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2683.jpg)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2010年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绿色低碳、生态环境、节能安全等相关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特色,隶属广东省教育厅。学校是在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
![](/uploads/image/_img/domain.a22df44.png)
![](/uploads/image/_img/tel.afaa642.png)
招生电话:0757-81773122,0757-81773133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uploads/image/_img/isfive.ac16c95.png)
专科(高职)
![](/uploads/image/_img/isshow.dd33c37.png)
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uploads/image/_img/location.278adac.png)
359名
校友会高职ⅰ类
![](/uploads/image/_img/code.ef260c5.png)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3282.jpg)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由福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师范办学历史的老校,其前身为创办于1903年被誉为“闽师之源”的全闽师范学堂。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中,培养了冰心、林默涵、邓拓、翁良毓等许多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仁人志士,以及时代楷模吕榕麟等千名校长、万名教师,培养了一代代表演艺术家和全国道德模范王锦萍等众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曾为我校题词“严谨治学,桃李芬芳”。
学校是全国首批健康学校、福建省文明校园、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发展潜力排名高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学校现有旗山校区、仓山校区、甘蔗校区、福清校区、光禄坊校区、工业路校区六个校区,占地1042.39亩, 建筑面积39.3万平方米。学校设有教学单位12个,福州市艺术学校、福建省福清卫生学校和附属实验小学、4所附属幼儿园等7个直属管理单位以及附属永泰幼儿园、附属永泰小学等2个指导单位,并立项建设附属中学1所。在编教职工(含附小附幼)748人,高校专任教师596人。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名,中国戏剧“梅花奖”2名,省级各类名师24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学校是福建省教师教育振兴计划实施校,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是承担福建省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男生培养计划的专科院校,是全省唯一承担闽剧表演艺术人才的高职院校。学校开设师范类、工科类、艺术类、医护类专业41个,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非全日制在校生近6000人,培训学员年均3万人。其中,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28项,省级专业建设项目48项,目前,职教集团(联盟)国家级1个,省级2个,市级2个。省级高职院校产业学院6个,省级实训基地10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31个。
学校坚持政校企协同育人,成立闽江文旅演艺职教集团、福州闽江职教联盟、福建省闽剧艺术发展联盟、福州幼教集团、福州康养职教集团。建有华为信息技术学院、物联网智慧生活体验与研究中心、物联网生产性实训基地、汽车实训基地、福建省vr/ar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海外华文师资培训中心、食品与药品检测技术联合实验室、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学校成立以福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为董事长的校董事会,建立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互利共赢的紧密型、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办学机制。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承担福州市委、市政府“对接国家战略建设海上福州”重点项目。实施海丝沿线国家华文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留学闽师”“一带一路”双语商贸人才培养等项目,招收外国留学生,培养沿线国家中小学与幼儿园教师、打造海外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品牌。2021年,柬埔寨华文基础教育师资培训项目入选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2022年,学校获批教育部教育援外项目。
学校秉承养浩然气、广仁爱心的校训,坚持“立教八闽,涵育四海”为办学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冰心文化”闽师素养育人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五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47项;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46项,省级奖项644项;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获奖成绩均居全省职业院校前列。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师范类就业率稳居省同类院校前列,非师类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社会满意度高,学校美誉度高。在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福建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就业创业竞赛中成绩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管理与就业创业工作研究分会理事单位。
闽师百年,匠心育人、初心筑梦。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勇担社会责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应有贡献。
●荣誉表彰
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2021年)
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
福建省文明校园(2021年、2018年)
福建省共青团系统“先进集体”(2019年)
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
福建省首批服务产业小学教育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单位
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2017年)
福建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年)
福建省校园安全稳定先进集体(2015年)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
福建省学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
福建省五一先锋岗(2012年)
福建省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示范校(2012年)
第十一届“省级文明学校”(2011年)
福建省大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
“书香校园”全民阅读示范点(2019年)
福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
福州市综治责任目标管理考评优胜单位(福州市属高校唯一)(2018年)
福州市“五一先锋号”(2018年)
福州市先进职工之家(2018年)
福州市先进职工小家(化学与生物工程系工会小组)(2018年)
福州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标兵(2017年)
首批列入高雅艺术进校园参演院团的省内高职院校
福州市5a级平安校园(2016年)
福州市“巾帼文明岗”(2013年)
福州市“五一先锋岗”(2012年)
福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示范校(2012年)
福州市教育系统工会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福州市教育系统工会经审工作先进单位
福州市教育系统女工工作先进单位
福州市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
福州市“诚信教育示范学校”(2011年)
福州市先进基层团组织(2010年)
福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
福州市“平安先进单位”(2010年)
福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
福州市文明学校(2008年)
福州市“平安校园”(2008年)
●项目基地
