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教育部审批,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立,泉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校于1890年,前身为泉州培英女校、福建泉州幼儿师范学校。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532亩,现有东海和永春两个校区,设置1...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595-22392291,0595-28852265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215名 校友会高职ⅲ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武汉铁路技师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管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业务接受省教育厅管理和指导。学院前身是1972年建立的武汉铁路司机学校,2005年9月,按照企业分离社会职能要求,由武汉铁路局移交省劳动保障厅(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管理。2013年8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以武汉铁路司机学校为基础,与湖北省轻工技校合并组建武汉铁路技师学院。2015年3月,省人民政府同意以武汉铁路技师学院为基础建立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2017年1月,湖北省纺织工业技工学校本部并入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武汉铁路技师学院)。 学院校园面积179.8亩,建筑面积5.88万平方米,建有7个现代化实习实训中心、80个实验、实训室、80个多媒体教室,共有教学仪器和实习实训设备1127台套,教学仪器、实习实训设备总价值2634万元。另有占地400亩的中华科技园新校区正在筹建当中。图书馆现有藏书46.053万册。有在校学生4500多人,年均培训在职职工3000多人次,主要开设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机车、铁道车辆、铁道供电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等特色专业。 学院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武汉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世界技能大赛电气装置项目湖北省集训基地”、“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湖北省特色技工院校”,被教育部和人社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教育部等六部门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第十届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被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党委先后三次被湖北省委和省直机关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学院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钢狮咀1号 乘车路线:乘72、576、591、777、817、905、908等公交车在珞狮路壕沟站下车,再转其他交通工具前往。 学院咨询电话:027-87643557 学院招生咨询电话:027-87643117、88778071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自治区教育厅,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实验校,自治区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自治区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自治区文明校园,自治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自治区“互联网 教育”试点学校,自治区高校人员总量管理试点单位,首批全区高校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单位,宁夏现代服务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学院牵头组建的宁夏现代服务职业教育集团获批国家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学院占地面积577亩,校舍建筑面积10.95万平方米。建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宁夏现代商贸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和跨专业实训平台。多功能专业研修室9个,智慧教室98间,校内实训室34个。拥有校内实训工位220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8个。图书馆藏书44.7万册。 目前在校生5370人,内设机构24个(其中行政处室11个,教辅部门4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系部6个,群团组织2个),全院教职工328人,其中,专任教师220人,教授19人,副教授66人;博士3人(含在读博士),硕士201人;双师型教师86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3人,自治区高端会计人才6人。院级教学名师5人,专业(学科)带头人22人,骨干教师23人。 学院设会计系、金融系、信息与智能工程系、经济贸易系、外语外贸系、通识教育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7个教学单位,招生专业及方向32个,涵盖财经商贸、电子信息、土木建筑、教育与体育、文化艺术等5个专业大类,形成大数据与会计、金融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现代物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英语6大专业群。其中,国家示范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5个,自治区骨干示范专业4个,自治区高水平专业群2个。 学院积极推进招生制度改革,试行普通高考招生、分类考试和自主招生并举的考试招生制度。毕业生就业率持续稳定在96%以上。 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招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先进单位”“自治区教育系统民主管理示范学校”“自治区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自治区政务公开先进集体”“自治区节水型高校”“自治区平安校园”等荣誉。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教育部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单位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 ☆湖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 ☆湖南省智能制造稳就业公共实训基地 ☆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湖南省对外劳务特色培训基地 ☆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全国高职院校魅力校园 ☆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认证培训基地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 ☆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湖南省高校易班建设先进单位 ☆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教育部“1 x”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优质省级基地 ☆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学校 ☆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 ☆湖南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单位 ☆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湖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湖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优秀单位 ☆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全国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湖南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基地 ☆湖南省中小企业职工培训示范基地 ☆湖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创办于2001年8月。