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一、开新疆创办民办高校的历史先河   1995年,新疆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由吾甫尔·尤努斯联合几个有识之士,借国家《民办教育促进法》的东风,审时度势,以10万元资金创建,初始以开办高考辅导、成人高考辅导、短期培训班等为主,1...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991-3707015,0991-3707007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民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2405名 人气值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英文全称:city college of huizhou)于2014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 准成立,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代码:14510,高考录取批 次:专科批次、高职“3 证书”、学业水平考试、自主招生、高职专业学院、五年一贯制、现代 学徒制、高职扩招等)。连续两年跨类参加b类考核,并排在全省b类高职院校前列。 学院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南大道明德路,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2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具有“人文校园、生态校园、智慧校园、职业校园”的浓郁山水特色和现代风格。 学院扎根惠州、放眼“双区”,坚持“立足惠州,服务'双区',区域领先,中国特色”办学总目标,弘扬“明德力行,成己达人”的校训精神,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和自由成长”为办学理念,以服务城市发展、对接特色产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成长为宗旨,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办学,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德技双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将学院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腹地支撑型、深圳先行示范区协同互补型、粤东区域示范引领型、惠州城市发展文化内涵型、职教人才培养纵向贯通型院校。 学院现有财经学院、商务学院、教育学院、信息学院、旅游烹饪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与汽车学院等8个实体二级学院,开设有工科类、商科类及艺术类专业42个。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及中职毕业生。“现代物流管理”和“机电一体化” 专业获评省二类品牌建设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群被立项为广东 省首批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顺利通过 ieet技术教育认证。 学院与政、行、企、研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设有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大学科技园(省级大学科技园)、教育部中德诺浩新型汽车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工业机器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人工智能共建学院、中国志愿服务研究培训基地(惠州)、天津大学一惠州先进陶瓷实验室、思科网络学院、惠州志愿服务学院、惠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惠州服装设计与营销协同育人中心、惠州市教师发展中心、仲恺创新学院、东江科技园数字智能产业学院、东江菜产业学院、惠州市“东江菜师傅”厨艺学堂、惠州市东江菜饮食文化研发中心等 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平台。学院在合作企业开设有64个“企业校区。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纳入全国高考统招计划、具有独立颁发国家学历证书资格的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地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市,位于世界文化遗产点——洛阳桥畔,是一座充满文化艺术氛围的花园式高等学府。截至2022年11月,学校现有一校两区(台商校区、惠安校区),占地871亩,校舍面积29万平方米,各类在校生14000多人。学校设立6个二级学院:摄影与电影科技学院、科技与工程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工艺美术学院;3个部:公共基础教学部、思政教学部、体育教学部;2个中心:信息化与实训中心、教师发展中心;6个研究所:经典摄影研究所、鞋服科学研究所、再设计研究所、华夏非遗研究所、健康养老研究所、智能科技应用研究院;158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211个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2个、福建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1个、省级专业群3个、福建省精品专业2个、福建省示范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 1个、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基地1个、福建省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5个;福建省试点产业学院1个;福建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福建省优秀教师4人、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1门课程入选2020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全省高职院校唯一)、福建省精品课程5门、福建省在线精品开放课程7门;省级教学改革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8个;泉州市技能名师工作室2个、泉州市高层次人才26人。   学校连续三届获评“福建省文明学校”,荣获“全国科技兴校先进单位”“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中国摄影名校”模范教工之家”等荣誉称号。2017年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襄教育人单位”牌匾。在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业比例100强中位列第15位,福建省第1位。2020年“gdi高职排行榜”,学校排位在省内民办高校前列。2021年、2022年“金苹果”发布的高职专业排行榜,学校摄影专业排名全国第1。2021年学校“摄影摄像”专业群入围福建省立项建设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学校教学成果广受媒体和社会关注,学校先后同国(境)外20多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承办泉州(华光)国际影像双年展及学术研讨会,提升学校的对外声誉。《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泉州晚报》、中国国际新闻传媒网等多家媒体先后进行过报道。   新时代、新征程,全体师生员工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30周年校庆为契机,再创业绩、再攀高峰, 努力建设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和新时代特色的高职高专院校。(2022年11月)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是2020年3月将原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原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省晋剧院、山西省京剧院等九家单位改革重组成立的一所新学院。