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师范大学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阜阳师范大学是一所多科性本科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学校坐落在千年历史文化古城、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阜阳。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是老庄文化发源地、管鲍故里、三曹故乡,晏殊、欧阳修、苏轼曾在...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558-2596225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398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佳木斯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东极壮阔,学府巍然
佳木斯大学坐落于华夏东极、全国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佳木斯市。佳木斯于1947年解放,当时为合江省省会(张闻天为第一任书记),是解放战争的大后方,被誉为“东北小延安”,现为黑龙江省东北部区域中心城市,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对俄合作的桥头堡和大通道。城市交通四通八达,航班联结国内各主要城市,高铁是哈佳、牡佳和佳鹤的交汇点。佳木斯市辖区位于三江平原,这里拥有世界三大湿地之一的三江湿地、享誉中外的黑瞎子岛和独具特色的赫哲风情,是北大荒精神的发源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
学校始建于1947年7月20日,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工学院、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和原佳木斯大学(市属)合并组成。2000年后,佳木斯市粮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富锦师范学校、黑龙江省理工学校相继并入。校园占地131万平方米,并拥有富锦农场和四丰农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245.37万平方米。学校共有四个校区。主校区南依四丰山,北拥松花江,校园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获评省级文明校园和全省首批“绿色校园”,是适合莘莘学子修身治学的现代化高等学府。
学校固定资产总值20.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4.4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学校建有现代化课程平台,设有工程训练中心、佳木斯市政校企新电商人才培养基地等创新创业和实验实训平台。建有3万余平方米的综合实验实训大楼,宜居宜学的3栋研究生公寓、23栋本科生公寓和设施齐全的留学生公寓、5个集餐饮休闲交流于一体的学生美食餐厅,设有126个美食档口,可满足不同地区口味师生用餐需求。学校建有现代化的音乐厅、美术馆,设有符合国际“四大赛事”标准的红土、硬地等网球运动场地和冰球、速滑等“冰雪”运动场地,建有综合体育馆、标准游泳馆、田径场等各类标准化体育场地设施。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初具规模,建成了覆盖全校区、集有线和无线为一体的校园网。学校还建有集传统资源与数字资源为一体,教育职能与服务职能兼具,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图书馆。
积淀厚重,人才摇篮
学校是黑龙江省唯一含有医学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十三五”期间“国家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学校设有25个学院(学部),现有教职工3800余名(含3个附属医院),高级职称1500余人。拥有共享“两院”院士和龙江学者等一批高水平人才,教师队伍中涌现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一大批专家学者。获评省级领军人才梯队3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省级高校创新团队16个,获评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20名、省级教学名师13名、龙江名医43名、“三江英才”24名。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近2600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3200余名,现有留学生120余名,继续教育学生11000余名。
学校发扬“边陲扎根、沃土壮根、实践固根”的“三根”育人精神,累计培养的40余万毕业生分布在各条战线。遍布全国各地的近60家佳大校友会,在广泛联络校友、助力母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元并包,学科齐全
学校学科专业设置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法学、农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基础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现有“新型生物医用口腔种植体及配套装备研发”省级“头雁”团队,“北药与功能食品”和“口腔生物医学材料研发及个性化制造”2个省级“双一流”特色学科及学科支撑平台。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2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专业集群1个;建成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2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团队、培育项目、优秀教学案例、“三进”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点共21个。学校是黑龙江省高校优质课程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已加入中国东西部课程联盟和全国uooc联盟。学校是黑龙江省首批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黑龙江省平台经济数字经济重点建设高校、黑龙江省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注重科研,崇尚实践
学校坚持瞄准科技前沿,立足服务行业和地方,在金属耐磨材料及表面技术、智能农机装备、小儿脑瘫防治与康复、口腔种植关键技术、北药与功能食品、肠道微生态、自主智能与信息处理等研究领域特色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科技部、教育部、卫健委和国家民委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30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
学校现有省重点实验室6个,省产业研究院5个,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现有省社科联学术交流基地和科普基地各1个,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教育厅、文旅厅、民政厅研究基地3个;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创新资源集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双创人才培养、开放协同发展五大核心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校设有司法鉴定中心1个,首批通过国家cnas认证认可;学校在人口较少民族研究,尤其是赫哲族研究、青少年近视防控等方面工作开展较早,成果丰硕。学校现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研究学组组长单位、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常务委员单位、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人口较少民族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现有《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医药科学》三种学术期刊公开发行。学校社科联获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称号。
医教协同,融合发展
学校现有附属医院3个、校医院(向阳区学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附属第一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省东部地区医学教育中心、临床医学科研中心、疑难病诊断及救治中心,是首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高血压规范化诊疗与管理科教基地,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等称号,在国家卫健委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晋位至“b ”;附属第二医院是东北三省最早建立的口腔专科医院,是黑龙江省首家也是目前黑龙江省唯一的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是黑龙江省口腔病预防诊疗中心;附属第三医院(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是中国第一所从事小儿脑瘫防治、儿童康复与研究的专门机构,是全国首家康复医学院,是两个国家级儿童康复学术团体的创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国家级儿童康复医学人才培训基地,曾获“全国助残先进集体”。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第三医院共获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项目3个。校医院(向阳区学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省级优质服务社区行创建单位,服务辖区7.4万居民,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基层实践基地,是佳木斯大学临床实践教学基地,是佳木斯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开放办学,交流互鉴
