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深厚工科底蕴、鲜明应用特色的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典型高校,全国...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25-86118008,025-86118009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259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大连大学
学校介绍 大连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48年3月成立的关东文法专门学校。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于1948年9月正式批准创立了正规的人民大学—“大连大学”。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取消,其中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78年12月大连工学院与旅大市委联合设立旅大分校,1981年11月更名为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1983年11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将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改建为“大连大学”。1986年11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复大连大学、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前身为1948年3月成立的关东文法专门学校)、大连市卫生学校(前身为1950年10月成立的旅大市卫生学校)联合办学,校名定为“大连大学”。 1988年4月原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划归学校作为附属医院;2005年11月沈阳铁路局大连医院并入大连大学,更名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同时大连大学附属医院更名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2008年12月大连铁路卫生学校并入大连大学;2012年成立大连大学乒乓球运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多年办学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秉持“文明 自强 求是 创新”的校训,发扬“务本 求真 鼎新 图强”的连大精神,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学科建设为龙头、内涵发展为主线,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服务地方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办学方略,现已成为拥有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1大学科门类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主要办学指标和综合办学实力进入辽宁省高校前列。 学校占地面积115.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4万平方米。设有29个学院,7个省重点(培育)学科,8个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2个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软件工程学科入选辽宁省双一流学科,临床医学学科入选esi全球前1%。现有15个一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二级学术硕士学位授予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66个备案本科专业(53个招生专业),2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全日制在校生约1.6万人。 2004年,学校获批大连市人才储备基地,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实施“金普学者”人才计划。现有教职工6100余人(含2所附属医院)。校本部教职工1700余人,专任教师1058名,具有博士学位占比52.93%。在岗各类高层次人才93人,其中,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各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各类团队12个,其中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教学团队4个、创新团队5个。2023年,学校入选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实施高校。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现入选国家级奖项及基地37个,其中新工科建设及卓越计划项目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一流课程等国家级课程15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育基地、众创空间等4个。学生在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国家级奖31项、省级奖279项,连续七年省赛获金银铜奖总数第一。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各1个,建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42个、市级科研平台38个。学校先后获批7项国家科技奖,覆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获批近百项省部级科技奖。依托连大科技园、“大连大学—西岗科技园”和“连大—金普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基地”,促进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学校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和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授权发明专利1132项,国际专利授权11项。2021年获批辽宁省高价值专利组合培育中心,并成为全国首个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开放许可的单位。 学校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紧密围绕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构建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依托软件工程与信息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等为引领的优势学科群,积极服务大连“两先区”和“三个中心”建设,为智慧大连、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社会事业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学校注重智库建设,近百人担任国家、省、市各行业的智库专家。在文化下乡、海岛教育、科技扶贫、科学普及、医疗服务等方面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集团建立合作关系。现有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塞舌尔大学、科摩罗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承建“教育部环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与日本神户大学合作共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日医疗合作示范医院。学校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和服务大连市国际化城市建设能力不断提升。 面向未来,大连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发扬连大精神,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地方能力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为保证,扎实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显著的国内一流研究应用型地方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学校介绍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0年始建于大连,1953年迁至抚顺办学,1958年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2000年2月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 建校74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艺等八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成绩,202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7所,东北地区唯一一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高校,圆满完成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为全国应用型高校建设输出了“示范样本”。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硕士研究生和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培训基地,是辽宁省石油化工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已培养的14万多名毕业生,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的管理及技术骨干。 学校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确立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学科专业结构和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有力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学校占地面积约1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图书馆图书资源总量347.1万册,电子文献数据库48个。学校设有18个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余人。学校是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建设高校,拥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电子信息、机械、工商管理(mba)、会计(mpacc)、翻译(mti)和艺术(mfa)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0个,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含硕士领域1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1个;入选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1项,国家级教育教学项目3项,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建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优势特色专业1个、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11个、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5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7个、重点支持专业2个、示范性专业5个、特色专业2个;获批省级实验教学、实践实训等中心和基地29个、产业学院7个、一流课程172门、资源共享课9门、视频公开课程2门、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2013年以来,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0项,获批省级优秀教材8本。