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河北省邯郸市,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市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历史悠久,红色基因...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310-5586666,0310-5586669,0310-5588891,0310-5588892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2284名 人气值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创办于1995年,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江西省新余市,校园占地面积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8.19万平方米,馆藏图书94.33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 学校现有10个二级学院(部):光伏材料学院、光伏发电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光伏建筑与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公共教学部、思政教学部、实训教学部。现有在校生110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业40个,构建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光伏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大数据与经济管理、建筑设计、学前教育和健康护理等七个专业群,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光伏产业各门类专业为特色优势,以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储能材料技术、护理、学前教育等一系列专业并重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其中以光伏材料工程、光伏工程技术为主导的专业10个,以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3d打印技术等智能制造技术为主导的专业5个,以建筑工程与工业设计为主导的专业3个,以经济管理为主导的专业9个,以护理学院为主导的专业1个。 “光伏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被江西省教育厅评定为为省级骨干专业。光伏工程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两个专业群被遴选为江西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 学校坚持专家治学、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学生、成就教师的人文理念,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人才队伍。建校28年来,学校造就了一支政治思想合格、教学经验丰富、技术技能精湛、治教、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902人,其中专任教师689人,教师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112人,有博士21人,硕士174人,兼职教师49人。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65%,有2名省级教学名师。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光伏材料技术教学团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教学团队”、“建筑装饰室内设计教学团队”,3个市级工匠大师工作室团队:顾吉仁大师工作室(智能制造方向)、张学焕大师工作室(新能源风光互补方向)、杨永新大师工作室(数控加工技术),市级“高层人才”2人,“渝钤工匠”1人。 学校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近三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21项,省部级课题49项,公开发表论文636篇,其中被sci收录62篇,发明专利30项,出版教材专著95部。学校注重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完成横向项目53项。学校主持的生物柴油项目已与河北华阳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年产5万吨,本项目案例已收录《高校校企合作范例200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5项,获江西省社科奖3项,江西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学校设有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建立了太阳能光伏材料、新能源风光互补、光伏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电子与信息技术、建筑与工业设计、3d打印技术、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护理实训室、学前教育实训中心、空乘模拟机舱、经济管理综合实训等13个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建成5个江西省高校特色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建成了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电站系统、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电工电子技术、空调制冷技术、plc可编程技术、数控维修技术、光伏材料实验、金属材料实验、风力发电整流逆变实验等8个仿真实训室,45个实验、实训室,10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金工实训、数控实训、电焊实训、汽车及发动机维修实训、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实训、锂电池生产实训等6个实训车间。 2017-2022年技能大赛共计获奖807项,其中获国家一等奖109项,二等奖132项,三等奖87项,省级特等奖26项,省级一等奖111项,二等奖176项,三等奖159项,市级获奖7项。2017年12月,中国教育电视台来我校专门录制《少年工匠》栏目,展示了我校技能竞赛获奖的优秀学子的精湛技术技能,推广了我校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广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聘任优质英语外籍教师来校教学。与美国纽约理工大学、韩国大邱大学、泰国博仁大学、泰国格乐大学建立国际教育合作友好关系,定期组织开展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交流、学生交流与留学、图书资料及信息交流、共同开发科研合作、定向培养学校专业发展所需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学校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艺体育活动形式活泼。数学建模协会、工程图学协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书画协会、棋艺协会、球类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众多大学生社团组织,是广大大学生充实业余生活,陶冶思想情操,展示青春风采,提高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让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尽情发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个性与潜能的提升。