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大兴安岭南麓乌兰浩特市。乌兰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的地方,素有“内蒙古延安”之美称。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于2001年整合区域内7所大中专院校、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兴安盟唯一一所全日制普...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482-8529133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96名
校友会高职ⅲ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是一所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医学类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牢固树立“以服务云南为要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鲜明特色创未来”的理念,在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的引领下,致力于培养服务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大健康产业和康养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现有昆明、安宁两个校区,富民新校区规划建设中,基础建设投资达6 亿余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7000多万元,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29间,拥有专业的基础实验(训)中心、口腔医学实验(训)中心、人体生命科学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多类实验实训室。
学校目前设有口腔医学、临床医学、针灸推拿等3个临床医学类专业,以及护理、助产、药学、中药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20个非临床类专业。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0%,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48%,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8%。学校积极引进各大高校、医院的教授、博士、主任医师等高层次人才到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学校教师获各级各类科研基金项目、授权专利、产学研项目等共128项。
学校奉行医教协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是全国医养结合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目前已经和233家单位建立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其中实习医院111家,实践基地112家,产学研合作单位5家,非直属附属医院1家——玉溪市江川区人民医院,教学医院4家——云南省精神病医院、广南县人民医院、华坪县人民医院、云南平安中西医结合医院。学校与河口县人民医院、景东县人民医院、通海县人民医院、昆明市盘龙区人民医院达成共建非直属附属医院协议,与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砚山县人民医院、曲靖口腔医院、昆明市口腔医院北市区分院、罗平县人民医院达成共建教学医院协议,为学生实训、实习、就业提供了可靠保障,现已形成了“校院一体、医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在同类院校中独树一帜。
学校为在校学生搭建良好的升学平台,广大学子在获得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可通过“专升本”、“成教本科”和“出国留学”等方式提升学历。目前已开展出国学历提升项目、出国就业实习项目、出国前语言培训、跨文化适应能力课程教学、短期海外游学、培训等。
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关于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及支持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的目标,结合云南省开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新局面发展规划,积极探索“专业+非通用语”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选择,真正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同时,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保障毕业生实现就业。学校还提供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大学生医保等奖助医保服务,并设立“翰文教育助学金”,为品学兼优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
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学校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科学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品牌、以创新谋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医学类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校前身是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原金华城乡建设学校和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东阳学院基础上组建,2003年4月,经浙江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建校。2019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校名暂定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本科)。202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2021年8月,学校举办者变更,办学体制改为国有民办。2022年6月,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全国首批职业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地处浙中金义都市区,坐落在素有“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美誉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东阳市。现下设14个学院,在校生1.5万余人。学校环境优美、设施一流,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实训室、篮球馆、田径场、文体中心、图书馆和各类生活设施,校园信息化条件优良。根据中国科教评价网2023年全国民办职业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显示,在全国22所民办职业本科高校中,学校综合实力位列第4位。根据2022年中国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评价动态排行榜显示,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整体实力位列全国第99名,位列全国职业技术大学第2名,发明专利竞争力从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27位。
办学以来,习近平、张德江、夏宝龙等领导同志先后视察学校。学校获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全国特色教育示范单位、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5a单位、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平安校园、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及浙江省高校实验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优秀民办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等称号,先后入选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浙江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学校、浙江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试点建设单位。同时被教育部和建设部列为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并设有建设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