现有在校学生211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900余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 办学成就辉煌。2006年获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08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21年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职教职工1094人,其中专任教师629人。教授及正高级51人,副教授及副高级33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40人,聘请行业、企事业单位696名技术、管理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专任教师中有省级教学名师(课程思政)2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级双带头人标兵1人,省级技术能手4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获得者4人。有省级专业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近五年来教师立项省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220余项,发表论文1400余篇,出版专著40余本,获得省级以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和科技创新成果奖励20余项。 专业门类齐全。设有12个二级学院,构建形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医药卫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9个专业群。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管理、护理、中医学等44个专业,其中国家骨干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服务产业能力专业2个,省级楚怡高水平专业群3个,省级精品专业3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2个,省级it改革专业2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7门,课程思政示范性课程2门,优秀教材5部。专业紧贴市场需要,突出职业特色,2019年、2020年入选湖南高职院校“教学资源20强”。 培养模式先进。学院致力于“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坚持“教、学、做合一”,在全国首创“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上岗”的乡村振兴带头人培养模式。建立了“课证相融、训赛相通、教学相长”的实践教学机制,“教室、车间合一”、“小学期分段育人、真实岗循环进阶”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被评为湖南省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省现代学徒制优秀案例。 实训环境优越。学院建有全省一流的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农林技术实训中心、康养技能实训中心等19个实训中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394元。建有医教协同育人培训基地50个,拥有附属医院3所。建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10个,其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师资认证培训)基地4个,省稳就业公共实训基地1个。 社会服务完善。近五年,校企合作攻克关键技术难题220个,获专利161项、软件著作权156项、省市级教科研成果奖23项,2019年入选湖南省职业院校“服务贡献20强”。稳步推进1 x证书制度试点,有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等13个x证书参与试点;依托专业,服务社会,全省职业院校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安全培训与技术服务中心面向应急管理行业开展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50余个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在全省形成较大影响力。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健康发展,育婴员、养老护理员、保健按摩师等特色培训蓬勃发展,近年来学员取证率达90%以上。 生活条件便捷。图书馆藏书总量90余万册。标准学生公寓内有洗衣房、卫生间、阳台、衣柜书桌、热水开水、宽带电话等。校内提供医疗保健、心理咨询、健身洗衣、邮政速递、自助取款等生活便利服务。学院建立了奖、助、减、免、补、勤、贷七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对困难学生提供助学金、助学贷款及减免学费,受助率达30%,各类奖助学金2000―8000元。学院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可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就业渠道畅通。学院与400多家大中型企业及医院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合作关系,每年邀请几百家用人单位在学校举行大规模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部分专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入学即意味着就业。毕业后由学院负责推荐工作。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多年被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交通条件便利。娄底位于湖南中部,毗邻长株潭地区,系全国十佳宜居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湘黔、洛湛铁路、沪昆高铁、沪昆高速、二广高速、长韶娄高速、娄怀高速贯通全市,乘高铁到省会长沙仅40分钟,乘火车可达湖南任一市州,交通十分便利。学院位于娄底市中心城区,校园环境优雅舒适,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
学校介绍 一、学校沿革。辽宁理工职业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辽宁省第一所职业本科大学,位于锦州市滨海新区,依山傍海,风景优美。学校2003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转制为锦州商务职业学院,2010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辽宁理工职业学院,201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晋升为本科高校,202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理工职业大学。 二、学校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73人,生师比为17.84:1。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3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0.84%;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2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57.42%;本科专业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教师44人,占本科专业专任教师总数19.56%;“双师型”教师232人,占专业教师总数50.11%;企业一线兼职授课教师14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25.65%。