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商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山西工商学院创办于1986年,2004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山西工商职业学院,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山西省第一所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2年获批为山西省首批应用...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351-7965790,0351-7965792,0351-7965795,0351-2933798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民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100 名
软科民办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位于“中国近代第一城”江苏省南通市,其前身为1956年创办的“江苏省南通区、市商业职工学校”,1965年更名为“南通市商业学校”,1978年更名为“江苏省南通供销学校”,2003年晋升为“江苏省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2013年升格为省属高职院校“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是隶属于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入选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多名,教职工600余人;设有数字商务与智能物流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建筑工程与管理学院、世博艺术与传媒学院、合作社学院、国际教育与交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部、军事与体育部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开设40多个专业,建有会计与金融、贸易、物流、物联网与软件、建筑工程、电子、艺术创意等实训中心;学校紧贴产业需求,聚焦现代服务业、对接区域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构建了财经商贸、电商物流、信息技术、旅游休闲、土木工程、人文艺术等六大专业集群。
学校拥有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产业教授、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教学团队等人才50多个。学校在物流、会计、报关、关务技能赛项上10多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8万余名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
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个案例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政校行企合作共建物联网产业学院、正保数智产业学院、混合所有制世博艺术与传媒学院、海澜直播电商产业学院等。建成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的“数字供销 ”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6个专业获评产教融合示范专业。建设完成省级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获评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培育项目1个。
学校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探索和拓展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建设,与盐城工学院、南京传媒学院等5所本科院校合作开展高职本科“3 2”贯通培养项目。持续推进与爱尔兰香农理工大学、英国密德萨斯大学“专升硕”合作项目,与德国wbs教育集团“双元制”工学交替合作项目。获批教育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在泰国瓦拉亚隆功皇家大学建设“江苏商院经世学堂”,合作培养智慧物流行业国际化技能人才。
学校先后被授予首批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首批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智慧校园等称号。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学校正汇聚各方力量,聚焦内涵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为全面建设行业标杆、区域领先的高水平特色名校而团结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河源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广东省文明校园、广东省域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校、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校。
学校位于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背靠梧桐山,面向东江河,紧依东环路,风光旖旎,交通便利。学校占地面积838.54亩,总建筑面积33.42万平方米(含非学校产权,学校独立使用部分)。校园内教学大楼、老隆师范纪念楼、学生公寓、师生饭堂、图书馆、实训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体育馆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荟萃湖、贤能广场、萧殷广场、铭德榕、桃李园、双馨园、书香园等人文景点蕴寓丰富的文化内涵。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校成为莘莘学子求学修身、磨炼技能的理想场所。
学校2001年由原广东老隆师范学校升格成立,2004年整体搬迁至河源市区办学,2007年底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成为全省15所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的职业院校之一,2011年成为全省三二分段招生试点院校之一,2013年获得第二批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立项,2018年通过项目验收,成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22年8月,学校获得广东省教育厅立项,成为全省30所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之一,也是粤东西北地区唯一上榜省域“双高计划”项目的高职院校。
学校现有在校生17725人,教职工851人(含在编在岗及聘用人员),其中专任教师680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75人,博士、硕士共375人,双师素质教师540人。
学校下设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老隆师范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等7个教学院部;设有应用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旅游管理、服装设计、文秘、学前教育等48个专业;建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旅游管理、学前教育、模具设计与制造、工商企业管理、嵌入式技术应用等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有40个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581个;现有教学科研实习仪器设备资产值1.51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35.30万册。
学校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目标不动摇,坚持教育教学改革不动摇,坚持“规则意识、责任良知”不动摇,积极探索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将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突出教学的“行动导向、项目载体、能力本位、做学一体”,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同时,学校强调人文素质教育,积极构建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于一体的“文化育人”体系,突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同步发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优异成绩,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拥有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省级示范性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0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3个。建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
