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1957.jpg)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是2004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湖北省潜江艺术师范学校,创建于1959年。学院坐落于素有“曹禺故里、江汉油城、水乡园林、龙虾之乡”美誉的湖北潜江,占地面积近千亩,...
![](/uploads/image/_img/domain.a22df44.png)
![](/uploads/image/_img/tel.afaa642.png)
招生电话:0728-6239001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uploads/image/_img/isfive.ac16c95.png)
专科(高职)
![](/uploads/image/_img/location.278adac.png)
154名
校友会高职ⅲ类
![](/uploads/image/_img/code.ef260c5.png)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1560.jpg)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是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天津唯一一所广播影视类学院,隶属天津海河传媒中心,是独立设置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学院。学院采用新的办学机制和模式,为全国广播影视等文化产业领域和信息传播领域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学院位于天津市水西公园北侧,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学院设立新闻传播系、影视技术系、表演播音系、应用艺术系等教学部门,集教学、实训、科研与影视节目制作于一体。
学院依托强大的产业背景和行业支撑,为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可靠的实训基地,师资力量雄厚,目前拥有一大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广播影视界专家、学者,形成一支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毕业后颁发国家承认高职学历证书。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社会背景下,广播影视事业、新文化产业及新媒体蓬勃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学院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研究。学院以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植根广播电视,面向传媒界,为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网络及新媒体竭诚服务。
学院的办学特色:坚持教育教学与广播影视事业鱼水相依的行业特色;走多领域兼容、交叉渗透的大传播之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能力培养的基本特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方向。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1879.jpg)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市,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5月的福建医药学校,是一所隶属福建省教育厅,以培养生物医药、健康食品、康复养护、医学技术、健康管理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现有洪山桥和铜盘2个校区,是福建省文明校园。
学校是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与关节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教育部中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药制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医药技术传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1 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学校,是“金陵康复医学教育联盟”成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副主任单位,是全国中医药保健服务国家标准研发及专业人才培训基地,中医药技术传承(福建)基地、福建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单位,福建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培训基地、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实验校。
人才培养
学校设有7个教学系(院、部),设有23个高职专业,涉及生物与化工、食品药品与粮食、医药卫生、公共管理与服务等四个大类,其中教育部骨干专业3个、教育部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示范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药学专业群获批省级“双高计划”,康复治疗类专业稳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学校主持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2个、职业工种标准5个,承担教育部中药学、药剂、药品经营与管理技术、中小企业创业经营等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近三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其他奖项9项;获省赛一等奖20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4项,其中“化学实验室技术”获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国赛区第二名,为福建省历史最好成绩。各类在校生6400多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02人,其中专任教师234人。另有校外兼课教师13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共18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7.35%,“双师型”专任教师100人,占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任教师总数的56.18%。高级职称47人,占20.08%;中级107人,占45.73%;初级职称80人,占34.19%。45岁以下专任青年教师179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有160人,占89.38%。学校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等优秀教授团队。现有全国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5人、全国食药行指委委员2人、省医药行业行指委委员1人、省食品安全专家6人、省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专家12人、省gsp认证检查员9人。
交流合作