辽宁省教学名师16人、辽宁省职教名师3人、辽宁省优秀教师2人、辽宁省专业带头人4人、辽宁省骨干教师2人。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竞赛和教育教学改革,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国家级竞赛奖项7项、省级竞赛奖项67项、市级科技奖6项,获评省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 三、办学基础条件。学校现已形成校园占地63万㎡,教学生活用房33.4万㎡(含在建),教学设备值为1.15亿元,图书102.55万册,校内实训室163个,校园绿化面积40%,基本形成满足10000名在校生规模的花园式美丽校园。 四、管理体系。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校长负责、党委保证监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管理体制。学校机关下设行政、教学、学生等24个处室;下设四个教学部、九个二级学院。逐步推进“学校管理、院系办学、第三方评价”的管理机制。学校坚持“依法治校、政治建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质量立校、创新兴校、安全护校,创建名校”的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现代大学管理体系,建立执纪必严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治理效能。学校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机制,充分发挥师生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建立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营造高质量教书育人环境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五、学校类别、属性和特色。学校确定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类型,坚持职业教育属性,明确为社会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坚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专业能力建设为根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主题,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六、专业建设。学校坚持以新时代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围绕机电、建筑、信息、管理、现代服务等9个专业群的发展方向建专业。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有6个本科专业招生,包括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工程造价专业。2021年教育部批准增加3个本科专业,包括建筑工程专业、大数据工程技专业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2022年招生的本科、专升本、专科专业数量共计31个。有4个专业群(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获批省级兴辽卓越专业群建设项目。1个专业获批省级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2022年学校获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九个职业本科专业获批学士学位专业授权。 七、文化铸校。 一是强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坚持公办民办都是党办的办学理念。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坚定“姓党、信马、爱国、为民”的政治立场,发扬“长征精神”艰苦奋斗,努力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二是举办者倡导的德恒教育理念和德恒育人目标,德恒教育理念“听党指挥、自强不息、尊道崇德、以律治世”。德恒育人目标“人心向党、精神向上、品德向善、事业向好”。 三是建校以来全校师生形成的校园文化共识有:校训“自强不息、守正创新”。校风“风清气正、勤奋务实、和谐创新”。教风“爱生知生、诲人不倦、引领悟性”。学风“勤学苦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政治理念“听党指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工作理念“勤敏用心、尽职担责,创新发展”。自律理念“学以致用、严实作风、高尚人格”。团队精神“团结一心、科学规划、锐意进取、创建卓越”。座右铭: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八、办学规模。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我校办学规模为3000人,2010年省政府批准我校办学规模为5000人。2020年教育部批准我校办学规模为12000人。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9269人,其中本科生4145人,专科生5124人。高职扩招生961人。预计到2025年本专科在校生达到12000人。目前已有16届专科毕业生16241人。学生就业率连续14年在96%以上,2021年荣获“辽宁省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贡献奖二等奖”,2022年荣获“辽宁省就业工作突出贡献一等奖”。 九、育人模式。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作,与国内知名的规模企业建有产业学院6个、开办订单班(定向班)25个、开设现代学徒制专业1个、建立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3个。学校还与92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搭建广阔平台。1个产业学院获批省级兴辽产业学院。 十、学校获得的荣誉 2008年学校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学籍管理先进学校”荣誉称号; 2011年学校被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授予“辽宁省优秀民办学校”荣誉称号; 2012年学校顺利通过辽宁省教育厅专科办学水平合格评估; 2014年学校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5年度学校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授予“辽宁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宣传动员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 2016年学校党委分别被中共辽宁省委和中共锦州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被锦州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授予“锦州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17年在全省43所高职院校业绩考核排名中有2项名列前茅,其中内部治理得分排名第一、党建得分排名第六; 2018年度学校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授予“辽宁省征兵工作成绩突出单位”荣誉称号; 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高校,被确定全国民办学校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基地;被锦州市政府授予“锦州市征兵工作成绩突出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理工职业大学。被锦州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授予“2020年征兵成绩突出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获批“辽宁省兴辽卓越专业群建设项目”4个、“辽宁省兴辽产业学院”1个、“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专业”1个、“辽宁省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1个、”辽宁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资质”、“锦州市养老护理培训基地“1个、”锦州市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平台“4个。