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2017年3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应急管理部共建,由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举办、建设和管理,自治区教育厅业务指导,是全国第三所安全类高职院校。...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771-6409007,0771-6409008,0771-6400932,0771-6400933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2228名 人气值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由孙彦军(国家一级演员,经典版三国演义刘备扮演者)联合创办于2000年,是一所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良好,教学成果颇丰,师生获奖多项,在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2021年我校列入“教育部首批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合作院校”名单。 学校位于西江中游北岸之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龙母故乡--德庆县。距肇庆中心区88公里,距南江口高铁站 (距离一广州南高铁1小时)10公里(公交直达)。这里交通方便,风光秀丽,人文底蕴深厚。 学校占地面积945亩,建筑总面积26.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290.97万元,已建成5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签订了14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齐全,能够满足艺术类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师生的教学、科研和学习需求。 学校现设有9个二级学院,35个专业,已建成5个高水平专业群,其中,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群获批“广东省首批高水平专业群”。学校现有教师近500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07人,占比22.1%: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65人,占比54.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4人,占比11.1%:“双师型”教师255人,占比52%: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120人,占比24.7%。师资队伍数量适中,结构合理,能够满足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思政入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尊崇“科学、求实、厚德、创新”的校训,秉承“以生为本,德技并修,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明确“以艺术传媒类专业为特色,艺术和非艺术专业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办学定位,深化专业结构与在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的“1 x”证书制度,成果显著,“1 x”证书改革覆盖全部二级学院,2021年被评为1 x幼儿照护证书优秀考核站点、1 x器乐艺术指导证书优秀考核站点。 “学思践悟,知行合一”是我校的精神指引,学校坚持强化特色,突出质量,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艺体特长显,国际视野广的现代职场精英。综合利用区域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通过探索差异化的对外交流合作方式,积极开展与境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开放性和国际化。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亚视学子以其优异的表现活跃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文化交流团体,为全国各地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创办于2007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近500亩,各类建筑17万余平方米。设有信息与软件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艺术与建筑学院、国际商学院、医学与公共服务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等。开设40个紧贴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目前各类在校生已突破万人。在武书连2021中国高职高专排行榜中,学校入选2021中国一流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共7所);荣登gdi高职高专(民办)top100榜(2022)第22位,位居江苏省民办院校前列。 紧邻上海 核心区位 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紧邻上海,交通便捷、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学校坐落于“真山真水”的高新区,毗邻苏州高新区行政中心,东临苏州大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与原生态的太湖湿地公园和苏州第一名山穹窿山相邻对望。近年来,高新区全面实施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创新载体快速集聚,周边大院大所集聚,高新企业资源丰富,这为学校发展和学生创业就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 名师荟萃 人才强校 学校五年来坚持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改革,教师队伍数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持续优化。学校现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一支学科专业带头人队伍,聘请了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一批专家、教授、学者担任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五年来,引进特聘教授45人,境外研修访学2人、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8人、培养青山学者12人。现有正高级职称教师36人,副高级职称教师8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教师近80%。其中,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9人,苏州市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3人。 狠抓内涵 提升质量 学校以“厚德、致知、慎微、博大”为校训,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学生为本,教学为中心,全力推进高职特色的学分制和项目制教学改革,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开展与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学校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奖二等奖1项,苏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学校教师参加全国、省市级各类教学能力大赛获奖3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奖50余项,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学校建成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1项(软件技术专业群)、江苏省骨干专业1项(软件技术专业)、江苏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软件技术“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江苏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1个(移动互联技术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苏州市品牌专业2项(环境艺术设计、电子商务专业)、苏州市优秀教学创新团队2支(软件技术教学创新团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创新团队)、苏州市重点实验室1个(无人机重点实验室),“苏南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基地”获批“江苏高校人文社科校外研究基地培育点”,建有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公共英语)、江苏省“十三五”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8门(程序设计语言基础、sketchup草图大师等)、苏州市优秀新课程3门(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实践、智能手机软件测试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优化专业 