学校发起成立福建医药职业教育集团,搭建以企业和学校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有效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师资共建、就业创业等育人环节。与台湾中州科技大学、台湾嘉南药理大学、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学校、日本株式会社山本介护服务等6所境外高校或机构开展合作办学。校企共建的南武夷药博园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和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学校与永泰、长汀、柘荣等地人民政府、38家医院、137家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其中与福建省泰古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共建二级产业学院、与龙岩慈爱医院共建康复产业学院,均被列为福建省第三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试点项目。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本科高校联办成人本科教育和自考专本衔接班,与福建工贸学校等9所中职学校联办“3 2”五年制高职教育。“发挥区域医药资源优势,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升级”入选教育部 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科技研发
福建生物医药产品中试与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设在我校。学校设有院士专家工作站,福建健康养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健康食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2个协同创新中心,中草药研究所、康复技术研究所、健康食品研究所、健康养老研究中心、福建健康适宜技术中心、健康产品研究检测中心、福建生物医药研究中心、福建民间医药技术传承中心等8个技术研究平台。近年来,学校积极践行省委、省政府《“健康福建2030”行动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依托平台优势和专业技术,主持国家级、省级和地(厅)级各类科研项目100多项,取得了科研成果30多项,为行业企业完成横向技术服务20多项;申报专利31项,授权7项,以中医药养生、艺术养生、膳食养生等为重点研发37项健康适宜技术;承担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建宁县、德化县普查工作任务,积极推动我省大健康产业发展。
社会服务
学校面向社会需求,开展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育婴员、保健按摩师、养老护理员、保健调理师、脊柱按摩师、农产品食品检验员、可食食品快速检、营养配餐员、药物检验工、化学检验工、营养配餐员、有害生物防制员、农产品经纪人等数十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助推健康产业发展,为各类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渠道。近年来,学校开展社会各类培训15万余人次,被福建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社会服务工作入选《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典型案例。2022年获批为第二批福建省养老服务人才实训基地。学校深入落实“科特派”制度,每年组建科技特派员队伍,为福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服务区域遍布福州、泉州、三明、莆田、龙岩等地市,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难题,为乡村振兴贡献我校力量。
学校创新“1 n”(一场讲座和多项健康服务)社区健康服务模式,开办“社区健康大讲堂”,建设社区健康教育课程 30 多门,开展文化素养、心理辅导、音乐书法、盆栽养生、中药保健、康复理疗等为主要内容的健康知识培训,为社区提供保健服务,传播健康文化。“1 n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活动项目入选福建省终身教育优秀品牌,学校被评为“福建省社区教育示范基地”。《智慧助老,守护健康—1 n健康服务模式》项目成功入选福建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与成人教育处第三批省级“智慧助老”教育培训项目推介名单。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2657.jpg)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美丽长春,实力吉科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资格,纳入全国统一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学院位于素有"汽车城"、"电影城"、"科技文化城"、"大学之城"、"森林城"、"雕塑城"美誉之称的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内,校园坐落在二道经济开发区,毗邻东北旅游胜地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和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
校园环境,优美和谐
学院校园规划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总投资6.7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0万元,图书馆藏书24万册。拥有行政楼、教学楼、实验楼、学术报告厅、多功能会议室、阶梯教室、多媒体教室、汽车机电实训中心、各专业实训室、电子图书阅览室、大型计算机教室、学生公寓、体育场、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学生餐厅、超市、浴池、银行atm机。校园建筑理念先进,校风校貌和谐清新,环境卫生整洁优雅,是莘莘学子理想的学习、生活乐园。
师资队伍,技能过硬
学院拥有一支以博士生导师、教授、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为主体的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聘请国家和省属重点院校的教授和国内知名企业的高级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进入学院指导我院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由学科带头人和“订单”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共同组成创新教学改革领导小组,针对所设专业,实施阶段目标教学和量化管理,建立了全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理实结合,技师摇篮
学院特别重视开展实践教学,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精神。学院实践教学科研中心(长春市康嘉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开发了整车构造、整车实验考核、综合电控、电控发动机考核、底盘实训、汽车电器、汽车仿真软件、电工电子等8大系列及高级轿车电喷实验台、汽车电子多功能无级变速实验台、汽车电器实验台、发动机拆装维修实验台、汽车智能化故障诊断仪等100余项实训教学设备及配套设施,不仅满足了本院教学和实训需要,而且销往省内外多所大中专院校及“一带一路”国家,“学研产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了有利平台。
针对培养,学生受益
学院的特色教学方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岗位实习体验机制,以及“全程10段式”学生量化管理和服务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敬业意识和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在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广受欢迎,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6%以上,被吉林省主流媒体评为全省“最具教学特色的诚信学校”和“最具影响力学校”。
热门专业,企业欢迎
学院下设六个分院两个部室,分别是交通运用工程分院、智能制造工程分院、医护教育管理分院、信息与传媒工程分院、国际交流培训分院、继续教育分院、公共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开设国家统招专业42个,自考本科专业3个。其中,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护理专业、学前教育专业、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专业为热门专业,专业设置逐步实现与市场对接。
文化创新,活力十足
