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8月由原广西南宁化工学校和广西轻工业学校合并升格成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行政主管部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教学业务接受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的指导和管理。学校是高职高专院...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771-3829762,0771-3859060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特色(双一流/985/211等)
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学校排名
51名 校友会高职ⅰ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介绍——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 ——首批全国“1 x”证书制度改革试点院校 ——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中医药保健服务国家标准研发及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 ——湖南省卓越校 ——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湖南省优秀科普教育基地 ——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 ——湖南省文明校园 ——湖南省省级园林式单位 ——湖南省中医药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土化人才培养基地 ——湖南省护教联盟主任委员单位 ——湖南省医养结合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 ——2020 年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服务贡献 20 强” ——株洲市中医药学会主任委员单位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株洲市卫生学校,始建于1959年,1986年更名为湖南省株洲中医学校,1990年更名为湖南省中医药学校, 2004年升格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行政管理为湖南省教育厅。 学校地处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福地、动力之都、中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株洲市,距省会长沙仅30分钟车程。现有株洲芦淞校区与云龙校区两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具有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健身房及大礼堂等文体设施齐全。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高级职称390人,硕士、博士研究生400余人,“双师型”素质教师达近70% ;有二级教授2人,硕(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有“芙蓉学者”讲座教授1人,“225”工程高层次卫生人才2人,有省级医学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省市名中医、核心专家、株洲市高层次人才等90余人。 学校下设中医学院、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康复保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部7个教学院(部),开设有中医学、临床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药学、药学、医学影像技术、中医养生保健、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中医康复技术、护理、助产、老年保健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中药制药、药品经营与管理、心理咨询、体育保健与康复20个专业。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1家(湖南省直中医院),系三级甲等医院,是全国首批示范中医医院,有编制床位1800张;有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等协作型附属医院3家,株洲市三三一、株洲市三医院等教学医院25家,有临床技能实训基地等校内实训基地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0余家。 学校以“卓越一流,强校升本”为目标,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中医药院校办学规律,适应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建立了适合中医药专业发展特点及行业产业需要的专业群与课程体系,并于2022年立项为湖南省“双高”校,其中针灸推拿专业群、中药学专业群、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群为湖南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中药学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及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针灸推拿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及教育部健康类示范专业,推拿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建设学科。《推拿手法技术》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医护心理学》《推拿手法学》《经络腧穴学》《中医外科学》为省级精品课程,《中药学》、《肌肉骨骼康复》、《药物分析》等22门课程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老年护理》、《中药制剂分析》等5门省级一流核心课程。学校主持完成了国家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项目—针灸推拿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及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标准》的编制工作。立项《中药学》、《康复治疗技术》等省级专业(群)教学资源库4个,牵头编制了湖南省中医药高(中)职专业设置标准12项。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30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市(厅)级以上教学、科技成果奖3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项目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5项;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被sci、ca、cscd、cssci和人大复印资料等收录转载近100篇。教师共公开出版教材教参300余部,其中主编100人次,副主编90人次。学校主办有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医药导报》及《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学校以“仁和、精诚、笃行、致远”为校训,继承发扬炎帝开拓进取、求索创新、奉献为民的无私精神,积极培育中医药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学校坚持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突出技能、全面育人、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面向基层医疗、中医药行业、康复养生保健机构、老年服务机构培养了大批医药、护理、康复技能型优秀人才,已成为我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校友:如株洲市人民医院院长李康华、湖南易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易跃能博士、汉方国药总经理杨勇、最美护士何瑶、最美乡村医生潘检根和大学生“村官”李黎、“青春正当时三湘追梦人”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典型人物刘礼龙等。近三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近些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湖南省、株洲市等各级部门组织的各类技能竞赛,多次获团体及个人第一名或一等奖的好成绩。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多家企业、医院签定了合作办学协议,与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天地恒一制药有限公司、老百姓大药房、益丰大药房、香港雅姬乐集团、台湾罗丽芬集团等合作开办有“订单班”;与湖南千金大药房有限公司开展中药学专业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广东伊丽汇开展了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与附属第一医院、株洲中医伤科医院、株洲市人民医院、湖南盛康等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联合人才培养;与省儿童医院、株洲市中心医院、株洲市人民医院等合作开展“儿童康复”、“孕产康复”、“老年护理”“中医护理”等专科特色人才培养。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千金药业有限股份公司、岳阳秀媛堂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市妇幼保健院为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高等职业学院。学校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1950年,学校的前身——河南省财政厅粮食干部训练班在当时的省会开封市组建。