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一、办学规模 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2006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市教委直属的高职院校,为公益二类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学院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辐射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技术产业带,多渠道与生...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22-26688925,022-26652463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1970名 人气值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p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位于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濮阳市,是一所具有七十余年办学历史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1950年的省立濮阳师范学校,80年代初期的濮阳工业学校、濮阳广播电视大学、濮阳教育学院。2001年4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四校合并组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4月,濮阳市人民政府依托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南大学联合举办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pu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nan university)。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成就卓越,为社会培养了数万计的优秀人才。 学校校园1162亩,占地面积7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52万余平方米,拥有教学楼15栋、学生宿舍楼16栋、教师公寓17栋,另有图书馆、学生餐厅、综合实训楼、室内体育馆等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总值17.22亿元。教学设施完善,各种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52亿元;馆藏纸质、电子图书合计168.1万册;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64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9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7个;作为市首批备案的职业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具有2个专业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资格、22个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格、23项专项能力考核资格,构成了鉴定、认定、考核全覆盖完整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体系。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094人,其中专任教师966人、教授65人、副教授234人,博士12人,硕士55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管优秀专家、省职教专家、省级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72人,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3人。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2658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科983人、专科18808人,电大开放教育本专科在校生12029人。 学校设有附中,在校学生1995人,专任教师115人。 学校设有人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体育健康学院、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学院、能源与化学工程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本科教学部等12个教学院部。开设专业57个,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和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骨干专业和高水平专业群21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2门,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2个,获批1 x证书省级师资培训承办单位,可开展培训工作。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开设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材料化学、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等9个本科一批专业。近年来,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0余项,1000多名参赛学生荣获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二等以上奖励。 学校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院校”,获批首批河南省“双高”院校建设单位,荣获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诚信规范招生示范院校、改革开放40周年具有国内影响力河南高校、全省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佳职业学院、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职业院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已发展成为一所办学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现代化高校。 桃李经年呈馨瑞,栋梁化育柱长天。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传承“笃学明理、诚信力行”校训,涵育“圣洁惊艳、无私奉献”樱花气节,弘扬“敢为人先、勇往直前”火车头精神,践行“团结拼搏、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勇于奉献”学校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内涵发展,加快转轨变型,把学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珠海艺术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珠海艺术职业学院是南粤大地上一所重要的艺术高等学府。前身为1998年创办的中国舞教学研究院,2003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为颁发电子注册文凭,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代码:12576)。学校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坐落在珠海特区金湾大学城,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毗邻港澳,生活方便。学校临近珠海拱北海关、珠海机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学校的区位优势将更为凸显。学校还是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cefa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单位,同时成为全国六所首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联盟院校之一,与其他联盟院校共同担负起为国家培养高水平艺术专业人才的重任。 