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云南省第一所省属公办艺术类职业院校。建校近七十年,先后经历了云南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云南省戏曲学校、云南省文艺学校、云南省艺术学校等历史时期。2001年9月,云南省艺术学校与云南电影学校...


招生电话:0871-65103248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专科(高职)

2477名
人气值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学校简介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是教育部备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黑龙江省体育局主管的公办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学院紧傍风景秀丽的松花江,地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内,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学院下设黑龙江体育运动创伤康复医院、哈尔滨市全民健身中心等机构,同时承担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黑龙江省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负责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体育类、康复技术类技能考试及全国体育单招考试冬季项目(速度滑冰、短道速滑)组考工作,是全国首家以冰雪体育为主要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
2022年成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承担冰雪产业与冰雪运动管理专业群建设工作,注重应用型、操作型人才培养,为冰雪产业输送人数最多、覆盖类型最广,培养质量具有较高的社会满意度,为全国各区域冰雪企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办学优势
1.全国唯一一所以冰雪体育为主要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
2.学院与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作,承担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冰雪运动标准化工作组秘书处工作,牵头组织起草11项冰雪运动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现已正式发布实施;
3.学院积极推动体育标准化研究机构建设,相继成立了黑龙江冰雪运动标准与认证研究中心、黑龙江冰雪运动与产业研究院;
4.全国唯一一所设置两个涉医类专业的体育类院校,实现了体医结合;
5.主导参与国家休闲体育(滑雪)专业的专业标准制定工作;
6.中国陆地冰壶研发、推广基地;
7.中国高尔夫球协会高水平基地;
8.学院获批与哈尔滨体育学院“高本贯通”招生试点院校之一;
9.学院成为首批省级冰雪体育标准化试点项目承担单位,今后将加快推进标准化课程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相关课程及教材的开发和建设,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与核心竞争力;
10.学院聘请日籍国家集训队主教练白川大助、近藤信等专家开展大众自由式滑雪相关教学体系,率先开辟国内院校空白领域,全方位培养学生技术技能,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校企合作
学院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充分发挥企业主体的作用。在国内合作方面,已与长白山万达、万龙、亚布力阳光、山东讯华、北京万柳、深圳观澜湖、杭州踏悦、省康复医院等近200家企业及教学机构建立深入合作。在国际合作方面,与意大利普瑞诺特公司在特有工种人才培养、教材开发方面建立合作;与奥地利ast公司建立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滑雪、造压雪教学及认证体系;与挪威斯威克斯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雪具维修维护、实训室建设、教材开发、师资培养等方面建立合作;与日本北海道滑雪协会在滑雪体系引进及教师培训方面开展合作。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高等专科学历资格证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纳入全国统一计划招生。 学校拥有丰富的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以专硕直通、专本易通、品质游学、全面赋能为办学特色,为有志提升学历的学生提供便捷通道,让学生轻松实现国外升硕和国内升本的目标。学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基本育人理念,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想就业、创业的学生搭建个性化的资源共享平台。 七彩城建,大咖云集 学校位于七彩云南的省会城市昆明市杨林职教园区,在校学生近14000人,开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工程造价、大数据与会计、学前教育、护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等45个专业。 学校成立了国际顾问委员会,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担任名誉主任,聘请政商学术界国际大咖担任国际顾问委员,并担任专硕直通国际班荣誉导师,定期开展学术报告,助力学生升学之路。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聘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建生担任学校德育导师。 高端城建,专硕直通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为培养更高层次的优秀人才,满足学生高层次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学校依托北方国际大学联盟的国际合作资源,现与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泰国等国家的海外优质大学建立了校际互访、师生交流、海外学习等合作关系。校内学生可通过专硕直通及专本硕直通的形式,无缝对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杜伦大学、伯明翰大学等世界名校。 学生可选择专硕直通及专本硕直通两种升学模式。专硕直通指无须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在国内大专阶段课程完成后,就读最长1年的硕士预科或桥梁课程,完成后进入1年海外硕士课程学习。专本硕直通指在国内大专阶段课程完成后,衔接1年或2年海外本科课程,再进入海外硕士课程学习,以上两种模式回国后均可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 在国内大专期间,通过采用小班式教学,系统学习雅思课程,以优秀师资阵容、全程导师服务为优势,以国际性活动、公益活动及学科竞赛为亮点,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及综合素质水平,为顺利进入海外名校夯实基础。 国际城建,品质游学 学校确立了“内外双驱”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皇家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英国斯旺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韩国启明大学、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合作开展了“加拿大青年领袖训练营”“加拿大(学期团)one semester program(osp)”“美国精鹰计划”“英伦大学堂”“法兰西艺术沙龙”“澳洲领航行动”“奥地利文化体验营”“亚太商业精英研学项目”及“商务沟通与领导力研学项目”“日本名校文化之旅”“韩国潮流文化训练营”及“马来西亚名校文化之旅”等中短期高品质全球访学活动。现已有100余名学生赴欧、美、澳、加、等国进行学习,通过海外留学,建立国际教育背景、与明星成为学伴、体验沉浸式英语教学环境、参与联合国人口基金upower计划青年领导力项目培训、与国际导师面对面交流、感受世界名校创新课堂、体验时尚艺术、开展多元文化学习模式、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亲身体验国外高等教育方式、校园生活与学术氛围,在教学相长中获得全球新知,成为具备全球视野和人文素养的高层次人才。 个性城建,专本易通 学校自2016年开始与昆明城市学院(原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建立“专升本培养立交桥”,学生入校,即可共享教学环境、优质师资、教学资源,提前学习本科部分课程。