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历史沿革与办学成效: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渊源于1991年建立的原成都电子职工大学,是201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与成都市技师学院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招生电话:028-61835166,028-61835167,028-61835168,17760338241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专科(高职)

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1518名
人气值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创办于1964年,是江西省唯一一所以培养外语和外经贸应用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现有在校生15000余人。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商务部共建院校,全国首批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基地。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先后被确定为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优质省级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示范校、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西省首批应用型本科人才试点院校、江西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单位,获得“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省、市“文明单位”,“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省高校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等荣誉。连续两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教师团队素质优秀。学院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副高以上149人,博士30人,外籍专任教师16人,留学归国教师50余人,硕士学历(学位)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5%。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级模范教师、百千万工程人选、青年井冈学者各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13人。
教学设施配套完善。学院建筑面积30.9万㎡,校内外实训基地300余个,建有4800㎡的校内产学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悦创空间和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在省内最早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与ebay、京东、中煤、百果园等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建有名师工作室4个,完全满足学校教学、实训和学生技能培养需要。
办学特色鲜明突出。学院突出“外”字办学特色,设有英、日、德、韩、法、阿、西、葡、俄、意、波斯等11个语种,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官方语言7种,涵盖90%以上国家,是全国开设外语语种最多的公办高职院校。现有专业50个,其中涉外专业26个,在学人数达10000余人,占全院学生总数近70%。建立了“外语 ”专业特色教学体系,形成了“外语 电子商务”、“外语 工程管理”、“外语 旅游”、“外语 会计”等特色专业群。
技能竞赛屡创佳绩。近几年来,学院狠抓“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融合”。在2022年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1银1铜。在历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13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21项。2018年获得“电子商务”、“互联网 国际贸易综合技能”、“导游服务”3个赛项一等奖;2019年获得“英语口语”、“关务技能”、“电子商务”3个赛项一等奖,2021年获得“工程测量”赛项一等奖,2023年获得“英语口语”、“电子商务”“商务数据分析”、 “建筑工程识图”赛项一等奖。常规赛项一等奖获奖数量均居全省前列,为提升全省高职教育水平做出重要贡献“双创”教育独领风骚。学院率先在全省高职院校成立实体招生的创业学院,“悦创空间”双创基地分别被省发改委、省教育厅和省科技厅评为“江西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和“江西众创”,在全省高职院校均属首批。学院在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金奖4项、银奖8项、铜奖25项,并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唯一的“互联网 ”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先进集体奖,2019年,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为江西“双创”教育争得了荣誉。
招生就业量质双升。学院连续多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居全省前列,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居第一方阵,荣获2016-2018年度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等级学校”和“先进单位”称号。历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居全省前列。海外实习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有近700名学生在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西班牙、阿联酋、菲律宾等10余个国家实习就业。
国际合作深化拓展。先后与30余所国外高校缔结合作关系,覆盖所有语种专业。通过“2 2”专升本、“2 1 1”专升硕、短期进修等合作培养模式,在国外学习实践学生达200余人。积极承担国家援外培训任务,截至2023年9月底,完成项目258期,有135个国家和地区的6613名官员参训,其中正国级1人,部级47人。2018年9月首次在赤道几内亚成功举办刺绣和竹编援外培训班,2019年12月在缅甸成功举办缅甸地质矿产与矿业开发海外研修班。同时借助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江西基地平台,推动中煤集团、江西铜业和江西赣粮实业有限公司等20余家赣企赴境外投资,为打造江西企业“走出去”升级版提供有力支持,较好地服务了我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服务社会积极有效。学院成立江西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中心,承担国家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规划编制、评审、培训等工作,培训余干、鄱阳等地返乡青年、贫困户8000多人次,助力脱贫攻坚。与余干、万年、南丰等县校地合作,助推社会经济发展。学院还先后参与格鲁吉亚中国(江西)特色商品展暨经贸洽谈会、世界绿色发展投资贸易博览会、世界赣商大会以及有关国家政府和企业团组来赣访问等众多涉外活动。
校园环境优美典雅。学院主体校园占地面积600余亩,绿化面积达42%,校园采取国际化建筑设计,集英、法、日、罗马、阿、西、葡等特色建筑于一园,将建筑风格与“外”字办学特色相融合,校园环境与育人氛围相统一,构建了“中西合璧、现代典雅、科学合理、环境优美”的花园式校园,为全院师生提供了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数据更新截至2023年9月)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天祥大道291号
邮编:330099
联系电话:0791—88352678
