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洋职业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泉州海洋职业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福建省双高计划立项建设职业高等院校,2005年开工建设,2009年正式招收全日制学生。学校以涉海专业为特色,打造“本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能交流”的本科层次海洋职业大学为...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595-83858888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民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2147名
人气值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位于美丽的太湖之滨、苏州湾畔,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唯一的公办高职院校。
学院原名南京邮电大学吴江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前身之一的江苏省吴江师范学校成立于1922年,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学院以“养德、修能、精技”为校训,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锚定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建设的战略方向,深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各项改革创新工作,致力德技并修、学用并举的教学理念,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院现设有智慧财经学院(经济贸易系)、现代商务学院(管理工程系)、通信电子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系)、智能制造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人文社科学院(基础课部、外语系、体育部),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教职工285人,高级职称教师79人,开设专业25个,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是江苏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
学院致力建设多层次办学体系,设有本科教育、专科教育、继续教育等不同教育类型。其中,3 2本科专业2个,海外本科专业1个。学院面向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招生,设有高招、社招、3 3、对口单招、注册入学等不同招生方式。
学院大力实施“三教”改革、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岗课赛证”育人机制变革,创新打造“四有”课堂,强化“双师型”人才培养,形成了教学能力大赛、学生技能大赛的独特品牌优势和综合竞赛实力,多次获评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大赛最佳组织奖。
学院深入推进“一系一品牌”卓越计划、“一师一企、一专业一产业”深耕计划,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基地”、“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三大特色基地,做大做强产教融合影响力和贡献度。建成华为5g 数字化人才产教融合基地、江苏省工匠学院(吴江)、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研究院、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文旅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大中小学立德树人教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合作项目,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品牌建设、特色建设,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学院着眼国之大者,各方面取得长足发展,获评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文明宿舍、江苏省高校文明食堂、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建设单位、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苏州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于2002年5月由湖南省体育运动学校(创办于1958年)和湖南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创办于1984年)合并组建而成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2007年接受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达到“优秀”等级,2015年建成为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学院被评为“省直文明校园”“全省平安高校”“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训基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军士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行业特有职业(国家级)培训基地”,先后培养了熊倪、龚智超、杨霞、龙清泉、王明娟、田卿、向艳梅、侯志慧、谌利军等9名奥运冠军,唐九红等45名世界冠军以及200余名亚洲和全国冠军,被誉为冠军的摇篮。
办学条件优越。学院占地面积约500亩,现有教职员工368人,在籍在校学生近6000人,设置有军士学院等七院一校8个教学机构和3个教辅机构。设有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等11个专业;拥有40个校内实习实训室(基地)和1个校企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各实训中心、实验室实物设备、教学系统、实训系统等设备精良,功能齐全,设施设备水平均达到国内乃至亚洲一流。此外,在长沙、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74个稳定的与专业教学相配套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理实一体、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a类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牵头制定了3个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和1个国家专业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专业建设在金苹果2022高职院校分专业类竞争力排行榜中名列体育类专业榜首。
办学特色鲜明。学院坚持“办人民满意大学、育卓越体育工匠”的办学目标,凝炼了“让兴趣在学习中产生、让知识在研究中掌握、让能力在训练中提高、让素质在竞赛中养成、让才干在产业中历练”的卓越体育工匠育人理念,构建了“五格五能”目标环、“政行企校社”机制环、“学研训赛融”教学环、“真善美实创”活动环、“行企社校生”评价环五环相扣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竞技体育人才、小学体育教师、军事体能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保健康复人员、体育经营管理人员等体育行业企业急需的卓越体育工匠,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体育竞赛屡创佳绩。学院在第26-32届奥运会和7-14届全运会上连创辉煌,为湖南竞技体育跻身和巩固全国前列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荣获“全运会完成任务先进集体”“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16年以来,除4名奥运冠军以外,总计有17人次获得世界冠军,32人次获得亚洲冠军,183人次获得全国冠军。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为湖南体育代表团以25金、13银、9铜共47枚奖牌创造了历史最佳作出了突出贡献。