学校技能大赛成绩突出。自2008年国家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我校组队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得10个一等奖,40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的好成绩,获奖总数排名广东省第四。学校连续两年(2021、2022)的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排名全省第二。因技能大赛成绩突出,学校被授予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殊贡献奖”。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校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建成广东省博士工作站1个,广东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个,广东省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个,河源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河源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个,河源市技术应用研究院2个。广东省普通高校教师创新团队3个,近六年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800多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260多项;出版著作(教材)200多部,发表论文2000多篇,其中核心刊物以上发表312篇;获授权国家专利305件,其中发明专利42件;科研经费总额2800多万元,其中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1200多万元。学校于2013年6月牵头组建了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2021年12月筹备了“河源职业教育集团”,搭建了“政行企校、四方共建”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平台,现有成员单位156家。学校与河源市“五县三区”产业园和科技部门实施“战略合作”,建立了科技特派员常态化工作机制,选派30多名校级科技特派员,组建科技服务团队,服务河源中小微企业200多家。选派20多名省、市农村科技特派员深入河源市30多个乡镇开展人才对接和科技服务,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学校近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9%以上,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92%。由于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学校招生形势喜人。目前,学校面向全国10省招生,新生报到率连续三年达86%以上。
学校先后与江西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和平县技工学校、河源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等省内外7所院校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与台湾14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短期交流生项目。
学校先后与美国的康涅狄格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加拿大温莎大学、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开展“3 1”、“2 2”等的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23年,现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历经百年风雨,秉承建校之初的“育心、育脑、育手”的“三育”理念,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创新,学院已发展成为以农业类专业为主体的综合型高等职业院校,形成了以本部校区和茅山校区相协同,江苏农博园和江苏茶博园相呼应的办学格局。学院占地面积6000余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在校生12000多人。现设10个二级学院、42个专业,其中,2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2个国家重点专业、19个省重点专业,覆盖农林牧渔等12个专业大类,主持建设4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学院积极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与江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海洋大学等联合开展“4 0”“3 2”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学院高规格组建乡村振兴学院,精心构建乡村振兴培训课程体系,用心打造“亚夫科技服务团队”,开展技术培训、科技指导、成果推广等社会服务,打造了“一棵小草富农民、一粒种子强农业、一片叶子美农村”的“三张名片”。学院高站位塑造“定制村干”品牌,陆续与全省86个县(市、区)合作,培养专业强、能吃苦、能留住、能干好、能管理、能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农科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学院高站位开展对口支援,与陕西、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的一些地方政府、高校开展干部培训、师资交流、团学交流、科技开发等领域的对口支援合作,以实际行动彰显农林人的使命担当。
学院坚持扎根农村办高职、坚持红绿融合育人才,践行“课堂移村口、师生到田头、成果进农户、论文写大地”的办学思路,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荣获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黄炎培优秀学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和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等荣誉。学院牵头组建的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学院在2019、2020和2021连续三个年度获评全省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666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249人,占比37.39%,正高级职称69人。专任教师中有国家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教学名师6人,国务院津贴专家、江苏省农业产业体系首席专家、江苏省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333 工程”、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高层次人才140多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3个,省级科技团队6个。
实验实训。建有江苏农博园、江苏茶博园两大校内实训基地。基地建有作物生产、园林工程、畜牧生产和食用菌生产等5个教学工场和植物工厂化育苗、植物保护、农业物联网应用等6大实训中心,建有国家南方丘陵地区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国家南方乡土树种良种繁育基地、江苏省现代园艺工程中心、江苏省茶业科技创新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等24个重点产学研平台。现已成为融教学实训、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科普教育及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学院建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比赛基地,承担全国农业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新城疫抗体测定、植物组织培养、艺术插花、小动物手术、农业机械维修、种子质量检测、手工制茶、农产品检测等所有比赛项目。
办学举措