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科学、务实、厚德、创新”的校训,以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学科建设和强化实践技能培养为质量工程内涵,以党的建设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全方位覆盖全员参与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为育人保障,使学校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和党建工作始终跻身于全省同类学校前列。 学校创办28年来,总共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8万多名毕业生,他们中绝大多数成为了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岗位的行家里手和中坚力量,并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企业家和技术发明家。广大优秀毕业生在社会这个广阔天地里依靠自身在学校学到的扎实知识和技能,通过继续创新创业不懈奋斗所取得的骄人业绩,是对学校多年来坚持的办学理念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印证,也为学校在未来的办学中深刻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供了标杆与取向。 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良的人才培养质量,畅通的毕业生就业渠道,使学校的办学得到了全社会和上级领导部门的广泛赞誉。学校先后被国家教育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安全文明校园”被江西省民政厅授予“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5a级”、“江西省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系列荣誉称号,荣登“回响中国”教育年度总评榜2017年度“品牌实力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就业典范高校”、2019年凤凰卫视集团授予“全国创新型优秀高职院校”。2020年新余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脱贫攻坚公益活动优秀组织奖”。2020年回响中国腾讯教育年度盛典授予“2020年度全国创业就业/思政建设典范高校”,参加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史专题网络竞赛中表现突出,获得优秀组织奖。《共育民族团结爱心石榴籽----王妈妈爱心工作室》荣获2021年全省高校统战“共识”品牌,2022年被新余市文明办评为新余市第二届文明校园,被江西省教育厅认定为江西省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推进,坚持立德树人和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统一,为把学校建设成办学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升格为职业本科办学层次院校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擘画唐山“三个努力建成”的主战场,这里是京冀两地共同携手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最前沿,这里是前所未有的40万吨级泊位世界级钻石良港。在河北唐山南部沿海,渤海湾中心地带的曹妃甸新城,一所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大局,致力于打造“区域领先、国内有影响、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高职院校正在崛起,这就是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唯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的国际化院校。校园占地1400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在校生18000余人。学校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多间名师工作室,高级职称占比30%,特聘全国劳动模范张雪松、郑久强等大国工匠担任学校荣誉教授。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建设“百年冀东红色长廊”“追星墙”“匠心墙”等主题教育场馆。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推行“文化立校、专家治校、质量强校、品牌兴校”的治校方针,秉承“笃志笃行,惟新惟精”的校训,严谨治学,踔厉躬耕,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高尚人文情怀、精湛技术技能”与工匠精神相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设有护理健康学院、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管理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航空航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基础教学部。开设专业 60 个,其中护理、学前教育、视觉传达设计3个重点专业;大数据技术、机电设备技术、电子商务3个品牌专业;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新能源汽车技术、移动应用开发3个特色专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通过“互联网 ”智慧校园系统,让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完美融合,建设中国一乡一品产业学院、家政学院并引进国内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先进制造公共实训中心,学校投资建设了护理健康、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数字商贸等实训中心,含3d打印、无人机、蒙氏等102个实训室。 世界化视野,前瞻性眼光。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匠谷优师、匠谷游学、职教出海、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国际合作等计划实施,不断探索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国内多元化,立体式、多维度的创新发展与跨界合作,并取得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学校已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加拿大、乌克兰、韩国、日本、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国、突尼斯、摩洛哥等十余个国家的近二十余所大学签署了实质性的校际合作交流协议并逐步落地。学校引进德国sgave、tuv、新西兰ief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质项目,与美国汉弗莱斯大学合作举办电子商务专业合作办学项目,与法国布雷斯特商学院搭建海外基地,通过与欧洲一流的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打造中欧双元制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学校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努力,把曾经铸就的“国际化”蓝图大梦充盈上了最绚烂的颜色。 学校充分发挥市域产教融合体,行业产教共同体的平台作用,通过协议实习、订单班培养、现代学徒制实验班和特色产业学院等方式,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301医院、中日友好医院、首钢集团、海尔集团、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长城汽车、大众汽车等390余家企业建立了育人、实训、就业等全方位合作关系。 学校荣获“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基地”“全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在权威国际论坛上被授予“2019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2020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等荣誉称号。学校教师共获得世界、国家级各类技能大赛奖项及荣誉称号共100余项,省级以上奖项共300余项。曹职学子获得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无人机应用技能大赛二等奖,韩国国际美容艺术大赛金奖,首届和平精英高校赛全国总冠军等省级以上各类技能大赛和体育艺术竞赛奖项共500余项。2023年,学校师生艺术作品亮相法国卢浮宫卡鲁赛尔厅“国际艺术联创联展”。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努力成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大国工匠的培养基地,为建设第一海港职教城和“中国匠谷”添砖加瓦,力争早日把学校建成“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可交流”的新时代高水平职业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
