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传媒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2002年,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应运而生,学校地处云南省昆明市,与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阳宗海毗邻而居。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6月,教育部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关于拟同意设...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871-8303466,0871-8358333,0871-68306444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民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113名 校友会民办ⅲ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纳入全国高考统招计划,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坐落在国际花园城市—— 厦门。校园环境优美,教学与生活条件优越,配套设施完善。学校目前设有健康产业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商学院、航空旅游学院、公共教学部、思想政治教学部9个二级院部。 在专业建设方面,共设有34个紧贴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职招生专业,其中“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市级重点专业3个,市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1个,市级高水平专业1个,校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22门;获得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立项38项,省市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6项。 在技能竞赛方面,2016年学校在全国金融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投资理财规划大赛”中荣获2个团体一等奖,1个个人一等奖。在第九届、第十届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福建赛区)、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总决赛均荣获省级特等奖和国家级三等奖。2019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养老服务技能赛项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在中国零售新星大赛华东二区区域赛、中国零售新星大赛总决赛均荣获团体赛一等奖,在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企业沙盘模拟经营赛项中荣获团体赛一等奖。2020年在厦门市职业技能竞赛市场营销赛项、建筑cad赛项中均获得团体一等奖。2021年荣获国家级行业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级行业赛中银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始终坚持走“育人为本,素质为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与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泉舜集团、厦门公交集团、用友新道、厦门好慷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上海豪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厦门天鹅国际大酒店、大唐移动、宗城(厦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国际大酒店有限公司、泉州酒店、厦门市第三医院、厦门市伍心养老院(连锁)等知名企业联合建立长期稳定的紧密型合作办学关系,合作共建二级学院,实行校企“合作招生、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模式,将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第一指标,为社会输送大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实现毕业生高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毕业生工作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校园建设方面,学校已在数字化校园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超星学习通智慧教学平台、超星数字图书馆、校园一卡通系统、青果教务管理系统、学院网上办公系统、学院网站群系统、校园消防监控中心系统、网上心理测评系统等主要信息化平台投入使用;教学资源库有厦门东海学院 vr 课程资源库和厦门东海学院校本资源库。学校办公及教学骨干网络带宽达万兆,出口带宽800m(电信600m、移动200m),共计1600 余个信息点。教学楼及宿舍楼的每个房间都有无线ap接入,校园无线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全校wifi全覆盖。建设云平台,资源池包含cpu核心数356个,内存总量952gb,总存储容量约为32tb,云桌面用户110个,虚拟主机42个。学校构建了优质课程资源库,提供大量的电子图书资源供师生阅读,其中包括文学、经济、计算机等五十余大类,630万册电子图书,500 万篇论文,全文总量13亿余页,超16万集的学术视频等,数据总量达100万gb。 办学二十年来,学校连续荣获“市民最喜爱的厦门职业院校”和“市民最喜爱的教育培训机构”两项荣誉,并在厦门市综治考评中获“5a级平安校园”的称号。作为福建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学校在积累办学经验,巩固办学成果的基础上,以改革为主线,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心,坚持“致知力行,崇真至善”的校训,倡导“为师生谋幸福、为社会担责任”的办学理念,做有担当的教育,扎扎实实办学,为厦门经济特区,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初步形成了“以高职教育为主,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学校知名度不断扩大,是莘莘学子深造成才的理想学府。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于1998年3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是全国第一批14所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第一所冠以“职业技术学院”名称的院校,也是地级泰州市第一所普通高校。学校隶属于泰州市人民政府。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泰州医学专科学校(后更名为泰州卫生学校);1985年6月,三所行业局办职工大学合并成立泰州市职工大学;1998年3月,成立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8月,泰州卫生学校整体并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现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是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储备院校,江苏省诊改试点院校,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次院校,连续四年荣获泰州市骏马奖,连续两年位居在泰高校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第一名。学校先后获江苏省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园林式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先进集体和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等荣誉称号。 学校坐落在泰州市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核心区域——中国医药城,占地面积1061亩,建筑面积28.75万平方米,是全国高职院校一流的现代化校园、生态校园和智慧校园。设有医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基础科学部等9院1部,8个专业群40个专业。