学校办学定位精准,厚植珠海特区、立足广东、面向全国,专业设置积极对接文化艺术事业和先进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需求,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专业人才,学校设有音乐舞蹈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和美术学院,开设包括国家级骨干专业首饰工艺与设计、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环境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影视动画、音乐表演专业群等专业以及舞蹈表演、播音与主持、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和商务英语等在内的47个专业,涵盖文化艺术、土木建筑、 财经商贸、教育与体育、新闻与传播等7大学科门类,形成以艺术教育为特色,文经管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面向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学生,还与华南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广东财经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展“相沟通”自考本科教育,学生在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华南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广东财经大学等院校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校还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合作项目,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联系开展海外留学合作项目。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有众多来自海内外的博士、教授荟萃校园,还有包括亚洲工艺美术大师、世界著名乐团首席表演家等在内的众多行业精英来校执教授艺。教师团队中涌现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珠海市优秀教师8人。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丰硕的办学成果。学校认真贯彻实施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 和“质量工程”,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实施以重点专业群建设带动整体办学水平提升的战略,2014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被列为广东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019年音乐表演专业被列为省财政重点资助专业建设项目。2019年首饰工艺与设计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骨干专业。2020年影视动画专业群被评定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021年音乐表演专业群被列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2013年至2019年学校还荣获多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公共实训中心等建设项目。我校《艺术类高职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专业建设案例,荣获2016年度全国民办职业技术教育“十佳”专业建设案例。学校积极探索和推进“现代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音乐舞蹈类专业践行“院团结合,教演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应用美术设计类、经管类专业推广“真实项目”教学模式,以上学校实行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均取得良好效果。特别是近几年我校合唱团,民乐团、流行乐团在省级比赛中屡获金奖;2017年和2023年我校学生两次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大学生技能大赛均荣获全国三等奖;2019年我校两位同学双获广东大学生技能大赛声乐表演一等奖;2022年我校有两位同学作品入选全国新文艺群体美术作品展;2022年我校学生作品入选首届中国水彩静物画展,并获入会资格;2023年我校学生荣获广东大学生技能大赛英语口语一等奖。2014年至2019年我校师生连续六年获澳门中华妈祖基金会的邀请,参加澳门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活动——妈祖文化节开幕式的主演。学校的特色化办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满意和认可。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训练和职业意识培养,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加快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澳门维多利亚酒店、澳门明辉珠宝实业有限公司、澳门鼎立珠宝实业有限公司、广东长隆集团(珠海横琴长隆)、香港中旅(海泉湾)温泉有限公司、深圳丝路视觉、广州名动漫、广州云图动漫、珠海中邦艺术酒店、台湾(珠海)豪门雕塑、珠海大剧院、珠海市演艺集团、中山火炬歌舞团、中山泰华集团(伊泰莲娜首饰精品有限公司)等行业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学校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并积极拓展港澳台及海外就业市场,自2013年以来,每年都有十多名优秀毕业生经学校推荐获得澳门企业录用通知书。学校不断努力为港珠澳大湾区及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 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以打造能够胜任国际化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为支撑,充分借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办学国际化的程度、水平和效益。长期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教育机构进行交流和举办多种海外留学项目,学生在校期间可攻读国外文凭。学校在2014年被广东省教育厅列为粤港澳教育合作框架中,指定的艺术教育交流的粤方学校之一。我校著名指挥家平黎明教授、国际钢琴演奏家沃一杜霍娃·伊琳娜(俄罗斯)博士等名师多次应邀赴澳门、泰国高校开坛讲座,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学校以艺术教育为特色,注重艺术熏陶与人格培养,经过二十多年的创新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社会美誉度与影响力不断扩大,师生参加全国、省、市大型文艺演出及比赛成绩斐然,多次获得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省市级电视台及海外媒体载文报道。珠海艺术职业学院将不断锤炼南粤艺术品牌,为国家打造文化软实力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支撑,努力成为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的一扇窗口。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坐落于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太原市,是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山西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建设单位,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山西省试点学校,山西省产教融合特别贡献奖单位,中国通信工业协会轨道交通产教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轨道交通智造与运维协同创新平台副理事长单位、“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交通职业教育与技能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典型案例,在全国校企合作经验交流会(全国工商联、中华职教社联合主办)进行唯一专题交流。 学院作为山西省唯一一所公办铁道类高等院校,建成了以铁道类为主的“4 2 n”专业群,开设有铁道信号自动控制、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铁道供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铁道车辆技术、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路物流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等专业,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专业为龙头,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发展的专业建设特色。 学院建有轨道交通综合实训中心、机车制动实训中心、机车走行部实训中心、轨道交通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轨道工程实训基地等,携手中铁十二局、中国中铁电气化北方公司等共建校外实践基地。与中铁太原局、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晋豫鲁铁路通道股份有限公司、中鼎物流园、华远国际陆港集团、山西安泰集团、山西美锦能源、山西亚鑫集团等展开深度合作,荣获山西省产教融合单位特别贡献奖。 学院连续四年荣获山西省“互联网 ”创新创业优秀组织奖,连续三年荣获省级金奖,一年获全国总决赛银奖;荣获世界机器人锦标赛全国冠军。学院积极承办第十三届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技能大赛山西省选拔赛、第十六届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技能大赛、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铁路信号设备维护技能赛,参加金砖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修技术赛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项、一带一路金砖国家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大赛山西省选拔赛、山西省第三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赛项等,荣获“全国品牌影响力高职院校”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学院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宗旨,紧贴国家现代交通事业发展需求,对接山西省铁路交通建设和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围绕铁道交通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坚持产教融合、多元协同打造铁道运输、铁道装备制造类的品牌专业,培养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把学院建设成“服务地方有作为、支持行业有贡献、融入国际有影响”的高等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西飞行学院