1953年省会迁郑之际,已更名为河南省粮食干部学校的新校也随之落户于郑州市优胜北路4号。1965年,河南省粮食学校宣告成立,与河南省粮食干部学校共同承担着全省粮食行业人才培养、干部培训的任务。1997年,学校再度易名为河南省经济贸易学校。200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备案,在河南省经济贸易学校的基础上,组建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学校由此迈入了普通高等院校行列。 目前,学校分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现有13个教学单位,36个专业(方向),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3 个,省级代委基层教学组织2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拥有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室)68个,其中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财政部和教育部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 校外实习基地56个,其中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是全国营销员资格考试、全国物流师资格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8个能力考点及培训点,设有全国粮食行业特有工种技能培训中心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院现有固定资产总值20009.2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130万元。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160余万册。学校拥有设施齐全的公寓式学生宿舍、学生和教工食堂、标准体育运动场等。良好的办学条件为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学校始终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坚持“持久抓,抓持久”。学校现有教职工63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35人,“双师型”教师252 人。拥有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以1个,全国模范教师1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中原教学名师2人,省优秀专家1人省职教专家3人,省优秀教师5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2人。10余名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中担任会长、理事、主任、副主任、秘书长等职务。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通、治学严谨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不断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保障。 学校始终坚持把严格严谨的办学传统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突出加强专业建设,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和监督制度、督导巡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形成了富有成效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始终坚持 “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以教研科研育人才”的方针,使教师队伍拥有较强的教研科研能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近两年来,全校教职工承担省部级、厅局级教科研课题90余项,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教材、教辅读物近160部,有3项教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学校积极面向国内外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先后与四川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开展远程本科教育、在职人员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教育等合作项目,与加拿大麦迪逊·海特学院、德国f u萨克森职业培训学院、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等海外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形成了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开放型办学格局。 在办学思想上,学校把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视作学校的声誉和生命力之所系;在办学模式上实施“订单式”培养,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步;在办学机制上实行更加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开展工学交替实验,重视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坚持走产学合作之路。一是坚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和不断完善产学合作教育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学院办学活力;二是积极实施“双证书”、“多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三是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积极推行“仿真实训”、“生产型实训”和“顶岗实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学校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被国家粮食局授予“粮食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粮食系统四五普法先进单位”,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全国职业教育管理创新学校”称号,被社会公众评为“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佳职业院校”。2008年,在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我院被评为“优秀”等级。被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雄厚的师资、一流的设施、优美的环境、浓厚的育人氛围,使学院成为师生理想的学园、舒适的家园、育人的乐园、优美的花园、安全的校园。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前身为1958年8月创办的“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1999年,苏州工艺美术学校与苏州轻工职工大学联合组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2006年,学校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07年,成为首批“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2014年,学校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项目在教育部、财政部验收中荣获“优秀”等级。2018年获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学校又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育人成效50强”“服务社会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 “学生综合满意度50强”等,位居“武书连2019中国高职高专文化艺术大类排行”第一。 学校位于古吴胜地石湖之滨、上方山麓,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为莘莘学子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61亩,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教职工400多人,在校生5000多人。设有手工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视觉传达学院、环境艺术学院、服装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数字艺术学院七个二级学院,拥有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两大系列25个专业54个小专门化方向,形成了多科相融,传统工艺美术专业与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并重的专业格局。 学校设有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群培养基地、全国妇女手工艺培训示范基地。另设有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江苏省工艺美术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研究所)等。学校是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是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平面视觉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实训中心建筑面积45800平方米,建有工作室97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训基地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学校围绕培养“德艺双馨、心灵手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艺术设计人才的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服务型专业教学体系,深化“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积极为地方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以合作就业为导向,合作育人为模式,合作发展为目标,完善校政行企协同创新的产教融合办学新机制。