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国家级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
福建省公务员培训基地
福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福建省小学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单位
首批承办小学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男生教育试点
文旅类多元投资主体职教集团
东南亚华文师资培训中心
中柬华文师资培训中心海外办学点
福建省乡村校长助力工程和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承办单位
●全国协会学会
中国教育学会儿童文学教育学会理事单位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管理与就业创业工作研究分会理事单位
全国地市级教育学院协作体
全国十城市高考备考协作体
●省、市级协会学会
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单位
福建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单位
福建省合唱协会团体会员单位
福建省工程力学学会理事单位
福建省高等学校电工学研究会会员
福州市中华职业教育社社员单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3205.jpg)
贵州工程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贵州工程职业学院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办学以来,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和“探工程之理、索职业之道、塑时代新人”的办学理念,强化内涵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体育馆、学术中心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总投资6亿元。学校校园网及教学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完善,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学校领导班子具有丰富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经验,校领导中有教授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名,市县管专家3名,具有专家治校,教授治教的优势。现有教师631人,其中双师型教师99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81人,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76人。
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开放办学之路,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按照贵州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要求,重点建设智慧健康、智能制造、建筑工程、财经商贸、交通乘务五大专业集群;设置了护理、药学、智能控制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会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等25个高职专业;设有护理学院、药学院、装备制造与信息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现代服务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与体育学院等二级教学单位。
学校推行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学校逐年加大对实践教学仪器设备投入,在校内建有护理实训中心、计算机实训中心、建筑实训中心等11个实训中心,建成1.3万平米实训大楼。与法国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共建碧波电工电子实训室2间,强化技术技能培训,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校企合作企业百余家,校外实训实习基地46个。截至目前,学校现有实践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4200余万元。
学校加强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办学环境,力争建成特色鲜明、贵州一流、全国知名的高等职业学院,努力建成职业技术大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1753.jpg)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是一所由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学校于2006年2月设立,前身为柳州师范学校(创办于1940年)。2007年5月,柳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柳州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和柳州市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整体并入学校。学校坐落于柳州市官塘职教园区,校园占地面积1003亩,以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导,集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国际留学生教育和技能培训于一体。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达92%以上,获得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全区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0481人,成人教育在册生3315人。设有师范教育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开放大学等教学单位。学校与鹿寨县人民政府合作,设立柳州城市职业学院鹿寨分院(中专部),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示范改革,实现中高职融通办学。专业方面,开设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42个高职专业,建成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1个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基地。学校为广西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国家1 x证书试点院校。
学校树立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理念,党建工作质量有新提升。2021年6月28日,学校与柳州市委组织部联合,率先在广西成立首家城市党建学院——柳州城市党建学院(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开启了党员教育培训的柳州模式。2022年1月,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外事办(港澳台办)党支部获教育部评为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学校坚持项目引领,深化产教融合,是广西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广西汽车集团、广西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广西建工轨道装配式建筑产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合作办学。现有2个职教集团(柳州建筑装饰职教集团、广西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职教集团),7个产业学院。2021年,“数字化(bim)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入选广西首批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民族工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入选自治区首批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2022年,我校成为广西唯一入选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道路,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创新实施“职业教育伴随企业走出去”,助力柳州职业走向海外,形成以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三国为主,辐射东南亚、中亚以及意大利、匈牙利、德国等30多国的国际教育格局。自招收国际学生以来,学校有来自印度尼西亚、老挝、俄罗斯、巴基斯坦、美国、英国等24个国家的国际学生1200余名,留学生数量长期位居广西高职院校前列。学校依托柳州汽车产业优势,与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深度合作,在印度尼西亚设立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必利达分院,是广西首家在境外设立分院的职业院校;与老挝教育部合作开展订单班人才培养,为在老挝的中资企业培养技能技术人才。2017、2018年,学校连续两年荣登“全国高职高专国际影响力50强”榜单,是广西高职院校中唯一蝉联国际影响力50强的高职院校。2022年6月,获评柳州市委市政府“柳州市贯彻新发展理念先进单位”。2022年8月,成功入选为8个全国“鲁班工坊”有条件运营项目之一。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3129.jpg)
