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是一所全日制省属普通高等院校,位于省会石家庄市,占地面积近1626亩,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是河北省园林单位、驻石高校“最美校园”,全日制在校生1.6万余人。 学院以“格物致知、学以致用”为教育理念,以理工...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311-83930066,0311-83930666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民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275名 校友会高职ⅰ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四川省首批高等职业院校 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单位 全国冶金行业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四川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机构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国家技能培养工作突出贡献单位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于1973年创办的冶金工业部攀钢冶金工业学校。50年来,学校不断整合攀钢、原攀矿职教资源不断发展壮大,各办学类型、层级均成为国家级重点,或被评为国家最高等级;50年来累计培养了11万余名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为攀西钒钛钢铁资源综合开发、区域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200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审核备案,成立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四川省首批8所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之一;2016年,学校跻身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行列,是川西南滇西北办学规模最大的公办高职院校。2023年11月,由学校牵头组建了四川机电职业教育联盟(集团),学校产教融合、合作办学迈出了的坚实步伐。 学校现有马家田、金江两大校区,占地近1000亩。有智能制造学院、自动化学院、冶金与材料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拥有以教授、副教授、产业导师为骨干的优秀教师团队;建有设施设备先进的100余个校内实训中心和20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国家财政投资的攀枝花技能培训公共实训基地落户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1000余人。 学校建成40余个专业(不含专业方向),常年招生专业有37个(不含专业方向),覆盖12个大类;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钢铁智能冶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6个专业为国家级重点专业;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钢铁智能冶金技术等4个专业还被列为四川省级重点专业。 学校坚持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并重,除完成全日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外,还根据攀钢需要全方位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平均每年完成培训、鉴定学员40000余人次,培训办班1000余个。在完成攀钢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党员干部培训和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任务的同时,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学校坚持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并重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育人为本思想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育人模式,培养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全国大中型钢铁冶金及钒钛生产企业高技能人才的首选,毕业生因“用得上、留得住”广受赞誉,攀钢集团、中国宝武、成铁集团、宁德时代、京东方、紫金矿业、龙蟒矿业等200余家效益好、信誉高、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是学院稳定的就业基地,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95%以上,就业好,好就业是学校显著特色。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是全国最早开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21年与荆州教育学院(荆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合并,是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合并后实行“一校三区”办学。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人,非全日制学生一万五千余人。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校风严谨、管理规范、特色鲜明。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战略和“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要求,深度对接全市4个千亿产业和4个过五百亿产业打造特色专业(群)。已形成机械、建筑、电子信息、化工、管理、初等教育、学前教育等7大类传统优势专业群,智能制造、文化创意、互联网金融等3大类新兴产业专业群,打造了“美的产业学院”“照明工坊产业学院”“店长学院”3个现代产业学院。共开设45个专业,其中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商务为国家骨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光电技术应用、保险实务、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为湖北省特色专业。智能光电技术应用专业群已入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学校拥有13个国家级“1 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建有包括中央财政支持智能光电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在内的11个国家级重点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有包括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光电技术项目湖北省集训地在内的8个省级重点建设基地以及10个市级重点建设基地。2021年学校获批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学校承担“国培”“省培”培训项目,为全市乃至全省基础教育的师资培训和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奖600余项,其中在2020年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光电技术应用赛项中,学校学子获得全国第四名,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在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电光源制造工(光电信息与技术)总决赛,学校教师获全国第四名。现拥有光电技术项目国家队技术指导专家和教练各1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2022年,荆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学校荆州新发展阶段“开局先锋”科教创新先进集体称号。 学校将始终遵循“厚德、励学、笃行、立业”的校训;弘扬“自强不息、乐道笃行”的理工精神。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并举之路,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加快建设“双高”职业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成立于2003年,是由始建于1980年的平顶山广播电视大学和创建于1996年的河南省质量工程学校携手升格而来,是全国唯一以质量教育和质量服务为主要特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是省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省现代学徒制示范点立项建设单位、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学院设有食品与化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五年制大专部9个二级学院(部)。