立足传统与现代,致力于苏州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保护、传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承载文化使命、体现责任担当。通过“工艺美术传承创新实验区”等平台,集中对桃花坞木刻年画、苏绣、雷山苗族非物质遗产进行发掘、传承与研发。学校被命名为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持建设了“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目前,全校共有校企合作单位141家,驻校企业24家。 学校在积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通过与国外艺术设计院校、文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国文化,输出传统工艺和艺术设计教育范式。校内设有江苏省教育厅与法国巴黎教育局联合创办的“中法江苏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心”、学校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共同成立的“中英苏州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中心”。在法国、荷兰、奥地利、英国设有四个工作站,目前与法、英、日、加、美、荷等28国家的78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中国匠艺海外巡展工程和学校师生优秀作品海外巡展工程,每年培养长短期留学生200人左右。 学校人才培养成效突出,招生就业形势两旺。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年招生规模1800人左右,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企业满意率达98%,大批毕业生自主创业。学校获得江苏省政府授予的“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学校介绍 上世纪80年代,川剧艺术为学校创办者余开源和老一辈革命家之间搭建了桥梁,为实现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同志“办一所艺术大学,把艺术还给人民”的嘱托,余开源在1999年成立四川开元艺术学院。其后,分别与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合作办学,建立四川美术学院成都分院、四川师范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开展全日制普通本专科艺术人才培养。2002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成都艺术职业学院;2018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成为全国首批、四川第一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高校;2022年9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下文批复,同意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历经20余年的开拓奋进,学校已经发展成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以文化艺术类专业为主的艺术院校,为社会培养了五万余名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的重要指示,将艺术与教育和谐统一,让每一个学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一大批文化底蕴深厚、艺术造诣高的专家教授带领学生们畅游艺海,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建校初期,学校的创始人、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川剧”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余开源礼聘著名电影艺术家谢晋出任学校首任校长,先后还聘请了知名高等教育专家冉昌光教授、刁纯志教授担任学校执行校长。学校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学生17000余人。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积极与政行企紧密合作,先后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共建“非遗”培训基地,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建中国艺术研究院西部创作基地,与四川省文联共建四川文化艺术创作培训基地,与四川省广告协会、四川省网商协会共建创新创业合作中心,与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共建四川省中小学美术教师创作培训基地等。在文化艺术创作方面频出精品,先后参加建国60周年献礼北京专场演出,2016年受调北京钓鱼台中国-欧盟教育部长论坛汇报演出,原创舞蹈《锦鲤》《最美逆行者》分获中国大学生艺术节金奖、第四届四川省青年舞蹈大赛最佳作品奖和四川省2020年度百家“推优工程”,公共艺术作品《张灯结彩》获评北京冬奥组委会“全球十佳公共艺术作品”,音乐舞蹈作品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 学校现有12个二级学院,以及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公共教学部等教学单位;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园林景观工程、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网路与新媒体、影视摄影与制作、美术、舞蹈表演与编导、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影视编导、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工程造价、全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学前教育、旅游管理、电子商务18个本科和36个专科专业。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主动对接四川“文化强省”战略,服务巴蜀文化传承与创新,设定中高端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发展方向。精准把握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西部文创中心、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学校重点建设工程,提升办学实力,夯实发展基础。坚持“演学创一体化”“科技与艺术融合”“创意工作室”等办学模式改革创新,打造巴蜀特色艺术精品,扩大巴蜀文化影响力。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学校继续坚持走公益性非营利性办学道路,努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四川乃至全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为争创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艺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建于1952年,是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社会培训与认证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综合性职业技术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106.71亩,建筑面积36.3万平方米,教职工1094名,全日制在校生11595人,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3.7万元。学校设立了信息学院、机电学院、汽车学院、食品与生物学院、旅游学院、商贸学院、现代农学院、艺术学院等8个学院65个专业,面向全国24个省招生。建校以来已向社会输送20余万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2%。 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秉承“立德为先、强能为本、突出特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凝练出“铸诚精艺”的校训精神。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高校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先进单位、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被授予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中华职业教育社改革创新实验校等称号。学校已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百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a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原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陈至立等曾先后到学校视察指导,给予较高的评价。 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学校根据吉林省、长春市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卫星及航天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农产品加工、医药健康、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共18个专业群65个专业。