现有教职员工685人,专任教师539人,高级职称教师187人,其中正高教师2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96人,双师素质教师占85.08%。全日制在校生10883人,成人学历教育在校学生6468人,每年开展社会培训近20000人次。办学65年来,学校为泰州和长三角地区培养各类优秀人才8万余人,被誉为“孵化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的基地;培养白衣天使、口腔卫士的摇篮”。 学校建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3个、省级骨干专业3个、省高水平专业群1个;建有国家级实训中心2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级智能制药产教融合集成平台1个,校内实践实训中心64个,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践实训基地285家,校企双主体学院5个。建有江苏省固体制剂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省、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0个。学校是“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中兴通讯claa(中国lora联盟)物联网示范基地,教育部国家级“工业机器人开放式公共实训基地”暨“abb/新时达工业机器人研发应用中心”建设单位,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培训机构),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优秀函授站,全国首批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护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江苏省首批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院校,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泰州市双拥学院,泰州网格学院。 多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400余项。近三年(2021-2023年),师生在国家级、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三等奖以上奖项61项,其中,国家级大赛获一等奖1项;省级大赛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38项。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校友对母校总体满意度均达98%左右。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立足泰州、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紧扣江苏省“强富美高”总目标,增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担当,围绕泰州市“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新格局,恪守“厚德尚技,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致力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实施人才强校、数字兴校、开放办校三大战略,打造品质泰职、红色泰职、智慧泰职、开放泰职、幸福泰职五大品牌,戳力实现进入全国一流地方高职院校奋斗目标,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泰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做出积极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henanvocational college of nursing简称“河护职院(hvcn)”)坐落在河南历史文化名城古都安阳,隶属河南省教育厅管理,是河南省唯一一所公办以护理为主的全日制高等医学院校。创办于1951年,其前身为平原省安阳卫生学校、河南省安阳地区卫生学校、河南省卫生学校,建校72年来,累计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医学大中专毕业生,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 近年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及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积极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秉承“敦品励志、笃学健魄”的校训,依据“依法治校、勤俭办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强化办学定位,为基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卫生人才,立足河南、服务全国、走向世界。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结构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不断加强、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做到了管理、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协调高质量发展。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820亩(含规划面积),分南、北两个校区,校舍总建筑面积34.2万㎡,拥有校内实训室178个、实训中心20个,建立实训基地国家级1个、省级5个、市级2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1亿元,图书馆藏书60余万册,建设有生命健康馆、医道文化馆、校史馆、党史馆、国际交流馆和现代化学术报告厅,为实践教学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平台,并拥有一所三甲附属医院和一所附属口腔医院。我校现有专任教师644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528人,占比82%,高级职称102人,占比16%,其中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97人。自升格成为大专院校以来,学校共完成省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立项183项、结项125项、科研成果215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29个,发表论文2795篇,其中中文核心、ei论文159篇,国家级论文1792篇,教师参编著作教材370部。学校下设“六系两部一院”,包括护理系、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系、医学技术系、药学检验系、国际教育系和基础医学部、公共学科部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有护理、助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药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30个专业和方向,其中护理、口腔和助产3个专业被确定为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护理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被评为国家“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点专业。学校的龙头专业是护理、重点专业是临床医学、特色专业是国际教育。学校成立“河南人人紧急救助技能培训联盟”、“河南省国际护理培训中心”、“河南省老年服务与管理培训中心”,建立“安阳消防急救技能培训基地”和“安阳市养老护理康复培训基地”。学校面向全国近20多个省和直辖市招生,在校生15000人左右。 学校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多门课程入选全国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参与全国教学资源库建设。护理、口腔、检验、康复专业青年教师多次在全国技能大赛名列前茅,各专业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团体和个人奖项60余次。 实习就业工作得到明显突破。学校本着“确保质量,融合发展”的原则,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医教协同,聚焦实习就业一体化,培育“工匠精神”,创新“1 1 1”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河南省骨科医院(洛阳正骨医院)、安阳市人民医院、安阳市口腔医院、河南宏力医院等联合办学,效果显著。