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体育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山东体育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高水平省属普通高等体育院校。现建有济南(校本部)、日照两个校区。正在建设的山东体育学院青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占地60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为政府交钥匙工程。山东体育学院新的主校区建设已纳...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531-89655029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530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忻州师范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忻州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经教育部2000年3月批准组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为我省三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是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高校唯一的“‘两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1619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700余人。在编教职工1285人,其中,专任教师953人,教授60人,副教授275人,博士186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7人。学校现有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人,山西省教学名师7人,山西省高校“131”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5人,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3人。
学校现有43个本科专业,涵盖法、教、文、史、理、工、管、经、艺等9个学科门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优势特色专业8个。现有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5个;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培育项目1项,山西省协同创新培育项目1项,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新型研发机构1个,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3个,山西省文物局科研基地1个;省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24门;省级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元好问研究、五台山文化研究处于领先水平。
1997年以来,学校创造性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工作,构建了高师院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26年来累计派出60000余名大学生,深入山西、河北、新疆、海南等地23个县(市、区)700余所农村中小学,开展实习支教工作,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富有成效的“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忻师”脱贫攻坚之路,开创了实践育人新模式。
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合格师资和各级各类人才9万余名,毕业生择业期就业率年均80%以上。其中师范类毕业生多数成为扎根基础教育事业的骨干。
当前,学校正全力落实第五次党代会目标任务,扎实推进“2263”工作目标,坚持服务国家、山西省和忻州市重大战略需求,主动融入和服务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努力为地方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彰显忻师担当、贡献忻师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蚌埠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蚌埠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创办高等教育始于1978年,2007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蚌埠教育学院、蚌埠高等专科学校、蚌埠职工大学三校合并的基础上组建;2011年8月,学校管理体制由“省市共建、市管为主”,上划为“省市共建、省管为主”;2014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 年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128亩,校园建筑面积37万m2,固定资产总值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6亿元,纸质图书144.53万册、电子图书97.47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24个,纸质期刊1092种,建有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2个。
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七个学科门类,设有14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全日制在校学生173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930人,其中专任教师70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3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等46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18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省级线上教学名师3名,省级教坛新秀28人。
学校坚持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入选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第二批示范建设院校,获批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专业11个,立项建设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6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1个,拥有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15个、省级名师工作室4个,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50项。
学校坚持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高等教育新理念,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1项。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行业企业先后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博智深学人工智能学院、中交协物流产业学院、华曙高科3d打印产业学院、丰原生物工程产业学院、国显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6个产业学院,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优势,积极参与“三地一区”建设行动。
学校坚持协同创新,致力服务社会,与蚌埠市人民政府、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共建安徽省硅基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并列入省政府与中科院全面创新合作项目,建有安徽省硅基新材料工程实验室、硅基新材料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另有功能粉体材料蚌埠市实验室等6个市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52项,获批专利授权544件,其中发明专利83件。
学校稳步推进开放办学,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先后与匈牙利、乌克兰、爱尔兰、美国、韩国、意大利、泰国等国家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推进蚌埠市国际友好城市建设,开设非通用语种匈牙利语课程。以服务国家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为重点,建有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蚌埠分中心,是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和安徽省教育厅农民工培训重点院校。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笃学、重行、修德、立才”的校训精神,致力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效。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0%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15-2018年,学院在省委综合考核中连续四年获评“优秀”等次。