学校坚守“服务区域发展,培育一流技术人才”的办学使命,秉承“自强不息、执着攀登”的精神,坚持“学生为本、育人为要、质量至上、特色为重”的办学理念。紧密依托区域产业的优势,形成了以土木建筑大类专业为龙头,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类、财经商贸及文化艺术大类等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现开设专业37个,其中,本科专业18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省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7个;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入选浙江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名单。现有18个职业本科专业中有13个服务于建筑产业,形成覆盖“决策、设计、施工和运营”全产业链的建筑类专业群。学校主持和参与8个职业本科专业国家教学标准的制订,立项教育部规划教材2部、住建部规划教材10部、省新形态教材25部、省重点教材7部。现有国家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门、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8门课程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学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
学校始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发展宗旨和规律,强化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深入开展“1 x”证书试点工作(已取得21本“1 x”证书试点资格)。坚持以产业学院为载体,构建政校企新型育人共同体,学校联合政府部门和区域龙头企业,推进智慧建造产业学院、脉链数智产业学院、工程咨询产业学院等8个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其中,智慧建造产业学院入选浙江省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名单。
学校拥有国家级生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大师工作室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以及各类校内外实训基地242个。近5年,学校获得厅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27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97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93项。学校开设有多样的创业创新课程,每年组织校级“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并在校内设有学生创业园,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孵化和扶持功能。2022年,学生在省级及以上学科技能竞赛获奖90项,其中省级学科技能78项,国家级学科技能竞赛12项。
学校坚持内涵提升,特色发展,整体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全力争取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国际化办学进程,打造国际化办学品牌,开创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局面。先后与英国、西班牙、爱尔兰、韩国等多所知名大学建立了国际合作办学关系。2022年7月,学校首届21名刚果(布)留学生顺利完成4年的中文和木雕专业学习,全部毕业回国。2022年12月,第二批29名刚果(布)留学生到校进行为期5年的学习。
学校以培养合格建设者、可靠接班人为指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严格落实从严治校方针,坚持人性化管理与从严治学相结合,开展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通过开展“始业教育”“四想四对照”等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活动,激发学生内在情感和动力,强化学生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感恩意识、责任意识。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从学习、生活的各个细节入手,培育“工匠精神”。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我校每年发放各级各类奖助学金1300多万元,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和经济困难学生。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元/学年)、浙江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学年)、国家助学金(浙江省:一档4500元/学年,二档2700元/学年)、退役士兵国家助学金(3300元/学年)以及校级各类奖助学金。
学校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崇学大讲堂”“鲁班文化节”“读书节”“公寓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主题活动。现有“蛋雕社”“绿军社”等50余个学生社团,各类活动精彩纷呈。组织多个学生志愿服务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和暑期实践等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学校历届毕业生以尊师长、守纪律、能吃苦、善合作、专技能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超97%,创业率全省排名从第20位上升至第9位,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6.78%。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全力打造全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浙江样板”,在办学条件、科教产出、双师力量、学校声誉等关键领域持续实现突破,综合实力跻身全国民办职业本科大学前列,为申报硕士点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建成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漳州科技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漳州科技学院位于漳州市漳浦县盘陀茶文化镇天福文化产业园,国道324线(厦深高铁漳浦站)旁,是著名台商、世界茶王、天仁集团、天福集团董事局主席李瑞河先生于2007年创办的一所非营利性职业院校,占地面积1100多亩,校舍面积27.9万平方米。目前在校生近1.4万人,下设七个二级学院: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商学院、医学院、教育与旅游学院、融媒体学院、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学校秉承创办人提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感恩”的育人理念和“格物致知,崇德敬业”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润校”的办学思路,是国家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和援外培训项目承担高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茶文化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全国妇女创业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单位、福建省高职院校茶产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先后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创新奖、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福建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学校坚持开放式、国际化办学,与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本科院校开展"专升本"学历教育,并与台湾嘉南药理大学、高雄餐旅大学、育达科技大学、韩国秋溪艺术大学、新加坡斯坦特学院等一批知名高校开展校际合作和出国留学业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著名企业万向集团合作举办、坚持国际型、现代型、创业型办学定位,坚持公益非盈利办学原则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迄今已拥有近70年的办学历史,为社会培养了4万多名各行各业的人才。
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市,处在杭州市重点打造的西溪谷之中,毗邻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交通便捷,环境宜人。学院建有3个校区,共占地面积约260亩,总建筑面积18万多平方米,目前全日制在校生6600余人。
