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学校前身是2001年成立的湖南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湖南软件职业学院。2020年6月29日,经教育部批复同意,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021年5月14日,经教育部批复同意,学校...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732-2317588,0732-2317589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民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2289名 人气值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是漳州市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职院校,办学历史可由龙溪师范学校溯源至1905年成立的汀漳龙师范传习所(其前身为创办于清乾隆二年的丹霞书院),文化底蕴深厚,红色基因凸显,许地山、杨骚、黄典诚、沈柔坚、彭燕郊等著名专家学者,彭冲、方毅、王德、苏静、李兆炳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学校校友。2003年龙溪师范学校、云霄师范学校并入漳州教育学院,2007年改制升格为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学院2017年、2018年先后顺利通过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评估回访;连续四届获评漳州市“文明校园”;连续六年获评漳州市一类“平安单位”。2021年,学院进入省级“双高”建设行列。2022年教育部公布的职业院校满意度排行榜位列全省高职高专院校第9名。   学院建有多功能一体化的校内实训中心10个、各类校内实训(验)室180间,以及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各类文化体育场馆等,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全院教职工475人,专任教师325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109人,取得硕士以上学位266人。   学院设有党政管理机构(含教辅部门)16个;设有教师教育系、学前教育系、文化艺术创意系、经济管理系、园林园艺系、食品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马克思主义学院、丹霞通识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中心等教学机构10个,涵盖39个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国控专业)12个,初步形成教师教育、文化服务、财务会计、电子信息、园林园艺、食品工业等专业类群;成立教育研究院等11个研究(院)所;设立党总支8个,基层党支部21个。   近年来,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作为100所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布点监测之一,近5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在95%以上,用人单位认可度、满意度高。   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落实漳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紧扣漳州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不断夯实办学基础、提升办学内涵、强化办学特色、实现关键突破,推动“十四五”规划实施落地。充分发挥百年老校优势,秉承“厚德、强技、笃学、日新”校训,以“双高”建设为引领,深化职教改革、提质培优、文明创建,继续彰显师范教育特色,拓展发展空间,着力培养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服务城市高品质生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把学校建成具有师范传承、凸显服务城市办学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高职院校,为漳州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创办于1995年,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江西省新余市,校园占地面积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8.19万平方米,馆藏图书94.33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 学校现有10个二级学院(部):光伏材料学院、光伏发电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光伏建筑与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公共教学部、思政教学部、实训教学部。现有在校生110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业40个,构建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光伏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大数据与经济管理、建筑设计、学前教育和健康护理等七个专业群,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光伏产业各门类专业为特色优势,以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储能材料技术、护理、学前教育等一系列专业并重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其中以光伏材料工程、光伏工程技术为主导的专业10个,以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3d打印技术等智能制造技术为主导的专业5个,以建筑工程与工业设计为主导的专业3个,以经济管理为主导的专业9个,以护理学院为主导的专业1个。 “光伏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被江西省教育厅评定为为省级骨干专业。光伏工程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两个专业群被遴选为江西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 学校坚持专家治学、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学生、成就教师的人文理念,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人才队伍。建校28年来,学校造就了一支政治思想合格、教学经验丰富、技术技能精湛、治教、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902人,其中专任教师689人,教师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112人,有博士21人,硕士174人,兼职教师49人。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65%,有2名省级教学名师。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光伏材料技术教学团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教学团队”、“建筑装饰室内设计教学团队”,3个市级工匠大师工作室团队:顾吉仁大师工作室(智能制造方向)、张学焕大师工作室(新能源风光互补方向)、杨永新大师工作室(数控加工技术),市级“高层人才”2人,“渝钤工匠”1人。 学校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近三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21项,省部级课题49项,公开发表论文636篇,其中被sci收录62篇,发明专利30项,出版教材专著95部。学校注重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完成横向项目53项。