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四川省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充。发轫于抗战初期内迁至四川省三台县办学的国立东北大学,抗战胜利后,国立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于1946年在三台原校址创建私立川北农工学院,...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817-2568373,0817-2568301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257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东北电力大学
学校介绍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5个学院,52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1个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工程科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现拥有吉林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1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 学校有教职工15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6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人选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教学团队”1个。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积极构筑并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科技创新方针,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5个,吉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文科基地等36个。近年来,学校承担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吉林省科学技术特殊贡献奖、吉林省成果转化贡献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16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800余件,为推动科技进步以及电力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韩国、德国等国家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和学术交流。1998年获批培养外国留学生。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2年,教育部批准学校与英国史萃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11年,学校获批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院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2023年,学校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际工业大学共建“中国电力学院”。 近年来,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一大批先进教师群体和以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优秀大学生群体。 “十四五”期间,学校以办人民满意大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深入实施“人才强校、质量优先、持续快速、特色发展、开放合作”战略,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滨州医学院
学校介绍 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山东省省市共建高校、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原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3月独立建制为青岛医学院,1970年10月整体搬迁至山东省惠民地区行署驻地北镇办学,1974年11月设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1981年9月改称北镇医学院,1983年3月随驻地更名为滨州医学院,2002年烟台校区投入使用。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药学科为优势,残疾人高等教育、康复高等教育为特色,医、理、工、管、教等多学科门类渗透融合、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医学院校。 办学规模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7793人,其中本科生15538人、硕士研究生1919人,面向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有留学生336人。现设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药学院(葡萄酒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康复医学院、老年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院(系)。 人才培养 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秉承“仁心、妙术”的校训精神,弘扬“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践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风和“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的学风,独立办学4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7.2万名各类医学及医学相关人才,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打造了“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毕业生品牌,涌现出如美国科学院院士孟祥金等一批学术大家、行业翘楚以及救死扶伤的基层一线医务工作者,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3年,在山东省高校中率先以“6年完全认证”的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于2020年获批认证期延长至10年;2022年,假肢矫形工程专业通过ispo国际认证,获有效认证期3年。学校现为国家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水平测试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5 3”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为国家级住院医师(口腔住院医师、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万名护理人才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科医师培养基地。 特殊教育 1985年,学校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专门招收残疾人青年的大学本科专业(医学二系),开创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先河。2012年招收视障学生,2018年招收听障学生,填补了全国医学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视障生、听障生教育的空白。30多年来,探索形成了“残健融合、教康结合、学用合一”的残疾人人才培养“滨州医学院模式”,为社会培养了1300余名残疾人医学人才,为促进国家进步文明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现为国家残疾人高等教育基地、盲人医疗按摩规范化实训基地、康复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学科专业 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儿科学、中医学、药学、康复治疗学、特殊教育、生物制药、智能医学工程等3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一流专业建设点25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临床医学致力于“卓越医生”培养和新医科建设,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获批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药学坚持走产学研用融合、校企合作特色发展之路,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0%,口腔医学、护理学进入gdi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前50%;学校进入软科中国医科实力a大学行列。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医学人文研究中心等8个,省市共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直属附属医院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2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山东省一流课程29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科学研究 学校是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近5年,承担科研课题14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项、国家社科基金5项,省部级课题295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27项,其中一等奖3项;发表sci、cssci、卓越期刊等收录论文3000余篇,其中在《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细胞》等刊物发表论文12篇;授权专利301项,其中发明专利182项;参与开发我国首个自主研发获批上市的原创性adc抗肿瘤新药—爱地希注射剂。承担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35项、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9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二等奖1项,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3项。主办《中国医院统计》和《滨州医学院学报》,均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医护员工11350人(含5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370人;博士789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含外籍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4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9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9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4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高校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 条件设施 学校占地1718.17亩,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国有资产17.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7亿元;图书馆藏书145.3万册。有直属附属三级甲等医院5所,其中,滨州附属医院是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开放床位2875张。烟台附属医院是烟威地区首家省属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编制床位1500张。附属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烟台市中法友谊医院)是国内最早的西医医院之一,编制床位2016张。附属烟台市口腔医院是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编制口腔综合治疗椅位260台、床位50张。附属滨州市中医医院是山东省区域中医医疗中心,编制床位821张。有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教学医院35所、实践教学基地228所。 交流合作 先后与美国田纳西大学、英国坎特伯雷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德国柏林健康与运动学院、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国立医科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韩国岭南大学等40余所高校和医疗机构,与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国内知名高校,与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荣昌制药、美宝集团、愉悦家纺等大型医药集团,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教育资源共享、高层次人员交流、联合培养人才、学术科研攻关、海外引智引才、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果。 学校地址 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346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贵州师范大学