步入新时代,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抓住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以持续深化教育教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抓手,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贡献更大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州航海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广州航海学院创办于1964年,是广州市人民政府管理的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海事本科院校,广东省“文明校园”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冲补强”计划“强特色”建设高校,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省基层人民武装部建设省级试点单位,连续六年荣获广东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是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航海院校,我国华南地区航运业高级人才重要的培养基地,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
(黄埔校区校门和南教学楼)
(黄埔校区北区教学楼)
(“航海家的摇篮”荣誉石,由我校校友、书法家陈春盛题字)
2018年,广东省委、广州市委明确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筹建广州交通大学。2020年12月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明确“推动建设广州交通大学等高校”、“支持广州建设广州交通大学”,将广州建设广州交通大学列入重点项目清单。2021年5月《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建设广州交通大学,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2021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快推动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广州交通大学等高校。
(学校南门)
学校校园面积约525亩,现有两个校区,其中黄埔校区毗邻闻名世界的黄埔军校,琶洲校区坐落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溯源地广州黄埔古港。2021年广州市确定为建设广州交通大学在广州航海学院黄埔校区周边征地413亩,学校总用地面积为978亩。
(北教学楼广场)
学校党委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大力推进从严治党与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有机结合,坚持“立德树人、学以致用、服务强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持“勤学、善思、厚德、求新”校训;立足广州,面向华南,服务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积极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努力培养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思维活跃、综合素质高、满足行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以本科生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以工学为主,以服务海事为特色,拓展“海陆空轨”专业链,形成工、管、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持续不断地为我国华南地区港口与航运业的发展提供高级人才支撑。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黄埔校区田径场和体育馆)
(黄埔校区北区运动场)
学校现有教职工933人,高级职称人员337人,其中,教授 (含正高)100人,副教授(含副高 )237人,博士(后)共135人,其中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3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青年后备人才)7人,广州市教学名师1人,无限航区船长7人(高级船长2人),无限航区轮机长5人(高级轮机长3人);多名教师获得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省级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有2位高级船长受中央军委和交通部委派先后3次担任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的“护航船长”。
(广州交通大学建设院士专家咨询会合影)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专家合影)
学校设有海运学院、轮机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港口与航运管理学院、土木与工程管理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航运经贸学院、国际邮轮游艇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外语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基础人文社科部、船员培训中心等17个教学单位。现设本科招生专业35个,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472人。
(黄埔校区海燕广场.喜迎新生报到)
(新生开学典礼)
本科招生专业包括: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交通运输、船舶电子电气工程、物流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国际商务、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工程管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土木工程、车辆工程、邮轮工程与管理、交通管理、海事管理、财务管理、金融学、法学、旅游管理、物流管理、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商务英语、意大利语等专业。
(周一升国旗)
(国旗队飒爽英姿)
中外联合培养国际班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商务英语、意大利语。
(学生在图书馆阅读)
(学生在教室自习)
本科协同育人实验班:电气工程及自自动化、车辆工程。
(学生在图书馆)
(学生在校园)
学校拥有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省级重点学科,航海技术、轮机工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在2021校友会中国理工类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航海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2个专业被评为6星级、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广州航海学院在全国211所理工类院校中位居第81位。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在《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居中国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排名(应用型)第一位。中国科教评价网2021-2022年商务英语专业排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名),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在365所院校中位列14名。
(粤港澳大湾区航运研究院成立)
(参加招生咨询宣传展览会的老师和同学们)
(操艇训练基地)
学院建有校内实验室123个,含校内实习工厂和设备完善的水上训练中心各1个,校外实践基地88个,拥有“广航1号”教学游艇1艘,与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实习船4艘。
(“广航1号”教学训练游艇)
学院拥有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4个,广东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6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4个,建成国际海事组织(imo)示范课1门,省级一流、精品课程等28门。
(航海模拟器、机器人研究中心、流体力学实验室)
(轮机模拟器vr实验室)
(2020航海教育培训基地签约仪式)
(学生在南沙港国际轮船上实习)
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包含2个一等奖),承担省级教改项目48项。获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多次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广东发展研究奖等荣誉。我校教授领衔团队荣获国际焊接学会(iiw)2022年度ugo guerrera奖。多篇专项咨询报告、提案、政策建议得到国务院、广东省领导的高度肯定。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青年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省部级和市厅级等课题近200项。
(第九届广州国际海事贸易展览会暨论坛)
(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工程装备保障材料高峰论坛)
广州航海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协同育人。学院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共建“中英联合海事研究中心”,与外交学院共建“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海上合作基地”,与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共建“泛珠国际航运创新研究院”。与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合作培养研究生。与芬兰中央应用科技大学、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悉尼科技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美国费尔菲尔德大学、瑞典世界海事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国际大学等23所国外知名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
(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外宾来访交流)
(新加坡访问团来校交流)
(学生风采)
