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创办的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由温州业余科技大学和温州商业学校、温州经济学校、温州机械工业学校等4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65年。学校现为浙南闽北唯一一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577-86680020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特色(双一流/985/211等)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
学校排名
46名
校友会高职ⅱ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朝阳师专)始建于1960年,时名为朝阳师范专科学校,以后迁变分合,至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重建。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为现名。2001年原朝阳市第一师范学校、朝阳原职工大学并入。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涵盖教育、装备制造、汽车、计算机、电子信息、生物化工、财经、旅游、文化艺术等多个专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协调发展的地方性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校园占地870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龙山街四段966号。
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首要目标,坚持深化内涵与拓展外延并重,不断深化综合改革,逐步确立了“一型两性”(技术技能型、师范性、地方性)的办学定位和“一个巩固两个突出”(巩固师范教育专业集群优势,突出涉工类专业;突出现代服务类专业)的发展布局。现设有学院1个,教学系(部)12个。设置高职高专专业37个,其中师范类专业11个、涉工类专业15个,服务类专业11个。高职专业中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骨干专业1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省级高水平特色专
业群1个、兴辽卓越专业群4个、省级职业教育星级专业6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
学校教学设施完备,建有校内实训中心15个,各类实验实训室245个,校外实训基地105个,国家财政支持职业
教育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辽宁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基地1个、对接产业集群省级实训基地2个,同时建有红山文化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教学仪器设备值6794.8万元,固定资产5.7亿,无形资产7703.46万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借阅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纸质藏书60.2129万册,电子图书16.2万册。学校有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科学普及为一体的现代化陈列馆,并于2013年被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科协授予“辽宁省第八批省级科学技术普及基地”称号。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658人,其中专任教师449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64人,副教授163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232人,“双师型”教师184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3人、千层次11人、万层次30人。全日制在籍学生11426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8468人。
学校办学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自1985年以来连续33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自1991年以来连续27年保持了省级花园式单位称号,自1993年以来连续25年保持了省级文明校园称号,自2004年以来连续14年保持了省级绿色学校称号,2008年被国家语委命名为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自2009年先后6次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平安校园。2018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21年,学校被评为辽宁省节水型学校,学校党委先后4次被中共辽宁省委命名为先进党委。
学校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博学致用,敬业乐群”的校训,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步伐,坚持走教学质量优异、办学特色鲜明、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办学成效显著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56年的甘肃省交通学校,迄今已有66年办学历史,是甘肃省唯一一所交通类普通高职院校。目前在校生10000余人,2022年入驻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千亩校园。学院现为省级文明校园、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甘肃省“双高”建设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全国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首批“1 x”证书试点院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甘肃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首批合作院校”……设有6系1院1部1中心等教学单位,开设37个专业;有省部级骨干(特色)专业13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5个、省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1个,省部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技术标兵10人。
校企合作紧密
学院与上汽大众、苏交科、甘肃公交建、华为、中兴、奇瑞汽车、顺丰物流等众多知名企业深度融合,开展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积极探索“混编师资、分段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近来来师生在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300余项,先后有多名毕业生荣获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鲁班奖”“飞天奖”等奖项。 构建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融合发展模式,实现学生入学即入职,毕业即上岗。目前,由学院牵头,分别组建了甘肃省交通运输职教集团、甘肃省信息技术职教集团、甘肃省电梯职教集团,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及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校校紧密合作,迈出了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
招生就业两旺
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开拓就业渠道、积极建立就业保障体系。目前,已建立了西北、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华北等地区的就业群,与全国120余家企业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学生就业和实习合作关系。近三年,学生就业率分别为95.18%、97.18%、97.77%,高居同类院校前列,用人单位满意度为100%。近年来,学院专升本人数和成绩,均居同类院校前列:2020年,610名同学参加考试,577人被本科院校录取,录取率为95%;2021年,877名同学参加考试,800人被本科院校录取,录取率为91.22%。学院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新西兰、韩国等10余个国家高等院校交流,签署国际合作办学协议。2017年,首批留学生入校,2021年,首届17名巴基斯坦留学生的毕业。目前已累计招收留学生36名,服务“一带一路”沿线5个国家。
文化底蕴深厚
