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创建于1973年,是广东省属唯一的财经商贸类公办高职院校。前身是全国重点中专广东省财政学校,2019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广东财贸职业学院,同年实现招生。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6600余人,现有广州、清...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763-3918858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2576名 人气值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风景秀美的朔州市区西南角,南临恢河水上乐园,西接西山森林公园,北靠金沙植物园,是一所集工农商医于一体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学院面向全省招收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中专、中技毕业生,主要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兼顾社会各类职业培训。   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7年的山西省朔州农业学校。建校60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社会管理人员,为朔同地区乃至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了适应当地经济发展,2004年与山西农大联合办学,成立了“山西农业大学朔州职业技术学院”,招收了第一届专科层次学生;2007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朔州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4月教育部备案,9月份正式招生。   学院校园占地面积37万平米,校内建筑布局合理,设施功能齐全,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整个校园分教学区、生活区、服务区、活动区四个功能区,建筑总面积15.3万平米,绿化面积15万平米,绿地覆盖率达43%,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是一座典型的园林式现代大学校园。校内建有教学楼、图书馆、生物实验楼、工业实训楼、学生公寓、教师公寓、餐厅、体育场、体艺中心、培训楼、招待所等建筑。全院建有60个多媒体教室、6个信息化教学实训室,图书楼馆藏纸质图书13.6万册、电子图书20gb。 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员工人数206人,专任教师169人。教职工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职称教师59人,中级职称95人,“双师”素质专任教师104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市级专家32名,市级教学名师34名,旅美学者2名。   学院现有党政管理机构8个;教学辅助机构4个;群团组织2个;教学业务机构7个,即:能源与资源工程系、生物工程系、社会管理工程系、基础教学部、中专部、医护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部。学院共开设23个高职专业,1个五年一贯制专业,高职专业中有省特色专业1个、央财支持专业2个、省重点专业3个、省示范实训基地专业5个。护理、畜牧兽医、动物医学、会计、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风力发电工程技术和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等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形势乐观。   学院拥有9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另有23个实训室正在建设中,实验室总装备3890万元。校外有48个实习实训基地。学院建有畜牧兽医研究所、园林研究所、小杂粮研究所、动物疫情监测中心、胚胎移植实验中心、宠物医院、法学研究会7个科研和社会服务机构。   多年来,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目的,深化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全力推进校企合作。紧紧围绕“改革创新、合作共建、凸显特色、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创新学院办学治校体制机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断满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及时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以建设省级一流高职院校为抓手,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大专业建设投资,不断加强学院内涵发展建设,逐步丰富学院办学特色,极大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明显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社会满意度始终保持在80%以上。   学院先后被认定为山西省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山西省现代农业培训基地、山西省医护人员培训基地、国家三维设计人才培养基地、朔州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等。学院在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大赛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2013年以来为山西省及朔州市完成社会各类培训2.5万余人次,为山西省成功举办了三届职业院校师生畜牧兽医专业技能大赛,先后获得12项国家级、146项省级技能大赛奖项,其中,国家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7个、省级一等奖38个、二等奖48个、三等奖60个。   六十载的办学历程,我们迎难而上,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积淀了浓重的文化底蕴,孕育出成千上万优秀学子,换来了社会美誉。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平安校园、朔州市劳动竞赛集体一等功、山西省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等一块块奖牌奖杯都见证了我们传承文明、传授知识、传播道德、播洒希望的神圣使命和光辉业绩。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云南省唯一一所旅游类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昆明,校本部位于昆明市五华区龙泉路268号。学校前身是1956年4月建立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昆明地质学校,1997年12月改建为云南省旅游学校,2011年5月升格为专科办学层次的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学校是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获首批“云南省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职业院校管理15强示范校”,学校牵头组建的云南旅游职业教育集团被教育部立项为“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学生12300余人,在编教职工326人,专任教师290人;其中教授(正高职)19人、副教授(副高职)85人;硕士及以上教师16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超60%;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教学名师1人,云南省旅游专家服务团成员20余人,云南省导游考试现场考官46人。 