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铝业职业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与共和国同龄的五〇一厂业余工学院。2004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为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铝行业系统内唯一的一所高职院校,是国家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631-3793001,0631-3793002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110名
校友会高职ⅰ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是经山西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也是全国首批阳光留学教育试点单位。学院由一批海外归国学者创办,拥有中外结合双师型教师242人,副教授以上职称71人,许多专家教授均有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外高校留学或工作的经历,具有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和深厚的国际教育背景。
华澳学院自建校以来,全力打造出国留学特色品牌,经过多年的努力,已与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百所院校建立广泛合作关系,构成国际化教育交流网络。其中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莫道克大学、詹姆士库克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美国玛丽维尔大学,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韩国又松大学,泰国博仁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国际学院、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等名校均与华澳学院签定了友好合作协议,学分互认,专业共建、师资互派、资源共享。学院至今已有近2000名学生通过"2 2"国际专接本硕模式,顺利进入国际知名院校继续深造,毕业后学历通过教育部认证,成长为国际化的商务人才。
学院在外语教学中采用中外教合作,分级教学、小班授课和一对一辅导等多项有效措施,使学生连续十一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并代表山西参加全国决赛;连续五年参加平遥国际摄影节并担任主会场翻译;连续三年作为和约单位参加太原煤炭博览会志愿者活动,获得语言"免培训单位"称号;上海世博会上,由华澳学院76名学生组成的山西省规模最大的志愿服务团,他们的精彩表现,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学院在日常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在校内已经创建了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华为网络工程师定向班、云智慧物联网应用技术定向班等,并于世界服装鞋帽网、当当网、源新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斗星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进行深度合作,实现了适应社会需求的定制化职业人才培养。
学院将继续秉承“国学为本,西学为用”的教学方针,坚持国际化、职业化教育发展道路,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商贸管理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运城护理职业学院是由运城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高等医学职业院校,2011年10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教育部备案,其前身是1970年创办的运城地区卫生学校。学院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复旦西街,校园占地38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西依舜帝公园,东邻运城学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学院现有教职工305人,其中专任教师228人,“双师型”教师130人,高级职称教师46人,硕士研究生110人,国家级职业教育名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7人,曾在省内外各类学术团体担任会长、理事长、理事15人,市级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8人。学院重视教学研究,2000年以来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25项,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50部,出版专著17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生源地分布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现有教学创新团队13个,名师工作室3个,院级在线精品课程5门,其中牙体形态与机能学为“山西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培育建设课程”。
学院下设护理系、口腔系、临床医学系、医学技术系和医学基础部、普通学科部、思政部及一所二级甲等附属医院。开设口腔医学、护理、助产、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眼视光技术、针灸推拿、老年保健与管理等10个高职专业,形成了以护理教育和口腔医学教育为主、医学技术教育为辅的办学格局,并积极进行临床医学类专业建设。护理专业为“山西省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山西省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为“山西省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山西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山西省现代学徒制试点”“运城市1331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助产专业为“山西省职业教育高水平重点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山西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为“山西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山西省职业教育重点专业”。
学院建有功能完善、结构合理、设施先进的教学大楼、实训楼、图书大楼、学生公寓、多功能餐厅和大礼堂、运动场,为全院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学院建有护理、基础医学、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共十大实训中心,实训室总面积10280m2,仪器设备总价值2970余万元。学院图书馆藏书28万册,电子图书13万册。拥有医学教学素材库和临床知识库2个教学资源平台。
学院坚持依托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瞄准职业岗位,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积极推进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在全省及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地建立了11个校外教学医院和130个实践实习基地。联合22家医疗机构、企业和院校,牵头组建了运城市卫生保健职业教育集团。积极开展校际交流合作,荣膺黄河金三角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山西省康复专业联盟成员单位、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卫生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创新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建校52年来,护理学院人立足河东大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创新实践,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精业尚能,厚德济生”的校训,树立“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严谨求是,表率敬业”的教风和“勤学善思,砺能笃行”的学风,大力弘扬“明德至善,精勤不倦”的校园精神,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机制,为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各类医学人才,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与广泛赞誉。