拥有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国家级示范专业点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0个、省级示范专业9个、省级品牌专业群7个、省级特色专业(群)8个,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入选国家“双高计划”a档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序列,1 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62个。 师资建设力量雄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53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80.38%,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到68.76%,有博士23人。学校拥有全国最美教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国家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1人、省级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5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首席技师”3人、长白山技能名师31人、“长春工匠”25人。学校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服务先进制造专业领军教学团队1个,吉林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0个,中国第一代高铁焊接大师李万君等大国工匠在学校设立大师工作室3个。先后有2名教师获得吉林省劳动模范,2名教师获得长春市劳动模范称号。 教学设施先进齐全。是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校园实验校。有6个国家级实训基地(信息技术实训中心、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实训中心、食品与生物技术实训中心、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全部通过了iso9000:2000版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学校建有校外实训基地128个,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率达100%。 教育教学成果丰富。学校教师获得全国职业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学校参与建设9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35门,出版教材200余部,其中“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22部、“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9部,1部教材获全国教材建设奖。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56项,其中一等奖23项、二等奖46项,三等奖84项,学生竞赛成绩位列全省高职院校第一名,居全国前五名。先后有13名学生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吉林省十佳大学生、长春市十佳大学生称号。学生获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项、铜奖3项,省赛金奖7项、银奖13项。学校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2018年获吉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2022年获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学校是国家机电项目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是香港华夏基金会职教师资培训单位,是吉林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是长春市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现有德国奥迪培训中心、教育部全国计算机外语等级考点、职业技能鉴定所等国际、国内培训认证机构,每年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4万人次,毕业生“双证率”达到92%。 对外交流广泛活跃。在赞比亚设立了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有二百多名专业教师赴海外培训、研修、访学,聘请了近百名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讲学;近百名学生通过“免费交换”“奖学金”等项目赴外留学,招收20多个国家的二百余名留学学生,一百多名毕业生实现海外就业。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3年3月,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财经类民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学院成立时在廊坊东方大学城办学,2006年迁址京东燕郊经济开发区。学院占地面积340余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图书25余万册,实训室建设累计投入约3200余万元。 学院下设八个行政职能部门和三个系,开设大数据技术、广告艺术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休闲体育、社区康复、大数据与会计、金融服务与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空中乘务、证券实务13个高职专业。 办学以来,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听党的话、热爱祖国的“明白人”,责任担当、崇德向善的“社会人”,与时俱进、敬业乐业的“职业人”。 学院立足首都建设,服务京津冀发展,以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职业院校目标,全面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助力首都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院先后被评为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北京市5a级社会组织、教育部首批“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校、北京市职业院校“一校一品”优秀德育教育品牌校、北京市通州区教育系统“党建示范品牌”、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来源行动计划项目单位、北京市中高职3 2衔接培养试点项目、北京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首都学生资助工作推荐学习单位”、河北省三河市大学生支教项目单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介绍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是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始建于2006年。2015年获山西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7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8年被确定为“山西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入选首批教育部“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2019年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秉承“做学合一,厚实融通”校训,践行工程教育理念,创新“引、育、养、练”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面向智慧矿山、智能制造、文化旅游及健康养老等产业领域开设本、专科专业。近五年来,建有省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11所涉煤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出版教材120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2项;获技能竞赛奖国家级43个、省级323个。 学校坚持走校企共建共创共享、产教融合发展之路,持续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近五年来,承担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67项,应用技术研究项目217项;授权专利227项;发表论文1024篇,其中核心及以上55篇,省级优秀学术论文成果奖5项。服务煤炭行业产业升级,开展重点产煤县煤矿安全专题研究班等国家级培训100人次,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专题研修班等省级培训300人次;服务企业技术与产品升级,开展职工培训2.6万余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5000余人次;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开展下岗职工培训1000余人次;服务中国矿大、太原理工等11个涉煤高校学生实习9587人次;培训收入4000余万元。学校还是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教育10000余人次。 学校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以产权关系、长期合作关系为纽带,创新合作机制,构建多企、多校共同建设、协同发展、共享价值的生态圈。学校是省级煤矿智能化开采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国职业教育实践基地”,“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中心”共建单位,运城市先进制造业职教集团牵头单位。