就业无忧 学校自创办以来,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围绕地方骨干和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重点对接城市公共服务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域,形成了以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类专业为主体,大健康服务类专业为特色,数字创意、财经商贸、装备制造类专业为拓展,各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学校已逐步打造形成“政校企医”协同、“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合作模式由原来的企业冠名班,逐步发展成为合作办专业,到现在的共建企业学院,目前建成“亨通企业学院”、“纽约/纽约企业学院”、“飞马良子企业学院”、“芯才科技产业学院”、“固锝企业学院”等,其中“高博-亨通”软件技术企业学院入选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培育项目;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华为开发者创新中心”;还有德创视觉定向班、中科天启标注定向班等20多个定向班,校外实训基地180多家,充分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11%,其中协议就业率 94.26%,学生就业率连续位居江苏省同类高校前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畅通渠道 多元提升 学校积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升学通道,架设未来发展立交桥。组织在校学生参加“专转本”、“专接本”、“专升本”学习,是“苏州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南京理工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拓展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和培训规模,现有专接本学生1700余人,成教在校生规模3600余人,其中专科生2300余人。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法国商科联盟、马来西亚精英大学、西印度大学、佛罗伦萨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合作,多层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校际学分互认,为学生海外留学提供便捷通道,是“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院校、留学江苏目标学校,也是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单位。近年,学校与西印度大学以“2 2”模式合作建立了“中国信息工程学院”,已有三届学生毕业升学。 立足当下 走向未来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办学业绩得到了党政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赏。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宿舍”、“江苏省文明食堂”、“江苏省价格诚信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国际教育交流先进学校”、“苏州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首批“江苏省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新华日报、中国教育报、扬子晚报、姑苏晚报、苏州日报、江苏电视台、苏州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多次报道。 新的时代新的希望,新的未来新的梦想。当前,全体高博人正以昂扬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全球的视野,积极推进“顺天时、乘地利、求人和”、人才强校、质量强校、特色强校,国际化发展等五大战略,确立了“坚持职业教育,坚持产教融合,坚持特色办学,坚持高师立校,坚持效益优先”的发展路径,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专业具有特色、区域具有优势、国际化办学具有影响的国内一流高水平特色学校,成为区域内高水平特色应用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湘潭市人民政府主办,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公办医卫类高职院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915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的广德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学校视察。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设有临床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医疗设备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医学基础与公共课部,开设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预防医学、护理等22个专业(方向),在校学生约15000人。在职在编教职工1017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等正高职称52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级职称教师270人,“双师型”教师210余人。     学校有一所直属附属医院(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10所附属教学医院,即附属中心医院(湘潭市中心医院)、附属康复医院(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附属湘潭一医院(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湘潭妇女儿童医院(湘潭市妇幼保健院)、附属湘潭县医院(湘潭县人民医院)、附属湘乡医院(湘乡市人民医院)、附属湘乡二医院(湘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附属桃江医院(桃江县人民医院)、附属怀化医院(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附属中医医院(湘潭市中医医院)。建有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医学美容技术、眼视光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药学中药学等7个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空军总医院、南部战区总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200余家医卫类定点实习就业基地。     学校是湖南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临床医学专业群、护理专业群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群)建设学校,是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省文明校园、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省基层卫生本士化人才培养基地、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结业考核唯一考点,是教育部、财政部“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和省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培训项目单位。     