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广泛开展,近三年学生在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国家级奖励714项、省部级奖励3591项,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八轮总榜单(本科)中,我校位居全国第285位,在辽宁省属高校中居第9位,获省级创新创业学院,备案省级众创空间,被团中央确定为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和kab创业俱乐部高校。自2020年起,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在省属高校排名前三,学校两次荣获省就业工作奖励一等奖、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获教育部表扬。 学校建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85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92人。学校引进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2人。现有国家级人才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辽宁省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8人、千层次20人,辽宁省教学名师19人,辽宁省优秀专家2人,辽宁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0人,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1人,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1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学校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教育部等项目。首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一等奖1项、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1项,近五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7项。学校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研究院、基地、智库等平台39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个,省中试基地1个,省科普基地1个,7个科研平台被确定为辽宁省高校首批开放的重大科技平台。建有石油化工产业链实训培训基地,投资1亿元的石油化工智能制造教学实践创新中心获批2021年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支持项目。与抚顺市人民政府、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联合建立新型研发机构——辽宁省石化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学校与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与60多家企业和研究院签署协议,形成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实习实践基地群,其中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0个,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1个。主办《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两本科技期刊。 学校积极参与辽宁“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乡村振兴战略,先后选派343名教授博士深入全省253家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服务,为企业提供各类技术咨询600余次,培训各类人员1000余人,解决了400余项技术难题,突破国家“卡脖子”技术3项,5项成果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省一流学科2019年重大标志性成果。充分发挥智库作用,获省委书记、省长等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26项。 学校大力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芬兰、韩国、日本、加拿大等18个国家的5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联合开展本科生“2 2、1 2 1、2 1 1”等培养项目;与英国爱丁堡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分别开展“4 1”“3 1 1”研究生培养项目;与日本弘前大学联合开展博士生培养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石油工程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是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单位。 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秉承“问学穿石、修身诚化”校训,学习“三个榜样”、弘扬“三种精神”。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总结凝练出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新时代雷锋“五个一”精神,构建起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平台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五位一体”的新时代雷锋精神育人体系,建成的雷锋精神育人展馆获批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省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风华青年宣讲团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奖、全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库第一批入库项目、“三下乡”国家级重点理论普及宣讲团队,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16个部委联合授予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建成了综合素质拓展基地、“四史”教育基地、中华历史文化长廊,排演了原创话剧《永洁老师》和《雷锋》,创建了“百家讲坛”、银杏文化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园体育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文化品牌,建有羽毛球、击剑两支教育部高水平运动队。学校女子篮球队获第23届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二级联赛第4名,创造了辽宁省大学生女篮参加cuba的最好成绩。在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国家级铜奖4项、省级金奖5项、省级奖牌总数达50枚,获奖数位列全省高校第四,“高教主赛道”“产业命题赛道”“青年红色之旅赛道”全部晋级国赛,是三个赛道同时晋级国赛的全省5所高校之一。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爱心助人先进单位”、全国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等荣誉称号。获批全省教育系统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省级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场教学点,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党委、文明单位、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第三批全省新时代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高校、教育系统雷锋式学校、学雷锋学郭明义先进集体、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华师范大学
学校介绍 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四川省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充。发轫于抗战初期内迁至四川省三台县办学的国立东北大学,抗战胜利后,国立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于1946年在三台原校址创建私立川北农工学院,学校办学文脉由此发端。1949年,学校吸纳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先生创办的西山书院,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与私立川北文学院合并,成立公立川北大学,由三台迁至南充办学,改称川北大学。1952年,学校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等院校的部分系科及教师,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3年,原重庆师范学院部分系科师生并入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学校一分为二,一部分迁往成都;留在南充的部分更名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更名为南充师范学院,1989年恢复“四川师范学院”校名,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秉承“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的办学理念和“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训精神。始终坚持立教报国、育才造士,矢志不渝为民族复兴和地方建设服务;始终坚持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矢志不渝为基层教育和基础教育服务;始终坚持从严治校、严谨治学、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矢志不渝传承和弘扬学校的办学精神;始终坚持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争创一流,矢志不渝擘画和推进强校事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社会声誉优良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四川省重要的基础教育教师培养基地、在职教师培训基地、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基地、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基地。 学科门类齐全。学校现设29个学院,有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79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等10个学科门类。生态学、天文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史、数学等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化学学科入围us news2023世界大学学科榜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连续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生态学、天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与生态治理、政治学与社会治理等5个学科(群)入选四川省一流学科。 师资力量雄厚。