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师范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忻州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经教育部2000年3月批准组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为我省三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是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高校唯一的“‘两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350-3339920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526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太原工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太原工业学院坐落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以工为主,以工程应用为特色,涵盖工、理、经、管、艺、教等学科门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支持高校,是山西省确定的向应用型转变首批试点高校,是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院创建于1954年,前身为华北第五工业学校,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为国防建设需要建立的一所国家重点中专,1988年升格为专科,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为省属公办全日制本科高校,更名为“太原工业学院”。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被列为山西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同年开始与中北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2019年、2022年分别与太原师范学院和太原科技大学签订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69年来,学院传承兵工优良传统,践行“知行合一、行胜于言”校训,弘扬“忠诚奉献、务实笃行、自强不息、奋进创新”的太工精神,为国防工业和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近10万德才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占地面积39.27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7.8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2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4亿元。图书馆藏书233.07万册(含电子图书)。各类教学、生活、运动等设施齐全,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自动化系、化学与化工系、计算机工程系、环境与安全工程系、材料工程系、理学系、经济与管理系、设计艺术系、体育系11个教学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外语部、继续教育部3个教学部,现有本科专业47个,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6881人。现有教职工1026人,其中专任教师80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77人,二级教授5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235人,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752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山西省“131”领军人才、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 “三晋英才”、省教学名师等省级高层次人才26人次,“双师双能型”教师194人。同时,学院柔性引进院士1人,国家杰青2人,还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学院围绕“立德树人、强化实践、突出应用、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学院不断加快建设与区域(行业)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逐步形成学科群协调发展,以学科专业建设引领学院发展的新格局。拥有“本科教学工程”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5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优势特色学科1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6门,省级一流课程认定9门、建设10门、培育17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认定项目1项、建设项目1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学院建有15个教学实验中心,23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visual c 程序设计与上机指导》等教材被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荣获包括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山西省教学成果奖、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多个各级各类教学改革奖项。在“2023年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榜单”中,我校有1个中国六星级专业,5个五星级专业,7个四星级专业,16个三星级专业,排名全省第5名,山西省新建本科院校理工类第1名。
学校坚持目标导向,围绕应用能力培养,不断完善“国家级—区域级—省级—院级”学科竞赛体系,普及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就业竞争力。学校机器人队十年七次挺进全国十六强,勇夺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冠军,被团省委授予“山西青年五四奖状”。在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50余项国家级赛事中成绩斐然。2019至2021年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本科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top10%,2022年进入top5%,获评国家a级。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三大榜单排名逐年提升,四次进入单年前100榜单,2022年位列第76,是该榜全国唯一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典型经验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中国教育报曾就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了专题报道。2019年,获批山西省“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成为我省第5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类”创新创业工作示范建设单位,在“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领域成为我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示范区和新高地,进一步彰显了“以练促教、以赛促学、产教融合、德能双优”的办学特色。
学院遵循“需求导向、深度融合”的原则,强化学科(群)交叉,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深化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及其他高校的密切联系与资源共享;引入各类社会资源,汇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学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四位一体”协同发展,进一步助推山西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获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备案凭证》。现有太原市院士工作站1个,省发改委直升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1331工程”新型功能材料、co₂转化利用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1331工程”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省教育厅高校智能检测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工信厅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储能新材料科技创新中心2个,省科技厅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创新中心1个、科普基地1个。2022年获恰佩克奖“中国高校产教融合50强”,产教融合日益深化,服务区域行业企业的能力不断增强。授权专利、sci、ei收录论文数量和专著等科技成果质量、数量逐年提高,科研项目立项渠道不断拓宽,横向经费明显增长,尤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西省重大科研突发项目等方面取得不断突破,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我校综合排名位列504位,比2022年上升8位;理工类高校位列195位,比2022年上升2位,实现三连升。
学院实施“国际化战略工程”,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渠道,不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多所大学开展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合作,为学生出国、教师海外交流深造、引进国外优质教学科研资源等创造了良好条件。
学院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文化传播平台,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营造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多次荣获山西省“文明单位”、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标兵”、山西省“平安单位”、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省城“平安标兵单位”、山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优秀单位”、山西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五一劳动奖状、山西省“五四红旗团委”、太原市园林化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
立足新起点、新征程,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贯彻“123”发展思路,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山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做出新的贡献,为建设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工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济宁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济宁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坐落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子故里、东方圣城曲阜。学校溯源于1951年创办的滕县专区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前身为济宁师范专科学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济宁学院。2008年11月,创建于1905年的百年名校曲阜师范学校整建制并入。