校企合作深化拓展。学院依托湖南体育职业教育集团与省内外一批知名体育企业或教育机构签订合作办学及就业协议,大力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了“梅山武术”现代学徒制项目,先后与湖南壹比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新引擎)、湖南安踏体育用品公司、江苏直尚电竞科技有限公司等签订了产教深度融合协议;并与湖南农业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怀化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开展专升本合作办学;与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搭建了毕业生继续教育平台。多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
人才培养质量突出。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宗旨,遵循“厚德、强能、尚勇、创新”的校训,营造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用人单位四方联动的育人机制;学生专业技能和毕业设计抽查合格率为100%,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斩获众多奖项,特别是在2019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学生体育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3个,团体二等奖1个,学院被评为“优秀组织奖”;学生参加湖南省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荣获一等奖,在第四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学院在2019 年广州日报高职高专职场竞争力排行榜中居全国第 2位,在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2021年开展的“院校满意度”评价排行榜中位居全国第25位、湖南省第1位;在中国教育在线“榜样力量·2022 年度教育盛典”评选中,荣获"2022年度湖南省最受中学信赖高职院校"荣誉称号。
铆足干劲谋发展,扬鞭奋蹄启新程。学院将继续坚持“根植行业、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开放融校、创新亮校”的办学战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内涵发展、注重特色发展、注重科学发展”的办学方针,为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体育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淮北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原淮北教育学院、淮北矿务局职工大学、安徽电大淮北分校、淮北财政学校、淮北技工学校合并组建,是安徽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学院位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能源基地安徽省淮北市,现有烈山、相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亿余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近1亿元。
学院现有教职工561人,其中教授28人,副高以上职称199人;博士6人、硕士252人。拥有26个省级教学团队,13个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0余个长江学者、全国劳模、知名专家“大师工作室”。
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列为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院校,获得“安徽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安徽省退役军人就业工作突出贡献单位”“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进集体”“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是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安徽省课程思政先行高校建设单位、安徽省第二批校企合作示范学校。
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五年制大专、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岗位培训等多种办学形式齐头并进。设有医学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工艺美术系、财经系、人文社会科学系、建筑工程系、基础部、思政部、五年制大专部和应用化工产业学院等11个教学单位,50余个高职专业,其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为国家控制教育类专业;护理、学前教育、服装与服饰设计、会计、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为省级特色专业。
学院始终秉承“敬业笃学、崇德强技”校训,坚持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致力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与濉溪县人民政府和淮北市六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先后开设了“瑞兴班”“奇瑞班”“广达班”“世纪精信班”“美芝班”“海尔班”“中煤矿建班”等,促进了专业教育和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牵头成立的淮北市现代职业教育联盟,丰富了办学形式;与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十余所高校开展合作,搭起了学院沟通世界的桥梁。
学院面向全国10余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近2万人。招生形式主要有“分类考试招生”“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和“‘3 2’五年高职招生”。
学院办学20余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共培养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5万余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香港教育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师范教育 享誉国际
香港教育大学是香港八所公立大学中唯一的师范类高等学府,获教育部列为提前批次录取的本科重点高校。在2023年quacquarelli symonds(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香港教育大学在教育领域位列亚洲第四、全球第二十一位,教研实力获得国际学界同仁的肯定。承传逾160年教师教育经脸,本校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与社会领袖,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教大设有研究生院及三个学院,分别为教育及人类发展学院、人文学院和博文及社会科学学院,教大提供一系列博士、硕士及本科学士学位课程,涵盖教育专业及人文学、社会科学、创意艺术与文化等多元学科,教研实力及学术成果等皆获国际推崇。
z6尊龙平台的合作伙伴 遍布全球
教大在全球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与超过200所高等院校及机构建立紧密关系。教大学生在学期间可以参加学生交换计划、暑期交流访问及实习。