为提高学生专升本考试通过率,学校聘请优质师资开展考前培训,开设专升本应考培训班,助力学生学历提升。 多元城建,全面赋能 学校与中建四局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云天化集团、云南建投等千余家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为学生就业、创业、实习提供了有力保障,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连续五年荣获省教育厅就业创业工作二等奖、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优秀奖。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各项增值赋能服务,并通过以赛促学,不断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学校散打队连续3年荣获全省大学生武术散打比赛第一名,学校足球队两次荣获云南省大学生足球联赛第一名,2019年学校足球队荣获云南省大学生足球联赛第一名,并代表云南省大学生参加全国大赛。 学校以为学生服务为重点,聚焦广大学生发展成才,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和专业优势,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发展,经过多年的沉淀,学校办学成果丰硕。先后通过云南省高校思政课合格评估,“人才培养工作内涵 特色评估”;获评云南省级文明学校、云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首批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云南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云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第二批云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培育单位、新浪网和腾讯网“综合实力民办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多次荣获云南省高职高专足球比赛第一名、云南省大学生散打锦标赛团体第一名;多次荣获昆明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获评民办教育协会“高等院校优秀教学团队”;获全国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云南省一等奖,荣获云南省第七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连续3年承办云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装饰”赛项,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三等奖2项、参加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荣获“建筑信息建模”三等奖、参加全国院校室内设计技能大赛总决赛荣获团体二等奖2项和优秀组织单位,获评云南省2022年度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二等奖2项,1个教学团队入选云南省第二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名党支部书记被评为云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1个党支部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获评云南省委“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1个党支部荣获云南省高校第四批“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荣誉称号,1个党支部“手拉手育人”工作法被命名为云南省高校“党支部典型工作法”。 学校在服务本校学生的基础上,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校友公益委员会、中华职教社共同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引入各项资源及高质培训,为云南乡村人才、基础教育提供一系列的公益服务。 学校以“高端化、全球化、个性化”为发展战略,以“办全球最优秀的职业教育”为发展目标,通过国外“专硕直通”,国内“专本易通”,致力于打造“海外直通、名校学习”的国际化办学品牌和形象,更好地服务云南,服务中国和服务全球!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湘西自治州唯一一所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由原湘西州农业学校等八所州本级中职学校合并组建而成,迄今有64年办学历史。校园占地面积11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办学条件达到省内同类高校一流水平和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标准。学院现有教职工721人、全日制学生13000余人。学院是湖南省“双高”建设单位,其中生态农业技术专业群和旅游管理专业群成功立项为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成功立项为湖南省楚怡优质中专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同时,还建有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8个、省级专业建设项目20个。学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三一重工、北京快手、上海大众等120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与30多家企业开展了深度协同育人。学院牵头成立了紧密型、实体化的湘西现代职教集团,助推了湘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成功创建湖南省示范性职教集团,并立项湖南省“楚怡”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单位。学院每年为本地及社会培养培训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优秀技术技能人才7000多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生均工资半年后达4700元,三年后达7800元,职位晋升率近 40%,真正实现了“职教一生、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区域脱贫发展、乡村振兴积极贡献职教力量,涌现出了湘西本地玉米研究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彭继福,大国造船工匠彭卫国,十八洞村网红带货、电商名人施林娇等一批优秀毕业生。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全国青年创业实践基地”“全国开展科技扶贫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先进单位” “湖南省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等荣誉。俞正声、王晨、严隽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学院视察,对学院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世界500强——三一重工独资创办,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非营利性专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占地800余亩,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长沙市,连续获评长沙市办学评估“优秀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0000余人。