与上海创力、常州易控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新的起点,学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本科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力争在职业本科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社会培养具有工程思维、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技能素养的中坚力量,为实现一流职业技术大学的发展目标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自贸试验区片区城市、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旅游城市——营口,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2000年由营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营口高等职业专科学校(营口大学)、辽宁广播电视大学营口分校、辽宁工运学院营口分院、辽宁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营口市幼儿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18年营口市卫生学校并入。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累计培养了13万余名毕业生,校友遍布海内外,一大批毕业生成为相关行业的骨干力量和中坚力量。 学校占地面积48.1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浓厚,互联网全覆盖,馆藏图书58.8万册,主办参办4种学术期刊。 学校现有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化工学院、商贸信息学院、文化旅游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卫生健康学院、退役军人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政部、体育部等教学部门。专任教师525人,其中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正高级职称69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副高级职称231人。开设专业覆盖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营口市重要支柱产业,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继续教育在校生4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4%以上,高于全国、省高校平均就业率。 学校坚持以“高水平、有特色、示范性”的现代化高职院校为发展目标,不断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拥有国家级重点学校建设项目1个、重点建设专业2个、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现代学徒制等专业建设项目12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教师培训基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青年骨干教师11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是中德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营口市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是辽宁省教育事业、信息技术、电商产业、建筑行业、能源电力产业、现代金融、临港经济、学前教育、旅游服务业等15个校企联盟、职教集团理事单位。拥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120余个,是营口市人民政府补贴项目培训基地、营口市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基地、营口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 学校是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会员单位,辽宁现代制造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辽宁省现代远程教育学会理事单位、辽宁省国际交流协会理事单位。100余人在学术团体、机关、企事业单位担任评审、鉴定、决策咨询专家,国家级、省级成果和发明专利100余项,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带头人30余人次。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其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社团以及科技文化节、才艺大赛、体育大赛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魅力的广阔舞台。100余项作品在在全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中获奖,学校获国家级、省级优秀组织奖。 学校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学道路,不断扩大教育开放。先后与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等10余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学术团体、科研机构进行了交流与合作。 学校注重发挥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才支持、技术服务、协同创新、文化引领等作用,办学成绩显著。荣获“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辽宁省平安校园”“营口市先进党委”“营口市文明学校”“营口市支部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营口市健康教育示范基地”“营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积极服务“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五基地”建设,全面开创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是四川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位于成都市郫都区,设成都、内江两个校区,占地585亩,建有教学实训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多功能礼堂、运动场等校舍,建筑面积16.82万平方米。学校面向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甘肃、陕西等六省(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7800余人。学校环境宜人,文化氛围浓郁,办学71年来,为铁道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长期分别保持在95%和85%以上。 【历史概况】2014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由原四川管理职业学院与内江铁路机械学校整合,主要举办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主、经管类专业协调发展的高职教育,并于2019年更名为四川铁道职业学院。四川管理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四川行政财贸管理干部学院转制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主管。内江铁路机械学校始建于1952年,系原铁道部直属的首批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于2004年移交四川省教育厅管理并成为其直属事业单位。 【办学特色】学校秉承“下学上达、与时偕行”精神,弘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爱国奉献”传统,坚持“德育为先、服务发展”的办学理念,遵循“办专、办精、办出特色”的发展战略,专注轨道交通行业办学,聚焦卓越专业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国内一流、轨道交通特色鲜明的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被教育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大类示范专业点”。铁道供电技术专业被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确定为四川省第一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专业设置】学校专业设置立足轨道交通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工为主,交通运输、装备制造、土木建筑、电子信息、旅游和财经商贸等多科型协调发展。现有主干专业覆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所有核心技术岗位,开设有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铁道车辆技术、动车组检修技术、铁道供电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铁道工程技术、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与维护、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大数据与会计、保险实务、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供应链运营、社区管理与服务等高职专科专业,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数控技术应用等中职专业。 【校企合作】学校建有铁路综合实训演练场、城轨综合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训基地44个,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站段、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了42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提供了优良的保障。