学校主持的生物柴油项目已与河北华阳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年产5万吨,本项目案例已收录《高校校企合作范例200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5项,获江西省社科奖3项,江西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学校设有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建立了太阳能光伏材料、新能源风光互补、光伏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电子与信息技术、建筑与工业设计、3d打印技术、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护理实训室、学前教育实训中心、空乘模拟机舱、经济管理综合实训等13个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建成5个江西省高校特色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建成了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电站系统、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电工电子技术、空调制冷技术、plc可编程技术、数控维修技术、光伏材料实验、金属材料实验、风力发电整流逆变实验等8个仿真实训室,45个实验、实训室,10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金工实训、数控实训、电焊实训、汽车及发动机维修实训、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实训、锂电池生产实训等6个实训车间。 2017-2022年技能大赛共计获奖807项,其中获国家一等奖109项,二等奖132项,三等奖87项,省级特等奖26项,省级一等奖111项,二等奖176项,三等奖159项,市级获奖7项。2017年12月,中国教育电视台来我校专门录制《少年工匠》栏目,展示了我校技能竞赛获奖的优秀学子的精湛技术技能,推广了我校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广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聘任优质英语外籍教师来校教学。与美国纽约理工大学、韩国大邱大学、泰国博仁大学、泰国格乐大学建立国际教育合作友好关系,定期组织开展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交流、学生交流与留学、图书资料及信息交流、共同开发科研合作、定向培养学校专业发展所需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学校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艺体育活动形式活泼。数学建模协会、工程图学协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书画协会、棋艺协会、球类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众多大学生社团组织,是广大大学生充实业余生活,陶冶思想情操,展示青春风采,提高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让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尽情发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个性与潜能的提升。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科学、务实、厚德、创新”的校训,以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学科建设和强化实践技能培养为质量工程内涵,以党的建设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全方位覆盖全员参与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为育人保障,使学校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和党建工作始终跻身于全省同类学校前列。 学校创办28年来,总共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8万多名毕业生,他们中绝大多数成为了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岗位的行家里手和中坚力量,并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企业家和技术发明家。广大优秀毕业生在社会这个广阔天地里依靠自身在学校学到的扎实知识和技能,通过继续创新创业不懈奋斗所取得的骄人业绩,是对学校多年来坚持的办学理念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印证,也为学校在未来的办学中深刻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供了标杆与取向。 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良的人才培养质量,畅通的毕业生就业渠道,使学校的办学得到了全社会和上级领导部门的广泛赞誉。学校先后被国家教育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安全文明校园”被江西省民政厅授予“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5a级”、“江西省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系列荣誉称号,荣登“回响中国”教育年度总评榜2017年度“品牌实力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就业典范高校”、2019年凤凰卫视集团授予“全国创新型优秀高职院校”。2020年新余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脱贫攻坚公益活动优秀组织奖”。2020年回响中国腾讯教育年度盛典授予“2020年度全国创业就业/思政建设典范高校”,参加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史专题网络竞赛中表现突出,获得优秀组织奖。《共育民族团结爱心石榴籽----王妈妈爱心工作室》荣获2021年全省高校统战“共识”品牌,2022年被新余市文明办评为新余市第二届文明校园,被江西省教育厅认定为江西省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推进,坚持立德树人和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统一,为把学校建设成办学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升格为职业本科办学层次院校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这里是习近平总书记擘画唐山“三个努力建成”的主战场,这里是京冀两地共同携手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最前沿,这里是前所未有的40万吨级泊位世界级钻石良港。在河北唐山南部沿海,渤海湾中心地带的曹妃甸新城,一所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大局,致力于打造“区域领先、国内有影响、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高职院校正在崛起,这就是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唯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的国际化院校。校园占地1400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在校生18000余人。学校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多间名师工作室,高级职称占比30%,特聘全国劳动模范张雪松、郑久强等大国工匠担任学校荣誉教授。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建设“百年冀东红色长廊”“追星墙”“匠心墙”等主题教育场馆。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推行“文化立校、专家治校、质量强校、品牌兴校”的治校方针,秉承“笃志笃行,惟新惟精”的校训,严谨治学,踔厉躬耕,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高尚人文情怀、精湛技术技能”与工匠精神相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设有护理健康学院、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管理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航空航天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基础教学部。