隶属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接受山西省教育厅业务指导,是全省唯一的高等职业艺术院校。 学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原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51年的山西省艺术学校,是山西第一所艺术学校。人民艺术家、著名版画家力群为首任校长。1958年升格为山西艺术学院(本科),是山西第一所独立建制的本科艺术学院,于2000年联合改制为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是全国第一所艺术类高职院校。原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的山西省实验剧院戏剧学校,著名晋剧表演艺术“须生泰斗”丁果仙曾任校长。2002年与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合并组建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与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曾几经更名、合并,共为社会培养了4万余名各级各类艺术人才,成为我省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教育的重要基地,逐步形成“出人才、出作品、服务社会”的办学特色,走出了一条“面向市场、多元办学、实践优先、服务社会”的创新之路。学院于2019年成功申报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被确定为山西省“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再次迈入发展快车道。 目前,学院现有教职工540人,在校生人数5203人,其中高职3917人、中职1286人。专业设置有舞蹈表演、音乐表演、艺术设计、美术、戏剧影视表演、播音与主持、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等6个专业大类中的31个高职专业。许多专业为国家级、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国家级、省级重点实训室,有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有文化部和省级联系的专家数十名,著名学者余秋雨、国家一级编导张继钢等在内的客座教授80余名。学院积极邀请行业名家进校传道授业,成立了“王爱爱工作室”“武忠工作室”“四大梆子工作室”等20余个名家工作室。学院编排创作出了《一把酸枣》《粉墨春秋》《解放》等一系列精品剧目,先后荣膺“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文华奖、文化大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称号,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做出了突出贡献。2021年又乘势而上,充分发挥“院团合一”改革新优势,与附属院团联合创作推出大型原创话剧《太行》,赢得社会一致赞誉。由于办学成果突出,自2014年以来,学院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文化干部培训基地”、“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被教育部、文化部确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参与高校”,在人才培养、艺术创作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站在新的起点,学院正以昂扬姿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投身于调整优化高校布局改革实践,正在朝着省委提出的“省内一流、全国样板”职业本科建设目标努力迈进,力争早日实现宏伟蓝图,未来可期,新的学院必将成为我省乃至全国文化旅游事业教育领域的一支劲旅。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是省属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办于1956年的安徽艺术学校,1958年升格为安徽艺术专科学校,1959-1963年成立全日制本科院校——安徽艺术学院;1996年与安徽大学联合创办安徽大学艺术学院;2003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安徽省电影学校并入,成立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建校67年来,学院肩负着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艺术,培养艺术类专门人才的重任,根植于安徽丰厚的文化土壤,孕育了自身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成为安徽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基地。 学院辖宣城路和丹霞路两个校区,在校生含本科、专科、高职三个办学层次。下设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戏剧与传媒学院、美术学院、综合艺术学院、戏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7个二级学院,开设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24个专业。学院英才云集,名师荟萃。200多名在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70多名。先后聘请周小燕、余秋雨、徐昌俊、崔新琴等40余名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在声乐、器乐、舞蹈、戏曲、戏剧、美术设计、影视传媒等专业均拥有一批全省一流水平的中青年教师,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专业赛事大奖和“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团队”等荣誉称号。在67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为社会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艺术人才,许多人已成为国家和省内外专业艺术团体、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专业骨干和颇有成就的艺术家。其中有我国第一位琵琶女博士李景侠,第一位扬琴女硕士李玲玲,第一位唢呐硕士隋景山,著名作曲家、天津音乐学院原院长徐昌俊,著名民族管乐演奏家吴安明,著名歌唱演员马梅、迟黎明、张燕、王莉,著名歌星解晓东;中国舞蹈家协会原副主席刘敏,中国舞蹈家协会秘书长夏小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系党总支书记胡淮北,中央芭蕾舞团首席编导费波;黄梅戏“五朵金花”马兰、吴琼、杨俊、袁玫、吴亚玲,梅花奖得主黄新德、李龙斌、蒋建国、李文、张辉、何云、王丹红、汪育殊;画家朱松发、徐德隆、葛新民、杨国新、焦小健等众多艺术界知名人士。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以质立校,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学院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走出了一条面向社会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艺术专业优势的办学新路。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多项国家艺术基金、省部级教科研项目,获批多项人才培养项目、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教学成果奖等,充分彰显学院的专业优势和办学成就。