学院始终坚持农林职教的办学方向,确立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能力培养为核心,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的办学理念和“课堂移村口、师生到田头、成果进农户、论文写大地”的践行思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政校行企联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与句容市政府合作共建江苏农博园和江苏茶博园。与太仓市人民政府、省监狱管理局、南京市栖霞区政府、盐城亭湖区政府合作,政府出资助学、招生招工一体进行双主体育人,适岗培养农村经营管理骨干和新型职业农民。2017年,省委组织部“定制村干”班落户学院。校企合作组建职教集团,学院以“人才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和成果转化链”为纽带,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牵头组建了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作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与上海光明乳业集团、江苏红太阳集团、江苏亚振集团、艾贝尔宠物医院等企业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办订单班,校企双主体共同培养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开展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与江苏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院校联合开办4 0、3 2、3 3等专业9个。
产学研创并举,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立足校内实训平台,实行项目教学、课题研究、师生承包、工学交替;依托校外共建或共享型平台(如职教集团内企业平台),开展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创业孵化;凭借学院草坪、苗木、茶叶、果蔬、种业等科技产业平台,推进产教结合、学研结合、创新实践、成果转化。围绕农、林、牧、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创业教育板块,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并重,致富一方百姓。充分利用科技、人才、信息优势,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服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以科技研发平台为依托推广的草业、应时果蔬、茶业、彩叶苗木、种业等五大产业,现已被省政府确定为丘陵地区优势主导产业。以产业拉动、科技推动、企业带动、培训驱动的方式,积极投身农业科技推广主战场,努力服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学院分别与云南普洱、新疆伊犁、西藏拉萨签订结对帮扶战略协议,开展西部对口支援工作,带动西部地区农牧产业及职业教育发展。
坚持面向国际,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学院坚持走国际化、特色化办学道路,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对外合作模式,在职业教育和文化国际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学院已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现有中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中法农业培训和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农业对外合作科技支撑与人才培训基地等合作项目和平台3个,每年派出近50名教师出国(境)访问和研修,派出近60名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目前,有来自肯尼亚、加纳、尼日利亚、刚果(金)、老挝等国家近200名全日制留学生在校学习农业技术类相关专业。2016年学院荣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高校”。2018年荣获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2018年11月,与老挝中老友谊学校共建我院老挝分校正式揭牌,与南京林业大学签订留学生教育培养合作协议,为学历留学生打通升学途径,在我院挂牌成立“南京林业大学外国留学生实习基地”。3门课程获批为“江苏高校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省级精品课程”。
办学成果
学院“农科专业工学结合培养高职人才机制与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荣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建园林工作室育高职园林技术精英人才的创新与实践”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第2完成单位参与的“茶园生产机械化作业技术集成应用”和第3完成单位参与的“设施草莓新品种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两项成果荣获2016—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升。学院先后建成了7个国家重点专业,7个省品牌特色专业,18个省重点专业,主持建设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了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打造了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教学团队,培养了1名国家级和5名省级教学名师。“十三五”期间,学院立项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28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5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授权发明专利189件,颁布标准9项,选育新品种4个;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等奖项29项。
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2005年以来学院连续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荣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08年被授予首批“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12年被遴选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2017年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高校”。据历年就业蓝皮书,毕业生就业率、创业率、就业竞争力等指标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均名列前茅。近3年,企业满意度均在91%以上。
服务三农效益显著。积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年培训培养农民、农技人员2万余人次,为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培训农技人员2000多人次。
学院依托专业和产业优势,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推广农作物良种500万亩,建有草坪草示范基地16万多亩,推广彩叶苗木20万多亩,辐射20多个省(市),带动6万户农民致富。自2009年以来,学院实施省委省政府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在句容、泗洪、溧阳和沭阳四县分别实施“5111”工程,即发展5大产业,推广10项实用技术、建设10个特色示范村、培训1万农民,创造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业绩。连续荣获“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高校”。
示范辐射成效明显。学院现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研究基地组长单位,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农业技能大赛基地。先后举办了29期近2000人次全国师资培训班;承办了“中法农民教育”“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全国草业产业发展”“全国茶业科技创新”等高层论坛。连续承办全国职业院校农业技能大赛7届。
学院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是2002年经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原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成立,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由赣南师范大学创办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办学20年来,秉承赣南师范大学“扎根红土、潜心育人”的办学传统,坚持“弘扬苏区精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学院先后获评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