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旨在培养工艺美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艺术院校,于1964年建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保定。2001年10月经河北省教育厅批准,河北工艺美术学校和河北大学联合组建了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2013年2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将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设立为独立建制的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22年9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学院由省国资委划转至省教育厅管理。校园占地面积362亩,现有在校生7800余人,教职工34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60人。现设有风景园林设计、建筑室内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产品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书画艺术(绘画方向)、书画艺术(书法方向)、公共艺术设计、游戏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广告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人物形象设计、首饰设计与工艺、雕塑设计、影视多媒体技术、美术教育21个专业及方向。
办学50余载,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工艺美术为办学底蕴和优势特色,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艺术大师和工艺美术工作者,为传承中国工艺美术以及文化创意、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向未来,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将秉承“立德崇艺,唯美创新”的校训和“自信、自强、和美、奋进”的校风、“教以艺行,育以忠允”的教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推进综合式改革、高质量发展、内涵式提升、特色化办学,扎实办好更有活力、更为优质、更具特色的大学教育,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区域领先、国内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类高职院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1672.jpg)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协会确定的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
学院(校)位于沈抚新区旺力街,地处东北振兴“一带五基地”发展核心区域,距辽宁省会沈阳一步之遥,现代化有轨电车、地铁、公交线路四通八达,是融外观设计现代化,内部设施智能化,园林景观生态化的创新型校园。学院占地面积740亩,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是教学、实训于一体功能全面现代化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校)在做强师范教育的同时,依托抚顺石化新城(国家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和沈抚新区(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形成的石油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环保设备、生物科技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和石化电力装备、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集群大力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与40多家规模企业开展产品研发、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等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学院(校)拥有数字化图书馆,100多个现代化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15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可开展50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学院(校)共设14个教学系部,43个招生专业,以石油化工、建筑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学前教育、小学师范教育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涵盖化工、建筑、师范教育、材料与能源、制造、电子信息、经济管理、艺术、物联网等门类。现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级专业建设带头人2人,省级专业建设带头人5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对接产业集群示范专业3个,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8个, 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中央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国家、省级精品课13门。 学院(校)拥有一支以博士和硕士为骨干,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聘请清史专家阎崇年等国内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聘请“全国机械密封大王”赵林源为代表的一批工人技术明星担任学生技能导师,成立了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构建了“政府主导、行业引领、学院推进”的校企合作共建平台,企业全程参与学院(校)教学与管理。以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为基础,采用“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以赛带训”等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各种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成果显著,在全国石油化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辽宁省汽车技能大赛、辽宁省数控技能、三菱电机杯大赛等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学院(校)与中国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实现联合办学,为学生提供高职升本科(专升本)、自学考试、奥鹏远程教育、电大开放教育等本科学习途径。
学院(校)与韩国浦项大学、翰林圣心大学、韩国新罗大学、韩国庆星大学、日本磐城日中友协等开展合作办学,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比利时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
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学院(校)与抚顺石化新城和沈抚新城100余家规模企业签订用人协议。毕业生曾经在中国神华、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中冶集团、大连英特尔公司、甲骨文公司、三菱电机、三一重工、北汽福田、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北京京东方、青岛海尔、广州亚宝教育集团、义乌东北商会、大连爱儿坊幼儿园、沈阳六一幼儿园等多家优质企业就业。
学院(校)连续多年被辽宁省委、省政府授予辽宁省文明学校、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就业工作创新单位、辽宁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科研先进单位、辽宁省平安校园、辽宁省高校思想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1928.jpg)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高校,坐落在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政治文化中心地带。