学院历经66年发展,大力弘扬“铺路石”精神,积极培育工匠人才,在实践中形成了“厚德、勤奋、尚能、笃行”校训,“传承创新、求真务实”的校风、“立德树人、言传身教”的教风、“知行合一、砺技强能”的学风,明确了“立足交通行业,推动校企融合,服务区域经济,打造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确立了“特色成校、质量立校、发展兴校、人才强校、和谐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和“抓机遇、讲团结、比奉献、突特色、树品牌”的交院精神。近年来,逐渐凝练形成思政教育“123456”工程(一个主渠道,两个面向,三项主要任务,四项工程,五支队伍,六个平台),构建起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体系;围绕“四大板块”打造校园文化,学院13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被评定为甘肃省职业教育文化品牌。
发展前景广阔
“筑丝绸新路,架智慧芯桥”,“十四五”期间,学院将建成1052亩的新校区智慧校园,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高职学校。成为智能建造、智能检测、智能养护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高地;成为推广新技术、促进传统交通产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改造的创新服务平台;成为能够推广智慧交通所需要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岗位、新要求的培训基地;成为“一带一路”国际交流校企合作的典范,形成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鲜明特征。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天津美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天津美术学院前身为北洋女师范学堂,1906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傅增湘先生创办,是我国最早的公立高等学府之一。1959年发展为河北美术学院,成为独立建制的高等美术院校。1980年正式定名为天津美术学院,是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实力雄厚的专业型高等美术院校,为我国独立设置的八所美术学院之一,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四个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崇德尚艺、力学力行”的校训精神,厚植“大美之艺、厚德之行”的学校文化,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逐渐形成“执其两端、发展中间”的整体布局,构建起了“四梁八柱、一基一顶”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天纬路、志成路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1.7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50万平方米。现有22个本科专业,12个二级学院。目前全日制在校生5300余人,其中本科生约4300人,研究生约1000人。
【学科专业】学校现有美术与书法、设计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设计学两个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级在线示范课程4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个,美术学学科入选天津市高校顶尖学科培育计划,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和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大幅跃升;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天津市品牌专业5个,天津市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5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6个;天津市级教学团队14个,天津市教学名师14人;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11项;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27个,天津市精品课程5门,天津市创新创业特色示范课程3门,天津市规划教材8部;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科研创作】教师获得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中国造型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西泠印社终身成就奖,全国美展金、银、铜奖,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和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在内的数百项省级以上科研创作奖。获批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国家科研项目。教师作品入选“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国家功勋雕塑创作工程、中宣部党史题材美术作品展、中国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中国国家博物展陈主题创作项目等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教师作品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美术馆等重要展览馆收藏。多项展览入选文化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多次获得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
【人才培养】学生在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中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丽水国际摄影节、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多项活动中斩获佳绩,荣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工作坊一等奖、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全国总冠军等省部级以上奖项90余项。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稳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满意度高达100%。
【社会服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津彩车创意设计、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艺术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运动会、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火炬塔设计、人民大会堂天津厅艺术品项目、中国驻巴林大使馆艺术品项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作品设计项目等。
【师资队伍】教学校现有教职工500人,专任教师29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77人,教授65人,副教授110人。现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14人,硕士生导师162人,博士生导师6人。
【国际交流】学校与世界上20个国家及地区49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教学、科研领域达成了多层次的合作构架。同意大利、法国、英国多所美术学院举办联合培养项目,包括教育部审批的“3 1”本科双学位合作办学项目以及校际硕士双学位项目、校际国际交换生项目。
学校定期出版《北方美术》《中国书画报》两个专业报刊。
在1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始终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频共振,一直致力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快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中国特色、品质卓越、国际知名的一流美术学院。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一、办学历史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由宜宾市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始建于1934年,前身是宜宾初级农作科职业学校,2002年由四川省宜宾农业学校、宜宾农业机械化学校(宜宾工业学校)和宜宾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拥有89年的办学实践和历史积淀。
二、办学特色