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著名古代文学专家郑临川、周虚白、傅平骧,史学专家吴景贤、赵吕甫、龙显昭,哲学专家李耀仙,遗传学专家汤泽生,国际公认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奠基人、“中国大熊猫之父”胡锦矗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曾在学校治学育人。现有教职员工2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000余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100余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等国省级高层次人才称号130余人次,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洪堡学者2人。引进两院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领军人才35人。获评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四川省敬业奉献模范、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四有”好老师、四川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50余人次。 科研实力强劲。学校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个、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南充市重点实验室7个。拥有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3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4个、四川新型智库2个。建有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蜀道文化研究中心等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西华师范大学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蜀道研究院、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中心、四川省落下闳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四川党史党建研究中心、四川研学旅行发展研究中心等其他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中心西南分中心、国家林业局竹资源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熊猫主食竹保育示范基地、四川省组织修复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省级大学科技园等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机构。“十三五”以来,主持承担科研项目5679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国家级项目276项,省部级项目528项。发表论文14380篇,其中sci、ssci、a&hci收录1718篇,cssci、cscd收录1339篇,出版著作318部,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3部。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58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教育部优秀成果奖6项、农业农村部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和中华农业科技奖2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1项。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126项、实用新型专利171项。学校在大熊猫生态保护领域,创建了全球第一个大熊猫野外观测站,出版了全球第一部大熊猫生态学专著,牵头开展了首次全国大熊猫野外调查,促成了我国第一次野生动物保护国际合作,成立了全国首个大熊猫学院,被誉为“中国的熊猫大学”。学校领衔发现的“cwnu星团表”成为国际上首次以中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名字命名编号大样本的天体星表。 育人质量过硬。学校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共36600余人。学校入选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首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是被授牌“四川省优秀大学生选调基地”的首个省属高校。建有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四川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四川省生态文明普及基地、四川省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川北历史文化普及基地、川东北环境教育与科普基地、川东北航空模型科普基地、川东北机器人科普基地等11个国省级科普教育和联合培养基地。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13个,四川省思政课和辅导员名师工作室2个、四川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获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国家级“新文科”人才培养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04项。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9门。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26篇。获批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项目400余个、省级项目850余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58个。近五年,在校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田家炳杯”等国家级竞赛获奖300多项。78年来,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级各类人才40余万名,其中中科院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20人,被誉为“读书的好地方、选才的好去处”。 师范特色鲜明。学校建立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教育类型齐全的教育培训体系。现有21个师范专业,其中8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学校与基础教育学校联合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小学教育联盟,与成都市实验小学等14所省名优小学共建小学全科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在省内外建有200多个教育实习基地。依托校内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加强大中小学教研协同攻关,近五年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56项,获批省级一流课程19门,出版教材38部。在南充建有幼儿园、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在巴中、德阳、营山县等地组建附属中学。组织实施“卓越园长”“校长任职资格”“正高级教师”“骨干教师”“一村一幼辅导员”等国培省培和各类师资培训项目300余个,培训教师10万余人次,助力基础教育优质师资队伍建设发展。 对外交流广泛。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日本千叶大学、韩国世宗大学、马来西亚世纪大学等20余所海外高校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在学术交流、互派访学、学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智库服务、决策咨询、教育培训、成果转化、教育资源输出、产业升级、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与南充、德阳、泸州、遂宁、巴中、广元、四川省林草局等地方政府(部门),北京大学、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文投集团等单位,以及卧龙、蜂桶寨、唐家河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签署合作协议,投资建设50bin中国节点望远镜、成长型通用光学望远镜east项目,与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共建教育研发应用中心,形成对外交流合作的良好局面。 办学条件完备。学校现有行署、华凤、临江(在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000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绿化面积70余万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拥有高速先进的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建成全省首个全场景“一码通”高校。图书馆是四川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纸质图书340余万册,其中珍藏古籍5600余种、74000余册。电子图书400余万册,电子期刊读物8万余种。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1359”战略,为加快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新疆医科大学
学校介绍 1950年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苏联访问期间,同意了时任新疆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赛福鼎·艾则孜同志的建议,决定在新疆乌鲁木齐兴建一所医学高等学府,并纳入苏联援助新中国建设“一五计划”156个重点项目。 1954年新疆医科大学的前身——新疆医学院在鲤鱼山下开工建设。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一大批来自北京、上海、山东、辽宁等地的优秀教师、医务工作者汇聚新医,奠定了学校事业发展的坚实根基。 1956年新疆医学院正式建成并首次招生,233名临床医学本科生在新医路校区苏园举行了开学典礼,标志着新疆人民从此有了自己培养医学人才的“摇篮”。 1961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乌鲁木齐卫生学校、自治区卫生干部学校两所学校的部分班级合并,成立自治区中医学校。1985年,改建为新疆中医学院。 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新疆医学院与新疆中医学院合并成立新疆医科大学,学校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2016年学校正式获批成为省部委共建高校,开启了新疆医学高等教育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近年来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办医水平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3年4月,学校新一届党委成立,确定了建设“西部一流并辐射中亚的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学校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学校现有教职工18016人(其中大学1485人,附属单位16531人),全日制在校生27984人(本专科生21682人,硕士研究生5117人,博士研究生678人,各层次学历教育留学生507人)。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4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6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63位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7人、教学能手12人。