自主开发“动车检修”和“信号转辙机检修”两个课题的vr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电力机车模拟仿真驾驶系统、远动控制模拟仿真系统,与企业合作开发的智能配电系统也已投入市场应用。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正鑫易财税咨询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城市名人酒店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基础深厚。与深圳地铁、广州地铁、重庆地铁、贵阳地铁、无锡地铁、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保持密切合作,有效开展订单式培养,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人才队伍】学校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结构良好、实践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29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109人,双师型教师102人,全国职业教育轨道交通行业名师2人,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铁路及轨道交通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人,并建立了一支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兼职教师队伍。 【社会服务】学校充分挖掘办学能力,服务社会发展。长期开展轨道交通企业的职工培训,为铁道运输骨干企业关键技术岗位培训年均1.5万人天;长期承担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提职司机”培训项目,合格率均列全国前茅,并为其培训“2 1”和成兰线阿坝州籍学员,为打通出川大通道、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藏区的脱贫做出了积极贡献。重视与郫都区的政校合作,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在文化基地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法治宣传教育、和谐社会治理等方面与郫都区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社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努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职教服务,利用学校办学优势,参与海外合作及培训,为肯尼亚蒙内铁路培训专业技术人员,选派优秀教师参与老挝铁路项目的员工培训;与中铁二院合作,为埃塞埃塞俄比亚铁道学院提供包括编制教师培训方案、教学计划、实训室规章制度及设备要求等服务。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藏铁路建设等国家战略,服务四川“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服务求支持,以特色树品牌,以创新谋发展,努力“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安音乐学院
学校介绍 西安音乐学院是一所培养音乐艺术专门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11所独立设置的音乐专业院校之一,也是西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府,为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49年10月,与共和国同龄。前身是贺龙元帅1948年在晋绥边区创建的“西北人民艺术学校”,是为适应解放大西北战略培养文艺干部应运而生。1949年随解放军西渡黄河迁至西安,定名为“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1950年改称“西北艺术学院”;1953年调整为“西北艺术专科学校”;1956年学校音乐、美术两系分别建校,音乐系改建为“西安音乐专科学校”;1957年学校整体搬迁至西安市南郊雁塔区长安中路现址;1960年正式定名为西安音乐学院,至改革开放前一度更名为陕西艺术学院;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恢复西安音乐学院建制。 在近75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艰苦创业、弦歌不辍,秉承“明德教化、乐音至善”校训,积淀形成了“和而不同、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为西北、全国乃至世界输送了3万余名高素质的音乐艺术工作者和音乐教育工作者,涌现出赵季平、鲁日融、乔建中、和慧、阎惠昌、吕继宏等一大批活跃于国内外乐坛的著名作曲家、教育家、歌唱家和指挥家,为陕西和西北地区建立完整的高等音乐教育体系,为弘扬民族音乐艺术、普及世界优秀音乐、繁荣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大西北音乐人才的摇篮”、研究传播陕西音乐文化的基地和全国影视音乐创作的重镇。 学校坐落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东临巍巍大雁塔,西通丝路起点,北依长安古城南门,南接大兴善寺。学校占地总面积89548.2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8.90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011人,教职工620人。专任教师421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教育部音乐与舞蹈学科、艺术学理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文化部优秀专家”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省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8人,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2个,省“三五人才”、“人文英才”、“六个一批”人才7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7人,“二级教授”16人,“三级教授”9人。目前,学校设有作曲系、人文学院、钢琴系、管弦系、民族器乐系、声乐系、现代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舞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0个教学单位,另设有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一带一路”音乐文化高等研究院、图书馆、艺术中心、艺术博物馆、附属中等音乐学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培训考级中心、陕西交响乐团等直属(附属)单位。还设有交响乐团、交响管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合唱团、西安鼓乐艺术团、秦筝艺术团、青年艺术团等大学生艺术实践团体。“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为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现拥有1个艺术学一级学科和音乐、舞蹈两个专业领域,其中“音乐与舞蹈学”所辖“长安乐派研究”为省级特色学科。设有12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7个。1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了学校全部84个专业方向。课程建设方面现有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个省级精品课程。 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金奖;意大利中提琴比赛特等奖;国际双簧管乐器协会比赛一等奖;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唱法金奖、合唱金奖;中国文华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音乐金唱片奖;cctv电视歌手大奖赛美声唱法金奖、合唱银奖;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钢琴金奖;cctv电视舞蹈大奖赛铜奖;文化部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一、二等奖等多个重要奖项。近5年,通过学校参加社会业余音乐培训考级人数达38万人次,极大地促进了社会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学校十分重视艺术实践及国际音乐文化交流,先后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六十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民主管理先进单位”、“重点学科建设先进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级文明校园”。 学校始终秉承立足陕西、服务西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服务和发展路径。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特色发展、高地建设、国际视野,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道路。坚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淀形成了以周秦汉唐音乐文化、陕甘宁边区红色音乐文化、西北区域音乐文化和秦派风格音乐文化为代表的办学传统。 面对新时代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办一流音乐院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守艺术“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的价值追求,踔厉奋发、守正创新,为加快建成高水平、有特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音乐学院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