开设有食品营养与检测、建筑材料检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54个专业(含方向)。现有普通类全日制在校生近1.4万人,成人类在校生11000余人;教职工810余人,具有中、高级职称468人,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378人,拥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10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青年骨干教师等20人,省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建有智慧物流、虚拟现实(vr)、工业机器人、电器产品检验等95个校内实验实训室(中心);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实训基地4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5个、省级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1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9门、获批“省级十四五规划教材”3部,荣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拥有37.38万册纸质图书、28万册电子图书;建有功能完备的校园网、数字化校园平台、网上教学平台等信息系统,实现了教学、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 由学院牵头组建的河南质量工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已成为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的“产、学、研”联合体,职教集团理事会成员120多家,校企合作单位达220多家,校地校企共建尼龙新材料产业学院、电气装备产业学院。以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为重点,大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建有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和1个市级检验检测科研中心。 学院始终严守“质量重于泰山”的校训,弘扬“科学精准、法制规范、责任诚信、创新卓越”的质量文化理念,坚持内涵式发展,建院以来共为社会培养4万多名有质量素养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学院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办学特色和办学成就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先后获中国教学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教育改革先进单位、省文明校园、省级平安校园、省园林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国家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精神指导下,学院正朝着综合办学实力高质量进入全省职教队伍第一方阵,建成“特色鲜明、中原著名、全国知名”髙水平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聚力汇智、奋勇争先,努力与中原共同出彩。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介绍 定西校区的前身是1979年建校的定西教育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省政府批准成立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3月合并了国家级重点中专定西市卫生学校。2014年5月省政府决定将定西师专并入甘肃中医药大学,设立了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 定西校区现占地面积763.3亩(含校区使用面积229.1亩,原卫校面积90.7亩,后山绿化面积443.5亩)。校舍面积14万平方米,资产总值2.4亿元(不含土地值)。校区建有实验实训中心5个,实验实训室85个,实验实训场所总建筑面积20966.65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2993台,总值3827万元。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0个,其中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5个、示范性基地3个。 校区现有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总数5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校级特色专业4个。目前,定西师专名下招生专业27个(其中师范类8个,医药类8个,普通高职类11个),甘肃中医药大学专科招生专业11个。各专业在校生总数7925人(含校本部专科生1673人)。 校区现有教职工总数为439人,有专任教师408人,其中正高职称13人,副高职称160人,中级职称194人,初级职称41人;博士学位教师3人,硕士学位教师112人,外籍教师1人。 校区设有综合办公室、党群办公室、教学科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后勤财务办公室等5个党政管理服务机构;有医学教学部、药学教学部、人文教学部、理科教学部、学前教育与体艺教学部等5个教学部;成立了机关党总支、离退休党总支及各教学部党总支等7个党总支。 校区设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点、普通话等级测试站、定西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定西市继续教育基地,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和甘肃省乡村医生培训项目的实施单位,与美国塞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兰州南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天士力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 作为中医药大学“一校四区”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积极优化专业结构,大力发展医药类新专业,不断加强实验实训建设,进一步推进内涵建设,已经实现了转型、升级的目标。目前,校区逐步形成以医药类、师范类、高职类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为服务地方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是浙江省目前唯一的以“影视”为特色、涵盖相应领域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地处全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内,入驻该区中外影视企业达1800多家;学院坐落于被誉为“中国好莱坞”的横店影视城内。学院是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文明单位、省“平安校园”、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是为完善影视文化人才链、支撑影视文化产业链而举办的民办高职院校,2006年由横店集团全资创建。 “因城而建,为城而教,链上影视”榫接产业显特色。学校以影视文化产业需求为引领,对接影视全产业链构建中高端一体化影视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与影视龙头基地相匹配的人才教育高地,着力建设影视表演、影视制作、影视美术、影视旅游、影视经济等5个专业群,设立28个专业,其中教育部骨干专业1个、省级优势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以“城”为校,“城”校融合,充分利用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的软硬件资源开展实践实训教学,建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高职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省级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1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个。中国教育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校城故事专题系列报道的开篇之作《镇上办大学“链”上影视城》头版报道我校办学事迹。 “人文党建、创意党建、全媒党建”党建育人树匠心。学校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发展——第一要务,一手抓党建——第一责任,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力度、深度、温度”并重,多方面挖掘、多形式开展、多层面渗透培育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工匠精神,打造了“五进两服务”“横有戏”“党建主题晚会暨课程思政汇演”等党建品牌。