学院秉承“鼎承大同 钵传天工”校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根本、师生人人出彩”育人理念,大力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建设单位”,全国职业院校第二批数字校园试点建设院校,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单位,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首批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单位,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第二批产教融合示范项目”立项院校,四川省“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川南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川南高校联盟理事单位、宜宾市职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宜宾市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宜宾市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三、办学规模
学院老校园位于宜宾市翠屏区新村74号,占地面积829亩。2023年9月,学院整体搬迁至位于南溪区裕华路300号的新校园,新校园总占地1215亩,总建筑55.4万平方米,共有54个建筑单体,可满足16000学生规模需求。设有15个职能部门、2个群团机构和11个二级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546人。教职员工792人,其中专任教师700人,高级职称比例30.8%,博士75人(含在读44人),硕博士研究生教师比例39.2%。建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50个,建有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团队3个,省级紧缺领域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2个,省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省级技术能手1名,“四川工匠”2名。
四、办学成果
学院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按照“宜宾职院为宜宾”“服务好宜宾就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定位,努力构建与区域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专业体系,现有大专招生专业52个,建成国家级、省级骨干重点专业10个,酿酒技术专业群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立项四川省“双高”专业群建设项目,酿酒工程专业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建成国家级、省级课程47门,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1项。建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专业大类校内实验实训中心6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207个;建立1 x技能鉴定站点38个,教育部前五批立项1 x证书制度试点总数67个;能开展15个职业(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53亿元。近三年,学院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和文体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752项。学院是“四川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
五、产教融合
学院统筹区域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资源协同创新,聚集凤凰卫视、华为、百度、五粮液、四川时代、华中数控、大族激光等一大批各领域头部企业,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深化校企合作,设立新能源电池学院、华为ict学院、四川(宜宾)互联网学院、宜宾燃面学院、元宇宙产业学院、数字文旅产业学院等8个现代产业学院,形成了40余个产教融合重点项目,2个案例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1个案例入选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争取市级支持建设云上职教平台,全方位推进职业学校治理数字化转型。
六、国际合作
学院借力“一带一路”“南向开放”战略机遇,承办“澜湄区域对话·教育合作论坛”;牵头成立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澜湄区域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已成为四川省“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输出中国“酒都工匠”品牌,与老挝巴巴萨技术学院合作共建“酒都工坊老挝分中心”。积极服务中老铁路,提前布局中老铁路建设运营的人才需求,现有铁路信号、国际物流、机电一体化等老挝留学生251人,是川南地区第二大留学生培养高校;中老轨道交通类专业人才培养项目”立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模式和宜宾职院案例。引入德国机电一体化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引进专业教学标准,开展师资培训,以中德双元制ahk机电一体化工川南认证基地建设中德国际学院,在吸收发达国家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提升高技能人才的自主培训能力。
七、发展目标
学院按照“调迁、扩规、进位、升本”的总体思路,努力构建“立足宜宾、辐射西南、全国一流、国际水平”开放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向建成现代职业院校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位于青海省西宁市生物科技产业园,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青海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也是青海省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
学院秉承青海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托青大、规范办学、注重质量、突出特色”的办学思路,致力于培养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设置有20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四大学科,现有本科在校学生4000余人。
学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利用独立学院办学机动、转换灵活的优势,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建设质量;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应用型培养特征;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完善休学创业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弹性学制、工学兼修、因材施教等培养制度;不断改进交互式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分级教学组织形式;建设计算机类公共基础课无纸化考试系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展测量技能竞赛、英语水平竞赛、学业辅导讲座等学习活动;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学生可以通过“1 2 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到美国交流学习以及攻读硕士研究生。
