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自贸试验区片区城市、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旅游城市——营口,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417-2211122,0417-2211133,0417-2211155,0417-2211166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123名
校友会高职ⅲ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上世纪80年代,川剧艺术为学校创办者余开源和老一辈革命家之间搭建了桥梁,为实现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同志“办一所艺术大学,把艺术还给人民”的嘱托,余开源在1999年成立四川开元艺术学院。其后,分别与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建立四川美术学院成都分院、四川师范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开展全日制普通本专科艺术人才培养。2002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成都艺术职业学院;2018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四川第一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高校;2022年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下文批复,同意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历经20余年的开拓奋进,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以文化艺术类专业为主的艺术院校,为社会培养了五万余名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的重要指示,将艺术与教育和谐统一,让每一个学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一大批文化底蕴深厚、艺术造诣高的专家教授带领学生们畅游艺海,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建校初期,学校的创始人、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川剧”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余开源礼聘著名电影艺术家谢晋出任学校首任校长,先后还聘请了知名高等教育专家冉昌光教授、刁纯志教授担任学校执行校长。学校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17000余人。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积极与政行企紧密合作,先后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共建“非遗”培训基地,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建中国艺术研究院西部创作基地,与四川省文联共建四川文化艺术创作培训基地,与四川省广告协会、四川省网商协会共建创新创业合作中心,与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共建四川省中小学美术教师创作培训基地等。在文化艺术创作方面频出精品,先后参加建国60周年献礼北京专场演出,2016年受调北京钓鱼台中国-欧盟教育部长论坛汇报演出,原创舞蹈《锦鲤》《最美逆行者》分获中国大学生艺术节金奖、第四届四川省青年舞蹈大赛最佳作品奖和四川省2020年度百家“推优工程”,公共艺术作品《张灯结彩》获评北京冬奥组委会“全球十佳公共艺术作品”,音乐舞蹈作品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
学校现有12个二级学院,以及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公共教学部等教学单位;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园林景观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网路与新媒体、影视摄影与制作、美术、舞蹈表演与编导、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影视编导、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工程造价、全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学前教育、旅游管理、电子商务18个本科和36个专科专业。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主动对接四川“文化强省”战略,服务巴蜀文化传承与创新,设定中高端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发展方向。精准把握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西部文创中心、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学校重点建设工程,提升办学实力,夯实发展基础。坚持“演学创一体化”“科技与艺术融合”“创意工作室”等办学模式改革创新,打造巴蜀特色艺术精品,扩大巴蜀文化影响力。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学校继续坚持走公益性非营利性办学道路,努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四川乃至全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为争创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艺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建于1952年,是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社会培训与认证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综合性职业技术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106.71亩,建筑面积36.3万平方米,教职工1094名,全日制在校生11595人,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3.7万元。学校设立了信息学院、机电学院、汽车学院、食品与生物学院、旅游学院、商贸学院、现代农学院、艺术学院等8个学院65个专业,面向全国24个省招生。建校以来已向社会输送20余万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2%。
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秉承“立德为先、强能为本、突出特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凝练出“铸诚精艺”的校训精神。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高校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先进单位、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被授予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中华职业教育社改革创新实验校等称号。学校已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百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a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原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陈至立等曾先后到学校视察指导,给予较高的评价。
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学校根据吉林省、长春市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卫星及航天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农产品加工、医药健康、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共18个专业群65个专业。拥有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国家级示范专业点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0个、省级示范专业9个、省级品牌专业群7个、省级特色专业(群)8个,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入选国家“双高计划”a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序列,1 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62个。
师资建设力量雄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53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80.3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到68.76%,有博士23人。学校拥有全国最美教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国家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人、省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5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首席技师”3人、长白山技能名师31人、“长春工匠”25人。学校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服务先进制造专业领军教学团队1个,吉林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0个,中国第一代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等大国工匠在学校设立大师工作室3个。先后有2名教师获得吉林省劳动模范,2名教师获得长春市劳动模范称号。