学校现与俄罗斯、乌克兰、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0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致力构建龙江东部地区教育向北开放桥头堡,发挥区位优势努力打造东北亚教育、学术交流中心。学校每年举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论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国际交流活动,主办由中俄十所高校共同参加的“中国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大学生数学、计算机竞赛”。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黑龙江省政府奖学金项目和“国际产学研用”中外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委托院校,并已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现有来自亚洲、欧洲、非洲18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
不忘初心,砥砺向前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明德砺学,崇尚实践”的校训和“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坚持学生为本,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强化内涵建设,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正在向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建设目标而努力奋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1981年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主要为公安现役部队培养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警官,承担我国维和警察、成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常备维和警队、驻外警务联络官和外籍警察培训任务,担负公安机关培训工作。2000年,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在学院正式成立。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2008年、2016年,先后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审核评估。2018年9月,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体部署,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转制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同时加挂“公安部国际执法合作学院”和“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牌子,为公安部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服务面向得到进一步拓展。主要面向全国公安机关,培养适应新时代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新型警务人才;面向国家移民管理队伍,培养移民和出入境管理人才;面向公安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培养国际执法合作人才和外籍警察;面向联合国维和事业,培养各类维和警务人才;面向社会行业消防队伍,培养消防工程技术和指挥管理类人才;面向国家有关部委和“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培养海外安全管理人才。
学校注册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办学地点在廊坊市安次区和广州市天河区,占地1700余亩。开办7个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16个本科专业。建有30余个实验室,建成消防与应急救援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消防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院士工作站、灭火救援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等10余个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建有射击馆、综合训练场、维和模拟训练街区、战术训练基地等实训设施,拥有一大批先进训练装备器材。
学校坚持开放合作,与北京大学等10余个单位,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或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工作站;与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20余所同类院校或实务部门,建立了务实稳定的合作关系。全国消防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消防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中国警察协会专业委员会、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应急处置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和学术组织设在学校。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领域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学科研人员840余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等268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客座教授或兼职导师,建有高水平实战教官库。39年来,8人次入选国家、省部级各类人才工程,60余人被评为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师或教学名师、7人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34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公安部部级津贴,213人次享受公安部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奖励津贴。先后培养了6万余名高素质合格人才,为国家边防、消防、警卫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忠诚卫士的摇篮”。
新时期,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时代公安工作新需求、新发展为牵引,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立德树人、服务实战的办学理念,坚持现代化教学、实战化训练、信息化主导、国际化引领的办学思路,秉承“进德修业,精武博文”的校训精神,大力培养“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合格人才,向着“有特色、高水平、国际化的世界一流警察大学”目标奋勇前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滨海旅游城市——秦皇岛。学校始建于1941年,1975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科技部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中国科协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首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院校、河北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
学校现有秦皇岛、昌黎、开发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95万平方米(1424亩),建筑面积41.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12亿元,馆藏图书文献186.25万册、电子图书145.3万册,各种类型数据库44个。有国家认证的电子生物标本馆1个,附属职业中学1所。
学校设有研究生部、动物科技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园艺科技学院、海洋资源与环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技学院、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法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0个二级教学单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1146人、硕士研究生1068人。现有在职教职工1653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139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7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12人,其中教授168人;有“双师双能型”教师519人。累计151人次获评全国优秀教师、“省管优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省级以上专家称号,有教育部及河北省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31人。