学院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创新校园管理。我院1个班级团支部获“全国示范团支部”荣誉称号、1名团支书获“全国百佳团支书”荣誉称号;院团委被团省委评为“全省五四红旗团委”,院学生党总支被省教育工委评为“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总支”,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连续三年被团市委评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1名学生被评为“全国自强之星”。我院教师连续三年在全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总决赛中连续两年获得三等奖,两年均为我省唯一获奖选手。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青海省首家“青春护航”大学生心理健康示范教育中心。我院学生在各级数学建模竞赛、物理建模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生态文明创意大赛、心理剧大赛等竞赛活动中屡有斩获。学院体育文化氛围浓烈,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多彩,田径队、啦啦操队等运动队伍在各项体育比赛活动中表现不俗。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开展了公务员和硕士研究生考试辅导培训、公务员模拟考试、求职简历和面试讲座、就业心理讲座、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学生就业帮扶计划;搭建线上和线下推介平台,举办多种形式的就业招聘活动,促进学生就业。学院先后荣获“青海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青海省普通高校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院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先后评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花园式”单位、“精神文明”单位。随着办学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学院的社会知名度、认可度不断提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被评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学院党委先后被评为“青海省高校院系优秀班子”、“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后,学院将继续坚持走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朝着建成具有高原特色、西部有一定影响力的独立学院努力奋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学校简介
国家一流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建设院校——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始建于2002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学校构建了“成宜”两地“一校双区”的办学格局。成都校区位于成都市郫都区,交通便捷,校园环境优雅,教学和生活设施完善;宜宾校区位于宜宾市南溪区,校区建设融入了全球最新酒店行业教育理念,建有“银杏·标准”教学酒店在内的教学酒店群落等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实践教学区,可为多个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真实场景。
学校现设有10个学院,1个教学部,29个本科专业,29个专科专业,专业涉及管理学、文学、艺术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等6个学科门类,在校师生逾2万人。
发展历程
2002年,银杏国际饭店管理学院作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二级学院获四川省教育厅审批成立,于同年招收第一届本专科学生。
2004年,学校经国家教育部审核确认成为四川省第一批本科层次独立学院。
2012年,学校获批“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9年,学校宜宾校区正式启用,形成“一校双区”办学格局。
2020年,学校成功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普通本科高校,并正式更名为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部分成果及荣耀
◆2023年工商管理学(酒店管理领域)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培育学科
◆2022年“酒店管理”专业获批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亚太酒店、餐饮与旅游教育协会(apacchrie)会员单位
◆国际酒店、餐饮和旅游教育理事会(i-chrie)会员单位
◆酒店及泛服务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暨人才培养基地理事单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就业创业协同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慧新零售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
◆职业技能竞赛酒店接待项目成都集训基地(2022-2024)
◆成都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22-2024)
◆宜宾市市级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2020-2023)
◆宜宾市市本级创业培训定点机构(2022-2025)
◆宜宾市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招生考试研究工作先进集体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2023“天府杯”川菜烹饪教育优秀奖
◆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校企合作杰出贡献奖
◆央广网教育年度峰会“2022年度综合竞争力品牌高校”
◆腾讯教育年度盛典“2020年度实力标杆民办高校”
◆腾讯教育年度盛典“2020年度全国创业就业典范高校”
◆央视教育盛典“2020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
◆中国酒店门墩儿奖“2020年度中国最受欢迎酒店专业院校”
◆首旅如家集团2019年度最佳合作院校
◆世界金钥匙酒店联盟(中国区)人力资源基地
u希尔顿集团最佳合作院校
◆亚太(中国)最佳行业人才培养贡献奖
◆中国旅游服务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
◆中国服务示范院校
◆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四川省酒店与饮食文化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国家西部宾馆饭店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示范单位
◆国家级众创空间
◆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孵化基地)
◆成都市科技企业孵化器
◆创业飞地服务站
◆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
◆四川省旅游与酒店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四川省国际标准酒店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四川省旅游局(现省文旅厅)酒店管理研究基地
◆四川省民办高校2022年“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
◆四川省民办高校2021年“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四川省民办高校2020年“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
◆2021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21年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u四川省民办高校2021年产教协同育人成果二等奖、三等奖
u四川省民办高校2020年“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u四川省民办高校2020年“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学校地址等信息
成都校区:成都市郫都区红光街道广场路北二段60号
联系电话:028-87979222
宜宾校区:宜宾市南溪区凤凰大道18号
联系电话:0831-3306222
学校网址:https://www.gingkoc.edu.cn
咨 询 qq:2325548569 / 1120223558
传 真:028-87979500
招生咨询:028-87979000 / 87979300 / 87979220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分别位于万州区的塘坊校区、小湾校区和位于云阳县的梨园校区。26个专业面向全国16个省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4000人,教职工800余人。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始于1914年创办的四川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8年,时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秘书长章太炎视察川鄂政务,专程来校考察时书写了“树之表旗”匾额,题写校训“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功。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校训碑至今矗立校园。110年来,学校坚持“熔铸红色师魂、培育幼教英才”的办学精神,弦歌不辍,声名远播。