学校党委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影视制作学院党总支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单位,“‘五进两服务’让党建工作润物无声”党建案例入选首批全省高校党建特色品牌。 “‘四链’衔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质量强校立品牌。学校重视下延上接的教育链建设,于2016年牵头组建由中职和本科院校参与的职教联盟,率先开展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教学工作,提升基础生源质量,《中高职一体化学生自主发展评价探索》获批为浙江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中高职贯通培养工作走在了浙江省高职院校的前列,有力支撑了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试点改革。“政行企校”协同育人,构建“项目化、竞赛化、联合化、市场化”和跨专业联合作业、剧组化教学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影视城资源优势,开办《影视金牛讲坛》,吸纳行业里手、影坛翘楚任教和讲座。微电影《石头剪子布》获意大利菲乌吉电影节最佳短片奖和最佳编剧奖。《幕间休息》获金考拉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提名奖。学生每年获国家级、省级各类技能竞赛奖逾百项。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艺术节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成绩连续8年保持浙江省同类院校领先地位。 “需求引领、平台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区域促发展。学校与行业、企业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积极融入编剧、导演、摄影、后期、动画、表演、化妆、服装、道具、制片、营销、发行等影视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师生参与完成影视剧600余部(集),大量师生参与担任《千古绝尘》《觉醒年代》《琅琊榜》《甄嬛传》《战狼1》《香蜜沉沉烬如霜》等大剧的特约演员、形象设计、摄影、剪辑等工作。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社区教育“能者为师”实践创新项目1项,“能者为师”典型案例1项,获评省教育厅乡村振兴优秀案例1项。 “雁过有声、正向传递、引领向善”文化传播养正气。学校与浙报集团金华分社合作打造《横影说剧》《声临其境》等栏目,在学习强国、浙江新闻客户端持续热推;每年举办人物形象设计秀、摄影展、横影戏剧节、横店好声音等,舞台剧《北伐名将金佛庄》在全市学校巡演,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学校荣获2019年度浙江省高校新媒体优胜奖、2021年度浙江省高校(高职高专)新媒体综合力十强。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是2009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大众报业集团投资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是山东省第一所专门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学校办学地址为莱西市学院路1号。为积极响应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号召,更好的满足学校快速发展需要,2018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由烟台蓬莱迁往青岛莱西,并选址莱西高铁新城核心区,新校区由同济大学规划设计。学校迁址新建工程总规划用地4260亩,总投资56亿元。 2022年迁址新建工程项目被列入山东省重大实施类项目名单,总建筑面积达120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9月,学校已建成30多万平方米,在建20余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楼和配套实习实训及生活设施,实现2万名师生的保障规模。目前拥有教职工800余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达38%,学校实施“专家治校、教授治学、文化强校”的战略,以“明德约礼、博文创新”为校训。 学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适度规模、强化内涵、突出特色、增强实力、提升层次”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产业兴校、文化润校”的办学思路,“立足青岛、服务山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学校办学坚持面向市场,着力打造山东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全面推进学校建设的成功做法,相继受到人民日报、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大众日报、中国报道、今日头条、中工网、中华网、网易新闻、文化视界、青岛早报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报刊的赞誉。2022年我校当选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协会副会长单位,获山东省教育厅2021-2022年度“山东教育政务新媒体进步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以围绕建设与青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示范性高职院校目标,聚焦青岛24条产业链,科学规划布局专业设置,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位一体”办学模式改革创新,科学谋划,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把文化产业研究与传承作为专业建设的主线。2022年,传媒学院“新闻传播专业群”被确定为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学院”获批青岛市“现代产业学院”,有效加大我校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优势;智能科技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获得工信部首批“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立项;2023年7月,轨道交通学院“交通运营管理服务专业群”成功获批立项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2023年8月,我校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专业获青岛市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立项。办学以来,各专业师生获国际、国内各类大赛奖项300余项,形成了以文化类专业为主体,多学科交叉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着眼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大局,着力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对接地方相关政策和产业布局,积极探索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合作办学机制,形成多元投入、合作共建的大好局面。现已与华为、海尔卡奥斯、阿里巴巴、京东集团、京东方、新方向、国轩电池、吉明美、洛唯新材料、海氏海诺等100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双方共同探索“专业共建、课程共担、基地共享、教材共编和师资共训”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构建了“双身份管理、双场所教学、双主体培养,师傅带徒弟”的现代学徒制、“双元”育人新机制,全面促进高等教育与地方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提升创新能力。 未来,学校将以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为重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实现校企合作的逐步深化和产教的深度融合,走出富有山文特色的办学之路。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始建于1950年,位于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沈阳市,是一所以服务轨道交通业为特色、以服务装备制造业为主体,全日制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应用性技术服务并重发展的高职院校。学院坚持“职业化、集团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办学策略和“规模适度,质量第一,特色鲜明,追求卓越”的品牌发展战略。   学院主校区在轨道交通业和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512亩,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校园建设凸显“职业化”“智能化”“信息化”和“人性化”理念。