教学设施先进齐全。是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校园实验校。有6个国家级实训基地(信息技术实训中心、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实训中心、食品与生物技术实训中心、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全部通过了iso9000:2000版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学校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28个,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率达100%。
教育教学成果丰富。学校教师获得全国职业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学校参与建设9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35门,出版教材200余部,其中“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22部、“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9部,1部教材获全国教材建设奖。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56项,其中一等奖23项、二等奖46项,三等奖84项,学生竞赛成绩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一名,居全国前五名。先后有13名学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吉林省十佳大学生、长春市十佳大学生称号。学生获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项、铜奖3项,省赛金奖7项、银奖13项。学校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2018年获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2022年获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学校是国家机电项目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是香港华夏基金会职教师资培训单位,是吉林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是长春市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现有德国奥迪培训中心、教育部全国计算机外语等级考点、职业技能鉴定所等国际、国内培训认证机构,每年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4万人次,毕业生“双证率”达到92%。
对外交流广泛活跃。在赞比亚设立了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有二百多名专业教师赴海外培训、研修、访学,聘请了近百名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近百名学生通过“免费交换”“奖学金”等项目赴外留学,招收20多个国家的二百余名留学学生,一百多名毕业生实现海外就业。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8月由原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和广西轻工业学校合并升格成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行政主管部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教学业务接受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的指导和管理。学校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广西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培育单位、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单位。2013年10月,贵港职业学院并入。原广西轻工业学校始建于1956年,原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贵港职业学院的前身贵港市师范学校始建于1904年。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1342人,学校办学底蕴深厚,曾三度举办全日制本科教育(依次为:1960年7月举办的广西化工学院,1978年3月举办的广西轻工业学院,1978年11月举办的广西石油化工学院),是广西办学历史悠久和目前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等职业学校。
学校简称“广西工业院”。英文译名为guang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简写为gti。学校法定住所为广西南宁市秀灵路37号。学校设有三个校区,一校区在南宁市秀灵路37号,二校区在贵港市桂林路1118号,三校区在南宁市武鸣区武缘大道87号。学校官方网址为https://www.gxgy.edu.cn。校园总占地面积近2000亩,固定资产总值21.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3亿元。有40个校内实训基地和297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千万元级)7个。
学校现有专职教师1100多人。专任教师中:教授职称46人,副教授及副高职称17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426人;“双师型”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85.57%。有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1个,自治区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6个,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1个。有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4人,全国行业性教学名师7人、广西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模范教师2人,有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6人、委员23人。
学校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和工业强桂战略,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推进广西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努力建成以石油化工、食品制糖为特色,以工业制造为主体的工业门类专业较为齐全、办学实力区内领先、国内一流、东盟知名的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学校现有12个二级学院(含国防科技学院(筹))和1个附属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有石油化工、制糖食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工程、电力系统、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类别的高职专业57个,重点服务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建设,主体专业紧密对接广西传统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4个,中央财政职业教育“以奖代补”专项项目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专业6个,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5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门。
学校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效显著,是广西首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试点高校。长期与123家广西区内外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先后牵头成立了广西最大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和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贵港职业教育集团,并担任集团理事会理事长单位,其中,广西工业职教集团荣获自治区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等荣誉。与玉柴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知名企业合作共建了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二级学院4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9个,同时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单位及自治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 x”证书制度试点校,自治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首批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试点高校。