积极拓展省内外实习基地,建有解放军北京301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郑州大学一附院等国内知名医院204家,覆盖全国24个省及直辖市。近年来,学校就业工作稳中有升,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其中2020年、2021年分别达到97.04%、97.68%。 学校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号召,主动开放办学,开设国际教育系,护理专业设有英语、日语和德语三个方向,引进美国、日本、德国等成熟职业标准、课程体系及教学资源,加强和深化与国外医学院校的交流及合作。目前,已有200多名学生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沙特等国家留学或就业,学校强力打造“河南护理”为国际特色品牌,为服务 “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增砖添瓦。 学校将在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安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健康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继续发扬“开放、创新、仁爱、奉献”的河护精神,聚焦特色与亮点、着力内涵与质量,抢抓机遇、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务实重干,为实现“升本”目标,为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为健康中国、出彩河南、宜居安阳做出应有的积极贡献,为建设中原一流、区域知名的特色高等院校而努力奋斗。 地址:河南省安阳市中华路480号(南校区) 河南省安阳市盘庚街67号(北校区) 邮编:455000 邮 箱:2924084@163.com 联系电话: (南校区)0372-5365800、5365900、2924084(传真) (北校区)0372-2948751 招生电话:0372-2294330、5365811(传真)、2226801、2226826、2226809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介绍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哈尔滨市幼儿师范学校是黑龙江省最早开展幼儿教育的师范学校,始建于1952年,至今已有70年办学历史。 学校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香东街9号,校园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404平方米。校内建有综合楼、实验实训楼、演艺中心、图书馆、体育馆、附属幼儿园等,采用欧式建筑风格,环境优美、视野开阔、精致典雅、布局合理,不仅彰显了学校60余年的文化底蕴,也传承了哈尔滨“东方巴黎”一个多世纪的欧陆建筑精髓。 学校固定资产总值5916.82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679.97万元,图书41万册。现有教职工270人,其中专任教师202人,教职工中获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89人,中级职称教师90人,获硕士学位及以上教师121人。 学校形成以师范教育为主、艺术与现代服务为辅的专业体系,设有学前教育、早期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音乐制作、空中乘务、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和美术八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是黑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高水平建设项目专业,空中乘务专业是市级重点示范专业。是哈尔滨市幼儿园教师及幼儿园园长培训基地,哈尔滨教师资格认定人员培训基地,哈尔滨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哈尔滨市示范性高职院校。 学校始终坚持以生为本,践行为学为师,至真至美的培养理念,依托以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为龙头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倾力培养“文质同修、内外兼美”的新时期高水平幼教人才,多年来为社会输送数万名幼教精英,目前哈市95%以上的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特级教师均毕业于该校,就业率在全省同类院校居于前列,就业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学校大力加强通识教育,夯实学生文化基础,引进慕课、微课、网络通识课等教育模式,全面促进学生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时深入关注学生个性和艺术特长的培养,以各种校内外文艺汇演和大型文化展示活动为依托,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多年来,学校注重发挥艺术教育特色,积极为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在众多省市大型活动中都留下了幼专学子的翩翩倩影。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认可,毕业生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全面的综合素质、精湛的文艺功底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深受各界好评。 连续多年荣获哈尔滨市教育系统“三育人”工作先进集体、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荣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哈尔滨市第35届劳动模范大会模范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等奖项。 今天,历经半个多世纪沧桑的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崭新的形象崛起于北国冰城,作为龙江幼教事业的领军者,学校将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立足龙江、面向东北三省,辐射全国,为促进省市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服务,为争创全国一流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武汉铁路桥梁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由央企——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举办,是全国唯一的桥梁高等职业学院。 学院地处中国建桥之都(武汉),坐落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风景秀丽的马影河畔,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院占地面积341亩,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 学院依托企业办学,突出桥梁特色育人,以交通运输类和土木工程类专业为主干,形成了以全日制职业教育为主、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为辅的“一体两翼”办学格局。现设有桥梁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材料工程系、铁道运输系、思政课部、公共课部等教学系部,开设铁道桥梁隧道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土木工程检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道路工程检测技术、机电设备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电子商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14个专业。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成功入选湖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立项建设名单。铁道桥梁隧道工程技术专业被列为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被列为湖北省高职特色建设专业。 学院现有校内任课教师180人,其中专任教师138人,兼课教师42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85人、“双师型”教师72人;客座教授6人,“楚天技能名师”5人。 