学校根植孔孟之乡,沐浴圣地儒风,秉承“博学笃志、择善敦行”的校训,形成了“至诚至朴、求是求新”的校风、“诲人不倦、敦品励学”的教风和“学而不厌、切问近思”的学风。学校秉持“学生为本、教师为先、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围绕建设高质量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路径,大力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数十年弦歌不辍,几代人薪火相传,学校先后为党和国家培养了10余万合格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高校德育工作优秀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省中华经典诵吟特色学校、省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省教育招生考试工作先进集体、省企校合作先进单位、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绿化示范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全省高校“物业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儒家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初等教育学院校区(原曲阜师范学校)地处曲阜明故城内,西临孔庙,北接孔府,地理位置独特,人文环境优越。1926年,校内成立了鲁西南地区最早的中共党组织——中共山东省立二师支部。1929年,进步师生上演了轰动全国的反封建历史话剧《子见南子》。1931年,组织鲁南七校师生兖州截车要求南下请愿抗日事件震动全国。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原主席楚图南曾在此执教。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原副总理万里曾在此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文化部原代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著名作家吴伯箫等曾在此就读。
学校占地1721亩,校舍建筑面积60.1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4155人。设有18个教学单位,50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197万册,电子图书103万余册,电子期刊243万册,订购电子资源数据库41个。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3亿元。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全国领先,教育教学信息化、智慧化建设跻身山东省属高校前列,被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授予全国首家“智慧校园建设示范校”。“5g 智慧教育”项目入选教育部、工信部应用试点,“智慧教室”建设成果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校)创建培育单位。学校实施校园景观提升工程,校园内绿翠环绕、假山曲池,环境优雅,景色怡人。
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形成教师教育优势突出、应用学科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积极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济宁市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集中打造了化工、机电、信息、金融、生物、材料、教师教育等11个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生物工程专业(群)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建有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一流专业8个,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项目专业2个。省一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省高校课程联盟上线课程1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学校不断强化教师教育办学优势,加大教师教育投入,高标准建设了“教师教育培训中心”。2018年以来,获省级教学改革研究立项20项,获省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8项。学校是省教育厅批准的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建设单位,与曲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
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实施“百名卓越人才”支持计划,坚持引育并举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307人,其中,博士171人、硕士683人,正高级职称83人、副高级职称312人。兼职研究生导师5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山东省教学名师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现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6个。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济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学生专业成长平台。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88个。2018年以来,我校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科技文化竞赛中获奖606项,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学校坚持科研强校理念,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凝练学科优势,突出科研特色。大力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建有省重点学科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济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济宁市重点实验室1个。组建了智能制造研究院、安全工程技术中心、基础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中心、资源开发与高值化利用工程中心,成立了“济宁学院3d打印研究院”、“济宁学院靶向药物研究院”。“济宁学院生命科学实验中心”被评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入选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孔府家学研修基地”和“济宁学院图书馆”被批准为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18年以来,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17项;发表论文880篇,其中核心期刊516篇,sci、ei、ssci等收录300余篇;获授权pct国际专利、中国发明专利共计104件。2022年自然指数排名进入中国大陆地区高校top200,省内高校排名第15名。
学校积极服务地方,主动对接济宁建设“制造强市”、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全力构建“政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生态系统。与济宁市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等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与济宁市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共同主办了“合作共赢融合发展”校地对接会,进一步深化校企对接合作。与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共建“济宁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院”,与东宏集团、恒信集团、山东网商科技集团共建产业学院,与焦点福瑞达、山东世纪阳光共建产业研究院,与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专业性技术创新平台,累计与中煤集团、山东公用环保集团、山东鲁泰控股集团、辰欣药业等行业、企业和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或技术合同60余项。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先后与俄罗斯、乌克兰、泰国、菲律宾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4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教师互派、学分互认以及留学生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多形式、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稳步提升。
回首过去,山林筚路;放眼未来,玉汝于成。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治校能力和办学水平,紧紧锚定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1385”战略,科学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的作为,为实现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的目标、开创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右江民族医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右江民族医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广西百色市——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发源地。学校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的培养,是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地区最大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百色高等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医学院校,并更名为右江民族医学院。198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00年获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2007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等级,201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5年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就业50强)、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6年认证期限,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获列入2019-2020、2021-2025年广西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06.55万平方米,设有两个校区。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216.80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91.5万册;主办省级学术期刊《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和《右江医学》;建有功能齐全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建有1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和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97个教学实践基地。