学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与美国半岛学院、英国格拉斯哥城市学院、埃塞俄比亚阿尔巴门齐大学、泰国滩亚布里皇家理工大学等国(境)外教育机构联合办学。特别是近年来,重点围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办学优势紧跟跨国企业走出去,与埃塞俄比亚、泰国、印尼等国家的教育机构和企业共建“丝路国际糖业学院”等,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和培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21年,学校获第四批国家级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特色合作项目匾牌。
学校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学校成为中国糖业协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全国轻工业职业教育研究会、广西食品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广西化学化工学会等多家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设有中国化学工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中国轻工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国糖业南宁培训中心等,具有78个职业工种的培训、鉴定资格。
学校办学成效显著:获得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是“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广西职业院校诊改专委会主任委员及秘书长单位。学校连续多年获得自治区工信委直属院校绩效考核“优秀单位”、“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和“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荣誉;先后获得过“中国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百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院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和谐学校”、“自治区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广西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先进单位”、 “南宁市花园式单位”,“自治区文明校园”、广西绿色学校、广西粮食安全教育基地、广西清廉高校示范校、全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典型学校等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3年3月,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财经类民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学院成立时在廊坊东方大学城办学,2006年迁址京东燕郊经济开发区。学院占地面积340余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图书25余万册,实训室建设累计投入约3200余万元。
学院下设八个行政职能部门和三个系,开设大数据技术、广告艺术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休闲体育、社区康复、大数据与会计、金融服务与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空中乘务、证券实务13个高职专业。
办学以来,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听党的话、热爱祖国的“明白人”,责任担当、崇德向善的“社会人”,与时俱进、敬业乐业的“职业人”。
学院立足首都建设,服务京津冀发展,以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职业院校目标,全面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助力首都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院先后被评为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北京市5a级社会组织、教育部首批“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校、北京市职业院校“一校一品”优秀德育教育品牌校、北京市通州区教育系统“党建示范品牌”、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来源行动计划项目单位、北京市中高职3 2衔接培养试点项目、北京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首都学生资助工作推荐学习单位”、河北省三河市大学生支教项目单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是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始建于2006年。2015年获山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7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8年被确定为“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入选首批教育部“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2019年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秉承“做学合一,厚实融通”校训,践行工程教育理念,创新“引、育、养、练”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面向智慧矿山、智能制造、文化旅游及健康养老等产业领域开设本、专科专业。近五年来,建有省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11所涉煤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出版教材120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2项;获技能竞赛奖国家级43个、省级323个。
学校坚持走校企共建共创共享、产教融合发展之路,持续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近五年来,承担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67项,应用技术研究项目217项;授权专利227项;发表论文1024篇,其中核心及以上55篇,省级优秀学术论文成果奖5项。服务煤炭行业产业升级,开展重点产煤县煤矿安全专题研究班等国家级培训100人次,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专题研修班等省级培训300人次;服务企业技术与产品升级,开展职工培训2.6万余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5000余人次;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开展下岗职工培训1000余人次;服务中国矿大、太原理工等11个涉煤高校学生实习9587人次;培训收入4000余万元。学校还是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教育10000余人次。
学校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以产权关系、长期合作关系为纽带,创新合作机制,构建多企、多校共同建设、协同发展、共享价值的生态圈。学校是省级煤矿智能化开采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国职业教育实践基地”,“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共建单位,运城市先进制造业职教集团牵头单位。与上海创力、常州易控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新的起点,学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本科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力争在职业本科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社会培养具有工程思维、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技能素养的中坚力量,为实现一流职业技术大学的发展目标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是四川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位于成都市郫都区,设成都、内江两个校区,占地585亩,建有教学实训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多功能礼堂、运动场等校舍,建筑面积16.82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甘肃、陕西等六省(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7800余人。学校环境宜人,文化氛围浓郁,办学71年来,为铁道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长期分别保持在95%和85%以上。
【历史概况】2014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由原四川管理职业学院与内江铁路机械学校整合,主要举办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主、经管类专业协调发展的高职教育,并于2019年更名为四川铁道职业学院。四川管理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四川行政财贸管理干部学院转制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主管。内江铁路机械学校始建于1952年,系原铁道部直属的首批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于2004年移交四川省教育厅管理并成为其直属事业单位。