学校目前设有酒店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烹饪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艺术学院、外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资源工程学院8个二级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基础教学部3个公共教学部门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有导游、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研学旅行等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43个。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群是云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导游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是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骨干专业、文化和旅游部认定的国家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专业;会计专业是云南省5星(a类)专业;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是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根据《中国旅游教育蓝皮书2017-2018》排名,学校休闲服务与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全国排名第3位,导游专业全国排名第5位,酒店管理专业、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全国排名第7位,旅游英语专业全国排名第8位。 学校依托“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研究基地”“云南省旅游职业教育研究基地”等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平台,形成了“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职业教育”研究团队,在风险管理、旅游市场治理和旅游职业教育研究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云南省政府决策咨询课题1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教学标准编制1项、休闲旅游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研究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课题20余项,厅局级课题40余项,委托课题10余项;编写著作、教材110余部,发表论文650余篇,其中高层次论文30余篇;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学校紧紧围绕云南省“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发展定位,依托“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平台,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在与东盟国家、南亚国家旅游高官互访交流和企业高管、旅游专业人员培训以及交换生留学等方面成效显著,2017年、2018年被评为“国际影响力50强”,2018年获评首届“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 进入新发展阶段,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通道、博学知行”的校训,按照“改革为要、师生为本、产业为基、专业为核、开放为径”的总体建设思路,走“突出文旅、依托产业、产教融合、国际接轨”的特色发展之路,致力于培养有社会责任、有敬业精神、有博大胸怀、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能型文化旅游人才。力争“十四五”末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面向南亚东南亚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和文化旅游职业教育辐射中心,为主动融入和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是河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专科层次的普通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千年商都、中国都城建制的创始之地--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是一所聚焦技能型人才培养,突出立德树人、突出特色立校,以财会金融类学科为主,兼有经、管、工、文、艺学科门类,在全省具有较高声誉和知名度的财经类高职院校。 历史沿革 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68年停办的郑州市财贸学校,1979年市编委批准恢复郑州市财贸学校并更名为郑州市财贸技工学校,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郑州市财税学校,2013年省政府批准在郑州市财税学校基础上设置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自此学院跨入高等院校行列。2018年河南省中华会计函授学校郑州分校并入,学院办学空间进一步拓宽。2021年市编委将学院由隶属于市财政局管理调整为由市教育局管理。学院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一线应用型财经类人才,在办学能力与育人水平上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式的发展。 办学条件 学院现有管城回族区和航空港区2个校区,管城回族区校区占地301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在校生10908人。正在推进建设的航空港校区批复总征地面积1168.52亩,总建筑面积486473平方米。学院硬件设施完备、教学实训条件优越。拥有功能齐全的综合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学术报告厅、思政演练中心等;全覆盖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标准化考场、电子阅览室和智慧教室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齐全。学校按照专业集群发展的整体规划,先后成立财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实践教学中心、智慧财务机器人综合实践教学中心、智能财务共享中心、大数据金融实训中心、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实训中心、保险综合实训中心、财税大数据实训中心、人物形象设计实训室、btimvr物流实训室、微信小程序工坊等60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牵头组建河南省电商职教集团、河南省财税职教集团。成立了钢贸、互联网、数字媒体技术、盛世航空、智慧金融、河南中旅文旅、餐饮智能管理等7个校企合作产业学院。与上海财经大学探索共建“郑州财税金融产教融合发展中心”。图书馆藏书126万余册,数字资源丰富。 学科专业 学院现有金融学院、会计学院、商贸系、信息技术系、经济管理系、艺术学院、基础部、思政部、体育部等9个二级院(系)部,继续教育学院、信息网络中心、实习实训中心、干部教育中心、发展建设中心、图书馆等6个教辅部门。学院紧紧围绕办学定位、郑州航空港建设、本地域现代服务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重新整合资源,推进专业建设改革。目前,专业设置涵盖财经商贸、电子信息、土木建筑、交通运输、旅游、教育与体育、文化艺术等9个专业大类的44个专业,形成了以会计专业群为引领,金融科技应用、会计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现代物流管理、室内艺术设计等5个专业群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中会计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会计专业群入选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电子商务专业被确定为现代学徒制省级试点专业及河南省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大数据技术专业被确定为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新兴专业点立项建设项目。