学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享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等美誉的赣州市中心城区,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教学设施完备。设有8个教学系(部),开设25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13个省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000余人。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300余人,4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9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优良的师资队伍。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涌现了江西省“新时代赣鄱先锋”、江西省高校“金牌教师”、江西省首批“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全省优秀党员”等一批先进典型。
经过20年的办学,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2022年江西省第二轮专业综合评价中,学院16个专业参与评价,所有专业排名均位列全省独立学院(含已转设)前三,其中7个专业位列第一、6个专业位列第二;在全省所有本科院校中,学院有2个专业位列前30%,4个专业位列前50%。
学院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稳定提升。近三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屡获佳绩,有1000余人次获奖,其中50余人次获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高校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一等奖,获奖数量和层次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学院入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2022中国高水平独立学院排行榜”(位列第8位)、“全国396所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毕业生质量排行榜”第32位。
当前,全院上下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伟大的苏区精神和赣师人特有的“精气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而团结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1991年,时任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教育处副处长曹勇安创办了民办黑龙江东亚大学。1993年黑龙江东亚大学合并工厂职工大学后,于1993年12月25日与工厂签订了分离合同,走上了一条“自主办学,自担费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民办教育发展之路,开启了全国“公转民”办学体制改革的先河。2001年3月,学校成为黑龙江首批高职院校之一, 校名为齐齐哈尔职业学院。2011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成为齐齐哈尔市第一所市属本科大学。2019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公益性非营利办学,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影响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两个案例(“混合所有制办学”和“院校委托管理”,后者被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探索出了“政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教学做合一”办学模式,凸显了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学学科为主,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学科适度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系全国唯一具有行政级别、事业单位编制的民办高校。
学校总占地面积8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万余平方米;校内建有本科实验场所121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865.43万元;馆藏纸质图书94.49万册,电子图书42.4万册;室内、外运动场地总面积7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
学校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布局,设有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健康与护理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学生发展中心、继续教育部共9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25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400余人。
“艰苦创校 课程立校 文化治校 精神兴校 信仰传校”,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党建领引 三全育人,党政合力 齐抓落地”的工作方针,实施全员“生涯导师制”,创新实践“三全育人”理念,设立教育质量奖。2015年10月,学校作为“基层创业教育孵化平台”入选首个“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是唯一参展的地方高校。
学校坚持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强化课程建设,坚持成果导向,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车辆工程2个专业被确立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道德与法治》《管理沟通》《土木工程材料》《成本与管理会计i》等4门课程被评为黑龙江省一流课程,获批3个省级教学成果奖,建设建筑产业学院等6个校级产业学院,其中机床产业学院获批省级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校企合作、双元育人。学校依托产业学院,以服务岗位需求和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探索建立“护理类”“装备制造类”和“建筑类”校外课堂,拓展育人时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需求导向的课程观,开发了“四真三化”(ft)课程建设范式,为时下高校急难愁盼课程建设问题提供z6尊龙平台的解决方案。该课改研究成果获得2020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1年至今,“四真三化”(ft)课程开发工作坊已举办40余期,吸引全国200多所院校4000余名教师参与。与深圳公司研发课程开发智慧系统(课程通),研制了企业标准《课程开发指南》,《“四真三化”(ft)课程建设模式与实践》课程被列入兰州大学、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课程。