【办学特色】学校秉承“下学上达、与时偕行”精神,弘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爱国奉献”传统,坚持“德育为先、服务发展”的办学理念,遵循“办专、办精、办出特色”的发展战略,专注轨道交通行业办学,聚焦卓越专业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国内一流、轨道交通特色鲜明的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被教育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大类示范专业点”。铁道供电技术专业被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确定为四川省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专业设置】学校专业设置立足轨道交通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工为主,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土木建筑、电子信息、旅游和财经商贸等多科型协调发展。现有主干专业覆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所有核心技术岗位,开设有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铁道车辆技术、动车组检修技术、铁道供电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铁道工程技术、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与维护、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大数据与会计、保险实务、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供应链运营、社区管理与服务等高职专科专业,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数控技术应用等中职专业。
【校企合作】学校建有铁路综合实训演练场、城轨综合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训基地44个,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站段、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了42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提供了优良的保障。自主开发“动车检修”和“信号转辙机检修”两个课题的vr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电力机车模拟仿真驾驶系统、远动控制模拟仿真系统,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智能配电系统也已投入市场应用。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正鑫易财税咨询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城市名人酒店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基础深厚。与深圳地铁、广州地铁、重庆地铁、贵阳地铁、无锡地铁、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保持密切合作,有效开展订单式培养,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人才队伍】学校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结构良好、实践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29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09人,双师型教师102人,全国职业教育轨道交通行业名师2人,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铁路及轨道交通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人,并建立了一支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兼职教师队伍。
【社会服务】学校充分挖掘办学能力,服务社会发展。长期开展轨道交通企业的职工培训,为铁道运输骨干企业关键技术岗位培训年均1.5万人天;长期承担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提职司机”培训项目,合格率均列全国前茅,并为其培训“2 1”和成兰线阿坝州籍学员,为打通出川大通道、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藏区的脱贫做出了积极贡献。重视与郫都区的政校合作,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在文化基地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法治宣传教育、和谐社会治理等方面与郫都区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社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职教服务,利用学校办学优势,参与海外合作及培训,为肯尼亚蒙内铁路培训专业技术人员,选派优秀教师参与老挝铁路项目的员工培训;与中铁二院合作,为埃塞埃塞俄比亚铁道学院提供包括编制教师培训方案、教学计划、实训室规章制度及设备要求等服务。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藏铁路建设等国家战略,服务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服务求支持,以特色树品牌,以创新谋发展,努力“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安音乐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西安音乐学院是一所培养音乐艺术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11所独立设置的音乐专业院校之一,也是西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府,为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49年10月,与共和国同龄。前身是贺龙元帅1948年在晋绥边区创建的“西北人民艺术学校”,是为适应解放大西北战略培养文艺干部应运而生。1949年随解放军西渡黄河迁至西安,定名为“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1950年改称“西北艺术学院”;1953年调整为“西北艺术专科学校”;1956年学校音乐、美术两系分别建校,音乐系改建为“西安音乐专科学校”;1957年学校整体搬迁至西安市南郊雁塔区长安中路现址;1960年正式定名为西安音乐学院,至改革开放前一度更名为陕西艺术学院;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恢复西安音乐学院建制。
在近75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艰苦创业、弦歌不辍,秉承“明德教化、乐音至善”校训,积淀形成了“和而不同、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为西北、全国乃至世界输送了3万余名高素质的音乐艺术工作者和音乐教育工作者,涌现出赵季平、鲁日融、乔建中、和慧、阎惠昌、吕继宏等一大批活跃于国内外乐坛的著名作曲家、教育家、歌唱家和指挥家,为陕西和西北地区建立完整的高等音乐教育体系,为弘扬民族音乐艺术、普及世界优秀音乐、繁荣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大西北音乐人才的摇篮”、研究传播陕西音乐文化的基地和全国影视音乐创作的重镇。
学校坐落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东临巍巍大雁塔,西通丝路起点,北依长安古城南门,南接大兴善寺。学校占地总面积89548.2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8.90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011人,教职工620人。专任教师421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教育部音乐与舞蹈学科、艺术学理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文化部优秀专家”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省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8人,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2个,省“三五人才”、“人文英才”、“六个一批”人才7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7人,“二级教授”16人,“三级教授”9人。目前,学校设有作曲系、人文学院、钢琴系、管弦系、民族器乐系、声乐系、现代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舞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0个教学单位,另设有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一带一路”音乐文化高等研究院、图书馆、艺术中心、艺术博物馆、附属中等音乐学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培训考级中心、陕西交响乐团等直属(附属)单位。还设有交响乐团、交响管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合唱团、西安鼓乐艺术团、秦筝艺术团、青年艺术团等大学生艺术实践团体。“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为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现拥有1个艺术学一级学科和音乐、舞蹈两个专业领域,其中“音乐与舞蹈学”所辖“长安乐派研究”为省级特色学科。设有1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7个。