学院建有建筑技术、工程测量、土建工程检测、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钢筋工程、桥梁装吊、桥梁施工模拟、工程机械模拟、建筑cad及数字化成图、铁道运输管理、新能源汽车12个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其中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为国家级实训基地,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实训基地和土建工程检测实训基地为省级实训基地。同时,学院全面推进产教融合,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与中铁大桥局、中铁上海工程局、中交三航局、武汉地铁集团、东风本田汽车公司等单位共建校外实训基地35个。 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办的武汉桥梁工程学院,为国家铁路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3万余名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校友中走出了46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23位业绩卓著的高级工程师。他们主持的建筑工程先后荣获1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3项“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8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8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6项国家及省市“优质工程奖”;他们中先后有28人次获国家和省市级“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荣誉,134人次获国家“优秀企业家”“优秀项目经理”称号,58人次获“火车头奖章”,7人次获“湖北工匠”“大国工匠”称号;他们中先后有5人受到习近平、江泽民、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有1人接受温家宝总理的邀请参加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宴和天安门阅兵观礼,有7人先后受到李鹏、朱镕基、温家宝总理的接见。98级校友王中美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校友秦环兵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校友王国英荣获中华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校友刘琴梅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功勋工匠”;校友杜操被评为湖北“荆楚工匠”、武汉市“技术大师”。 学院被誉为“桥梁建设者的黄埔军校”“土建工程人才的摇篮”,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湖北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北桥梁产业工人培训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是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学院将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秉承“立足中铁、面向社会、服务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方向,弘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学院精神,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大专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面向铁路建设、铁路运营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技术技能人才,打造中国建桥之都(武汉)和中国中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实现“省内一流、业内领先、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奋斗目标。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民族院校,也是国家民委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院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其前身可追溯到1928年张学良创办的东北蒙旗师范学校。办学90余年来,学院忠实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办学职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和民族团结的种子,为科教兴国、兴边富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推动黑龙江边疆文化大省建设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院凭借着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高度重视民族教育的强劲东风,扬帆起航,破冰前行,走出了一条扩容与提质并重的快速发展之路。学院改革办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着力发展食品工程、生物产业、经济管理、电子信息等实用专业,使学院成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的各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学院坚持高位发展,突显品牌效应,着力发展教育、艺术、护理等特色专业,使学院成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基地。学院作为黑龙江省高教强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之一,跻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紧缺人才的高校行列,步入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行列。 发展定位明确,办学特色鲜明 学院坚持以民族为根本,以特色求发展,不断解放思想,注重历史传承,把凝练办学精神、明确发展定位作为学院崛起的首要文化内涵储备。学院以“发展民族教育、振兴民族经济、传承民族文化”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创校使命;以“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遵循民族教育特殊规律、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为办学准则;形成了以民族教育为立校之本,以高职教育为强校之路,以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为办学特色,以创造民族团结经验为特殊使命,以服务少数民族、服务民族地区、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水准的具有我国北方鲜明民族特色的应用型、多科性、开放式的民族高校的办学定位。此外,学院在几十年来艰苦奋斗的历程中,孕育出了“兼爱并育,行健自强”的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精神;确立了“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的育人理念;“动脑动手,尽心尽力”的学生成长理念和“造峰填谷,守正出新”的阶段性发展理念。这些精神理念与边疆各民族不屈不饶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一脉相承,是光荣办学传统与现代大学理念的完美融合。 地理位置优越,办学实力雄厚 学院是入驻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的首家高校,毗邻全国特大型国有军工企业哈飞集团、东安集团、东轻集团等,国家级云计算数据基地和国家云计算产业示范基地——哈尔滨国际数据城与学院毗邻而建。学院占地面积30.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学院建有各类公共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含实训车间)70个,公共、专业计算机室15个,语音室5个,精品录播室1个,网络多媒体教室146个,琴房32间,舞蹈教室3间,电钢琴教室2间,幼儿园模拟实训室1间。拥有食品实训中心、护理康复实训中心、民族百草园、宠物医疗教学实训基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中心、少数民族图书馆、少数民族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等大型实践教学场所。