创校校长曹勇安教授以“潜心办学,深耕课程,根植本土,面向未来,首创‘四真三化’(ft)课程开发模式”被评为“2022年度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应用型课程开发创新工作室”荣获“黑龙江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2015年1月,学校发起成立全国性的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2016年4月,联盟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共同成立课程建设研究院(现更名为课程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课程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组织产教融合课改实验、师说课改、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等活动,为推进全国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共十余所国外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选派骨干教师赴美国访学,聘请国外教授为学校学生授课。学校多次应邀出席国际会议交流课改经验,已组织5批“应用型课程海外交流考察团”,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有关高校考察交流。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秉持“中而至庸,和而不同”校训精神,努力培养志存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涌现出了以“大国工匠”——“华龙一号”主机手王刚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毕业生,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名列全省高校前茅。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经理学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979年成立的北京市经委职工教育师资进修学校,1984年更名为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3年,河北远东职业技术学院(原华北石油职工大学)划转并入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同年,原国家经贸委在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挂牌成立北京经理学院。2006年,学校转制为普通高等学校,更名为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2012年10月,学校隶属关系由市国资委转至市教委。
在四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秉承践行“积学求是、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创新发展“厚德强技、慎思笃行”的办学理念,坚持办学为民的价值取向,以“做对学生最好、最负责任的高职学院”为己任,紧扣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着力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首善标准、国际视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专业化技术技能人才,做北京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坚强基石。
学校现有北京望京和河北固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87亩。设有临空经济管理学院、数字财金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外语与学前教育学院、珠宝与艺术设计学院、基础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训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及教学机构。现有教职工531人。专任教师290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35人,占比46.6%,有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高创名师、教学名师等近20人。此外,学校还聘请其他院校知名教师、行业企业专家、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等作为兼职教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整体优化、具有创新能力、能够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精神要求,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创新,学校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开拓新局面。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紧压实,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断强化,“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继创新高职“概论”课2 2和“基础”课1 1 1模式之后,思政课“双主体、双结合、双互动”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培育时代新人方面发挥了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专业群思政一体化建设切实推动,两门课程(名师团队)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学校入选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幸福学园”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品牌。学校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在市属高校“平安校园”考核中连续三年获评“优秀”,是连续获评“优秀”的唯一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学校立足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及“两区”建设,紧扣数字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深化专业改革。临空经济管理、数字财金、人工智能、宝玉石鉴定与加工、国际教育服务5个专业为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骨干建设专业(群),7个工程师学院、大师工作室为北京市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建设实训基地,其中“数字视效生产性实训基地”和“西门子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入选教育部认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人工智能学院试点院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是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牵头成立北京数字经济职业教育集团、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院,产教融合深度推进,获评“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
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新提升。近年来,学生获市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320余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银奖1项、铜奖6项,233个项目获北京市赛区奖项;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获国赛三等奖1项、北京市1金2银。学校获第二届“中英“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中国区总决赛杰出院校奖,连续两年荣获“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专升本率、创业率居北京高职院校前列,获“北京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社会培训服务品牌优势明显。作为原国家经贸委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点培训基地,北京市安全生产高端培训示范基地,学校坚持传承创新、育训并重,构建了培训服务新体系,年培训规模1万余人次,涵盖企业管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层党建、对口援建、社区公益、科学实践等,培训规模、培训层次均居市属高职院校前列。2019年学校被认定为“北京市民终身学习示范基地”,2020年学校入选首批北京市高精尖产业技能提升培训机构、首批首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首批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河北省及廊坊市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基地。