学院在强化“财会金融类”品牌优势专业的同时,立足郑州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布局,积极增设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汽车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与审计、民宿管理与运营、服装与服饰设计等新专业,形成了财会金融交叉、文工互补、多元视野、跨界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有力提升了专业建设与郑州市发展需求的契合度。 师资科研 学院具有一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学历、年龄、专业技术职务和学缘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教师近100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300余人,“双师型”教师293人。现有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省市级教育教学专家、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技能大师等人才30余人。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各级刊物发表期刊论文230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160余篇,出版著作280余部、申报各级、各项课题500余项、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市厅级奖励160余项。获批2023年度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立项,实现科技攻关项目零突破。学院教师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软科学项目被评为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人才培养 学院以服务郑州为导向,以扩容提质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牵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立德树人,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特色鲜明的专业及专业群,积极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特色院校项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31个国家、省、市级重点项目工程建设,逐步建立起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有效机制。先后培养了40000余名一线工匠型技术技能人才,就业率达97%。通过航空综合实训中心、智慧物流实训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众创空间等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院自主创业率保持省内前列。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课赛融通”原则,技能竞赛水平国内领先,近年来,学院师生在各类国赛、省赛等专业技能竞赛中荣获奖项300余项,并成功获批“2022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国内赛联合承办资格及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项目。 合作交流 为努力培养国际产能合作急需人才,打造学院国际影响力,学院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大力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与美国德州卫斯理大学、韩国瑚山大学、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共同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引进语言培训平台2个。同时,加强中外人文交流,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与韩国瑚山大学、吉隆坡建设大学合作开展师生交流互访项目,持续进行国际教科研学术交流活动。联合外方优质教育资源共同打造高质量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出国深造学习的平台与机会。 近年来,学院被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人社厅、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为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被河南省人社厅、财政厅、教育厅确定为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建设项目基地,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河南省中职会计“双师”基地。荣获“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第六批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专科院校”、“河南省职业院校招生就业指导先进单位”、“河南省平安校园”、郑州市大数据人才培养“码农计划”第二批试点院校、河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河南省骨干职业教育集团(财经商贸)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河南省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工作优秀院校、 “全民阅读先进单位”、 郑州市“z6尊龙平台的版权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目前,学院以服务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和我市“十大战略”行动为导向,秉持“正德明志、经世致用”的校训,弘扬“务实、进取、包容、创新”的校风,突出“勤学、善思、明德、笃行”的学风,实施“五项攻坚计划”“三大体系”发展战略,正在为学院“十四五”规划明确的“建成全省一流的应用型、财经类、国际化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十四五”战略目标和“建设成为治理体系完备、师资队伍一流、服务能力突出、具有鲜明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全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远景目标而努力奋斗!(2023年9月更新) 地址: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金岱路6号 咨询电话:0371-53671616 53671919 网址:www.zzcsjr.edu.cn 邮编:450048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七台河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冠军文化,薪火相传 七台河职业学院坐落于东北边陲的国家园林城市——冬奥冠军之城七台河。七台河市地处黑龙江省东部城市群中心位置,交通四通八达,牡佳铁路、鹤大高速、依七高速、饶盖公路贯穿全境;城市辖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城在山水中,山水嵌城中”的北国园林风光独具特色,拥有西大圈、石龙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桃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曾是原吉东省委、抗联二路军总部所在地,东北抗联最为活跃、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的抗日根据地;是“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中国奥委会2022年授予七台河“奥运冠军之城”纪念奖杯。 