间,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99间,实训室51间,智慧教室、微格教室及多媒体教室共计181间,实现所有教室多媒体设备100%覆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9个。校级教学团队9个。公共教学设施平台中省级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2个。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1项,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和新兴专业建设点8个,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3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711人,其中,高级职称228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522人,另有外聘教师100人。拥有“全国会计名家”“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财政部会计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及“青年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乌蒙工匠”等知名专家学者。 学校以“教学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服务活校”为理念,成立了文学创作学院、苹果学院、天麻学院、马铃薯学院、扎西干部学院(理论教学部),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基地班、物理学专业基地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基地班、学前教育专业卓越幼儿教师班、英语专业卓越班、生物科学专业实验班、苹果天麻马铃薯特色班、文学创作特色班等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班,重点打造高原特色农业、昭通文学、教师教育、红色文化四张特色牌,推动专业建设特色发展,为地方基础教育改革、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了更好地服务昭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成立了滇东北高原特色农业研究中心、乌蒙山生态保护研究中心、金沙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研究中心,开展特色研究,获得省部级以上项目立项多项,在国际国内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40余年来,学校潜心耕作,培养了以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吴建智、全国百佳刑警阚建军、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夏天敏和雷平阳、全国优秀教师张英、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男子山地自行车越野赛冠军马皓等优秀学子为代表的6万多名优秀人才,为昭通市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时代,昭通学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全面谋划高质量内涵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人民满意的昭通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