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炎黄职业技术学院是已故涟水籍台胞、教育家、爱国实业家蒋志平先生筹资创办、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国家教育部核准正式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学院执行国家统招计划,颁发经教育部监制、电子注册、可网上查询的大专学历文凭。 ...


招生电话:0517-80816000,0517-89960666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民办

专科(高职)

2504名
人气值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达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和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位于西南职教园区,地处犀牛山下、州河之滨,校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交通便捷。2022年3月,四川省达州中医学校整体并入学校成立中专部。学校规划占地885亩,其中中专部校区15亩,西校区285亩,东校区规划占地585亩。学校现有教学楼、图书电教楼、实验实训室、食堂、学生宿舍等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近5000万元,专业实验室35个,图书43万册,标准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82个,中医药文化馆、标准运动场和中医药休闲文化广场各1个,东校区规划建筑面积30.02万㎡。
学校现有10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了护理、中药学、中医康复技术、中药材生产与加工、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药学、助产、中医学、针灸推拿、医学美容技术等12个高职专业和中医、护理、药剂、中药、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养生保健等6个中职专业。有在校学生近10000人。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43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2人,副高级职称81人,硕博士教师126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60%。
学校附属医院为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该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学院与达州市中心医院、重庆市中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省龙森中药业有限公司、浙江朗佑有限公司等医院、药企签订了实习实践和合作协议,现有就业实习基地64个,成功入选国家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带教基地、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达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与达州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省中医药产业科学院联合成立了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达州产业技术分院,并与相关单位合作成立了西南医科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达州市中医药研发中心、达州市中医药产业孵化中心和达州市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心,为“产教融合”“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项目50余项。师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荣获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大赛、全国“华教杯”教师检验技能竞赛等30余项国家级奖励,荣获四川省中医药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诚信杯”万达开统筹示范区暨川东北经济示范区第三届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中医经典省级竞赛等100余项省市级奖励。
勇攀高峰向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中医药发展和职业教育国家战略机遇,紧扣达州市“一区一枢纽一中心”奋斗目标,围绕学校“1338”发展战略(锚定一个目标、建成三大中心、实现三步走发展规划、实施八项工程),努力把学校建成川渝陕区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中医药职业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简称空军第一航空学院)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师级。学院坐落在素有“豫南明珠”之称的河南省信阳市,这里交通便利,景色怡人,毗邻国家级风景名区——南湾湖和全国三大避暑胜地之一的鸡公山风景区。营院占地1000余亩,院内"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是全军绿化先进单位。学院是一所培训航空工程技术人才的高等军事院校,主要担负着空军航空兵部队地勤各类技术军官和外军留学生的培训任务。1951年5月组建于辽宁沈阳,1970年迁至河南信阳。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的玉溪农业学校。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坚守兴农初心,发挥专业优势与资源条件,为云岭大地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曾获全国“十佳”科技志愿者服务队、云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职业培训鉴定“双十佳”先进单位、云南省众创空间、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云南省高校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云南省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质量提升奖等称号。
建校以来,经历了三易校址,三次停办,一次合并的曲折历程。1966年,更名为玉溪农林学校。1974年,恢复为云南省玉溪农业学校。1992年,加挂“云南省玉溪烟草栽培学校”牌子,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200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独立升格为专科办学层次的国家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2005年,牵头组建玉溪烟草职业教育集团;2016年,牵头组建玉溪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2021年,入选全国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2022年,入选云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学院占地面积460.5亩。现有教职工32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6人,“双师素质”教师148人。省政府津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云南省教学管理先进个人5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专业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科技特派员10人,省级“三区”人才计划12人,兴玉教学名师5人,市级中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3人,国家级心理咨询师13人。