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辽宁省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2022年学校团委被辽宁省团委授予“辽宁省先进团委”荣誉称号,学校信息党支部顺利通过辽宁省党建样板支部验收。学校获批辽宁省科技服务平台2项。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成立于2004年5月,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注册备案的一所专科层次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河南省教育厅。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工业信息化和安全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现代化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学院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郭店镇,目前占地面积703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5亿元,现有在校生8000余人。 基本设施 校内建有教学楼2栋、实训楼1栋、图书馆1栋,学生餐厅2栋,学生公寓10栋,标准化体育场1座,教科研文体中心1栋,校内实训室5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26个,同时校内拥有京东电商学院、百度云商学院等5所产教融合学院。 机构设置 学院设有党委工作部、行政办公室、疫情防控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纪检监察处、质量与发展管理处、教科研处、实习实训处、后勤处、团委、网络管理中心、伙食管理处、图书馆、保卫处18个职能部门,机电工程系、安全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资源与环境工程系、软件技术系、艺术设计系、思政部、基础部六系两部8个基层教学单位。 专业设置 学院开设有安全技术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40个高职专业、8个“3 2”专业和3个五年制专业共计51个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智能制造、现代通信与网络、软件与大数据技术、工业安全技术、网络经济、新能源汽车服务、文化创意、资源环境工程”8大专业群。 目前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与河南信息工程学校两校融合发展,专业发展上以工业互联网“设备 网络 平台 安全 应用”体系为架构,形成了“专业共建、师资共享、学生共培、校园共用”的发展格局。学院始终坚持服务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需求,打造未来行业发展急缺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为河南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信息化和安全技术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介绍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毕节市职教城,占地507亩,现有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在建8万平方米),东校区位于大方县奢香古镇,占地120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学校有90多年的健康服务和64年的办学历史。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共计533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7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1.89%;“双师型”教师342人,占专业教师比例81.43%;研究生学历以上129人,占专任教师比例24.20%。现有高职在校生9689人,集团化办学点3955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1368人。 学校在90余年的健康服务和64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不渝地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最需要的人群培养健康服务人才,现已培养卫生人才6万余人。与我校渊源颇深,被授予“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的新中国卫生事业先驱马海德博士雕像坐落于校园,马海德精神在学校代代弘扬。学校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一老一小”,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人才培养格局。设置有七个教学系、五个专业群(临床医学专业群、护理专业群、药学专业群、医学技术专业群、健康促进专业群),共23个专业。现有实验室208间,实验实训设备仪器4285台(套),生均实训设备价值近万元。 近几年来,按照“1 1 n”的产教融合模式,广泛与省内外医疗机构和大健康产业机构开展医教协同产教融合,现有一家直属附属医院,91家实习实训基地。被评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中华职教社授牌“温暖工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贵州省民政厅授牌“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特色鲜明的旅游类高职院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学校创办于1959年,前身为扬州市饮食公司烹饪学校,先后更名为扬州市烹饪学校、扬州市商业学校、扬州市商业技工学校、江苏省扬州商业技工学校、江苏省扬州商业学校、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2017年升格为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现有九龙湖、扬子津、瘦西湖三个校区,总面积1176亩,其中九龙湖校区为主校区,占地845亩,位于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毓秀路88号,北望高旻寺、南眺扬子江、西依古运河、东临凤栖湖。学校按5a景区标准建设,集萃扬州园林精华,校园小桥流水,建筑古朴雅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理想的求学胜地。 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13822人,教职工748人,专任教师699人。有内设机构31个,包含烹饪科技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国际商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基础部等9个二级院(部)。开设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烹饪工艺与营养等36个三年制高职专业,4个“3 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项目。学院有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点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现代产业学院8个,国家级技能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省级非遗文化职业体验中心1个,扬州市公共实训基地1个,实验实训室144个。实验实训条件优越,多次承担省级和国家级大型比赛。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课题20项,省级课题145项,国家级、省级资源库5项,省级在线课程8项,教师公开出版论著、教材58部,其中省重点教材6项。 学院以“明德尚能,志行高远”为校训,“兼爱尚贤,立己达人”为校风。坚持五育并举,坚持“文化育人”,着力打造“职教特质、地方特色”校园文化。现有85个校园学生社团,其中省级优秀社团2个。学院重视创业创新教育,学生在各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表现突出,获奖20多项,荣获第三届中英“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中国区总决赛二等奖。