传真:0791—88353587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陆军勤务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是军队高等工程技术院校。创办于196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是全军重点建设院校之一。1999年在全军率先荣获“教学优秀单位”称号。2006年,学院成为军队”2110工程“整体条件重点建设院校。
学院创建于1961年,座落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市区。占地面积1300多亩,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70余万册,建有校园网和电子阅览室。现有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岩土工程、应用化学、油气储运工程、后方专业勤务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土木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应用化学等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建筑学、环境工程、土木上程、油料储运工程等22个本、专科专业或专业方向。学院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市重点学科、4个学科专业领域进入军队“2110”工程,8个实验中心,1个军队重点建设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配套。学院有8个专业科研所,1个国家甲级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1个国家级工程检测中心,1个国家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院是国家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单位,污染治理专项设计乙级单位,水上保持方案设计甲级单位,重庆市污染治理工程甲级单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正副教授252名、博士生导师15名、硕士生导师107名,有5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人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被中央军委授子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3人被讦为总后勤部“一代名师”、4人获“伯乐奖”、12人进入“三星工程”。
40年来,学院共培养输送各类后勤专业技术人才近4万人,共取得科研成果l500余项,其中400余项获国家、军队和省市科技进步奖。
近年来,学院大力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力学、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等竞赛,均取得较好成绩,名次居全国高校和军队院校前列。1998年,学院顺利通过军队工科院校优秀本科教学评估。2000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全军“三重”(重点院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检查验收。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成立于2006年9月,是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座落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中国最美的荔枝之乡——广州市增城区。学校现有占地面积541亩,建筑面积近36万平方米,校园依山而建,环境优美,获评“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节水型高校”;交通便利,毗邻广州地铁21号线山田站、朱村站,靠近北三环高速(珠三角环线高速)朱村东出入口,地理位置优越。
学校立足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宽广视野、良好职业素养、精进职业技能、强健身体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遵循“尚德尚能,致知致用”的校训,按照“优化资源、打造队伍、健全机制、彰显特色、培育文化”的办学思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
学校设有财经与管理学院、商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艺术与建筑学院、体育与教育学院、卫生健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9个教学单位,开设专业43个,建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省级重点专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建设有3个校级高水平专业群、7个校级品牌专业。
学校积极推进政校行企协同办学,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建成了近百个配套齐全、设施先进的校内专业实训室;培育建设“德鑫医疗器械产业学院”等6个现代产业学院;建有湾区青创孵化基地、数字影像制作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有华为、海尔、小鹏汽车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49家,校内外实训实践实现专业全覆盖。
学校与澳大利亚商业管理学院(国王学院)和英国伦敦里士满美国国际大学等海外高校合作,资源共享,引入国际化课程和开展中外学分互认,实施“3 1 1”本硕直通车计划和“2 2”专本联合培养项目。
学校推进“岗课赛证创”融通,提升学生专业能力。2023年,我校师生在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奖项197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9项、省级奖项143项。国家级奖项中,一等奖6项、二等项5项、三等奖8项、优秀奖10项;省级奖项中,一等奖24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39项、优秀奖59项,取得重大突破。我校体育特色明显,毽球、搏击、体育舞蹈等特色项目获国际级奖3金1银2铜、国家级奖8金8银10铜、省级奖23金9银17铜,得到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南方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历年来,学校招生计划完成率、新生报到率等均位居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前列;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全省高职院校平均水平。毕业生普通专升本升学率连续四年居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前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源于1962年建立的天津市科学技术进修学院。2006年2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现隶属于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学院坐落于海河教育园区,占地面积976亩,建筑面积20万余平方米,在校生一万余名。
学院是教育部和天津市政府共建“滨海新区航海运输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海事局批准的船员培训机构,具有国际海事组织(imo)承认的船员教育与培训资格,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海船船员学历教育和培训基地。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职业教育数字校园试点校、天津市职业教育创优赋能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天津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单位和天津市高等学校智慧教育示范校。