学院围绕“服务新智造,赋能康养旅” 的专业定位,以国家骨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省(市)特色专业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康复工程技术等专业为引领,重点打造培养应用智能网联、人工智能新技术运用到智能制造、交通运输管理和车辆制造高素质人才的智能技术专业群;培养服务于大健康、大旅游产业的,在康、养、旅等多个方面具有国际视野高端人才的康养旅游专业群;培养契合打造杭州时尚之都、品质之城的国际化战略,服务并引领时尚与创业产业链的发展,具备有创意、善设计、会创业、懂经营的时尚创客的设计创意专业群;培养服务国际化,具有创造性运用数字能力,复合型、外向型的国际新型商务人才的数字贸易专业群等四大专业群,共设置有22个高职专业(含专业方向)。
2020年,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群获“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这是我院“十三五”期间专业建设与发展成绩的见证,标志着我院进入了全省职业教育“双高”建设的先进行列。此外,学院还拥有省级优势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建设专业4个,市级特色(重点)建设专业5个,市新型专业群和新型专业各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重点)建设实训基地6个,市级重点建设实训基地5个。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院拥有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在线精品课程)9门、市级精品课程20门;省高校重点建设教材10部;省级教改项目(含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十三五教学改革项目)30项。获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学院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注重文化育人,“爱心课堂”于2019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高校党建特色品牌;行政党总支第一党支部、康养旅游系党总支第二党支部被中共浙江省教育工委评为“样板党支部”,三创教育与研究中心荣获2019-2020年度“浙江省三育人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三创精神做有意义的教育,逐步培育了国际化教育、全人发展教育、美好教育、三创教育四张“金名片”。学院为学生搭建了彰显才华的有效平台,学生在科技创新、文体竞赛、技能展示等活动中多次获奖,充分展示了我院学生强劲的实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共获省级以上奖励185项。其中,国家级奖励9项,省级一等奖以上33项。
共有教职工约300人,其中专任教师180人,具有高级职称60人,占33.3%;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43人,占79.4%;“双师素质”教师140人,占专任教师77.8%。并且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教师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2名,省教坛新秀5名,市优秀创新团队1个,市优秀教师11名。
学院承担中美国家元首计划“十万人留学中国”对外交流项目,8年时间已接待了58个研习团1409位美国师生。万向集团在学院设立“鲁冠球教育奖”,用于奖助优秀师生。学院每年派出大量教师与管理骨干赴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及美国等地进行标杆考察;选送优秀学生赴美国、英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学习,并接收新加坡等地学生来我院访学。
在2014年启动的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中,学院连续4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职位胜任度及创业前景、对母校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五个维度的综合评价在浙江省民办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其中《2015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显示,学院在全省47所高职院校中,职业胜任度及创业前景排名第4位,就业质量排名第9位。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
2020年,在省教育厅组织的教学质量年度考核中被评为“b”等级,进入了全省高职院校的第二方阵。
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秉承“明德、慎思、崇实、创新”的校训,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全面贯彻“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着力打造精品学院”的基本方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运用“第一性原理”,全面对标“双高计划”,全面推进“提质培优”,全面深化“三教”改革,全面启动“3 n”达人计划,全面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学院先后荣获“浙江省文明单位”、“杭州职业技术教育十佳学校”等荣誉。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是2010年3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为始创于1958年的首批国家级重点全日制中专学校----安徽省六安卫生学校。学院坐落在山川锦绣、人文荟萃的六安市。这里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享有“红军摇篮,将军故乡”之美誉。
学院办学成绩突出,是原国家卫生部确定的全国六个教改联系学校之一,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确定的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财政部认定的中央财政支持的护理实训基地,卫生部、香港华夏基金会确定的社区护理骨干培养项目资助学校。同时,是安徽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六安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省级培养基地,六安市卫生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执业医师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基地。2017年学院顺利通过安徽省教育厅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9年市二院整建制设置为学院直属附院;2020年学院获批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学院教师、六安市蓝天救援队队长陶成诚获评“中国好人”,获评第三届市级文明校园;2021年学院获批安徽省高校“三全育人”院校综合试点建设单位;2020、2021、2022年学院获评六安市卫生先进单位;2021年5月学院裕安分校260名学生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一幕“急行军”,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光明日报》等多家中央媒体报道;2022年学院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和与安徽医科大学联合专升本培养学校,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医学国控专业;2023年学院通过省级教学诊改评估、办学条件达标核查,获批安徽省“三教”改革示范校建设单位、安徽省大别山医学教育联盟牵头单位、安徽省“双高”建设单位(高水平专业群护理建设单位)、安徽省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和安徽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单位,被核准为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入选第二批安徽省绿色学校单位、第二批省级创业研究院单位,课程思政成功入选安徽省首批“六百工程”项目建设库;2024年学院成功入选安徽省首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培育建设项目名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顺利通过总结验收,获批省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立项8个。
学院规划面积1075亩,现有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4亿元,基础及专业实验实训室105个,实验实训室建筑面积7.02万平方米,实验室设备总值1.17亿元,成立中药、药学、护理、口腔、眼科、外科、影像、中医、预防医学、临床技能、基础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和康复治疗技术共14个实训中心(基地),同时建有全省一流、市内唯一的生命科学馆和西山药库博物馆。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0万余册,中外文全文电子图书30万余册。现有在校生1万余人,教职工349人,学院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21人,占比达34.67%,“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达66.1%,其中正高职称15人,副高职称106人,博士研究生7人(含在读),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坛新秀25人,院级教学名师19人,院级专业带头人22人,学术带头人13人,骨干教师35人,教坛新星47人。外聘兼课教师100余人,新挂职副教授2人,其中博士1人。