学院现有农林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康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工程学院、信息电气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8个二级学院。面向我省重点打造“五个万亿”“八个千亿”产业领域和民生领域紧缺专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目前,共开设三年制专科招生专业46个,五年制专科招生专业16个。建有中央财政支持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基地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建有烟草生物防控基地、食用菌研发中心、畜禽疫病诊断监测中心、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基因测序技术中心、高原湖泊珍稀鱼类保育中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多个实训基地(研究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大篷车、“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等科技服务项目。入选云南省“十佳”科技志愿服务队、全国“十佳”科技志愿服务队、中国科协《科技服务典型案例》。烟草专业团队入选云南省第一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玉溪烟草职教集团被遴选为全国第二批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成为云南唯一入选4家院校之一;学院主持申报的教学成果荣获第一届云南省教学成果(职业教育)一等奖,2022年入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烟草专业入选云南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学院连续两届入选国家教育部组织评选的全国高职院校学科竞赛300强蓝皮书。
2021-2022年,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国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省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5项;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国赛银奖1项,省赛金奖3项、银奖5项、铜奖19项;参加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6项。近年来,学院毕业生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均在97%以上。《“一中心、三步走”提升就业工作精准指导》入选省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典型案例。
面向未来,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秉承“敢想敢试 敢为人先”的玉溪精神,“知农爱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职业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7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2006年9月正式将原西藏自治区农牧学校和西藏自治区综合中专2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挂牌的西藏唯一一所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至今已有48年的办学历程,它也代表了西藏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学院组建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自治区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党委历届领导班子集体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学院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不断凸显,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效提升。2011年,学院成为全国百所示范建设高等职业院校。2020年,我院获人社部批准为第十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院现有3个校区(西、北、经开区校区),总占地面积493亩(其中西校区160亩、北校区133亩、经开区特殊教育基地23.5亩,经开区b区实训基地176.5亩)。校舍建筑面积15.1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近3亿元,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65万余册。建有校内实训教学基地8个、实验实训室8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9个。
学院现有党组织43个,党委班子成员10人(含中组部第十批援藏干部2人),院党委下设9个党总支和33个党支部(教工党支部26个,学生党支部7个)。有党员1163人(其中教职工党员428人,占党员总数的36.8%;学生党员735人,占党员总数63.1%)。
学院内设有纪委正县级机构1个,设有党政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招生就业指导处、后勤服务中心、团委7个副县级行政教学群团管理部门。设有宣传部(思想政治工作处)、教学督导室(诊改办)、财资处、科研管理科、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强基惠民办公室(扶贫办公室)、安全保卫科(维护稳定办公室)、工会(离退休干部管理科)、图书馆、创新创业学院等10个直属科级机构。设有农业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旅游与文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基础教育部、继续教育部和马列教研室10个二级教学部门。
学院设置涵盖了农林牧渔、土木建筑、能源动力与材料、资源环境与安全、交通运输、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等九大专业类别30个专科专业,其中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4个(作物生产技术、旅游管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畜牧兽医),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计算机网络技术、设施农业与装备),自治区突破建设特色专业3个(电子商务技术、会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自治区一流专业培育点5个(会计、电子商务、服装与服饰设计、建筑工程技术、供用电技术),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园艺技术、市场营销、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管理),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旅游管理),自治区级特色专业1个(作物生产技术)。
学院现有教职工495人(含招聘非编教辅人员68人),其中专任教师388人。有教授18人(其中1名二级教授、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副教授70人。有博士7人,硕士111人。学院现有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2个、科技创新团队1个,获得自治区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思政教育工作者18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辅导员)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建设有自治区级金课3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1门,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6项,有10名教师分别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二、三等奖。