学校现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拥有生物学、园艺学、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教育学、海洋科学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在19个二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具有农业、教育、兽医、机械、音乐等5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在16个领域招收硕士研究生。有16门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16个省级研究生案例库建设项目,4个省级研究生实践基地,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学校设有77个本科专业,涵盖农、教育、工、理、文、法、经济、管理、艺术等9大学科门类。建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转型示范专业,3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先后获得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7项)。获批2项国家级新农科项目和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建有1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
学校建有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平台、板栗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5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河北省高校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和3个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61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676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717篇,出版学术著作216部;获外来纵向科研经费总计1.61亿元;获省部级科研奖励49项,其中省级一等奖3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6个,获得授权专利290项,其中发明专利16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68项。
学校建有省级技术转移中心、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室,是省级科技创新券创新服务提供机构。现有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团1个、省“一县一团”科技特派团5个,省级科技特派员123人,省“三区”科技人员32人,青龙县“银龄专家”计划人员29人。z6尊龙平台的技术支持省级农业科技园区7个,作为首席专家与企业共建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15个、秦皇岛市首批农业专家工作站10个、校级专家工作站16个、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59个。2020年以来,学校承担横向项目239项、成果转换25项。有3支科技服务团队被授予“河北省高校李保国式科技服务团队”、1人被授予“河北省李保国式科教扶贫突出贡献者”称号、1人被授予“河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人被授予“河北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学校先后与30多所国外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科技教育合作关系,为河北省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联盟、河北省孔子学院联盟、中西高校联盟和中芬应用科学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多次获得“河北省教育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设有中美、中芬“121”双学位、中澳“312”本升硕、马来西亚交流生和意大利免费交换生等项目,与意大利佩鲁贾外国人大学合作,建有意大利语语言培训与测试中心。
近五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人文素质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106项,其中国家级370项。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定在90%以上。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省长特别奖获得者、省突出贡献奖获得者等。
学校校训:敏学、修身、乐业、创新。
办学地址:
秦皇岛校区—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360号;
昌黎校区—河北省昌黎县城关镇四街河东113号;
开发区校区—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西大街106号。
联系电话:0335-8017123。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渭南师范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多科性应用型地方高校。196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渭南师范学院,1963年因经济困难建制撤销,变更为渭南地区教师培训机构。1978年,在该培训机构基础上成立陕西师范大学渭南专修科,同年,经国务院批准,以专修科为基础成立渭南师范专科学校。1983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以教师培训为主的渭南教育学院。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渭南师范专科学校与渭南教育学院合并成立了本科层次的渭南师范学院。 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学校地处革命老区陕西渭南,现有朝阳、富平、西岳、汉马四个校区。被列为陕西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建有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3个,与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国内26所高校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建有15个二级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有中外联合办学机构莫斯科艺术学院。现有60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2万余人。 师范特色,教师摇篮。学校秉承“扎根渭南,深耕教育,培养新时代大国良师”办学理念,是渭南市最高学府、人才中心、创新高地、开放窗口,被誉为秦东地区教师摇篮。成功获批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是陕西省唯一获批院校。六十多年来,先后为国家培养了8万余名毕业生,其中80%在西部和基层;历届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扎实肯干、勤奋有为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学校教师教育资源丰富,建有陕西省引智国际交流示范基地、陕西省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拥有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入选宁夏首批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基地,目前师范生占全体学生的65%以上。 人才强校,立德树人。学校坚持内涵发展,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建有陕西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现有教职工1421人,其中专任教师1192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672人、博士教师381人。一批专业人员入选全国优秀社科专家、国防教育专家、“三秦学者”津贴专家、陕西省教学名师等。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师范生技能、创新创业技能等竞赛中屡获佳绩。 科研服务,创新驱动。学校坚持高质量发展,获批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之家。拥有16个省部级科研机构;建有秦创原(高校)创新促进中心工作站,拥有秦创原(榆林高新区)渭南师范学院创新中心等校地校企共建科研机构;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形成一系列标志性科研成果,多次获国家及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委表彰。学报“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工程”。学校重视学科、专业、课程、项目一体提升,拥有国家级一流、特色专业及一流课程等7项,省级一流、特色专业及一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及示范课程92项,国家级、省级“四新”项目6项。 开放办学,协同发展。学校实施开放办学工程,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俄罗斯研究中心、泰国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与韩国、俄罗斯、美国等13个国家及地区的42所高校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创建莫斯科艺术学院获教育部批准,由中俄两国总理见签。