学院先后获得山西省模范单位、山西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五四红旗团委、山西省三八红旗集体、山西省园林式单位和运城市模范单位、运城市文明单位标兵、运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运城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2015年,学院顺利通过山西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承办山西省职业技能大赛口腔工艺赛项。2016年以来,护理、口腔、检验、康复等专业师生在全省及全国讲课比赛、职业技能大赛上荣获一等奖10个、二等奖53个、三等奖71个。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面对新征程和新使命,学院提出“创建一流院校,打造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医学高等职业院校,服务医疗卫生事业,创造灿烂辉煌明天,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座落在风光旖旎的粤东滨海城市——广东省汕尾市城区,是一所由汕尾市人民政府创办,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专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遵循“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内涵发展、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宗旨,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生命线”的观念,坚持内涵发展,注重抓好教学质量,严抓考风考纪,促进良好教风、学风建设和校风的形成;推行“双证书”制度,积极组织开展职业资格考核认定,毕业生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自2001年升格以来,在上级党政和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学院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工作水平评估,学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约640亩(410亩为新校区待建用地),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775.76万元;图书馆藏书47.71万册;校园内无线宽带wi-fi全覆盖。学校设有海洋学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管理学院、经贸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公共教学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9个二级学院。开设47个专业,同时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两个专业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广州市达内软件职业培训学校联合开展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招生。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委员会设立在我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039人,教职工654人,其中专任教师451人,专任教师中教授(正高)24人、副教授(副高)85人,博士56人,硕士269人,双师素质教师221人。
学校积极搭建“两院两站”协同创新平台,与汕尾市科技局、汕尾市海洋与渔业局合作成立的汕尾市创新工业设计研究院、汕尾市海洋产业研究院。2015年,“两院”均被评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中共汕尾市委组织部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科院南海研究所、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单位在我校成立了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人才驿站;设立汕尾市海洋产业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7年,引进博士后研究人员一名,积极开展水生物防病治病研究,为养殖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深汕创新创业基地和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云计算与大数据专业委员会;成功承办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5年学术年会;省内外海洋装备、海洋生物、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互联网、电子商务、装潢设计等行业企业,与我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我校构建了政校行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发展平台。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近年来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在各类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中屡获大奖,其中,五届蝉联全国职业院校创业技能沙盘大赛一等奖,荣获全国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应用技能竞赛一等奖,三年蝉联广东省“挑战杯”特等奖等、idt无线充电应用创新设计大赛全国第一名。
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华南师范大学开放学院开展“相沟通”办学,共开设12个专业,在校专科生可免入学考试报读相同或相近本科专业,修完本科课程考试合格的学生可获得省自考委及华师大联合颁发的本科毕业证书,可申请华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学院设有“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深汕创业基地暨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为毕业生提供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学校根据国家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开设入学绿色通道。学生可申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院实行院内奖学金制度,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勤工俭学岗位,并协助学生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
学校立足汕尾地区,面向全省招生,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临海、临港优势,推进特色发展,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学院代码:12765
电话:0660-3362144 传真:0660-3371568
网站http://www.swvtc.cn/index.htm 微信公众号:gd-swvtc
地址:广东省汕尾市城区文德路 邮编:516600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是吉林省教育厅主管的省属公办全日制职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美丽的英雄城——吉林省四平市。