广州航海学院以服务国家航运事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已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近8万人,遍布华南地区航运、港口、航道、物流、海事等部门。学校人才培养实现国际化程度高、职业素质高、技能证书持证率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近年来,学校平均总体就业率达9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校大部分毕业生在广州、大湾区,从事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行业对广航毕业生的评价是“能力强、上手快、留得住”。2020年12月蔡木德船长(1991级船舶驾驶专业)和程邦武轮机长(1993级轮机管理专业)两位校友同时荣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与校友“王牌轮机长”吴有胜、“金锚奖”船长李志等“全国劳动模范”一起成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典型代表。
(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
(2020届毕业生招聘会)
(2021届毕业典礼)
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广州航海学院办学特色鲜明,行业影响力强,引领华南地区海事教育发展,是广东省本科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教育与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广东航海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
(广东省船员服务协会第二届二次会员大会)
(广州航海学院粤港澳大湾区航运研究院成立)
办学历程
1964年,由于海上运输及抗美援越的需要,根据国务院李先念副总理的指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集宁师范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集宁师范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市地处京津冀、环渤海、呼包银榆三大经济圈结合部,是亚欧经济带的枢纽城市,享有“中国薯都、风电之都、草原皮都、神舟家园、中国草原避暑之都”等美誉。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1931年,原绥远省在集宁创办绥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开启了乌兰察布近现代教师教育的先河。195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乌兰察布盟师范专科学校。197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恢复乌盟师范学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开始招收大专班。1978年,大专班单独办学。198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乌盟师范大专班的基础上建立乌兰察布师范专科学校。1995年,更名为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乌兰察布盟师范学校和乌兰察布盟蒙古族师范学校并入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教育部批准在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集宁师范学院。2013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学校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列为全区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2021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全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同年,学校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2023年,学校获批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学校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节水型高校、园林式单位、文明校园等荣誉。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617亩,总建筑面积34.6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55.76万册,电子图书110万册。设有附属实验中学1所。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491人,其中,本科生11636人。在编在职教职工80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38人,具有硕博学位5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草原英才3人,自治区“新世纪三二一人才工程”人选10人、青年创新人才1人、青年科技英才3人、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
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开设34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17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5门、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10门,其中,自治区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学校现有自治区级教学团队7个。
已建成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石墨烯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科技厅专业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个、自治区科技厅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协同成员单位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校级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科研院所37个、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乌兰察布市民委三家共建乌兰察布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初步形成了区、地、校多层次科研创新体系。
2009年升格为本科以来,学校教师承担科研项目146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3项,省级项目600项,地市级科研项目48项,校级科研项目770项,横向项目35项。发表学术论文3655篇;出版专著478部;获批专利115项;获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获首届乌兰察布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首批a类学术期刊,2016年荣获首届内蒙古高校学报出版质量优秀奖。
多年来,学生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累计上线1491人,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科技创新创业、大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学生在人文知识竞赛、科技创新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多项大奖。
建校以来,学校立足边疆民族地区,践行“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始终不渝为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了九万多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各类人才,为国家、自治区特别是乌兰察布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和谐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乌兰察布基础教育、民族教育的摇篮和城市智慧的心脏。
刘云山同志为母校题词“春华秋实桃李满天下,教书育人英才遍草原”。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青海民族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新中国第一所民族院校,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1956年9月经国务院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是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也是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09年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肩负教育工作和民族工作的双重使命,坚持为国家战略服务、为民族地区现代化服务、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以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立足青海大地、扎根青藏高原、辐射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明显,理工医类学科特色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流民族大学为目标。培养了12万余名各民族人才,其中有6万余名毕业生在青海工作,近万名在西藏、新疆工作,先后涌现出以改革先锋杰桑•索南达杰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和53名省部级领导干部、1300多名厅局级干部和12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00余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建立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青海的民主改革、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各项改革发展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目前,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的20901名学生在校学习,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1507名,占在校学生的55.05%。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有效汇聚了李文实、芈一之、胡安良、祁顺来、毛继祖、贾晞儒、吴启勋、马成俊、李军乔、林鹏程等一批知名学者,极大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学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学校现有1237名教职工,专任教师801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65名、副高级职称283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93名。拥有“双聘院士”1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名、全国优秀教师5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名、青海省高端人才千人计划杰出人才1名、青海学者2名、全省“最美教师”1名、全省“最美高校辅导员”2名等。