学院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历经多年的发展积淀,形成了符合青年特点、紧跟时代发展、具有职教魅力的校园文化。学习创新型、兴趣特长型、公益服务型和文体活动型等学生组织活跃而广泛。文学社、记者站、青年志愿者协会、创业者协会、国旗护卫队、书法爱好者协会、英语协会、大学生合唱团、大学生舞蹈艺术团、篮球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等30余个学生社团组织经常开展活动,“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已经成为广大学生不断进取的目标和动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跃的学生课余生活,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有利条件。
校企合作,订单就业
学院从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到人才培养方式逐步实现一体化。学院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汽车、机电和建筑的人才培养“专业特色”,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和美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实践教学和竞赛机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使得毕业生连年获得高就业率和高社会赞誉度;仿真教学、校企合作和订单培养的职业素养“培育特色”,为学生营造了“熟悉职业环境、进入职业状态、掌握职业技能、培育职业精神”的条件,保证学生面对职业能够“进得去、站得住、走得稳”;“传诵中华民族精典文萃的人文素养”教育特色,引导学生在成长成才的同时,学会感恩、孝道、宽容、礼让,懂得“仁义礼智信”和“恭宽信敏惠”。学院还从新生入学开始就抓就业,就业指导和帮扶体系更加完善,更好地达到了引导毕业生端正就业心态、客观理性地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立德修身,科技报国
学院在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以鲜明的教学特色、人文的育人理念、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管理体系,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是一所政府放心、企业欢迎、家长满意、学生受益的高职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1817.jpg)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一所具有33年办学历史的高职院校,位于淮南市国庆西路199号,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校园占地面积1200余亩(含山南新校区规划用地),校舍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教职工4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120余人,正教授8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教坛新秀12人、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技术技能型大师工作室1个,淮南市“舜耕英才”2人,淮南市“文化名家”培养对象2人。馆藏图书32万册,中外文图书资料1000余种;实验仪器设备价值7000余万元。设置六系(机械与汽车工程系、电气与电子工程系、计算机信息工程系、建筑与化学工程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三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基础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二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工作部),开设73个专业,在校生近7000人。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基础,发展有空间,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1 x证书制度试点”,发展“一专多能”,把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突出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了“坚持创业教育,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办学特色,构建了“六个结合,全面渗透”的创业教育新模式。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采取利用荷兰政府贷款等多种办法筹资7000万元,按照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建成了数控技术、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汽车检测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网络技术、动漫技术、工商与经贸、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实验实训中心。其中国家级教育实训基地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荷兰政府(evd)援助亚洲项目1个。建有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省级示范(特色)专业6个、实验室60多个。学校还建有实习工厂、驾驶培训学校。此外,学校还在近百家现代化的大型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就业基地。
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强化产教融合,先后与芜湖中集瑞江、南京苏宁云商集团、合肥京东方等高新技术企业深度合作,丰富创新了校企合作的内涵,构筑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开放式教育机制。办学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全日制大中专和本科助学毕业生近50000人,有五成以上成为企业骨干;三成以上成功创业。多个创业群体已在“珠三角”、“长三角”和安徽各地崭露头角,10多人资产累计上亿元,20多人在5000万元以上,还有相当部分走上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学院在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荣膺两项“优秀”等级,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50强、首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省普通高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以及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普法工作先进集体等数十项殊荣。
(2021年5月6日发布)
z6尊龙平台的联系方式:
地 址:安徽省淮南市国庆西路199号
邮编:232007
联系电话:0554-6807968
传真:0554-6806278
招办电话:0554-6808022(兼传真)、6808829
电子信箱:gmzs@ahedu.gov.cn
网 址:www.ahgmedu.cn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1911.jpg)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漳州理工职业学院是具有独立颁发国家大专文凭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漳州市政府支持升本的高职院校。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占地面积2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新校区位于漳州市迎宾西路,是漳州理工教育城的主要组成部分,教育城计划总投资50亿元(含配套项目),规划占地面积2800亩。主要建设有教学楼、实验楼、科研楼、艺术楼、图书馆和行政楼、宿舍楼及相关基础设施配套等,教学楼可容纳3万人上课,图书馆馆藏近110万册。