开设专业 60 个,其中护理、学前教育、视觉传达设计3个重点专业;大数据技术、机电设备技术、电子商务3个品牌专业;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新能源汽车技术、移动应用开发3个特色专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通过“互联网 ”智慧校园系统,让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完美融合,建设中国一乡一品产业学院、家政学院并引进国内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先进制造公共实训中心,学校投资建设了护理健康、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数字商贸等实训中心,含3d打印、无人机、蒙氏等102个实训室。 世界化视野,前瞻性眼光。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匠谷优师、匠谷游学、职教出海、中外合作办学以及国际合作等计划实施,不断探索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国内多元化,立体式、多维度的创新发展与跨界合作,并取得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学校已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加拿大、乌克兰、韩国、日本、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国、突尼斯、摩洛哥等十余个国家的近二十余所大学签署了实质性的校际合作交流协议并逐步落地。学校引进德国sgave、tuv、新西兰ief等国际先进水平的优质项目,与美国汉弗莱斯大学合作举办电子商务专业合作办学项目,与法国布雷斯特商学院搭建海外基地,通过与欧洲一流的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打造中欧双元制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学校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努力,把曾经铸就的“国际化”蓝图大梦充盈上了最绚烂的颜色。 学校充分发挥市域产教融合体,行业产教共同体的平台作用,通过协议实习、订单班培养、现代学徒制实验班和特色产业学院等方式,与北京协和医院、北京301医院、中日友好医院、首钢集团、海尔集团、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长城汽车、大众汽车等390余家企业建立了育人、实训、就业等全方位合作关系。 学校荣获“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基地”“全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在权威国际论坛上被授予“2019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2020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等荣誉称号。学校教师共获得世界、国家级各类技能大赛奖项及荣誉称号共100余项,省级以上奖项共300余项。曹职学子获得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无人机应用技能大赛二等奖,韩国国际美容艺术大赛金奖,首届和平精英高校赛全国总冠军等省级以上各类技能大赛和体育艺术竞赛奖项共500余项。2023年,学校师生艺术作品亮相法国卢浮宫卡鲁赛尔厅“国际艺术联创联展”。 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努力成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大国工匠的培养基地,为建设第一海港职教城和“中国匠谷”添砖加瓦,力争早日把学校建成“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可交流”的新时代高水平职业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
学校介绍 【学校简介】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原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属的一所全日制师范类普通高校,2018年7月转隶和田地区管理,主管单位为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学校位于和田市北京西路169号,始建于1938年“简易师范”,1957年改名为和田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家教育部、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追求“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教风和“勤学进取、求是致用”的学风,致力于培养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和各类人才,建校以来,累计为和田地区先后培养了3万多名各类人才。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良好”成绩;2010年获得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2年、2015年自治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连续两次获得“优秀”,2019年学校被纳入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学前教育专业)培育建设单位。 【机构设置】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为副厅级单位,内设机构均按“小局大处”设置,处级机构25个,其中:党政管理机关与教辅部门17个,学院8个,附属机构2个。 【办学规模】 全日制在籍专科生8514人。学校总占地1674亩,有校本部(和田市北京西路169号)、新校区(和田县工业园区)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6.97万平方米(在建校舍7.4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1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590万元。纸质图书70万册,电子图书48万册。校内专业实验室32个,校内实训基地7个,校外实习支教基地87个,校外实训基地137个,与西南大学共享远程网络访问系统。设有和田地区普通话测试站,办有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学科、专业设置】 学校现有专科专业23个,其中师范类专业17个,非师范类专业6个,覆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具体专业设置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早期教育、小学英语教育、英语教育、体育教育、小学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历史教育、小学数学教育、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应用化工技术、生物教育、地理教育、小学科学教育、大数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旅游管理、音乐教育、美术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教职工453人,其中:专任教师383名,教授10名,具有副高职称人员97名,具有中级职称人员203名,副高及以上人员占比专任教师总数的27.94%;博士研究生29名,硕士学位教师180名,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教师占比专任教师总数的54.56%。 【科学研究】 学校加大与对口支援高校交流合作,积极与西南大学、石河子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加大科研工作支持投入力度,鼓励支持教师参与科研。2017年学校课题立项30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3项,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2项,自治区教育厅教育综合改革科研项目1项,自治区教育厅思政教育“十三五”科研项目3项,西南大学科研项目3项,校级课题18项。2018年学校课题立项25项,其中“西部青年学者”项目1项,教育部民族教育司课题1项,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1项、校级课题22项。2019年学校课题立项37项,其中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1项,自治区职业教育课题1项,校级课题35项,成立校级科研平台10个。2020年学校课题立项42项,其中教育部项目1项,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厅外语教改项目1项,地区科技局项目19项,校级课题19项,成立地区级科研平台18个。