学校介绍 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1950年10月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54年10月教育部委托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级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现有花溪、宝山、白云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800亩。设有25个学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293.2万余册,其中古籍文献约10万册,电子图书170.7万余册。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万人,教职工257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783人,师资中有教授337人、副教授651人,有相关国家级人才计划人选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3人。获国家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人才称号和荣誉称号90人次;获贵州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等省级人才称号和荣誉称号230余人次。 学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涵盖哲学、文学、教育学、工学、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4个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4个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贵州省“世界一流建设学科ii类学科(群)”、1个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i类学科(群)”、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85个本科专业,2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全国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高校示范性本科专业(特色专业)。 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是“国家级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有国家级教师研修基地、国家级大学校外实践基地、教育部111引智基地等国家级基地9个;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科研平台9个,教育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天文研究与教育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37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4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大学与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有师生交流项目。学校是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任务院校之一,与英国苏格兰学历管理委员会合作举办有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sqa-ad),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合作开设有本科国际通识教育课程(igec),与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共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特色专业,与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合作举办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音乐学专业。 学校历经八十年奋进历程,代代学人以振兴国家、民族为己任,修身治学,培养培训了30万余名各条战线的优秀人才,逐步发展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师范大学,为推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大连大学
学校介绍 大连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48年3月成立的关东文法专门学校。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于1948年9月正式批准创立了正规的人民大学—“大连大学”。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取消,其中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78年12月大连工学院与旅大市委联合设立旅大分校,1981年11月更名为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1983年11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将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改建为“大连大学”。1986年11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复大连大学、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前身为1948年3月成立的关东文法专门学校)、大连市卫生学校(前身为1950年10月成立的旅大市卫生学校)联合办学,校名定为“大连大学”。 1988年4月原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划归学校作为附属医院;2005年11月沈阳铁路局大连医院并入大连大学,更名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同时大连大学附属医院更名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08年12月大连铁路卫生学校并入大连大学;2012年成立大连大学乒乓球运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多年办学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秉持“文明 自强 求是 创新”的校训,发扬“务本 求真 鼎新 图强”的连大精神,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学科建设为龙头、内涵发展为主线,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服务地方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办学方略,现已成为拥有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1大学科门类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主要办学指标和综合办学实力进入辽宁省高校前列。 学校占地面积115.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4万平方米。设有29个学院,7个省重点(培育)学科,8个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2个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软件工程学科入选辽宁省双一流学科,临床医学学科入选esi全球前1%。现有15个一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二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66个备案本科专业(53个招生专业),2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全日制在校生约1.6万人。 2004年,学校获批大连市人才储备基地,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实施“金普学者”人才计划。现有教职工6100余人(含2所附属医院)。校本部教职工1700余人,专任教师1058名,具有博士学位占比52.93%。在岗各类高层次人才93人,其中,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各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各类团队12个,其中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教学团队4个、创新团队5个。2023年,学校入选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实施高校。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现入选国家级奖项及基地37个,其中新工科建设及卓越计划项目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一流课程等国家级课程15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育基地、众创空间等4个。学生在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国家级奖31项、省级奖279项,连续七年省赛获金银铜奖总数第一。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各1个,建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42个、市级科研平台38个。学校先后获批7项国家科技奖,覆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获批近百项省部级科技奖。依托连大科技园、“大连大学—西岗科技园”和“连大—金普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促进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学校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授权发明专利1132项,国际专利授权11项。2021年获批辽宁省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中心,并成为全国首个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开放许可的单位。 学校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紧密围绕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构建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依托软件工程与信息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等为引领的优势学科群,积极服务大连“两先区”和“三个中心”建设,为智慧大连、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社会事业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学校注重智库建设,近百人担任国家、省、市各行业的智库专家。