济源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原发地,与山西省毗邻,东连焦作,南靠洛阳,西接山西运城,素有“豫西北门户”之称。城市年轻充满活力,经济发达,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多项指标增速和人均水平居全省前列,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40多项几乎所有的国家级荣誉称号。济源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独具魅力,地处华夏文明摇篮地带,愚公移山、女娲补天、轩辕祭天等传说和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厚重的文化,王屋山,被尊为道教“天下第一洞天”;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愚公移山精神,由于毛主席在七大的演讲而举世闻名,并实现了从寓言故事到民族精神,从优秀传统文化到革命文化的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大力弘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精神”,赋予了愚公移山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学院始建于1993年,占地1300亩,有沁园高新两个校区,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拥有国家一级图书馆和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职业技能实训中心。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0余人,博士、硕士近500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教育教学专家、省级教学名师40余人。设有14个教学系部,开设有3个应用型本科专业、63个高职专业,涉及机械、电子、汽车、冶金、建筑、旅游、护理、会计、艺术、教育、计算机等15个专业大类。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5个。荣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20多项,国家和省市科技进步奖30多项。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成人教育3000多人,生源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3%以上。近三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300余项,其中“金属冶炼与设备检修”赛项蝉联两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科技兴农”等4个赛项分别荣获全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银3铜。
多年来,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特色谋发展,以质量求生存,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日益彰显。一是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办学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创建产教融合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卓越、创新创业示范引领、社会服务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全国知名高职院校为目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教育服务对接社会需求的“四对接”办学模式。二是形成了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以学院为龙头成立济源职业教育集团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秉承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形成了校中厂、厂中校、订单式、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等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形成了“围绕产业办专业、围绕专业办企业,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校企办学双主体、合作育人全过程,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切实推进了“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大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阳光工程、511培训工程等,主动对接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积极服务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每年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近5000人,培训各类成人教育学员和技术人员上万名,开展技术信息服务百余次。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华为集团、京东集团、甲骨文公司、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等20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准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甲骨文软件学院、新能源汽车协同研发中心等,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辐射、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四是持续深化盟院合作,学院与民盟河南省委签订盟院深化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在民盟河南省委、省教育厅、示范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与郑州大学等6所本科院校、10多家民盟企业构建了“361 n”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与郑州轻工业大学联办了应用型本科专业,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合作成立了试点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快速提升办学综合实力,为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社会服务贡献度的增强,学院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办学特色和办学成就受到了历届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先后荣获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优秀院校、河南省首批品牌示范高职院校、河南省优质高职院校、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等2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学院发展经验和办学特色进行了纪实报道。
面向新时代,济职人将继续瞄准创建高水平全国知名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秉承“明德 励志 勤勉 精艺”的校训,大力弘扬“团结协作、克难攻坚、勇创一流、争做贡献”的济职精神,不断开创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631.jpg)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由孙彦军(国家一级演员,经典版三国演义刘备扮演者)联合创办于2000年,是一所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良好,教学成果颇丰,师生获奖多项,在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力。2021年我校列入“教育部首批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项目首批合作院校”名单。
学校位于西江中游北岸之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龙母故乡--德庆县。距肇庆中心区88公里,距南江口高铁站 (距离一广州南高铁1小时)10公里(公交直达)。这里交通方便,风光秀丽,人文底蕴深厚。
学校占地面积945亩,建筑总面积26.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290.97万元,已建成5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签订了14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齐全,能够满足艺术类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师生的教学、科研和学习需求。
学校现设有9个二级学院,35个专业,已建成5个高水平专业群,其中,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群获批“广东省首批高水平专业群”。学校现有教师近500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07人,占比22.1%: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65人,占比54.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4人,占比11.1%:“双师型”教师255人,占比52%: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120人,占比24.7%。师资队伍数量适中,结构合理,能够满足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学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思政入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尊崇“科学、求实、厚德、创新”的校训,秉承“以生为本,德技并修,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明确“以艺术传媒类专业为特色,艺术和非艺术专业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办学定位,深化专业结构与在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的“1 x”证书制度,成果显著,“1 x”证书改革覆盖全部二级学院,2021年被评为1 x幼儿照护证书优秀考核站点、1 x器乐艺术指导证书优秀考核站点。