2人获评“全国优秀共产党员”,4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0人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学校先后获得自治区党建工作示范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下设26个院部,开设29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8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现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医学为主,其它学科相辅相成的学科结构与布局。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2.33‰,药理学与毒理学位列esi全球排名前8.32‰,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潜力值提升至91.43%。4个学科入选自治区“十四五”重点学科建设序列,其中临床医学入选优势学科(自治区一流学科),药学、中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入选特色学科。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学校现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60个,其中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9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8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3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十四五”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实践基地1个,自治区引才引智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7个。 学校所辖8所直属附属医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疑难危重疾病救治和新疆、周边国家特高发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全疆医疗系统主力军优势,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各附属医院形成了优势集中、特色鲜明、错位发展、整体联动,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疗资源集群,为“健康中国”、“健康新疆”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与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建立了全面对口支援协作关系,与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20余所大学建立了深层次共建合作关系。与俄罗斯、日本、英国、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是自治区首批来疆留学高校示范基地、首批接受政府奖学金的高校,被教育部授予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培养了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39个国家的百余名研究生、上千余名本科生。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农学院
学校介绍 北京农学院的前身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创建于1956年。1958年,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与北京市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并,更名为北京市农业学校。1965年,在北京市农业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半农半读的北京农业劳动大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北京农学院。学校总占地面积11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9万余平方米,建有千亩农场、万亩林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铸就了“厚德笃行,博学尚农”的校训和“以农为本,唯实求新”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都市型现代农林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入选全国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北京市属高校“2011计划”,是一所特色鲜明、多学科融合的高等农林学府。学校先后被授予北京市花园式单位、北京市文明校园、首都文明单位标兵、首都平安校园建设示范校、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强、专业知识扎实、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办学格局。1983年学校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学校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首次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2003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8年,获批北京市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目前,学校共设有11个二级学院和3个教学部,38个本科招生专业(方向),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7个专业学位类别。 学校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专任教师的高级职称比例达64%,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比例达95%。目前,学校有两院院士等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同等级别的领军人才9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获得者同等级别的青年拔尖人才3人。200余人次获批国务院政府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科技北京领军人才、北京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各类人才项目。100余人次荣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先锋、育人先锋等荣誉称号。现代园艺学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校坚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不断适应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学校现已形成以农为特色,农、工、管为主要学科门类的学科布局,共有园艺学、林学、作物学、兽医学、畜牧学、植物保护、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学10个一级学科,其中园艺学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建设学科,园艺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3个一级学科列入北京市博士点建设计划。学校拥有26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建有2个国家级、4个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5个北京市级、338个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2个北京市级校内实践基地。学校园艺、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3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园艺、农林经济管理、园林、动物医学4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3个专业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园艺、动物医学为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学校主持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800余项,学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100余项。荣获国家级、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30余项。 学校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充分发挥办学特色优势,为首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北京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北农力量。学校按照“立足首都、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围绕重点区域规划布局,依托教授工作站、产业扶贫站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平台,整合学校人力资源优势和专业学科优势,打造全产业链、跨学科社会服务团队,服务区域覆盖北京多区。参与完成众多涉农产业规划、区域发展规划编制,11个科技小院入选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联合支持建设名单,师生服务乡村振兴案例先后2次入选联合国全球最佳减贫案例、连续3届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学校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教学环节、融入学生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深入开展北京高校“红色1 1”示范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连续16年被评为首都高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6次,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4次。先后获评“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建校60余年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扎根基层,踏实勤勉,成为了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行业发展中的骨干力量,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政府管理人员、杰出的农业领域专家学者、颇具影响力的涉农企业家。北京农学院现已成为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技术服务中心。 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聚焦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1956”发展战略和举措,全面推动落实“五大工程”,为早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都市农林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团结奋斗! (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3月) 北京农学院章程 (2017年2月14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核准通过) 根据2022年11月11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同意北京农学院章程部分条款修改的批复》修正) 序言 北京农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始建于1956年的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1958年通县农业学校与北京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并为北京市农业学校,1965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劳动大学,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农学院,1983年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获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20年办学定位确定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北京农学院在办学历程中始终牢记“三农”底色,坚持“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为国家“三农”事业和首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公认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声誉。