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是经教育部备案,201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许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多学科、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实行多层次办学体制,集高职教育、技工教育、电大开放教育、社会培训四大功能于一体。
学校坐落于汉魏故...


招生电话:0374-3189962,0374-3189963,0374-3189559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专科(高职)

93名
校友会高职ⅰ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滨州科技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滨州科技职业学院,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学校坐落于黄河三角洲腹地的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的山东滨州,风光秀美,历史悠久,宜居宜业,活力充盈,承载中华文明基因的黄河文化和渤海文化在此交融。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围绕滨州市主导、新兴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学校积极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特邀著名院士、知名专家担任发展顾问,聘任高校博导、硕导担任学科带头人。学校组建了一支以专家教授为带头人,硕士研究生为骨干的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聘任了多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产业教授,有力推动学校“产教融合、学岗融通”育人模式改革,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立足滨州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实际,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发展规划和滨州市十强产业和山东省十强优势现代产业集群为依托,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学校下设5个二级学院,分别是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现代服务业学院、医养健康学院、经营管理学院、国防教育学院,目前共开设26个高职专业。学校主动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秉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与企业共建“厂中校”,开展“订单教育加双向选择”的特色人才培养和就业模式,拓展教学功能到企业一线,同时满足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锻炼、企业员工培训、校企联合研发、学徒制试点等方面的需要。2022年,由滨州市公安局与滨州科技职业学院开展警校合作办学,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辅警学院,探索出“警校共建、学战融合”的新路径。2023年,家庭与民生学院在中国家长大会揭牌成立,将全力推进滨州“心安城市”建设,为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家校社共育”品牌贡献更多积极力量。
学校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加快数字资源管理和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建设开放、动态、丰富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重视学生技能培养,搭建学生技能竞赛平台,构建“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突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突出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树立民办高职特色品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全面提高。在2021年度山东省单独考核院校办学质量年度考核中荣获第二名。2022年获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奖。
滨州科技职业学院将坚持不懈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校训精神,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百年老校,百年名校”不断奋斗,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河北省团校,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成立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纳入成人高等学校序列。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学生,2021年10月,经中央编委、省编委批准划转到河北省教育厅管理。学院注册地址为石家庄市槐中路417号,现有在校生7252人,教职工172人,可招生专业33个。
近年来,学院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社会治理类专业群、现代财经商贸类专业群、电子信息类专业群为特色和优势,建有校外实践基地147个,配备具有思政vr实训室的马克思主义教学中心,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鲲鹏产业学院”,产教融合持续深入。大力推进“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育人模式,2018年以来,师生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励120余项,其中全国性比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7项。现有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2021年专接本录取率38.49%,整体办学水平和实力显著增强。“行走的思政课堂”被人民网报道,参赛团队在省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陆地冰壶队、健美操队相继在省陆地冰壶精英赛和大学生健美操比赛中取得第一名,五育并举落到实处。学报专栏获评河北省期刊特色栏目,学院社会贡献度和美育度明显提升,发展势头良好。
学院按国家规定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及国家助学金。另外,学院自设有奖学金,以帮助品学兼优及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周边环境:学院位于石家庄市二环以内的裕华区东南高教区。毗邻公园、医院、大型超市、银行、邮局等服务网点。交通便利,有12路、16路、27路、43路、116路公交车通达本院。校内学生公寓、餐厅、浴池等生活设施完备,是河北省命名的“园林式单位”和石家庄市命名的“花园式庭院”,是您学习和深造的理想场所。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本钢党校)是在本钢职工工学院与辽宁冶金技师学院重组的基础上,于2009年1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本钢集团举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冶金类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开设钢铁智能冶金技术、智能轧钢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技术等27个专业;建成设施设备先进的 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副高级和硕士以上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及本钢高级技师组成的400余名专兼职教师团队。
学院占地16.3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7.2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640万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4832万元。学院现有多媒体教室102个,建有数字化管理平台,建有标准运动场、篮球排球场等体育教学设施。
历经70余年的发展壮大,学院现已成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辽宁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辽宁省普惠制就业培训师资培训基地”、“国家三级安全生产培训资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定点培养单位,“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本溪市政府补贴项目培训机构,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机构。先后荣获“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职业培训教材建设突出贡献奖”、“国家优秀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企业培训百强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产教并举、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办学特色,形成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一体化办学格局,专业结构与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紧密衔接,现代学徒制、订单教育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均取得显著成效,是辽宁省规模较大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毕业生已成为冶金、装备制造、精密加工、汽车制造、信息通讯、物流等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人才的首选,本钢集团、东北特钢集团、中天钢铁等百余家效益好、信誉高、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是学院稳定的就业基地,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95%以上,始终保持省内高校前列。