“学思践悟,知行合一”是我校的精神指引,学校坚持强化特色,突出质量,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艺体特长显,国际视野广的现代职场精英。综合利用区域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通过探索差异化的对外交流合作方式,积极开展与境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开放性和国际化。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亚视学子以其优异的表现活跃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文化交流团体,为全国各地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2559.jpg)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创办于2007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近500亩,各类建筑17万余平方米。设有信息与软件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艺术与建筑学院、国际商学院、医学与公共服务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等。开设40个紧贴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目前各类在校生已突破万人。在武书连2021中国高职高专排行榜中,学校入选2021中国一流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共7所);荣登gdi高职高专(民办)top100榜(2022)第22位,位居江苏省民办院校前列。
紧邻上海 核心区位
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紧邻上海,交通便捷、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学校坐落于“真山真水”的高新区,毗邻苏州高新区行政中心,东临苏州大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与原生态的太湖湿地公园和苏州第一名山穹窿山相邻对望。近年来,高新区全面实施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创新载体快速集聚,周边大院大所集聚,高新企业资源丰富,这为学校发展和学生创业就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
名师荟萃 人才强校
学校五年来坚持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改革,教师队伍数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持续优化。学校现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和一支学科专业带头人队伍,聘请了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一批专家、教授、学者担任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五年来,引进特聘教授45人,境外研修访学2人、专业带头人高端研修8人、培养青山学者12人。现有正高级职称教师36人,副高级职称教师8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教师近80%。其中,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9人,苏州市姑苏高技能重点人才3人。
狠抓内涵 提升质量
学校以“厚德、致知、慎微、博大”为校训,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学生为本,教学为中心,全力推进高职特色的学分制和项目制教学改革,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开展与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学校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奖二等奖1项,苏州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学校教师参加全国、省市级各类教学能力大赛获奖3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奖50余项,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学校建成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1项(软件技术专业群)、江苏省骨干专业1项(软件技术专业)、江苏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软件技术“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江苏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1个(移动互联技术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苏州市品牌专业2项(环境艺术设计、电子商务专业)、苏州市优秀教学创新团队2支(软件技术教学创新团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创新团队)、苏州市重点实验室1个(无人机重点实验室),“苏南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基地”获批“江苏高校人文社科校外研究基地培育点”,建有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公共英语)、江苏省“十三五”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8门(程序设计语言基础、sketchup草图大师等)、苏州市优秀新课程3门(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实践、智能手机软件测试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优化专业 就业无忧
学校自创办以来,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围绕地方骨干和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重点对接城市公共服务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域,形成了以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类专业为主体,大健康服务类专业为特色,数字创意、财经商贸、装备制造类专业为拓展,各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学校已逐步打造形成“政校企医”协同、“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实践平台,合作模式由原来的企业冠名班,逐步发展成为合作办专业,到现在的共建企业学院,目前建成“亨通企业学院”、“纽约/纽约企业学院”、“飞马良子企业学院”、“芯才科技产业学院”、“固锝企业学院”等,其中“高博-亨通”软件技术企业学院入选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培育项目;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华为开发者创新中心”;还有德创视觉定向班、中科天启标注定向班等20多个定向班,校外实训基地180多家,充分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11%,其中协议就业率 94.26%,学生就业率连续位居江苏省同类高校前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畅通渠道 多元提升
学校积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升学通道,架设未来发展立交桥。组织在校学生参加“专转本”、“专接本”、“专升本”学习,是“苏州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南京理工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拓展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和培训规模,现有专接本学生1700余人,成教在校生规模3600余人,其中专科生2300余人。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与英国斯泰福厦大学、法国商科联盟、马来西亚精英大学、西印度大学、佛罗伦萨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合作,多层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校际学分互认,为学生海外留学提供便捷通道,是“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院校、留学江苏目标学校,也是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单位。近年,学校与西印度大学以“2 2”模式合作建立了“中国信息工程学院”,已有三届学生毕业升学。
立足当下 走向未来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办学业绩得到了党政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赞赏。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宿舍”、“江苏省文明食堂”、“江苏省价格诚信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国际教育交流先进学校”、“苏州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首批“江苏省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新华日报、中国教育报、扬子晚报、姑苏晚报、苏州日报、江苏电视台、苏州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多次报道。