在文化下乡、海岛教育、科技扶贫、科学普及、医疗服务等方面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建立合作关系。现有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塞舌尔大学、科摩罗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承建“教育部环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与日本神户大学合作共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日医疗合作示范医院。学校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和服务大连市国际化城市建设能力不断提升。 面向未来,大连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连大精神,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地方能力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为保证,扎实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显著的国内一流研究应用型地方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学校介绍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0年始建于大连,1953年迁至抚顺办学,1958年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2000年2月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 建校74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艺等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成绩,202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7所,东北地区唯一一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高校,圆满完成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为全国应用型高校建设输出了“示范样本”。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和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培训基地,是辽宁省石油化工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已培养的14万多名毕业生,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的管理及技术骨干。 学校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确立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学科专业结构和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有力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学校占地面积约1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图书馆图书资源总量347.1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48个。学校设有18个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余人。学校是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高校,拥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电子信息、机械、工商管理(mba)、会计(mpacc)、翻译(mti)和艺术(mfa)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0个,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含硕士领域1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1个;入选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1项,国家级教育教学项目3项,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建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优势特色专业1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11个、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7个、重点支持专业2个、示范性专业5个、特色专业2个;获批省级实验教学、实践实训等中心和基地29个、产业学院7个、一流课程172门、资源共享课9门、视频公开课程2门、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2013年以来,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0项,获批省级优秀教材8本。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广泛开展,近三年学生在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国家级奖励714项、省部级奖励3591项,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八轮总榜单(本科)中,我校位居全国第285位,在辽宁省属高校中居第9位,获省级创新创业学院,备案省级众创空间,被团中央确定为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和kab创业俱乐部高校。自2020年起,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在省属高校排名前三,学校两次荣获省就业工作奖励一等奖、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获教育部表扬。 学校建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85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92人。学校引进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2人。现有国家级人才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8人、千层次20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9人,辽宁省优秀专家2人,辽宁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0人,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1人,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1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学校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教育部等项目。首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一等奖1项、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1项,近五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7项。学校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研究院、基地、智库等平台39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个,省中试基地1个,省科普基地1个,7个科研平台被确定为辽宁省高校首批开放的重大科技平台。建有石油化工产业链实训培训基地,投资1亿元的石油化工智能制造教学实践创新中心获批2021年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支持项目。与抚顺市人民政府、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联合建立新型研发机构——辽宁省石化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学校与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与60多家企业和研究院签署协议,形成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实习实践基地群,其中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0个,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1个。主办《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两本科技期刊。 学校积极参与辽宁“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乡村振兴战略,先后选派343名教授博士深入全省253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服务,为企业提供各类技术咨询600余次,培训各类人员1000余人,解决了400余项技术难题,突破国家“卡脖子”技术3项,5项成果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一流学科2019年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智库作用,获省委书记、省长等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26项。 学校大力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芬兰、韩国、日本、加拿大等18个国家的5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联合开展本科生“2 2、1 2 1、2 1 1”等培养项目;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分别开展“4 1”“3 1 1”研究生培养项目;与日本弘前大学联合开展博士生培养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石油工程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单位。 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秉承“问学穿石、修身诚化”校训,学习“三个榜样”、弘扬“三种精神”。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总结凝练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新时代雷锋“五个一”精神,构建起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平台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五位一体”的新时代雷锋精神育人体系,建成的雷锋精神育人展馆获批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省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风华青年宣讲团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全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库第一批入库项目、“三下乡”国家级重点理论普及宣讲团队,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16个部委联合授予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建成了综合素质拓展基地、“四史”教育基地、中华历史文化长廊,排演了原创话剧《永洁老师》和《雷锋》,创建了“百家讲坛”、银杏文化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园体育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文化品牌,建有羽毛球、击剑两支教育部高水平运动队。学校女子篮球队获第23届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二级联赛第4名,创造了辽宁省大学生女篮参加cuba的最好成绩。在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国家级铜奖4项、省级金奖5项、省级奖牌总数达50枚,获奖数位列全省高校第四,“高教主赛道”“产业命题赛道”“青年红色之旅赛道”全部晋级国赛,是三个赛道同时晋级国赛的全省5所高校之一。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爱心助人先进单位”、全国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等荣誉称号。获批全省教育系统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省级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场教学点,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党委、文明单位、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第三批全省新时代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高校、教育系统雷锋式学校、学雷锋学郭明义先进集体、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新疆医科大学