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桃李杯”舞蹈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校园戏剧节、“荷花奖”全国舞蹈比赛、戏曲“小梅花”比赛、中国青少年戏曲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一系列国内重大艺术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第四届体育运动大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中博会文艺演出、奥运会开幕式的暖场演出、建国60周年花车巡游、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农民歌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演出;承办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文化厅主办的“校园大舞台—徽风皖韵进高校”,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主办的“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省高校巡演”等系列大型文艺演出。学院多次代表国家和安徽省组团出访法国、德国、韩国、乌克兰、波兰等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区,加强了国际间及与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 67年来,学院汇集了安徽文艺界的精英,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浓厚的艺术氛围和鲜明的办学特色。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宁夏省民族公学,1956年更名为吴忠师范学校。2001年,吴忠师范学校、吴忠职工中专、吴忠职教中心三校合并为吴忠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更名为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迁入现址。学院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37人,全日制在校学生近8000人(其中区内生源占90%)。现设农牧科技系、机电工程系、康复护理系、教育系、经济管理系、艺术设计系、幼儿教育系7个系,开设基础教育、健康产业、艺术设计、机电工程、现代纺织、经济管理、奶业产业等多门类专业28个。现代纺织技术和室内艺术设计2个专业建成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3个;学前教育、护理、室内艺术设计3个专业获批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护理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群被确定为自治区高水平专业群;2021年,学院被确定为自治区“双高”院校建设单位。   近年来,学院坚持“党建核心、教学中心”地位,坚守“立德树人 精技尚能”校训,按照“政府所想、社会所需、学生所盼、学院所能”的办学原则,紧盯产业发展需求,在“优化专业结构、转变教学模式、促进内涵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教学质量、打造特色品牌”六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和有效探索。秉持“开放办学、灵活办学”理念,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深入开展“校企、校校、校地和国际”四个层次的合作交流,按照“统筹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原则,牵头近200家行业、企事业单位成立“吴忠市职业教育联盟”, 挂牌“宁夏奶业现代产业学院”,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7个,形成“政、行、企、校、研”的良性互动机制,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常州工程、常州纺织、山东畜牧、潍坊职院、浙江经济、金华职院、北京财贸等13所知名院校在教师互换、专业建设、实习实训、学生交流、专业培训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与多家企业共同实施“两联一促”(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共促就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实践教学课时比例提高到50%以上。   学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铸魂先锋、精技修身”党建特色品牌为载体,全面推进“三全育人”,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吴忠市委宣传部确定为“三进”工作示范点。学院党委被自治区教育工委评定为“五星级党组织”,有2个党支部分别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确定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培育单位,1个党支部被评为“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12个党支部分别被自治区教育工委、吴忠市评定为“五星级党组织”。   学院构建了“教、学、做、赛、创、育”六位一体教学体系和“国家、自治区、市、院、系”五级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断取得突破。2017年护理技能获得三等奖后,先后有工业设计技术、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沙盘模拟企业经营等项目获得三等奖,工业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获得二等奖。参加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全国铜奖和自治区金奖。舞蹈《美咂了》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近5年,在自治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81项,二等奖182项,三等奖317项。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   学院现有在读博士4人,研究生100人、讲师94人、副教授64人,教授4人,外聘企业厂长、经理、工程师兼职教师29人,学院坚持“五级教师”(合格、双师、骨干、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递进成长培养机制,不断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持之以恒坚持“教学评价改革、教学反思、课程革命”,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过硬、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实践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较高的教师队伍。现有自治区名师工作室1个,院级教学名师5名,专业带头人17名,骨干教师31名;自治区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3个。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各类专利25项。   经过不断努力,学院先后荣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自治区文明校园”“自治区节水型高校”等荣誉称号。连续六年荣获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连续七年荣获吴忠市效能目标考核优秀等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2年,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学校地处“全国最强地级市-苏州”“全国百强县之首-昆山”,坐落在“全国闻名的阳澄湖畔”,占地320亩,是园林式校园。苏州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拥有省级以上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近30家,高科技企业和产业集群众多,人才需求旺盛,为学校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和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环境。 