2021年学校课题立项63项,其中教育部项目5项,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厅项目4项,西南大学社科项目4项,地区科技局项目23项,校级课题26项。 【交流合作】 学校主动对接西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金华职业学院以及石河子大学、伊犁师范大学、新疆工程学院等疆内外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项目共建、和田学院筹建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交流。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保险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保险职业学院创办于1986年,前身为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2003年改制为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央企办学,底蕴深厚   学院隶属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教育业务由湖南省教育厅管理,是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保险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制定副组长单位,保险实务专业国家教学标准制定主持单位,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金融五四红旗单位,全国金融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中国保监会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第一批“平安高校”,2022年湖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建设单位。   学院是全国最早一批开办保险专业的公办院校,是中国人寿集团党校主体分校和集团直属教育培训机构。   学院以“进德砺能、修身报国”为校训,着力提升职业教育、党校教育、培训教育的三位一体、独具特色的办学格局。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社会尊重的高价值职业大学!   师资精干,结构科学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员工241人。政治素养高,中共党员占比68.5%;年龄结构合理,30—49岁教工占比68%;专业技能突出,高级职称占比26.6%,中级职称占比52.7%。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全国金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教育部保险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教练1名、中国保险业金牌讲师2名、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全国保险系统劳动模范1名、全国金融系统优秀团干部2名、湖南省专业建设与评估咨询专家4名、湖南省智慧健康养老职业教育教学委员会委员1人、湖南省专业带头人5名。学院还聘请了150余名行业高管、专家教授担任特聘专家和兼职教授。   特色育人,德技双修   学院在校学生超4000人。开设了4个全日制职业教育教学二级学院(部),开办有13个全日制高职专业(其中保险实务专业有4个专业方向),坚持和发展以保险实务专业群为核心,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为支柱的“一核三支柱”专业集群发展格局,学科紧跟产业,专业对接需求,强化特色育人,德技双修。   学院教学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保险学概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保险原理与实务》,省级特色专业“保险实务”,省级精品专业“营销与策划”,省级精品课程《保险实务》等。   学院创建订单育人机制。与国寿股份、国寿财险、国寿投资、国寿健投、太平财险、亚太财险、阳光财险、富德生命人寿、中安公估等公司开展订单人才培养合作,实施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通过订单人才培养实现产业、专业、就业“三业”一体,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通。   学院创建引企入校机制。引进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电销中心、大家财险落户学院,并与多家公司共建了实习实训与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形成车间教室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师师傅合一、理论实践合一、育人生产合一“五合一”特色育人模式。   学院创立中外合作办学机制。与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有200余位毕业生赴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近10个国家著名高校深造,部分学生已获得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拉筹伯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的学士、硕士学位。学院是英国皇家特许保险学会(cii)、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保险学会(anziif)等国际知名职业资格认证机构的中国区考试中心,历年来,已经为近1000人次提供了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考试服务。同时学院还是湖南仅有的两家雅思(ielts)机考考点之一。   学院创立德技双修机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金融保险行业尊龙凯时手机版的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展职业品格和职业技能教育,培养了湖南省道德模范、雷锋式优秀大学生、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毕明哲,“湖南省雷锋式大学生”苟罗安,共青团中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张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养老服务技能赛项一等奖及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巾帼建功标兵”、“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的翟浩霖等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近三年来,在各类国家级、省级大赛中表现优异,获省级以上奖项60余项。   学院年培训30000多人次,开设了4个面向在职员工的教育培训服务机构,打造了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经营管理、素质提升系列20余个精品培训项目,涵盖中国人寿各单位总部部门级党员干部和省级机构班子成员、地市公司一把手、基层支部书记及处级干部、党务工作者、入党积极分子,以及经营管理干部、骨干员工、讲师组训、车险查勘定损、新员工等;开办了“网上党校”“线上培训”,全面开启“线上 线下”、必修 选修的灵活培训服务模式;建立了红色教育现场教学10余条线路;创新了家庭财富管理培训以及专业保险师、金融理财师、健康风险管理师等认证及培训服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介绍 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河北省邯郸市,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市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历史悠久,红色基因深厚,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23年成立的“直南一个革命策源地”——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学校、1946年创办的冀南地区第一所“红色师范”——武安县简易师范学校和1979 年创办的河北曲周师范学校,2020年2月在整合原邯郸学院武安分院、大名分院和曲周分院办学资源的基础上升格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拥有百年师范教育传承历史,历经百年薪火相传,始终秉承师范教育初心,坚守师范教育主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幼教人才、中小学师资和管理干部,被誉为“冀南师范明珠”“教师的摇篮”“干部的熔炉”。 