学院作为本钢集团唯一一所培养各级党政干部和管理干部的学校、本钢职工技术技能教育培训基地,每年可开展党建管理、技术技能、安全管理、岗位资格、技能评价、继续教育等各级各类职业培训5万人次。
千帆竞发,奋辑争先。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人本尚学厚德至精”的校训精神,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办校、合作兴校、创新强校”内涵式发展战略,对标一流、多元协同,努力把学院建设成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特色鲜明的高高水平现代化高等职业院校,把“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香港岭南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岭南大学(岭大)是香港的博雅大学,在本地高等院校中历史最悠久。岭大的历史可追溯至1888年其前身「格致书院」在广州创校开始,其后於1967年以岭南书院之名在香港复校。2015年,岭大被《福布斯》评为「亚洲十大顶尖博雅学院」之一。
岭大提供的本科生课程、修课式研究生课程、哲学硕士/博士学位课程和涵盖人文学、商学和社会科学的范畴,全面的课程内容包括通识及跨学科科目,以巩固学生不同学科的知识基础。我们培育学生慎思明辨的能力及创新的思维,并能独立思考,关怀社会,承担社会责任,使他们毕业后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追求自己的目标。
岭大通过以下模式实践博雅教育:基础宽广的课程设计、全面的校园住宿、紧密的师生关系,和丰富多采的交流和课外学习活动。
岭大学生可透过参加国际实习计划,在实际环境工作以及接触不同的文化,获取宝贵经验。这些计划包括「东盟实习计划」、「环球实习计划」及「美国迪士尼世界暑期交流及工作计划」及「大中华暑期实习计划」等。此外,约八成半岭大学生有机会前赴大学遍布约43个国家的210多所海外伙伴院校,当一个学期的交换生或参加暑期课程。岭大亦秉承校训「作育英才,服务社会」,为学生提供服务研习及其他服务社会的机会,让他们与社区保持连系,并帮助有需要的人。
岭大鼓励师生透过研究及知识转移贡献社会。我们拥有很多来自人文学、商学和社会科学范畴和具备丰富经验的研究学者,他们将学术工作与应用及政策性研究结合,研究范围广泛,包括金融、财政和货币政策、文化政策、创意产业、健康和老龄化、人口、体制和管理等。
为扩阔学生及学者的国际体验,岭大致力推动校园国际化,并一直积极与世界各地院校建立策略性协作关系。岭大180多位教员中,占半数具备国际的学术训练及研究工作经验;而每年在岭大就读的海外交换生超过300人。我们又与亚洲以至世界各地的大学学者合作进行研究。此外,岭大已於2012年4月加盟成为世界博雅学府联盟的成员。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重庆理工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重庆理工职业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位于重庆市主城巴南区,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007亩,已建成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实验实训大楼、图书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标准化运动场、大学生活动中心、露天游泳池、电梯学生公寓等教学生活设施。学校树木葱茏,鲜花飘香,花溪河蜿蜒流经红楼绿树的校园,是广大莘莘学子学习的理想之所。
学校以“至精至善”为校训,坚持“专家治学、名师执教”,逐渐汇集海内外优秀人才,现有教职工200余人,组建了教授、博士领衔的专业教师团队,聚集了大批优秀海外留学归国学者,努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忠诚勤勉、博学善教、理实兼优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和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学校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国际合作,先后与中科曙光、京东集团、长安汽车、中国电信等30多家大型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大学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为学生出国深造搭建了良好平台。
学校瞄准国家战略和成渝两地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开设有大数据与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建筑与消防类、卫生健康类及商务物流类等五大专业群16个专业。建有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卫生健康实训中心、高铁轨道实训中心、汽车维修及检测实训中心、建筑实训中心、消防实训中心、驾考中心等实验实训中心。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全面实施“创新育人、产教融合、国际合作、文旅校园”四大战略工程,努力将学校建成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现代化职业院校。
校址:重庆市巴南区东城大道588号
邮编:401320
电话:023-6176 6575 6176 6576
传真:023-6176 6588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军大道,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隔路相望。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方便快捷。学院建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校园。其中,美观大气逶迤相连的教学楼、设备先进的实验实训中心、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标准田径场、网球场、运动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设施,星罗棋布于绿色校园中。青山、碧水、红墙、绿草交相辉映,是南京翠屏山下一道亮丽的风景。
学院坚持专家办学,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领导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们都是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专家、学者。学院有教职工390人,其中专任教师272人,教授、副教授比例超过33%,“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5%。学院从其他高校、著名企事业单位聘请了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学者、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学院强调“学真、业精、爱生、乐教”的师德规范,全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和育人水平高超的优秀教师队伍。
鲜明的人才培养理念
学院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按照现代职业教育要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现代学徒制”和订单班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把“正德厚生”确立为校训,以“以人为本,质量第一,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把“三个导向”和“四个学会”作为教育教学目标,即专业设置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学校发展以质量和特色为导向,努力要求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成长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践行“敏于行、勤于思”的学风,强调“做学合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行“孝、宽、诚、责、毅”五字文化教育,塑造学生核心道德品质。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努力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以生为本、立德树人,创新素质教育载体,开展创业教育,大力实施“导师制”和“特色班”教育。根据学生特点,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职业素养要求,开展各具特色的多种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近五年来,学院在国家、省级各类竞赛中共获奖230余项,获奖数量质量居于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其中,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2项,为省内同类院校仅有。在省职业规划大赛上连续七年获得一等奖和“职业规划之星”称号,为省内高职院校仅有。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进民间组织”、“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等数十项国家及省级荣誉。2018、2019、2020年,学院连续三年获评江苏省民办高等教育办学优良单位,并获省财政专项奖补金,连续获奖在同类院校中是唯一的。2021年,学院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江苏省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创新奖二等奖,2022年,学院获批全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获批立项江苏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学团队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进一步展现了我院近年来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工作的重大进展和成就,彰显了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成效。