学校立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电子信息产业、智能制造产业、数字文创和现代服务产业,打造“信息技术”特色,培养地方经济、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现设有信息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数字传媒学院、现代服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部和体育部,围绕“信息”开设社会亟需的专业27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教职工500余人。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依托区域产业优势,与优质企业紧密合作,构建政、校、行、企合作育人机制,积极探索“冠名班”“订单班”“新型学徒制”“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合作育人模式,多个合作育人项目荣获苏州市“校企合作示范组合”,连续多年荣获“政校企合作优秀院校”。办学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近3万余名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和满意度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毕业生被企业广泛称赞“托普学生技能高、素质好、用得上、留得住、扶得起”,2020年、2021年连续以“a等级”通过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 学校坚持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建立健全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特困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依托江苏省优质本科高校,合作开展本科助学教育,畅通人才培养方案,架设学生学历提升成长立交桥,每年有数百名学子通过“专转本”“专接本”“专升本”等方式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申报和落地,与泰国西那瓦大学合作举办动漫制作技术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与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合作举办大数据技术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先后与马来西亚、泰国、白俄罗斯、英国、新加坡、匈牙利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友好交流关系,与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泰国经贸大学、白俄罗斯国际管理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展专本硕留学直通车,即拓展了师生境外交流和学习深造渠道,也提高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高校文明宿舍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民办高校党建考核优秀单位”“政校企合作优秀院校”“昆山市人力资源合作计划重大贡献奖”“苏州市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新希望,新挑战!面向“十四五”,全校师生将在“厚德、重能、实用、创新”校训的指引下,继续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聚焦立德树人,聚力内涵发展,努力把苏州托普学院建设成为办学规范、质量突出、特色鲜明、区域有影响力的优质民办高职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立足江阴 根植企业 与地方发展同进共荣 自强不息 立德树人 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是长江下游一座经济发达的美丽的江南名城——江阴的一所公办普通高职院校。 江阴,犹如滚滚长江玉带旁的一顶“皇冠”,熠熠生辉,令人瞩目。这座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经济总量连年位居江苏省县(市)之首,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九连冠”。目前,全市拥有3万多家企业,其中11家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15家企业上榜“中国制造业500强”, 10家企业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更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3家,形成了引人入胜的“江阴现象”和“江阴板块”,被誉为“华夏a股第一县”和“中国制造业第一县”。 坐落在花园城市中的学院环境优美,别具一格的欧式建筑错落有致,加上中国园林式的小桥流水,构成了一幅中西合璧的美丽图画。学院占地695亩,建筑面积近21万平方米,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9000万元。设有机电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环境与材料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艺术设计系、经济管理系、国际商贸系、基础部、体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院现有在编人员476人,专任教师340人,其中博士8人,教授22人,校级教学名师22人,7人次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3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9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在专任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50.8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65.3%,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73.24%。 背枕江阴及周边地区实力雄厚的企业群,学院致力于打造“一线人才的培养中心”“技能人才的培训中心”和“技术创新的服务中心”三大中心,围绕地方产业结构,开设近 40个专业,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为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群、软件与服务外包专业群为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群;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另有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分别获批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和江苏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专业。作为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和江苏省高职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学院还拥有“中央财政支持《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江苏省信息融合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服装实训基地”“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软件与服务外包实训基地”以及“江苏省工业互联与先进智造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等,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 学院立足江阴及长三角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形象地提出了“立足江阴,根植企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班组长’以上潜质的生产、经营、管理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学院探索形成了“二维互动 、双轨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二维互动”是指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学要做到和谐互动,有机渗透。