学校高度重视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人文社会学科始终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优势地位,与青海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相衔接的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藏医药等理工类学科建设形成规模、富有特色。学校现有22个教学学院,2个国内一流立项建设学科(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和1个省内一流立项建设学科(化学),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民族学)、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1个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工学、哲学、艺术学十一大门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共有60个本科专业,其中文史类本科专业19个,占比为32%,理工类本科专业35个,占比为58%,体育艺术类本科专业6个,占比10%,形成了较为综合的文、理、工学科结构布局。现有1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始终扎根青海大地,立足时代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的标志性成果。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重点项目8项、冷门“绝学”项目5项,教育部重大招标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1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66项;出版专著教材324部,发表论文2550篇,为各级政府提供智库报告64篇。现有教育部国别区域研究备案中心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青藏高原民族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青海基地、青藏高原语言文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环境资源法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重点研究基地等7个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喜马拉雅山地国家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民委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拥有民族研究所、青海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等9个省级科研机构和29个校级科研机构。成立“青海省人民政府-天津大学 双碳研究院”、“青海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青海民族大学-天津大学 中华民族艺术研究院”、“青海民族大学-厦门大学 青海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青藏高原蕨麻产业研究院”6个高层级科研机构。有国家民委青藏高原资源化学与生态环境保护、青藏高原藏药资源保护与开发、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青海省联合实验室和1个与天津大学联合共建实验室、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1个院士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室、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编辑出版《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藏文版)和《青藏高原论坛》等4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入选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南京大学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核心期刊目录。
学校分东序、西昆、文实、博雅、南山五个校区,占地面积约1383亩,建筑面积45.1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账面总值约15.5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1亿元;图书资料382.86万册(含电子图书212.52万册),其中民族文字图书12万册,藏文大藏经1667函,汉文古籍3166部78750册(其中善本380部),23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生均183册图书,是青藏高原汉文古籍和藏文古籍馆藏图书最多特别是珍贵古籍馆藏量最多的高校,其中《山海经全图》《格古要论》《订讹杂考》三部珍贵古籍被收录到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注、亲自批准建设的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学校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现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日本南山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韩国韩南大学和我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41所院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在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实现我省孔子学院建设零的突破。与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合作举办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省内唯一。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建有区域国别研究院和六个区域国别研究基地,其中“中亚-土库曼斯坦研究基地”“喜马拉雅山地国家研究基地”获批为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自招收外国留学生起已累计培养3000余名外国留学生,现有年度外国留学生百余名,是青海省培养留学生最多的高校。2012年以来,在教育部关怀下,形成以天津大学为组长单位,厦门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成员单位的“组团式”对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学格局,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高校也与我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构建起“3 9”的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新格局。
立足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及学校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主题”,围绕内涵建设构建以民族学为核心的人文社科和以理学为基础的理工医“两大学科群”,抓住思政课建设、教学工作、科学研究“三个重点”,夯实人才队伍、内部治理、综合服务、基本建设“四大保障要素”,推进实施改革发展“十项工程”,不断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从封闭式发展向开放协同式发展转变,从被动式发展向主动式发展转变的“三个转变”,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流民族大学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西大同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山西大同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由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筹建,2006年正式挂牌成立。2016年入选山西省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2017年成为山西省唯一的厅市共建高校,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成为山西省首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由御东校区和新平旺校区构成,校园总占地面积2121.3亩,建筑面积90.3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3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87.51万册、电子图书113.97万册、电子期刊77.57万册。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2045人,硕士研究生297人,继续教育学生2998人。教职员工2328人(不含附属医院),专任教师160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787人,博士教师428人(不含在读博士67人)。学校现有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人,山西省学科带头人3人,三晋英才33人,大同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7人。现有本科专业74个,涵盖文学、历史学、农学、理学、工学、医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山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8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类别、12个山西省一流学科。