学校以项目形式持续开展互派留学生、教师访学、国际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工作,每年选派多名教师赴国外高校开展访学、交流访问、汉语国际推广教学等工作,800余名大学生赴国(境)外高校研修学习、攻读学位或参与交换生项目;300余名泰国、韩国等国留学生、交换生来校学习。大学生艺术团先后赴英国、爱尔兰等地访问演出。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陕西省最佳单位”“陕西省先进集体”“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园林式单位”“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陕西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立足新时代,勇担新使命,学校按照“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正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师范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北经济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湖北经济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支持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7年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商业中学堂”,于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 学校现设本科专业63个,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18660人;开办会计、金融、法律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研究生1012人;专任教师1154人,其中教授155人、副教授42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35人、占比55.03%;校园占地面积2192亩,校舍建筑面积79.3万平方米。学校位于武汉市光谷科创大走廊腹地,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汤逊湖畔,倾力打造校园生态景观轴,疏朗别致,绿水环绕,林木葱茏,花香四季,人文智慧绿色相映生辉,获评省级生态园林式学校。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博学、经世济民”校训精神,坚持需求导向、创新驱动、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办学方针,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完善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努力让学生获得更高质量学习经历,培养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实践、实用、实干人才(简称“三有三实”人才)。 学校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主动对接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学科专业体系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干,工学、文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协调发展,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等4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法学、现代服务业、区域经济发展与碳中和、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4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 学校聚焦聚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聚焦聚力“三全育人”“五个思政”,积极建设好专业、好课程、好教材、好实验室、好课堂,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金融学、财政学、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法学、经济学、休闲体育、商务英语、新闻学、软件工程、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保险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审计学、电子商务、动画19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政学、货币金融学等8门课程获评国家级“金课”,66门课程获评省级“金课”。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奖2项,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获一等奖6项,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学校聚焦聚力发展学术生产力,坚持科研和社会服务协同推进,围绕国家新发展阶段的战略布局,在数字经济、低碳经济、长江经济带发展、楚菜产业等领域构建平台、汇聚人才、培育成果,已建成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数字金融创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建有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委省政府改革智库3个,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建立科研机构18个,与武汉市、荆州市、黄冈市、恩施州、荆门市、仙桃市等开展战略合作。近5年,承担国家自科、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15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9项,其中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项;114份研究报告得到中央、省部级领导批示,一批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国家和地方政策法律、进入政府的规划和决策。 学校聚焦聚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育并重、聚才兴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事业心强、充满活力、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拥有国家级人才13人,省级人才77人。近年来,学校加强对台引才引智工作,先后引进全职台湾教师46名,得到国家和省对台工作机构和台湾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我校为“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是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学校积极推动开放办学,先后与美、英、法、意、澳大利亚、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40多所著名大学或教育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开展师生互访、科研合作、联合培养和保荐硕士等实质性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蒙哥马利奥本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意大利乔凡尼·巴蒂斯塔·堤埃坡罗美术学院合作举办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企驻校、共建共享,与政府、行业和企业深入开展“六个共同”多元化深度合作,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38个,建成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6个,创新了校政行企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 今天,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体师生正以勇于担当、从严从实、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奋斗精神,奋力开启“新财经”改革新局面,奋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新征程,努力服务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战略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德州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德州学院是山东省政府直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学校坐落于中国太阳城—山东省德州市,德州地理位置优越,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国家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是首都一小时生活圈和省会半小时生活圈城市。
学校始建于1971年,前身是德州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德州学院。2006年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首批、全省同类院校中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获批山东省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获批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2022年成为省硕士学位授予精准培育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教育国际交流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秉承“崇德启智,励志博学”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德院精神,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20万名优秀人才。