红色文化厚重。学校被誉为“下川东革命摇篮”,革命先辈萧楚女、恽代英、朱德、刘伯承等曾在学校传播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革命先烈刘伯坚、蓝蒂裕、赵明恩、彭咏梧、开国上将陈伯钧等在学校接受革命思想走上革命道路;据不完全统计,学生中有11位“红岩英烈”;51名在校学生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走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学校红色文化与师范文化交相辉映,熔铸形成了“追求真理、信念坚定、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红色师魂”。
师范文化深厚。建校之始,学校依据《奏定师范学堂章程》开设师范教育课程。百年来,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坚持培育幼教英才,研究幼教科学,服务幼教事业,追求卓越发展,探索“校地园协同、学训教一体”,以坚定的教师职业理想为引领,严格锻造教师职业技能基本功,积淀形成“三种素质、五种能力、十五项基本功”人才培养质量体系。
办学条件齐备。学校占地1200余亩,建有3个标准足球场、3个学生室内活动中心,建有室内篮球馆、健身房、游泳馆等运动场馆。有微格教室、钢琴、舞蹈、美术、手工教室等基本技能实训室533间;仿真实训室、心理观察、游戏、陶艺、动漫制作、数字媒体、人体解剖、智慧养老等专业实训室92间。建有国家级书画等级测试站、重庆市普通话等级测试站。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2.59万册,数字资源443.66万册,图书资源总量为516.26万册,有网络信息点6000余个。
办学特色鲜明。学校坚持“姓师”,举办有10个师范专业,培育师资及管理人才。坚持“向农”,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基层一线,服务“一老(老年人)一小(婴幼儿)”。坚持“为幼”,以学前教育为特色骨干专业,开办早期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致力于乡村学前教育和托育事业振兴。坚持“服老”,积极响应国务院对老年康养事业发展的新规划,建有“智慧康养”专业群,致力培养服务城乡老年护理、老年康复、康养管理人才。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市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市级骨干专业3个,市级教学资源库1个,市级专业能力提升项目2个,市级双基地建设项目2个。
办学成果丰硕。学校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市级教学成果奖5项;立项市级教改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60余项;教师荣获市级及以上各类奖项200余人次,其中1名辅导员参加重庆市第十一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获特等奖、教师团队参加教学能力大赛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市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共获市级及以上奖项350余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25项、一等奖32项、二等奖55项。近年来,学生参加重庆市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获一等奖3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学前教育赛项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原创红色艺术思政课《他一直都在》及歌曲《清澈的爱》《飘扬的旗帜》作为优秀作品入选教育部庆祝建党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
社会影响显著。学校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高校;承担建设国家级学前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重庆市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基地、重庆市示范性学前教育职教集团、重庆市学前教育大数据中心;成立重庆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重庆市教育评估院渝东北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西南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学校是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重庆市美育改革实验学校、重庆市教师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重庆市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全国阳光排舞五星级示范学校、重庆市国家安全教育示范建设学校、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重庆市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单位、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学前教师教育专委会会长单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院校学前教育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
国际交流广泛。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国际合作交流,积极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与老挝、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师生互访、联合培养、协同科研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打造了“中文 艺术教育”等特色文化交流项目,共建“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 艺术教育’老挝分校”,成为“中国——东盟幼儿教师发展中心重庆分中心”,参与金砖国家、斯里兰卡等国家的国际课程标准、职业标准制定,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
新时代已经到来了,开启新征程,学校正在为早日建成“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幼儿师范院校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是经国家批准的海南省唯一一所专业设置涵盖公安、司法、法律类专业的公办高等政法类职业院校,隶属于中共海南省委政法委员会,业务归口海南省教育厅,为副厅级事业单位。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海南省政法干部学校(中专),2003年升格为大专。2009年初,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09年,学院被中央政法委列为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为全国唯一综合培养公安、司法人才试点招生高职院校;2012年列入海南省单独招生高职院校。学院已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7届23000余人,2009年至2017年学院连续九年被评为“海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学院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新大洲大道,交通便利。校园面积212.03亩,建筑面积141361.97平方米。学院人员总量378名(其中事业编制285名,员额93名),现有事业编制267名,员额3名。省委编办批复内设党政管理机构10个,教学教辅机构11个。目前,在校生近7000名,设有公安司法系、应用法律系、法务技术系、公共安全技术系和公共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警训部等七个教学系部,有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司法鉴定技术(物证技术方向)、法律事务、行政执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等24个招生专业(含专业方向)。学院教学设施完善,在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律师事务所、监狱等单位建立了7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09名,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教师32名,占专任教师10.4%,硕士学位教师190名,占专任教师61.5%,正高级职称教师12名,占专任教师3.9%,副高级职称教师86名,占专任教师27.8%,“双师”型教师140人,占专任教师45.3%,外聘教师58人。拥有全省领军人才1人,高层次人才88人;海南省优秀专家1人,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全省青年十佳教师5人,海南省南海名家1人,省级教学优秀团队5个,学院“国际经济贸易法人才团队”被认定为首批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屡次获奖。