2021年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新时代“三步走”战略,到2025年全面达到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标准,成为山西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龙头;到2030年,主要办学指标和整体实力明显提升,进入晋冀蒙同类大学第一方阵;到2035年,多个学科和研究领域达到省内外领先地位,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对地方产业支撑力、贡献度更加突出,成为晋冀蒙一流的地方性应用型综合大学。“十四五”时期,学校牢固树立“让每个师生都拥有人生出彩机会”的办学理念,紧扣“兴文科、强医学、振工科、精师范”的学科发展思路,深化实施“1310”战略,紧抓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主线,聚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治理能力三大战略重点,实施思想引领、学科优化、专业革新、教学质量、科技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引育、文化创新、治理效能、支撑保障等十大提升工程,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强化战略执行,努力培养更多具备“时代特征、大同特点、同大特质、区域需求、行业认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筑牢立德树人根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大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体系。探索“三全育人”新路,打造浸润式育人模式,纵深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成功入选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山西省首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山西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推动人才培养融入产业链,着力构建“双碳背景”下体现大同特点、同大特质的课程体系,入选省教育厅大学生“小学期”实践能力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持续推进三学期制改革。2019年以来,获批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7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共获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0项。70多年来,已累计为地区培养各类人才21余万人。
增强有组织科研能力,支撑高水平自立自强。聚焦山西战略新兴产业创新需求,深化实施“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强化工程”,增强科技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贡献度。建有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智库,9个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批准的科研机构及20个市校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近五年,主持校外科研项目149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6项、部委级项目13项;发表学术论文4580余篇,其中中文优秀学术论文875篇、外文优秀学术论文995篇;出版著作294余部;获省级科研奖项54项。
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建设高层次服务社会体系。主动融入山西“两个转型”发展格局,深化实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构建校地人才教育科技共同体,建立校地对接机制,联合大同市出台市校深度融合发展工作项目清单,积极融入大同“对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发展战略。聚焦山西省、大同市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打造云冈学、碳基新材料等服务行业产业创新学科群。提升产教协同育人能级,获批4个省级产业学院,形成现代产业学院由点及面建设格局;与人民网、华为集团、晋能控股集团,山西省文物局、山西云时代等36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坚持开门办学,大力开展咨询服务,加强人才联合培养,启用全省高校唯一的vue国际认证考试中心,以责任担当与实际行动支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培育高品质云冈文化生态。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构建以云冈学为引领的文化生态。以“云冈学”建设为龙头,带动学科专业建设,中国史跻身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一流学科排名榜全国百强,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项,《云冈研究》跨入核心期刊行列。厚植文化传承沃土,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打造“云冈大讲堂”“红色文化大讲堂”“大同讲堂”等一批品牌栏目,讲好为党育人故事、民族融合故事、大同发展故事,构建阅读启智育人新模式。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建设高水准开放办学平台。与北京工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开展本科生“2 2”联合培养,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协同共建云冈学学科体系。与德国科布伦茨应用科技大学、美国布鲁姆斯堡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德国欧洲应用技术大学、日本京都女子大学等10余所海外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十四五”以来,山西大同大学迎来了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学校将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向着建设区域一流的地方性、应用型综合大学目标奋进,谱写治学兴校的崭新篇章,为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重庆警察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重庆警察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受重庆市公安局管理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指导的全日制本科院校。重庆警察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公安学校。2001年,公安学校和重庆市人民警察学校合并组建重庆警官职业学院。2005年,重庆警官职业学院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办法学本科专业(公安法制方向)。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在重庆警官职业学院基础上组建重庆警察学院。2015年,学校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1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5月,学校成功获批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办学条件 学校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占地面积42.01万平方米(630.20亩),建筑面积11.5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楼面积2.02万平方米,宿舍楼面积1.96万平方米,图书馆面积0.99万平方米,实验楼面积1.63万平方米,礼堂面积0.56万平方米,办公楼面积0.95万平方米,食堂0.83万平方米,战训基地面积2.50万平方米。共有学生宿舍604间,除医务室、管理人员等需使用54间外,学校可供学生使用宿舍共550间,可容纳2200名学生。战训基地共有套房4间,单间90间,标间171间,可容纳436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49.31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65.61万册,电子图书60.79万册,电子期刊85.86万册,中外文期刊724种,资源数据库31个。现有实验实训场所27个、实习基地14个。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侦查学、治安学、警务指挥与战术、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经济犯罪侦查、禁毒学、公安政治工作和涉外警务10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和工学两个学科门类、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为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培育点和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治安学专业和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和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公安技术学科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培育点,2021年, 警务学科获批为市级高等学校“十四五”重点学科。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6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47人,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2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2人,专任教师136人。教师队伍中涌现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公安部部级津贴专家1人、全国公安模范教育训练工作者1人、国家知识产权局“千百万人才工程”首批百名高层次人才1人、公安部法制专家1人、全国公安系统教学名师4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7人、重庆五一劳动奖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6人、重庆市教学名师2人、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重庆市首届创新争先奖1人、重庆市三八红旗手1人、重庆市巴渝青年学者1人、全国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工作者1人、重庆市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4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 重庆市优秀辅导员4人、重庆市优秀人民警察4人、重庆市首届十佳女警1人、重庆市公安局优秀女民警5人、重庆市最美渝警楷模1人、重庆市新时代好老师1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人1人、全国公安教育工作成绩突出教师1人。