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医学影像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口腔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国际语言文化教育学院、全科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体育部1个系(部)。学校学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等4个门类;开设30个全日制普通本、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形成了普通本科教育、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格局。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两个专业已进入广西本科第一批招生。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技术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21个二级学科,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公共卫生、翻译5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2个广西一流学科(b类)、1个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广西重点学科,7个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6项自治区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5项自治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有教职工及医务人员4600余人,专任教师965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03人。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112369130”人才工程,选派200余名优秀教师出国读博、进修访学,聘请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教授、“上海曙光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国优秀教师及教育工作者8人,广西特聘专家、自治区优秀专家、广西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领军人才等知名专家、学者共50余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
学校近5年共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48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广西科技计划项目128项,各级科研立项共获纵向资助经费6000多万元。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6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获得省级奖励17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研究报告类成果著作类成果二等奖、著作类成果二等奖和论文类三等奖各1项;获国家授权专利200多项。
校获批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获得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自治区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7个自治区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5项自治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6门自治区精品课程。近五年来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7项。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等多个国家教育机构签署了教育合作交流协议,招收来自2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571人。2014年起我校与英国新拉纳克郡大学开展口腔护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学校自筹经费组织实施“双百工程”,近五年来,共选送145名优秀教师出国研修及攻读博士学位,学校邀请美、德、英、泰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到校开展学术交流277人次,共选派教师出国交流和访问累计227人次。新增国际合作项目11个,与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教育机构开展教育合作交流。
学校学校面向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拥有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各级各类学生近3万人。建校65年来,学校先后培养了8万多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毕业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达65%,他们广泛分布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部分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据统计,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94%以上,学校的人才培养有效满足了区域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为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银奖1项,华中华南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全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在线形态读片大奖赛获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在全国口腔院(系)本科生临床操作技能展示比赛获三等奖1项。在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4项,自治区级金奖15项、银奖29项、铜奖82项。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医院文化建设创新奖”“广西继续医学教育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
学校建校65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江泽民、李鹏、李瑞环、宋任穷、李铁映、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学校视察指导,给予办学充分肯定。学校恪守“大医精诚”校训,以培育“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高质量应用型医学人才为己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三个不动摇”,彰显民族地区办学特色,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同心同德、砥砺前行,奋力谱写创建新时代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新局面,守护祖国卫生的南大门。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保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保定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地处河北省保定市,距雄安新区30公里,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河北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高校党建示范校、河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2016年,学校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列入“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试点院校,2021年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标准化试点项目院校,跻身全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一方阵。
学校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始建于1904年的“保定初级师范学堂”。1910年改称“直隶第二初级师范学堂”,1928年随省易名为“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78年改建“保定师范专科学校”,1998年与保定教育学院合并,1999年河北保定师范学校并入,2007年升格为保定学院。
学校具有光荣革命传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仅省军级以上领导干部就有60余人,还有一批教育、科技、文化界名人。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师昌绪,中纪委原第二书记王鹤寿,浙江省委原第一书记铁瑛,中组部原副部长杨士杰,教育部原副部长臧伯平,著名作家梁斌,东北师大原校长丁浩川等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目前,学校毕业生已成为保定基础教育等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为地方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校园占地874亩,建筑面积40.42万平方米。现有化学类、生物类、物理类、电子类、机械类及其他类实验实训室共计405个。其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实训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为进一步提升师范生技能水平,学校投入700余万元打造了教师育化中心。学校紧密结合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雄安新区建设需要,着力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逐步形成了面向保定主导产业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构建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5个,专科专业3个,涵盖理学、文学、工学、教育学、历史学、法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9个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创新创业课程18门;建有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与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度合作。集中骨干力量建设的“水润雄安”文化网站,被列为雄安思想文化八大工程之一。
