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福建省示范性现代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培养护理、药学、医学技术、临床医学、卫生管理类技术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12年的福...


招生电话:0591-22869956,0591-22869955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专科(高职)

111名
校友会高职ⅲ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地处素有“珠江之源、爨乡福地、文明之城”之称的千年名城——曲靖市,濒临浩瀚珠江,汇集乌蒙神秀。
学校以“笃学敦行、修德砺能”为校训,以“大医、大学、大爱、大家”为校风,以“教真育爱、传智授业”为学风,以培养“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单位尽责、对患者尽心”的“四尽”医学人才为目标,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致力于为基层医疗卫生行业、生物医药和健康服务产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曲靖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关怀与支持下,在曲靖医专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内涵建设不断加强,特色办学日益彰显,办学层次与水平稳步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赢得了“医学育人,高职旗舰;天使摇篮,桃李芬芳”的美誉,现已发展成为云南医学高职院校的一面旗帜、“产学研用”一体的重要平台,优秀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基地。
文化厚重满载殊荣。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曲靖卫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曲靖市唯一的公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六十年栉风沐雨、六十载春华秋实。学校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学校以“质量立校、育人为本、突出特色、服务社会”为办学理念,现已成为省内专科医药类院校中唯一的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职高专院校;唯一的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唯一的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唯一的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单位;唯一的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研究中心推荐院校;唯一的省级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
办学条件日益完善。 学校现有麒麟校区、经开区校区两个教学区,总占地面积367亩,建筑面积11.14万平方米。目前,占地1549.5亩的马龙校区建设正有序快速推进。学校设11个二级教学部门、8个教辅机构、“形态机能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等4个教科研机构,建有2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8个省级实验实训教学示范基地,有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0余家。
师资队伍不断夯实。学校现有教师457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208人,高级职称教师113人。双师型教师184人,行业导师313人。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专项人才5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曲靖市“珠源百人计划”专项人才5人,获市级突出贡献及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4人。
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现有临床医学、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体育保健与康复等27个专科专业,覆盖了医药卫生类中的 8 个专业类。初步形成了以医护、药学、医学技术、康养为优势特色的专业架构,以 8个省级重点特色和示范专业为引领重点打造了 4 个专业群。目前,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3个,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7个,省专业认证5星级专业1个。
育人质量稳步提升。学校面向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教育在校生9800余人,普通成人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0000余人。自建校以来,学校累计为地方输送了7万多名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历届校友中,涌现出全国最美乡村医生陈金正、全国基层卫生技术标兵饶娅芬、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徐静、两次捐献骨髓干细胞的云南年度新闻人物毛金凤、云南省眼镜验光员技术状元适宏妹、云南省护理技能操作状元侯彩娥、云南省名中医王吉候、云南省医师奖获得者孙婧等大量优秀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近几年,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双创大赛中获奖200余项,其中,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获省级以上一等奖14项、二等奖20项,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34项。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9%以上,连续7年荣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同时毕业生可通过“专升本”方式升入云南中医药大学、昆明学院等本科院校就读。
科创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作为第二合作研究单位),教育部课题3项、省级课题9项,市厅级课题项目226项;发表学术论文197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4篇,cssci收录论文2篇,北大核心期刊24篇,cpci收录论文8篇;参编教材321部,其中出版专著12部;获国家专利585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学校教师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曲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曲靖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2020年学校获批成立云南省朱德全院士专家工作站、曲靖市杨明莹院士专家工作站、曲靖市陈明亮专家工作站3个专家工作站。2022年学校新建5个校级专家工作站,分别是董为人专家工作站、梅林专家工作站、董坚专家工作站、许彪专家工作站、陶云专家工作站;新建7个校级科研平台,分别是口腔医学研究所、健康乡村发展研究中心、医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药物研发与质量控制研究中心、机能与形态研究所、运动与健康研究所、医学人文研究中心。
对外交流持续拓展。推进了中加合作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办学项目,完成招收8届学生共362人。积极参加教育联盟、云南-南亚东南亚教育对外开放等活动。选派教师赴国(境)外交流学习,拓展教师国际化能力和水平。积极主动与省内外院校交流合作,先后与云南中医药大学、广东肇庆医专、昆明医科大学等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服务地方发展有力。学校积极发挥医药卫生专业优势,构建学校与政府、区域社会“互促互动、共建共享”的人才培养和校外社会服务基地,牵头成立曲靖医药卫生与健康职业教育集团,建成云南省医学与健康科普教育基地,与有关单位共建“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康复与保健社会服务基地”“健康教育社会服务基地”“青年志愿者社会服务基地”“养老社会服务基地”,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志愿者服务等3项国家级、4项省级、7项市级表彰。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持续深入推进特色立校、品质办学、内涵兴校,以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深化综合改革为抓手,聚焦“双高建设”“升本战略”两个中心任务,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奋力朝着“区域知名、省内有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本科医学院目标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副军级,隶属于总参谋部。是全军最年轻的一所兵种院校,是在1999年全军院校体制编制压缩调整的情况下新成立的院校。校园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一所设计先进、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融入了最新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的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学院代化新型军事院校。学院拥有4万平方米的教学、实验大楼、教学及科研设施完备。