面向未来,北京农学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积极探索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模式,努力为国家和首都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学校依法办学和自主管理,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农林大学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的中文名称为北京农学院,简称北农;英文名称为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缩写为bua。 第三条学校法定注册地为:北京市昌平区史各庄街道北农路7号。学校网址为www.bua.edu.cn。 第四条学校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主管部门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为学校发展提供办学经费和政策支持,保障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支持学校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章程自主办学,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学校为依法设立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具有独立的非营利法人资格,校长为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自主管理内部事务,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主要如下: (一)制定并实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 (二)面向社会需求,依法依规依办学条件,制定招生方案; (三)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四)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社会服务; (五)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健全校内教材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六)加强内部督导,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 (七)自主开展与境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及地方政府等的交流合作; (八)自主管理和使用国家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提供的财产、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以及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九)依法收取学费及有关费用; (十)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十一)法律赋予的其他办学自主权。 第六条学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七条学校主要教育形式为全日制本科教育,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开拓国际教育。 第八条学校以人才培养作为办学根本任务,以都市型现代农林高等教育为特色,致力于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 第二章 学校管理体制 第九条学校依法实行中国共产党北京农学院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委全面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按规定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 学校党委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应当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党委成员应当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职责。 第十条学校党委由全校党员大会或者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五年。党员代表大会实行任期制。 学校党委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工程大学
学校介绍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知识产权改革试点高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安徽省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安徽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重点建设单位。学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职业学校,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机械学校、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 学校校舍建筑总面积75.7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49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700余人,在校研究生(含来华留学生)2300余人,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00余人。学校聘请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学科领军人才,130余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人才项目和教学名师(团队)称号,209人次在省级及以上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逐步建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 学校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依托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工科专业在安徽省高校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深化“更交叉、更专业、更融合、更个性、更卓越”个性化人才培养改革,有60余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9个,国家级、省级特色(品牌)专业16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5个专业通过长三角新文科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80余门;获批国家级、省级卓越及拔尖人才培养相关项目37项,国家级、省级“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34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3项;现有国家级、省级、校级产业学院13个,其中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为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汽车现代产业学院为全省首个;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22年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获批国家级本科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108项。现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省级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6个,省级专业学位案例库2个,研究生教学成果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共14个,获批省级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共74项。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三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71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50余项,连续五年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连续三年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文社科类)1项;连续入选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前20强。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机械工程、化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入选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建设计划。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学科为esi全球前1%学科。与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有高端装备先进感知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皖江高端装备制造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设计艺术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40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融入长三角、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不断深化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服务支撑“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和“七个强省”奋斗目标,深入推动区域融合、校企融合、产教融合。与14个市级、区级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芜湖市共建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全力打造“国际化、工程化、企业化、多元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孵化基地;共建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并获批安徽省首批新型研发机构。按照“学校布点,学院设点,团队蹲点”思路,推进“一学院一中心”建设,目前共建中心(研究院/实验室)10余个。率先实行“科技副总”选派机制,目前共选派28名优秀教师挂任企业“科技副总”。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学校首批科技成果群作价入股成功落地。