多年来学院秉承以“教育家的理念治学,以企业家的理念治校”的办学理念,以“立德、践行、精技、拓新”为校训,以“八大创新”为核心,思而进取,创新自强,走出了一条以印刷为特色,以工科为重点,以全日制高等专科教育为主的多模式办学发展之路。学院近年来捷报频传,先后荣获 “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十大知名品牌院校”、“全国学生定向锦标赛先进单位”、“全国校企合作优秀学校”、“中国职业教育产学研示范基地”、“ 产学研协同创新先进单位”、“中国印刷业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5a级平安校园”与“学校安全标准化”一级达标学校、第45届和第46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中国集训基地、福建省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院校、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福建省印刷包装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单位、福建省包装印刷职教集团、福建省生产性实训基地、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福建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荣获省级示范专业,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及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比赛成果等,在教育教学、名师工程、优秀教学资源库建设等方面获得诸多荣誉。
学院师资队伍雄厚,现有教师600多名,高级职称100多人,在校生15000多人。现设有印刷传媒与艺术学院、机电与信息学院、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交通学院、护理学院、教育学院、国际学院8个二级学院,开设44个专业。建有完善的实习实训条件,校内外100多个实训基地涵盖电子、机械、计算机、建筑工程、汽车、会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印刷包装等专业,功能设备齐全,并能真实体现生产过程。学院以全日制高等专科学历教育为主,并输送优秀学生到本科院校就读,兼办各种形式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的非学历教育。学院严格以教育部办学标准教学,实施校企一体,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立足福建,面向全国培养优秀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2674.jpg)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是由开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成立于2010年。其前身可追溯到1908年创办的中州女子学堂,先后整合了原开封市第一师范学校、开封市第二师范学校、开封市教育学院、开封职工大学、开封广播电视大学、开封市教师教育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百余年间,文脉绵延,弦歌不辍。转型创办现代职业教育以来,办学质量稳步提升。2014年,建成河南省首批职业教育特色学校;2019年,建成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2020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高职双高”工程建设单位,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学校坐落于“八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市区北隅,规划面积550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000余万元,馆藏图书44.3万册,各类固定资产总值51000余万元。教学条件先进,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宜人,文化底蕴丰厚,艺术氛围浓郁,是莘莘学子成长成才的理想之地。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副教授133人,双师素质教师400余人。聘请著名钢琴表演艺术家刘诗昆、音乐评论家金兆钧、 著名艺术设计家肖红、书法家陈国桢、少儿舞蹈教育家曹尔瑞、开封美协主席刘艳会、书画装裱大师吴天放、官瓷制作大师陈连义、文物修复大师翟渊民等人为学校客座教授。
学校设有音乐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外语教学部、思政教学部、体育教学部、五年制大专部等14个院部,并与企业共建了健鼎学院、甲骨文软件学院、英杰学院、新民学院、京师早教学院、商鲲学院等6个校企合作学院。开设表演艺术、钢琴调律、舞蹈编导、播音与主持、动漫制作技术、文物修复与保护、学前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音乐表演、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等50余个专业,形成了艺术类专业为特色、师范类专业为优势、社会服务类专业为支撑的专业布局。全日制在校生1.5万余人,函授、成人及远程教育学员1万余人。
学校实习实训设施齐备。有大型演艺厅、学生创业成长中心、幼儿园综合实训中心、室内设计实训室、数码音乐工作室、合唱实训室、化妆实训室、舞台环境模拟实训室、智慧旅游实训室、茶艺实训室、插花实训室、spa实训室、录播室、摄影摄像实训室、舞蹈排练厅、钢琴房、画室、心理实验室、字画装裱实训室、文物修复工作室、官瓷生产性实训基地等校内实训室100余个,有开封电视台、清明上河园、开封开元名都大酒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河南康辉旅行社、宋城集团、杭州印象西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0余个。逐步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紧密衔接、“生产、教学、科研、创新”融为一体的办学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适应社会需求、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发展道路。
学校秉承“厚德 敬业 博艺 笃行”校训,全面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等职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是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河南省新闻传播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开封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集团(省级)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南省文明校园。主持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拥有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1个和省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学校是河南省中职学前教育类“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被国家体育总局认定为全国围棋师资培训试点单位。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文化内涵丰厚,艺术特色鲜明”的办学定位,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文化艺术为特色,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力创办人民满意的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3307.jpg)
贵州健康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贵州健康职业学院是西南地区首家、贵州省唯一以“健康”命名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以医、护、药、养和健康管理与服务为主要办学方向,努力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全力为健康中国服务。在校生规模超过万人。
现代化办学条件
学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临近杭瑞高速铜仁北站、铜仁火车站、铜仁凤凰机场。校园占地1千余亩,建筑面积32万m²,教育教学、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办学条件一流。