学校占地面积约2000亩,校舍建筑面积68.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馆藏图书243.2万册,电子图书125万册。现设有22个二级学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设有71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3000余人,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和学历留学生28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200余人,高级职称500余人,兼职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70余名。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泰山学者”、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突出贡献科学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2人,获批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建设团队、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和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18个。
学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积极推进学科、学位点、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形成了以文理为基础,工科为重点,着力打造师范教育和“健康 ”等应用型专业集群的学科专业结构。建有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工程研究中心7个,省院士工作站、省高校实验室体系、省高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省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省外事智库等15个。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有山东省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0个,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试点专业、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等8个。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省级双语示范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58门,省一流教材、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省级教学成果奖等97项。现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近五年,教师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等53项。学校注重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获批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近五年,立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18项,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共获国家级奖1738项、省级奖3357项,形成了毕业生深造率、综合就业率“双高”的鲜明特色。
学校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不断提高科研创新服务水平。先后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医养健康研究院、黄河运河文化研究院等平台,强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德州市签署合作发展协议,全面推进城校融合发展,共建附属中学、附属医院等。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10个,其中,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共建省级科研平台9个,市级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1个。近五年,获批各类纵向科研项目70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218项,开展横向技术合作课题1000余项;先后在国内外高层次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5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17部,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19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30项,其中石墨烯场效应管及增强拉曼生物传感器研究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学校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积极推动对外开放行动计划,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114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在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5个。建有国际合作科研平台5个,山东东盟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高校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获批并实施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药学高端人才培养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高质量建设“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国侨办“网上外派教师试点”等项目。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联合成立“中国语言文化交流学院”,获批举办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孔子学院,成为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生接收院校。招收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学历生和语言生400余人,取得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资格。
迈进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深入推进人才优先、创新驱动、特色发展、国际化发展战略,大力实施铸魂育人、学科筑峰、人才汇聚、协同创新、开放提质、治理优化、条件提升、民生改善、文化赋能九项工程,努力实现应用转型、办学层次、治理能力三个蝶变,奋力开创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玉林师范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玉林师范学院坐落在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的故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西东南部的千年古城、对接沟通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重要通道和关键节点的玉林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所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目前,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有64个普通本科专业。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东南亚、中亚等国家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588人。截至目前,学校联合培养在校研究生310人,共培养外国留学生近1200人。 发展历程。学校创办于1945年,原名广西省立鬰林师范学校,1958年升格为广西玉林专区师范专科学校,开始招收高等教育层次的专科生。1994年更名为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玉林市教育学院、玉林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玉林分校,合并升格为玉林师范学院。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被列为广西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4年被列为广西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同年,开始与陕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5年成为自治区首批综合改革试点院校与整体转型试点院校。2016年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合作院校。2017年圆满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扎实做好巡视整改和审计工作。