学校介绍 江西飞行学院是整合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江西省吉安航空运动学校资源,于2023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由江西省领导和管理的公办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于1984年,是省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是全省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主阵地,同时也是教育系统一所成人本科院校。江西省吉安航空运动学校成立于1959年,是省体育局直属的综合性航空运动训练基地。 学校拥有南昌和吉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612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320人;专任教师351人,其中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任教师144人、具有研究学历的教师195人;拥有教学仪器设备23954.96万元,其中初级教练机15架、中级教练机1架、航空运动训练飞机9架。建有a3级通航机场1个,飞机跑道长800米、宽30米。获批中国民航局商业非运输航空运营人运行合格证(ccar-91部)、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学校合格证(ccar-141部)和aopa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培训中心及无人机系统工程师培训中心合格证。学校首批设置飞行器制造工程(维修方向)、休闲体育(航空运动方向)、物流工程(航空物流方向)、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等5个本科专业,下一步将围绕航空飞行、航空运动、低空经济产业链发展需要,重点建设航空运输、航空运动、航空运维、低空经济四大专业集群,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航空飞行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努力建成具有鲜明航空飞行和航空运动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天津传媒学院
学校介绍 天津传媒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以培养传媒与艺术专业人才为主要办学定位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前身为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2021年2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同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天津传媒学院。 学校位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盘山脚下,地处京津冀一小时生活圈。目前校园占地面积700亩,现已建成校舍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为24万平方米。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修德、养慧、精艺、至善”的校训,主动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传媒与艺术专业人才。 学校下设八院二部:影视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戏剧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动画与数字媒体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目前已构建了以影视传媒类专业为主体、艺术学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传媒与艺术“一体两翼”互为支撑的格局;开设了 20个本科专业,覆盖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工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年招生人数2800人以上,在校生8100余人。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者,颁发天津传媒学院的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天津传媒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突出、责任心强、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80多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约35%;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者超过60%。学校实施“盘山学者”学科带头人引进项目,特聘国内高层次、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校执教。目前已有25位专家学者签约受聘,他们分布在全校七院二部,覆盖了学校的大部分学科专业。 学校建成了“广播影视艺术综合实验区”“舞台艺术综合实验区”“视觉艺术综合实验区”三大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广播直播室、影视配音室,电视虚拟演播厅,电视导播室和导播车系统、电影电视审看厅等多个数字化广播影视传媒实验室,以及艺术语言实验室、综艺排练厅、新闻演播室、纪录片工作室、apple工作站、室内剧摄影棚、音乐录音棚、影视节目后期编辑室;大型舞台合成剧场、中小型音乐剧场、黑匣子实验剧场、280间标准琴房、midi工作室、电钢琴工作室;三维动画工作室、二维手绘实验室、定格动画实验室、数字媒体工作室、漫画制作实验室、插画工作室等实践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一流的专业实践空间与设备,充分满足了传媒与艺术类各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 学校与众多媒体和影视机构、文化产业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拍摄了56部影视剧和微电影,参加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大型原创音乐剧《天地运河情》排演,承接了《天下盘山》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文成公主》《红男绿女》等国家级大型歌舞剧演出。 学校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特色,学生在全国和天津市各类大赛和展演中获奖110余项,还在加拿大、美国等国际比赛和作品评奖中荣获多项金奖。 学校坚持艺术教育与社会接轨、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与时代接轨的办学思想,坚持开放式办学,多样化培养,凝练学科方向,培育办学特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具有较高水平、较大影响力、特色突出的传媒与艺术类高等学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8月起筹建,2006年3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校。2013年4月,学校由民办非企业登记为事业单位。2016年9月,厦门市人民政府决定,由国有企业厦门建发集团核心成员联发集团举办。近年来,联发集团累计为学校基础与内涵建设投资达12亿元。 学校坐落于厦门集美文教区大学城,占地面积650亩,规划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学校设有软件工程学院、数字创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3个二级学院,构建软件技术专业群、人工智能专业群、数字媒体专业群、设计艺术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智能财经专业群6个专业群,招生专业30个,在校生14000多人,专任教师526人。 