国家级研究机构——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学院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黑龙江省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中心、黑龙江省宠物职业技能考评中心、黑龙江省普通高等教育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创新基地、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宗教)干部培训基地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相继落户学院。 学科门类齐全,就业前景广阔 学院构建了食品工程、生物产业、经济管理、学前教育、文化艺术、电子信息、护理康复等实用型专业学科体系。食品加工技术、药品生产技术等2个专业入选“国家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食品检测技术、宠物养护与驯导、会计等3个专业入选“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与舞蹈)、艺术设计(民族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方向)2个专业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和“全省高职院校骨干专业高水平建设项目”,被列入《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名单。畜牧兽医、动物医学等2个专业入选“黑龙江省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电子商务专业入选“黑龙江省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项目”,物流管理专业入选“黑龙江省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试点项目”和“省级行业合作项目”。学前教育、护理等新增专业,办学规模持续攀升,成为“三区三州”生源的主要选择方向。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和“黑龙江省高职实训基地项目”,获得中央财政专项支持。2018年8月,学院入选教育部公布的全国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名单。 学院高职专业多数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合作企业签约,学生学成毕业进入企业工作,且都作为高技能人才实现高薪就业。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检测技术专业是学院与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面向全国乳品生产企业实施“订单”式“校研企”“1 1 1”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后进入国内知名乳品企业工作。会计专业与会计中介合作,面向省内外企业实施“订单”式“校介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毕业后进入各个企事业单位财会部门工作。物流管理专业与大型物流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2.5 0.5”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现代物流管理和营销人才。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宠物养护与驯导、宠物临床诊断技术、生物制药技术、药品生产技术采用“2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订单企业有甘李药业、艾吉宠物医院等50余家企业。应用韩语专业与釜山外国语大学、顺天乡大学、韩国新罗大学、大真大学合作,学生学成毕业后能可进入韩国大学读本科,不收取留学中介费。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与北京中软国际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实行“1.5 1 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培养适合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发展急需的应用型计算机及软件技术人才。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等师范专业,与哈尔滨市多家幼儿园、平房区中小学共同建立了见习实习基地。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优良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7人,副高级职称52人,博士学位7人,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106人,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2010年,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244人,由34个民族成分组成,生源遍布黑龙江、吉林、贵州、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内蒙古、新疆等十一个省区。办学以来,学院共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民族优秀毕业生10万余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社会反响强烈,倍受关怀重视 学院作为全国首所跻身“省部共建”行列的民族高职院校,一直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黑发〔2010〕17号)提出“办好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充分发挥其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作用”。《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黑发〔2015〕11号)提出 “加强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黑政发〔2016〕21号)提出“加强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学院的育人工作,得到了全国政协、国家民委、教育部和黑龙江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学院的办学治校成绩和教学改革成果得到了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教育部、文化部的瞩目,受到了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 文化魅力独特,办学成就斐然 学院坚持文化育人,坚守校园文化的民族底色,积极推动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学院建立了大师工作室,开辟“非遗”展厅,满族剪纸、赫哲族鱼皮画、鄂伦春族桦树皮画等民俗工艺品开发成果不断涌现。这些作品,不仅在各级各类展示活动及大赛中屡获佳绩,而且还被送往民族旅游销售商场进行展销。2018年,学院入选全国民族技艺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单位;作为唯一入选单位,学院承担全国民族技艺类专业行业指导、课程标准建设、师资培养等重要职能。学院成立了民族歌舞团,入围“黑龙江省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团体行列,参加各级各类文艺汇演及比赛;集中力量编排出两台反映我省10个世居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原生态歌舞剧,多次获得省内外各级奖项,先后登上了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尔滨国际啤酒节、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和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等舞台,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魅力。民族歌舞团作为国家对俄战略的文化品牌,参加了中俄大学生音乐文化交流系列活动,还远赴俄罗斯进行演出。2019年,我院荣获“省级文明校园标兵”;我院民族预科学院2015年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7年获得省民委(宗教局)系统先进党组织; 荣获“2019年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食品学院在2019年黑龙江省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高职组)“岛津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大赛农药残留检测和重金属污染检测2个赛项中分获三等奖。