学校以服务地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为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医卫人才,连续两次成为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单位,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长效办学新路。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始建于1949年,2014年升格为卫生类高职院校,2020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22年获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23年以3个“显效”的成绩通过教学诊改复核。 学院是皖北地区唯一公办卫生类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蚌埠医学院本科继续教育教学点。学院培养了近6万名中高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为皖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坐落在宿州市大学园区,占地面积740余亩。设有护理系、药学系、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系、公共基础部和思政部5个教学院系部;现有护理、临床医学、药学、中医学、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15个招生专业,护理专业群列入安徽省“双高计划”专业群培育项目。拥有1所直属附院、3所非直属附院、教学医院、省内外实习基地60余所。 学院面向安徽、湖南、贵州、云南、河南、河北、湖北、四川、江西、广西壮族自治区10个省份(自治区)招生,目前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数10661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18人(含直属附院),拥有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高等学校拔尖人才5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院级教学名师56人,省级教坛新秀10人,享受市政府津贴5人,获市级青年科技奖4人,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以上教研、科研项目120余项。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现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美容技术、药学等10个校内实训中心(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313万元。纸质图书57.93万册、电子图书30万册,电子资源总量达到8000gb。 在宿州市委、市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和悉心帮扶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立足皖北、面向全省、服务长三角”的区域定位,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 学院秉承“严谨、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推进“产教融合、医教协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立足皖北、面向全省、服务长三角,努力建设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积极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2023年以来,学院与安徽医科大学成功联合开展护理、药学专业专升本学历教育;设置了逸夫师范学校、灵璧师范学校2所中专分校。承办省医药类毕业生就业市场,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65%。承办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半决赛和省职业技能大赛药品生产技能赛项,教师和学生共计获得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级职业规划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及优秀组织奖,在职业教育标志性成果培育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扩建工程剩余6.44万㎡的理论楼、实训楼、院系楼、学生生活服务用房也于去年全面投入使用。 学院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深化医教协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路径,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不断强化师资培养,优化专业布局,深化内涵建设,办学实力和区域影响力显著提升。当前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指示,紧抓“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稳步推进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指标全面达成,为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夯实基础。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于2010年4月成立的湖北省唯一一所汽车类公办高职院校,与襄阳广播电视大学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学校是襄阳市文明单位,是湖北省29所“双高”院校建设单位之一。 办学十多年来,在省、市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全体教职工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形成了“精耕汽车、深融产教、滋润职业、鼎力社会”的办学理念,已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襄阳都市圈”建设重要的人才和技能支撑。新校园规划面积800亩,已建成645亩,建筑总面积25万平方米,学校资产达10亿元。硬件设施齐备,学习生活条件优越,校园环境优美。全校教职工共有600余人,专任教师47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8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45人、“双师”型教师213人,省级名师2人、市级隆中工匠、技能大师5人、市政府特殊津贴3人。各类在籍学生2万余人,其中普通高职学生12000余人,电大在籍生10000余人、中职学生3800余人。 学校坚持“塑造汽车职教品牌,推进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融合发展,实施中高职贯通培养”三大办学特色,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为目标,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学校主动对接区域产业结构,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创新创业等国家战略,紧贴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聚焦湖北16条重点产业链和襄阳市“144”特色产业集群,组建了汽车工程、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与装备、现代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现代管理、建筑工程等专业群,开设了30个紧贴社会需求的专业,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为国家骨干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制造与装配等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智能新能源汽车专业群和智能制造与装备专业群立项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形成了以汽车专业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专业为两翼,以交通、现代服务专业为延伸,以建筑专业为拓展的专业布局。学校顺利通过湖北省高职教学诊改评估,并入选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和教育部“信息化支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共建项目”。 学校积极加大产教融合发展力度,成立了办学理事会(筹)、行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搭建校企合作工作平台,深化与襄阳高新区、东津新区及我市龙头企业、东风集团及旗下公司的全方位合作。