国际化办学特色显著。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高职院校之一,学校自1984年开始探索国际化办学。学校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已与英国博尔顿大学、英国德比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等近30所境外优质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联合贯通培养、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职教资源交流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构筑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化办学体系。已累计对来自约100个国家的1万余名留学生进行了汉语培训、商务汉语专科教育及中国文化特色课程培训。学校获评“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连续两年获“中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政策环境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两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加快推进,为学校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提出了更高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学校将紧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改革创新的胆识和气魄,以勇于争先的精神和智慧,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向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人民满意的高职学院”的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武警后勤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是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的主体基础上,武警工程学院后勤专业并入而成,是武警部队惟一的高等医学院校,编制为副军级,隶属武警部队后勤部。学院位于天津市河东区成林道,占地面积703.8亩,总建筑面积21万余平方米。
建院二十多年来,学院在武警部队党委和后勤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全面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由卫校、医专到医学院,由中专教育、大专教育、本科教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教育到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教育,由单纯的全日制普通教育到全日制普通教育与不同类别的继续教育并举。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于2009年成立,是东莞市唯一一所公立高等职业院校。建校以来,学校依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办成具有东莞特色的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学院”为发展目标,凝练了“政校行企协同,学产服用一体”的办学模式,确立了“服务学生成长,支撑东莞制造”的办学理念,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实现了三年一大步、九年三大步,从高职新秀到全省第一梯队、再到国家第一方阵的跨越式发展:2013年成为“省示范校”建设单位、2016年成为“省一流校”建设单位、2019年成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创造了广东省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东莞速度”,开创了东莞职教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据武书连2023年高职高专排行榜,学校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排第100位。
学校拥有松山湖、大岭山、道滘3个校区,校本部位于松山湖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校园总面积75.0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4.02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899人,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6100余名。学校主动融入大湾区发展战略,围绕东莞“科技创新 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对接东莞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需求,完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电商物流、数字创意、康养护理等“1 7 2”的专业群布局,开设了电子信息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58个专业。现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7个,中央财政支持高职建设专业2个、省重点(品牌)专业6个、高水平建设专业6个、国际工程认证专业2个。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立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9本、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5门。建校以来,学校累计培养全日制毕业生3万多名,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8%左右,东莞本地就业率保持在60%左右,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以上。近年来,学生各类竞赛获奖累计近110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0余项。
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主动融入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推动产教科城融合发展。牵头成立东莞市职业教育“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指导委员会,按照混合所有制模式与行业企业和政府部门共建虎彩数字印刷产业学院、力嘉包装产业学院,与华为、北京精雕、安世半导体等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合作,先后开办3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专业试点、18个省级现代学徒制专业试点。建有23个省级大学生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305个校外实训基地、276个校内实训室和55个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注重引育并举,培养德技双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72人,其中有双师素质教师456人,高级职称217人,中级职称333人,博士75人。现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广东省教学(创新)团队6个,南粤优秀教师5人、省技术能手8人、省专业领军人才2人、省优秀青年教师4人,东莞市优秀教师12人、市特色人才6人。教师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在省级以上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中累计获奖56项。2020年,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确立为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学校发挥应用科研优势,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先后建成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15个科研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决策咨询、政府智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学校获省科学技术奖1项、省农业技术推广奖1项、东莞市科技进步奖1项、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项。主持和参与制订国家行业标准18项。获发明专利授权94件、实用新型专利301件。获市级以上项目立项390余项,其中,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6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8项。据神针评价,学校在2023年中国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排行榜中排名全国第59位、全省第6位。据高职发展智库统计发布,在首轮(2019-2023年)双高计划建设期间,学校获科研与社会服务国家级标志性成果5项,在国家高水平专业群(c档)建设单位中排名第5位。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拓展学历进修、职业培训等服务项目,打造继续教育品牌。建成中国印刷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广东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东莞乡村振兴学院、东莞市城市管理培训学院等一批高水平培训平台。立项建设省级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2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基地5个。与松山湖管委会共建松山湖社区学院,打造集“终身教育、志愿服务、双创服务、教育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教育服务平台。连续10年承办东莞市新生代产业工人“圆梦计划”,资助5000多名产业工人提升学历层次。十多年来,学校累计培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员2.8万余人,努力为东莞打造“技能人才之都”培养量足质优的现代产业工人。