2019年再次当选为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会联盟理事长单位。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含本科教育、成高教育、留学生教育,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本科院校。 办学条件。学校占地面积1700亩,总建筑面积61.8万平方米。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379.8万元,图书馆馆藏各类中外文献纸质图书202.4万册、电子图书207.3万册,学校信息化建设覆盖教学、科研、学生宿舍、家属区等区域的所有建筑物。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1490人,其中专任教师1109人、正高职称150人;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人数占专任教师人数超过80%;具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111人。学校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自治区特聘专家、自治区优秀专家、广西高层次人才、广西高等学校卓越学者、自治区优秀教师、广西教学名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人才培养。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先后获评为广西高校师范专业办学能力提升计划项目首批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b类教师培训基地、广西第一批幼儿园教师教育基地、广西小学教师教育基地、广西第一批初中教师教育基地、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基地”,拥有自治区级特色专业群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获得广西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3个、广西虚拟仿真实验中心3个,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入选教育部名单,形成了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多媒体网络环境为支撑的基础教育优质师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20多万“下得去,留得住,有作为”的义务教育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科学研究。学校建设有广西院士工作站(园艺工作站)、广西农产资源化学与生物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桂东南特色农产资源高效利用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优化与大数据处理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桂东南珍稀经济物种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一流学科(系统科学)、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泰国研究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等一批重点科研平台和基地。近年来,学校荣获广西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成果奖二等奖9项、三等奖30项,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2项,荣获国家基金项目80项。2019年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2020年荣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2021年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社会服务。学校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与玉林市政府共建玉林市大数据研究院、桂东南历史文化博物馆,与玉林市人大及贵港市人大共建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及玉林市委宣传部共建新闻学院,与玉林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共建玉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城市和区域经济研究与服务中心,成立了玉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农村教育研究院、玉商文化研究中心、桂东南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广西侨务理论研究基地、广西地方文化研究与信息服务中心、碳酸钙产业研究院、广西传统工艺(芒编技艺)工作站、中国—乌克兰纳米炭黑联合研究中心、广西先进装备制造城(玉林)新材料育成中心等。 社会声誉。学校生源持续向好,近年来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连续多年荣获“全区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工作先进单位”“全区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近年来,学校被授予“广西森林单位园区”“广西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级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区文明校园”“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发展目标。学校秉承“以德为先,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遵循“厚德博学、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根据“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为建成“国内知名、区内领先,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川北医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川北医学院坐落在四川省南充市,现有顺庆和高坪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学校前身是1951年创办的西南区川北医士学校,1965年升格为专科,1985年升格为本科,定名为川北医学院。2005年开始招收留学生,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14年成为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6年获批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顺利接受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23年获批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优先培育”类高校。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民主建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办学理念,秉承“敬业、博爱、求是、创新”校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办学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生命”的办学思想,现已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体,医、文、管、法、工、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等医学院校。 学校办学基础优良。建有19个二级学院(系),开设26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8门,省级应用型本科示范课程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6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9个;3所直属附属医院、11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8所教学实习医院。 学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现为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建设高校、四川省医学影像学和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1.9万余人。学生荣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健康教育科普作品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等佳绩。学校连续多年获评“四川省硕士研究生招生目标完成先进单位”“四川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学校师资队伍不断优化。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特聘专家、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天府名医、 四川省千人计划以及留学归国专家学者等100余人。教师获评“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先进工作者”“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四川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四川省‘四有好老师’”等荣誉称号。学校获评“全国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 学校学科实力持续增强。 