全校单价千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872.09万元。建有基于异地双活存储的数据中心,校园万兆骨干网络实现教学区、办公区、公共区域有线、无线全覆盖。图书馆藏有纸质文献150.9万余册,纸质期刊1314种,电子图书32.8万册,电子期刊2.5万种,学位论文490万余篇,音视频资源7.5万小时。拥有清同治年间刊印的《二十四史》等线装古籍1万余册,其中珍善本16种,3种入选河北省首批珍贵古籍名录。自创刊至建国前的《申报》《大公报》等珍贵影印资料千余册。图书馆现有cnki学术文献总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等24个全文数据库。
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16117人。教职工1052人(专任教师65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8人,副高级职称29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各类省级高层次人才23人。
学校高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作为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空手道分会主席单位,主办全国第十届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广受社会各界赞誉。在近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连续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基本功展示,荣获2个全能奖。在河北省首届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和教授基本功大赛中,我校师生一举斩获12项大奖,获奖人数位列河北省第二。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合唱节比赛中,学校合唱团荣获金奖,音乐舞蹈学院200名学生连续三年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梦·祖国颂”国庆特别节目。学校音乐舞蹈学院教师团队指导的阜平县“马兰花童声合唱团”惊艳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与保定市教育局合作开展马兰花开遍太行山美育工程受到省教育厅高度肯定,并向全省推广。
我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志愿活动。选派31名志愿者圆满完成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工作。近年来,学校17支团队入选团中央社会实践专项计划。“西部支教”志愿服务项目获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麦浪飞翔”乡村夏令营项目荣获团中央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服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学校承办了河北省第七、八两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近三届累计获得3金3银48铜的优异成绩,连续三年获评优秀组织奖,在“挑战杯”、“学创杯”、“大创年会”等各项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理科大学、理工大学,日本札幌国际大学,美国黑山州立大学、东肯塔基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韩国大田大学,俄罗斯楚瓦什国立师范大学等20余所海外院校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百余名学生赴国外合作院校交流学习或攻读学位,20余名骨干教师公派赴海外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或进修访学,20余名师生经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选拔赴美国、加纳、泰国、日本等国家开展汉语教学。受国家文化部委派,学校合唱团代表国家参加第四届爱沙尼亚流行音乐合唱节。2020年以来,与汉考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全国首家“hsk留学中国基地”合作项目,与复旦大学、天津大学等多所“双一流”高校共同举办六期“hsk中国名校体验项目”线上课程,培养800余名日本留学生,获得项目合作方和留学生一致好评。
2000年以来,契合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扎根西部,为边疆稳定、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习近平在信中称赞他们响应国家号召,怀着执着的理想,奔赴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扎根基层教书育人,十几年如一日,写下了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他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中宣部等部委联合主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专题展出。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先后荣获“中国五四青年奖章集体”“中华儿女年度人物”“‘中国好人’敬业奉献好人群体”“燕赵楷模”等荣誉称号。2022年5月,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入选中国青年报社推出的“追寻百年团史上的精神路标”。
学校党委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回信要求,着力构建新时代服务西部、扎根基层大思政育人长效机制,倾力打造立德树人载体平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石广场”、西部支教主题园、“理想的力量——保定学院百年办学影像史志馆”“红旗的召唤——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优秀事迹展馆”“人民永远是靠山——吕正操革命精神研学中心”等规模化、立体化、系统化的德育基础设施。创设“三位一体 以文化人”德育模式,实施“七大育人工程”,打造德育共同体。学校被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北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获评首批河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相关活动做法多次被光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学习强国全国平台等中央级媒体专题报道。
进入“十四五”,学校秉承“德业兼修、知行并重”的校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接保定主导产业,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为路径,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开放办学模式,切实担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为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受人尊重、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凝聚强大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景德镇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景德镇学院是一所多科性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创建于1977年,坐落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闻名的千年瓷都——江西省景德镇市。
学校现有规划用地面积2025亩,一期建设用地1031亩,一期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二期建设近200亩已经启动。截止目前,在校学生近13000人。设有11个二级学院,本科招生专业31个,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拥有各类图书200万册(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5亿元。校内外实习、实验、实训、实践基地400余个。学校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平安校园、江西省文明校园。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引育并举,努力建成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思想解放、勇于创新、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近800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3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70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近500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和省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省级教学名师、省高校金牌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各类人才80余人。
学校坚持教学立校,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制定《景德镇学院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4年)》,不断优化学校专业结构,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现有江西省高水平教学团队4个,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及在线开放课程17门,2人获批江西省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近年在省级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30余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确定了“两减两增”和“两分两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思路。2020年以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达570余人次,其中,在第七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铜奖2项;在十三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奖金1项、银奖1项、铜奖3项。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积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拥有世界陶瓷领域唯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瓷文化传承基地”“全国青少年陶艺培训基地”等10个省级以上文化交流平台和科研平台,获批生命科学科普教育基地、航模与工程技术中心、汽车实训中心三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020以来年,主持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152项,教师发表论文1320篇,获得专利授权410项,出版专著20余部。
学校坚持开放荣校,扎根地方办大学。学校主动对接江西省“2 6 n”和景德镇“3 1 x”产业体系,积极融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融合、校地融合,确立了以陶瓷艺术和师范教育为主体、做强艺术、做优师范、做精理工,做特文管的“一体两翼”学科专业布局。学校为地方培养近10万各类人才,成为景德镇及周边地区重要人才培养基地,被当地誉为陶瓷艺术大师的摇篮、中小学教师的孵化基地,培养出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最美公务员”姚石玉,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最美村官”黄娜,全国“乡村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程风等一批优秀校友。