学校介绍 【学校简介】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原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属的一所全日制师范类普通高校,2018年7月转隶和田地区管理,主管单位为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学校位于和田市北京西路169号,始建于1938年“简易师范”,1957年改名为和田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家教育部、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追求“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教风和“勤学进取、求是致用”的学风,致力于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和各类人才,建校以来,累计为和田地区先后培养了3万多名各类人才。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良好”成绩;2010年获得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2年、2015年自治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连续两次获得“优秀”,2019年学校被纳入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学前教育专业)培育建设单位。 【机构设置】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为副厅级单位,内设机构均按“小局大处”设置,处级机构25个,其中:党政管理机关与教辅部门17个,学院8个,附属机构2个。 【办学规模】 全日制在籍专科生8514人。学校总占地1674亩,有校本部(和田市北京西路169号)、新校区(和田县工业园区)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6.97万平方米(在建校舍7.4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1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590万元。纸质图书70万册,电子图书48万册。校内专业实验室32个,校内实训基地7个,校外实习支教基地87个,校外实训基地137个,与西南大学共享远程网络访问系统。设有和田地区普通话测试站,办有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学科、专业设置】 学校现有专科专业23个,其中师范类专业17个,非师范类专业6个,覆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具体专业设置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早期教育、小学英语教育、英语教育、体育教育、小学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历史教育、小学数学教育、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应用化工技术、生物教育、地理教育、小学科学教育、大数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旅游管理、音乐教育、美术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教职工453人,其中:专任教师383名,教授10名,具有副高职称人员97名,具有中级职称人员203名,副高及以上人员占比专任教师总数的27.94%;博士研究生29名,硕士学位教师180名,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教师占比专任教师总数的54.56%。 【科学研究】 学校加大与对口支援高校交流合作,积极与西南大学、石河子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加大科研工作支持投入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参与科研。2017年学校课题立项30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3项,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2项,自治区教育厅教育综合改革科研项目1项,自治区教育厅思政教育“十三五”科研项目3项,西南大学科研项目3项,校级课题18项。2018年学校课题立项25项,其中“西部青年学者”项目1项,教育部民族教育司课题1项,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1项、校级课题22项。2019年学校课题立项37项,其中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1项,自治区职业教育课题1项,校级课题35项,成立校级科研平台10个。2020年学校课题立项42项,其中教育部项目1项,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厅外语教改项目1项,地区科技局项目19项,校级课题19项,成立地区级科研平台18个。2021年学校课题立项63项,其中教育部项目5项,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厅项目4项,西南大学社科项目4项,地区科技局项目23项,校级课题26项。 【交流合作】 学校主动对接西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金华职业学院以及石河子大学、伊犁师范大学、新疆工程学院等疆内外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项目共建、和田学院筹建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交流。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保险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保险职业学院创办于1986年,前身为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2003年改制为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央企办学,底蕴深厚   学院隶属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教育业务由湖南省教育厅管理,是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保险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制定副组长单位,保险实务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制定主持单位,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金融五四红旗单位,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中国保监会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第一批“平安高校”,2022年湖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建设单位。   