现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省重点学科、省卫健委医学重点学科以及重点建设学科、省中医药重点建设学科等28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博士联合培养基地1个。硕士学术学位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3个一级学科授权点,涵盖31个二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中医、公共卫生、公共管理、医学技术7个授权类别,涵盖37个专业学位领域。临床医学为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学科。 学校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建成省级及厅市级科研平台23个,其中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四川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中医药二级实验室4个、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南充市重点实验室6个、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现有省级科研团队3个,院士工作站1个,科研公共平台1个。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课题900余项,每年科研经费年均增长超过20%。获省部级及以上成果奖50余项,教师的学术论文在natur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川北医学院学报》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类)。 学校对外交流深化拓展。招收来自英国、印度、巴基斯坦等16个国家留学生,留学生影响系数居全省前列;与美国托莱多大学、萨鲁斯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理工学院,日本宫崎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不定期开展丝绸文化、三国文化、非遗文化、医疗技术等中外人文项目交流;与南充市开展战略合作共建高水平医科大学,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院合作全方位推进;与民盟广东省委合作不断深化,暨南大学在学校建立临床医学博士培养基地。 学校积极担当社会责任。牢记服务国家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使命,充分发挥教育、医疗优势,主动作为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服务川陕革命老区,助力南充建设现代化区域医疗卫生中心。附属医院列入国家层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被认定为“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川东北区域中心”“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医疗辐射川东北3000多万人口,在突发事件救援救治工作中,无私奉献、冲锋在前,坚决护卫人民群众健康,广受社会各界好评。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任务,对口帮扶点均高质量脱贫摘帽,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连续多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表彰。 当前,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365总体布局”,深入落实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全面实施“对标竞进 争创一流”,着力深化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特色明显、优势突出、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新的征程上谱写川北医学院发展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云南财经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办学历程】云南财经大学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云南省财政干部学校;1979年开办财贸大专班,招收大专生;1981年成立云南财贸学院,开始全日制本科教育;1998年合并云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995年被云南省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6年更名为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4年获得首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在云南省昆明市办学,设有龙泉路校区和安宁校区,共占地2100余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占比86.7%。经过70余年发展,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教育有机衔接,兼有留学生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等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144人,专任教师1400余人,高级职称682人,其中教授210人、副教授41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4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国数量经济学杰出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人才8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云南省委联系专家15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近200人。
【学科专业】学校下设17个学院、1个教学部、6个研究机构;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理论经济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5个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7个、本科专业65个;已挂牌省级重点学科10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级高峰高原学科及方向6个,省级一流建设学科7个,是云南省覆盖经济管理类重点学科最集中最全面的学校之一。现有: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特色专业4个;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一流本科课程3门,精品课程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国际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教学成果奖1项;入选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云南省拟支持建设本科高校一流专业2个、云南省拟支持建设本科高校新兴专业2个,特色、品牌、重点专业17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一流本科课程21门、课程思政示范课6门、精品课程30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区域经济合作国际人才培养基地1个;重点教学实验室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教学成果奖36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5本。
【科学研究】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现有图书馆纸本文献212余万册,电子图书190余万册。“十三五”以来,积极推进科研平台建设,累计建成各类研究平台、团队48个。标志性科研成果年年均有突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4项、重点项目2项、后期资助1项,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共计承担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4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43项,省部级课题254项、横向课题674项,获科研经费2.70亿元。科研成绩显著,发表cssci期刊论文964篇,sci、ssci、ei检索收录论文966篇,出版著作735部。获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奖1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二等奖2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9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24项),云南省社会科学奖1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
【对外合作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面向各国及港澳台地区招收涵盖语言、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国际学生,为外交部批准的外国人来华签证邀请函核发单位暨免于核实主体单位。先后与美国、法国、英国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所高校和机构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6个,项目总数居云南高校之首。与泰国兰实大学合作成立“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境外办学机构,面向泰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招生,开展学历教育和商务培训。作为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承办了商务部援助发展中国家学历学位教育项目和短期培训项目,共计培养了来自103个国家4300余名政府官员。现与法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泰国、缅甸等40余个国家的高校或机构开展有长短期交换生合作项目。