学校介绍 1950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苏联访问期间,同意了时任新疆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赛福鼎·艾则孜同志的建议,决定在新疆乌鲁木齐兴建一所医学高等学府,并纳入苏联援助新中国建设“一五计划”156个重点项目。 1954年新疆医科大学的前身——新疆医学院在鲤鱼山下开工建设。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一大批来自北京、上海、山东、辽宁等地的优秀教师、医务工作者汇聚新医,奠定了学校事业发展的坚实根基。 1956年新疆医学院正式建成并首次招生,233名临床医学本科生在新医路校区苏园举行了开学典礼,标志着新疆人民从此有了自己培养医学人才的“摇篮”。 1961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乌鲁木齐卫生学校、自治区卫生干部学校两所学校的部分班级合并,成立自治区中医学校。1985年,改建为新疆中医学院。 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新疆医学院与新疆中医学院合并成立新疆医科大学,学校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2016年学校正式获批成为省部委共建高校,开启了新疆医学高等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近年来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办医水平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3年4月,学校新一届党委成立,确定了建设“西部一流并辐射中亚的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学校现有教职工18016人(其中大学1485人,附属单位16531人),全日制在校生27984人(本专科生21682人,硕士研究生5117人,博士研究生678人,各层次学历教育留学生507人)。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4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6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63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7人、教学能手12人。2人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4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0人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学校先后获得自治区党建工作示范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下设26个院部,开设29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8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现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医学为主,其它学科相辅相成的学科结构与布局。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2.33‰,药理学与毒理学位列esi全球排名前8.32‰,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潜力值提升至91.43%。4个学科入选自治区“十四五”重点学科建设序列,其中临床医学入选优势学科(自治区一流学科),药学、中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入选特色学科。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学校现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60个,其中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9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8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3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十四五”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实践基地1个,自治区引才引智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7个。 学校所辖8所直属附属医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疑难危重疾病救治和新疆、周边国家特高发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全疆医疗系统主力军优势,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各附属医院形成了优势集中、特色鲜明、错位发展、整体联动,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疗资源集群,为“健康中国”、“健康新疆”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与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建立了全面对口支援协作关系,与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20余所大学建立了深层次共建合作关系。与俄罗斯、日本、英国、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是自治区首批来疆留学高校示范基地、首批接受政府奖学金的高校,被教育部授予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培养了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39个国家的百余名研究生、上千余名本科生。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农学院
学校介绍 北京农学院的前身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创建于1956年。1958年,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与北京市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并,更名为北京市农业学校。1965年,在北京市农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半农半读的北京农业劳动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北京农学院。学校总占地面积11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9万余平方米,建有千亩农场、万亩林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铸就了“厚德笃行,博学尚农”的校训和“以农为本,唯实求新”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都市型现代农林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入选全国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北京市属高校“2011计划”,是一所特色鲜明、多学科融合的高等农林学府。学校先后被授予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北京市文明校园、首都文明单位标兵、首都平安校园建设示范校、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强、专业知识扎实、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办学格局。1983年学校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学校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首次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8年,获批北京市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目前,学校共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38个本科招生专业(方向),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7个专业学位类别。 学校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专任教师的高级职称比例达64%,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比例达95%。目前,学校有两院院士等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同等级别的领军人才9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获得者同等级别的青年拔尖人才3人。200余人次获批国务院政府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北京领军人才、北京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各类人才项目。100余人次荣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先锋、育人先锋等荣誉称号。现代园艺学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校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不断适应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学校现已形成以农为特色,农、工、管为主要学科门类的学科布局,共有园艺学、林学、作物学、兽医学、畜牧学、植物保护、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学10个一级学科,其中园艺学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建设学科,园艺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3个一级学科列入北京市博士点建设计划。学校拥有26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建有2个国家级、4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5个北京市级、338个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2个北京市级校内实践基地。学校园艺、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园艺、农林经济管理、园林、动物医学4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3个专业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园艺、动物医学为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学校主持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800余项,学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100余项。荣获国家级、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30余项。 