在职教职工323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6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207人。教师团队汇集了全国职业教育轨道交通行业名师、中国机电职业教育行业教学名师、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以及来自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技术骨干。设有铁道工程系、机械工程系、数控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气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开设相关专业(方向)29个。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立了“一个融合、四个统一”育人模式,实施系统化育人工程。秉承“立德、树人、修业、创新”的校训,形成“团结、务实”的校风、“乐教、爱生、勤勉、求精”的教风、“自律、诚信、肯干、明礼”的学风。   学院构建了“双闭环控制”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全方位进行质量监督和动态控制。“基于‘双闭环控制’原理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理论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运用‘双闭环控制’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行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优秀案例二等奖。   学院构架了以服务现场为主线,使教学、科研和培训互联互动的“一线三点立体化”产教融合模式。牵头组建了大型企业参与多、政府支持力度大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教育集团”。学院为国家首批1 x证书试点单位。与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地铁等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9个;与博世(bosch)、伊萨(esab)、西门子(simens)、沈阳机床、三菱电机、南通友联等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企业生产环境与学院实训环境零距离对接,实现了业内有影响。学院是全国铁路机车司机培训基地、辽宁省中小企业技能培训基地、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设有国家级机械职业培训服务平台、材料成型与质量检测实训培训基地,建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各级别22个职业(工种)的职业鉴定资质,实现了行业离不开。2018年,学院智能制造实训与展示平台获得clpa优秀案例一等奖。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世界职教联盟“绿色学校”铜奖、中国职业院校新媒体之十大最具影响力院校、全国职业院校官微百强校、辽宁省环境友好学校等荣誉称号。多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各项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实现了国赛有奖牌。2019年,学院荣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国赛区物联网赛项全国特等奖、最佳组织奖。   学院响应服务“一带一路”倡议,2018-2019连续两年为肯尼亚蒙内铁路项目培训司机和高级副司机35人、新职副司机200人,成为国内第一所将中国内燃机车司机标准推广到非洲在营铁路的高职院校,实现了国际可交流。   展望未来,学院将不断强化特色内涵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快速提升办学水平,为把我院办成“the showpiece for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隶属于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其前身是江苏省旅游学校和金陵旅馆管理干部学院。江苏省旅游学校设立于1978年,是全国创办最早的一所专门培养旅游人才的中专学校,校址在江苏宜兴湖㳇镇,1984年迁址南京,更名为南京旅游学校。金陵旅馆管理干部学院设立于1989年,由原国家旅游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投资兴建,是当时国内唯一一所专门培养酒店业管理人才的成人教育学院。2001年,两校合并,开始少量招收和培养三年制高职学生。2007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正式更名为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开始面向全国招收三年制普高学生。学院2011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入选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22年入选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学院现有江宁和华严岗两个校区,占地427亩,全日制在校生7304人。下设酒店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烹饪与营养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旅游外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体育部等9个教学单位和教学实习酒店御冠酒店、江苏紫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中心旅馆管理咨询公司、江苏旅游文化研究院等产学研服务机构。 学院现有教职工348人,专任教师中硕、博士达87.46%,“双师型”教师占比84.15%。拥有国家级饭店星评员、a级旅游景点评审专家等46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4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0人、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培育项目领衔人1人。 学院开设27个与文化、旅游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专业群4个、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重点建设专业群2个、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1个、教育部和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级a类品牌专业1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1个、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专业5个。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高职示范实训基地2个、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1个、省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高校酒店博物馆和烹饪博物馆各1个。 学院主持获国家教学成果奖3项、参与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8项、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奖1项。入选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5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美育精品课程1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1部。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含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含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10项、二等奖9项。2012年以来,代表江苏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一等奖42项,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学院紧密依托文化和旅游行业,与洲际酒店集团、金陵饭店集团、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蓝蛙餐饮集团、美心集团等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签署战略性合作协议,形成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育人模式。 学院充分发挥江苏中心旅馆管理咨询公司、江苏紫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校办企业的服务优势和酒店、烹饪、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研究所的智力优势,积极服务行业、服务社会。