学院是全国最早一批开办保险专业的公办院校,是中国人寿集团党校主体分校和集团直属教育培训机构。   学院以“进德砺能、修身报国”为校训,着力提升职业教育、党校教育、培训教育的三位一体、独具特色的办学格局。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社会尊重的高价值职业大学!   师资精干,结构科学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员工241人。政治素养高,中共党员占比68.5%;年龄结构合理,30—49岁教工占比68%;专业技能突出,高级职称占比26.6%,中级职称占比52.7%。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全国金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教育部保险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教练1名、中国保险业金牌讲师2名、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全国保险系统劳动模范1名、全国金融系统优秀团干部2名、湖南省专业建设与评估咨询专家4名、湖南省智慧健康养老职业教育教学委员会委员1人、湖南省专业带头人5名。学院还聘请了150余名行业高管、专家教授担任特聘专家和兼职教授。   特色育人,德技双修   学院在校学生超4000人。开设了4个全日制职业教育教学二级学院(部),开办有13个全日制高职专业(其中保险实务专业有4个专业方向),坚持和发展以保险实务专业群为核心,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为支柱的“一核三支柱”专业集群发展格局,学科紧跟产业,专业对接需求,强化特色育人,德技双修。   学院教学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保险学概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保险原理与实务》,省级特色专业“保险实务”,省级精品专业“营销与策划”,省级精品课程《保险实务》等。   学院创建订单育人机制。与国寿股份、国寿财险、国寿投资、国寿健投、太平财险、亚太财险、阳光财险、富德生命人寿、中安公估等公司开展订单人才培养合作,实施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通过订单人才培养实现产业、专业、就业“三业”一体,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通。   学院创建引企入校机制。引进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电销中心、大家财险落户学院,并与多家公司共建了实习实训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形成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理论实践合一、育人生产合一“五合一”特色育人模式。   学院创立中外合作办学机制。与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有200余位毕业生赴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近10个国家著名高校深造,部分学生已获得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拉筹伯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的学士、硕士学位。学院是英国皇家特许保险学会(cii)、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保险学会(anziif)等国际知名职业资格认证机构的中国区考试中心,历年来,已经为近1000人次提供了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考试服务。同时学院还是湖南仅有的两家雅思(ielts)机考考点之一。   学院创立德技双修机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金融保险行业尊龙凯时手机版的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展职业品格和职业技能教育,培养了湖南省道德模范、雷锋式优秀大学生、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毕明哲,“湖南省雷锋式大学生”苟罗安,共青团中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张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养老服务技能赛项一等奖及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巾帼建功标兵”、“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的翟浩霖等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近三年来,在各类国家级、省级大赛中表现优异,获省级以上奖项60余项。   学院年培训30000多人次,开设了4个面向在职员工的教育培训服务机构,打造了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经营管理、素质提升系列20余个精品培训项目,涵盖中国人寿各单位总部部门级党员干部和省级机构班子成员、地市公司一把手、基层支部书记及处级干部、党务工作者、入党积极分子,以及经营管理干部、骨干员工、讲师组训、车险查勘定损、新员工等;开办了“网上党校”“线上培训”,全面开启“线上 线下”、必修 选修的灵活培训服务模式;建立了红色教育现场教学10余条线路;创新了家庭财富管理培训以及专业保险师、金融理财师、健康风险管理师等认证及培训服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介绍 学校前身是2001年成立的湖南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湖南软件职业学院。2020年6月29日,经教育部批复同意,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021年5月14日,经教育部批复同意,学校更名为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位于毛主席家乡湖南省湘潭市,占地面积900余亩。现设有软件与信息工程学院、现代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通讯学院、人文素质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五院二部。在校生1.5万余人,开设11个高职本科专业和22个高职专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39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517人,高级职称281人,“双师型”教师420人。拥有1家国家级动漫企业、1个国家级“互联网营销师”培训基地、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项目、2个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双高计划”项目、1个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1个湖南省楚怡高水平职业本科专业群、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1个省级科学技术普及基地、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家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个市级信息产业人才培训基地、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发平台。 办学以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湖湘大地办职业教育,十余年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取得了显著办学成绩。学校先后荣获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合格高校、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单位、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集体等30余项国家、省、市重大荣誉,教师、学生荣获国家、省、市各项奖励、荣誉、成果2000余项,其中,全国性奖励近200项。