学校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充分发挥办学特色优势,为首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北京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北农力量。学校按照“立足首都、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围绕重点区域规划布局,依托教授工作站、产业扶贫站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平台,整合学校人力资源优势和专业学科优势,打造全产业链、跨学科社会服务团队,服务区域覆盖北京多区。参与完成众多涉农产业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编制,11个科技小院入选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联合支持建设名单,师生服务乡村振兴案例先后2次入选联合国全球最佳减贫案例、连续3届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学校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教学环节、融入学生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深入开展北京高校“红色1 1”示范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连续16年被评为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6次,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4次。先后获评“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建校60余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扎根基层,踏实勤勉,成为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行业发展中的骨干力量,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政府管理人员、杰出的农业领域专家学者、颇具影响力的涉农企业家。北京农学院现已成为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技术服务中心。 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聚焦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1956”发展战略和举措,全面推动落实“五大工程”,为早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都市农林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团结奋斗! (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3月) 北京农学院章程 (2017年2月14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核准通过) 根据2022年11月11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同意北京农学院章程部分条款修改的批复》修正) 序言 北京农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始建于1956年的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1958年通县农业学校与北京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并为北京市农业学校,1965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劳动大学,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农学院,1983年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获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20年办学定位确定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北京农学院在办学历程中始终牢记“三农”底色,坚持“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为国家“三农”事业和首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公认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声誉。面向未来,北京农学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积极探索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模式,努力为国家和首都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学校依法办学和自主管理,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农林大学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的中文名称为北京农学院,简称北农;英文名称为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缩写为bua。 第三条学校法定注册地为:北京市昌平区史各庄街道北农路7号。学校网址为www.bua.edu.cn。 第四条学校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主管部门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为学校发展提供办学经费和政策支持,保障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支持学校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章程自主办学,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学校为依法设立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具有独立的非营利法人资格,校长为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自主管理内部事务,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主要如下: (一)制定并实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 (二)面向社会需求,依法依规依办学条件,制定招生方案; (三)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四)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社会服务; (五)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健全校内教材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六)加强内部督导,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 (七)自主开展与境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地方政府等的交流合作; (八)自主管理和使用国家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提供的财产、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以及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九)依法收取学费及有关费用; (十)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十一)法律赋予的其他办学自主权。 第六条学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七条学校主要教育形式为全日制本科教育,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开拓国际教育。 第八条学校以人才培养作为办学根本任务,以都市型现代农林高等教育为特色,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 第二章 学校管理体制 第九条学校依法实行中国共产党北京农学院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全面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按规定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学校党委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应当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党委成员应当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职责。 第十条学校党委由全校党员大会或者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五年。党员代表大会实行任期制。 学校党委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南京工程学院
学校介绍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深厚工科底蕴、鲜明应用特色的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典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高教学会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会理事长单位。2011年,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位于南京江宁方山风景区,占地近3000亩,湖光鹭影的现代化、生态型、花园式校园,环境优美、设施优越。现有19个教育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2.6万余名,其中硕士研究生近1200名。现有教职工21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近50%,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教师占比53%。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60人次,拥有江苏“六大人才高峰”创新团队、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等高层次人才团队13个。 率先探索应用办学,综合实力稳居前列。学校秉承百年办学传统,传承行业办学经验,在全国率先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理念,得到教育部和同类高校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我国应用型高校改革发展的旗帜。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国际化”办学定位,牢固树立“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发扬“知行统一,创业创新”的校园精神,形成了“密切行业产业,注重工程实践,培养应用人才”的鲜明特色,为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沈国荣院士为代表的27万余名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机械、电力、能源动力与核工业等行业领域具有很高的影响力。近年来,学校多次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江苏省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2019、2020、2022年)、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校、江苏省文明校园等荣誉。2019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等先后莅临学校考察,对学校应用型办学思路与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勉励学校争当全国应用型高校“领头羊”“排头兵”。 坚持以本科教育教学为中心。现有73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机械、电气类专业为教育部首批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9门,省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等各类省级课程92门。