学校坚持文化铸校,不断彰显文化育人功能。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组建40多支“红色走读”队伍开展实地寻访革命足迹活动,获全省高校“红色走读”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号召,举办两届“传承与创新——学校的使命与担当中国陶瓷艺术教育”国际论坛、“走进非洲—景德镇学院陶瓷艺术作品展”等大型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扎实开展“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联合国教席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实施“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和党建品牌提升工程,不断增强全体师生的爱校荣校意识,文化育人功能不断凸显。
当前,学校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砥砺奋进,锐意进取,坚决打赢“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高标准通过师范专业认证、高水平通过全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三大攻坚战,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奋力谱写建设人民满意的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蚌埠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蚌埠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创办高等教育始于1978年,2007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蚌埠教育学院、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职工大学三校合并的基础上组建;2011年8月,学校管理体制由“省市共建、市管为主”,上划为“省市共建、省管为主”;2014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 年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128亩,校园建筑面积37万m2,固定资产总值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6亿元,纸质图书144.53万册、电子图书97.47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24个,纸质期刊1092种,建有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2个。
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七个学科门类,设有14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全日制在校学生173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930人,其中专任教师70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3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等46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18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省级线上教学名师3名,省级教坛新秀28人。
学校坚持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入选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第二批示范建设院校,获批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专业11个,立项建设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1个,拥有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15个、省级名师工作室4个,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50项。
学校坚持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高等教育新理念,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1项。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行业企业先后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博智深学人工智能学院、中交协物流产业学院、华曙高科3d打印产业学院、丰原生物工程产业学院、国显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6个产业学院,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积极参与“三地一区”建设行动。
学校坚持协同创新,致力服务社会,与蚌埠市人民政府、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共建安徽省硅基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并列入省政府与中科院全面创新合作项目,建有安徽省硅基新材料工程实验室、硅基新材料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另有功能粉体材料蚌埠市实验室等6个市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52项,获批专利授权544件,其中发明专利83件。
学校稳步推进开放办学,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先后与匈牙利、乌克兰、爱尔兰、美国、韩国、意大利、泰国等国家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推进蚌埠市国际友好城市建设,开设非通用语种匈牙利语课程。以服务国家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重点,建有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蚌埠分中心,是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和安徽省教育厅农民工培训重点院校。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笃学、重行、修德、立才”的校训精神,致力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效。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0%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5-2018年,学院在省委综合考核中连续四年获评“优秀”等次。
步入新时代,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抓住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以持续深化教育教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抓手,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更大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州航海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广州航海学院创办于1964年,是广州市人民政府管理的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海事本科院校,广东省“文明校园”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冲补强”计划“强特色”建设高校,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省基层人民武装部建设省级试点单位,连续六年荣获广东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是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航海院校,我国华南地区航运业高级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
(黄埔校区校门和南教学楼)
(黄埔校区北区教学楼)
(“航海家的摇篮”荣誉石,由我校校友、书法家陈春盛题字)
2018年,广东省委、广州市委明确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筹建广州交通大学。2020年12月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明确“推动建设广州交通大学等高校”、“支持广州建设广州交通大学”,将广州建设广州交通大学列入重点项目清单。2021年5月《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建设广州交通大学,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2021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快推动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广州交通大学等高校。
(学校南门)
学校校园面积约525亩,现有两个校区,其中黄埔校区毗邻闻名世界的黄埔军校,琶洲校区坐落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溯源地广州黄埔古港。2021年广州市确定为建设广州交通大学在广州航海学院黄埔校区周边征地413亩,学校总用地面积为978亩。
(北教学楼广场)
学校党委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大力推进从严治党与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有机结合,坚持“立德树人、学以致用、服务强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持“勤学、善思、厚德、求新”校训;立足广州,面向华南,服务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积极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努力培养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思维活跃、综合素质高、满足行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以本科生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以工学为主,以服务海事为特色,拓展“海陆空轨”专业链,形成工、管、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持续不断地为我国华南地区港口与航运业的发展提供高级人才支撑。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黄埔校区田径场和体育馆)
(黄埔校区北区运动场)
学校现有教职工933人,高级职称人员337人,其中,教授 (含正高)100人,副教授(含副高 )237人,博士(后)共135人,其中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3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青年后备人才)7人,广州市教学名师1人,无限航区船长7人(高级船长2人),无限航区轮机长5人(高级轮机长3人);多名教师获得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省级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有2位高级船长受中央军委和交通部委派先后3次担任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的“护航船长”。
(广州交通大学建设院士专家咨询会合影)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专家合影)