与无为市成立芜湖市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地方共建宣城产业技术研究院、增材制造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与奇瑞控股集团共建卓越工程师学院(奇瑞学院)。与海螺集团、安徽叉车集团、中国通服安徽公司、百度公司、芜湖长信科技、海螺创业、天马微电子、纬湃电子等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开展产教融合深度合作。与美、英、法、德、意、韩、日、泰、乌克兰、马来西亚等国和台湾地区的40余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活动。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与和谐兴校”的办学理念和“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育人理念,以“三抓”工作为统领,深入推进“三全六专”育人实践,积淀出“雨耕勤作赤铸精工”的大学精神和“尚德敏学唯实惟新”的校训,坚持走以提升质量、打造特色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形成了“以工为主、支撑产业、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学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省级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和省级“双基”建设示范高校,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2023年度获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单位。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学校被誉为“培养工程师、设计师、企业家和创业者的摇篮”。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创新驱动、开放办学、特色发展”战略,努力向着“国内知名的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奋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大城市学院
学校介绍 兴学源起。浙大城市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999年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20年6月,杭州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超常规支持浙大城市学院十年创百强跨越发展。 办学规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毗邻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校园占地1027亩,校舍面积51万余平方米。设有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等13个学院和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42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法、文、历史、理、工、医、管、艺术等九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500余名,与浙江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90余名。建有一支由院士领衔,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师为骨干的学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200余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者比例近45%,博士学位占比超过60%,有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16人。 人才培养。学校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和实践智慧,基础牢固、专业扎实、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浙江省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7个,省一流专业、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18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项目)3个;近年来获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8门,入选省课堂创新校,教改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设立“求是雏鹰班”(与浙江大学合作);全国首创“城市数字治理创新班”,开设“数字治理”“数字贸易”“数字文旅”等产业特色班18个,着力培养社会紧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2022年8月,学校正式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个,办学层次实现新突破。 科学研究。学校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重大发展需求,积极推进科教创新综合体建设,设有院士、高层次学术领军人才领衔的城市大脑研究院、幸福城市研究院、脑与认知研究院、未来城市研究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历史研究中心、先进材料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智慧交通运输工程研究中心、超算中心、低温中心等校设科研机构30余个。拥有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基地1个。 社会服务。学校坚持立足杭州、服务浙江、面向全国,推进城校融合的分布式办学,开展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社会服务。先后与西湖区、滨江区,省文旅厅、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委党校、市发改委、市交投集团以及中科曙光、新华三集团、杭氧集团、君亭集团等开展战略合作,共建了两个产业学院、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学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开展教育培训。 文化传承创新。学校秉承百年求是文脉,汲取杭城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精神禀赋,形塑了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涵育了具有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和城院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初步打造了城院大讲堂、城市理想、星光文化、星光大课、墨香校园、杭州通论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校园文化品牌。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积极推进国际化教育。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现有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共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以下简称uw学院)1个,2022年通过教育部评估;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日本长崎国际大学、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等合作的课程项目6个,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境)外的近70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等共建国际健康科学中心,开创了国内口腔卫生本科人才培养的先河。2022年学校招收国际学生学历生,迈出了国际化教育新步伐。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和浓厚的国际化校园氛围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近两年uw学院毕业生获中、新双学位率达99%,国内外深造率达76%。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沈阳师范大学
学校介绍 沈阳师范大学隶属辽宁省人民政府,始建于1951年,前身为东北教育学院,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是当时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1965年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0年,学校成功换建新校园,为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02年,辽宁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2021年,学校党委先后两次荣获辽宁省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近年来,学校连续进入“上海软科”全国最好大学排名200强。 学校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1017人,硕士研究生3934人,长短期留学生1100人。设有27个教学、人才培养单位和19个校属馆、部、中心、研究院(所)及附属机构。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辽宁省电化教育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辽宁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辽宁省职业教育研究院均设在我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2160人,专任教师1295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5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07人。现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青年学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人选2人,海外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1人,省优秀专家5人,省“兴辽英才计划”34人(攀登学者4人、特聘教授1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军人才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教学名师2人、青年拔尖人才14人),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98人,省高校本科教学名师22人,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7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兴辽英才计划”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13个。 学校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育人体系。现有本科专业77个,国家一流专业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项目1项。省级一流专业17个、辽宁省首批研究生导师培训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项目选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2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级一流课程231门。学校是优秀应届本科生推免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单位,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京剧),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习培训基地。