主编出版教材500余部,其中国家精品教材4部,入选国家规划教材96部,省级教材66部,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4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校级工程化项目教学基地和项目工作坊80多个,与世界500强企业、国内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等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66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超5亿元。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项目教学为特色的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累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31项,全力打造高质量应用型本科教育名校。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构建了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7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建有国家级电力仿真与控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天印梦工场”等国家级学科科研平台5个;江苏省配电网智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智能制造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中心等省级学科科研平台21个。近五年来,学校获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科技奖41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634项,科研到款额超8亿元;授权发明专利1490项,转化专利692项,获评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江苏)基地分基地、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省知识产权贯标示范高校、省专利转化专项实施单位和南京市智能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现有机械、能源动力和艺术硕士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建有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4个。近五年,获批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及优秀教学案例3门,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3项,研究生获“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4名。 坚持多元协同、产教融合的办学道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与德国、英国、美国、芬兰、荷兰、瑞典、新西兰、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与交流关系;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合作办学项目,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受到社会和电力行业普遍认同;与奥卢大学联合举办芬兰第一个非独立法人性质的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南京工程学院奥卢学院”,开辟了国际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与英国斯克莱德大学、德国马格德堡大学、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荷兰方提斯应用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办学,目前是“中芬应用科学大学联合会”“江苏—韩国高校合作联盟”“江苏—加拿大高校合作联盟”“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等联盟成员高校;获批省教育厅“十四五”首批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平台建设项目1个、省外国专家工作室1个,入选省教育厅“十四五”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2个。学校依托特色学科和行业优势,主动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探索和创新多元化科技孵化机制,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大院大所、名校名企、学会商会合作,实现了应用型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互动发展。近年来,面向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电网、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江宁区联合打造“环天印湖校地融合发展示范区”。联合多家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建腾讯云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宜兴产业学院等。与中机联、中电联、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燕山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进行战略合作。重视做好校友工作,组建20个地区校友联谊会,成立数控行业校友分会等学科专业校友组织,引导广大校友关心支持母校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赋能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从业能力与个性成长、校内教育与校外体验、校园文化与双创氛围“四统一”理念,构建创新、创意、创造、创业“四创平台”,不断深化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双创培育“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致力培养“德才兼备、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后劲充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省级及以上奖项1500余项,学生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榜百强”12名,其中“十强”3名。重点打造了近2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构建“创新推动创业,创业激励创新”的良性互动机制,营造“生师互融共创,学生抱团发展”的浓郁创新创业氛围,累计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等企业214家,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江苏省特色众创空间十强、江苏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秀众创空间等省级及以上荣誉(资质)37项。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稳居同类高校前列,就业质量不断提升,连续获评江苏省就业先进集体。2022年,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受到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点名表扬,受邀在教育部“办实事、见实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交流发言。2023年3月,作为高校代表在国务院就业工作调研座谈会上作汇报发言。 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科技创新1111计划”,集聚全校之力重点建设康尼机电、智能电网、智能装备、智能液压、能源、先进工业、人工智能、新材料、产业经济与创新管理、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等十大产业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四合一”功能,探索了一条有别于“双一流”和技术技能型高校的应用型高校特色发展路径。学校与校资企业、上海主板上市公司——南京康尼机电公司,联合共建“康尼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攻克“轨道列车门”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轨道车辆门系统的完全国产化和知识产权自主化,助力康尼门系统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公司年营收超35亿元;协同徐工集团解决起重机械行业难题,获江苏省科技一等奖2项,助力徐工起重机械全球领跑;依托南瑞继保等共建智能电网产研院,发起成立江苏智能电网产业联盟,8项成果在南瑞继保、国网江苏电力公司实现转化,产生数十亿元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江苏机械制造产业院士协同创新中心”作用,连续三年获省“科创江苏”评估考核第一等次,科技服务社会贡献力显著提升,得到行业与区域高度认可。 智库建设服务行业发展和政府决策。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及地方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瞄准氢能源、数字经济、社区治理等新兴领域,积极推进高端和新型智库建设,主动服务政府决策和行业发展。近年来,《关于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优势集群的建议》《打造“四型四化”网格 推进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重视就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工程大学
学校介绍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知识产权改革试点高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安徽省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安徽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重点建设单位。学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职业学校,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机械学校、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 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75.7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49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700余人,在校研究生(含来华留学生)2300余人,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00余人。学校聘请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领军人才,13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人才项目和教学名师(团队)称号,209人次在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逐步建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校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依托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工科专业在安徽省高校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深化“更交叉、更专业、更融合、更个性、更卓越”个性化人才培养改革,有60余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9个,国家级、省级特色(品牌)专业16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5个专业通过长三角新文科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80余门;获批国家级、省级卓越及拔尖人才培养相关项目37项,国家级、省级“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34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3项;现有国家级、省级、校级产业学院13个,其中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为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汽车现代产业学院为全省首个;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22年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获批国家级本科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108项。