毕业前景优厚
根据2020年香港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显示,就读教育荣誉学士的毕业生平均起薪点为港币31,300元(约人民币27,049元),超过95%的毕业生获得聘任或选择继续进修,足见教大的毕业生无论在专业知识、课堂体验及全人发展等方面均装备充足,具竞争优势。
丰富奖学金 欢迎内地学生就读
教大设有多项入学奖学金鼓励优秀的内地学生入读,无需另行申请,最高金额一年18.5万港币并可续领。有兴趣报读2023年本科课程的内地同学,可于环球事务处网页(https://eduhk.hk/gao/sc/)或招生网页( https://www.apply.eduhk.hk/ug/zh-hans/mainlandjee)查阅最新入学资讯,或直接登入网上系统(https://www.eduhk.hk/acadprog/online/)填写入学申请。高考生报名截止日期为2023年6月12日。
参加应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学生
申请人必须为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应届高考生(包括复读生)。各省市并没有
固定的名额分配,教大会综合考虑申请人的高考成绩及面试表现(如适用),择优录取。
教大实行自主招生,不影响学生填报内地高校志愿。学生报读本校的同时,亦可填报其他内地
重点高校,两者并无冲突。若学生未获教大录取,会返回内地统招系统,因此仍有机会在第一批
本科录取时获其他重点高校考虑。
入学要求
申请人必须在应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中的成绩达到以下要求:
1.总分(不含加分)达到所属省市的一本线以上或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及
2.高考英语分数达120分或以上(满分为150分)。而以中文作为主要授课语言的专业
(包括中国语文教育荣誉学士及语文研究荣誉文学士 - 中文主修),英语分数最低要求为110分
(满分为150分)。
*不同省市的入学分数线名称或有不同,以大学要求为准。
个别专业或要求申请人提交作品集(例如:视觉艺术 / 音乐主修专业)及 / 或参加面试,作为
甄选的参考。面试安排会于6月上旬公布。需要参加面试的申请人会收到有关的面试通知。
内地非高考学生^
申请人通常需要完成12年的全日制学习,并符合语文要求和课程特定要求(如适用)。
持有认可高中学历的非高考申请人,请浏览https://www.apply.eduhk.hk/ug/nonlocal,参考
其他国家或地区认可学历详情。
收生要求或会有所修订,以本校教务处网页公布为准。
个别课程或有特定入学要求,请参阅相关课程网页。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隶属阿克苏地区行署管理的全日制普通综合高等职业院校,始终秉持“厚德爱土、重技笃行”的校训,恪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以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的理念,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20年10月成功申报并成为南疆唯一一所自治区“优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2022年,学院“东西部对口交流”暑期社会实践团获评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传承柯柯牙精神、铸稳疆兴疆与人工程》《柯柯牙精神研究》两项课题分别获批全国高校思政育人精品项目与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柯柯牙精神”研习品牌喜获新疆第二届社会科学普及奖“十佳作品奖”,并成为阿克苏地区唯一一家入围“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的高等院校。
学院是教育部等国家六部委指定的西北五省首批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自治区选拔赛承办基地、自治区第二批开设“4 0”和“3 2”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中组部首批“组团式援疆”试点单位;是南疆唯一一所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地区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思政教育研究中心、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中小学美育教育基地、“浙-阿职教发展联盟”牵头单位。先后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等国家级荣誉称号6项、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等自治区级荣誉称号36项。
在地委、行署的关心重视下,阿克苏地区于2019年3月投资9亿余元实施了学院新校区迁建项目,新校区坐落于阿克苏大学城,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峻工、当年投用、当年招生,展示了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阿克苏速度。校园占地面积1162亩,建筑面积17.87万平方米。设有医药卫生、农林牧、文化教育、机电工程、艺术等12大类34个高职专业,中高职五年一贯制贯通培养专业10个,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本科专业7个,形成了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试点,高职教育为主体,中职、职业培训及鉴定、成人继续教育并存的完备职业教育体系。全日制在籍学生12718人,其中本科生近300人。
1.办学历史久远。学院成立于2002年,由原阿克苏地区农业学校等6所学校合并组建,其中阿克苏专区合作干部学校创建于1958年,1970年更名为阿克苏地区农业学校;阿克苏地区农业机械学校创建于1974年,阿克苏地区财贸学校创建于1979年,阿克苏专区人民医院医士班创建于1958年,1985年更名为阿克苏地区卫生学校;阿克苏地区文艺班创建于1974年,1989年更名为阿克苏地区文化艺术学校;阿克苏地区体育学校创建于1988年,1998年更名为阿克苏地区体育运动学校。
2.师资力量较强。学院专任教师405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123人,高级职称94人,中级职称164人,“双师型”教师178人。同时,还聘请一大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作为兼职教师。
3.招生就业形势良好。2022年,学院在新疆、甘肃、河南、宁夏、陕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省招生3504人。成立至今,已累计培养3万余名毕业生,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5%以上,其中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9.17%,学院就业工作案例荣获中国青年报社“2021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案例”。毕业生中85%在南疆就业,为稳疆兴边、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服务区域发展到位。学院专业设置与新疆,特别是南疆及阿克苏地区优势产业紧密对接,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建立了156个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学院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广泛开展成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服务、技能鉴定与社会经济文化服务活动,获评“自治区级高素质农民培训机构”。
2019年,阿克苏地委提出“打造区域性职业教育高地”决策部署,支持学院建成区域性高水平职业技术学校,并将学院转设为本科职业院校列入了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