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50年的共青团山西省委团校,1983年起联合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1994年成立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独立承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00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开始作为教学点承办高职教育。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备案、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转制更名为山西青年职业学院,正式承办高职学历教育,并于当年底将办学主体从青年路搬迁至现在的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包括综改示范区校区和青年路校区,主校区位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校区总占地面积214850.01㎡(其中综改示范区校区面积199988.4㎡,青年路校区14861.61㎡),其中综改示范区校区房屋及构筑物面积132185.07㎡,包括:教学楼4幢,实训楼3幢,综合教学楼1幢,学生公寓5幢,教师公寓4幢,图书综合楼1幢,办公楼1幢,学生食堂。绿化面积达5万余平米。学院配套有各类教室、实训室、电子阅览室、学术报告厅、多功能礼堂等。学院资产合计约9.9亿元。 学院注册学生5074人。学院核定编制135名,领导职数2正(副厅级)5副(正处级),内设党政机构9个,群团组织2个,教辅机构3个,教学机构8个(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艺术设计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财经系、社会工作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教育培训学院),开设专业30个(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重点、骨干专业5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4个,“1 x证书制度试点”31个)。现有在岗教职工241人(其中事业编制123人、人事代理105人、劳务派遣6人、公益岗4人、其他人员3人),现有专任教师163人,其中主系列教授4人,副教授27人,讲师57人;教辅系列高级1人,中级2人;其他系列高级3人,中级3人。双师型教师57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22人,省级“双师型”优秀教师3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学院党组织22个(学院党委1个、直属党支部6个、系党总支5个、党支部10个)。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天津市唯一一所专门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美术类高职学院,目前开设14个艺术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建校50多年来荟萃了一批工艺美术教育和专业设计人才,建立了一支以知名专家、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近年筹资1500万元建成了先进的数字媒体中心,启动优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硬件条件逐年提升。学院以加强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突出高等职业艺术教育特色,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与设计能力,“展赛结合”,硕果累累。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其中不少毕业生蜚声工艺美术设计界。如今,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一所集工艺美术教育、设计服务与美术创作于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美术类高职学院,成为培养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家的摇篮。 ■ 1959年河北省委、天津市委决定创建天津工艺美术学院; ■ 1962年天津工艺美术学院经过调整、充实,改建为天津市工艺美术设计院; ■ 1963年经天津市委批准、文化部备案,成立天津工艺美术学校; ■ 1984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在已有的办学基础上成立天津职工工艺美术学院; ■ 2002年4月经天津市政府批准,由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天津市艺术学校、天津职工工艺美术学院(含天津工艺美术学校)合并,建立天津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 2004年12月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将原天津职工工艺美术学院(含天津工艺美术学校)从天津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分离出来,建立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坐落在驰名中外、风光秀美的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承德市,是隶属于承德市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承德技师学院(承德工业学校)。2018年5月,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天津市对口支援承德市建设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更名为“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并作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协作校。 学院分南北校区,占地630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1000余人,教职工760余人,其中“双师型”教师33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2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市管优秀专家3人。学院设有智能制造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商贸管理系、汽车工程系、学前教育系、津承艺术设计系6个系,8个专业群,26个专业,面向全国12个省市招生。 学院先后被评为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国家涉外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人社部一体化课改骨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3 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试点校、全国首批职业训练院建设试点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入选河北省职业教育优先重点扶持的20所“内涵建设精品校”行列。 近三年来,学院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共获得学生国家级团体奖励10个,省级团体奖励52个,国家级个人奖励3人次,省级个人奖励6人次;教师国家级团体奖励4个,省级团体奖励14个,国家级个人奖励2人次,省级个人奖励2人次。学院先后与300余家企业建立起校企合作关系,与200余家企业签订了互为基地协议,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坚实保障。