2020年升格以来,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1 x”证书试点院校、河北省早期教育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河北省家政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京津冀学前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京津冀托幼一体化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邯郸市学前教育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邯郸市首届“师德师风教育基地”、邯郸市第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单位、邯郸市第二批“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邯郸市“学前教育研究基地”“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邯郸市文明单位、邯郸市教育系统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一校两区办学,主校区位于邯郸市武安市洺湖南岸高教园区,距邯郸市区20公里,南依鼓山,北临洺河,总规划占地面积1035亩,一期占地面积509亩,建筑面积18.3万平方米;大名校区位于邯郸市大名县育才路43号,占地面积140 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学校建有教学科研楼、艺术实训楼、演艺中心、计算机中心、图书馆、体育馆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拥有学前智慧实训室、蒙台梭利教法实训室、早教仿真婴儿实训室、亲子活动室、感统实训室、科学探究室、区角活动室、建构活动室、玩教具制作实训室、百艺工坊、木工坊、食育坊,沙盘游戏治疗室、放松体验室、团体舞动治疗室,声乐教室、电钢教室、钢琴房、奥尔夫音乐教法实训室,美术教室、手工教室、国画教室、油画教室、版画教室、雕塑教室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省内一流的各类专业实训室,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5600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64万余册,纸质期刊450余种;数字资源图书14万册,有万方数据库、万方学前教育知识库等数字资源。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60个,校内专业实训基地8个,附属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邯郸,服务河北,辐射京津,积极打造河北省中南部幼儿教师培养中心、在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幼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社区早教推广服务中心。学校现有在校生7769人,生源涵盖河北、安徽、山西、陕西、甘肃、贵州、四川、重庆、广西、云南10个省(市、自治区)。现有教职工451人,其中专任教师366人,博士学位教师6人,硕士学位教师162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168人,双师型教师占比50.2%,外聘知名教授学者10人。学校先后有80余名教师获评全国及省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师德楷模。近五年来学校获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河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北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1名教师入选河北省教育评价改革专家,1个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团队获评邯郸市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名教师获评邯郸市科普事业贡献奖、2名教师获评邯郸市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称号、2名教师入选邯郸市大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近三年来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4项,其中省级项目13项、市级项目54项;发表论文或专著69篇(部),获评国家发明专利19项,承接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建设项目1项。 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服务学前教育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形成了学前教育为主,小学教育、艺术教育为辅,社会服务类专业为补充的专业架构体系,开设有三年制学前教育、两年制学前教育、五年制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陶瓷设计与工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社会体育、智慧旅游技术应用、食品营养与健康、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融媒体技术与运营、民族传统体育、会展策划与管理等20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为邯郸市高等教育高水平专业。此外,学校与芬兰坦佩雷应用科学大学、罗约阿应用科学大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合作。 近年来,学校生源质量稳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学校坚持“合格 特长”的技能培养目标,围绕夯实知识掌握、强化技能训练、规范教育实践、注重素质塑造,积极构建赛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近三年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以上奖励累计70余项,2022年、2023年音乐教育专业荣获河北省技能大赛一等奖;2023年第四届全国职业院校早期教育专业保教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2023年首届“吾爱吾师杯”全国高校大学生语言文化素养与普通话大赛决赛(高职组)团体二等奖;2023年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托育职业技能竞赛(高职组),荣获一等奖(全国第二,河北唯一)。学校积极推进“1 x”证书试点工作,具有幼儿照护(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社会心理服务(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定资格。学校是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考点学校,2022年学生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达80.6%。2023年学生专升本考试录取率达43.7 %。 学校依托邯郸市学前教育职教集团,协同相关职业院校、幼儿园、企业在内的40家理事单位,整合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资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政、行、校、企、园的同频共振、成果共享、发展共赢。创办“洺湖讲坛”品牌论坛,依托“邯郸幼教之窗”,展现邯郸幼儿教育教学成果,服务地方幼儿教育。 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助力冬奥 志愿行动”“三下乡”“返家乡”“调研河北”等社会实践活动,先后有7支学生志愿团队入选中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2支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受到共青团中央表彰。学校强化对学生的实践领悟和环境熏陶,用好各类红色资源,上好思政大课,设立“武安市伯延镇周恩来纪念馆”“武安市冶陶镇晋冀鲁豫革命纪念馆”“武安市太行山抗战研学基地”“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河北邢台干部学院分院”“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等6个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组织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教学1万人次。