学院下设航海技术系、轮机工程系、航运经济系、邮轮旅游系、信息工程系、工程技术系、基础教学部(体育部)、思政教学部8个教学部门,建有水上教学中心、全仿真船舶操纵模拟等百余个校内实训室,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近150个实训基地。建院以来,学院先后向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2.8万余名,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学院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聚焦“六精”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了航海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数智港航经济、邮轮旅游、现代信息技术、特种设备六个特色化专业群32个专业。其中,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被教育部等五部委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大类示范专业;国际邮轮乘务管理、航海技术和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计划骨干专业;航海技术专业群和邮轮旅游专业群入选天津市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
学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不断拓宽办学空间,与企业共建特种设备、数智港航经济、中船国际邮轮和信创产业学院等;牵头成立海韵国际邮轮人才培养职业教育集团和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工业检测产教联盟;推进11个专业“1 x”证书与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创新;与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实施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与国际龙头企业皇家加勒比游轮集团合作共建国内首家国际邮轮人才培训中心;航海类专业全面实施订单培养。
近年来,学院多次承办天津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500项,获得发明专利、著作权软件等知识产权350余件。研制国内首个《非自航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成功研发智慧自主探测式水下机器人;开展钢制悬链线立管(scr)焊接新技术和材料的国产化技术攻关。构建了涵盖海船船员适任、海船船员专业和特殊合格证、船员素质提升、加勒比邮轮海员、陆岸人员技能和业务等培训模块全覆盖的培训格局,开展73项培训服务,服务社会能力持续增强。
学院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成功入选全国2022年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典型院校,获批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成立了中国天津海运马来西亚国际学院,积极推进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建设,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培养。近年来,共培养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14个国家的留学生150余人。与法国、荷兰等国家的20余所院校开展交流互访。
学院多项重点工作受到新华社、新华网、央广网、《中国教育报》《天津日报》《天津教育报》等媒体关注报道,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新征程上,学院持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内涵建设,锚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谋划布局,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努力谱写学院事业发展新篇章!
单位: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地址:天津海河教育园区雅深路8号
邮编:300350
传真:022-28779661
招生热线:022-28779900、28779722、28779901
人才热线:022-28779607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关注
学校介绍
2012年9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发文设立苏州校区,全面负责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和中法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是人民大学整体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是面向华东地区的教学科研基地;是面向国际、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和培养高端人才的实验基地;是优势学科的拓展与提升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苏州校区管理委员会,作为苏州校区的领导机构,主要负责苏州校区的总体战略规划、重大事项决策和学校对苏州校区相关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协调。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任苏州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副校长伊志宏、校长助理杨伟国任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公办名校,声誉卓著。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地处长沙市望城区,毗邻石长铁路、岳临高速、绕城高速、黄桥大道、长株潭轨道交通枢纽和长沙高铁西站、地铁4号线,经雷锋大道、金星大道直达长沙市核心区,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风景优美,环境宜人。
我院创建于1975年,1991年整体从怀化搬迁到长沙,1999年和电子职工大学合并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是长沙市政府直属的公办高职院校,是湖南省首批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我院以“服务国家战略,培养技术英才”为办学使命,以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先锋,智能制造人才培育基地”为行为导向,为信息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信息类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湖南信息产业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湖南省3d数字化技术制造战略联盟牵头单位,湖南省电子学会、湖南省无线电学会和湖南省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推广学会的理事长单位。被誉为湖南信息技术人才的“黄埔军校”和“信息湘军” 。
特色立校,名师荟萃。学院开设了机器人技术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移动互联技术应用、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技术与服务、文化传播与艺术设计六大专业群。涵盖了市场热门的35个专业。拥有数控技术、电子商务2个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软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2个教育部骨干专业,移动互联技术应用、智能制造技术应用2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移动互联技术应用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软件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2个省级特色专业,软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5个省级精品专业,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3门。现有在校学生12351人,教职员工587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86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420人,并有省级名师1人,省级教学5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