学校设有海运学院、轮机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港口与航运管理学院、土木与工程管理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航运经贸学院、国际邮轮游艇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外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基础人文社科部、船员培训中心等17个教学单位。现设本科招生专业35个,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472人。
(黄埔校区海燕广场.喜迎新生报到)
(新生开学典礼)
本科招生专业包括: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交通运输、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物流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国际商务、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工程管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车辆工程、邮轮工程与管理、交通管理、海事管理、财务管理、金融学、法学、旅游管理、物流管理、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商务英语、意大利语等专业。
(周一升国旗)
(国旗队飒爽英姿)
中外联合培养国际班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商务英语、意大利语。
(学生在图书馆阅读)
(学生在教室自习)
本科协同育人实验班:电气工程及自自动化、车辆工程。
(学生在图书馆)
(学生在校园)
学校拥有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省级重点学科,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在2021校友会中国理工类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航海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2个专业被评为6星级、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广州航海学院在全国211所理工类院校中位居第81位。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在《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居中国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排名(应用型)第一位。中国科教评价网2021-2022年商务英语专业排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名),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在365所院校中位列14名。
(粤港澳大湾区航运研究院成立)
(参加招生咨询宣传展览会的老师和同学们)
(操艇训练基地)
学院建有校内实验室123个,含校内实习工厂和设备完善的水上训练中心各1个,校外实践基地88个,拥有“广航1号”教学游艇1艘,与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实习船4艘。
(“广航1号”教学训练游艇)
学院拥有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4个,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6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4个,建成国际海事组织(imo)示范课1门,省级一流、精品课程等28门。
(航海模拟器、机器人研究中心、流体力学实验室)
(轮机模拟器vr实验室)
(2020航海教育培训基地签约仪式)
(学生在南沙港国际轮船上实习)
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包含2个一等奖),承担省级教改项目48项。获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多次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广东发展研究奖等荣誉。我校教授领衔团队荣获国际焊接学会(iiw)2022年度ugo guerrera奖。多篇专项咨询报告、提案、政策建议得到国务院、广东省领导的高度肯定。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青年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省部级和市厅级等课题近200项。
(第九届广州国际海事贸易展览会暨论坛)
(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工程装备保障材料高峰论坛)
广州航海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协同育人。学院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共建“中英联合海事研究中心”,与外交学院共建“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海上合作基地”,与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共建“泛珠国际航运创新研究院”。与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与芬兰中央应用科技大学、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美国费尔菲尔德大学、瑞典世界海事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国际大学等23所国外知名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外宾来访交流)
(新加坡访问团来校交流)
(学生风采)
广州航海学院以服务国家航运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已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近8万人,遍布华南地区航运、港口、航道、物流、海事等部门。学校人才培养实现国际化程度高、职业素质高、技能证书持证率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近年来,学校平均总体就业率达9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校大部分毕业生在广州、大湾区,从事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行业对广航毕业生的评价是“能力强、上手快、留得住”。2020年12月蔡木德船长(1991级船舶驾驶专业)和程邦武轮机长(1993级轮机管理专业)两位校友同时荣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与校友“王牌轮机长”吴有胜、“金锚奖”船长李志等“全国劳动模范”一起成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典型代表。
(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
(2020届毕业生招聘会)
(2021届毕业典礼)
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广州航海学院办学特色鲜明,行业影响力强,引领华南地区海事教育发展,是广东省本科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教育与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广东航海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
(广东省船员服务协会第二届二次会员大会)
(广州航海学院粤港澳大湾区航运研究院成立)
办学历程
1964年,由于海上运输及抗美援越的需要,根据国务院李先念副总理的指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集宁师范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集宁师范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市地处京津冀、环渤海、呼包银榆三大经济圈结合部,是亚欧经济带的枢纽城市,享有“中国薯都、风电之都、草原皮都、神舟家园、中国草原避暑之都”等美誉。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1931年,原绥远省在集宁创办绥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开启了乌兰察布近现代教师教育的先河。195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乌兰察布盟师范专科学校。197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恢复乌盟师范学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开始招收大专班。1978年,大专班单独办学。198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乌盟师范大专班的基础上建立乌兰察布师范专科学校。1995年,更名为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乌兰察布盟师范学校和乌兰察布盟蒙古族师范学校并入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教育部批准在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集宁师范学院。2013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学校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列为全区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2021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全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同年,学校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2023年,学校获批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学校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节水型高校、园林式单位、文明校园等荣誉。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617亩,总建筑面积34.6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55.76万册,电子图书110万册。设有附属实验中学1所。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491人,其中,本科生11636人。在编在职教职工80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38人,具有硕博学位5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草原英才3人,自治区“新世纪三二一人才工程”人选10人、青年创新人才1人、青年科技英才3人、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
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开设34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17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5门、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10门,其中,自治区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学校现有自治区级教学团队7个。
已建成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石墨烯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科技厅专业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个、自治区科技厅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协同成员单位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校级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科研院所37个、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乌兰察布市民委三家共建乌兰察布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初步形成了区、地、校多层次科研创新体系。