新的时代新的希望,新的未来新的梦想。当前,全体高博人正以昂扬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全球的视野,积极推进“顺天时、乘地利、求人和”、人才强校、质量强校、特色强校,国际化发展等五大战略,确立了“坚持职业教育,坚持产教融合,坚持特色办学,坚持高师立校,坚持效益优先”的发展路径,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专业具有特色、区域具有优势、国际化办学具有影响的国内一流高水平特色学校,成为区域内高水平特色应用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2010.jpg)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湘潭市人民政府主办,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公办医卫类高职院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915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的广德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学校视察。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设有临床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医疗设备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医学基础与公共课部,开设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预防医学、护理等22个专业(方向),在校学生约15000人。在职在编教职工1017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等正高职称52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级职称教师270人,“双师型”教师210余人。
学校有一所直属附属医院(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10所附属教学医院,即附属中心医院(湘潭市中心医院)、附属康复医院(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附属湘潭一医院(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湘潭妇女儿童医院(湘潭市妇幼保健院)、附属湘潭县医院(湘潭县人民医院)、附属湘乡医院(湘乡市人民医院)、附属湘乡二医院(湘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附属桃江医院(桃江县人民医院)、附属怀化医院(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附属中医医院(湘潭市中医医院)。建有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医学美容技术、眼视光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药学中药学等7个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有空军总医院、南部战区总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200余家医卫类定点实习就业基地。
学校是湖南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临床医学专业群、护理专业群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群)建设学校,是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省文明校园、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省基层卫生本士化人才培养基地、省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结业考核唯一考点,是教育部、财政部“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和省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培训项目单位。
学校以服务地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为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医卫人才,连续两次成为湖南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重点项目单位,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长效办学新路。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3185.jpg)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始建于1949年,2014年升格为卫生类高职院校,2020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22年获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23年以3个“显效”的成绩通过教学诊改复核。
学院是皖北地区唯一公办卫生类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蚌埠医学院本科继续教育教学点。学院培养了近6万名中高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为皖北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坐落在宿州市大学园区,占地面积740余亩。设有护理系、药学系、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系、公共基础部和思政部5个教学院系部;现有护理、临床医学、药学、中医学、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15个招生专业,护理专业群列入安徽省“双高计划”专业群培育项目。拥有1所直属附院、3所非直属附院、教学医院、省内外实习基地60余所。
学院面向安徽、湖南、贵州、云南、河南、河北、湖北、四川、江西、广西壮族自治区10个省份(自治区)招生,目前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数10661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18人(含直属附院),拥有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高等学校拔尖人才5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院级教学名师56人,省级教坛新秀10人,享受市政府津贴5人,获市级青年科技奖4人,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以上教研、科研项目120余项。
学院办学条件优越。现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美容技术、药学等10个校内实训中心(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313万元。纸质图书57.93万册、电子图书30万册,电子资源总量达到8000gb。
在宿州市委、市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和悉心帮扶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立足皖北、面向全省、服务长三角”的区域定位,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
学院秉承“严谨、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推进“产教融合、医教协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立足皖北、面向全省、服务长三角,努力建设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积极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2023年以来,学院与安徽医科大学成功联合开展护理、药学专业专升本学历教育;设置了逸夫师范学校、灵璧师范学校2所中专分校。承办省医药类毕业生就业市场,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65%。承办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半决赛和省职业技能大赛药品生产技能赛项,教师和学生共计获得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级职业规划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及优秀组织奖,在职业教育标志性成果培育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扩建工程剩余6.44万㎡的理论楼、实训楼、院系楼、学生生活服务用房也于去年全面投入使用。
学院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深化医教协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路径,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不断强化师资培养,优化专业布局,深化内涵建设,办学实力和区域影响力显著提升。当前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指示,紧抓“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稳步推进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指标全面达成,为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夯实基础。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