产教融合,就业导向。现有各类各级实习实训基地148个,校外实训基地79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习实训基地1个、教育部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1个、教育部双师性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1个、省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2个、省级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及以上教师培训基地25个。学院与华为科技、中兴通讯、联想集团、中联重科、威胜电子、宏梦卡通、华曙高科、等国内知名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深度校企合作。同时积极为湖南省中小企业人才开展智能机器人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大数据技术、3d类数字化制造技术、电商技术与服务等合作开发、技术推广60余项;已建成“湖南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创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4个,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及13个创新创业项目开发室。实施“三年不断线,分层递进学”的创新创业全程化教育机制。学院开设专业对接长沙市22条产业链,近几年在省内毕业生就业单位落实率达70%以上。学院近几年毕业生初次就业单位落实率在91%左右。
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学院开设了《诵读与写作》《茶艺与茶文化》《剪纸》《书法》等传统文化课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办了尔雅通识系列课,搭建网络学习平台,拓宽学生视野;实施习惯养成为核心的“四项考核”制度以及“无人监考”的诚信考试和“无纸化考试”,引导学生健康成才;奉行“家国共担、手脑并用”的校训。形成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入学教育” “离校前的一堂课——毕业典礼” “湘信盛典——年度颁奖” “雷锋精神育人” “雷锋爱乐艺术团” “雷锋家乡志愿者联盟”等校园文化品牌,以及36个各有特色的校园社团组织,学校定期出版发行《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和《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报》。我院每年向社会公开发布《专业人才培养年度质量报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度报告》以及《雷锋精神育人年度报告》。《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推介我院办学育人经验。
校训——家国共担、手脑并用
校风——尊师尚技、止于至善
教风——爱生爱校、言传身教
学风——学以致用、学做合一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学校创办于1953年,隶属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是一所交通运输特色鲜明的工科院校。学校历经河南省交通厅干部培训班、河南省交通运输干部学校、郑州交通专科学校、河南省交通学校等历史沿革。2004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2014年,被命名为“河南省文明单位”;2015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同年在全省率先开展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工作;2018年,成为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成为全国200所、全省9所获批院校之一;2020年,获评“河南省文明校园”,被省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确定为河南省“高职双高工程”建设单位;被国家邮政局授予“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2021年,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2022年,被《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评选为全国100所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
建校以来,学校在“以人为本、通达于道”办学理念指引下,发扬“明德 励志 善学 致用”校训传统,传承“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经世致用、唯实唯新”交院精神,坚持“立足交通,面向社会,特色办学,质量立校”办学定位,为河南交通运输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0多万名技术技能型人才,一大批校友成为我省交通运输系统的技术专家和管理干部,为河南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保障和技术服务。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原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原河南省省长陈润儿,现河南省副省长霍金花,火箭军副政委禹光中将曾先后到学院考察调研,对学院的办学条件,改革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学校凭借先进的办学理念,优异的育人质量,良好的社会口碑,被河南日报社评为“河南省人民满意的十佳职业院校”“高质量就业示范高校”,被誉为“河南交通人才摇篮”。
条件优良设施完备,专业丰富师资雄厚
学校拥有郑东新区、航海路、桃源路、新郑龙湖4个校区和济源小浪底综合实训基地,总占地面积1506亩,校舍总建筑面积47.4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9亿元,总资产9.93亿元,图书馆藏书150余万册,花园式的校园、完善的实训场馆、现代化的图书馆、先进的体育馆、全国百佳食堂,为师生修身、治学、学习、生活提供了优越条件。
学校设有五院四系二部:公路学院、汽车学院、物流学院、轨道交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筑工程系、交通信息工程系、商务旅游系、航运海事系、公共基础教学部、文艺体育部。学校紧密对接交通运输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设专业39个,形成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现代物流管理、智能交通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5个重点专业群,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示范专业、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及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建成省(部)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省级立体化教材5门。