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现有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教育学学科为辽宁省一流学科a类层次学科,首批全国教育硕士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建有3个国家二级学会,入选“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权威来源机构”。 学校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理念,不断提高科研工作核心竞争力。学校现有省级及以上科技类创新平台27个,其中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1个、重点实验室14个、专业技术创新中心3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 知识产权运营中心1个、中试基地1个、星创天地1个、种质资源库1个;省级及以上人文社科类创新平台47个,其中研究基地29个、科普基地7个、校地校企研究院4个、新型智库5个、科技创新智库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研团队28个,其中创新团队13个、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团队2个、科技特派团12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团1个。学校近五年获批国家级项目173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10项;获批省级以上政府奖92项,学校教师出版著作566部,授权专利207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461篇;学校共发表6篇《自然》杂志学术论文和1篇《科学》杂志学术论文,在中国cns论文排行榜100强,位居辽宁省第1位,全国第18位;有134件议案建议被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采纳,有60件决策咨政报告获得国家和省市领导的批示。 学校秉承开放办学和合作共赢的理念,创新机制、提质增效,拓展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深度合作。目前,与五大洲33个国家及地区的170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1个,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3个;设有黎巴嫩、约旦、乌克兰海外孔子学院3所、巴基斯坦网络中文课堂1个、俄罗斯中文学习测试中心1个;部级国际科技组织合作平台1个,部级国别区域研究中心1个,中国-欧亚大学文化艺术教育国际联盟1个,现代农业产业学院1个、塔吉克斯坦胡占德现代农业墨子工坊1个;获批国家民委欧亚俄语国家文化艺术教育研究中心;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接受单位、商务部援外培训承办单位、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黎巴嫩、约旦中文教育研究中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单位、辽宁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单位和来华分会会长单位、辽宁省中外合作办学专家委员会秘书处、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示范高校、辽宁省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辽宁省政府外事交流员接收和派出单位、辽宁省“两岸大学生交流基地”。 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奋力推进“六大突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争创特色一流为核心,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打造一批全国一流的支柱性、标志性学科专业,服务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为建成优势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中医药大学
学校介绍 湖南中医药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湖南省重点建设本科院校,全国首批设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高校,全国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的中医药院校。现有含浦、东塘两大校区,占地面积1018亩。下设15个本科教学学院,以及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湘杏学院(独立学院),15所附属医院(2所直属附属医院),25所教学医院。现任党委书记戴爱国,校长易刚强。 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34年的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60年设立本科院校——湖南中医学院,1965年省中医药研究所整体并入(1972年重新恢复独立建制),1990年原湖南科技大学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2022年省中医药研究院恢复独立建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进入湖南省一本招生序列,2018年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国内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2020年入选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2022年获评全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2023年荣获“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状”。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湖南中医药大学始终秉承“文明、求实、继承、创新”的校训精神,恪守“人本、仁和、精诚”理念,遵循“质量办学、特色办学、开放办学”思路,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服务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立足湖南,扎根中国,放眼世界,加快建设教育强校、科技强校、人才强校、文化强校、质量强校、产业强校,深化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是我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科研创新的示范高地、中医药产业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战略要地、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文化重地,以及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前沿阵地。 办学体系层次完备。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长学制教育,积极开展港澳台侨和来华留学生教育,适度开展继续教育。现有学生23126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9201人,硕士研究生3275人,博士研究生472人,留学生178人。开设31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文、教等6大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2000年学校开始试点中医学专业本硕连读(七年制)长学制培养;2015年调整为中医学(“5 3”一体化)长学制培养。 特色立校理念鲜明。学校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促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以医学学科为主体,坚持中医药特色、中西医结合,推动多学科交叉协同发展。现有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及省级特色专业11个;国家级及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3门,省级一流课程122门。建有国家级、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项;国家级及省级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基地和中心25个。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 学校构建了国家、部省、校级三级学科体系。中医学入选湖南省“十四五”世界一流培育学科,药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入选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中医学优势特色学科群入选湖南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群;中医眼科学、针灸学、中医肝胆病学、中医诊断学、中医肛肠病学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有“十四五”校级重点学科7个,校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校级优势特色学科群4个。中医诊断学保持中医药院校领先地位,中医内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药学等中医药特色切实提升。新建外国语学院、新增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医药经济与管理、中医药信息学、中医心理学等,涵养中医药特色学科生态。 人才强校成绩突出。学校坚持人才“引、育、留、评”全链条协同工作机制。现有专任教师1511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738人,博士生导师181人,硕士生导师1033人,自主培养了国医大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岐黄学者、芙蓉学者、省科技领军人才等100余名高层次人才。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名中医、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省芙蓉教学名师等名师名医170余名。引育了国家“岐黄工程”优秀人才、省“121”创新人才工程人选、省青年百人计划、省杰青等一大批中青年后备力量。 质量兴校成效显著。学校坚持“德才兼备、知行结合、一专多能”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引领支撑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卓越拔尖人才和多学科背景的学术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先后培养了20余万名遍布海内外的精英人才,造就了一大批经世之才、治国栋梁和名医名家。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86项、省级奖励218项,其中包括全国中医临床能力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中西医结合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金奖、全国高等院校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在“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省级奖励95项。 科技促校动能强劲。“十三五”以来,学校新建科研大楼、实验动物中心,新增科研实验室2.4万平米;建有湖南省中药粉体与创新药物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药粉体关键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个体化诊疗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医内科重大疾病防治研究及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医药粉体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芙蓉实验室中医药精准医学研究部等各级各类科研平台97个;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余项,新增纵向科研经费约1.7亿元,实现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区域联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大项目的突破。