高素质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年富力强,以硕士研究生为主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办学以来,先后取得“贵州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高职工科组一等奖”“贵州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教师组团体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教师组团体三等奖”等优异成绩,在各类赛事共获奖140多项。
大健康特色专业
学院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努力创立优势特色专业,着力培养大健康产业急需的、技艺高超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开设有中医学(国控)、护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助产、药学、中药学、中药材生产与加工、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医学美容技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12个专业。
多渠道就业创业
学院建立“专业 行业 企业 基地”四位一体平台,构建产教融合的多元化办学模式,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1 x”失智老年人照护、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之一,是苏州高新区技能人才培养输出基地、铜仁市卫生健康人才培训基地,是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拥有包括健康管理师、公共营养师、保健调理师等十五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定资质;与多家公立医院、本科院校和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就业机会;建有大学生众创空间,立足大健康产业布局孵化“云上健康”特色项目,为学生创业搭建广阔平台。
全方位育人体系
学院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三全育人”,构建“三四五”思政育人工作体系,打造“贵健康·厚生人”特色思政工作品牌。积极开展“万言家书·三思教育”和“身边的榜样”选树活动,开放“影怡健康”周末思政影院,建成1000m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为拔节孕穗期的新时代大健康人才成长浇灌精神养分。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被铜仁市委教育工委命名的“铜仁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基地”。建有集教学、科研及培训为一体的健康智慧养老实训中心,为农村和社会剩余劳动力提供老年照护技能培训,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建有母婴护理中心,打造母婴护理教学科研平台和培训基地,积极树立母婴护理行业标杆。建有民族医药研究所和中药材标本中心,立体化展现武陵山区特色道地药材、民间医技、民族药方药具,组建科研团队,着力研究民族医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2665.jpg)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源于1904年桐城派后期代表人物马其昶创办的桐城中学堂师范班。119年来,学校六更其名、五易校址、四升层次,是皖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公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正式升格为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简称桐城师专) 。2022年1月,与安庆师范大学开始专升本联合培养,开启本科办学的新篇章。学校是安徽省“双高”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在119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勇立时代潮头,秉承师范教育初心,形成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校训、“敬业、精业、务实、创新”的教风、“求真、求实、博学、乐群”的学风。学校将桐城文化的研究、传承与创新融入教材、融入课堂、融入学生活动、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自2018年开始,连续6年举办全国性桐城派学术研究会议,已成为全国桐城派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学校已形成“有形可塑、有神可见、有事可为、有人可表”的独具桐城地域文化个性的校园文化特色。
地理位置优越。学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桐城派故里——安徽桐城。新校区位于桐城市东部新城学苑路,这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北距合肥90公里,南至安庆70公里,连南接北,承东启西,京港高铁、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德上高速、岳武高速、206国道贯通全境。学校距离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口均在十分钟车程内。
校园环境优美。2021年9月,学校整体搬入新校区。新校区规划建设1000亩,整体设计定位为“秀水泮宫,百年学府”。一期建设650亩,现有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灰白格调的建筑风格,呼应了学校厚重的办学历史。目前二期建设已开始,四幢学生宿舍楼已动工建设。
师资力量较强。学校现有小学教育系、学前教育系、商贸与电子信息系、旅游与公共管理系、艺术与设计系、思想政治教学部6个教学系部。全日制在校生6756人,教职工28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2名,教授5名。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34名,省级教学名师7名,省级教坛新秀19名,“双师型”教师65名,省级教学团队12个。
专业特色鲜明。学校共设置专业18个,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个(学前教育、艺术设计),教育部教资考试免试认定改革专业3个(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文、小学教育理),教育部“专业与课程改革”示范项目1项(小学教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3个(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艺术设计),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小学教育专业群)。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2个。学前教育专业作为打样专业,是全省高职高专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的专业。形成了“德学双修、文化育人、实践贯穿、一专多能、扎根乡村”的教师教育特色。
教学资源丰富。图书馆藏书52.8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37.48万册,数字资源量58992gb,现刊500余种;建有标准化塑胶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及专用乒乓球室;建有综合布线实训室、网络技术实验室、电子商务实训室、财会基础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视频课程制作室等13个信息化实训室和系属63间实验实训室,开设76门网络实践课程,网络信息点788个,无线接入点211个,实习实训仪器设备总值共3106.39万元,生均5061.74元。建有校内实训基地81个,校外实训基地176个。学校是安徽省计算机nit培训考试基地、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和普通话测试站。