多年来,学院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主要任务是培养陆军航空兵中级政治指挥人才,陆、空军直升机飞行员和陆军航空工程机务干部。是一所军事与政治、指挥与技术、空勤与地勤、军官与士兵同校训练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型院校。
学院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陆、空军直升机飞行军官和陆军航空工程机务军官,还承担着陆航中级指挥军官和机务学兵的培训任务,是一所军事与政治、指挥与技术、空勤与地勤、军官与士兵同校训练的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型院校。陆军航空兵学院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把培养造就具有崇高理想、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严格的纪律、顽强的作风、强健的体魄,适应未来作战需要的飞行军官,作为培养目标。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审计”命名的职业高等院校,因审计而立,依审计而兴;行政上隶属安徽省审计厅,业务上接受安徽省教育厅指导。学院始建于1984年4月,历经安徽省审计干部培训班、安徽省审计干部学校、安徽审计学校等办学阶段;2000年9月,与安徽大学联合办学招收专科班,开始专科教育;2004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安徽审计职业学院。2020年3月,学院立项为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并先后与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合作办学,联合招收专升本学生。2023年8月,学院成功入选安徽省“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单位。现有各类在校学生9000余人。
学院位于科教名城合肥,拥有包河、方兴两个校区,方兴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紧邻合肥滨湖新区,毗邻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和安徽省政务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学院占地353亩,拥有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体育场、各类球场、餐厅等,教学生活运动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现有教职工328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72名、教授11名,具有双师素质教师89名,全省优秀教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14名、省级专业带头人4名、教坛新秀16名,拥有省级以上教学团队15个,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27项(其中一等奖4项)。学院注重文化育人,构建和谐美丽校园,学院是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安徽省第二批校企合作示范学校、省直文明单位、省直机关文明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双十佳”先进集体。
学院设有审计系、会计系、工程管理系、商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综合教育学院等6个教学院系,目前开设大数据与审计、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含中外合作)、财税大数据应用、会计信息管理、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工程造价、资产评估与管理、现代物业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建设工程管理、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风景园林设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商务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财富管理、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大数据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和党务工作等27个专业,形成以审计专业群为引领,工程造价、商贸流通、电子信息等专业群相互支撑的专业体系。审计(大数据与审计)专业为安徽省首批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审计(大数据与审计)、资产评估与管理2个专业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审计、会计、资产评估与管理、物流管理、工程造价、物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8个专业为省级重点(含特色、骨干、综合改革试点、特色高水平等)建设专业。2022年1月,学院牵头成立审计职业教育联盟。学院还与南京审计大学合作开展审计学、会计学等17个专业专科升本科学历教育。
学院牢固树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围绕建设“审计人才培养的阵地、审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阵地、审计理论研究的阵地”,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为安徽乃至全国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22年,学生荣获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0项;2023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近年来,学院高考录取分数线居全省同类高职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近年均保持在95%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毕业生升本率超过40%,居同类高职院校前列。
“十四五”期间,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弘扬“笃学、诚信、求实、创新”的校训,聚焦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双高计划”建设,全面提升关键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争创具有审计特色的一流职业大学,为“三地一区”“七个强省”建设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原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是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教育部代码:12820,在渝招生代码:5041)。学校始建于1984年,是重庆市首批高职院校、重庆市骨干高职院校和重庆市“双高”建设培育学校。
学校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大学城,占地900余亩,建成校舍30余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3000人;教职工600余人,国家级人才2人,市级英才2人,市级劳动模范1人,入选沙区双千双师计划3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魏敦山、董石麟院士等专家,建成了市级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海智工作站和重庆市虚拟现实内容制作与体感设备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中心)。
学校设有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数字工程学院、房地产营销学院、建筑管理学院、环境艺术学院、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8个二级院(部)。与企业共建了满足现有专业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装配式建筑、工业机器人等10大实验实训中心,校内实验实训室143间。
学校以建筑现代化为主线,以绿色建筑智能化、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信息化为重点,在建筑产业核心领域、建筑服务业领域、建筑科技关键技术支撑领域,形成了六大专业群,共46个专业。学校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开展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现有工业机器人等5个专本贯通专业、1个“3 2”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学校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德国萨克森州建筑协会、英国南安普顿索伦特大学、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等实施合作办学,实施“2 2”等学历或技能联合培养。