学院致力于办适合的教育,针对生源特点开展分层、分类教育,建校以来为社会输送了5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综合素质高,技术技能强,深受用人单位青睐,他们遍布全国及海内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学院现为中国-东盟“宝石王杯”国际技能大赛执委会主任单位、中国烹饪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单位、全国数字商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国家数智财经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江苏文化旅游行指委餐饮类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先后成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扬州三把刀”技能培训基地、中国轻工珠宝首饰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餐文化海外推广基地、中英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荣获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绿色校园、首批江苏省平安校园、首批江苏省智慧校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改革开放40年餐饮培养人才突出贡献奖、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乡土技能人才贡献奖等荣誉。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正按照“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强校”的发展理念,秉持“示范性、地方性、特色性、国际性”的发展要求,遵循“理念先导、制度先行、队伍先建、质量先提、民生先保”的发展方略,瞄准“特色鲜明、行业知名、学生慕名、社会美名”的发展目标,致力于培养有敬业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的旅游人才,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努力建设成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优质高职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成立于200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大学专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在校生18000余人,设有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成都市崇州市和中国年画之乡、中国名酒剑南春之地——绵竹市;崇州校区位于崇州市区高铁站旁,与温江大学城连为一体,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以中式园林景观建筑为主,着力打造鲜花校园、一步一景、有着良好的学习环境;绵竹校区以英伦风格为特色、有“魔仙堡”之美誉,校内每一栋建筑都自成风景。 学院设有九院一部教学单位:设计与媒体艺术学院、表演与艺术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文旅与经贸学院、体育产业学院、信息与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部。开设有教育类、航空类、影视表演类、音乐舞蹈类、艺术设计类、财经类、旅游酒店类、文化事业管理类、经济管理类等42个热门专业;其中包括:影视多媒体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摄影摄像技术、学前教育、音乐教育、艺术教育、舞蹈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无人机应用技术(西南首家开设)等特色专业。 学院拥有近千人教师队伍,“双师数字型”教师200余人,均具有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岗位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教授、中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等近百名,中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200余人,学院本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配置了一套完整的实训室。如:图形图像输出与制作实训室、烙画工坊、黑匣子剧场、新闻演播厅、陶艺实训室、无人机综合实训室、蒙台梭利实训室、航空模拟舱、多功能录播室、机舱运行服务与管理实训室等260余间。学院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将学生素质修养和特长发挥纳入课堂,并兴建了标准化的拓展基地,致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勤奋、务实、和谐、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成立于2011年,是一所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下设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医药健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及中职部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66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000余人。2014年跻身万人学府,2018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建校12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为社会输送近4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区位优越 资源丰富 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东莞,毗邻香港、位居广州和深圳两个创新高地之间,是全球知名的制造业基地。是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信息通信产业集聚区、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等十大产业集聚区,具有独特的区域地缘优势和高新产业发展基础。学校紧邻世界500强企业三星、泰科及广东现代国际会展中心等国家级产业园区。位置优越,名企环绕,人才需求旺盛,具有天然的就业、创业优势。 学校周边交通发达,生活便捷,坐拥穗莞深1小时经济生活圈,畅享珠三角城市群优势资源。 条件充足 设施先进 学校占地面积121.3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1.52万平方米。建成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创意设计、财经商贸、土木建筑、公共基础、大健康产业和科创产业园等8大类专业集群实训基地。建成210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建筑面积达23.4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9827.36万元,可开展实训项目数达766 个,可满足各专业所开设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图书馆大楼高12层,面积4.2万平方米,为全省同类高校之最。现有藏书约218多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29多万册,数字资源88.94万册;学生文化中心、音乐厅、体育馆、健身房等场所齐备。 教授治学 名师执教 学校实行教授治学,名师执教。现有专任教师1140人,校外兼职教师365人,其中南粤优秀教师5名,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12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专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占23.33%;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占54.30%;双师型教师54.47%。有20多位国家、省市级的专业学会、协会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专业建设 特色突出 学校先后建成省级重点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品牌专业——大数据与会计;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省级“1 x 证书制度试点”共涉及15项证书、覆盖17个专业;省级专项资金扶持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护理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省内首个电子竞技专业——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建成国家级、省级公共实训基地(中心)4个。