强国建设,未来可期。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正以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奋进的姿态、务实的作风砥砺前行,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阿职院”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79年创办的江西省森林工业技工学校和江西开放大学(原江西广播电视大学)1983年开始举办的全日制普通专科。2003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西省森林工业技工学校成建制并入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在此基础上,2004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学院秉承“厚德敏行、博雅精工”的校训,弘扬“自强、求知、有为”的校风,以有效满足学生成长、成才、成功需要为原则,搭建多条“通本”通道,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现有抚河校区、青云谱校区两个校区。抚河校区位于南昌市西湖区安石路69号,东沿抚河公园、王府井购物中心,南临象湖公园,西靠洪城大市场,北望名楼滕王阁。青云谱校区位于迎宾北大道1356号,毗邻历史名胜“八大山人”纪念馆和象湖、梅湖公园景区。两个校区周边均具有丰富优质的社会资源,校园环境幽雅,设施完善,是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
学院致力于“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开放融合为手段,培养‘工、商融通’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专业与市场有机相融、证书与行业紧密对接、教学与生产有效结合。“工、商融通”就是充分发掘学院教育资源,以辅修专业、开通识课等形式培养“就业领域广、发展空间大、可持续性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的办学理念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全国著名高等教育评估专家胡显章等专家的充分肯定,并为学院题名题词。
学院是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高校,教学手段现代化,建有全省最先进的现代化远程开放教学系统,拥有教育部、财政部计算机应用实训中心1个,教育厅、财政厅计算机技术实训中心1个,教育部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1个,省职业教育技能实训基地4个(电子商务、数控技术、建筑工程和物联网应用技术)。学院依托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建有20多个仿真实训室和集学生实训、技能鉴定、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实训体验中心。
学院拥有一支以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师傅)为骨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31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8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江西省学科带头人3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
学院设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学院三个专业学院。专业门类以工科类为主,兼有管理、财经、旅游、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类等专业共30余个。几年来,学院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已建成教育部专业服务产业重点建设专业1个,江西省省级特色专业1个,江西省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就业渠道畅通。学院与全国60多家企业成立“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为学生提供优质、便利的实习实训和顶岗就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稳居全省中上水平,就业质量名列全省前列。
学院在互联网 、挑战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励5项,省级以上奖励120余项。2018年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荣获江西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学院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商务”赛项二等奖;获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商务”赛项一等奖;2020年共获省级以上奖项37项,其中全国性竞赛三等奖以上6项,全省性竞赛三等奖以上31项。教师荣获省级奖项5项。
学院打造了较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校企之间深度合作、专业之间有机融合,以专业为背景搭建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重点打造电子商务、软件技术、工程造价三个专业群,着力打造信息、人工智能、建筑、健康产业类特色专业,精心打造了电子商务、软件技术、会计、建筑等多个创新创业工作室,成立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社团。近年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明显,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各类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多项。
学院正以优质的办学资源,优秀的教学质量,优良的毕业生就业,建设“综合性、特色化、高水平、开放融合式”现代高等职业学院。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是嘉兴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高职院校。学校是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a类建设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绿色学校、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学校、省高校党建“四个融合”先行试点单位、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高校智慧思政特色应用试点单位和特色应用场景建设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教育部机关党性国情教育基地、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主任委员会红船精神研学基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乡村振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的浙江省嘉兴农业学校和创办于1985年的嘉兴丝绸工业学校。两校于1998年合署办学,1999年筹建高职。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97年,1955年以浙江蚕学馆(创办于1897年)为基础发展而成的浙江省杭州蚕桑学校并入浙江省立嘉兴农业学校。
学校位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嘉兴南湖之畔,交通便利,风景秀丽,区位优势明显。学校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180亩,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1241人,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