学校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强化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发起成立了重庆建筑科技(国际)职业教育集团、重庆市菁英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服务中心等五个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校企围绕数智财税、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等领域共建五个产学研用一体化特色产业学院,联合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协会、重庆高新区共建的重庆中德未来工厂研究院已正式运行,校企合作建设了9个生产性实践基地和7个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基地,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发展校企合作规上企业31家,新建实习实训基地39个,2个产教融合项目获评教育部典型案例,获得乡村振兴荣誉20余项。
四十年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学校已发展成为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首批西部(重庆)科学城大创谷卫星园、重庆市首批学风传承基地、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基地、重庆市级职业技能竞赛集训选拔基地、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双基地等;被评为教育部2020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重庆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职业教育德育特色学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高校章程建设试点学校、高校知识产权“贯标”试点学校、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先进单位等。近三年,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稳居重庆市高校前列。学生参加各项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2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5项;参加文体活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00余项。近三年,学校各项发展取得的成果被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社、重庆日报等省部级以上主流媒体专题报道或转载的正面报道1000余篇次,全力打造学校高职教育特色品牌。
面向未来,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承“立德崇志笃学善行”的校训精神,乘上国家战略的时代东风,积极融入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号工程”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培养服务建筑现代化和重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构建现代化新重庆技能型社会,努力成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诗歌之城——安徽省马鞍山市。学院前身为马鞍山联合大学,创办于1984年。2008年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设置更名为“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12月,与安徽马鞍山技师学院整合;2015年5月,马鞍山卫生学校并入;2019年4月,马鞍山网络大学(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马鞍山分校,现更名为马鞍山开放大学)并入。2021年12月,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获批认定为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2023年,学院获批与安徽工业大学开展“专升本”联合培养。
“十三五”以来,学院坚持“地方性、技能型、特色化、高水平”定位,充分发挥“四校”资源整合优势,推进资源共享、专业共建、质量同升,构建起以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主,高职与技工教育衔接贯通培养,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推进的办学格局,呈现出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学院先后获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院校)、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yb)优秀培训单位、安徽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学校等荣誉或称号。
学院现占地面积4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设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贸易、管理工程、应用外语、医学护理7个专业教学系和基础部(思政部)、网教部(电大)2个教学部。中高职专业72个、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教职工438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27人,省级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专业课“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2.2%。各类继续教育学生5000人左右,年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和技能等级认定超过1.2万人次。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所有专业均开展有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与以本市为主的长三角地区30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重点专业已构建“三引三出”“校企八共”“大师团队引领”“实境实品”“淡学旺工”“三段递进”等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获批认定为国家级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的晓庄电商学院和合作企业马鞍山市十七冶医院、安徽华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批认定为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获批建设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4家、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示范实训中心)11家。
高度重视技能大赛。积极对接世赛、国赛标准,深化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十三五”以来,师生获技能竞赛国奖38项、省奖370项,学生在“烹饪”“平面设计”“增材制造”“cad机械设计”“3d数字游戏艺术”等赛项中均获全省第一名。陈娟博士被聘为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增材制造赛项裁判长和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增材制造赛项专家组组长,指导中国选手于2022年10月获世赛特别赛银牌。
高度重视招生就业工作。分类招考(职教高考)、普通高考、五年一贯制、“3 2”、高职扩招、联合办学等多种招生办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成才通道。深入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构建起“本地主体、省内补充、长三角辐射”的就业网络,优先举办本地企业专场招聘会,鼓励支持毕业生本区域就业。夏晓新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获批为省级职业指导大师工作室,连续四年有学生获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金奖(一等奖)。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保持在98%以上,高职毕业生本地就业落实率达32%以上。