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建立的普通高等院校之一,曾于建校之初和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时期,两度举办本科教育。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办学能力不断增强。先后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星火计划农民科技培训学校、吉林省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学校、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等。学校是吉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建有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与检测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先进人才培训基地。2020年学校获评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7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单位。
学校经过60余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始终秉持“厚德精术,知行合一”的校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多家企业开展联合办学,着力为社会培养“有理想、爱国家,讲文明、守纪律,能吃苦、稳基层,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5%以上。
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和良好的办学条件。教职工总数38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86人,“双师型”教师166人,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4人。学校占地面积25.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5万平方米。现有多媒体教室147个,专业实验室73个,计算机机房22个,实习工厂2个,校内外实习实训、科研、教学基地近200个。
学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粮食食品、现代制造、行走装备、信息通讯、生物制药、健康护理、建筑测绘、服务管理八大专业群,设立粮油食品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医护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学院8个学院,38个专业。学校按照专业群大类培养,学生灵活选择专业(方向),采取“一院两群三品,平台 方向,学中做、做中学”人才培养模式(每个学院按照一个专业群、一个企业群架构,创建一个品牌专业(群)、引进至少一个品牌企业(国内500强企业)、打造一个人才培养品牌项目),与企业实行深度合作培养,参与实施1 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考取相应技能证书。
学校有完善的思想道德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纪律教育、就业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成长成人成才创造条件、铺路搭桥,努力让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认可。学校有完备的奖、助、补、贷体系,实施“爱心工程”,细化精准资助项目,搭建起集勤工助学、实习实训、求职就业为一体的综合实践平台,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求。
学校坚持就业与对口升学兼顾,为学生专升本提供条件,每年专升本考取率达40%左右;学校设有吉林省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开展自学考试专升本学历教育;鼓励学生在读期间入伍,享受学费减免及国家资助政策,退伍后重新复学。
学校注重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文化等课外活动,现有理论学习类、科技实践类、兴趣爱好类、体育锻炼类、文化艺术类、公益服务类六类22个大学生社团组织。
学校正在向特色鲜明高水平职业高等学校的目标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空军勤务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勤务学院始建于1954年,是一所集空军后勤与装备指挥、技术、管理于一体,覆盖军事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高等军事院校,肩负培养能打胜仗高素质新型空军后勤与装备保障人才的重要任务。
1954年10月,空军勤务学院在山西太原组建成立,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先后数易其名,经过了初建、重建、调整前进和快速发展四个阶段。2003年12月更名为徐州空军学院,2012年4月更名为空军勤务学院,定位为学历教育院校,主要承担空军作战后勤和装备保障研究生、本科生教育,以及生长干部和现职干部的任职培训,是全军培训规模较大的院校之一。
学院办学环境宜人,校园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两汉”文化发源地——江苏省徐州市市区,北依九里山古战场,南临陇海铁路和黄河故道,占地1300余亩,院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素有徐州市“北花园”之称。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于200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并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是我国中部地区第一所专门培养具有外语特长的高级技术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校园占地面积610余亩,建筑面积27.21余万平方米,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928.56余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0.65万册,电子图书61.7万册。在校生9977人。学生寝室设有卫生间、空调、热水器,校园wifi全覆盖。教学楼
目前,学院共设有34个专业,其中“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专业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强势就业专业。
学院紧贴社会需求办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创造了优越的实习实训条件,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54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109个。为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学院还专门建起了功能全面的多语种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包括400余座的开放性外语自主学习室、同声传译实训室、教学录播厅、教学影视观摩厅、境外广播电视卫星接收站等)。
学院组建富有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师四百多名,其中专任教师444人,兼职教师249人,高级职称教师123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374人,拥有11位“楚天技能名师”。为加强外语教学,体现国际化办学特色,学院聘请了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十多名专职外籍教师进行外语教学。
学院坚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技术型、服务型人才为办学定位,以“外语 专业技能”为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推进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高级护理”和“动车乘务”专业获批两个省级名师工作室,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多次获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的表彰奖励。