与襄阳高新区开展校地联合人才培养工作,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公司、吉利集团共建产业学院,与北汽集团共建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与东风康明斯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年培训量近1.5万人次。结合中职、高职、电大的办学格局,加强对襄阳广播电视大学、直属襄阳市工业学校的“两翼”建设,夯实了开放教育、社区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中职、高职与本科的贯通培养基础。成立了襄阳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指导各县区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学校学子和教师连年在专业技能大赛和教学能力大赛上斩获国家级和省级大奖,办学成绩逐年攀升。毕业生就业率年均保持在95%以上,60%左右毕业生实现了在本省、本市优质企业就业。学校是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湖北省软件外包人才培养基地、湖北省退役军人培训基地。学校牵头成立了襄阳市汽车工程学会、襄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会、襄阳市旅游学会、襄阳市心理学会等学术技术平台,组织开展学术交流、产业技术对接和技术培训,积极促进地方科技发展。 “十四五”期间,学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确立了“创新、特色、内涵、集群”的发展新思路,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高举特色旗帜,擦亮汽车品牌,在奋力打造汉江流域高质量发展标杆城市建设进程中承担新使命,为建成特色鲜明的湖北省高水平院校而努力奋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介绍 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鹤岗市师范学校及鹤岗矿务局师范学校、鹤岗财经学校,至今已有63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地处黑龙江、松花江、小兴安岭“两江一岭”围成的金三角区域—鹤岗市,坐落在黑龙江流域美丽的梧桐河畔。东南面临松花江与佳木斯接壤,西屏小兴安岭与伊春为邻,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拥有萝北、绥滨两个国家一类口岸,黑龙江是世界上最长的无污染界江之一,穿越小兴安岭的莽莽群山缔造了壮美的龙江三峡,是普京虎登陆中国的最佳生态之地,被誉为“南海避寒、北江消暑”的旅游胜地。这里是黑水女真的故乡,是满洲皇族的发祥地,清金文化的聚集地。是新中国医学和电影的摇篮,中国医科大学和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就在鹤岗。这里是北国煤都,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对现代化竖井,曾是全国第四大煤矿。这里曾迎来以杨华为代表的北京的第一批垦荒知青,是郭颂、殷秀梅、刘佳等著名艺术家的故乡,丁玲、张抗抗、郭颂、姜昆、濮存昕等文化名人都曾在这里学习、工作和生活过。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清金文化、俄犹文化、抗联文化、垦荒文化、知青文化、矿山文化。这里被确定为黑龙江省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十大重点景区之一,拥有大届江、大森林、大冰雪、大湿地、大农业、大矿山、大石林等原生态保存良好、类型丰富多样的文旅资源。 学校坚持“以教师教育为主体,同时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积极为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坚持“打造特色,多元发展,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建设省内有一定影响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目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招生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模式,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 学校办学条件完善。校园占地面积50.5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6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963.85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51.13万元,图书馆藏书40.87万册。学校现有教学楼二栋,艺体综合楼一栋,内设篮球馆、排球馆、乒乓球馆、体操馆、舞蹈馆、琴房;有标准化体育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等运动场地;设有餐厅超市综合楼和可容纳5000余名学生的公寓四栋,附属小学一所。先后建设了教师教育综合素质训练中心、学前教育实训中心、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中心、财会电算化实验室等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20余个。 学校设有人文教育系、小学教育系、学前教育系、外语系、体育系、职业技术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7个系部。现有专任教师207人,“双师型”教师132人。全校现有教授及正高职28人,副教授及副高职147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29人,副高及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50.6%,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37.4%,双师素质教师占63.5。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2名,获曾宪梓基金奖2名,省级名师4名,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学科带头人1名,市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6名、拔尖人才15名、优秀人才13名。 学校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小学教师和幼儿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黑龙江流域文化研究基地、鹤岗市农村管理干部培训基地。2011年我校率先成为全省9所高职(专科)院校进行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院校之一,2013年我校又被列为全省6所高职(专科)院校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紧缺人才培养招生录取试点院校之一。招生区域辐射到全国24个省、自治区。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南国防职院”)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教育厅直属管理的公办高职院校。学院前身为1962年中国兵器江南机器厂创办的职工工艺技术培训班。2008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改办为湖南科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学院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移交至湖南省人民政府管理,成为湖南省教育厅直属高职学院。2016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更名为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设有“四院一系二部”:武器装备制造学院、武器装备维修学院、车辆工程学院、军士学院、建筑工程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和公共基础部。学院始终依托中国兵器行业和国防军工企业办学,紧密对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光电信息、武器制造、特种化工和军用车辆四大业务板块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人才需求,目前开设有机械设计与制造、应用化工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各类专业(含专业方向)32个。