学院始建于2005年,由七煤师范学校和市成人教育学院合并而成,是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13年,七台河市委市政府将七台河职业学院和七台河技师学院资源整合,对内统称“七台河职业技师学院”,实行党政统一领导、教职员工统一管理、经费统一使用、资源统一配置、校区统一规划建设,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新的办学机制,构建了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组建了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办学实体。 设施完善,师资优良 学院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市中心区主干道学府街横贯校园,形成一条街道南北两校区的格局。总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93亿元。学院建有创业大厦、公共实训基地楼、实习实训楼、幼儿示范教育中心、艺体馆、图书馆等。学院实训基地总占地面积10.2公顷,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共有实训设备约5900台套,设备总价值约1.6亿元,可同时容纳3000余人实习实训,是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特色鲜明的实习实训基地。基地现有汽车检测与维修、电气自动化、焊接技术、医疗卫生、学前教育、煤炭生产及煤化工、建筑工程、电子商务、社会服务、计算机及媒体艺术等10个实训中心,各类实训室120余间。目前,市公共实训基地及投资3400万的短道速滑馆和轮滑场馆正在建设中。 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增强。五年间学院共引进护理、思政、学前、汽修等专业教师11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9人。全院教职员工513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57人,本科313人,本科以下41人;正高级职称25人,副高级职称165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学院专任教师263人,专业教师194 人,双师型教师 99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已达51%,各类在校生11621人。 打造品牌,特色兴校 学院长期致力于培育特色,打造品牌,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学院发展,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服务需求,指导专业建设。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与地方区域发展匹配度达到90%以上,有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2个(煤田地质与勘查技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矿山机电工程、煤矿开采技术、选煤技术)。职业学院现有3年制大专招生专业20个,五年制招生专业10个,3加2招生专业13个,中专招生专业18个。设置有有口腔医学技术、护理、康复治疗技术、数控技术、学前教育、婴幼儿托育与服务与管理、新能源汽车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运动训练等专业。技师学院开设机电一体化、家政服务烹饪(中式烹调)、美容美发与造型(美容)、家政服务、建筑装饰(室内装饰施工技术)、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工艺等11个专业大类的21个招生专业。 2017年以来,连续三年在全国高职高专核心竞争力排名前600名,在全省43所同类院校中排名始终保持在前20名。学院是省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级高校系统文明校园。 重视教学,质量兴校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始终坚守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3年以来,我院学生在国家、省级举办的各项技能大赛中共获奖296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省级一等奖20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107项,优胜奖9项,团体奖33项。护理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过关率连续五年在90%以上。 张杰冰上运动学院自2017年9月成立以来,广泛招收学员,强化竞技培养,注重社会效益,目前在校173人。参加国家和省级各项赛事共获奖牌27枚,其中金牌20枚,银牌3枚,铜牌4枚。短道速滑训练中心有60余名少年队员,自2019年1月成立以来,参加国家和省级各项赛事共获奖牌229枚,其中金牌86枚,银牌78枚,铜牌65枚。张杰冰上运动学院和短道速滑训练中心成立后,队员在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提高了学院知名度,展现了冠军城市的风采。 五年间,共有43项课题获得省级立项批准,全院教师共发表论文224篇,编写著作、校本教材64部,优秀科研成果获奖217项。教科研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学院组织职能部门、煤炭系、实训中心与企业联合研发的冰车项目,2018年研制生产第一台冰车,迄今为止共生产7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由煤炭系自行立项研发的割煤机完成组装,各项功能与现场实际使用割煤机完全一致。 学院全面推行双证书教育,提高毕业就业质量,通过“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培训”,各个工种的技能鉴定,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为每位学生提供3-5个就业岗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5%以上,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家长、企业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同。 校企合作,深化交流 学院始终以改革为动力,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推进校企一体化、工学一体化、理实一体化为抓手,实施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积极引进现代学徒制、大师工作室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推进专业设置与生产需求相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中德诺浩汽车学院的成立为标志,校企合作展现出高起点、宽领域、深层次的特色,建有覆盖所有专业的江苏汇博机器人有限公司,天津泰达医院等市内外实习实训基地80多处,学院与韩国白石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科学院、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五邑大学等11所院校签订了院校交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迅速发展,目前已有合作企业200余家。 技能培训,服务社会 学院强化社会培训工作,实现了各行业和工种的全覆盖。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黑龙江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关于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重点任务的通知和《七台河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进落实方案(2019-2021年)》,以职工培训和技能鉴定为切入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劳动者就业需求、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为目标,利用实训中心一流的设备,面向就业重点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面向企业职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同时开展职业经理人品牌建设、市场拓展、风险防控等创业指导培训,三年来培训达到30000多人次。 