办学特色明显。学校秉承“先做人,后做事,品质改变世界”的三一文化,践行“创新、担当、勤奋、扎实”之校训,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战略,以产教融合为特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特色鲜明,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级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面向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工程机械产业重点培养“灯塔工厂”技术师和工程机械“医生”。经过十多年的办学,学校已形成了校企合作共建、国际化、订单培养、鲁班工坊等多元化、个性化的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的办学格局。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55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116人,硕士博士270人,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教学名师15人。拥有1个院士工作站,1个工程机械产业学院联盟,3个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有3个国家级生产性产教融合基地,84个校内理实一体实训场地,100余个校外优秀实习基地。学校是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 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全国工程机械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住宅工业化人才培养基地。
办学成果丰硕。2022年,我校主持完成的《“三三制”培养灯塔工厂技术师的研究与实践》等4个教学成果荣获湖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奖励。
专业优势突出。学校设有5个二级学院,拥有工程机械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建造技术、数字商贸等5个专业群,25个专业对接湖南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工程机械智能制造”为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
古韵潇湘,梨江之滨,三一学府,月异日新。今天的三一工学院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三一人将继承和发扬“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文化传统,大胆变革创新,打造核心竞争力,落实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加快内涵建设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面向未来最有价值教育品牌的三一梦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山清水秀的长沙县榔梨工业园区。于2017年3月16日成功上市,成功挂牌后,三一学院也成为新三板市场上仅有的高等职业院校,股票代码为870999,又可被称为“高等职业院校第一股。交易方式为协议交易,总股本为31800万股。学院以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同时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秉承三一集团“品质改变世界”的理念,围绕国家整体战略转型,大力推进国际化、工业4.0、住宅工业化、流程信息化,形成了基础扎实、思维活跃、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特色,办学规模逐年快速增长。按照现代大型制造企业的用人要求,着力为三一集团及工程机械行业培养优秀的营销、服务、生产管理、物流管理、高级技工等高技能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北省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考察和评议,由河北地质职工大学成人高等学校改建的公办普通高职学校。
学校位于河北省会石家庄,作为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独立建制公办高校,是长江以北唯一一所具有地学特色、专业门类齐全的高职院校。其前身为河北省地质局七二一大学,1982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为独立建制的成人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3年,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纳入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系列。2021年9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创建于1993年,是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高等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南方民族医药进修学院。经过二十八年的发展积淀,现有三个办学层次“中专、大专(高职大专、五年制大专)、专本套读”,共建医药类为主的专业五十余个。学院现有三个校区(花之城校区、水海子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1083.13亩。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专职教师700余人,外聘专家、教授270余人。学院下设11个二级学院:护理学院、医学康复学院、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民族文化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色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民族医药研究所、基础部。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一直秉持“技能决定一生,道德决定一世”的办学理念,重视德育教育和技能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院始终以“素质教育、技能教育、特色教育”为办学宗旨;确立“立德树人、匠心报国”的校训,建设“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校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风,“勤学苦练、知行合一”的学风;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六个坚持,雷打不动”的管理特色,“面向基层”到“融通中外”的就业特色。
办学二十九年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学院始终坚持医药卫生专业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层培养了近十万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药卫生人才。学院特别注重培养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倡高岗就业、高薪就业、国外就业、阳光创业,就业率达98%以上,连续6年获云南省教育厅就业目标责任考核二等奖。
学院特别注重校风建设:校风校风,校长之风。整个学校禁止打牌(“斗地主”、“打双扣”、“打麻将”)、酗酒、吸烟的行为,要求教职员工做到的校长率先做到。
关祥祖,现任云南新兴职业学院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人,196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4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从事《伤寒论》教学工作和医学情报工作,后担任民族医药研究室主任,历任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主编、云南省民办教育促进会副会长。曾在国际国内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20余部。
1994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城第一届国际民族医药大会上荣获金杯一等奖,1997年在北京首届国际民族医药大会上获两项一等奖,1998年在美国旧金山获国际民族医药金杯二等奖,同时被评为国际百名民族医药之星。 1998年获世界传统卫生组织医学二等奖和莫尼卡奖,2000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2009年7月,被中国公益事业联合会评为“中国关爱公益杰出贡献人物”,2009年10月被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评为大学校长“先进个人”。2010年4月,被国家教育人才网评为“中国当代教育专家人才”。2016年被评为“昆明优秀企业家”。2017年被评为“禄劝好人”、“昆明好人”、“最美昆明人”、“云南好人”、“中国好人”,同时被评为“云南省社会扶贫模范”。2018年被评为第五届“昆明道德模范”。
学院坐落在景色秀丽、四季如春的昆明,依山傍水。校园建设风格充分体现现代理念、时代特征、办学特色。本着“环境优雅、布局合理,设施先进、风格明显”的原则,既保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一致、协调,又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力争形成创新独特、功能先进、布局合理、互不干扰的校园总体风格。