学校全日制普通学历教育在校生1600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1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96%以上,其中骨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十三五”以来,学生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9项、省级奖项168项。现有教职工9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33人,正高级职称43人,副高级职称20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430人,双师型教师371人。全国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1人,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2名,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3人,“黄大年教学团队”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部)级职业教育与工程技术专家库专家40余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4人。学校建成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10个,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多式联运、绿色公路建设研究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4个(公路物流、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材料、桥梁智能监测与安全预警河南工程实验室),国家级、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学校被评为河南省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社会服务成果丰硕,产教融合成效显著
作为“河南省 1 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协调推进办公室”依托单位,学校坚持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四位一体”,依托学校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交院工程技术集团公司和重点专业群,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获批交通运输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绿色高性能材料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国家级桥梁安全维护与加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建“道路安全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被国家邮政局授予“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全民振兴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校被省发改委、教育厅、人社厅确定为河南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职业院校。高速公路科普馆被中国公路学会认定为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南省科普基地。紧密对接行业发展前沿和需求,年开展各类技术咨询和服务300余项、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30000余人次。
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广泛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拥有产学合作企业149个,校企共建实训基地157个。先后与华晨宝马、沃尔沃建工、保时捷中国等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区域能力发展基地,共同培养订单学生和企业员工。与一汽丰田、上海通用、北京现代、腾讯云计算、京东集团、万豪集团等12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积极探索开展“现代学徒制”和“订单式”人才培养。
学校牵头组建了全国智慧交通与智能网联汽车产教联盟、全国机械行业商用车产教联盟等2个全国性产教融合平台,牵头组建的河南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获批教育部“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被河南省列为重点建设的20个职教集团。“智能新能源汽车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获得教育部立项培育建设,“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获批国家级首批教师实践流动站建设项目。学校产教融合经验被《中国交通报》刊发宣传报道。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上海机动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是全国首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校属交院工程技术集团公司拥有公路工程监理甲级、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综合甲级等十余项资质,获得授权专利115项,国际专利2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等20余项。研发的“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凝土路面成套应用技术”被列入河南省交通运输科技成果推广目录,“玄武岩纤维及制品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等三个项目获批交通运输部重点科技项目。
服务军民融合战略,士官培养形成品牌
学校是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国防动员部和教育部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定向培养士官院校,先后与火箭军、空军、陆军等军种合作,在5个优势专业开展定向培养士官,已累计招生定向培养士官3500余人,士官生培养规模河南第一,全国领先,四届近2000余名毕业士官生合格入伍,5人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10余人在部队立功受奖。2019年火箭军定向委培士官生军地联席会议在学校召开,火箭军副政委禹光中将出席会议,国家教育部和中央军委机关领导、河南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省教育厅、全国20所定点院校领导等参加会议,对学校育人条件和育人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定向培养士官已经成为学校探索现代学徒制的一个崭新特色,成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军地融合的一大亮点,为河南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注入了新的内涵。
学校因交通而生,伴交通成长,依交通而兴。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学校将按照创建成为“国家级双高校”、开办本科专业、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三步走奋斗目标,抢抓机遇,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努力打造交通运输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色基地、交通运输技术技能服务创新基地、交通运输行业干部职工培训品牌基地和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四大基地”,朝着建设“全国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在中原大地上谱写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山东省唯一一所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始建于1982年,前身为山东省法律学校,2006年升格为职业学院,2009年被中央政法委、中组部、司法部等15部委确定为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2016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3 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院校,2018年被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人社部、司法部等国家六部门确定为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定向招录院校,先后加挂山东司法行政学院、山东律师学院、山东省委党校省司法厅分校牌子。实行学历教育与干部教育培训双轨运行的办学体制。