学校设有航空与轨道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互联网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现代商贸学院、时尚设计学院、海盐学院等10个全日制二级学院,同时建有国际教育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开放教育学院、社区教育学院、老年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嘉兴市红船精神教育实践中心)、基础教育部等教学单位。学校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33个全日制招生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14300余人。
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群合作发展”为核心,以“专业点 企业群”合作为基础,着力推进以现代学徒制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并形成了“点群协同、岗位成才”的现代学徒制典型案例。“十三五”以来,学生创新创强能力突出,先后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奖25项(其中一等奖8项)、省部级奖项554项,获得授权专利1238项,公开发表论文410篇;学校共获全国教指委教学成果奖10项,省教学成果奖4项,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23项。
学校坚定走集团化办学之路,“集群对接、合作发展”的合作模式被誉为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嘉兴模式”。学校牵头组建的嘉兴市欣禾职业教育集团成浙江省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全国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学校依托集团成员单位积极探索“多元参与、资产纽带、共建共享”合作模式,深入推进产学研共同体、跨企业培训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合作载体建设,建成“嘉欣丝绸学院”等41个产教融合平台,实现专业产学合作全覆盖。学校创新校企合作形式,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建设,与南湖区政府、南湖高新区管委会、中电科36所等单位合作共建“南湖智造“、”5g·北斗”等9个产业学院。
学校全面推进技术创新,以智力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以来,学校教职工累计承担各类课题12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承担横向项目450余项,累计到款2000余万元;公开发表论文1380余篇,其中sci、ei等检索论文5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18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00余项;获得市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20余项,其中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学校在武书连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创新能力排行榜中连续三年名列第一。
学校紧紧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战略,构建完善的政行企校多方联动社会服务体系。学校依托“一校两院双基地”优势,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大规模开展基层农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等各类涉农培训,年培训量超过4万人日。持续规范技能认定,年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近1万人次。学校构建“三级联动、六院一体”乡村振兴责任体系,创新设计“一院对接三地”的模式,跨专业组建以博士、教授为主的管理和技术服务团队,实施“红船领航”东西协作工程、山海协作工程,开展面向嘉兴本地以及结对地区的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技术指导等服务行动。乡村振兴“新农人”培养案例入选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会议材料,成果被中央电视台cctv-13新闻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进行独家专访,《中国教育报》《农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升本创大”的要求,正奋力争创全国“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努力把学校建成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红船旁高职名校,为浙江“两个先行”和嘉兴“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是省属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由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办,始建于1979年。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示范性高职院校、浙江省人民政府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建院校、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绿色学校(高等学校),受浙江省政府委托承办浙江茶业学院。
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占地面积430余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9000人,教职工400余人。设有农业经济管理系、汽车技术系、经济贸易系、艺术设计系、旅游烹饪系、财会金融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部、浙江茶业学院等10个教学单位。开设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会展策划与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等招生专业22个,形成了以“三农”专业为特色,以现代商贸专业为主体,旅游、艺术、汽车等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近年来,学院得到了快速发展,党的建设、教育教学成果、人才培养质量、治理能力、办学条件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综合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显著提高。主持和参与建设国家教学资源库3项,牵头制定教育部高职专业教学标准2项,拥有中央财政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资助项目3项、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2个、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个、省优势特色专业5个、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4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项、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单项试点项目1项、农业农村部首届涉农职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名课名师”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项,获批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试点院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项,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1名教师获评首届省教书育人楷模,受到省委主要领导接见。多名教师入选2022年“浙江工匠”培养项目、获得“浙江金蓝领”“浙江省金牌二手车评估师”称号。