学生6976人(其中包含委托一职100人、技师学校126人、19扩招班438人、20级扩招班122人),共166个班级(包含退役军人、边防、农民工8个班级);成教学员7038人。建校48年来累计培养45000余名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全区各行各业开展培训累计达到107900余人次。“双证书”获取率达到85%以上,学生在全国各类技能大赛、创业大赛及其他大赛中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80余项(国家级30余项)。学院面向社会组织开展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9.5万余人次。教师累计承担国家、省级和院级科研课题500余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500余篇。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紧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脚步,秉承“厚德强技,笃学创新”的校训,围绕“科教兴藏、人才强区”战略,按照“3721”的发展思路(“3”即围绕三大产业,“7”即服务好自治区七大支柱产业,“2”即抓住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社会贡献度两个重点,“1”即实现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以“五型”职院(即:红色、明德、法治、书香、匠心职院)建设为抓手,实现“136”发展战略目标(即:“一年一提升,三年一突破,六年一跨越”)。全面启动“3 10”行动计划,努力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努力实现“123”的发展目标(即把学院建设成为“一个基地、两个中心、三个示范”),努力打造在西藏职业教育领域具有领军作用、在全国范围尤其是民族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名校。
学院为提高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工作,于2019年专门成立“双高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和目标任务,全员动员、全力推进学院“双高计划”建设工作。2020年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和副部长孙尧在莅临我院考察时对我院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明确表示大力支持我院“双高计划”建设工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区教育厅的支持指导下,经过调研论证审批,2022年7月,学院被确定为西藏自治区“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纳入《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自治区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双高”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学院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农业示范学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培育单位、国家级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全国100所,其中职业院校10所)、国家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典型应用示范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培育建设的职业院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135所)、科学工作能力实训示范基地、全国建筑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全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全区高素质农牧民培训单位、自治区“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全区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自治区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单位、电气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二级站、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区道路交通运输培训基地、西藏老年大学、西藏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财政部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典型应用示范点和西藏自治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设在我院。
2022年,学院共有5个项目推荐申报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批建设自治区唯一一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在国家教育教学类级荣誉奖励中教师累计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大赛中教学团队累计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2021年参加全国教学能力大赛获得3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累计获奖数在全国职业院校排名第三。
建校以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全面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多措并举、多向发力,帮助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就创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学院近四年毕业生初始就业率均达90%以上,年度就业率达95%以上,连续位居全区高校之首。学院连续被授予全国就业指导先进单位、自治区就业先进集体,自治区征兵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全区高校就业优异院校荣誉称号,入选全国高校就业创业典型案例高校,毕业学生普遍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院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出发点,构建了以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区、创新创业精英班、格桑花开成长学院“四位一体”双创工作新格局,设立创业专项基金,修建“创业长廊”“创业一条街”,为学生创业创造条件。鼓励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大赛,近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在全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1金9银2铜的好成绩。其中,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1金,实现全区高校在该项赛事中金奖零的突破,在全国1468所职业院校“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排名榜上位列第6名,累计获奖数在全国职业院校中排名第六。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创办于1984年9月,是我国唯一一所培养维吾尔医药专门人才的高等专科学校,同时也是维吾尔医药理论挖掘整理、传承创新及维医临床技能和维药新药研究开发的科研基地。1989年向教育部(原国家教委)正式备案。2011年9月,隶属关系由自治区卫健委(原卫生厅)调整至自治区教育厅;2018年7月,隶属关系由自治区教育厅调整至和田地委、行署。
学校共有2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762亩,其中主校区70亩,新校区1382亩,附属医院30亩,药材基地1280亩。在自治区、和田地区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新维医专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学校设有医疗系、药学系、护理系和检验康复系4个系部,学校先后开设维吾尔医学、维吾尔药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助产、医学影像技术、中药学和公共卫生管理9个专业。学校现有实验室34个、附属医院1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144个。经过近四十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新维医专形成了现代医学、中医药学(含维医药学)高等教育医教研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医疗服务、文化传承、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医药学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549人。其中,专任教师408人,具有正高级职称21人,副高级职称90人,中级职称76人,初级职称92人;已取得博士研究生学历的18人(我校14人、柔性支教3人、援疆1人),目前在读9人(1人在职读博),已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92人(我校80人、柔性支教4人、援疆4人、医院调入4人),目前在读7人(1人在职读研)。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能手1人,校级教学名师6人。有校级名师工作室2个。