学院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拥有“四系三部两中心二附院”即护理系、临床医学系、药学系、医学技术系、公共部、基础部、思政部、图文信息中心、实验实训中心、学院附院和市公立口腔医院。开设有护理(不含中韩护理)、高职护理、助产、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临床医学、中医学、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美容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化妆品经营与管理、中医养生保健、药学、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生产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中药学、统计与会计核算、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等23个专业,覆盖医药卫生、食品药品与粮食、财经商贸、公共管理与服务等四大学科领域。护理、药学、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均为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和省级综合实训基地建设专业,现有10个非直属附属医院,108个实践教学医院、医药企业等实习单位。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分别在97%、96%以上。
学院大力推进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17年至今,学院教师在安徽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34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5项,分别在2017年、2018年、2021年三次获得国赛二等奖、在2023年获得国赛三等奖;在省级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21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7项,尤其是2021年申报的《一体化实施,实战化引领,层次化推进,专业化育人》课题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之后,2023年联合申报的《协作贯通、育训并举、五术赋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被评为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成为学院标志性成果;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2门,其中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11门,示范金课6门;建成课程思政云平台项目,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上线国家新华网课程12门;2023年入选教育部国家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门;近5年承担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54项;承接教育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12项任务,共18个项目。教师承担主编、副主编及编者编写教材100余部,其中2023年成功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近500余篇,其中sci文章10篇。
学院建校以来为国家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护理专业已经连续8年获得省级护理技能大赛一等奖,并代表安徽参加国赛。2014年以来,在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中共获金奖7项,学院多次荣获“优秀组织奖”;在安徽省学科和技能竞赛中获奖89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42项,优秀奖2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a类赛事)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的优异成绩。其中,2019年,在全省第五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3项银奖、4项铜奖;在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实现了安徽省同类院校本专业国赛金牌零的突破,填补了我省空白;2020年,在安徽省第六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3项银奖、12项铜奖;2021年,在安徽省第七届“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赛5项金奖,5项银奖,其中三个获得国赛资格,创造了学院历史纪录,在省内同类院校中获奖总数排名第三,并获得安徽省教育厅第七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优秀组织奖;2022年,在全省中华职教社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第十八届“振兴杯”全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得金奖1项,并在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获得金奖1项;在安徽省第八届“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7项金奖、6项银奖,11项铜奖,并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获得1项铜奖;2023年,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中喜获金奖10项、银奖4项、铜奖12项,该成绩位于安徽省高职院校第2名,“斩金率”高达83.3%;在安徽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获团体一等奖2项,并在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获团体三等奖1项;在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1项;在第九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获健康照护项目金奖1项、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银奖和铜奖各1项;在第十届“挑战杯·华安证券”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银奖1项、铜奖5项;在安徽省第二十届“振兴杯”全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金奖1项、银奖7项、铜奖2项,并在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获银奖1项、铜奖1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中斩获铜奖4项,获奖排名并列全国第十一、全省第二;2024年,第十七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安徽省区决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的优异成绩