电子信息工程系在2019年“中软国际杯”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在2019年“福思特杯”黑龙江省大学生会计手工技能大赛中获奖;生物产业学院学生在2019年省职业院校“医药类”专业微生物技能大赛中获奖;教育系学生2019年在黑龙江省(师范类)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由学院8名教师和教育系25名少数民族学生代表队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我院教师先后荣获“黑龙江省学校体育工作先进个人”“2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创建于1952年,为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现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国家首批1 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校。 学校位于郑州中牟,占地面积1915亩,新校区1350亩(一期工程已动工)。学校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实训设备总价值19673万元,图书馆藏书198万余册;现有教职工1178人,其中教授53人,副教授285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05人。校外兼职教师400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职教名师、省政府特贴专家、省职教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秀教师等110人,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职教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师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级成果一等奖等教研科研成果奖励428项。学校现设有洛阳分院和农业工程、园艺园林、牧业工程、食品工程、信息工程、机电工程、经济贸易、财会金融、旅游管理、人文教育等10个二级学院,61个全日制高职专业,涵盖现代农业、食品加工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旅游业等领域,其中,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4门;建成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省级3个。全日制在校生19688人。 学校是中国职教学会农村与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都市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河南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河南省农业教育协会会长单位、河南省农业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牵头单位。学院实训基地是“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中国科学院农业高新技术河南示范基地”、“河南省农业高新科技园”、“河南省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基地”。近年来,学校利用高新科技园平台,研发农作物及蔬菜、果品新品种30余项,获得食品、饲料、兽药等新产品专利67项,通过示范、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在示范推广中形成了“园区 基地 农户”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建校70年来,学院累计为国家培养大中专毕业生16万余人,培训各类学员30万人,毕业生中涌现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著名玉米育种家程相文(国家十大功勋育种家)和小麦育种家茹振钢等一批知名校友,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各级领导对学校发展给予了厚望,李克强同志为学校亲笔题词,寄语学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张德江同志到学校调研,对学校的发展建设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学院分别被教育部、农业部、省政府、省教育厅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农业职业院校产学研结合先进单位、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优秀培训机构、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职教攻坚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已跨入全国职业教育先进行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普通高校,肇始于1934年创办的漳州福音医院护士学校,1985年更名为漳州卫生学校,2004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升格为漳州医学护理职业学院,2007年正式更名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是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坐落于风光绮丽、人文昌炽的滨海古城漳州,占地面积812亩,建筑面积25.9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一万余人,专任教师538人、外聘教师255人,博士18人、硕士291人,正高级职称40人、副高级职称148人。现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1个、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2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b类高层次人才1人、市级d类高层次人才17人、市级e类高层次人才2人、市级非遗传承人3人、市名中医1名、市十佳思政课教师1名,派出省级个人科技特派员55人次、市级个人科技特派员78人次、团队科技特派员14个。拥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1个、省级高职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1个、省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 学校建有护理学院、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临床医学院、中医与康复学院、口腔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教学机构,围绕卫生健康产业,设有护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中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7个专业群,以及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护理、助产、中医学、针灸推拿、预防医学、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卫生信息管理、运动防护、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智能医疗装备技术、药学、中药学、中药材生产与加工、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25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中医学和预防医学为国控专业,中药学专业群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群为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 学校是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助产专业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临床医学专业分委会委员单位、全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健康管理与促进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基地、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单位,牵头制定助产国家专业教学标准。