先后为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多家高星级饭店提供咨询、管理服务。连续多年承接并完成江苏省文旅厅援藏、援疆培训项目和省教育厅中高职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多次获评“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优秀培训项目”等。2016-2020年完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10批次,为非遗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作出了贡献。面向政府和企业提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景区、乡村旅游区等专项规划和设计服务60余项。主持或参与制定多项国家技术工种和行业、地方政府规范、标准以及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实训条件标准等。 学院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与16个国家(地区)33所院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与境外54家企业搭建研修就业平台。拥有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西餐工艺专业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项,其中,酒店管理专业中澳合作办学项目2016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项目。每年学院赴外研修、就业和留学人数保持在200名左右,占毕业生总数的10%以上,学院两度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 办学45年来,学院秉承“以微笑和知识服务社会”的校训,坚持“精致化、国际化、人文化、专业化”的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累计为全国文旅行业输送近4万名高素质人才。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绿色高校”“江苏省旅游先进集体”“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宣传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考核优秀单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学院积极适应文旅融合发展新趋势,紧紧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紧密服务文化产业和旅游行业发展、文化和旅游中心工作、文化和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专创融合,不断提高内部治理能力和综合实力,力争早日全面建成“行业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高职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87年的湖北省税务学校,2004年5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全国税务系统唯一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行政上隶属于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教育教学业务受湖北省教育厅指导。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奋斗,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学校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确认的“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国家税务总局指定的“湖北省税务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全国税务系统廉政教育基地”,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校园)”,是省教育厅确认的湖北财税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 学校秉承“尚德 求知 强能 经世”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岗教职工223人,其中专任教师占80.72%,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57人,“双师型”教师121人,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119人。同时,学校还聘请行业、企业资深专家和能工巧匠近百人担任兼职教师,其中楚天技能名师8人。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团队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税务专业刘彩霞工作室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 学校始终将安全稳定工作放在第一位,多次被评为省级平安校园。学校校园洁净、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配套完备,被省教育厅评为花园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初步完成,实现校园wifi全覆盖。学校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学生当亲人,注重正确引导、系统教育,不断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多次被评为全省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先进单位。 学校拥有会计电算化、跨专业虚拟仿真vbse综合实训、办税服务厅、电子商务实训、物流模拟沙盘、计算机网络和汉绣实训室等40多个校内实训室。近年以来,学校投入近千万元,采用现代云计算技术,把企业搬进校园,建成了省内一流的大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集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税务、金融、房地产、erp沙盘于一体,构建完全仿真的企业岗位环境,每年培训学生近万人天,实现学生“上课即上班、毕业即就业”。 学校形成以财经类专业为主体、其他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开设有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审计、财富管理、财税大数据应用、资产评估与管理、工程造价、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软件技术等13个专业,在校学生近5000人。学校智慧财税专业群获批立项建设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会计)、财税大数据应用(税务)两个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并于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财税大数据应用(税务)、资产评估与管理、财富管理(投资与理财)3个专业被省教育厅立项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其中财税大数据应用(税务)、财富管理(投资与理财)2个专业已通过评审验收,确立为省级特色专业。华润新龙物流实习实训基地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学校被省商务厅、省教育厅共同认定为第二批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学校积极推进1 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共有财务共享服务、智能财税、智能估值、网络建设与运维、网络安全与运维等10个证书获批为试点证书。根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中国最专业、最全面并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率高达95%,在全省同类高职高专院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狠抓学生技能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近年来累计获得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1项、团体二等奖1项、团体三等奖1项,省级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4项,团体二等奖6项,团体三等奖10项,个人二等奖5项,个人三等奖3项。学校会计专业代表队连续6年(2014-2019年)蝉联省级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会计技能赛项团体一等奖,并于2019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会计技能赛项一等奖。