学院附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六安市精神病医院)是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和急救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同时设置六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康复医院和安徽高诚司法鉴定所。附院现有院本部、康复医院、河西院区三个综合院区和皋城路门诊部,其中院本部占地141亩,现有总建筑面积17.35万平方米(含面积10万多平方米的新综合病房大楼);康复医院院区占地20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河西院区占地约218亩,规划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皋城路门诊部占地约20亩,建筑面积约7600平方米。附院编制床位1500张,开设63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其中省重点专科2个(普外科和精神科),市级重点建设学科13个;正在建设的重大疫病救治中心,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床位800张。现有职工1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02人;兼职教授、副教授50余人;“江淮名医”3人,省首届卫生健康“杰出人才”4人,省首届卫生健康“骨干”人才4人,“皖西名医”16人,“六安市拔尖人才”6人,市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人,“百优医护人员”6人,获得市政府特殊津贴6人,多人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附院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皖南医学院、蚌埠医学院教学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凤阳师范学校,始建于1908年。2010年、2014年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滁州卫生学校和滁州艺术学校相继并入学院。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曾先后荣获“全国百所先进师范学校”、“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红十字模范校”、“安徽省一类师范学校”、“安徽省优秀师范学校”、“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教育部“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安徽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自2000年以来,学校连续9次获评安徽省省级文明单位。
区位优越、环境怡人。学校坐落于国家4a级风景区琅琊山脚下,北与千年名亭醉翁亭隔山相望,南有中央湖、花博园,西侧紧邻长城影视基地,区位优越、环境优美,是读书治学,涵养德性的佳地。学院规划总占地1127亩,建筑面积35万㎡,目前已建成占地785亩,建成教学、实训、图书、行政中心等,建筑面积27万㎡。
办学定位、发展理念。学校以文化教育类和卫生类专业为主体,大力发展城市服务类专业,立足皖东,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力图建成安徽乃至全国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高水平高等职业学院。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把改革创新作为学院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办出特色作为立校兴校的战略重点;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设备先进、资源丰富。学校拥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1个,国家级校企创新发展项目1个。馆藏图书34万余册,电子图书51万多册,数字资源总量达9580gb,还拥有省级普通话测试站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4个,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1个。
专业优秀、结构合理。学校现设有七院两部两中心,即:教育学院、管理与信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教学部、体育教学部,信息技术中心、实验实训中心。开设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音乐教育等教育类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药学、医学美容技术等医学类专业,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高铁乘务等城市服务类专业。其中,学前教育、护理和小学教育等5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
师资雄厚、育人卓著。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专兼职教职工487人,硕士学位以上222人,博士生3人,高级职称以上130人,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64.4%,全国优秀教师2人,安徽省优秀教师2人,安徽省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市师德先进个人3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省级教坛新秀19人,省级教学团队11个。学院建有实验实训室218个,面积近3.9万平方米,设备值4622万,为学生提供模拟环境、实施情景教学。学生在安徽省师范生技能大赛、护理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重要赛事中多次获得金奖、一等奖,银奖,2018-2019年分别荣获全国护理技能大赛三等奖、二等奖,近三年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智慧校园、服务社会。学校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推进实施无线wifi全覆盖,实现了电子办公oa系统、学生工作业务系统、“一卡通”校园系统、图书馆管理、青果教务管理系统全面对接,信息化建设卓有成效。学校普通话测试站年均培训、测试3000余人次,另设旅游文化研究中心,为滁州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22年初,学校顺利获批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将始终秉承“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恪守“修德立身,精技立业”的校训,弘扬“尚德启智,敬业爱生”“勤学明理,慎思笃行”的教风学风,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师资队伍提升、社会服务提升、文化校园提升、管理创新等五大工程早日实现,为早日建成一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辽宁商贸职业学院成立于2005年4月,前身是始建于1984年的辽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是公办省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学院位于中国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毗邻世界文化遗产清福陵,周边地区教育科研单位集中,校园环境幽雅,学术气氛浓郁,是求知治学的理想之地。
学院拥有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主导,以优秀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以双师型教师为特色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中,副教授以上职称56人,注册会计师、律师、经济师、土地评估师等双师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8%以上。
学院设有商务贸易系、财务管理系、商务外语系、技术经济系、信息技术系、公共管理系、素质教育教研部等教学机构,开设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法律事务等23个切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普通高职专业和专业方向,现有在校生4500人,是培养商务贸易类和现代服务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摇篮。
学院针对高职教育特点和社会人才需求,创建了“基础理论平台 个性技能模块 全面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各专业都建有强化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设施和模拟仿真的实践训练场所,具备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毕业生在取得毕业文凭的同时,与社会职业资格鉴定相衔接,可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院在140家企业建有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以提高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与用人单位合办多个订单式培养班,为就业创造条件。毕业生能迅速适应工作需要,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在同类院校位居前列,是辽宁省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2014年,我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会计电算化、会计与统计核算、金融管理与实务、财务信息管理、文秘、法律事务、国际商务、市场开发与营销、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英语、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建筑工程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23个专业和专业方向面向全国招生,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隶属于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的公办院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信息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蚌埠市国家aaaa景区龙子湖畔大学城内,占地面积849亩,建筑面积33.6万平方米。学院至今已为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46000余人。学院目前在校生14890人,现有教职工383人,教授、副教授104人、“双师型”教师17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228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1个、教学名师5人、优秀教师3人、模范教师2人、专业带头人5人、教坛新秀14人。