教学科研 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部级精品一流课程25门,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1项。在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中,5名教师获二等奖,7名教师获三等奖。近三年,学校教师主持各类教研项目95项,其中市级教研项目64项(含重点项目14项);学校教师主持各类科研项目近10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64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各级领导批示10余次;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4项,获批重庆市地方标准1个;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22项,其中省部级4项。学校现有重庆市科技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科研平台9个,其中毒品毒物分析重点实验室、警务情报协同创新中心获批重庆市科研平台,“重庆国家安全与社会治理研究院”获批为全市公安机关新型智库。
服务社会 学校积极服务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安工作,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开展相关项目研究;每年组织开展公安业务调研,共同研究解决公安实战中难点热点问题;“重庆国家安全与社会治理研究院”研究成果获得中央、重庆市领导肯定性批示和决策咨询采纳10余次。协助公安部拍摄《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片》,作为全国公安民警规范执法的示范教学片。参加公安部组织的“8.12”天津港爆炸事件、援疆民警心理咨询等工作,服务公安民警3000余人次。派出维和警察1人、援疆民警4人、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2人、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4人。近三年,开展“送教送服务到基层”活动服务公安民警1300余人次;参加大型安保、警卫任务和爱民实践等活动2万余人次。
合作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多层次多举措推进校局、校企、校校合作和国际交流。依托校局深度共建平台,与重庆市公安局28个直属单位、41个区县公安局广泛开展协同育人。与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警察学院、新华三集团等单位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与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司法学院开展学生学分转移项目。连续两年举办“智汇桥”国际警务学术交流周,组织参加境内外国际警务论坛及学术交流20余场次,搭建起与英国、芬兰、泰国等国警察院校的交流平台。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多功能经贸平台、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等国际组织开展共建交流活动。扎实开展国际执法培训,已举办外警培训12期,培训来自15个国家226名执法官员。
人才培养 建校以来共培养毕业生2万余人,现有在校学生1957人,被誉为“巴渝警察的摇篮”。大批校友成为重庆公安的中坚力量,涌现出“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杨雪峰,公安部“一级英模”杨雪峰、周鑫,公安部“二级英模”戴晓煜、甘在华、孙斌,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宋林恩、李作明、吴科、董航宇,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杨军梅、曾令柱、郑春云、陈晓秋、谢健,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周文昭、杨富源、刘婧镒,有79人次获个人一等功、871人次获个人二等功、1万余人次获个人三等功。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办学渊源,可追溯至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建的笔山书院,1952年2月组建贵州省兴义师范学校后,开启了黔西南地区现代师范教育的历史。1975年名为兴义地区“五·七”师范大学,1978年改称兴义师范专科学校,1982年改名黔西南民族师专,1993年又更名为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开始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培养本科学生。2005年,兴义师范学校、安龙民族师范学校并入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扩大了办学规模。2009年3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系“省州共建、以州为主”的一所地方性全日制本科院校。2016年12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经贵州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新增为“十三五”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列为贵州省第二批应用型发展转型试点高校,2019年,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并招生。近年来,学校秉承“勤学、尚美、求实、创新”的校训,“大道至简,达及天下”的办学精神,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近4万人,为黔西南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地理位置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南邻广西,西接云南,地处珠江上游和南昆铁路中段,属“左右江革命老区”。学校位于黔西南州州府所在地兴义市。
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1118亩,已投入使用校舍建筑总面积30.4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7.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14.12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03万平方米,学生宿舍9.73万平方米;图书馆2.72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86.08万册,电子图书100.18万册,数字资源12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168.05万元。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12个二级教学学院,43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农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学校获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现有5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 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一流课程30门,省级一流专业9个,省级一流培育教学团队1个;有中国民族师范教育研究中心、国际山地旅游发展研究院、西南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等10个校内科研机构(中心)。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741人,其中正高职称74人,副高职称246人,引进和培养博士119 人、硕士404 人,省管专家和享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各1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4人、省级教学金师4人。
人才培养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2121人,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013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有31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2年本专科毕业去向落实率达80.13%,其中本科毕业去向落实率达80.13%。