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国家级、省级的各项职业技能竞赛中争光夺奖,捧回了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湖北赛区一等奖、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湖北省翻译大赛三等奖;“用友杯”全国信息化技能大赛二等奖;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二等奖、三等奖等多项省级及省级以上荣誉。多名青年教师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微课大赛中夺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为了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学院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武汉“8 1”城市商业圈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双方合作建立了10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采取“2 1”模式,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在实习过程中实现就业的双向选择。学院充分发挥地处武汉光谷核心区的地理优势,与武汉市东湖高新产业开发区管理局建立密切校政合作关系,在政府人才部门主导下,学校融入区域发展,专业融入产业发展,定向为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培养配套服务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省同类高校的前列。
2009年“武广”高铁正式运行,学院抓住机遇与铁路部门深度合作,定向培养高铁动车乘务员。目前学院与武汉铁路局、南昌铁路局、上海铁路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已定向培养及输送了2200多名高铁动车乘务员,成为名副其实的动车乘务员培训基地。2013年5月,学院加入“湖北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与武汉铁路局合作建立的实习实训中心被批准为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学院与万豪国际酒店集团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引进国际酒店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服务理念,定向培养五星级酒店经营管理人才。日语、韩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是学院的特色。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逐步推进以及经济建设转型升级发展,小语种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学院的应用英语、应用法语、应用西班牙语、商务日语毕业生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供不应求。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商务、护理、汽车技术服务是学院传统优势专业,均建立有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高水平。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西班牙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学生在校期间可选送到上述高校短期交流学习,毕业后可以申请到上述合作院校继续深造本科和硕士,已有500多名学生通过国际合作办学渠道,走出国门,提升学历层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国办全日制艺术类高职学院,其前身是具有64年历史、被教育部、文化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艺术中专”的天津市艺术学校(原天津市戏曲学校)和具有34年历史的文化部直属、中国唯一培养曲艺表演人才的专业学校——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和服务天津文化强市发展战略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努力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学院以戏曲、曲艺等传统技艺类专业为骨干,以音乐、舞蹈等表演类专业为支撑,以舞台技术、文物修复与保护、学前艺术教育等文化产业服务类专业为辅助。现设有戏曲系、曲艺系、音乐系、舞蹈系、文化艺术管理系、学前艺术教育系、舞美技术系、思想政治教学部等8个教学系部。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果显著,在校生参加历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其他各类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中更是涌现出许多享誉国内外的优秀演员、演奏员,多人荣获各类国家级艺术大奖,其中有24人获“梅花奖”、28人获“牡丹奖”;戏曲表演、曲艺表演、文物鉴定与修复等三个专业,由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民委授予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践行“知行并重、德艺双馨”的校训,整合艺术教育资源,提升办学综合实力,现已成为与天津国际港口城市和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地位相匹配的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是湖南省唯一一所公办综合类艺术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前身是1923年创立的湖南第一所专门培养艺术人才的学校——私立华中高级艺术职业学校(简称“华中艺专”或“华中高艺”)。1951年,“华中艺专”更名改制为湖南省艺术学校,先后经历了湖南省戏曲学校、湖南艺术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湖南省戏曲艺术学校、湖南省戏剧学校、湖南省艺术学校等发展阶段。2002年,湖南省艺术学校与1979年成立的湖南省电影学校合并升格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2018年,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南、北校区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坐落在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松雅湖东岸,总占地面积380亩,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校园硬件设施完善,校园环境典雅别致。
华中艺专自创办以来,培养了周令钊、陈国钊、李昌鄂、王正德、刘迪耕、李立、欧阳笃才、陈白一、易图境、谢凯等一大批杰出美术人才。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更是培养了一大批文艺界名人名家:表演方面有李谷一、龚谷音、左大玢、王永光、刘赵黔、贺小汉、黄卓、张也、雷佳、王丽达、瞿颖、沈伟、吴军、周浩、甘萍、杨霞、赵双午、万茜、沈梦辰、刘赛等,美术方面有聂南溪、黄铁山、张方白、冯放、朱辉、毛光辉等,舞台、影视编导方面有李雄辉、刘江、徐瑛、王珂等,他们都是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学校因此被誉为“文艺湘军的摇篮”。
目前,学校是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基地、全国文化干部培训基地、全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基地,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
学校坚持艺术为本,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德艺双馨,敢为人先”的校训和“围绕舞台,造就人才;立足文旅,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道路,加强产、学、研融合,拓展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新视野,大力弘扬文艺“工匠精神”,积淀了深厚的人文艺术底蕴,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多样化的文化艺术人才。