其中湖南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 学院是中央军委和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定向培养军士高等职业学院,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学院优秀学院,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理事单位,全国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湖南省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定点机构,中央财政支持的武器制造专业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兵器系统高技能人才培养骨干学院,定向培养国防军工行业高技能人才的骨干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工程与航天学院实验人才培养基地,湖南省华中数控维修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94人,具有高级职称或硕博以上学位教师比例达50%,各类在校学生5675人(其中军士生2400余人);固定资产2.3亿元,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480万元。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劳模教师1人,全国教学园丁1人,湖南省五四奖章1人,湖南省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莲城工匠2人,湘潭市技能大师3人,湘潭市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 2014年,总参谋部和教育部联合下文《关于做好2014年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工作的通知》(参动〔2014〕5号文件),批准我院为定向培养直招军士单位。目前,我院在校军士达2400余人,已经成为全国48个定向培养军士单位中培养专业数和学生规模居前五位的地方高职院校。已有2014-2019级共2900余名军士生光荣入伍,为定向培养陆军、火箭军部队提供了高素质的技术支撑力量。学院是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2018年、2021年)合规性评价等级a类22所学校之一。连续8年获得湘潭市综治民意调查高校排名第一。 办学60年来,学院坚持质量立校、内涵强校、特色兴校,秉持“德能兼融 行知并重”的校训,传承“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弘扬“军工品质、忠诚奉献、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的学院核心价值观,坚持“植根兵器工业,对接高端制造,坚持军地融合,打造三个‘高地’”的办学定位,服务国防军工与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实施“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军民融合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军工办学特色,创办军工特色鲜明、湖南省内一流、国际国内知名的高等职业教育。 未来3—5年,学院将进一步深度对接国防现代化建设、 军工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军民融合,聚力创新、聚焦质量,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各类在校学生力争达到8000人规模, 其中为军队培养军士规模占在校生总数的1/3,为国防科技工业行业企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规模占在校生总数的1/3,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规模占在校生总数的1/3;努力将3个专业群进一步建设成为高水平专业群;形成科学合理的军士人才培养体系和军工特色鲜明的文化育人品牌;将学院打造成为校企合作、军民融合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军工特色鲜明的高职学院,积极探索、不断创造条件开展高职本科人才培养。 “巍巍韶峰,滔滔湘江,这里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传承和弘扬新时代人民兵工精神,扎根伟人故里办军工特色鲜明的高职学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民办合肥财经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位于国家科教名城、创新之都——合肥市,坐落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方兴大道上,毗邻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有128路、149路、606路公交车直达学校,距地铁三号线幸福坝站仅300米,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30分钟路程,交通十分便捷。   学校经过20年的办学积累,现占地面积841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近几年又投入3个多亿新建了现代智能化图书馆、多功能体育馆、室外灯光篮球场、安徽省唯一的室内攀岩馆、体现财经特色的文化广场、庄重典雅的南大门、湖光山色的香蕙湖、绿意盎然的雁归园等校园基础设施,使得校园环境更加优美,面貌焕然一新。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倾力打造的“六尺巷文化园”,在全国高校中形成了独特的德育教育基地和人文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开设了45个专业,涉及“财经商贸、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土木建筑、资源环境与安全、教育与体育、文化艺术、旅游、交通运输、医药卫生”等十个专业大类。为了主动适应“人工智能 、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大健康、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和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确立了“打造财经类专业品牌新优势,培育现代服务业专业新特色,拓展电子信息类和装备制造类专业新空间”的专业定位。   学校各级各类在校生16000余人。教职员工518人,其中专任教师397人,硕士及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53.25%,各级各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148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达51%,企业兼职教师236人。学校还聘请一批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专家教授以及企业高管、工程技术高级人员等到校任教或担任客座教授,形成了一支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高度重视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先后建成了财会、金融、直播电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综合、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建筑工程、企业运营仿真(vbse)、智能无人机、艺术传媒、城市轨道交通、早幼托与学前教育、创新创业等十五大实训中心及58个实验实训室,生均工位数0.66,仪器设备总值4700多万;校外建立了161个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保障。学校是安徽省智慧校园试点建设学校,开发并建成了云桌面技术、学工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在线考试、招生报名等信息化管理平台;拥有纸质图书100万余册以及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学校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合肥财经—讯飞人工智能学院”,共同投入1000万元携手打造国家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讯飞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开放实训平台;与tcl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实现学生“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与卓雅教育集团共建“现代服务业学院”,打造早幼托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基地;与合肥华安脑科医院合作共建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培养各类护理专门人才和健康服务与管理人才;与安徽电视台合作共投共建“乡村振兴产业直播电商学院”,培养直播电商急缺人才;设计学院成立创意设计研究院,进行引企入校,搭建集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社会交流于一体的创意创新实践平台;建筑工程学院利用专业优势,积极服务行业与企业,毕业生市场供不应求。