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学校全部84个专业方向。课程建设方面现有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个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金奖;意大利中提琴比赛特等奖;国际双簧管乐器协会比赛一等奖;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唱法金奖、合唱金奖;中国文华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音乐金唱片奖;cctv电视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金奖、合唱银奖;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钢琴金奖;cctv电视舞蹈大奖赛铜奖;文化部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一、二等奖等多个重要奖项。近5年,通过学校参加社会业余音乐培训考级人数达38万人次,极大地促进了社会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学校十分重视艺术实践及国际音乐文化交流,先后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六十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民主管理先进单位”、“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级文明校园”。
学校始终秉承立足陕西、服务西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服务和发展路径。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特色发展、高地建设、国际视野,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道路。坚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形成了以周秦汉唐音乐文化、陕甘宁边区红色音乐文化、西北区域音乐文化和秦派风格音乐文化为代表的办学传统。
面对新时代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办一流音乐院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守艺术“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的价值追求,踔厉奋发、守正创新,为加快建成高水平、有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音乐学院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属全日制公办高等院校,主办单位为浙江冶金集团(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79年。学校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秉承“人本、特色、服务”的办学理念,明确“融入绍兴、服务浙江、辐射长三角”的办学定位,弘扬“明德敬业、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珍爱教师、关爱学生、热爱学术”,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匠心精神、人文情怀、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浙江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浙江省优质高职院校、浙江省文明单位,学校还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浙江省四年制高职本科试点单位、浙江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标杆院校试点单位,为浙江科技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学校现有梅山、镜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912亩,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5500余人。现设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交通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腾讯云国际互联网学院)、鉴湖学院(纺织学院、黄酒学院、健康学院)、财经学院、商贸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等二级学院(部)。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造价等48个专业,其中有浙江省a类高水平专业群2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教育部批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个、省级优势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拥有国家级生产型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主持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参与1 x证书试点专业26个,累计获批1 x证书试点项目43个。建有全国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拥有省级精品课程12门。2022年省级课程思政教学项目立项课程6门、研究项目4个、基层教学组织1个、示范研究中心1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880余人,其中正高50人,副高157人,硕导7人,博士、博士后(含在读)7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国家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负责人2人次,省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和省级技术能手11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第三层次8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带头人1人,省重点实验室带头人1人,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领头人1人,省级劳动模范2人,新时代浙江工匠4人、浙江青年工匠5人,省级技能大师1人,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首席技师3人,省优秀教师5人,省教坛新秀3人,省专业带头人20人,省金锤奖2人,省首批职业技能带头人1人,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标兵1人,省青年教师资助人选15人,省会计领军人才1人,绍兴市重点创新团队带头人5人,绍兴市拔尖人才5人,绍兴市教育功臣1人等,拥有一批全国性和省内行业协会(学会)主要负责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学位教师占比达89.78%,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达85%。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与团队1个。鉴于在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的优异成绩,学校获浙江省人民政府行政嘉奖1次,教师个人嘉奖1次。
学校重视打造“技术技能文化”特色品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大奖。近三年学生共获国家级奖项64项,省级奖项563项,其中包括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全国一等奖第1名,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二等奖,2022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大学生篮球三级联赛男子全国总决赛八强,全国高职院校篮球锦标赛二等奖,第20届中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获1金2银4铜,2022年在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1金3银4铜等。我校毕业生以“好学、肯干、顶用”而深受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欢迎,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值达98%以上,一大批校友已成为上市企业负责人、全国技术能手、企业生产技术骨干等。
学校注重校企合作、技术技能创新与服务能力提升。近三年来,共立项省部级课题近20项,厅局级课题226项,中标市文化工程重大项目(绍兴黄酒文化研究,项目经费224万);横向课题294项,年均合同经费近1000万元,制订国家级标准11项。牵头制订全国高职院校食品工程技术职业本科专业系列标准;为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等有关部门提供职业教育改革、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等智库报告多份;三年来,为地方培训各类人才年均3万人次。获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以我校教师为排名第一的项目成果荣获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以我校教师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项目成果荣获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以我校教师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项目成果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学校拥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经信厅)1个、省级众创空间(省科技厅)2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省经信厅)1个、绍兴市重点实验室2个、绍兴市哲社科研究基地2个。与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等高校合作,成立了浙江省农业生物资源生化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省2011计划)绍兴黄酒与营养健康研究中心、浙江省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功能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为浙江设计智能与数字创意重点实验室、数字创意智能技术与装备浙江工程研究中心创新网络成员单位,建成省级企业研究院分中心2个。2022年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居全国第27位,浙江省第6位,处于a 层级。在2022武书连高职高专排行榜教师科研能力榜位列全国第5,浙江第2。