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中,学院建立了政府、企业、社区、乡村的培训网络,与龙煤七矿公司、宝泰隆、隆鹏、亿达信等企业开办了煤化工、化工工艺、矿山机电等10个专业的培训班,为提高企业生产运营效率,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奋进七职,续写华章。踏上新的赶考之路,七台河职业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的总基调,秉承“厚德、笃学,勤谨、强技”的校训,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乘着二十大胜利召开的东风,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谱写职教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前身为创办于2005年的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清水湖校区,2010年独立设置为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学校是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工作“一校一品”示范基地、中国高尔夫球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职业教育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副主席单位、湖南省高尔夫教育培训基地、常德市两新工委“标杆党组织”、常德市绿色学校。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洞庭湖之滨——湖南省常德市。校园面积530余亩,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亿多元。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0余人。现设有高尔夫教育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艺术与基础教育学院、五年制大专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二级教学单位,开办高职专业30个。全校教职工500多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职称35人、讲师80人,博士、硕士71人,“双师”素质教师100人,其中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是湖南省教学创新团队。 自建校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敦品立志、勤奋务实”为校训,坚持“立德增智、精技强能、全面发展、成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坚持“校企合作、双证融通”的办学模式,按照“依托行业、对接产业、锁定职业、服务就业”的专业建设思路,重点打造一批品牌专业,着力加强一批优势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已先后培养了各类高技术技能人才3万余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赢得“高尔夫人才培养黄埔军校”、“现代服务业人才摇篮”的美誉。 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荣获国家、省、市级各项荣誉、项目、成果260余项。学校建有省级精品课程和在线精品课程6门、主编出版教材30余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4部、湖南省优秀教材2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4项就业实习基地项目获批教育部立项。2017—2022年连续六年荣获全国大学生高尔夫球锦标赛团体冠军,两次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世界大学生高尔夫赛事。随着办学影响的扩大,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常德日报,湖南经视、新湖南、红网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了我校的发展成就与办学经验。 为彰显办学特色、打造发展品牌,学校立足办学优势、聚焦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主动融入“健康中国2030”“中国制造2025”,调整专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建设体育健康、智慧旅游、财经商贸、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人文教育等6大专业群,形成了以服务类专业为主线,人文教育类及信息技术类专业为两翼的专业布局,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体系,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产业人才培养高地。 学校坚持内涵发展,强化特色发展,注重人本发展,不断提升办学育人水平,培育发展核心竞争力,当前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管理规范”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奋力迈进。 办学思路:“一核”(内涵建设),“两盘”(办学规模和安全稳定),“三抓”(教师师德师风、学生素质养成、课堂教学主渠道),“四驱动”(专业建设、队伍建设、校园建设、制度建设),“五目标”(教学质量有提升、学生发展有成就、特色发展有成效、校园建设有改观、教职员工有获得)。 办学愿景:立足常德、面向湖南、辐射全国,打造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管理规范、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流高职院校。 办学理念:立德增智、精技强能、全面发展、成人成才。 学校校训:敦品、励志、勤奋、务实 办学优势: 1校园环境优美:校园即4a级景区,有酒店、野生动物园、高尔夫教学球场。 2师资队伍精良:学院领导团队团结、高效、务实、创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教育教学能力强、行业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突出;辅导员队伍工作责任心强、专业化程度高、学生管理经验丰富。 3专业特色鲜明:学院紧扣区域产业发展,紧盯企业人才需求,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集中力量建设体育健康、智慧旅游、财经商贸、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人文教育等6大专业群,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人才培养独特:学院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岗课赛证融通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和产业发展。 5教育理念先进:学院秉承成才先成人理念,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品格,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推行“知识传授 能力建设 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 6学生就业优质:高质量、优质就业是学校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学院把就业率高、就业质量高、就业满意度高的“三高”目标作为办学出发点,形成了面向就业的高质量人才培养、就业预警、就业指导、就业反馈“四位一体”就业工作体系,毕业生就业去向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毕业生满意度及用人单位满意度都保持较高水平。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西管理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山西管理职业学院是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省教育厅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于2003年11月由原山西省行政管理学校(1986年成立)改制而成。2021年1月由省人社厅划转到省教育厅管理。 