广泛开展职业培训与创新创业教育。认真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聚焦省市重点、支柱和战新产业领域,面向在校学生、企业新录用员工、新生代农民工、退捕渔民、退役军人等各类人群,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及技能等级认定。创新创业学院获批为省级创新创业学院,构建了“一套课程体系、三项教育载体、一体项目孵化”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师生获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奖项55项,其中包括2016年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国赛二等奖、2020年首届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21年省第七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022年第三届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二等奖等。
积极推进合作办学。与马鞍山市三县三区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在含山电子工程学校设立学院含山分院,与马鞍山工业学校、马鞍山理工学校、当涂经贸学校、铜陵理工学校等合作,重点在数控、汽修、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等优势专业开展中高职“3 2”一体化办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分别设立现代远程教育马鞍山学习中心,多次获合作高校“现代远程教育优秀学习中心”等称号。与德国职校合作开办数控专业“中德合作班”,人才培养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积极推进与韩国东义大学、韩国昌原文星大学、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以及我国的台湾东南科技大学、台湾修平科技大学等高校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学生研学等方面开展合作。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视察,作出把马鞍山打造成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白菜心”的重要指示,饱含着对马鞍山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全市人民倍感振奋、欢欣鼓舞。“十四五”及今后时期,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建成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积极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打造实现多层次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学校,为马鞍山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福地、智造名城”,全力争做“三高地、两先锋”,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2年,200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湖北省水利厅主管,业务上接受湖北省教育厅管理指导,是一所培养水利水电类相关专业人才为主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是首批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湖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省级复核“有效”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平安校园。学院是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工作“一校一品”示范基地、湖北省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湖北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水平能力评价基地,是水利部行业定点培训中心、水利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湖北省水利人才服务中心。荣获全国水利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征兵工作突出单位。
学院地处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南湖和汤逊湖畔,占地总面积640余亩,建筑面积42万余平方米。学院设有水利工程系、电力电子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商贸管理系、基础课部、思政课部、继续教育部8个教学单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万余人。学院组建五大专业群,设置专业35个,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服务能力专业2个,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专业2个,全国水利职业教育优质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6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3个,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计划专业1个,院级重点专业6个,主持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2项,拥有国家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精品课程以及国家资源共享课各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6门。学院现有教职工436人,专任教师26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9人,博士、硕士137人,双师素质教师193人,拥有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湖北名师1人、湖北名师工作室1个、湖北省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2个、全国水利职教名师5人、全国水利技能导师2人、全国水利高等职业院校示范专业带头人1名、湖北省水利科技拔尖人才5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特聘教学岗位12个。学院固定资产总值5.34亿余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9亿余元,馆藏图书69.97万余册,校内实验实训场馆11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9个,省级以上实习实训基地9个,其中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
70余年的历史沉淀,学院凝练了“修身明志,励学求真”的校训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学院率先发起组建湖北水利水电职教集团,建成湖北水利水电职教品牌,入选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并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积累了典型经验。学院受到社会和水利水电行业企业的普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多年稳定在95%以上,在省内高职院校中居于前列,涌现了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蒋志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熊茂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水利首席技师彭丹芬、浙江工匠、浙江省杰出技能标兵刘远才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现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水利水电人才培养基地。