办学成果丰硕。2000年以来,累计培养毕业生2万余名,培训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7万余名。近年来,学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录取新生2147人,生源质量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学校成功获批为安徽省“双高”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2022年我校与安庆师范大学联合开展专升本培养工作,且在教育厅组织的考核评估中获得a档第二的成绩。2022年学校质量年报在省教育厅组织的评选中获得a类等级。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文)、小学教育(理)三个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免试教师资格证。学校连续6届获评“安徽省文明单位”。荣获“安徽省高校首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双十佳先进集体”“安徽省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等称号。
发展目标清晰。近年来,学校结合办学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坚定了“地方性、应用型、师范主体、区域特色”的办学定位,明确了“做优做强教育类专业,做精做特高职类专业”专业发展定位,牢固树立“质量先导、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开放办学”的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师范优势和高职亮点互补、地方性和应用型并举的发展格局,瞄准全国“双高”院校培育单位建设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校园文化和谐、人才质量过硬、地方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良好的学校,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师范人才和创新型应用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1979.jpg)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0年,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由湖北省委宣传部直管国有文化企业湖北知音传媒集团独资举办。
校园概貌
学校位于中国光谷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庙山科技园,占地648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现有6个二级学院,36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近12000人。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技艺优良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760余名,楚天技能名师11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
办学条件
学校是湖北省高水平专业群(a档)立项建设单位,建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院校示范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8个;获得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第一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1个;校内建有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1个、湖北省集训基地2个和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校企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0个、各类实训室150余间;校外实训基地248个。
学校牵头组建了湖北省印刷职业教育集团,建有中国印刷业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是中国印刷行业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单位、全国包装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湖北省印刷协会副会长单位;是全国新闻出版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传媒职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全国美发美容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学校还是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被评为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湖北省五四红旗团委。
专业建设
学校充分依托国有传媒企业办学优势,坚持“互联网 信息传播”办学特色,聚焦文化领域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和技术技能创新。重点打造了以传播与策划专业为核心,以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新闻采编与制作、动漫制作技术、融媒体技术与运营、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播音与主持、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为发展支撑的融媒体传播专业群,为湖北省立项建设的高水平专业群(a档);以印刷媒体技术专业为核心,包装策划与设计、印刷数字图文技术、艺术设计、智能控制技术等专业为发展支撑的智能印刷包装技术专业群;以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为核心,软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为发展支撑的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群;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现代物流管理、市场营销、跨境电子商务等专业为发展支撑的智慧电商物流专业群;以学前教育为核心,应用英语、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为发展支撑的学前教育专业群等,精准对接举办方湖北知音传媒集团全业态,聚焦文化传媒业需求,为湖北省武汉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还进入湖北省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机构目录,涵盖25个专业46个工种;并为学生量身打造了siyb创业培训课程,对学生实行创新创业帮扶。
培养成果
近年来,学校办学影响力持续扩大,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匠心育人成绩斐然,承办了7场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教师先后获得教育部教指委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三等奖;60个教科研课题(其中8个重点课题)、8个学生管理研究课题获省级立项;近四年,获得国家级专利2项、省级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0项,133名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73个,省级奖项31个;共有1010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117个,省级奖项 247个,先后有4名学生在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中入选国家队。学生就业质量高,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3.33%,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