学院承担国家级课题5项,承担省部级、厅局级和各类横向课题160余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1600余篇,其中发表于核心期刊192篇,被sci、ei、cssi收录 68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42部;获得国家专利38项;获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40多项。学院主办海南省唯一法学期刊《南海法学》,跻身中国法律类期刊影响力指数(ci)学科序列。建立了海南省社会治理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基地,为“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示范基地”。与省委政法委、海南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建“海南省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
学院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合作办学促进层次提高,积极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创建学生学历提升的通道。与海南师范大学、三亚学院合作举办法学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项目,与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热带海洋学院、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合作举办会计、法律文秘(书记官方向)、法律事务、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专业“3 2”专升本联合培养项目。与海南省消防救援总队、海口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澄迈县委政法委、深圳市公安局龙华分局、华为公司等单位深度合作。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有关院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相应专业部分学生可作为国际交换生出国游学。
学院秉承“德法兼修、知行合一”的校训,全面落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办学的根本政治方向,立足政法,面向社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合作办学道路;依托行业,紧紧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法治海南、平安海南建设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实施课程标准建设,打造线上线下、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金课”。狠抓“课堂革命”,推行学分制,实施优秀学生素质培养工程和教改实验班,加快推进1 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着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立国际交流学院,打造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的新平台。治安管理、法律文秘(书记官方向)、安全防范技术、道路交通管理、司法鉴定技术(司法会计方向)5个专业被评为海南省特色专业;《书记官速录技能》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徒手防卫与控制——防身自卫术》课程被评为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司法会计检查》《安全防范技术》《治安案件查处》等10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和部级精品课程;《宪法》《防身自卫术》《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司法社会工作》《网络攻防与协议分析》等12门课程被评为海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累计有169名学生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有4475名学生通过自学考试拿到本科文凭。学生多次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全国司法职业院校法律事务技能大赛、工信部首届“亚伟杯”信息处理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学院获海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司法部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2022年学院就业率92.36%,业内就业率65.53%,留琼率79.72%。“上手快、听指挥、能吃苦、守纪律、懂礼貌”成为学院毕业生的鲜明特色。
学院坚持政治立校、政治建校,以警务化管理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名师讲坛”“读书节”“法律文化节”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智,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学院学生在国内各类教学、竞技和文体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海南省优秀贫困生奖学金、学院奖学金等,设有学院勤工助学基金、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多项助学金。2022年,学院奖助学金发放比例占学生人数的42%。荣获中国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赛中荣获乙组(高职高专组)队列动作赛第一名、升旗展示赛第三名、总分第二名;获评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暨全国第十八届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一等奖1项。“忠诚教育”工程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学院运用crp系统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引入“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系统,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应用驱动、一体建设、人人参与、多方支持”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得到教育部和海南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学院荣获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优秀学校”称号,获得“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授牌,获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成为全国“区块链支撑职业教育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职业教育区块链千校万企行动计划”首批9家上链院校。信息中心团队获得海南省计算机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院图书馆以法律文献资源为中心进行建设,目前纸质文献馆藏量近70万册,纸质报刊1千种。订购了中国知网、北大法宝、北大法意、维普期刊、万方、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法学多用途教学案例库、超星期刊、“一带一路”数据库、worldlib人工智能在线咨询平台等国内常用的中外文数据库。电子图书数量超过100万种,提供了超星移动图书馆和超星云舟供学院师生移动阅读与学习。建有“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机构知识库”“海南自贸港(区)专题库”“多彩海政”等数据库供学院师生使用。图书馆现有的资源已涵盖图书、学位论文、期刊、报纸、会议论文、视频等,文献种类趋向完整,法学专业特色明显,为学院教学、科研发挥了文献保障功能。