学校积极响应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化办学彰显活力。与美、英、加等2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30多所高校(机构)交流合作,开设中外合作办学、留学生教育、海外基地建设、师生交流、专业认证等合作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cit)合作举办“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等专科学历教育项目”;与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合作举办学分互认项目。在英国拉夫堡学院设立教学基地,面向英国学子开设文化课堂。引入英国“学徒制”和德国“双元制”培训团队,开展教师理念和教学技能培训。成立了“互联网 ”中泰国际学院,累计招收学历留学生80名。学校大力推进“中文 技能”和“鲁班工坊”建设,不断提升国际化内涵式发展水平。
多年来,学校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先后荣获“全国大中城市社科先进工作单位”、“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教育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广东高校优秀后勤服务实体”、“世界莞商大会志愿者服务工作先进集体”、“东莞市社科先进工作单位”、“东莞市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培黎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在原北京培黎职业大学基础上设立,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市属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学院设置9个系,29个高职教育专业,在校生2000余人。 2017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我院回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北京培黎职业学院以‘手脑并用,创造分析’为校训,心系国家,艰苦奋斗,传承发扬老校长艾黎和何克倡导的职业教育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精心培养了大批人才。”2008年4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日理万机中为我院亲书校训“手脑并用,创造分析”和给同学们复信。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和嘉勉指明了新时代学院的办学方向和历史使命,给予全院师生极大的教育、鼓舞和鞭策。 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83年5月的培黎职业大学,系我国改革开放中最早创立的民办大学之一。其历史源于上世纪抗战时期路易·艾黎创办的培黎学校。 培黎职业大学的创办和建设,得到了国际友人、著名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的大力支持,他提议并经北京市主管部门批准,更改校名为培黎职业大学,并和马海德一起担任我校首任名誉校长。1984年,艾黎亲自把我校校名确定为培黎职业大学,之所以命名为“培黎”,一是为纪念其先贤约瑟夫·培黎,二是含有为中华的黎明培养人才之意。路易·艾黎1927年来华,参加了第一个国际性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并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联系,其住所成为党的地下工作碰头点和避难所,为中国的抗战和新中国的建设、教育、宣传做了许多工作,邓小平同志称他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一位老战士、老朋友、老同志. 学院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投放统招招生指标,按照各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规定统一录取学生。学院专业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特色鲜明,为有志报考的同学提供适合的教育。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西班牙、日本、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高等院校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开展和实施国际合作项目。 学院国际化转型获得新突破,成立路易·艾黎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出国留学英才班,倾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家文化教育和交流平台。学院获批招收国际学生资质,契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招收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我院接受学历教育或语言培训。 开展“国内” “国际”双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 积极推进“高端化、特色化、国际化”的职业人才培养,促进国际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学院与西班牙、英国、日本等国家对口院校合作开展专升本、专升硕国际项目合作,以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立足点,国际合作项目取得新成果,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在日本、西班牙、英国攻读本科学位、硕士学位,或赴美国等国家带薪实习。 学院以“为黎明而培训”、“教书育人”为宗旨,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目标,坚持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建设和产业发展,立足北京、依托中关村、服务基层;坚持依法治校、诚信办学、规范管理,以“为国家分忧,为家长解难,为青年学生成才铺路”为己任,实践“社会公办、平民大学、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的办学理念;以高端服务为宗旨,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发展道路,坚持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院学生参加北京市专升本考试的录取率超过60%,居本市同类高校前列;学院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体,工程、文化艺术类专业相互支撑、财经商贸、双语学前教育、信息技术、艺术传媒和民生服务5个专业群协调发展的格局,奠定了学院内涵发展、特色立校、品牌强校的坚实基础,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 学院迄今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数万余名实用型人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学院历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左右,就业质量高,每年均有一批毕业生被多家大型企业和商业银行录用。从2001年起,学院举办六届“春蕾”大专班,自筹或吸纳社会资金资助品学兼优、家庭贫困女生完成大专学业,改变了生活命运。多次受到全国妇联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表彰。 为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学院建设了52个校内实训室,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实训需要。同时大力加强学生在校期间充分接触社会的实践锻炼,学院各专业先后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联想集团、招商证劵股份有限公司、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骏腾达商贸有限公司、沃尔玛、明经堂中医馆、枫叶国际学校、长富宫饭店、清华大学科教仪器厂、利星行汽车集团公司等单位建立了52个校外实训基地。 