学校秉持产教融合、对接产业的办学理念,紧贴产业发展需求,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厦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020-202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3%以上,专升本学生人数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近五年,学校在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10个一等奖、30个二等奖、54个三等奖。2021年获厦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大学生联赛(乙组)冠军,2022年获省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冠军、男子双打亚军,2023年获第25届中国大学生篮球三级联赛(福建基层赛)冠军。 专业建设彰显学校办学优势与特色,学校获得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1个、“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2本、“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3本、省级专业带头人7人、省级高职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市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5个、市级重点专业3个、市级示范性现代学制项目1个、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省市级产业学院试点项目各1个、市级高水平专业3个、福建省软件适用人材重点培训基地等。 学校相继荣获福建省第十届、第十一届“文明学校”,福建省“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福建省“诚信教育进校园先进单位”,福建省“诚实守信示范单位”,厦门市“5a级平安校园”和厦门市“绿色校园”等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汉魏故都许昌,是一所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和师范专科教育,新老校区、实习实训基地共占地2000余亩。2001年4月,由原许昌教育学院、许昌财税学校、许昌师范学校、许昌机电工程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传承于1942年成立的河南省第五行政区联立师范学校,已有80年的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在历史长河中坚持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不断实现新的历史跨越,进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新阶段。步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全体许职人赓续80年育人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奋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待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 学校是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校”(河南省首批入围的6所院校之一)。先后获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教育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河南省平安校园”。经过多年发展,已进入全国一流高职院校行列。 坚持固本强基,推进人才强校 现有教职工1289人,其中专任教师1191人,硕士以上学位685人,副高以上职称284人,“双师型”教师占比52%以上。有“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模范教师”“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中原教学名师”“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省级人才43名;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创新团队3个。近年来,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其中二等奖1项;省级奖项52项,其中一等奖20项。建成大师工作室13个,承担国家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厅级项目等近百项,核心论文发表、专利申请、著作教材出版数量稳步增长、质量显著提升。 坚持特色发展,育人成效显著 现有教学院部14个,招生专业62个,全日制在校生20802人。对接区域优势产业推进集群发展,以国家级“双高”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群为引领,着力打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护理、会计、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技术等特色专业群,以群强院,塑造特色,打造品牌。拥有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双高建设专业群1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1项;省级品牌示范校建设专业9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8门;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14项,其中特等奖1项。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以促进学生成才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现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产业学院12个。围绕专业特点,先后与富士康科技集团、郑州宇通集团、许继电气、远东传动、森源电气等30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内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及现代学徒制试点。牵头成立全国人工智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许昌市中高职职业教育联盟、河南省电气装备职教集团等7家联盟或集团,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办学活力,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全面加强校地合作,先后与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许昌市城乡融合示范区、鄢陵县和襄城县人民政府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打造样板,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助力许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持双创引领,促进高质量就业 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开展帮扶就业专项行动,着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平台,开创以创新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就业新局面。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建有院赛、校赛、省赛、国赛、世赛“五级”赛制体系,注重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在全国和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励51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省级奖励317项,其中一等奖79项。学校不断完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制,“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初步形成。近年来,在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共获得国家级奖励8项,省级奖励64项,其中金奖22项;在全国高职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共获得奖项192项,其中,一等奖53项;在“挑战杯”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其中一等奖1项。学校被授予“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发明教育基地”“双创先进工作单位”“河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得到了学生、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先后获评全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许昌市市长教育质量奖高等院校教育成果奖获奖单位、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人民满意高校。 坚持开放合作,拓展国际办学空间 坚持国际化办学,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深度国际合作。