学校获专利授权613项及各级各类科研奖励60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一等奖9项,国家一级学会奖励97项。高水平论文发表呈持续走高趋势,2020年以来,sci论文数量增长2倍以上。atta院士中国唯一的院士工作站——“一带一路”传统医药院士工作站落户我校;成立刘良院士工作站,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主办的英文期刊《数字中医药(英文)》(digital chinese medicine,简称dcm)是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第一个获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支撑的高起点新刊,被cscd核心库、scopus数据库收录;《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入选t2级期刊;《东方药膳》是我国唯一一份以介绍药膳食疗内容为主的科普性期刊。由我校与荷兰本瑟姆科技出版集团合作创刊的杂志《current traditional medicine》被sci-e收录。 服务赋能水平跃升。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先后与省内35个市、县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将“三位一体”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选址湖南湘江新区,成立湖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园,聚焦中医药产业“研发 转化 孵化 产业化”核心功能,打造集“政、产、研、医、用、金”为一体的国家级中医药特色大学科技园。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联盟秘书处落户学校,推进政产学研用医合作落地落实。开发中药新药70余个,科技成果转让63项,直属附属医院院内制剂157个,近三年销售额达3.3亿余元。学校牵头研制或参与研发古汉养生精、乙肝宁颗粒剂、肝复乐片、正清风痛宁缓释片、驴胶补血颗粒、妇科千金片、四磨汤、代温灸膏、天麻首乌片、益龄精等中药新药及超微饮片、配方颗粒,累积产值超过200亿元。其中,“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为我国第一个中药缓释制剂;肝复乐片是国内第一个抗癌ⅱ类中药新药;“中药超微粉体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研究成果在湖南省各大中医院推广应用,获湖南专利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学校作为注册申报单位首个获批临床试验的“柴金解郁安神片”实现技术转让。药食同源产品“清清葆”年销售量达2个亿。 现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所。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建设单位,2022年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储备库、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2023年入选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湖南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性医院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妇科、眼科、针灸科3个专科入选国家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建设项目。第二附属医院是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药物临床研究试验机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中医药特色骨伤救治能力建设基地,肛肠科、骨伤科、皮肤科3个专科入选湖南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直属附属医院共建设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彰显担当,抗疫工作获国家级、省级集体奖励5项、个人奖励25项。 对外交流步伐提速。学校拥有32个国家和地区的稳定生源,留学生规模居湖南省高校前列。在韩国圆光大学建设全球首家研究型中医孔子学院;拥有湖南省唯一一家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在巴基斯坦、柬埔寨、迪拜、津巴布韦建立中医药中心,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共建“中药民族药物创新发展国际实验室”,助推“银黄清肺胶囊”“猴头健胃灵消食片”“妇科千金片”等三种中成药在巴基斯坦完成临床实验;与伊斯兰合作组织科学和技术合作部长级常设委员会(coms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大连交通大学
学校介绍 大连交通大学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1956年,学校应我国铁道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需要而创建,时为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铁道学院,隶属原铁道部管理。2000年2月,划转为辽宁省政府管理。2004年5月,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守大学使命,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形成了“明德求索、锲而不舍”的校训,培养了十余万名毕业生,大多数毕业生在轨道交通行业就业,部分已成为了行业领军人物和核心技术骨干,在业内享有“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工程师摇篮”的美誉。 学校现有沙河口校区、旅顺口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82.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54.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47亿元,馆藏文献资源总量为132.32万册,电子图书159.24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41254种。 学校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是辽宁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是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3个学科是省一级重点学科。拥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0个本科专业,5个五年制双专业,涵盖了工、管、文、理、经、法、艺等7个学科门类。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9349人,其中,本科生16084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265人。 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是教育部第二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大连)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国建设高水平运动队院校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辽宁省车辆工程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对日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和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人才培训基地。2006年10月,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特色专业、重点支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国际化试点专业、应用型转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等建设点46项。拥有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160门。 学校现有教职工1421人,其中专任教师队伍1032人,具有硕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91%,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27%,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4%,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比55%。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项目人选5人,省部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36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5个;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2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其中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学校是国家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是辽宁省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发起成立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联盟”,牵头成立了“辽宁省轨道交通产业校企联盟”“连续挤压产业创新联盟”。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辽宁省高等学校产业研究院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平台、社科基地、智库等40个。2018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98项,获批省部级项目52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5项;出版学术著作175部,获授权发明专利334项。 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先后与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俄罗斯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大连交通大学远交大交通学院。拥有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3个,建有中日友好大连人才培训中心。 学校先后获评“辽宁省高等学校先进党组织”,成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学校是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两次获得优秀组织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百千万培养工程”等两项成果被评为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获评“全国铁路五四红旗团委”“辽宁省五四红旗团委”。 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辽宁实现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现代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抓牢“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等发展机遇,全面深入实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全力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