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路径,不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毕业生的质量持续提升,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   学校不断提高国际合作交流和开放办学水平,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与广州美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先后与英国、美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泰国等多个国家的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英国东伦敦大学(uel)合作的专本连读项目“营销与策划”“金融管理与实务”两个专业2015年正式招生。与南京审计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合作,服务于学生多样性的学历提升要求。   2019年9月,学校正式成为卓雅教育集团的一所高校,集团丰富的办学资源以及先进的办学理念,使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学校将在卓雅教育集团的领导下,在党委的监督保障下,以“特色强校、提质升本”为目标,积极实施 “十四五”发展规划,弘扬“励志明德,攻术践行”的校训,坚持“扎根合肥,借力粤港澳大湾区,面向长三角一体化,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为创建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公众职业本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学院于2004年由上饶市农业学校、上饶市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江西省文艺学校上饶分校等三所中等专业学校合并成立,2015年江西凤凰高级技工学校并入。学院至今已有71年办学历史。 学院广信校区占地面积502.8亩,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室70余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032万元,图书馆藏书16.3万册,建有校外实习基地32家。学院各类在校生1.4万余人,教职工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23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147名,教授、副教授职称以上105人,每个专业有1-2名专业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8名,拥有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团队和省级精品课程12个。 学院设有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与自动化学院、大数据学院、文化旅游学院、乡村振兴学院、会计金融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数字产业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和江西凤凰高级技工学校、上饶市中等专业学校2个附属学校。开设应用电子技术、大数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37个专科专业。其中,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院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院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 学院加大与德国f u萨克森职业学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饶分公司、江西亿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爱驰汽车)和江西捷配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等百余家知名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全面对接上饶“2 4 n”产业集群,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方正、宏大、精深、和谐”校训,本着“问计于师生、问需于师生、问效于师生”原则,努力实现“十四五”期间“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建成江西省地方一流高水平高职院校”的目标。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全国计划内统一招生的综合应用型普通高等院校。在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厅的关心帮助下,在四川开放大学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学院初创于200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开放大学(原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于2007年全面接办华新学院。2011年,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院坚持规模、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办学实力和水平逐年提升。开大接办十余年,办学规模由不足800人发展到万人大学。学院设有18个党政部门、7个二级学院。经过多年的磨砺,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居同类院校前列,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一大批基层复合型应用人才。 学院巨资投入,建设规模宏大。校园环境优美,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标准运动场和校园美食城等软硬件配套设施完善。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含技能型教师在内的专兼职教师6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100余人,有博士、硕士学位200余人。 学院定位于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度重视内涵建设,围绕学院办学特色,重点支持专业群的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新商科、新工科为主体,建设多专业群协同发展的专业生态体系。目前共组建有9个专业群,开设49个专业及方向。其中包括教育部高职创新发展骨干专业2个(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全国电商行指委骨干专业2个(移动商务和网络营销和直播电商),省级重点专业1个(电子商务),省级特色专业4个(建设工程管理、现代物流管理、软件技术和市场营销),四川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刺绣设计与工艺)。另外,建设有四川省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四川省高校“课程思政”认定示范课程2门,四川省高等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1门、四川省民办高等院校优秀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以及四川省服装技能鉴定考评基地、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网店运营推广等1 x证书考评点等书证融通试点项目多个。 学院积极开展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努力探索校企专业共建、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大重点实验、实训室建设的设入,通过校企合作引入行业龙头企业的先进设备和实训体系,充分满足各个专业的教学实验、专业技能实训的需要,实训室仪器设备价值5000余万元。目前,建设有华为ict学院、医护实训中心、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级服装实训基地、学前教育实训中心、腾讯云大数据实训中心、京东电商谷、新华三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中心、北方汽车产教园区、迅腾互联网研发实训中心、金蝶会计工厂等校内实训室60 余个;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校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00余个,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实习及就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