在校园文化营造上,学院重点突出党的文化建设,注重现代与传统文化结合,注意营造大环境,精心创造小环境,通过布局、宣传内容及材料的运用,为教学、科研、生活创造出便捷、优美、典雅的校园氛围,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和文化品位。
校园内建有气势磅礴的“犇牛广场“、“英雄广场”、“雷锋广场”、“古圣先贤广场”,有党史纪念馆、红军长征文化长廊,党建书屋,校史馆等,校外建有孔子书院,是学生走出教室,触摸真实历史,塑造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重要室外教育场地。
为丰富师生业余生活,培养师生的兴趣爱好,本着服务学生、服务教学、服务生活的原则,校园内建有图书馆,室内体育馆,室外体育场,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等,是师生增强体质,锻炼健康体魄,释放学习和工作压力的好场所。
校园里绿色萦绕,花香四季。灿烂的樱花林,火红的柿子山,葱茏的景观道,幽雅的读书岭……,曲径通幽,小亭依翠,可以眺望远山美景,可以静品佳书良作,是师生放松心情、交流聚会的好去处。
一、 在教学方面,严格执行专业知识占30%,实践教学占70%的成绩评定体系,全面反映职业院校医药类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把“民族传统疗法”,例如穴位注射疗法,放血疗法,拔火罐疗法,刮痧疗法,拍打疏通法,中药外敷法,输血疗法,雷公火疗法,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疗法,艾灸疗法等等嫁接到教学中。做到质量是生存的根本,做到别人无我有,别人有我新,别人新我精。
二、 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技能决定一生,道德决定一世”的理念,注重实操,把职业技能作为学生考核重要标准之一,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学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学院董事会、党委加大对学院软件、硬件的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实力。建成了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护理实训实验中心;1个省级财政支持的药学实验实训中心;5个校级实验实训中心;校内药厂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5个;建有ata考务系统平台,教学微课,慕课,数字多媒体工作坊和智慧教室,适应ar,vr新技术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人机对话考试中心15个。
学院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办学成果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曾被教育报刊社评为“社会公认成功育人单位”、教育部评为“全国先进集体”、被中国青年报评为“全国优秀民办高校”、云南民办教育协会评为“云南省优秀普通高等学校”等诸多荣誉称号。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开展传统文化学习教育,多渠道、多形式、创新性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9年6月,学校在第八届云南省高校文化节“一校一品”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征集活动中,以《打造文化品牌 践行孝道人生——云南新兴职业学院着力落实“孝道文化”以孝树人》文化成果荣获二等奖。在第九届云南省高校文化节“中华优秀文化”知识竞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2019年5月参加云南省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展示活动,以《千人成人礼经典诵读》作品参赛,荣获三等奖。2019年12月,学校八佾舞演出赴澳门参加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获得“最高奖”和“最佳组织奖”。
新兴事,新兴人,凝练成了新兴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取得今日的辉煌,是用老黄牛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耕耘的结果,是新兴人一往无前挥洒汗水追逐的结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面向新时代,沐浴科教兴国的春风,簇拥“十九大”教育路线方针,云南新兴职业学院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优化办学条件,加快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把学院建设成为“专业优化、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现代高等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学院创办于1941年,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大型国企湘电集团举办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前身为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艺徒训练班,是全国成立最早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学院现开设电梯工程学院、风能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4个二级学院,21个高职专业,在校学生9396人,教职员工360人。
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紧贴市场、产业、职业设置专业,构建了新能源装备技术、电梯工程技术、汽车技术与服务、生产性服务四大特色专业群,开设了新能源装备技术、电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物流管理、智能控制技术等全国及湖南省特色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学院着力打造新能源与先进装备制造高职教育品牌和产教融合典范,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2008年,学院成功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试点评估;2010年,学院被授予“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荣誉称号;2012年,学院成功立项“湖南省示范(骨干) 高职院校”;2014年和2018年,学院2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年,学院当选为全国新能源装备技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风电技术专业群立项为“湖南省高职示范性特色专业群”;2016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验收;2018年,风电技术应用专业群、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群立项为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2019年,学院风电专业教学团队立项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入选首批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服务先进制造专业领军教学团队,并成为教育部“智能制造产业领域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单位;2020年学院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2022年学校“智慧电气”众创空间成功入围国家级众创空间,学院牵头组建机械行业电梯工程技术职业教育集团,2023年学校牵头组建“电梯智能运维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近年来,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示范校等称号。相继被确认为:国家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湖南省青年职工培训基地、湖南省电梯从业人员培养培训基地、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电梯安全湖南省科普基地、湖南省双创示范基地等。