近三年有343名学生在国家、省级等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 校企共建 协同育人 学校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简称“双精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与华为云计算、腾讯云、东莞三星视界有限公司、南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700多家知名企业合作,组建校企合作联盟。校内建有“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腾讯云互联网产业学院”“电子竞技产业学院”“东莞市网红直播产业研究中心”“华南电商产业学院”“新餐饮产业学院”“应急产业学院”“智慧财经产业学院”等8大产业学院,覆盖高职中职所有专业。与行业、企业共同建成协同育人基地、培训机构,为东莞企业签订联合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教育合作协议,为学生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科技引领 服务社会 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提升学科水平与增强服务能力相结合,在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对口支援、扶贫和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截止2023年底,全校获立项各级科研项目225项,其中省市级项目121项,学会(协会)类项目104项。获授权专利及计算机软著共205件,其中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86件、外观专利38件、计算机软著76件。开展企业服务项目共164项,横向课题 24项。 就业创业 双轮驱动 学校投入50万元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建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校级专项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及“二级学院工作室”,面积共5998平方米,先后入驻130个学生创业团队,680名学生以此为平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学校下设的创业学院拥有一支43人具有人社部创业培训师资证书的师资队伍。已开办syb创业培训班学员班268期,7237学生获得由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创业培训合格证书,通过率为95.6%。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迄今累计斩获国家级铜奖、省级金奖、省级铜奖、省级季军等数十项大奖。 专本连读 连接海外 学校与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合作,构建“高职教育、本科教育(专升本)”升学体系,开放“专本同读”和“专插本”等多种升学渠道。 学校与韩国、泰国、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等4个国家和地区10余所高校建立国际交流合作关系,并开展了6个联合培养、学分互认项目,其中2个面向社会招生。为校内外有志青年搭建深造平台。 奖学助学 保障学业 学校设立奖学金,建档立卡困难资助等政策性资助。学校设立“学业奖学金、综合能力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干部奖”三种类别。其中,学校特等奖学金3000元/人;一等奖学金1000元/人;二等奖学金600元/人;三等奖学金300元/人。综合能力奖学金500元/人。优秀学生干部奖200元奖品、证书/人。 此外还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生源地贷款、勤工俭学、减免学杂费等资助项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承担国家计划省内招生任务,面向全国招生,专业设置涵盖医药卫生、教育与体育、文化艺术、新闻传播、土木建筑、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公安与司法、公共管理与服务等几大类。有医药健康学院、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教学单位。学前教育专业群获批广东省首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群荣获第二批广东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学校形成了以护理、口腔医学技术、中药学、药学、中医康复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医药卫生类专业为骨干,以学前教育、音乐表演等专业为亮点,综合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与会计、法律事务、新能源汽车技术、工程造价等多专业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专兼职教师500余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5人,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优秀教师8人,广州增城区优秀教师11人,国家和省部级行业协会和专业学会正副会长(理事长)10余人。 学校实行以德立人,以用立业,以特立校;工学结合、产教研相融合,以培养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现有广州校区和惠州福田校本部两个校区,占地约1186亩。学校福田校区建设项目被广东省发改委列为广东省2014-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同时列入了惠州市2015-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截止2021年8月,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科技、体育和文化竞赛共获得市级以上奖励共182项,其中全国性奖励41项,省级以上奖励136项。学校积极推行“双证书”考核制度,采取政策措施鼓励学生参加多职业、多工种技能鉴定。2015年以来,累计为在校学生进行技能鉴定及组织相关考试9100多人次,培训人数达13000多人次。近年来学校教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项,主编参编教材82部,立项校级科研项目91项,省厅级以上项目16项,教师发表科研论文380余篇。2016-2018年荣获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职业院校创业技能大赛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赛项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2020年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荣获第一、第二届“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非遗创新大赛三等奖;2021年荣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应用大赛中(初赛)《java程序设计》一等奖等。2021年6月,师生在“永远跟党走 逐梦新时代——广东省第十四届大中专院校‘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中荣获三等奖;2021年12月信息工程技术学院教师作品在“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教师组二等奖;2021年12月学校在全省民办高校党史知识竞赛决赛中荣获本次决赛(专科组)二等奖, 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过程体现以德为先,学中干、干中学、边学边干、学做结合的特点,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学校正以福田校区校园为依托,积极创办“百名英才、千亩校园、万人学子、4a景区”的现代化高等院校。 学校采用普高、专插本、自考本科以及与国内外院校合作办学相结合的模式,分别与泰国西那瓦大学、台湾育达科技大学、深圳大学、西南大学等院校进行联合办学,形成了以普高教育为主体,自考、专插本、出国留学、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