学院坚持服务政法、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两翼并重。勇于担当博鳌亚洲论坛、“海南月”、重大节假日等大型安保、警卫、执勤任务,在积极融入“平安海南、法治海南”建设中扛起责任担当。学院挂牌的“海南省政法干部培训学院”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成为海南省委组织部基层干部培训基地、海南省政法干部培训基地、海南省公务员培训基地、海南省农社两委培训基地,年均面向社会和政法行业培训学员近2万人次。同时,学院还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速录师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工作站,拥有“全国司法鉴定先进集体”、全省鉴定门类最全的司法鉴定中心;成立海南产学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助力全省智慧法院建设工程,获评“海南省现代服务行业十强单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学院党委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校园廉政文化氛围浓厚。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工程,落实全省高校党建22项重点任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严格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委专题研究部署廉政工作,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层层签订廉政责任书,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定完善党风廉政制度。强化廉政风险防控,认真排查廉政风险点,规范内控工作流程。从严抓班子带队伍、从严管理干部。加强监督执纪,支持纪检部门“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用好执纪“四种形态”。学院以最好的校园监控设施,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连续多年保持安全零事故。疫情防控科学精准,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一方净土。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忠诚教育”工程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连续多年蝉联全省大中专田径锦标赛高职高专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先后斩获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标枪第二名;海南省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普通组冠军;海南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决赛一等奖;海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荣获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学院“海政蓝”消防志愿者队伍荣获“海南省119消防先进集体”“全国第六届119消防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同意并由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前身是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成立于2001年。2021年5月,经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更名为贵阳人文科学院。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花溪校区坐落于被誉为“高原明珠”的贵阳市花溪区,大学城校区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国家级贵安新区。学校占地面积6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近1.6万人,在校教师近900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41.7%,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83%,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黔灵学者”、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等教学名师30余人,有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2个。
学校办学定位于应用型高等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助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先后与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慧科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产教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形成了以文学、工学、法学为主,管理学、理学、教育学为支撑、艺术学、农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并积极探索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的专业建设模式,现开设有本科专业40个。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本科毕业生2万余人,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获省部级以上个人或团体奖项600余次。2019年,学校“银凤钗头”项目团队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金奖,实现了贵州省该项大赛金奖零的突破。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新型智库先进社会组织”“贵州省高等学校‘五好’ 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承“修身、自信、乐学、笃行”的校训,努力把学校建设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社会信赖、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注:相关数据截至2023年4月)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前身是于1985年5月18日创建的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2001年4月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是具有国家高等学历教育计划内全国统一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在建校过程中得到了党中央、教育部、市教委等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首道曾担任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位于昌平线地铁沙河站正南方200余米处,周边10余条公交线路纵横交错停靠,交通十分便利。毗邻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外交学院等国家一流名校。学校占地约120亩,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建筑庄重典雅、环境清新宜人、教学设施完善,具有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
学校建有大数据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室、智慧新零售直播间、民航客机模拟训练舱、影视制作中心、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中心、钢琴室、早教室、感统室、形体室、舞蹈室、化妆室、音乐排练厅、舞蹈排练厅、微机室、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等教育教学设施;建有篮球场、网球场馆、生活超市、学生食堂等设施,为师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优质的条件保障。
学校文化底蕴丰厚,办学理念先进,治学严谨,管理严格,已形成工、经、管、文、艺等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为国家和首都社会与经济建设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建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和骨干为学生提供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就业培训、职业技能证书培训、推荐就业等方面的专业服务。充足的校企合作资源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理实结合的综合训练,致力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和社会竞争力。
学校现设有9个统招专业,14个专业方向,生源覆盖1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专职教师占90%,拥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占8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比80%以上;兼职教师均为来自高校的教授、副教授和合作企业专家与技术骨干。
学校与中关村软件园北京基地、北京中关村智酷双创人才服务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公司、北京天融信教育科技公司、北京拓普空间科技公司、btv英特维文化传播公司、深圳汇合发展公司、北京永辉超市公司、北京早期教育发展促进会、红黄蓝亲子园、北京仨人文化传媒公司、通航未来(北京)航空技术发展集团公司、北京国艺未来教育科技公司、北京中世华舞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北京耘梯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