承德市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落户学院,进一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机械制造党支部入选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中专部(承德工业学校)荣获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办学质量和影响力已居于全省一流、全国优秀行列。 面向未来,学院确定了“三基地”和“三示范”的特色发展目标。即经过十年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服务承德及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促进就业、助力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发展的一流职业培训基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产教学研一体的创新创业孵化及实用技术研发基地。坚持特色发展,努力将学院建成全国教育扶贫的示范、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示范和中高职衔接一体发展的示范。 学院将坚定不移地走好“专业立校、科研强校、合作兴校、一体办校”的发展之路,坚持不懈地推进“育人提标工程、教师提质工程、文化提升工程、管理提效工程”,努力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方面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建设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辽宁省首家以汽车冠名的高职院校、国家级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重点建设培训培养基地、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基地、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全国十大优秀孔子学堂、大连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大连市安全校园先进单位、大连市国防预征青年培训基地。学院坐落于辽宁省魅力海滨城市——大连,依山傍海,群山环绕。学院紧靠大连北站,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学院涵盖大连天巳汽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大连天巳教育培训中心、大连国际劳务培训学校、大连天巳汽车驾驶培训学校等。设有三系两部(三系分别是汽车技术系、经济管理系、文化艺术系,两部分别是公共基础部和思政部),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交通运营管理、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现代物流管理、保险实务、资产评估与管理、大数据会计、金融科技应用、网络直播与运营、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表演艺术、文化创意与策划、文物展示利用技术、影视动画等22个专业。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拥有12000平方米教学大楼,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和其他现代化教室58个。与此同时,学院投入巨额购置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设有现代化的发动机实训中心、汽车底盘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实训中心、汽车故障检测诊断实训中心、汽车电器实训中心、文物修复实训中心、航空模拟舱、飞机发动机实训中心、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新能源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各类硬件设备一应俱全。 学院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高级讲师、高级技师等组成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高职称的优秀教师队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4人,有多名是大连市学科带头人,学院教师多人多次参加了全国统编教材的编撰。同时,学院还在省内外及国外本科院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聘请专家、学者来院任教。 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行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校办在企业,把课堂引入车间,实现了学校与企业、课堂与车间、学生与岗位的“三个零距离”对接。我院连续多年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荣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奖牌65枚,全国金奖15枚,2次世界大赛参赛资格,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高级蓝领需要。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建立一站式管理的工作机制,成效显著,就业率连续三年为98%以上。与一汽、二汽、广汽、华晨宝马、汉腾等十多家著名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和奔驰、宝马、大众、丰田、本田等百余家汽车4s店,开展深度合作办学。学生深受用人企业欢迎,供不应求,为大连乃至全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z6尊龙平台的服务支持,成为全国汽车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院与省内同专业的本科院校合作,我院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至辽宁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大学等全日制本科继续深造学习,并积极拓展职业教育新思路建立专硕连读学历晋升通道。设大学生预征青年培训班,一年两征,实施准军事化管理,让学生能够在学院内圆梦军营,退伍即毕业,学习工作两不误。助力学生放飞梦想,考取军官,携笔从戎,扎根军营,实现人生价值。 学院为落实“一带一路”的愿景和中德院校合作行动,围绕中德政府和院校磋商机制,开展了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交流项目。组建中德合作精英班,学生在校学习三年,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掌握德语听说、会话、写作、阅读的能力,扩充知识结构,成为走出国门,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学院实施“素养 能力 知识”教育体系,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秉承“治学严谨、唯实求真、和谐奋进”的院风,以“为学生找到最佳发展空间和满意工作”为己任,全力推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走出一条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在职业教育及大连区域经济发展前所未有的历史背景下,学院必将伴随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整合资源建立职业教育服务平台,凭借对职业教育的忠诚与热爱,勤奋耕耘,矢志不渝,领跑前行。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将为你的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遨游飞翔!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政府批准、获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综合类普通高职学院,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位于宜昌城东新区核心区域,毗邻宜昌东站,交通便利。