截至目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大专学生7620人。其中,在校大专生4320(新生2284)、实习生3300人。生源有来自新疆、甘肃、宁夏、江西、贵州等23个省市的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等33个民族组成。
随着学校发展进步,现已建成新疆和田特色中医药研究重点实验室(2023年10月,经自治区科技厅审定纳入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建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药材及制剂质量控制工程研究中心、新疆和田中药民族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个自治区级工程中心;有和田地区天然药物研究中心、和田地区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和田地区临床研究中心、和田地区治未病研究中心等4个地区级研究中心及1个和田地区临床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与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深入开展合作交流,在我校挂牌成立了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维吾尔医药研究中心,联合共建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董竞成教授工作室;已建成细胞研究平台、临床研究平台、制剂分析及生产平台、检验医学研究平台等4个科研平台,拟建设斑马鱼实验平台,持续推进科研基础建设。
学校教学、科研条件优良,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总资产3827万元。校图书馆收藏各类纸质图书文献56.64万册,电子资源55万册。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丰硕。学校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4个(2008年认定维医基础理论、维医内科学,2014年认定维医生药学、维药炮制学)、自治区级重点专业1个(2010年批复医学检验技术);获得地区级教学成果奖2项;在校学生先后多次在全国职业院校“人卫杯”检验技能竞赛中荣获优秀奖。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荣获民族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华中西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优秀传统中医药制作技艺展示奖、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等荣誉。学校自主研发的爱维心口服液获得国药准字号并进行成果转化。近五年,我校与复旦大学联合申报国家级新药研发项目1项,获自治区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援疆计划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厅局级科研项目29项,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90余篇,获得专利3项。
学校一贯坚持开放办学方针,重视与疆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借助援疆工程,与新疆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复旦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蚌埠医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作为南疆一所民族医药高等专科院校,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遵循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规律,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区域医药卫生事业,办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为己任,主动适应南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为根本任务,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抓手,秉承“博学精术、爱国济民”的校训,不断实现学校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学校建设成为集科研、教学、医疗、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一体化的既具有鲜明民族和地方特色,又富有现代气息的民族医药研究和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是200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民办普通高校。学院由中国武术九段、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刘宝山先生创办。学院是国内武术文化特色颇为突出的普通高校,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少林武术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作战人才培养与输送基地、河南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河南省中华武术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院共建单位。
学院坐落在世界功夫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登封市,位于中华文化圣山嵩山南麓,毗邻207国道、郑少洛高速和郑登快速通道,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学院现占地面积1687.61亩,校舍建筑面积23.83万平方米,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18.39万元,馆藏图书70.36万册。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5108人,专职专任教师466人,兼职教师121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52.14%,高级职称占比31.11%,双师型教师占比54.93%,各专业教师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学院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河南省教育厅专业技术带头人4名,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6名,郑州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3名,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郑州市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郑州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院自 2007 年以来先后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开展联办本科项目。学院现有10个院系(部),40余个本、专科专业(方向)。学院现建有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1个、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10个、河南省学科专业建设项目4个、市级重点特(急需)专业1个、省市级示范实训基地2个、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郑州市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郑州市精品课程2门。