2021年,我校共有465名学生通过湖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被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湖北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录取,录取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学校坚持开放融合、合作办学的思路,牵头组建省内第一个财税类职业教育集团——湖北财税职业教育集团,现已有70多家理事单位,涵盖了省内知名的财经院校、行业企业。学校上联本科、下联中职,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昌首义学院、大悟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签订合作协议,畅通学生成长通道。学校扎实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工作,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多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毕业生先后前往波兰格但斯克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等国外高校留学深造。学校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学院合作举办会计专业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获省教育厅批准后,正式招生以来,深受学生喜爱。 学校坚持“普教培训两翼齐飞”的发展理念,发挥行业优势,服务税收管理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税务干部进行大规模培训,得到全国税务系统的一致肯定。学校全国税务系统大企业服务与管理培训项目荣获国家税务总局高分评价,《企业会计·税务版培训(初级)》培训项目获评为全国税务系统精品培训项目。学校建成湖北税务网络学校,以“推进网络培训,服务税收工作”为宗旨,满足全省税务系统税务干部、高职学生和纳税人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积极探索“远程教育 移动终端”模式和“直播 培训”模式,实现教育培训的数字化、网络化,为提升税务干部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供优质平台。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当有新作为。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勠力同心、团结奋进,踏上新征程,争创新业绩,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全国一流、华中地区最大的财经类高职院校和财税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恰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将在“十四五”期间升格为本科职业大学。 全国高职院校三十强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学校环境优美、天人合一,2421亩生态校园,以涧河为界,分河东、河西两大校区。现有8个二级学院,开设37个专业,形成了服务区域战略的8个独具特色的专业集群,拥有三个省级骨干专业群。学校积极建设青年友好型职业大学,深入推进“学院-书院双院育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形成了“一体两翼”的洛科特色育人模式。围绕“建‘双高’,升本科,办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的战略目标,立足洛阳,服务中原,辐射全国,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增强服务区域战略人才供给能力,努力“成为扎根中原大地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 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变革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立足职业教育改革新阶段,不惧改革、积极创新,探索并践行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其独具特色的育人理念、高水准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人民网、凤凰网、中国教育在线、河南日报、大河网、洛阳网等众多媒体竞相报道,并荣获“职业教育院校卓越奖”“中原十大品牌影响力典范院校”“中原民办教育就业竞争力品牌”,被誉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独具特色的育人理念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秉承“以父母之心育人,帮助学生成就梦想”的办学宗旨,拥有“以学生为中心,以贡献者为本,组织利益至上”的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的校训,实施“认同、尊重、激活”的育人理念,建设青年友好型职业大学,努力推进“学院—书院双院育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努力成为扎根中原大地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 努力成为扎根中原大地的职教书院典范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积极推进全员书院制改革,洛科书院下设八大书院,分别是日新书院、忠信书院、慎德书院、慈涧书院、文远书院、张衡书院、仲景书院、鲁班书院。洛科书院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德技并修”育人目标。秉承“以父母之心育人,帮助学生成就梦想”的办学宗旨,践行“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认同、尊重、激活”的育人理念,以思政教育为核心,以技术技能培养为导向,以人文素养培育为基础,以主题工坊为依托,以特色活动为载体,以书院文化浸润心灵,建设青年友好型大学,构建“三全育人”新模式,培养厚德博学、内心充盈、敏行善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成为扎根中原大地的职教书院典范。 具备竞争力的高品质就业体系 学校与中信重工、阿里巴巴、美的、格力、海尔、老板电器、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苏州富纳艾尔科技有限公司等128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成了25个校内实训基地和160个校外实训基地。 2021年联合阿里巴巴、字节跳动、谷歌、河南安装集团获批教育部就业育人项目。建立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跨境电商、北玻高端智能装备、正大新零售、富纳智能制造、千蚁新媒体直播电商航天智慧财税、春客电子商务、软件产业学院、网络产业学院、数智产业学院共计9个产业学院,成立智慧财税、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3个产教融合研究院。 作为全国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机械行业现代机电技术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学校紧扣用人单位需求,精准输出专业契合度高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就业率95%以上。 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根据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需要选聘师资,以素质工程为抓手,深入实施“高级人才引进、教工学历提升、教工职称提升、双师型队伍建设、思政教师提升”五大工程,吸引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等作为教师,使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其中教授、副教授等副高以上职称教授占教师总数的30%以上,博士、硕士学位教师近占教师总数的4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达70%以上。 优越的区位与环境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坐落在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称的千年古城——中国洛阳。洛阳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隋唐大运河的中心。近年来,洛阳致力于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现有各级各类研发平台2378个、专业技术人员18万余人,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94个、“两院”院士5名、省级院士工作站36家,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国防科技工业等高科技领域位居全国先进水平。洛阳自古为“九州腹地、十省通衢”,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颜值”和“气质”兼具的洛阳让居者心怡、来者心悦,成为了海内外有识之士纷至沓来的投资热土、创业高地。为坐落于其中的洛阳科技职业学院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