近年来,学校大力加强政、校、行、企、研与国际合作交流。以产教融合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作出贡献。与美国菲迪大学、腾讯云、慧科集团共建腾讯云国际互联网学院;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绍兴市总工会联合建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长三角学院;与绍兴市退役军人局共建绍兴市退役军人学院与绍兴市退役军人创业园;与绍兴市市场监管局合作建立绍兴市知识产权学院等。与绍兴市人社局共建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与绍兴市经信局共建绍兴市工业设计基地,其中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为世界技能大赛数控车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国家级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绍兴市工业设计基地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省经信厅)、省级众创空间(省科技厅)、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省经信厅)。与杭钢职教集团合作建设教育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中的产教融合智慧云平台项目,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教育重点项目;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共建中芯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正保产业学院、金税产业学院;学校是浙江省智慧建造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联盟理事长单位、浙江省数字化制造产教融合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长三角高职院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联盟机电一体化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
当前,学校全体教职工正以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的雄心壮志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创新发展。学校正朝着“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鲜明的现代高等职业院校”目标而努力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同时也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的职工培训中心。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75年的葛洲坝职工大学,至今已有40多年的办学历史。校园坐落于世界水电之都——湖北省宜昌市,占地面积28.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万平方米。现已发展成为以建筑、电力、交通、环保为特色,集职业教育与职工培训为一体,面向社会、服务企业,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培训平台。
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06人,其中,40%的专任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80%的专业教师具有专业实践技能等级证书或相关工作经验,学校还聘请了40余位电力行业及知名高校、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教师教学水平精湛,2019年学校代表中国能建集团参加中电联第二届全国电力行业青年培训师教学技能竞赛揽获电建组团体一等奖、三等奖和个人一、二、三等奖。
职业教育。学校设有电力工程学院、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训中心、中职管理部等8个教学单位,各类在校生9000余人,开办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20余个高职专业,建立了20多个校内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学校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与4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20多家企业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推进企业需求真正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以培养高水平的现代产业工人为目标、秉承“入学即入职、学生即学徒”的培养理念,由教师与企业师傅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纂教材,将企业的工艺、标准、文化等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打造“产学互动、产教融合、岗位就业零距离”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因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方面成绩突出,学校获批成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湖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湖北省“双高”建设学校、宜昌市产教融合典型示范高校,配合中国能建集团成功申报并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葛洲坝集团也获批成为湖北省唯一的国家首批24家产教融合型认证企业。
职工培训。学校是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职业资格中心、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湖北省安全生产培训三级机构、湖北省建筑行业关键岗位培训中心、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施工员与造价员定点培训机构,具备技能培训与评价、安全类、建筑施工关键岗位类、执业资格类、成人学历教育5大类14项培训资质。学校围绕职业技能培训、取证培训、管理培训,开发形成了20余个培训品牌项目。为减少工学矛盾,学校在全国设有华东、华南、西南、西北、东北5个培训基地,建立了葛洲坝网络学院在线培训学习平台,可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和“线上 线下”的培训学习模式。每年开展各类培训约3万人次。
获得荣誉。学校先后荣获原国家电力部“电力职业技术教育标兵学校”、湖北省人民政府“职业教育先进集体”、首批“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北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文明单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绿色人才的摇篮
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山西唯一一所全方位培养生态建设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山西林业学校。2002年经省政府批准,改制晋升为专科层次的高等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中心城区,汾河之畔,西邻汾河公园,北接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70余亩。现有6个教学系和3个教学部,开设35个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21人,专任教师235人,高级职称65人(其中教授4人),硕士学位以上199人(其中博士5人)。学院实训教学设施完善,校内实训室65个,校外实训基地75个,注重技能培养,参加省级以上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屡创佳绩。学院秉承“知行合一、树木树人”的教育理念,遵循“厚德、笃学、精艺、果行”的校训,坚持“立足高职,突出特色,面向社会,服务行业,提高质量,保障就业”的办学定位, 为社会培养了四万多名优秀人才,有“绿色人才摇篮”的美誉。
热诚欢迎有志同学为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山西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塑造锦绣河山,建设美丽中国,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铸就大国精神,培养大国工匠,共筑学子与家长的梦想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