招生就业呈现两旺势头。新生录取率持续提升,生源质量持续提高,高分段学生数增长趋势明显。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专升本升学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学院以“卧薪尝胆 励精图治”精神为内涵,以人文氛围浓郁的物质环境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践行“四业贯通 四方满意”的办学理念,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志愿者之校”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集体”。
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机遇、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全面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努力建设一所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涉农类高职院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浙江“两个先行”、绍兴“五个率先”做出农商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州东华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创办于2011年2月,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区块链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职业教育服务社区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人力资源研究会、广东省校企合作与校校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单位等。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毗邻广州科学城和知识城,坐落于广州市白云区帽峰山风景区东侧,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校园占地面积758亩,基础设施完备,是读书治学、修心养性的圣地。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大城市的区位优势,立足广州、面向湾区、服务都市新兴产业及社会发展,坚持“立德树人”、弘扬“以真·实求知,以善·美修行”校训,注重职业道德养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致力打造“省内优质,全国知名”的综合性职业院校。
学校目前设有信息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艺术传媒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智能机电学院、医药健康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公共理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并成立了广州智能建筑产业学院、应急管理技术学院等一批特色产业产院;学校拥有一支由教授、博主组成的“双师型”专任教学团队,以及一批行业企业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学校开设软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建筑室内设计、工程造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护理、应急救援技术、学前教育等社会紧缺及新兴专业40多个,拥有“智能控制技术”、“市场营销”两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在校生一万余人。
学校先后与南方航空集团、美的集团、京东集团、广州地铁集团、广电城市服务集团、中科雅图、棒谷科技、东莞力合双清创新基地和肇庆高新区社保局等合作共建了200多家校外实习基地;创设了新闻社、醒狮社、书法协会等45个学生社团,营造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累计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2万人,先后获评“广东省当代优秀民办高校”、“中国民办教育百强”等。《商务谈判》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一等奖。学生男子篮球队在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中荣获“男子丙组冠军”;学生男子足球队荣获2021年广东省“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丙组八强;学生跆拳道队荣获2021年广东省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3枚金牌。
学校坚持打造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在广东省应急管理厅的指导下,在广东省应急产业协会、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构建应急救援体系平台、组建专家团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政产学研精密结合、主动服务社会等措施,致力打造具有“应急救援技术”元素的、集“育训结合、科普教育、社会志愿服务”为一体的特色高职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备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业务由教育厅主管的一所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200余人,在6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全国输送10万余名信息通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被誉为“湖南邮电黄埔军校”,是信息通信行业大国工匠的摇篮,深受社会赞誉。
学校构建以现代通信技术为主体,以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和邮政快递运营管理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现代邮电特色专业群布局(其中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群、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群获批省级“楚怡”高水平专业群)。对接信息通信业和现代邮政业,学校设有信息通信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现代邮政学院和通识教育学院4个学院,开设现代通信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电信服务与管理、邮政快递运营管理等19个专业及方向。 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达60余项,省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达270余项。
学校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大力开展在职培训、在线学习、继续教育及技术研发服务。近年来,培训各类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120万人,荣获“全国优秀培训教育机构”称号。
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建设“特色鲜明、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高职院校为目标,以培养 “家国情怀深、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让人放心”新时代大学生为根本,聚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需求,服务数字中国、网络强国、邮政强国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