与喀麦隆、巴基斯坦共建“曹魏学院”,培养掌握汉语技能、熟悉中国文化、精通专业技能、服务中喀及中巴产业发展的国际型技能人才。招收喀麦隆、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越南、坦桑尼亚、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240多名留学生,开展短长期汉语言专业学习加技能人才培训。与美国布卢姆菲尔德学院、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韩国新罗大学和马来西亚吉隆坡首都大学等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基于机电一体化、园艺技术、护理、学前教育、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的合作办学项目通过河南省教育厅审批。与德国开展双元制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共建“中德诺浩汽车学院”,与德国工商大中华区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德智能制造学院”,服务中德(许昌)产业园建设并开展科研项目研发。选派教师赴美国、德国、墨西哥开展汉语志愿服务,累计共派出26批次102人次参加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留学基金委访问学者项目赴国外进行培训和考察,接待国外来校访问团组15个,与德国达姆施塔特应用科技大学等13所国外教育机构签订了职教合作框架协议。承办2022年度“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能大赛,我校分获一、二等奖。 坚持服务社会,践行责任担当 坚持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和许昌区域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应对许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多年开展走访许昌百家重点企业活动,服务企业发展;积极融入许昌“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走出了一条“服务发展、共建合作、互惠双赢”的成功路子。充分发挥“国家(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许昌市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基地”“许昌市中小学师资培训基地”等平台作用,积极开展面向退役士兵、进城务工农民、下岗失业人员,特岗作业人员,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等各类人员的培训,近三年来累计培训行业企业人员2万余人次,开展特种作业人员技能鉴定1.8万余人次,培训村干部2千余人。 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创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发展目标和现代化河南建设,对接中原经济区和许昌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迫切需求,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力争将学校建成产业契合度、校企协同度、师生认同度、国际合作度、就业满意度、行业认可度、社会美誉度等全面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名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财经职业院校,其前身为始建于1934年11月6日的云南省立鼎新初级商业职业学校。1942年更名为“云南省立昆华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51年4月,学校划归商业厅领导。1958年4月并入云南省商业干部学校,保留商业中专班建制。1959年在商业中专班基础上组建云南省财经学校,由省商业厅和财贸干校双重领导。1962年10月,云南省财经学校与云南省会计学校合并为云南省财经学校,隶属于云南省财政厅领导。1977年秋季,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学校从高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学生入学,学制两年。2015年2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学校组建为专科层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财经职业院校,并更名为“云南财经职业学院”。2018年11月,学校顺利通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合格评估,并归口教育厅管理。2022年3月,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通过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2022年8月,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团队成功申报立项云南省第一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学校位于昆明市北市区,校区占地总面积167932.78平方米,其中, 校舍总建筑面积124556.07平方米;教学及行政用房58554.78平方米,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12955.94平方米,拥有馆藏纸质图书62.47万册,电子图书24.53万册。学校建有会计虚拟仿真实训室、市场营销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金融综合实训室、物流综合实训室、erp沙盘模拟企业经营实训室等40余个校内实训基地,实习实训场地达到13913.27平方米。 学校扎根云岭大地,深耕财经职业教育,办学八十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财经专业人才。学校是中国职教学会表彰的“黄炎培优秀职业学校”、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的“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文明办省教育厅首批命名的“省级文明学校”、云南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培育单位、云南教育厅推荐的“国家信息化标杆校”。学校财经行业教育背景底蕴深厚,是全国财政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云南省财政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云南省财政系统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学校紧紧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开展了大量创造性工作,2022年组建云南财经商贸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成为“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数智财经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立项“老挝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建设。2023年6月牵头成立“云南财税审产教融合共同体”。2023年成功入选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信息化支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共建项目”。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94人,高级职称78人,具有硕士学位169人,“双师型”教师82人,留学归国教师20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教学名师1人,引入高层次人才6人,行业导师40人。近年来,学校教师在国家级、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20项。学校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仅“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课题获得立项55项,其中,省部级课题4项、地厅级课题23项、校级课题20项、横向课题8项,公开发表论文343篇,出版编著、译著、专著56部,获得专利3项。 【专业群建设】 学校下设6个学院、1个教学部,现有22个高职专科专业,涉及财经商贸、电子与信息、医药卫生3个专业大类,财政税务、金融、财务会计、统计、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物流、计算机、电子信息、健康管理与促进等10个专业中类。初步建设形成学校“1 2 n”新商科专业群体系,即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龙头的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以电子商务、财税大数据应用为特色的两个校级高水平专业群,辐射带动其他专业群内涵式发展。 【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每年紧紧围绕社会发展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德智体美劳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推进“三全育人”新格局,推进“以赛促教,赛教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近年来获得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2项、省级二等奖21项、省级三等奖20项。