学校正向建设成为新闻出版行业“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的文化传媒类高水平职业院校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2695.jpg)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甘肃省天水市,是一所以机电类专业为特色,工科类、商务类和管理类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1973年,伴随着国家“三线”建设的战略需要,学校在西北重要工业城市——天水成立。2009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改制为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11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甘肃装备制造业技师学院,与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运行体制。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现已形成“以高职教育为主体、技师教育为支撑、本科教育为延伸”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培养从中职到高职、技工到技师的多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坚持围绕机电特色和优势,为装备制造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不动摇。根据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学校提出“知能合一、敢为人先”的办学理念,明确了有特色、高水平的办学目标,通过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旨在打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立足甘肃、面向全国、服务装备制造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校企合作及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基地和区域装备制造业企业在职员工教育培训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669亩,建筑面积29.01万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59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05万元。现有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学生11298人、技师学院在校生1184人、成人本专科学生492人。学校通过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式着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拥有各类专兼职教师64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2人,“双师型”教师226人。学校实行校院(部)两级管理体制,下设12个二级教学单位,先后建成“华天产业学院”“天水锻压产业学院”“奥迪学院”“‘66’创意产业学院”等4个产教融合现代产业学院;2021年,学校首批入盟“甘肃中德学院”,并入选“丝绸之路产教融合育人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和“瑞士乔治费歇尔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首批培育建设单位;2022年,学校成功入选“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知识精、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坚持“车间就是课堂”、“动手也是学习”的教学理念,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陇东南共享型实训基地1个,其中数控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被列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有各类专业实训实验室60余个,其中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培育单位”,3d打印体验中心、逆向工程中心、数控多轴加工仿真、工业机器人等15个实训实验室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先后牵头组建甘肃省机电职教集团、甘肃省智能制造职教集团、机械行业智能装备制造(西北)职教集团和天水市装备制造职教集团。2021年,甘肃省智能制造职教集团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学校现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与制造、车辆应用与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制造供应链管理等6大专业群,开设高职专业40个,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骨干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群成功入选“甘肃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专业被确定为省级骨干专业。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特色,申报并认定了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4个省级名师工作室;获得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和厅级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
学校坚持紧盯地方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着力建设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2019年,学校牵头组建的“甘肃省3d打印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学校在科研成果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累计立项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0项,先后与数十家省内外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创新协作关系,并牵头成立了天水协同科技创新研究院。
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近年来,有数百名师生在国家、省、市各类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优良的办学条件和鲜明的教学特色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学校与全国20多个省市的300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定向就业协议,也与华天科技、长城电工等国内行业知名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协议,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20届和2021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整体满意度连续两年突破90%,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社会声誉,学校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省级文明校园”“全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等荣誉称号。
今后,学校将始终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和“自力更生、顽强拼搏、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投身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立校之路,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水平,为全力打造“技能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