2009年升格为本科以来,学校教师承担科研项目146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项,省级项目600项,地市级科研项目48项,校级科研项目770项,横向项目35项。发表学术论文3655篇;出版专著478部;获批专利115项;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获首届乌兰察布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首批a类学术期刊,2016年荣获首届内蒙古高校学报出版质量优秀奖。
多年来,学生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累计上线1491人,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科技创新创业、大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学生在人文知识竞赛、科技创新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多项大奖。
建校以来,学校立足边疆民族地区,践行“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始终不渝为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了九万多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各类人才,为国家、自治区特别是乌兰察布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乌兰察布基础教育、民族教育的摇篮和城市智慧的心脏。
刘云山同志为母校题词“春华秋实桃李满天下,教书育人英才遍草原”。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青海民族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新中国第一所民族院校,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1956年9月经国务院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是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也是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09年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肩负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双重使命,坚持为国家战略服务、为民族地区现代化服务、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以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立足青海大地、扎根青藏高原、辐射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明显,理工医类学科特色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流民族大学为目标。培养了12万余名各民族人才,其中有6万余名毕业生在青海工作,近万名在西藏、新疆工作,先后涌现出以改革先锋杰桑•索南达杰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和53名省部级领导干部、1300多名厅局级干部和12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00余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青海的民主改革、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各项改革发展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目前,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20901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1507名,占在校学生的55.05%。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有效汇聚了李文实、芈一之、胡安良、祁顺来、毛继祖、贾晞儒、吴启勋、马成俊、李军乔、林鹏程等一批知名学者,极大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学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学校现有1237名教职工,专任教师801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65名、副高级职称283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93名。拥有“双聘院士”1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名、全国优秀教师5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名、青海省高端人才千人计划杰出人才1名、青海学者2名、全省“最美教师”1名、全省“最美高校辅导员”2名等。
学校高度重视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人文社会学科始终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优势地位,与青海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相衔接的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藏医药等理工类学科建设形成规模、富有特色。学校现有22个教学学院,2个国内一流立项建设学科(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和1个省内一流立项建设学科(化学),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民族学)、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个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工学、哲学、艺术学十一大门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共有60个本科专业,其中文史类本科专业19个,占比为32%,理工类本科专业35个,占比为58%,体育艺术类本科专业6个,占比10%,形成了较为综合的文、理、工学科结构布局。现有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始终扎根青海大地,立足时代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的标志性成果。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8项、冷门“绝学”项目5项,教育部重大招标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1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66项;出版专著教材324部,发表论文2550篇,为各级政府提供智库报告64篇。现有教育部国别区域研究备案中心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青海基地、青藏高原语言文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环境资源法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重点研究基地等7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喜马拉雅山地国家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民委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拥有民族研究所、青海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9个省级科研机构和29个校级科研机构。成立“青海省人民政府-天津大学 双碳研究院”、“青海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青海民族大学-天津大学 中华民族艺术研究院”、“青海民族大学-厦门大学 青海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青藏高原蕨麻产业研究院”6个高层级科研机构。有国家民委青藏高原资源化学与生态环境保护、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保护与开发、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青海省联合实验室和1个与天津大学联合共建实验室、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1个院士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室、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编辑出版《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等4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入选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南京大学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核心期刊目录。
学校分东序、西昆、文实、博雅、南山五个校区,占地面积约1383亩,建筑面积45.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账面总值约15.5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1亿元;图书资料382.86万册(含电子图书212.52万册),其中民族文字图书12万册,藏文大藏经1667函,汉文古籍3166部78750册(其中善本380部),23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生均183册图书,是青藏高原汉文古籍和藏文古籍馆藏图书最多特别是珍贵古籍馆藏量最多的高校,其中《山海经全图》《格古要论》《订讹杂考》三部珍贵古籍被收录到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亲自批准建设的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学校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现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韩国韩南大学和我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41所院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在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实现我省孔子学院建设零的突破。与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合作举办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省内唯一。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建有区域国别研究院和六个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其中“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基地”“喜马拉雅山地国家研究基地”获批为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自招收外国留学生起已累计培养3000余名外国留学生,现有年度外国留学生百余名,是青海省培养留学生最多的高校。2012年以来,在教育部关怀下,形成以天津大学为组长单位,厦门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成员单位的“组团式”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格局,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高校也与我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构建起“3 9”的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新格局。