学院现有济南燕山、章丘明水两个校区,共占地550亩。济南燕山校区主要用于干部教育培训,章丘明水校区主要用于学历教育。学院设法律实务系、警务系、公共安全系、警务实战技能教研部、公共基础教研部、继续教育部等6个教学系部。现有专职教师14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占78%,教授、副教授占30%。有全国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三个专项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1人;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会专家9人。有1人主持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学院还从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监狱、戒毒所、律师事务所及其他企事业单位聘请许多知名行业专家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
学院建有法律类、警务类、安全技术类3个专业群,共设11个专业,其中法律事务专业为“3 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衔接曲阜师范大学。法律事务、司法警务、刑事执行为省级特色专业。司法类8个国控专业学院已开设6个。学院面向全国多个省(区)招生,已连续七年第一志愿全部录满,录取分数线、新生报到率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在校生规模达到6000余人,在全国同类高职院校中位居前茅。建校至今,为社会特别是基层政法系统培养输送了30000多名优秀法律人才。
学院建有模拟法庭、模拟调解庭、教育矫治实训室、安全防范监控室、速录室、功力训练场、障碍训练场、警体馆等校内实训场所;在省人民检察院法警总队、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省女子监狱、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青岛市公安局城阳分局等单位设有69个校外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毕业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4%以上,毕业生自考本科通过率和对口就业率逐年提升,就业地域覆盖山东、河北、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0余省份。
学院从2013年开始承担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的干警培训任务,累计培训军转干部、警衔晋升对象、新警及律师、司法鉴定人员、社区矫正工作者、公证员、人民调解员等35000余人次,并先后为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培养输送了1600多名政法干警。
建校30多年来,尤其是升格转型为警察类院校以来,学院始终坚持“政治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文化塑校、科学治校”的办学理念,坚持警务化管理育人模式,形成了“法警并举、文武兼备,贯通培养、提高层次,便捷入警、强化基层,教育培训、双轨运行”四大办学特色。学院的建设发展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先后荣获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司法部荣记集体一等功,被教育部批准为高教自学考试“全国示范学习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单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坐落于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2002年由江苏省常州化工学校与江苏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占地1119.86亩,建筑面积36.05万平米。学校以“励志·践行”为校训,坚持“立足常州、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办学定位,专业布局顺应江苏和常州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面向“绿色智能”技术,设立7个二级学院,43个招生专业,重点打造应用化工技术、智能焊接、智能建造、检验检测认证、现代商贸服务五大专业群,为绿色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检验检测认证、现代建筑等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教育部首批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累计27项)、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建有国家级重点专业2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6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以上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6门,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中央财政支持高职实训基地1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生产型实训基地3个,入选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30强、获批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典型案例、建成省大学生创新教育实验基地、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10000余人,是全省高职院校中少数“双万”学校之一。教职工710人,其中专任教师578人,副高及以上282人,博士105人(含在读30人),双师比例85%。拥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支,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支,全国技术能手、省级教学名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及“青蓝工程”、江苏工匠、江苏省技术能手等各类人才83人。
年社会培训20000余人次、鉴定6000余人次。学校持续深化“三教”改革,精准培养“双高三型”(品格高尚、技艺高超、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基于“四结合、十合一”理念的化工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5582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等教改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与常州工学院、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淮阴工学院等本科高校开展“4 0”和“3 2”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探索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学生获省级以上竞赛一等奖130余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14连冠,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金奖1项、triz杯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一等奖3项。近五年招生计划完成率、新生报到率、对口单招录取分数线,毕业去向落实率、薪资、自身发展满意度均等多项指标均居全省前列。2022年逾100多家上市公司到校招聘,90%以上毕业生在“长三角”区域就业,毕业生平均月收入4848元,17个专业起薪超过5000元,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