【素质能力】学校大力加强素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竞赛、比赛和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校团委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先后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财经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院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作品竞赛)、全国财经类高校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统计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一系列竞赛和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获得集体或个人奖项。获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全国二等奖1项,1个项目在第八届“创客中国”云南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获全省第一名并代表云南参加全国总决赛,创历史最好成绩。学生篮球、网球等竞技体育项目在云南公办高校中长期保持比较优势。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居云南省公办高校前列。
【理念愿景】学校秉承“好学笃行,厚德致远”的校训,坚守“求实创新”的校风、发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云财精神,凝练形成“严爱相济、润己泽人”的教风和“立志明德、博学躬行”的学风。根植云岭、服务全国、辐射周边、面向世界,坚持以人为本、求实创新、引领社会的追求,尊重独立人格与学术自由,鼓励价值创造与责任担当,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造扎根云南、服务全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济宁医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一、历史沿革history
济宁医学院创建于1952年,始称济宁医士学校。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先后更名为济宁卫生学校、济宁医学院、济宁医学专科学校、山东省医学专科进修学校等,1987年1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恢复济宁医学院。学校现有济宁太白湖校区、任城校区和日照校区,与济宁国家高新区区共建教学科技园,占地总面积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
二、教育教学educationand teaching
学校是一所以医学教育为主体,医、理、工、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医科院校,作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和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高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19个教学单位、3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8个;面向全国29个省 (市、区) 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4项,国家级示范中心、国际合作实验室4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等10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精品课程等34门。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广大毕业生以“业务扎实、品德高尚、作风朴实”受到广泛好评。“十三五”以来,荣获山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3项;省级以上教学竟赛奖40余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学科竞赛奖近30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2项、省级特等奖16项、省级一等奖46项。
三、师资力量faculty
现有教职工1560人,其中专任教师1268人高级职称教师616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94.8%,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99人;有泰山学者9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省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0人,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14人。
四、学科科研与社会服务 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sociai service
临床医学学科保持esi全球排名前1%,构建“345雁阵式”学科发展体系,有省高水平培育学科1个,省中医药等重点学科7个,省级青年创新团队15个,立项建设省级培育科研创新团队18个。现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山东省院上工作站1个,山东省出生缺陷研究与转化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24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国家级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1个,省级专科区域医疗中心1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6个,省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3个,省重点学科5项。2016年以来,获省级、厅级奖励1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58项,发表esi高被引论文44篇。获批山东省新一轮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单位及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山东省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山东省神经科学学会和山东省医学会法医学分会挂靠学校,主办《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和《济宁医学院学报》。司法鉴定中心被授予“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是山东省法学院校法治人才培训基地、省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省法医规范化培训基地,为山东省唯一法医全领域领军机构。
五、文化传承 culturalheritage
学校根植孔孟之乡,传承儒家思想,办医学圣地教育,育儒风海韵人才。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为国家育人才,为大众谋健康”办学宗旨,秉承“明德、仁爱、博学、至善”校训,弘扬“求精、求是”校风,形成“诲人不倦”的教风和“学而不厌”的学风,明确“三区一园”办学格局和“一体两翼,强龙头”办学定位,提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应用型现代医药科技大学”奋斗目标,致力于培养“品德高尚、业务精湛、身心健康”的应用型人才。
六、附属医院 afiliated hospital
有1所直属附属医院,1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96个实践教学基地。其中,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固定资产总值25.03亿元,开放床位4100张,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连续4年全国百强,国家监测指标等级a ;在山东省卫生健康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连续3年全省前五,多次荣获国家卫健委、省卫健委通报表扬,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同级医院第一方阵。
七、对外交流与合作foreignexchangeand cooperation
多年来,学校深入实施开放办学,广泛吸纳多元文明成果,先后与英国华威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俄罗斯普利沃茨斯基研究型医科大学、埃及阿勒旺大学、韩国忠南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国际健康促进协会等多所国 (境)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项目,在联合办学、教师和学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等领域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按照“立足区域、面向山东、部分优势学科专业辐射全国”的定位,团结一致,鼓足干劲,朝着“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应用型现代医药科技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为高等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