学院按照“拓宽思路、整合资源、办出特色、形成品牌、服务企业”的办学目标,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促发展,走产学研合作道路,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能力和办学声誉的明显提升。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全育人”,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狠抓提质培优和师德师风建设,先后荣获“全省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安徽省‘双基’建设示范高校”“省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省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专业特色】学院下设电子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现有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商务等4个专升本本科专业和28个专科招生专业。专科专业包含计算机应用技术、光伏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软件技术等4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等16个省级重点专业。学院设有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绿色能源、软件与信息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等4个研究中心;夏克付技术技能型大师工作室、魏树峰技术技能型大师工作室、金敦水技术技能型大师工作室、查正卫技术技能型大师工作室、李苗苗技术技能型大师工作室和李曙光院级大师工作室等6个大(名)师工作室。学院现有143个专业实验实训室和71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电子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1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和电子信息实验实训中心等10个省级实训中心。
【技能竞赛】学院各项职业技能竞赛成绩斐然,“十三五”期间,在国家级、省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782项,其中一等奖204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各一项。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名全国第66位、全省第8位,先后荣获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和“技能大赛标杆校”荣誉。2022年,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技能竞赛获奖173项,a类赛项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30项;b类赛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二、三等奖86项。
【实习就业】学院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先后与科大讯飞公司、中国声谷、中国兵器工业集团214所、中国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蚌埠凯盛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协创物联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宝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华苏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联合办学,先后成立了“讯飞学院”“华苏学院”等校内实训基地,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凯盛﹒强技”班。学院每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6%以上,学院荣获“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22年,荣获“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激励高校”称号。
【文明校园】学院持续推进文明和谐校园建设,荣获2018~2020年度省直机关文明单位、2020~2022年度省直文明校园,蚌埠市第十六届和第十七届“文明单位”、蚌埠市第三届“文明校园”、安徽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蚌埠市“双拥模范单位”“全省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省级节水型高校”等荣誉称号。
春风化雨催桃李,淮水悠悠育英才。“十四五”期间,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的坚强领导下,风劲帆满、砥砺奋进,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奋力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学校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1000号
招生咨询电话:0552-3172909,3172929
网 址:http://www.ahdy.edu.cn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是2012年3月由原北京卫生学校、北京护士学校、北京市中医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隶属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为重的办学宗旨,以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师生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为社会培养高质量卫生技能人才为目标,积极稳步探索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适合学院发展的改革之路。
学院设有四系两部,分别是中药康复系、护理系、药学系、医学技术系以及文化基础部、思政教学部。全校共有学生6133人,教职工530人。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延续“一院三址”办学格局。
学院第一院区位于房山区窦店镇下坡店村大窦路12号(租用北京网络职业学院校园),占地面积344亩,在校生2201人,教职工229人,设有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卫生信息管理、护理(2022级五年制)、助产(2022级五年制)共7个专业。行政职能处室包括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计划财务处、审计处、安保后勤处、物资管理处、科研与教育督导处、招生实习就业办公室、网络信息管理处。
学院第二院区位于通州区玉带河西街24号,占地面积77.95亩,在校生2613人,教职工153人,设有护理、助产共2个专业,行政职能处室包括团委、基建处、二院区安稳后勤办公室、校友校史办公室、离退休办公室。