现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省级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6个,省级专业学位案例库2个,研究生教学成果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共14个,获批省级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共74项。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三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71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50余项,连续五年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连续三年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科类)1项;连续入选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前20强。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机械工程、化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入选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建设计划。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学科为esi全球前1%学科。与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有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皖江高端装备制造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设计艺术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40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融入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不断深化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服务支撑“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和“七个强省”奋斗目标,深入推动区域融合、校企融合、产教融合。与14个市级、区级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芜湖市共建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全力打造“国际化、工程化、企业化、多元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孵化基地;共建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并获批安徽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按照“学校布点,学院设点,团队蹲点”思路,推进“一学院一中心”建设,目前共建中心(研究院/实验室)10余个。率先实行“科技副总”选派机制,目前共选派28名优秀教师挂任企业“科技副总”。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学校首批科技成果群作价入股成功落地。与无为市成立芜湖市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地方共建宣城产业技术研究院、增材制造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奇瑞控股集团共建卓越工程师学院(奇瑞学院)。与海螺集团、安徽叉车集团、中国通服安徽公司、百度公司、芜湖长信科技、海螺创业、天马微电子、纬湃电子等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深度合作。与美、英、法、德、意、韩、日、泰、乌克兰、马来西亚等国和台湾地区的40余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活动。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与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和“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育人理念,以“三抓”工作为统领,深入推进“三全六专”育人实践,积淀出“雨耕勤作赤铸精工”的大学精神和“尚德敏学唯实惟新”的校训,坚持走以提升质量、打造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以工为主、支撑产业、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省级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和省级“双基”建设示范高校,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2023年度获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单位。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学校被誉为“培养工程师、设计师、企业家和创业者的摇篮”。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创新驱动、开放办学、特色发展”战略,努力向着“国内知名的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奋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大城市学院
学校介绍 兴学源起。浙大城市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999年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20年6月,杭州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超常规支持浙大城市学院十年创百强跨越发展。 办学规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毗邻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校园占地1027亩,校舍面积51万余平方米。设有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等13个学院和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42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法、文、历史、理、工、医、管、艺术等九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500余名,与浙江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90余名。建有一支由院士领衔,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师为骨干的学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200余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者比例近45%,博士学位占比超过60%,有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16人。 人才培养。学校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和实践智慧,基础牢固、专业扎实、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浙江省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7个,省一流专业、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18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项目)3个;近年来获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8门,入选省课堂创新校,教改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设立“求是雏鹰班”(与浙江大学合作);全国首创“城市数字治理创新班”,开设“数字治理”“数字贸易”“数字文旅”等产业特色班18个,着力培养社会紧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2022年8月,学校正式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个,办学层次实现新突破。 科学研究。学校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重大发展需求,积极推进科教创新综合体建设,设有院士、高层次学术领军人才领衔的城市大脑研究院、幸福城市研究院、脑与认知研究院、未来城市研究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历史研究中心、先进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智慧交通运输工程研究中心、超算中心、低温中心等校设科研机构30余个。拥有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基地1个。 社会服务。学校坚持立足杭州、服务浙江、面向全国,推进城校融合的分布式办学,开展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社会服务。先后与西湖区、滨江区,省文旅厅、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委党校、市发改委、市交投集团以及中科曙光、新华三集团、杭氧集团、君亭集团等开展战略合作,共建了两个产业学院、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学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开展教育培训。 文化传承创新。学校秉承百年求是文脉,汲取杭城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精神禀赋,形塑了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涵育了具有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和城院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初步打造了城院大讲堂、城市理想、星光文化、星光大课、墨香校园、杭州通论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校园文化品牌。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积极推进国际化教育。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现有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共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下简称uw学院)1个,2022年通过教育部评估;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日本长崎国际大学、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等合作的课程项目6个,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境)外的近70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等共建国际健康科学中心,开创了国内口腔卫生本科人才培养的先河。2022年学校招收国际学生学历生,迈出了国际化教育新步伐。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和浓厚的国际化校园氛围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近两年uw学院毕业生获中、新双学位率达99%,国内外深造率达76%。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