学校持续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江苏检验检疫质量研究中心、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共建常州检验检测认证学院;与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共建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行业学院、成立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中心(石油和化工),实现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互通互认。牵头组建全国检验检测认证职教集团、全国现代焊接职教集团、全国医疗建筑职教联盟、长三角绿色化工与医药一体化发展职教联盟。联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中检邦迪、京东集团、中天汽车、北京东方仿真、蓝澄晶体科技等大院大所及龙头企业,共建9个产业学院、10个实训平台(3个获批省级平台),累计吸引企业投入7280万元。与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汽新能源等行业领军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项目36个、订单班30个(其中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1项)。
学校持续推进科技创新,高效供给高品质技术服务。建有各类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25个,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工程中心3个,省级服务平台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年度“四技”服务到款额超5000万元,科研到账经费超2000万元,连续多年位居省内高职院校第一方阵。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是全省少数具备独立申报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格的高职院校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重点科研任务数量均居全省前列。拥有高职唯一具有合同认定资质的省级技术转移中心,年度成果转化到账1200万元。四度蝉联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道路,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建立中德职业教育与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国际交流平台,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首批承建单位。成立缅甸曼德勒分校、中德设计与数字媒体学院、柬埔寨亚龙丝路学院、中德国际焊接技术培训与考试中心等中外合作育人平台。与中缅镍业(缅甸)有限公司合作实施的订单教育项目入选“留学江苏”优秀人才遴选计划(tsp),巴基斯坦“郑和中心”项目入选江苏省外办“1113”工程。累计招收学历留学生254人,覆盖18个生源国。引进iso9606国际焊工考核标准、澳大利亚tafe建筑工程技术课程等8个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及标准,化工应用技术等三个专业开展uk naric国际化专业认证,获批国家汉办hsk等级考试直属考点,获评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主持开发非洲国家职业标准6项,在巴基斯坦、缅甸、越南、孟加拉等国建成一批海外教师工作站、海外人才培养基地。与东南亚周边国家近30所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俄罗斯、韩国、日本、英国、泰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20余所高校结成姊妹学校。
进入新时代,学校将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文化铸校”办学理念,依托长三角地区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培养力、创新力、服务力卓越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强校,成为绿色化工、高端装备、检验检测和智能建造行业卓越工匠培养高地、产业技术创新高地、优质服务供给高地、现代化治理高地。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是2003年3月由湖北省教育厅批准试办、2004年2月经教育部确认,由湖北工程学院举办的一所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校位于武汉市卫星城市、汉孝子董永故里——孝感市城区,与武汉市相距45公里,距天河机场30公里。京广、汉渝铁路,107、316国道、京珠和汉十高速公路贯穿孝感市、孝汉城际列车直通武汉,交通十分便利。
学校依托湖北工程学院优质办学资源,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按大学科门类整合的思路现设置有语言文学系、财经政法系、信息工程系、城市建设系、生物化学系和机电工程系等6个教学系和1个公共课部,开办有36个本科专业和24个专科专业,其中大部分专业依托湖北工程学院的优势和特色专业开办,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生物工程专业现被列为湖北省教育厅重点(培育)本科专业建设项目,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认定为第二批“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市场营销学》、《文字与版式设计》、《混凝土结构原理》、《管理学原理》、《计算机网络》、《翻译理论与实践》6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线下一流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批省级一流专业,获批1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目前,共有在校学生8500余人,专任教师253人,外聘教师130人。
近年来,学校狠抓内涵建设,逐步推进转型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300余项,尤其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和翻译大赛、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湖北省高校“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湖北省高校“福创杯”新青年小说大赛、湖北省“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竞赛中屡获大奖。法学专业学生国家司法考试年均一次性通过率保持在20%左右。部分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长期保持在25%左右,多名学生获得国内国际知名大学继续深造机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学校先后被授予“省级平安校园”、“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规范管理先进单位”和“湖北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足地方,培植特色;创新机制,开拓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理工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努力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良好,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学校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座,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文化艺术、学习竞赛、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学校还有人文、科技、公益、艺术、体育等近20个学生社团,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目前,正是独立学院发展的关键阶段,学校将秉承“明德明志,求是求新”的校训精神,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朝着一所在全省同类院校中有影响、有特色的独立学院的目标奋进。
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来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求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