独具特色的系部设置与专业建设
学院现设有电子与信息技术系、经济与管理系、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汽车与机电工程系、民用航空系、基础教育系、公共教学部、思政教研部8个系部,成立了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获批建立锐捷网络工程师、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不断拓展办学功能,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并加强对外合作教育与交流。
在专业建设中,学院坚持“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根据市场需求导向,及时调整并优化专业结构,建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专业。学院建有电子信息类、财经类、艺术传媒类、建筑装饰类、机电工程类、汽车工程类、民航运输服务等七个专业群,共设置33个专业。依托南航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成功申办了直升机驾驶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空中乘务、定翼机驾驶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五个专业,并以此为主打,辐射到电子、通讯、机电机械以及服务类专业的发展,打造民用航空类专业群,积极培育部分专业的“航空”特色,形成我院在全省高职院校独一无二的优势。空中乘务专业是省内唯一一个专科本科直通的航空类专业。
在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中,学院加强投入和建设,高标准高起点建设10个实验实训中心共120个实验实训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数控技术”两个专业已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入选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表明我院该专业的建设水平已经走在全省高职院校前列。“电工电子实验实训中心”被评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和机电工程专业群又获批为省重点建设专业群,“电子信息技术实训基地”被遴选为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点,学院的省级重点建设立项项目数名列民办高职院校前列。
高质量的毕业生和就业升学工作
办学25年来,学院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40000余名,就业率达96%以上,学院毕业生以理论素养高、技能突出、职业素质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广泛就业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四所、五十五所、扬子江药业集团、奔驰汽车4s店、宝洁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就业工作做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扬子晚报,《江苏高教》期刊,江苏卫视等主流媒体都对我院人才培养成果进行了大篇幅报道。2019年5月1日,我院优秀毕业生顾春燕获评“大国工匠”,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报道。
除此之外,学院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构建成才立交桥,为学生进一步深造铺路搭桥,共有6000余名学生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专转本”通过率连续多年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茅。
在“十四五”新征程上,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把握江苏省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大机遇,主动适应江苏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坚持走“质量与特色发展”道路,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战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主要动力,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根本任务,不断增强办学的适应性,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努力把学院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社会满意”的高等职业院校,为实现“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达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和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位于西南职教园区,地处犀牛山下、州河之滨,校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交通便捷。2022年3月,四川省达州中医学校整体并入学校成立中专部。学校规划占地885亩,其中中专部校区15亩,西校区285亩,东校区规划占地585亩。学校现有教学楼、图书电教楼、实验实训室、食堂、学生宿舍等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近5000万元,专业实验室35个,图书43万册,标准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82个,中医药文化馆、标准运动场和中医药休闲文化广场各1个,东校区规划建筑面积30.02万㎡。
学校现有10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了护理、中药学、中医康复技术、中药材生产与加工、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药学、助产、中医学、针灸推拿、医学美容技术等12个高职专业和中医、护理、药剂、中药、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养生保健等6个中职专业。有在校学生近10000人。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43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2人,副高级职称81人,硕博士教师126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60%。
学校附属医院为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该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学院与达州市中心医院、重庆市中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省龙森中药业有限公司、浙江朗佑有限公司等医院、药企签订了实习实践和合作协议,现有就业实习基地64个,成功入选国家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带教基地、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达州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与达州市人民政府和四川省中医药产业科学院联合成立了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达州产业技术分院,并与相关单位合作成立了西南医科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达州市中医药研发中心、达州市中医药产业孵化中心和达州市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心,为“产教融合”“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项目50余项。师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荣获全国移动互联网创新大赛、全国“华教杯”教师检验技能竞赛等30余项国家级奖励,荣获四川省中医药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诚信杯”万达开统筹示范区暨川东北经济示范区第三届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中医经典省级竞赛等100余项省市级奖励。