科研成果 升本以来,获国家级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地厅级科研项目620余项;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获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地厅级科研项目50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2项、三等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黔西南州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教师共发表论文近4300余篇,其中核心及以上期刊共700余篇,sci、ei、isshp等收录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和著作200余部;建有贵州省黔西南特色产业扶贫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地旅游教育与推广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厅级重点实验室5个。
合作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宁波大学、云南大学、华侨大学、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高校,以及美国、英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澳门、台湾地区40余所高校和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师生交流、科研合作、资源共享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展开了合作与交流。利用贵州省“千人海外留学计划”等平台,选派500余名学生赴国(境)外高水平大学交流学习。成功举办黔台大学生“电商助农创新创业研学营”、中韩大学生语伴活动等师生交流活动;邀请英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及澳门、台湾地区专家学者开展学术讲座。自2016年起连续七年成功举办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论坛、中国-东盟多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讨会、“疫情时代下的云上教育”学术研讨会、中国-东盟文化艺术教育发展论坛、中国-东盟数学教育论坛等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对外合作交流层次提升,办学影响力不断扩大。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四川文理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四川文理学院是川东北地区达州、巴中、广安、广元四市唯一的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本科高校。2012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6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高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2018年被增列为“四川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4月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现有南坝和莲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100亩(目前莲湖校区东区建设已正式动工,高新校区建设相关工作正稳步推进,届时将形成“一校三区”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底将总体实现3万人办学规模)。教学科研仪器和信息化设备总值1.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52万余册。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453人(本科17270人、专科183人),继续教育学生16900余人,累计招收留学生145人,面向全国22个省市招生;教职工115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7人,突出贡献专家3人,四川省首届教书育人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57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涵盖工、理、文、法、教育、艺术、管理、经济、历史、医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对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初步构建了文化创意、化工环保、智能制造、康养旅游等8大应用型学科专业群。实施学科建设四大工程,首批遴选了教育、艺术、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4个学科(专业硕士类别)进行重点建设。目前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5个,省级卓越教师教育计划项目1个,省级卓越工程计划项目2个,共有学士学位授权的专业50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于2022年7月顺利通过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
学校建有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特色植物开发研究实验室,建有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等30余个科技创新平台;建有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四川革命老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团队”等22个科研团队。近年来,教职工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7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41项,市厅级课题1590余项,获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300余项、科技成果奖近10项,获准国家专利近60项,60余项科研成果被地方各级政府领导批示或采纳。在全国和全省大学生艺术节等专业技能赛事中屡创佳绩,获得国家级奖励100余项、省级奖励400余项。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73项、省级368项,孵化创新创业团队108个。
长期以来,学校以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奋斗目标,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四圆同心”办学思路,积极探索知识结构模块化、理论实践融合化、教学服务信息化、考核评价常态化的“四化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三心四能五复合”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已发展成为一所文理工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46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历程中,秉承“博文大理,厚德笃行”的校训,弘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办学精神,累计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合格人才,为川东北乃至四川省文化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安医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西安医学院是省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由含光校区、未央校区、高新校区组成。现有普通本科生14083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47人。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陕西省卫生技术学校。1959年改名为陕西省西安卫生学校,并在此基础上成立陕西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1994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西安医学院。
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师风良好、数量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出色的教师队伍,满足了学校教育教学需求。师资队伍由校本部基础教师和医院临床教师两部分组成。截至2022年12月,共有专任教师88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220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3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为62.49%;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92人,博士学位教师282人,博、硕士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7.46%。其中兼聘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10人,陕西省医疗卫生领域顶尖人才1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省“三五人才工程”2人,省级高层次人才5人,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科技新星、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省卫生系统“215人才规划”等20人,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1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医学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五一巾帼标兵”“陕西青年五四奖章”等21人。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7个。
教育教学