学院坚持“武术为根、文化为魂、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河南、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定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武术教育事业、武术文化产业、健康服务行业和国防与安全领域为四个服务方向,实施“专业 武术 外语等通识课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合作、文武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路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学院每年向孔子学院、部队和地方输送大批人才,毕业生以文武双全、德艺俱佳的口碑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 毕业生就业率达到 97% 以上。
学院以武术为特色,以汉语国际推广少林武术基地为依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截至目前,学院已经成功承办了 16 届国际学生汉语武术夏令营(秋、冬令营)、接待了 70 余批国(境)外校长团(代表团)来校交流学习;先后向美国、泰国等 40多 个国家外派汉语及武术教师 500 余人次;编写《快乐武术学汉语(中英文对照)》(共12册)、《传统少林武术套路集成(中英文对照)》系列武术文化教材;学院“武林汉韵”巡演团先后随国家领导到联合国总部以及俄罗斯、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巡演,受众数百万人,被评为第八届全球孔子学院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基地目前已在海外建立了1个孔子学院、2个中国武术中心、32个武术俱乐部。学院以武术为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动已成为河南省和国家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学院学生在国家级及以上武术比赛中获得奖牌156枚,先后参加了雅典奥运会、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会、杭州g20峰会、亚洲文化嘉年华、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活动的开闭幕式演出,为武术进奥运营造了舆论氛围。
学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作战人才培养输送基地。学院将武术文化与国防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武术技能,更具较高的献身国防热情。学院主动对接部队需求,成立国防教育学院,探索“武术 专业 军事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陆军第82集团军、31698部队和32148部队等单位签订特殊军事人才培养输送协议。近年来,学院共为海军陆战队、武警“猎鹰突击队”等部队输送3000余名毕业生。其中,荣立一等功4人次,二等功10人次,三等功55人次,251人次获得“优秀士官”“优秀义务兵”等嘉奖和荣誉。多年来,学院部分学生应征入伍特种作战部队,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新闻网、央视7套、中央新闻热线、国防部网、大河网、通讯网、搜狐网等20多家媒体报道和刊发。
学院自创办以来,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先后荣获“全省民办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河南省先进办学单位”、“全省民办教育十大名校”、“民办职业教育十佳单位”、“民办教育行业知名品牌”院校、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改革开放40年河南优秀民办高校”,连续四年被评为“河南省品牌专业建设单位”、“河南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系统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
学院将继续坚持“武术为根、文化为魂、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厚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坚持特色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为建成一所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的特色院校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2012年,是一所隶属于省教育厅并在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实施高职高专教育的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现有沈阳、阜新两个校区,分别位于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45号和阜新市开发区育红路40号。
学校现有教职工205人,专任教师169人,其中副高及以上87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96人,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2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专业带头人3人、骨干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专科在校生3543人,开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小学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育4个师范专业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应用韩语、民族表演艺术、旅游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现代文秘8个非师范专业。其中,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专业组建的小学与学前教育专业群被评为省级“兴辽卓越”高职专业群。
学校招收的师范类生源质量逐年提高。近五年培养了5927名毕业生,其中有943名毕业生考入本科大学。学校始终坚持“立足辽宁,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以师范专业为主打品牌专业,教育系与辽宁省内幼儿园、学前教育培训机构、早教中心、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等用人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近五年在辽就业学生4987名,平均在辽就业率达到87.94%,2022年达到92.43%,在辽就业率逐年提高。
学校面向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推动科研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建立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联机制。近五年,学校立项省级科研课题28项、市级科研项目23项,6篇研究成果被市委内刊采用;获批专利9项,服务企业横向课题5项,签订技术服务合同4项。科研工作开拓了新局面、迈上了新台阶。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合和、博学笃行”的校训,经过多年的发展初步实现了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同步迈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了“精品培养、知行并重”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以建设“特色鲜明的复合型、应用型民族师范高等院校”为目标,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等全面提升,奋力开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合肥科技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辉煌的办学历史】
合肥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属公益性教育单位,是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位于国家科教名城——省会合肥,坐落在国家aaaa级紫蓬山风景区。学院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安徽微型机函授大学,后经国务院批准,于1987年成立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隶属于国家科技部。是教育部指定的国家级计算机教育基地、计算机等级考试计划单列单位。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100多万名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被誉为“中国计算机应用人才的摇篮”。