学校现有5万余名校友、数十位“文华奖”“梅花奖”获得者活跃在国内外文化艺术领域。十多年来,先后创排了湘剧《秦王遣将》《书香天下》、花鼓戏《玩不啰》《五十二家别墅》、音乐剧《同一个月亮》《风华正茂》、话剧《永不凋谢的姊妹花》、革命历史题材花鼓戏《徐特立》等大型原创剧目,获历届湖南艺术节金奖(田汉大奖)、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金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艺术表演、艺术教育、艺术创作的辉煌,为湖南乃至全国文艺事业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现设有戏剧、音乐、舞蹈、数字产业、设计艺术、文化旅游6个专业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体育部)、湖南省艺术学校(中专部)等教学机构;共开设30个专业,构建了以表演艺术专业群为核心,舞台艺术设计专业群、广播影视专业群、文化旅游专业群为支撑的四大特色专业集群,是湖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单位(a档)。
学校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招生,在高职招生的同时,招录五年制、六年制中专学生进行长期艺术教育培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820人;全校教职工531人,其中专兼职教师422 人,正高职称 37人,副高职称 112人,多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和旅游部百名优秀戏曲专业教师、全国档案系统青年档案业务骨干、全国技术能手,多人入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湖南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项目、湖南省“芙蓉计划”湖湘青年英才项目、湖南省职业教育“楚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楚怡”名师工作室,获评省级教学名师、湖南省芙蓉教学名师、湖南省中青年骨干人才专家、湖南省职业教育“楚怡”教学名师、湖南省技术能手、湖南省文旅行业标兵、湖南省直系统五一劳动奖等。同时,学校聘请了一大批国内外艺术名家、行业导师来校任教授艺,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升。
新时代,新征程。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将以建设本科大学为目标,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办学特色,以建设高水平专业群为契机,以更加开放的办学理念,勇立文化和科技融合潮头,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非遗保护和文化传承发展,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全国文化艺术行业高水平示范院校,为湖南建设全国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先行区示范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成立于2005年,是广西最美的大学,学校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教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展开强势的产、学、商、研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创业天地。截止2022年3月,学校有崇左校区、空港校区,占地面积3348.11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6亿元,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23个本科专业,53个高职高专专业,目前,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620人,兼职教师810人,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教学用计算机4167台;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座位数23600个;图书馆藏222.74万册;电子图书178.16万册,生均图书101.85册。学校风景秀丽,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广西首个5g校园,校内实训基地(中心)39个共569间,学校产教融合合作单位416家;成立了广西本科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广西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拥有广西高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还拥有现代化的国际物流综合实训基地、独具边贸特色的国贸综合实训基地、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共享园等,只为学生练就一技之长,更好地成长就业。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6%以上。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倡导用“五创”理念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科技精神的人才,倡导师生以敏感的思维以适应社会和产业热点。学校遵循职业属性,本科标准,产教融合,校地双赢、创新驱动,先试先行的原则,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时代性,树立现代本科职业教育构建“强调技术、突出应用、注重技能、关注创新、兼顾人文”的人才观并以此为核心开展试点工作。我们更懂得感性与理性共进,勤学与悟性同长,师生情真如亲的诱导式教育方式。
我们拥有美丽的校园,还拥有能唱响我们的精神与理想的、青春而哲思的校园歌曲。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出职业人才“三爱、三学、三争”个人德行要求,促进学生“技能 知识 修养”协调发展,厚植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为每个人的“人生出彩”奠基。纵然我们知道,理想很遥远,但我们将执着前行,把学校打造成为文化型、思想型、应用型、创造型,国内知名、东盟有影响的国门大学。
【科学的办学格局】学校设有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院系。开设有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大数据工程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大数据与会计、汽车服务工程技术、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工艺美术、环境艺术设计、现代物流管理等23个本科专业;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学前教育、家具设计与制造、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53个专业,逐步构建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社会声誉】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突出贡献奖”“自治区文明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和谐学校”“全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全区学生军训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示范性标准化学生公寓”“广西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院校”“广西森林校园”“崇左市逐羊森林公园”等荣誉称号;被崇左市树立为“两新组织党建示范单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创立于2016年,同年正式纳入国家普通高考招生计划,颁发国家普通高校毕业证书,目前在校生超过9000人。是一所区位优势明显、办学条件良好、充满年轻活力、朝气蓬勃的学校。