学校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任务,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8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一流学院”建设单位,现有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院、护理与康复学院、药学院等16个教学单位。开办有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具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目前有25个招生方向。普通本科教育开办有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21个专业。现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学改革试点项目3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省级教改课题31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等各类本科教学质量工程50余项。
学校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地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的办学定位,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教学水平逐年提高。在教育部和卫生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学校成为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和第一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试点高校。目前已探索出了独特的“校-院-社区联合的导师组培养模式”,突破校际界线,与21所具有专业特色及影响力的医疗机构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建成了一支500余人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导师队伍。
医疗工作与临床教学资源
学校建成了较为完善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基地。现有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附属宝鸡医院、附属汉江医院、附属陕西省人民医院6所直属附属医院,总编制床位6200张,年门诊量392.07万人次。另有教学医院(含非直属附属医院)31所。
附属陕西省人民医院设有专科病院13个,医学中心10个,拥有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和省优势学科21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分中心8个,国际合作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各1个,是国家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紧急医学救援所在单位、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院。主办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现代检验医学杂志》。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全科医学院)设有专科院中院3个,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综合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陕西省唯一的国家级全科重点专业基地,有国家级标准化示范中心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省医学优势专科6个,省高校优势学科3个,陕西高校“一流专业”1个,省呼吸疾病预防与控制工程中心1个,省临床疾病研究分中心5个。西北首家开展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与美国韦伯州立大学合作建立了西北地区一流呼吸加强病房,呼吸治疗在国内外已形成一定影响力。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设有临床医学系和麻醉医学系,省临床重点专科和优势学科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心血管内科、眼科为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眼科是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光明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国家pccm科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组建了首个“西北眼免疫联盟”和“灞桥区医疗集团”。第三附属医院是国家卫健委爱婴医院、先天性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定点医疗机构、省卫健委癌症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市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精准康复评估与服务定点医院。拥有优势学科9个,包括微创外科、精神心理科、小儿骨科、口腔科、消化病、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变态反应科。附属宝鸡医院是全国市、县级医院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医院,设有肿瘤病院,由姜谭和宝光两个分院组成。曾成功完成国内首例“多平面超长时限断掌再植手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过国家三级医院pccm项目认证。附属汉江医院努力建设“学科设置合理、人文环境和谐,优质医疗教育资源配置充分,医疗技术、医疗服务有特色,集预防保健、教学科研、医养康养于一体”的中西医结合的大型老年病专科医院。
近年来,附属医院队伍中入选突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三五人才、科技新星、省杰出青年、拔尖人才等人才工程80余人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上项目1000余项,获各级政府科技成果奖120余项。学校对附属医院进行日常统筹整体发展规划和监督管理,以提高附属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开展学术交流、临床研究、人才培养等活动,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
科学研究
学校始终把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全面提升科技竞争实力作为重要发展目标,注重质量,加强创新,致力于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现有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个,省级临床研究中心与分中心12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7个,西安市院士工作站1个、西安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校级研究所(中心)15个。近年来,共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83项,省部级等纵向科研项目60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134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6项,授权国家各类专利438项,累计发表科研论文6000余篇。
合作交流
学校积极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和空军军医大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战略协作。我校积极与国(境)外优秀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先后与尼泊尔国家医学科学院、韩国庆熙大学、韩国延世大学、日本山梨大学、日本长崎国际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比利时汤姆斯莫尔大学、美国哈町大学等12个国家或地区的18所院校及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学校积极加入“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等医学类国际教育组织,依托合作院校及联盟平台开展学生联合培养、学分互换、学生互派交流、教师访问访学、联合学术报告、合作科研、国际学术会议,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服务地方
学校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先后被确定为陕西省全科医生培训基地、陕西省基层医生培训中心。建校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医药卫生人才10万余人,缓解了我省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人员紧缺现状。继续教育学院为陕西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承担着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学校具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和优质的三级甲等医院实践基地,采用“1 1”和“1 10 1”模式,目前有146人进入三级甲等医院开展临床实践。学校设置有成人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3家,学生1.2万余名,具有完备的专业体系建设,有9个专业面向社会招生,依托学校各学院师资力量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继续教育学院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基层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开展各类医疗技能培训,是基层医生技能提高和学历提升的医学继续教育摇篮。
发展态势
学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学校改革发展全局,坚持依法依规治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人文素质高”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
紧紧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和校党代会“三步走”中长期战略目标,以“一流学院”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七个一”工程,着力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与内部治理结构,着力构建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西北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