不仅要通过社团活动、民主管理、社会实践等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和行业规范在专业教学与实践中渗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两手抓,两手硬。“双轨并行”指学院与企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学院与海澜集团、长电科技、兴澄特钢等著名上市公司,推行现代学徒制,校企深度融合共育人才。学院和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共同编写富有针对性的项目化教材、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的教学模式等,在校企的深度合作中完成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职业技能、机器人、创意设计等竞赛中共有30人次获一等奖,在省级职业技能、机器人、创意设计、省运会、舞龙舞狮、足球等竞赛中共有273人次获奖。 在做好做强普专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学院立足地方,主动服务社会,助力经济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工作,积极构建终身教育的立交桥,已形成了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籍在册生8000人、年培训人数超过8000人的继续教育的办学规模,日益成为江阴市民的“学习中心”、企事业单位的“培训中心”、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中心”和江阴信息化的“考试中心”。随着江阴开放大学、江阴市社区培训学院和江阴市民终身学习网落户学院,一个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江阴市民终身学习的新时代又将在学院的推动下翻开崭新的一页。 学院鲜明的办学定位引来了总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关注与思考。2004年3月2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行视察了学院,对学院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职业技术学院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很有前途。2005年6月8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班组长”型人才》文章,充分肯定了学院在“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2007年12月,“班组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获“200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4月,由“班组长”人才培养衍生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工艺单’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推广” 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开放的文化胸襟,使江阴成为了众多学子就业和创业的乐土。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70%左右的毕业生在江阴等苏南地区就业,60%以上的毕业生3年左右成为了现代班组长以上人才,还有3%左右的毕业生自主创业,成为了大小公司、企业的老板。办学40多年来,学院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具有“现代班组长”以上潜质的实用人才,为强富美高新江阴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继续秉承“团结拼搏,砥砺奋进,坚韧不拔,争创一流”的学院精神,继续深化“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品牌建设与特色建设,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努力将学院建成具有地方特色、鲜明个性、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高职院校。 地址:江阴市锡澄路168号 邮编:214405 电话:0510-86022882 传真:0510-86022887 网址:http://www.jypc.edu.cn e-mail:jypcdzb@126.com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是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主管,国家教育部备案是以医药卫生专业为主的综合性普通高校。学校设有中专部、大专部、专本衔接管理中心、重点专业建设科研中心和中医药研究院大学创业基地。学校位于哈尔滨市,坐落在国家著名旅游区金上京新华开发区,办学基础雄厚,校园文化气息浓郁。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图书47万册,拥有现代化的阅览室、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中心、计算机电教中心、多媒体教室、形体训练室、空中乘务训练舱、护理实训室、护理仿真模拟医院、护理助产实训室、口腔医学技术实训室、牙齿修复与美白实训室、中医康复实训室、中医养生实训室、医学美容护理实训室、会计实习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美术设计工作室、动画工作室、微电影拍摄产业园、婚纱摄影拍摄基地影视编辑工作室、影视合成工作室、影视调色工作室、影视后期制作工作室和汽车实习车间等实训场地。其中校内实训基地21个,校外实习基地26个。在《2018-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我校教学质量排名位列前茅,在全省87家高校排名中名列高职高专排名第17位。学校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占地面积425.4公项,其中教学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图书47万册,现有教师281人,教授24人,副教授41人,校级名师81人;省校级精品课7门、省市级重点建设专业3门学校共设7个分院,31个专业及方向。学校施行特色培养方案,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学科基础教育。专业布局合理,师资力量雄厚,育人成效显著,现面向全国招生。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一、学校概况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内涵建设,把技术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稳步上升,社会、家长、学生认可度不断提高。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学校下设“六院一部”,分别是工程技术学院、经济信息学院、教育学院、医学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共设置护理、口腔医学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室内设计、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学前教育、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技术等51个专业,涵盖了土木建筑、医药卫生、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文化艺术、交通运输、教育与体育、水利、财经商贸、资源环境与安全、公共管理与服务、能源动力与材料、新闻传播等专业大类,建有汽车与机电技术实训中心、经济信息技术实训中心、建筑工程与管理实训中心、建筑施工实训基地、学前教育管理实训中心、高铁、空中乘务实训模拟舱和医学基础综合实验实训室、口腔修复工艺技术实训室等,设施先进齐备。 经过多年的办学沉淀,学校办学成果丰硕。2014年,被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文明办评为“云南省文明学校”。