【优越的区位环境】
学院位于国家科教名城、魅力之都——省会合肥,座落在国家4a级风景区紫蓬山东麓,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毗邻大学城和科学城,区域内高新产业集聚,科技学术氛围浓郁,是青年学子求知成才的理想学府。
【雄厚的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专兼结合、校企互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专业化教学团队,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特聘一批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参与学院教学管理。一大批与专业建设紧密相关的企业优秀技术、管理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学院荣获各级各类教科研奖百余项,学生荣获各级各类职业技能赛事奖项数百项。
【先进的办学理念】
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秉承“教育报国、启迪创新、成人成才”的办学宗旨,以“系统规划、特色办学、创新引领、综合发展”为发展路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创新培养模式,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每位学生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为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可靠的就业保障】
学院采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相融合的就业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切实掌握专业知识,提高职业修养,不断适应社会需求,使学生毕业即上岗。学院现已形成多种模式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双赢长效的校企办学格局,真正实现人才链的无缝对接。学院现与中国银行、中国移动、江淮汽车、科大讯飞、阳光电源、联想集团、京东集团、美的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无限期就业保障服务。
【良好的社会声誉】
数十载沧桑巨变,科院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施品牌战略,深化内涵建设,坚持改革创新,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连续多年文理科高考分数线居全省同类院校首位,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前茅,赢得了社会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办学
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由合肥工业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创办于2007年,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办学以来,学院依托合肥工业大学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办学,在发展规划、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图书资源、实验实训条件等多方面得到合肥工业大学的支持。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学督导、系部负责人均源自合肥工业大学。
校园风景秀丽
学院位于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毗邻合肥综合保税区、国家级液晶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地势开阔,楼宇隽永,校园人文气息浓厚。校区规划占地500亩,建有综合教学楼、综合实训楼、图书馆、行政楼、学生公寓、汽车工程实训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硅pu篮球场和排球场,校园总建筑面积100000余平方米。
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学院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各类基础、专业实训室设施完善,满足各专业教学培养要求。学生可在学院计算机、电子电工、单片机应用、电子产品装机、电工维修与工厂供电、电子与通讯技术、可编程应用、电机拖动与传感器检测、机床电气plc、力学、建筑测量、水力学、土力学、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动漫设计、创业培训、化妆间、形体房等实训室以及校企共建实训室、实训基地进行实践学习和能力培养。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江音乐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浙江音乐学院是教育部于2016年3月1日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文化和旅游部实施共建。
学校坐落于杭州市西湖区之江板块,校园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校园占地面积602亩,校舍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拥有大剧院1座、音乐厅3座、剧场3个、演播厅2个、排练厅104间、琴房935间、录音棚8间以及图书馆等教学辅助和艺术实践场馆。
学校设有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等3个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等2个学科被列为省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其中音乐与舞蹈学为a类计划。拥有音乐与舞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表演、艺术与科技等8个专业,其中: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学、表演等5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余3个专业均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立作曲与指挥系、音乐学系、音乐教育学院、钢琴系、声乐歌剧系、国乐系、管弦系、流行音乐系、舞蹈学院、戏剧系、音乐工程系、人文社会科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2个教学单位和附属音乐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叔同学院。设有数字音乐智能处理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数字音乐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文艺创研中心等省部级科研机构和高等音乐教育研究所、戏剧学研究所、音乐学研究所、舞蹈学研究所、艺术与文化管理高等研究院、音乐文化研究院等校级科研平台,以及乐队学院、民族乐队学院、歌剧学院、室内乐学院和合唱学院5个新型表演学科教学平台。建有室内管弦乐团、民族室内乐团、交响乐团、国乐团、合唱团等高水平艺术实践团体,设有《音乐文化研究》学刊编辑部。学校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皇家北方音乐学院、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罗兰大学、意大利米兰音乐学院等多所国际著名院校签订校际战略合作协议,并作为主席单位成立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音乐院校联盟”,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参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艺术类专业单独招生资格,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本科生2819人,研究生652人。现有教职工645人,其中专任教师357人。
作为一所现代化的音乐艺术大学,浙江音乐学院秉承李叔同先生倡导的“学堂乐歌”精神,以“事必尽善”为校训,以“弘毅尚德、博约精艺”为价值理念,以“高水平一流音乐学院”为目标,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办学,培养基础厚实、技艺精湛、特色鲜明、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人才,努力为国家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