建院以来,学院办学成绩卓著,多次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2004年11月被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为“2004年度北京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2005年11月被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为“北京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005年被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社团管理办公室评为“先进民间组织”;2006年被北京市民办教育安全稳定工作委员会评为“北京市民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被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等授予“首都教育系统奥运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5月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中国儿童慈善奖”; 2009年11月被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先进单位”;2010年11月获得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授予的“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单位”;2011年6月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2011年7月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授予“中国儿童慈善奖”;2012年12月被北京市民政局评为北京市“5a级社会组织”,2013年2月荣获市民政局“北京市社会组织示范基地”。 2017年,学院党组织被树立为北京市教育领域党建工作示范点;2019年7月1日,学院党委被评为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等。 初心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北京培黎职业学院牢记习总书记嘱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发扬传承艾老“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前身为1954年创办的湖南省粮食学校和1978年创办的湖南省对外经济贸易学校,2003年7月两校合并升格组建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2010年10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更为现名,2023年11月起,由湖南省商务厅转隶省教育厅。
学校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外贸路1号,占地面积673亩,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校园硬件设施完善,校园环境整洁优雅。现设有国际商务学院、商务外语学院、会计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旅游学院、艺术学院、援外培训学院、继续教育与国际合作学院、思政课部、公共课部10个二级学院(部)。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旅游管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31个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商为湖南省楚怡“高水平”专业群。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0400余人,教职工500余人。
学校秉持“诚信立身,勤奋立业”的校训,紧扣“以国际视野办学,育高端商务人才”的办学理念,紧密对接湖南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凸显“外贸 外语”为主的“外”字办学特色,打造“政行园企校”协同育人体系,建立以“三诚精神”(对党和国家要忠诚、为人言行要诚实,职场交际要诚信)为内核的校园文化,培养“外语 技能 文化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学校是首批湖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商务部首批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全国创新创业示范高职学院、全国外经贸教指委委员单位、全国高职研究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外经贸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外经贸行业外向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湖南省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牵头单位、湖南省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湖南省旅游教育培训示范院校。学校牵头成立了中非经贸合作职业教育产教联盟、湖南国际经贸职业教育集团、湖南省跨境电子商务产教联盟、湖南省职成学会外经贸类专委会等多个平台。
学校现有教授 24 人,副教授 98 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258 人;“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 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五一劳动奖章 2 人,省级“楚怡”教学名师2人。拥有6 个省级创新教学团队,2个省级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团队,3个“楚怡”教学名师工作室,2个“楚怡”工作坊,17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近五年,教师荣获省级、国家级职业能力竞赛奖91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共立项省级、国家级重点项目100余个,承担省级、国家级课题120余项,发表sci、ei、cssci等核心期刊论文110余篇。
办学以来,学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10万多名各类商务行业人才,已发展成为外经贸类行业内的一所优质高职院校,被誉为“湘商摇篮”。从事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国际物流业务等的优秀校友遍布全国各地。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稳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连续5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9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5%以上。近五年,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奖207项,其中国家级竞赛获奖31项,省级竞赛获奖176项。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发展中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训一万余人,涉及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援苏丹恩图曼培训中心、布基纳法索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等技术合作项目,是全国唯一一所具备承担国家对外援助技术合作项目资质的高校,是全省13所具有招收全日制留学生资格的职业院校之一。学校牵头成立的“中非经贸合作职业教育产教联盟”,被湖南省委、省政府纳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配套机制举措之一。学校荣膺第五届世界职业教育大会中非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优秀单位,国际经贸职业教育集团立项为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在建设高质量高职教育的新征途上,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继续秉持开放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湖南“三高四新”发展战略,聚焦质量,聚力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打造外经贸行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高地,成为党建引领的示范者、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行者、外经贸行业发展的推进者、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引领者,最终把学校建成省内一流、行业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学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