2015年,被云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评为“云南省民办教育优秀高等院校”,2015年,经云南省教育厅审定,学校顺利通过“内涵与特色”评估。2016年,成为云南省特色骨干民办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获批云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考点资格,每年组织近1000人的“专升本”考试。2017年,经过云南省教育厅批准,获得云南省高职(专科)单独考试招生资格。2017年1月,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7年10月,经过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学校被立项为云南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7-2018年,学校连续两年荣获“云南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9年,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职业院校学生管理15强案例”;学校荣获云南省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是云南省民办院校中唯一一家获得此项荣誉的院校;学校被评为“云南省民办教育优秀高等院校”,建筑工程学院荣获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生工作部德育教学团队被评为“云南省民办教育高等院校优秀教学团队”;2020年,云南省特色骨干民办高职院校项目、云南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通过验收;2020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中《2020中国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评价》课题范围1299所学校,学校蝉联云南省民办专科第一,云南省专科(含公办)第8名,全国1299所学校中排名第429名。2021年1月,被安宁市人民政府授予“花园式单位”。2021年12月,被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授予云南省2021年“铭鼎杯”大学生模拟求职大赛“优秀组织奖”。2021年12月,被昆明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无烟学校”; 2022年,学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荣获2022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优秀团队”称号,并得到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以及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的联合表扬。2022年8月,学校《以“三教”改革为抓手推进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得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此外,学校还积极与境内外各高校共建合作交流平台,先后与泰国正大管理学院、泰国博乐大学、韩国培才大学、泰国商会大学、泰国吞武里大学等开展合作交流,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发展。 二、办学定位及亮点 学校坚持 “立足滇中产业核心区,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工科专业为主、多专业协调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综合素养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职业技能强、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不断深化产教深度融合,加强校企紧密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建立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密切对接、与加快教育现代化要求整体契合的培养模式,铸造大国工匠精神。通过构建三全育人工作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系化建设,深化现代学徒制和“1 x”证书制度,不断提高学生职业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深度,打造学生专业能对口、岗位能明确、职业能发展的就业竞争力,切实落实“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行动计划”,教授学生生存技能,为学校打造毕业生“就业名片”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三、发展愿景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提升办学层次,彰显办学特色。遵循“识好歹、知进退、懂感恩、守本分、有专才”的校训,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宗旨,秉承“先成人后成才”的办学理念,始终把为云南培养品行道德高、职业素质优、动手能力强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实现办一流的民办高职院校办学愿景。 校训 识好歹、知进退、懂感恩、守本分、有专才 校风 礼貌、整洁、朴实、勤奋 教风 敬业、笃学、严教、善导 学风 勤学、多思、精技、创新 办学愿景 办一流的民办高职院校 办学宗旨 以学生为本 办学理念 先成人后成才 办学定位 立足滇中产业核心区,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工科专业为主、多专业协调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综合素养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职业技能强、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培养目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综合素养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职业技能强、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阿坝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阿坝职业学院(原四川民族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四川藏区公办综合型高职学院,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计划。 学校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富集的阿坝州,坐落于中国古羌城—茂县,距成都157公里,国道213线、成兰铁路(成都—兰州)、茂北路(茂县—北川)、茂绵路(茂县—绵竹)等交通干线贯穿全境,已融入成德绵“2小时”经济圈。校园环境优美,地势平坦宽敞,空气清新,文化气息浓厚,是广大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场所。 学校占地面积26.3万㎡,已建成校园面积13.4万㎡,校舍建筑面积10.2万㎡,校外实训基地1000余亩。建有功能齐全的教学大楼和实训大楼,舒适温馨的学生公寓,开阔标准的运动场,藏书15万余册的图书馆。学校设6系3部,即农牧系、教育系、医学系、工程技术系、艺体系、经济与管理系、基础课教学部、继续教育部和中职部,开设高职专业:生态农业技术、畜牧兽医(高原畜牧业方向、藏兽医方向)、民族表演艺术(藏羌歌舞方向)、民族传统技艺(唐卡绘画方向)、旅游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小学教育、护理、软件技术、休闲体育、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学前教育、导游等14个专业,开设中职专业:幼儿保育。 学校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深化产教融合、校地、企合作和产、学、研、用一体的发展方向,按照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点、民族地区特色的民族高职院校,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