充分发挥大名校区“直隶省立第七师范纪念馆”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河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的载体作用,累计接待社会各界人士70余万人次。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创新教育形式 将红色文化融入青春血脉》《赓续百年基因 传承红色文化》为题,先后对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百年校庆盛况进行专题报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四个服务”时代使命,秉持“博学、求真、尚美”校训精神,遵循“举师范旗、走应用路、创特色牌”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力争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邯郸教育场景贡献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50年的共青团山西省委团校,1983年起联合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1994年成立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独立承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00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开始作为教学点承办高职教育。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备案、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转制更名为山西青年职业学院,正式承办高职学历教育,并于当年底将办学主体从青年路搬迁至现在的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包括综改示范区校区和青年路校区,主校区位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校区总占地面积214850.01㎡(其中综改示范区校区面积199988.4㎡,青年路校区14861.61㎡),其中综改示范区校区房屋及构筑物面积132185.07㎡,包括:教学楼4幢,实训楼3幢,综合教学楼1幢,学生公寓5幢,教师公寓4幢,图书综合楼1幢,办公楼1幢,学生食堂。绿化面积达5万余平米。学院配套有各类教室、实训室、电子阅览室、学术报告厅、多功能礼堂等。学院资产合计约9.9亿元。 学院注册学生5074人。学院核定编制135名,领导职数2正(副厅级)5副(正处级),内设党政机构9个,群团组织2个,教辅机构3个,教学机构8个(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艺术设计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财经系、社会工作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教育培训学院),开设专业30个(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重点、骨干专业5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4个,“1 x证书制度试点”31个)。现有在岗教职工241人(其中事业编制123人、人事代理105人、劳务派遣6人、公益岗4人、其他人员3人),现有专任教师163人,其中主系列教授4人,副教授27人,讲师57人;教辅系列高级1人,中级2人;其他系列高级3人,中级3人。双师型教师57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22人,省级“双师型”优秀教师3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学院党组织22个(学院党委1个、直属党支部6个、系党总支5个、党支部10个)。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天津市唯一一所专门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美术类高职学院,目前开设14个艺术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建校50多年来荟萃了一批工艺美术教育和专业设计人才,建立了一支以知名专家、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近年筹资1500万元建成了先进的数字媒体中心,启动优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硬件条件逐年提升。学院以加强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突出高等职业艺术教育特色,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与设计能力,“展赛结合”,硕果累累。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其中不少毕业生蜚声工艺美术设计界。如今,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一所集工艺美术教育、设计服务与美术创作于一体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美术类高职学院,成为培养现代工艺美术设计家的摇篮。 ■ 1959年河北省委、天津市委决定创建天津工艺美术学院; ■ 1962年天津工艺美术学院经过调整、充实,改建为天津市工艺美术设计院; ■ 1963年经天津市委批准、文化部备案,成立天津工艺美术学校; ■ 1984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在已有的办学基础上成立天津职工工艺美术学院; ■ 2002年4月经天津市政府批准,由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天津市艺术学校、天津职工工艺美术学院(含天津工艺美术学校)合并,建立天津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 2004年12月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将原天津职工工艺美术学院(含天津工艺美术学校)从天津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分离出来,建立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坐落在驰名中外、风光秀美的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承德市,是隶属于承德市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承德技师学院(承德工业学校)。2018年5月,为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天津市对口支援承德市建设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更名为“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并作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协作校。 学院分南北校区,占地630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1000余人,教职工760余人,其中“双师型”教师33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2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市管优秀专家3人。学院设有智能制造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商贸管理系、汽车工程系、学前教育系、津承艺术设计系6个系,8个专业群,26个专业,面向全国12个省市招生。 学院先后被评为国务院扶贫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国家涉外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全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人社部一体化课改骨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3 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试点校、全国首批职业训练院建设试点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入选河北省职业教育优先重点扶持的20所“内涵建设精品校”行列。 