勇攀高峰向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中医药发展和职业教育国家战略机遇,紧扣达州市“一区一枢纽一中心”奋斗目标,围绕学校“1338”发展战略(锚定一个目标、建成三大中心、实现三步走发展规划、实施八项工程),努力把学校建成川渝陕区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中医药职业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简称空军第一航空学院)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师级。学院坐落在素有“豫南明珠”之称的河南省信阳市,这里交通便利,景色怡人,毗邻国家级风景名区——南湾湖和全国三大避暑胜地之一的鸡公山风景区。营院占地1000余亩,院内"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是全军绿化先进单位。学院是一所培训航空工程技术人才的高等军事院校,主要担负着空军航空兵部队地勤各类技术军官和外军留学生的培训任务。1951年5月组建于辽宁沈阳,1970年迁至河南信阳。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6年的玉溪农业学校。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坚守兴农初心,发挥专业优势与资源条件,为云岭大地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曾获全国“十佳”科技志愿者服务队、云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职业培训鉴定“双十佳”先进单位、云南省众创空间、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云南省高校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云南省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质量提升奖等称号。
建校以来,经历了三易校址,三次停办,一次合并的曲折历程。1966年,更名为玉溪农林学校。1974年,恢复为云南省玉溪农业学校。1992年,加挂“云南省玉溪烟草栽培学校”牌子,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2002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独立升格为专科办学层次的国家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2005年,牵头组建玉溪烟草职业教育集团;2016年,牵头组建玉溪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2021年,入选全国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2022年,入选云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学院占地面积460.5亩。现有教职工32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6人,“双师素质”教师148人。省政府津贴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云南省教学管理先进个人5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专业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科技特派员10人,省级“三区”人才计划12人,兴玉教学名师5人,市级中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3人,国家级心理咨询师13人。
学院现有农林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食品药品学院、康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工程学院、信息电气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8个二级学院。面向我省重点打造“五个万亿”“八个千亿”产业领域和民生领域紧缺专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目前,共开设三年制专科招生专业46个,五年制专科招生专业16个。建有中央财政支持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基地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建有烟草生物防控基地、食用菌研发中心、畜禽疫病诊断监测中心、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基因测序技术中心、高原湖泊珍稀鱼类保育中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多个实训基地(研究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大篷车、“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等科技服务项目。入选云南省“十佳”科技志愿服务队、全国“十佳”科技志愿服务队、中国科协《科技服务典型案例》。烟草专业团队入选云南省第一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玉溪烟草职教集团被遴选为全国第二批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成为云南唯一入选4家院校之一;学院主持申报的教学成果荣获第一届云南省教学成果(职业教育)一等奖,2022年入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烟草专业入选云南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学院连续两届入选国家教育部组织评选的全国高职院校学科竞赛300强蓝皮书。
2021-2022年,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国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省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5项;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国赛银奖1项,省赛金奖3项、银奖5项、铜奖19项;参加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赛铜奖1项,省赛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6项。近年来,学院毕业生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均在97%以上。《“一中心、三步走”提升就业工作精准指导》入选省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典型案例。
面向未来,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秉承“敢想敢试 敢为人先”的玉溪精神,“知农爱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职业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7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2006年9月正式将原西藏自治区农牧学校和西藏自治区综合中专2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挂牌的西藏唯一一所综合类高等职业院校,至今已有48年的办学历程,它也代表了西藏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学院组建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自治区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党委历届领导班子集体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学院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基本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不断凸显,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效提升。2011年,学院成为全国百所示范建设高等职业院校。2020年,我院获人社部批准为第十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院现有3个校区(西、北、经开区校区),总占地面积493亩(其中西校区160亩、北校区133亩、经开区特殊教育基地23.5亩,经开区b区实训基地176.5亩)。校舍建筑面积15.1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近3亿元,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65万余册。建有校内实训教学基地8个、实验实训室8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9个。
学院现有党组织43个,党委班子成员10人(含中组部第十批援藏干部2人),院党委下设9个党总支和33个党支部(教工党支部26个,学生党支部7个)。有党员1163人(其中教职工党员428人,占党员总数的36.8%;学生党员735人,占党员总数63.1%)。
学院内设有纪委正县级机构1个,设有党政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招生就业指导处、后勤服务中心、团委7个副县级行政教学群团管理部门。设有宣传部(思想政治工作处)、教学督导室(诊改办)、财资处、科研管理科、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强基惠民办公室(扶贫办公室)、安全保卫科(维护稳定办公室)、工会(离退休干部管理科)、图书馆、创新创业学院等10个直属科级机构。设有农业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旅游与文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基础教育部、继续教育部和马列教研室10个二级教学部门。