立足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及学校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主题”,围绕内涵建设构建以民族学为核心的人文社科和以理学为基础的理工医“两大学科群”,抓住思政课建设、教学工作、科学研究“三个重点”,夯实人才队伍、内部治理、综合服务、基本建设“四大保障要素”,推进实施改革发展“十项工程”,不断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封闭式发展向开放协同式发展转变,从被动式发展向主动式发展转变的“三个转变”,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流民族大学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东体育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山东体育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高水平省属普通高等体育院校。现建有济南(校本部)、日照两个校区。正在建设的山东体育学院青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占地60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为政府交钥匙工程。山东体育学院新的主校区建设已纳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规划并获省政府批准。
学校现有研究生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武术学院、体育艺术学院、体育管理学院、运动休闲学院、运动与健康学院、体育传媒与信息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等教学机构13个,建有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中国举重学院、中国橄榄球学院、中国轮滑学院等5所“国字号”学院和1所附属中学(挂山东省体育实验中学牌子)。其中,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是全国唯一省部共建的以足球、篮球为特色的应用型国家级专项运动学院。
学校以体育学学科为主,是全国首批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体育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单位、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体育学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康复学等5个二级学科,以及3个体育专业硕士学位培养领域,与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现有在校生1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600余人、研究生700余人、中专生1800余人。现有本科招生专业17个,其中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体育经济与管理4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特殊教育、运动康复、应用心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舞蹈表演等8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特殊教育、运动训练等3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培育立项建设专业群。在全国首开马术运动与管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先河。
现有教职工710余人,其中正高级72人、副高级239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278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60多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其他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7个。
现有运动健康与健身科技实验室、体育健身器材装备与技术实验室、运动与健身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运动与健身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运动监控大数据中心、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数字体育实验教学中心、黄河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重点实验室等20余个重点实验室和教学示范中心,各类仪器设备总值约2亿元。图书馆藏书280万册(含电子图书),是省内最大的体育文献信息资源中心。
近年来,学校累计获批国家级项目18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获批厅局级以上项目200多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0余部,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获得教学科研奖励30余项,包括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13项山东省高校教学成果奖等。学校主办《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科技》2个学术期刊。由我校发起并承办、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全国体育科技创新大赛”永久落户我校,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
学校不断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创建了30余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文创基地,包括国家体育科普基地(科学健身与健康促进科普基地)、国家体育总局科学健身示范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螳螂拳)、山东省科学健身指导中心、高端体育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青少年脊柱健康促进中心、山东省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暨校园足球训练总营、山东省体育产业研究院、山东体育政策研究中心、山东省互联网 体育科技协同创新孵化基地、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中心、山东省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研究中心、齐鲁体育文化博物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齐鲁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发展中心、山东省体育艺术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优秀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基地等。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等单位共建国家体育新经济产业发展研究基地,联合沿黄九省区有关单位共建黄河流域体育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体、黄河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受省教育厅委托,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秘书处、山东省省级体育专项特色学校管理办公室设在我校。打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品牌赛事——全国体育院校篮球联赛(scba),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
学校主动探索专业体育院校服务国家奥运战略新路径,创新推进“训科医教培”五位一体奥训基地建设,与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单项体育协会及地方体育主管部门共建了国家举重队备战奥运会训练基地、国家田径队备战奥运会训练基地暨中国田径协会青训基地、中国橄榄球协会奥运备战基地、山东省体育局日照训练基地,高水平保障8支国家队备战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首创了全国首个运动监控大数据中心,研发了2部备战奥运科技保障车,组建了多支科技服务团队,积极助力奥运备战。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与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国(境)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在西班牙武康大学建设“山东体育学院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西班牙实训基地”,与英国拉夫堡大学、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英国提赛德大学等国外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引进西班牙武康大学“教练员学”、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运动生理学”等国外优质课程,与莫斯科国立体育与旅游大学联合开展科研合作,建有生物力学工程、竞技体育训练科学2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聘请米卢教练团队、乌克兰教练团队等多名外籍专家到校授课(执教)。学校与法国国家马术学院等共建爱马人国际马术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邦尼集团共建国际电子竞技学院。与世界健身联合会(国际)共建世界健身联合会中国培训学院,与afa亚洲健身学院共同打造高校职业健身人才培养基地。
建校65年来,累计培养了7万多名优秀人才。学子张常鸿、孙一文、张梦雪、李晓霞、张成龙、周璐璐、奚爱华、邢傲伟、林伟宁、邢慧娜、唐功红等人在近六届奥运会上共获15枚金牌、29枚奖牌。在第32届东京奥运会上,27名学子和校友参加10个大项21个小项的比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2金3铜,打破1项世界纪录;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385名学子和校友参赛共获38金30银25铜,成为山东代表团金牌和奖牌总数“四连冠”的主力军;在第31届成都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11名学生参加7个大项12个小项的比赛共获8金2银2铜,位列全国高校第四,获省委省政府贺信表彰。学校积极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经验做法2次登上《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学校6次荣获省委省政府通令嘉奖、通报表扬、集体一等功等表彰,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荣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通报表扬,被授予“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了“到建校100周年时,成为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特色鲜明的百年体育名校”三步走的建设目标。学校将大力弘扬“坚卓竞远、严勤创实”的校训校风,深入践行“对接需求、协同创新、集聚特色”发展理念,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系统推进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产教融合、校地融合、科教融汇,积极服务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