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创新活校、服务兴校”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立足行业办专业,强化素质养成和技术技能培养,积极打造新时代水利人才培养基地,努力争创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具有大儒之乡、北方湖城之称的衡水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院前身为1923年建校的直隶第六师范学校,于2001年4月30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在河北冀县师范学校基础上建立衡水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技并修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年来,获得河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国家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多项荣誉,是河北省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单位、河北省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单位、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占地387亩,其中,校本部162亩,武邑校区225亩,面向全国10个省招生,在校生8500余人,设有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数字商贸系、艺术与设计系、现代农牧系、学前教育与社会服务系、社会科学部和体育工作部等6系2部,开设铁道供电技术、大数据技术、现代农业、学前教育等32个专业,其中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群为省域高水平专业群,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为省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示范点专业。建有1 x证书制度试点12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河北省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名师金课1门,国家规划教材1部,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牵头组建了河北省民族技艺传承职业教育集团、衡水市产教融合联盟,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吉林航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日月光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河北瑞丰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伟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6个,建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校企合作建有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5个,校外实践基地69个,校企共同开发课程92门。
学院有教职工38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165名,高级职称教师69名。有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才10名,省级师德标兵3名,省级优秀教师1名,建有省级大师工作室2个,名师工作室2个。近三年,学院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72项。
学院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建有国家级众创空间、河北省双创示范基地,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240余项。毕业生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5%以上,对口率保持在80%以上。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2010年3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广西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广西药科学校、广西妇幼保健院附设卫生学校合并组建的。广西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其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广西省立医院护士助产学校,历经广西省立医院护士助产学校、广西省立南宁高级护士助产职业学校、广西省第一护士助产学校、广西省第一卫生学校、广西省南宁卫生学校、广西省南宁第一卫生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卫生学校、广西卫生专科学校、广西南宁药剂检验学校、广西卫生学校、广西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广西卫生管理干部学院等发展阶段;广西药科学校始创于1972年,历经广西医药研究所附属中草药训练班、广西中医药研究所附设中草药学校、广西药科学校等发展阶段;广西妇幼保健院附设卫生学校始创于1965年。学院是广西目前唯一的医药卫生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是国家护理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广西全科医学教育教学指导中心、广西乡镇卫生院卫生人才培训基地。
理念愿景
■ 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厚德尚能,质量为上,服务社会!
■ 办学宗旨: 立德树人,服务社会!
■ 发展战略: 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文化彰校!
数据卫职院
■ 行政用地: 昆仑校区313.45亩,桃源校区29.02亩,建筑面积234281.31平方米。
■ 教学设备总值: 教学仪器设备8900台件6116万元,教学计算机2001台,多媒体教室106间,语音室9个。
■ 图书藏量: 纸质图书60多万册,电子图书147万册。
■ 实训场所: 有校内实训中心8个,实训室181间,建筑面积117259.8平方米。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一个(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附属医院和药厂各一家,有着200多家遍布广西各地市的综合医院、药厂以及广州、深圳等地的医药卫生单位作为校外教学、实习基地。
■ 开设专业: 开设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眼视光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护理、助产、药学、药物制剂技术、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经营管理(高级运营电商方向)、医学检验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卫生信息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大健康大数据方向)、健康管理(健康旅游方向)、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医学美容技术、家政服务与管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26个高职专业(含方向)。
■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516人,专任教师335人,其中二级教授1人、博士4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147人,双师教师272人。外聘兼职(课)教师862人;在校生超1.6万人。
■ 科研情况: 近年,教师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项目、课题累计立项87项,结题57项;获院外课题经费110.8万元;公开发表论文424篇,其中sci论文9篇,中文核心期刊65篇;获得自治区卫生计生委适宜技术推广奖三等奖2项,自治区优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学校教师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
■ 报到率就业率: 近三年录取新生报到率均达90%;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 2016年、2017年连续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0年,前身为益阳卫生学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为湖南省唯一一所医药卫生类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是全国首批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全国首批学校急救教育省域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口腔类别)基地、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国家口腔健康教育基地、教育部“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优秀试点院校、湖南省防治血吸虫病培训基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护理人才培养合作学校,先后获评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乡村医生优秀培养学校、湖南省最美高校、湖南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模范职工之家、湖南省平安建设示范校、湖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
学校占地501.6亩,校舍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53168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100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源108万册。学校设置有16个教育教辅机构,开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等18个普通全日制专科教育专业,其中护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口腔医学和药学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和湖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护理专业群、药学专业群和临床医学专业群为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计划建设单位a档。