学院坐落于享有“华夏第一都”之美誉的尧舜之乡,位于临汾市尧都区滨河西路北段,占地面积270亩,建筑面积约6万多平方米,建有综合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400米标准田径场等教学设施。拥有8个校园网应用系统、42个专业实训室、1个现代物流实训中心、60余个顶岗实习实训基地、1600余个实训工位、各种实训设备5361台(件、套)。 学院现有在校生4000余人,教职工167人,有专业教师144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0余人,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70余人,“双师型”教师80人,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5个,专业带头人12人,省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7人,syb创业培训讲师20余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职教集团教师创新团队1个;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监督员2人。 学院内设机构23个,其中,党政管理部门10个,群团组织2个,教学业务机构和教学辅助机构11个。教学上设有公共管理系、商贸系、信息管理系、财会系、艺术系5个系,有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摄影摄像技术、大数据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等25个专业和方向,可以承担22个“1 x”证书的培养和考试。学院与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地企业建立了7个“人才培养基地”,进行订单培养;与山西省就业局进行政校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与临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政校合作,成立临汾市退役军人高职教育基地;与航铁公司、杭州星汉泰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与陕西科大高新国际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现代物流管理、大数据与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摄影摄像技术等6个专业是央财、省财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或骨干专业;摄影工作室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院是紧缺领域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单位。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省直文明单位”、“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省直文明校园”、“创建省文明校园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三个调整优化”和“1331工程”,调整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山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实施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全国招收统招计划内学生,具有独立颁发学历证书资格。 学院现有信息工程系、信息管理系、艺术设计与传媒系3个系,开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智能互联网技术、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艺术设计、动漫制作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等26个专业,建有千兆校园宽带网、h3c网络学院、艺术设计工作室、电子商务模拟交易平台等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24个,校外实训基地80余个,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9个,与30多家大中型企业长期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学院突出核心技能教育,重视人文素质培养,连续多年毕业生都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重庆护理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重庆护理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教育部代码:14576)设立,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一所全日制民办非营利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额出资举办,位于重庆市璧山区来凤街道解放东路600号,毗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 学院依山依水而建,空气清新宜人、景观优美雅致。位于重庆主城区——璧山区,东靠缙云山,南接长江,北拥嘉陵江,地处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第二国际机场腹地。学院占地287.95亩,校舍面积11万余平方米,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26万余册。学院现开设有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社区康复、中医康复技术、社会工作、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9个专业,面向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市招生,目前在校生总数4655人。 2021年7月,我院入选重庆市高水平建设项目,成为重庆市唯一的特色高水平护理专业群,凸显“从生命起点到终点”全生命周期的专业群育人优势。初步形成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核心的康复专业群,护理、助产专业被列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370余人,80%以上具有丰富的临床或行业工作经历。“双师型”教师人数 154 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专任教师54人,硕士及以上学位 89 人。拥有党的十九大代表、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杰出护理工作者、教育部高等教育医学人文素养与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人文护理专委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院校教育分会委员、国家养老照护标准制作专家、国家护理标准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院协会护理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专科护理质控中心主任委员、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重庆市最美女教师等。重庆市十佳全能校医等为代表的优秀师资队伍。学院始终致力于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构建以综合素质为目标,教育教学能力为基础,专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教师培养体系。自2018年来,学院教师在国家级、市级比赛中取得佳绩,其中国家级奖项38项,市级奖项195项。 学院建有设备完善、种类齐全、能够充分满足各专业教学需要的教室和实训室。宽敞明亮的综合大楼,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干净整洁的学生食堂,满足学生们的日常需求;配套齐全的学生公寓、体育馆、健身房等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建有手术室、基础护理实训室、急救护理实训室、模拟产房、pt实训室、ot实训室、康复保健实训室、中医综合实训室、健康评估实训室等近60间实训室。在硬件配备上,始终与时代共进步。 