学院设置涵盖了农林牧渔、土木建筑、能源动力与材料、资源环境与安全、交通运输、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等九大专业类别30个专科专业,其中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4个(作物生产技术、旅游管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畜牧兽医),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计算机网络技术、设施农业与装备),自治区突破建设特色专业3个(电子商务技术、会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自治区一流专业培育点5个(会计、电子商务、服装与服饰设计、建筑工程技术、供用电技术),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园艺技术、市场营销、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管理),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旅游管理),自治区级特色专业1个(作物生产技术)。
学院现有教职工495人(含招聘非编教辅人员68人),其中专任教师388人。有教授18人(其中1名二级教授、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副教授70人。有博士7人,硕士111人。学院现有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2个、科技创新团队1个,获得自治区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思政教育工作者18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辅导员)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建设有自治区级金课3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1门,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6项,有10名教师分别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二、三等奖。
学生6976人(其中包含委托一职100人、技师学校126人、19扩招班438人、20级扩招班122人),共166个班级(包含退役军人、边防、农民工8个班级);成教学员7038人。建校48年来累计培养45000余名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全区各行各业开展培训累计达到107900余人次。“双证书”获取率达到85%以上,学生在全国各类技能大赛、创业大赛及其他大赛中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80余项(国家级30余项)。学院面向社会组织开展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9.5万余人次。教师累计承担国家、省级和院级科研课题500余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500余篇。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紧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脚步,秉承“厚德强技,笃学创新”的校训,围绕“科教兴藏、人才强区”战略,按照“3721”的发展思路(“3”即围绕三大产业,“7”即服务好自治区七大支柱产业,“2”即抓住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社会贡献度两个重点,“1”即实现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以“五型”职院(即:红色、明德、法治、书香、匠心职院)建设为抓手,实现“136”发展战略目标(即:“一年一提升,三年一突破,六年一跨越”)。全面启动“3 10”行动计划,努力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努力实现“123”的发展目标(即把学院建设成为“一个基地、两个中心、三个示范”),努力打造在西藏职业教育领域具有领军作用、在全国范围尤其是民族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名校。
学院为提高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工作,于2019年专门成立“双高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和目标任务,全员动员、全力推进学院“双高计划”建设工作。2020年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和副部长孙尧在莅临我院考察时对我院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明确表示大力支持我院“双高计划”建设工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区教育厅的支持指导下,经过调研论证审批,2022年7月,学院被确定为西藏自治区“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纳入《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自治区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双高”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学院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农业示范学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培育单位、国家级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全国100所,其中职业院校10所)、国家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典型应用示范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培育建设的职业院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135所)、科学工作能力实训示范基地、全国建筑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全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全区高素质农牧民培训单位、自治区“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全区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自治区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单位、电气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二级站、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区道路交通运输培训基地、西藏老年大学、西藏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财政部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典型应用示范点和西藏自治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设在我院。
2022年,学院共有5个项目推荐申报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批建设自治区唯一一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在国家教育教学类级荣誉奖励中教师累计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大赛中教学团队累计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2021年参加全国教学能力大赛获得3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累计获奖数在全国职业院校排名第三。
建校以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全面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多措并举、多向发力,帮助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就创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学院近四年毕业生初始就业率均达90%以上,年度就业率达95%以上,连续位居全区高校之首。学院连续被授予全国就业指导先进单位、自治区就业先进集体,自治区征兵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全区高校就业优异院校荣誉称号,入选全国高校就业创业典型案例高校,毕业学生普遍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院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出发点,构建了以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区、创新创业精英班、格桑花开成长学院“四位一体”双创工作新格局,设立创业专项基金,修建“创业长廊”“创业一条街”,为学生创业创造条件。鼓励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大赛,近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在全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1金9银2铜的好成绩。其中,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1金,实现全区高校在该项赛事中金奖零的突破,在全国1468所职业院校“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排名榜上位列第6名,累计获奖数在全国职业院校中排名第六。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