16个实训基地覆盖所有专业,面积达91982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43亿元,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省级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4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省级专业群实训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3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实习教学基地216家,为学生实训、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坚持“3333”办学定位,立足漳州、服务福建、面向全国,为医药、卫生、健康3个产业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形成以专科学历教育为主、成人教育和社会培训为辅的3个办学类型,培养理论够用、技能熟练、文化浸心的3维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教学基础雄厚、办学特色鲜明、文化传承有效的3个发展目标。2023年,学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3547名,就业率97.80%,专业对口率为83.93%,留漳率为24.9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传医授道,教泽绵长;九秩峥嵘,杏林流芳。学校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全国巾帼文明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福建省五一先锋岗、福建省模范职工之家、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贡献奖、福建省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学生资助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学生资助志愿服务活动先进单位,获十届福建省“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校园”,还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学校、福建省平安校园、福建省紧缺人才(护理专业)培养培训基地、福建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红十字模范校、福建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基地、福建省首批遗体捐献接受单位、福建省红十字体验式生命教育试点学校、福建省节水型学校。 学校将秉承“厚德、励志、笃学、尚能”的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围绕“12345”办学思路,深入培育“林巧稚式”时代新人,继续打造特色鲜明的优质高职医学名校,努力成为福建省卫生健康职业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标杆。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4年3月,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三年制大专学历文凭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面向全国招收国家任务大学专科学生。 学校地处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珠江三角洲,位于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被誉为“半城山色半城湖”风景如画的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惠州。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格局的形成,惠州得毗邻香港、澳门之利,将成为珠江口东岸区域服务和创新的中心。作为广州、香港、深圳连接粤东、福建和江西的交通要冲,美丽的惠州吸纳了山之仁、水之智,集古老而现代的文化气息于一体,就像一颗镶嵌在富饶的中国南海边的璀璨明珠,已拥有石化名城、数码之都、旅游胜地等著名名片,是宜学、宜商、宜业、宜居的上选佳地。 学校坐落于惠州市惠城区马安新乐教育园区,占地面积700余亩,建筑面积21万多平方米。周边交通便利,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气势宏伟的图书馆、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完善的体育运动设施、标准公寓式学生宿舍等设施。学校素以教育管理严格、教师教学严谨及文化气息浓郁著称,素质养成与技能培养相得益彰,形成了“诚信、勤奋、创新、精进”的良好学风和“浓厚的政治气氛、浓厚的学习研究气氛、浓厚的文娱体育气氛、浓厚的文明和谐气氛”的校风。校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处处鸟语花香,是莘莘学子潜心求学致知的理想之地。 目前,学校有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与应用外语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智能制造与汽车工程学院、体育学院、健康与护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十一个二级学院,设有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财富管理、金融科技应用、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旅游管理、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跨境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商务英语、商务日语、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护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造型与改装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室内设计、建筑动画设计、广告艺术设计、动漫制作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全媒体广告策划与营销、书画艺术、体育运营与管理、社会体育等40多个专业,涵盖经济、管理、工科等协调发展的多个领域。现有在校生9800余人。学校拥有一个配置合理、结构优化、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打造了一支高素质、敬业爱岗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以质立校、学工并举、崇尚实用”的办学理念,秉承“明德、博学、求真、致用”的校训,确立了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又“立足惠州、辐射广东、面向全国”的办学定位,以培养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凸显前瞻性、职业性、实用性的办学特色,形成“学校专业、工厂实业、学生就业三业对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轨并行,教学、实训、技能鉴定和生产经营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成功摸索出了一套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43334”治校方略,即坚持办学理念四句话不动摇,实施“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校园建设规划、专业建设与师资队伍发展规划”的三大战略不松懈,紧扣“以模式引领发展、以管理促进质量、以软实力提升硬实力”的三大办学方针不放松,推行“班有先进党员,系有战斗堡垒;系有精品课程,院有特色专业;系有教学名师,院有创新团队”的三大实施路径不改变,把学校发展为“学生喜爱、教师留恋、同行认可、社会满意”的特色高职院校的办学四大目标不落空,坚持根植马安、融入惠州、特色发展,努力打造“职业味、企业味、惠州味”浓郁的“三味”校园。 自办学以来,学校教学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社会相关行业、知名企业为依托,面向市场,走合作办学道路,推行“三业对接,双轨并行,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相继建立了it创新创业研发中心、会计与金融实训中心、雷博尔数控中心、长青汽修车行、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实验室等130多个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大力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实施“订单教育”和“双证教育”,采取“外语 专业 技能”的培养模式,学生毕业时可取得大学专科毕业证、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职业技术资格证、汽车驾驶证等证件。 