占地面积810亩,建筑面积16.18万平米,固定资产总值12.88亿元。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餐饮职业教育优秀院校”“中国旅游职业教育优秀院校”“全省职教先进单位”“全省培养人才突出贡献单位” “全省旅游管理类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全省职教系统抗疫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蝉联“市级文明单位”“党建工作优秀单位”“平安校园”“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胜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242人,教授、副教授116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占比65%,“双师型”教师占比82%;有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1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委会)委员3人,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专家评委8人,省级14人;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2人,省级22人,湖北省技能名师1人,楚天技能名师12人,市级“十佳师德标兵”“师德标兵”5人,市第七次党代会代表1人、第七届政协委员2人。已建成“高小芹(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省级技能名师工作室”“梅继开劳模创新工作室”,建有旅游管理专业和马克思主义学院2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校主动对接湖北制造主力集群51020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建设,对接宜昌市“双千双百”工程,服务“六城五中心”建设和支柱产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发展,在历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切实提升办学效益,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7000余人,设有旅游管理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酒店烹饪学院、信息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课部、中专部等院部。   学校突出特色发展战略,在彰显文化旅游和学前教育鲜明特色的基础上,以教育、大文旅、大交通、大数据、大健康、大商务为重点构建六大专业(群)布局,开设有35个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是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国家专业服务产业重点建设专业、省教育厅立项建设的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省级品牌专业;导游、酒店管理专业是国家专业服务产业重点建设专业、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烹调工艺与营养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与中华职教社合作共建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学校不断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已建成全省一流的普通话测试中心、vr智慧旅游体验中心、智慧学前教育实训中心、高尔夫球运动训练场、生态旅游实训基地、休闲旅游实训基地、生产性餐饮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物联网实训室等90多个校内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室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实训基地。旅游管理实训中心是国家级校内实训中心、校企共建的长江三峡旅游发展公司(三峡大坝)实训基地被省教育厅评为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优良的人文环境和一流的设施设备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众多学子培养职业技能、实现青春梦想、抒写美好未来的殿堂。   学校秉承“砺志明德、笃学躬行”的校训,秉持“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理念,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6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200多家省内重点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桃花岭饭店集团、三峡旅游集团、兴发集团等企业探索建立“产业学院”4个,“乡村振兴学院”2个。现有校外实训基地130多个。与安琪酵母、凌云集团、神旅集团、城发集团、鑫鼎集团等优秀企业依托专业打造产教融合生产实训基地20多个,与优秀企业开展合作项目36项,其中与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创新开展“大国重器示范讲解员”合作项目,成为入选“全国校企深度合作项目”的12个项目之一,成为旅游职业院校与旅游企业深度合作的“三峡模式”。近五年来,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职业技能大赛187项次,获奖项367项次,获奖学生600余人次,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37项,二等奖62项;省级一等奖69项,二等奖89项。校中华礼仪茶艺队多次代表湖北省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均取得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并代表湖北省参加国赛;导游大赛无论是行业赛事还是院校技能大赛,常居榜首,引人艳羡。涌现出马静、朱璋等一批获得国家级、省级金牌导游的毕业生,成了企业抢手的“香馍馍”,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学校充分发挥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在行业培训、产业发展、技能指导、旅游标准化建设、酒店餐饮企业标准评定、普通话培训测试、职业技能鉴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牵头成立宜昌文化旅游职教联盟,宜昌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三峡旅游研究所、宜昌市三峡研学旅行研究中心、宜昌市三峡饮食文化研究中心、宜荆荆恩城市群餐饮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宜昌市餐饮职业教育研学实践中心、酒店餐饮职业技能等级考证中心等均挂靠学校。学校还是三峡(宜昌)研学导师培训中心、宜昌市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中小学教师资格培训认证中心、职业资格培训鉴定中心。年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次以上、承办各类社会考试2万人次以上。   同心同德开启新征程,同向同行再攀新高峰。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纵深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高水平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核心、以落实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为抓手,深入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办学质效,以更高的站位、更远的目标、更务实的态度,建成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