“x”证书获证率超过90%。近3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超过96%,专升本升学率超过80%。 【校企合作】 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云南省代理记账行业协会、昆明亚太会计师事务所、云南嘉华食品有限公司、云南沃尔玛百货公司等企业合作开设企业冠名班。与云南金诺教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实力慧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武汉京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德克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雅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与云南沃尔玛百货公司、京源达公司、云南嘉华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8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云南爱尔信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学院,与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合作共建“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学院”,助推云南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产业发展;2022年4月,三个产教融合项目荣获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 【社会服务】 学校面向社会各行业开展培训,服务社会成效显著,近五年非学历培训达20余万人次,与爱尔信集团联合招收成人专科学生1600余人。与西南财经大学合办成人教育函授本科,取得较大成效。积极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区服务、智库咨询等多项服务,社会声誉良好。 【发展愿景】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弘扬“立德立信立己,达观达技达人”的校训,传承和发扬优秀学校文化,以培养更多高素养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己任,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立足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为建成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高等财经职业院校目标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学院成立于2011年,系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主管,是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现国家应急管理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西南地区第一所安全类高等职业院校。 在学院发展历程中,得到温家宝、张德江、俞正声、韩正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他们或亲临学院视察调研、或对学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学院正在努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构建现代应急管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着眼于服务国家“全灾种、大应急、大救援”应急管理格局和任务,以培养更多安全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努力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 学院秉承“修德强技、服务安全”校训,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发展、育才兴安”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安全 ”的泛安全专业建设发展思路,围绕区域产业安全发展需要,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部)、安全监督管理系、网络与信息安全系、智能制造与工业安全系、建筑与环境安全系、工商管理系共1院5系教学单位,开设有安全技术与管理、应急救援技术、消防救援技术、安全智能监测技术、建筑消防技术、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信息安全技术应用、食品质量与安全、工业机器人技术等27个专业,在校生1.2万余人。 办学实力 硬件条件,有型有料。 校舍面积11.5269万平方米,拥有各类专业实训室80个,智能高清交互式电子白板全覆盖,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各类功能用房一应俱全,现代远程教学设施和教育教学保障体系完善,“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智慧校园基本实现。 教学发展,有板有眼。 现有各类教职工592人,其中高级职称69人,硕博学历学位141人,双师型和双师素质教师206人。近3年教师参加各类比赛获重庆市等级奖22人次,国家级等级奖7人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国家等级奖62项,重庆市等级奖153项,实现了国赛二等奖、行赛一等奖多项零突破。 产教融合,有模有样。 加入全国及重庆相关协会学会21家;牵头成立全国第一家安全职教集团,加入8家职教集团;国际合作院校5所,加入国际职教联盟2个;与华为、鼎利集团、美和易思等深度合作企业175家。 科研服务,有声有色。 近五年立项市级以上项目69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89项,软著34项,发表核心论文72篇,安全科普和社会培训服务10万余人。 就业创业,有质有量。 近五年向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9800余人,市级就业创业大赛获奖20余人次,平均就业率名列同类院校前茅。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综合性公办高职院校。学院座落于忻州市经济开发区学院街1号,占地面积404亩,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5313.64万元,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530473册,电子图书275000册。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93人,其中专任教师383人;高级职称91人,中级职称147人;双师型教师186人;博士1人,硕士178人;聘用行业导师132人。 学院现有在校生9997人。招生类型分普通高考、对口升学、高职单招、“三二”分段,面向全国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生源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获得“双证”率均在93%以上,就业率90%以上,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学院连续两届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山西省依法治校示范单位”“山西省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红十字示范学校”等称号;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护理专业实习实训示范基地” “山西省汽车维修与检测从业人员培训基地”“山西省人口资源培训基地”“忻州市会计培训基地”“忻州市青年创业创新孵化基地”“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全国动漫人才培养优秀院校”“山西省‘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授牌成为“忻州工匠学院 ”。 二、专业特色 学院开设28个高职类专业。已形成以护理、医学为主的基层医疗、全生命周期护理康养类专业群;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为主的特色制造类专业群;以文化创意、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艺术类专业群;对接云计算、大数据、网络技术等山西数字化转型的现代信息技术类四大专业群。有6个中央财政及山西省重点专业和骨干专业,现有专业群品牌特色鲜明。 三、资助政策 国家资助:国家奖学金8000元,励志奖学金5000元,助学金2600-4000元,每年评选一次。 学院资助:对家庭困难学生学院分三类:1000元、800元、500元资助。 四、实习就业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建设省级以上实训基地8个,校内实训基地22个,实训室176个。先后与北京301、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忻州市人民医院、安徽京东方电子有限公司、忻州市幼儿园、山西天宝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开展长期合作,建立了39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