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评价良好。学校与众多知名企业签订了长期、稳定、良好的定向培养和实习实训就业协议,学生就业前景广阔,毕业后有充分的就业保障。数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全省同类院校平均就业率,近三年均超过98%,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 经过多年的稳步发展,学校形成了集普通高等职业技术专科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国际学历教育于一体的办学格局,与国内外名校合作开办了“专升本”和成人教育大专脱产班与函授班,并建立了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权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形成了为学生和社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考证服务体系。学校被指定为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培训示范基地和惠州市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2012年又被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我院由“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升格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自2012年起,学校连续三年被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联合评为“广东高等教育院校(民办)竞争力10强单位”,2015年3月,学校荣获“家长学生信赖品牌学院”称号,2015年7月,学校荣获“2015中国职业技术学院50强”称号。2016年,学校被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命名为“广东省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示范单位”,成为我省18所获此称号的高等院校之一;我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被省教育厅评定为a级;2017年,学校被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家协会联合授予“2016年广东省好雇主”称号,学校被中国民办教育百强评选组委会授予“2017年度中国民办教育百强”称号,2018年,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在“2019广州日报高职高专排行榜-民办院校top100”排行榜上位列全国第53名,全省第9名。2019年9月,电竞励志剧《穿越火线》主演鹿晗、宋妍霏来校取景拍戏,惠经职院登上各大荧屏;2021年,学校党委荣获“惠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团委荣获“惠州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学校被确立为“广东省教育评价改革综合试点高校”。 近年来,学校十分注重内涵发展,致力于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锐意进取的精神,聚全校师生和社会之力,不断实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社会效益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学校将努力铸造独具特色的优质高职教育,力争实现升格为本科高职院校的腾飞之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介绍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素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冰城哈尔滨,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高职院校。 学校前身黑龙江省卫生学校,始建于1948年。2008年黑龙江省卫生学校与黑龙江省第二卫生学校、黑龙江省医院附属护士学校合并组建为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由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建校。2019年黑龙江省中医药学校、黑龙江省卫生专业学校并入,组建成新的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在七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明德怀仁、励学敬业”的校训,肩负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形成了崇尚“人道、博爱、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之风,培植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学人文精神,成为白衣天使的成长摇篮。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学校”、“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主持单位”、“中国职业教育就业百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黑龙江省十二所高水平高职院校立项单位”、“黑龙江省十佳和谐校园”等称号。 学校现有南岗、阿城、江北三个校区,占地面积共61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办学基本设施完善。学校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640万元,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训基地9个,设有150余个仿真模拟实训室。学校建有现代化的生命科学馆、设施先进的天使剧场、标准化的体育馆、资料翔实的校史馆。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712人,专任教师539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240余人,教授60余人,副教授160余人。现有国家级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级名师、省政府特殊津贴、省卫生健康系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国家级、省级优秀人才10余名,双带头人教学团队5个,名师工作室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实行“四阶梯”教师培养模式,教师定期参加临床实践,引进和内培相结合。 学校开设护理、口腔医学、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卫生信息管理、医学检验技术、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老年保健与管理、口腔医学技术14个专业。护理专业荣获黑龙江省高职院校高水平骨干专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质效彰显,目前学校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多家国内省内三甲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行定向实习、定向就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高达95.11%。近年来,各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100%获奖。学校开展国际化办学,目前已有200余名学生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沙特等国家留学和就业,让学生实现海外深造、就业梦想。 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力推进教育改革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针对龙江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卫生健康人才的需求,以务实求是的作风和敢拼会赢的精神,服务健康龙江2030发展战略,努力向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稳步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