近三年来,学院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共获得学生国家级团体奖励10个,省级团体奖励52个,国家级个人奖励3人次,省级个人奖励6人次;教师国家级团体奖励4个,省级团体奖励14个,国家级个人奖励2人次,省级个人奖励2人次。学院先后与300余家企业建立起校企合作关系,与200余家企业签订了互为基地协议,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坚实保障。承德市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落户学院,进一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机械制造党支部入选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中专部(承德工业学校)荣获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办学质量和影响力已居于全省一流、全国优秀行列。 面向未来,学院确定了“三基地”和“三示范”的特色发展目标。即经过十年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服务承德及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促进就业、助力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发展的一流职业培训基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产教学研一体的创新创业孵化及实用技术研发基地。坚持特色发展,努力将学院建成全国教育扶贫的示范、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示范和中高职衔接一体发展的示范。 学院将坚定不移地走好“专业立校、科研强校、合作兴校、一体办校”的发展之路,坚持不懈地推进“育人提标工程、教师提质工程、文化提升工程、管理提效工程”,努力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方面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生态强市,魅力承德”建设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辽宁省首家以汽车冠名的高职院校、国家级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重点建设培训培养基地、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基地、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全国十大优秀孔子学堂、大连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大连市安全校园先进单位、大连市国防预征青年培训基地。学院坐落于辽宁省魅力海滨城市——大连,依山傍海,群山环绕。学院紧靠大连北站,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学院涵盖大连天巳汽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大连天巳教育培训中心、大连国际劳务培训学校、大连天巳汽车驾驶培训学校等。设有三系两部(三系分别是汽车技术系、经济管理系、文化艺术系,两部分别是公共基础部和思政部),开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交通运营管理、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现代物流管理、保险实务、资产评估与管理、大数据会计、金融科技应用、网络直播与运营、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表演艺术、文化创意与策划、文物展示利用技术、影视动画等22个专业。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拥有12000平方米教学大楼,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和其他现代化教室58个。与此同时,学院投入巨额购置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设有现代化的发动机实训中心、汽车底盘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实训中心、汽车故障检测诊断实训中心、汽车电器实训中心、文物修复实训中心、航空模拟舱、飞机发动机实训中心、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新能源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各类硬件设备一应俱全。 学院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高级讲师、高级技师等组成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高职称的优秀教师队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4人,有多名是大连市学科带头人,学院教师多人多次参加了全国统编教材的编撰。同时,学院还在省内外及国外本科院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聘请专家、学者来院任教。 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行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校办在企业,把课堂引入车间,实现了学校与企业、课堂与车间、学生与岗位的“三个零距离”对接。我院连续多年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荣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奖牌65枚,全国金奖15枚,2次世界大赛参赛资格,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高级蓝领需要。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建立一站式管理的工作机制,成效显著,就业率连续三年为98%以上。与一汽、二汽、广汽、华晨宝马、汉腾等十多家著名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和奔驰、宝马、大众、丰田、本田等百余家汽车4s店,开展深度合作办学。学生深受用人企业欢迎,供不应求,为大连乃至全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z6尊龙平台的服务支持,成为全国汽车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院与省内同专业的本科院校合作,我院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至辽宁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大学等全日制本科继续深造学习,并积极拓展职业教育新思路建立专硕连读学历晋升通道。设大学生预征青年培训班,一年两征,实施准军事化管理,让学生能够在学院内圆梦军营,退伍即毕业,学习工作两不误。助力学生放飞梦想,考取军官,携笔从戎,扎根军营,实现人生价值。 学院为落实“一带一路”的愿景和中德院校合作行动,围绕中德政府和院校磋商机制,开展了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交流项目。组建中德合作精英班,学生在校学习三年,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掌握德语听说、会话、写作、阅读的能力,扩充知识结构,成为走出国门,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学院实施“素养 能力 知识”教育体系,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秉承“治学严谨、唯实求真、和谐奋进”的院风,以“为学生找到最佳发展空间和满意工作”为己任,全力推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走出一条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在职业教育及大连区域经济发展前所未有的历史背景下,学院必将伴随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整合资源建立职业教育服务平台,凭借对职业教育的忠诚与热爱,勤奋耕耘,矢志不渝,领跑前行。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将为你的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遨游飞翔!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