学院第三院区位于通州区九棵树东路128号(为法人注册地),学院领导在此集中办公,占地面积35.32亩,在校生1319人,教职工148人。设有中药学、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共3个专业。行政职能处室包括党委办公室、人事处、学院办公室、纪委办公室、工会办公室、教师发展中心、三院区安稳后勤办公室。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实验室、实训基地和供学生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的场所和设施,现有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卫生信息管理、中药、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近万余平方米,能够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需求。其中护理实训基地获得教育部职业院校实训基地重点建设项目资助,药学专业实训基地是北京市职业院校实训基地重点建设项目。现有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胸科医院、北京老年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和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等13所临床教学医院。同时还与北京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企业、研究机构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的临床教学及实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形成“紧密合作、共育共享的院校三段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学院重视专业建设和学生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专业建设不断取得成绩,护理专业和药学专业为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首批示范专业,被市教委评为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同时也被教育部认定为骨干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效果明显,注重在课程体系中融入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培养的毕业生岗位竞争力和适应力高,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很多毕业生成为首都医疗卫生行业的骨干。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高达98%(2019年98.36%)以上,特别是护理、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多年来,学院为北京市医疗卫生行业培养了七万余名卫生专业人才,其中护理人才占北京地区该类技术人才培养量的60%以上,为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院护理专业毕业生陈征、王克荣分别获得第40届和第44届南丁格尔奖章,为学院赢得了荣誉。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质量为重的办学宗旨,以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以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为社会培养高质量卫生技能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数据截止到2023年3月13日)
地址 : 北京市通州区九棵树东路128号 邮政编码 : 101101 院办(传真) : 010-63209001 值班室 : 010-63209000,010-63209023,010-69548394。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19年5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是赣州市政府直属综合性高职院校。
2021年11月和2022年6月,学院先后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深度合作办学协议,开创了高职院校“跨区合作、优资共享”“湾区 老区”职教创新发展新模式。2022年12月,学院牵头组建赣州职业教育联盟,通过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能力,促进赣州职业教育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学院现有新能源汽车科技城校区和安远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79.6万余平方米(新能源汽车科技城校区占地面积57万余平方米,安远校区占地面积22.6万余平方米),并在全南设立了产业学院。现有10大系部50个高职专业,在校学生19000余人。“畜牧兽医专业群”被确定为全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建有校内外实验(训)室223间,图书藏书47万册,电子期刊8000余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亿元。
优秀的师资团队。学院现有教职工650余人,其中高级以上职称114人,硕士以上241人,“双师型”教师189人,高级技师51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省级高层次人才8人(其中7人为江西省第一届首席技师)。有省级以上大(名)师工作室5个,市级“大师工作坊”16个。有国家级技能竞赛裁判和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32人、江西省科技特派团成员7人。
较高的培养质量。学院遵循“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办学理念,一直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中心工作,近三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等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师生共获得国家级、省级以上奖项190余项,市级以上奖项460余项。
丰硕的办学成果。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学成效明显。近三年来,学院教师科研项目省部级以上立项80余项,发表论文100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主编或参编各类教材50余部,拥有专利40余项,先后有30余名教师被聘为省市级各类专家,180余人次获得省市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西选拔赛综合机械与自动化项目集训基地、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江西省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江西省1 x联盟牵头院校、赣州市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培训基地、赣州市科普教育基地等项目落户学院;学院还当选为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和第三届广东宠物行业职业教育战略联盟常务理事单位。
步履不停,奋斗不止;乘风破浪,未来可期。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市委市政府“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及“1 5 n”产业布局,努力走出一条职业教育区域化、区域职业教育产业化、产业职业教育集群化,与当地产业需求对接的新路子,致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职业院校的标杆,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赣州样板”。
安远校区简介:安远远恒佳现代产业学院由安远县人民政府和赣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共建,学院围绕赣州市“1 5 n”产业体系,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是赣州市首个由湾区头部企业参与建设的人才培养创新平台,是赣州市坚持高质量发展,融入大湾区战略的生动实践。
学院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产城新区,占地面积约339亩,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8万平方,建有教学楼、宿舍楼、科研实训中心、就业创业中心等,配备大型体育馆、400米标准运动场、足球场、steam科技馆、智能化图书馆、多功能视觉餐厅等高端设施,建筑融汇欧美风格,典雅别致,突显山水园林风貌,既有依山傍水的书院特质,又有如诗如画的田园情调。
学院吸引和聘请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建有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学院聚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下设现有教育系、信息系和农贸系等三个教学系,开设社会体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和电子商务等六个专业。
学院依托深圳的教育产业优势和企业资源,坚持校企一体化办学、双元制育人,充分发挥学院“校区建在产业园里,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的独特优势,坚持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坚持基于真实职业环境,开展专业实践教学;积极引聘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打造多元师资力量,逐步形成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相对接、教学科研与生产实际相对接、人才培养与科技服务相对接的“校企双元、三个对接”办学模式。
学院秉持“入学时为企业的后备军、在校时为企业的同盟军、就业时为行业的主力军”培养目标,深化与深圳市衡泰信科技、远恒佳南岭高尔夫球会、深圳市优必选科技、优蓝智慧城市(深圳)集团、深圳市亿道信息(001314) 、深圳市德辉达科技、深圳市中易腾达科技(830982)、深圳十方融海科技、橙皇现代果业、绿之源果业等360余家知名企业的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技能支撑,努力打造“老区 湾区”跨省区域职业教育合作典范。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