在国家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湖南省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大背景下,学院将秉承“忠信敏确,匠心守拙”校训和“厚德、善教、勤学、精艺”校风,坚持“坚持党建引领、擦亮电气底色、打造融合典范”的办学思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打造新能源与先进装备制造高职教育品牌,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高水平的特色高等职业院校。
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
湖南省文明校园
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
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
全国机械行业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创新建设院校
全国新能源职教集团牵头院校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国家首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中央财政支持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与安装实训基地
中德“风电场运行和维护技术人才培训项目”核心院校
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湖南省技术练兵基地和职工练兵基地
湖南省青年职工培训基地
湖南省“十二五”省级特色专业拥有单位
全国新能源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副秘书长单位
湖南省机械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
湖南省汽车行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单位
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先进单位
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招生就业先进单位
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国家级众创空间
电梯安全湖南省科普基地
湖南省双创示范基地
全国心理健康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全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中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肥,是全国“印刷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数字出版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及“全媒体采编人才培养基地”;“长三角新闻出版职教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学院始建于1999年7月,先后历经合肥中德印刷技术培训中心、安徽新闻出版学校,至2004年升格为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12月,学院转隶安徽省委宣传部,业务受教育厅指导。
办学特色鲜明,教育理念先进。多年来,学院秉承“厚德力行 博学勤思”的校训,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立校、立足产业、面向市场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通过学习和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发展为规模适度、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教育培训基地。在教育教学中,遵循知行合一、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不断加强学生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专业内涵深厚,育人成效显著。学院紧扣专业对接产业(链)的专业建设思路,建有新闻传播系、艺术设计系、机电信息系、经济管理系,开设新闻出版、印刷包装、艺术设计、经济管理、影视表演、文化教育、信息技术等37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9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6个、省级专业试点改革专业4个、全国新闻出版行业示范专业1个、骨干专业2个。秉承“以德立人、以质强校、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近年来,学院在各类省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共获得奖项1000余个,其中国家级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5项。
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资源优良。学院现有教职工304人,专任教师239人,教授、副教授56人,博士、硕士150人,“双师型”教师89人,全国新闻出版领军人才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人、省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3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省级专业带头人6人、省级教坛新秀14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学院现有8700余名学生,建有工业设计、商业摄影、影视后期制作、财务链仿真、定格动画、跨媒体创意设计、智能制造、机电一体化、虚拟演播、数字音频、广告策划与制作、音视频综合等82个专业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达3500余台(套)。
校企深度合作,产学优势突出。学院坚持走外向型发展之路,与新闻、传媒、设计、印刷、包装类企事业单位开展密切合作。近年来,先后与省内外80余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与中国声谷、安徽新媒体集团等省内传媒业龙头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设立了一批人才培训中心和教学实训基地。通过聘请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教师、引入企业生产实际案例等方式,实现了实践教学与经营生产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优质,广受社会赞誉。学院坚持以服务宣传文化领域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需要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改革,强化内涵,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多次被评为“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一批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能发展”的优秀毕业生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7.65%,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学院主动对接服务社会建设项目、开设文化产业订单班、开展行业培训,充分发挥服务社会功能。
学院将紧跟文化产业市场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产教融合机制,为建设成为国内知名、行业领先、省内一流的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努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于2006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正式建校,是一所由省体育局主管,接受省教育厅指导,以竞技体育类专业为特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一流竞技体育人才为根本任务的省属全日制高职院校。学院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秉承“育人创佳绩”的办学宗旨,践行“明德、睿智、尚勇”的校训,弘扬并不断加强以“金牌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并不断完善“训学融合”的育人模式,致力于人才培养、训练、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
学院设有学院办公室、党委工作处、组织人事处、训练处、教学与学生管理处、科研处、计划财务处和综合管理处(保卫处)等8个党政管理机构,9个教学(训练)机构(包括6个竞技体育系和体育系、附属体校和继续教育中心)和3个教辅机构(图书信息中心、附属体育医院、体能训练与科研中心)。