地理区位优越,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坐落在粤港澳大湾区科创经济带核心区域——东莞市,位处香港、深圳、广州半小时生活圈,紧邻世界名企华为、广东现代国际会展中心等人才需求旺盛的国家级产业园区,具有独特的区域地缘优势和高新产业发展基础。学校占地面积908亩,主体建设面积52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近20亿元。校园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主持规划设计,以“低碳环保 绿色清新”为建设理念,建筑格调高雅,空间布局和谐,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精髓。教学设施完善,有充足的教学、实训资源,图书馆藏书近32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生活环境舒适,学生公寓配置优于全国同类高校,教师公寓按星级酒店标准配置管理,是求学和工作生活优选之地。
聚焦现代服务业,构建特色优势一流专业群,目前设有酒店与旅游学院、餐饮与粤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康养与艺术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学校秉持“品牌做优、品质做强、品类做特“的专业发展思路,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专业人才需求,持续构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护理、音乐表演等9大类专业群,涵盖33个专业,形成了以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引领、5个校级品牌和1个特色专业不断共同发展的态势,有效对接了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广纳英才,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36人,副高及以上职称88人,硕士学位以上107人,正高职称35人,博士5人。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构建了以具有国际留学背景或具备行业一线工作经历教师为骨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酒店管理专业教师60%以上具有海外留学经验,48%教师具有3年以上行业工作经历。
夯实基础,建设高水准实训基地。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办学主线,不断改善实训条件,已建实训基地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3000多万元。建成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齐全、可满足“学做一体”和职业培训需要的现代化高仿真实训室62个,工位3053个,包括实训教学酒店、粤菜师傅培训基地、护理助产实训基地、新商科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室、3d动漫实训室、旅行社实训室、会展实训室、餐饮实训室、中式面点制作实训室、钢琴实训室、茶艺实训室、调酒与品酒鉴赏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金融管理实训室、空乘服务实训室、形体与舞蹈实训室、健身与形象设计实训室等。除满足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外,还能提供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技能考核等社会服务。
校企合作,建设产教融合高端平台。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办公室,为校企深度融合搭建了平台。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途径,在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教育资源共享、教师挂职锻炼、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办学等方面成效显著,与腾讯广告、慧科教育科技集团三方共建腾讯数字营销产业学院、腾讯广告创意设计产业学院,与万豪、洲际、凯悦、希尔顿等国际品牌酒店集团建立了 6 个不同类型的校企合作共同体,稳步推进与万豪酒店合作共建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校企合作项目,与广州市茂名商会、广东万讯网共建广酒-万讯创新创业学院,与睿文教育及南航集团合作共建的空乘实训基地项目,与鼎胜餐饮公司、九毛九集团太二酸菜鱼的订单班项目,与广东贤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ai工作大师战略合作,与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以及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签订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等,形成了多种合作模式校企合作专业覆盖面达 100%。结合行业特点,与珠海长隆、香港大学、万豪国际等国内外168家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卓越班、订单班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专本有效对接,连通海内外。构建起顺畅的专插本升学路径,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省属本科学校展开高本衔接合作。同时,紧跟“一带一路”战略,围绕“国际化学校、国际化教师、国际化学生”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与香港大学space学院、澳大利亚国际酒店学院、tafe西南学院、新西兰科技教育集团、马来西亚泰来大学、泰国商会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与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业管理学院、台湾弘光科技大学等境外大学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学生留学深造提供多元选择。
学生成长成才,措施保障得力。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学以致用为导向,设立了完备的奖助学贷和创新创业扶持机制,保障学生基本权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学校倡导“阳光广酒 释放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推行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的扬长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开展社会实践和文化社团活动。目前,学校已组建读书社、篮球社、琵琶社、话剧社、创新创业协会、英语协会等近30个社团,积极开展篮球赛、演讲比赛、技能大赛等系列竞赛活动,为学生提升素质、发挥特长、完善个性创造了广阔的舞台。近年来,学生在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蓝桥杯、世界咖啡冲煮大赛、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多个赛事中荣获佳绩,共获全国性各类奖项236个,国家级奖项31个,省级奖项99个,市厅级奖项88个。
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就业率位居全省前列。学校与2000多家企业进行长期就业合作,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推荐优秀学生,让学生实现精准就业。2020届毕业生面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初次就业率98%以上,专业对口率为6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0%。2021届、2022届连续两年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情况在广东省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起薪点4000元/月以上,持续保持了较高的就业质量。2021年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排名提升7位。
立足本土,放眼国际。学校秉承“砺志 笃行 求实 致远”的校风,遵循“德能并进,学以致用”的校训,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一流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为发展目标,致力打造一所兼具本土化特色与国际化视野的行业领军高职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