学院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积极推动产教融合,建立校企合作机构100余家,其中81所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及养老机构作为学生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我院获批为重庆市新职业培训基地,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对接产业(行业)开展社会培训46余项,开展义诊活动和健康宣教59余次,服务对象60000余人,为地方经济发展助力。 学院着力抓好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健康服务人才。以文化建设为载体,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近3年来,学生荣获国家级奖项3项、市级奖项60项。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名列全市前茅,并屡创新高。毕业生因表现突出,多次收到实习机构和用人单位表扬信,育人成效先后被人民日报、重庆日报、华龙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重庆、服务基层、院校结合”的办学方针和“呵护健康、德高技强、仁爱奉献、传承南丁格尔精神”的办学理念,积极利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集团“1 4 17 5”的医疗、养护、教学等丰富资源,突出“校院”结合的办学特色,探索“医养教”深度融合模式,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和健康服务人才为主要任务,以临床护理和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为特色,积极践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质量上乘、西部一流、辐射全国”的高素质的护理和健康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创建成为行业内有重要影响的优质高等护理和健康类职业院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北体育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湖北体育职业学院始建于1978年,2010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备案组建高职学院。学院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地处“武汉·中国光谷”黄金地段,占地面积532亩,毗邻三环线和地铁11号线,交通便利,背靠荷叶山,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之地。   学院隶属湖北省体育局,是湖北体育系统唯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单位。学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体教融合为特色,以培养高素质体育专业技能人才为目标,走开放办学、特色办学、优质办学之路。近年来,伴随着健康中国、体育强省建设的春风,逐步发展成一所集体育高等职业教学、运动训练、社会培训、体育科研于一体的全日制高等职业学院。现为全国职业教育委员会成员单位、全国体校联合会理事单位、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国青少年足球菁英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先后培养输送了高崚、廖辉、田涛、王晓理、田源等多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为国家和湖北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17人,其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23人。常年外聘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授课,并与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等高校开展合作办学,能为学生继续深造提供广阔空间。   学院对接体育产业,围绕体育行业,培养体育教育、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开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体育运营与管理、体育保健与康复、健身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体育艺术表演、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安全防范技术、网络直播与运营等十一个专业,其中体育教育专业为教育类国控专业,社会体育、体育运营与管理专业为国家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精准对接市场和企业需求,开设有幼儿体育教育、赛事运营、健身教练等新型专业方向。   学院另附设中职部——湖北省体育运动学校,学制三至六年,主要以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为宗旨,是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湖北省少儿体育训练的最高层次。学院坚持读训并重,每天上午进行文化学习,下午从事运动训练。运动项目设有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击剑、武术(含套路和散手)、举重、拳击、摔跤、射击、柔道、跆拳道等16个专业,建有女足、举重、射击三个单项学校,列为全国青少年足球菁英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单位。   学院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思路,积极推进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向着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体育技能实用型高职院校奋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陕西航天职工大学
学校介绍   陕西航天职工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高等院校。   学校位于古城西安南郊航天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第六研究院),南邻古长安文化风景区,北接高校林立的西安文化区。在航天高科技气氛的熏陶下,人杰地灵,钟灵毓秀。   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拥有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计算机中心、各类实验室互联网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教室、多媒体语音室、运动场、礼堂及服务设施。并拥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站,国家级航天职业技能鉴定站。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发展中聚集了一批高素质的教学管理人才,其中具有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约占87%。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生源现已覆盖陕西、河南、新疆、青海、内蒙、甘肃、宁夏等10个省市、自治区。自1979年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管理,2000年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开始招收普通高职生,现已具有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本科、大专,工程硕士,研究生等办学格局。形成以学历教育为主,中高等职业教育并重的一所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高等教育院校。   校风:团结互助务实创新   校训:潜心修美德,笃志求真学   办学精神:负重奋进、献身航天,求实创新、志在超越。   办学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注重内涵,强化特色,加速发展,创建一流   学校招生办公室电话:029-85206353(高职)029-85207655(成教)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