竞技体育系按运动项目及项目群分设,分别负责田径(含部分冬季项目)、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技巧、篮球、排球(沙滩排球)、拳击、举重、跆拳道、柔道、武术(套路、散打)、摔跤等省级优秀运动队的训练、竞赛管理和运动员学生的术科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体育系、附属体校和继续教育中心分别负责包括高职(大专层次)、中职(高中层次)、初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层次)和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多层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并以不同的方式与浙江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省内外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
建校以来,学院运动员在国内外体育赛事上屡创佳绩,自2006年建院以来,共获得13块奥运会金牌,世界冠军83项,亚运会冠军72项,共获得全运会冠军113项,捍卫了浙江自1984年中国恢复参加奥运会以来届届奥运有金牌的殊荣。省政府先后给予学院记集体一等功4次,一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工作者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表彰嘉奖。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193名(其中高职学生593名),高职专业6个,其中,运动训练专业为省高校“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社会体育、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运营与管理等3个专业为省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共建校内外实习(训)基地26个,浙江省“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完成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31项、厅局级课题108项、其他类别课题10项,获得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奥运攻关课题三等奖1项和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与浙江大学合作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21年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1-2021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1%以上,202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现已达到96.4%。
学院现有体育教练员155名、高职专任教师83名(28人同时为教练员),其中,国家级教练24名,高级教练73名;教授2名,副教授18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63名;浙江省高职专业带头人9名。6名教练员先后入选国家体育总局“精英教练员双百培养计划”,1名医生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
学院总占地面积约706.5亩,总建筑面积约34.24万平方米,设有萧山、教工路两个校区和千岛湖、长兴、象山等多个教学点以及古荡、珊瑚沙等体育场所,建有国家体育总局游泳项目等训练基地和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科学重点实验室,拥有国内一流的体育训练场馆,省内体育文献收藏最为丰富、系统和藏书富有体育学科特色的图书馆,以服务竞技体育为宗旨兼顾社会服务功能的体育医院,专业化的体能训练与康复中心等竞技体育科技研究服务机构。
地址:杭州萧山高教园区
邮编:311231
电话:(0571)83871107
传真:(0571)83871070
网址:https://www.zjcs.net.cn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1997年创办的第一所学校民办浙江经济管理专修学院发展而来,现由临海市人民政府和吉利控股集团联合办学,是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办学二十多年以来始终坚守“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宗旨,以创建与吉利品牌相匹配、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汽车类职业院校为目标,不断努力创新发展。 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育人理念,以“三好两强一优”为培养目标,遵循“德技双馨、自强不息”的校训,立足汽车产业,依托吉利集团跨越式发展,以汽车产业链专业为特色,服务于浙江及台州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企业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截止目前开设有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新闻传播等五个专业大类,建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制造与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为核心专业的四大专业群,共21个专业,现有在校生6000余人。 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等4个专业为浙江省高校“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汽车检车与维修专业群、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群为台州市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子技术实训基地等3个实训基地是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是浙江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吉利汽车集团“最佳校企合作单位”、“卓越贡献单位”,曾获得民办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奖。 学校以加强高水平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依托吉利集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不断完善“一体办学、一体育人、一体就业、一体发展”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办学体制机制,不断加大投入提质增效,积极改善软硬件教学条件,积极优化内部治理体系,创新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人才培养改革。首创“校校企”,推行“中高职一体化 企业”合作模式,逐步实现了校企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校企文化互补、校企管理互通的办学模式,构建了产业与教学相互支撑、企业与学校共同发展的生态系统雏形。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一体、以岗育人”为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学校依托吉利及旗下企业,大力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合作共建八大实训中心。其中汽车实训中心为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示范性实训基地,并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学校背靠吉利产业优势,在人才培养中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学校还聘请吉利汽车研究院及吉利旗下各生产基地的诸多资深专家、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干部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充分利用校企教育资源,按照企业岗位标准,让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岗位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施校企双育人,为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培养了大量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