学校面向全国18个省份招生,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2000人。现有教职员工9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95人。现有1所直属综合型附属医院,1所直属附属口腔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3所教学医院。学校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教育部“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和湖南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院校;建有环洞庭湖血吸虫与病原微生物感染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化多花黄精加工技术及其产品开发重点实验室、武陵山中医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学校生命科学馆、中药标本馆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建有护理(助产)实训中心、临床医学(血防)实训中心、口腔医学实训中心等6个现代化实验实训中心和148个现代化实验实训室,拥有稳定的校外定向实习就业基地百余个。
学校秉持“明德弘医,博学致远”的校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始终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家园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文化为引领,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着力打造“活力校园、法治校园、科技校园、幸福校园”。近年来,我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参加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排名全省前列,“专升本”录取人数排名全省前列,并多次在全国或全省高职院校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学生与家长满意度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创建于2000年,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青年技师培养基地。学校是四川省第一所通过由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民办普通高校。武书连发布的2019中国民办高职高专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学校位列全国第18名、四川省第3名。在“校友会2021中国理工类高职院校排名”榜单中,学院位列四川省民办高职高专中第2名,办学层次被评为“区域一流高职院校”。
学校占地606亩,地理位置优越,坐落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市高新西区,紧邻英特尔、联想、华为、tcl、富士康等高新技术企业,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现代制造与交通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开设了社会亟需的37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000余人。
学校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四川省支柱产业,努力打造“信息技术”特色,培养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和学生成长成才需求,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实行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工学相结合;以“高素质、强技能、双创力”为培养主线,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专创融合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拥有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近70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占30%,硕士学位以上占53%;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四川省教学名师2名、四川省优秀教师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
学校所开设的专业中,省级重点专业1个(软件技术)、省级重点特色专业3个(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院级重点专业6个(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工程造价、社会体育)。
学校坚持工学融合,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建设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移动互联网创新实训基地、软件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互联网 ”双创人才孵化实训基地、数控实训中心、汽车实训中心、京东校园实训中心,护理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学前教育专业实训中心以及120多个设备先进的专业实验实训室,并根据学生兴趣建有多个创业孵化室、专业体验室和工作室,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近年来,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各类竞赛共获奖2339人次,其中国际级奖项39人次,国家级奖项568人次、省(市)级奖项1732人次;2010年以来,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艺术作品100余篇,2个思科顶级认证,150多个思科中级认证,200多个华三中级认证。
学校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先后与成都市商务局、高新区社会事业局、intel公司、ibm公司、思科公司、赛灵思(xilinx)、凤凰卫视、凤凰教育集团、微软、阿里巴巴、成都维纳软件、东创建国汽车集团等开展政、校、行、企合作,合作内容涉及课程置换、专业共建、订单培养、学生顶岗实习、项目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训、共建实训基地。
学校坚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不断提升就业质量,与英特尔(成都)、联想集团、仁宝、中芯国际、宸鸿科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招商银行、中国银行、西门子(成都)、宁江山川、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中铁二局集团、中储集团、百度成都地区总代理、力方国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锦江宾馆等数百家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基地。社会广泛称赞“托普学生好用”。
办学以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4万余名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和满意度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学校先后荣获2007年、2008年、2011年、2013年“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荣获“亚洲博鳌·中国高等教育就业典范院校”称号。
学校主动服务社会,为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显著成绩。先后获得了“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指导服务奖”、“四川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先进社会组织”、“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园林式校园”、四川省高校“标准化食堂”、“2016年度、2017年度全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度、2022年度四川省平安校园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新时期、新机遇、新挑战!全校师生将继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办学理念,在“诚信、务实、精技、立业”校训的指引下,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努力建成立足四川、面向全国、特色鲜明、品牌响亮、质量出众、人才培养模式先进的it院校。力争成为四川省一流、全国有影响的优秀民办高职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