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长三角地区宜居花园城市,著名的“体育之乡”“教育之乡”“建筑之乡”“长寿之乡”——江苏省南通市。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前身是19...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513-85960968,0513-85960868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特色(双一流/985/211等)
国家级骨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学校排名
69名
校友会高职ⅰ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为辽宁省首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辽宁省“兴辽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始建于1948年,时名东北解放军铁道纵队第7、8大队,1952年转隶为铁道部锦州铁路局职工学校,是新中国首批8所铁路运输类专业学校之一。2008年在锦州铁路运输学校基础上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更为现名。
一、办学条件
学校位于锦州市,共有凌河、双凌两个校区,占地面积406亩,校舍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现有校内实训室80个,校外实训基地75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生产(经营)实训基地1个。学校是国家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是教育部第一批职业教育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校。学校是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专业建设试点院校,其中牵头与国铁集团、沈阳地铁、大连地铁等企业共建轨道交通产教融合中心实训基地入选国家教育强国工程项目。
二、师资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373人,其中,专任教师299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13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20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1%。
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职业教育教学名师6人、专业带头人4人、骨干教师2人,轨道交通行业教学名师1人、专业带头人7人,辽宁省优秀青年人才27人。建成教育部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辽宁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辽宁省轨道交通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三、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专科在校生8590人。开设专业35个,其中,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是国家级示范专业,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等3个专业是国家级骨干专业,现代通信技术专业是工信部首批产教融合试点专业。另有,省级“兴辽卓越”高职专业群4个、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示范专业2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8个。学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院校联合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近五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7门。近年来60%毕业生在辽宁就业创业,毕业生中“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全路技术能手”“全路优秀共产党员”不断涌现。
四、社会服务
近五年,全校获批专利201个,服务企业横向课题15项;面向省内铁路、地铁、港口、钢铁、矿业和石油化工等企业的铁路运输岗位职工年均开展社会培训15000人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3000人次。学校已建成省级消防培训基地,赋能地方经济发展。
五、办学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按照“根植轨道交通行业,发挥特色办学优势,坚持优质高效发展,服务辽宁全面振兴”的办学思路,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创新思政引领课堂教学实践。学校建立“党委统领、部门统筹、全员参与、课程融通”的思政工作机制,开展“大思政课”建设研究,推进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和工作室,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入选全国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课程思政改革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
——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突出依托轨道交通行业办专业、社会服务促进校企同步发展、岗位实习与在校教学无缝对接、学生半军事化管理等特点,坚持依靠轨道交通企业建基地、对应岗位设课程、面向基层育人才,形成“双轨对接、双环育人”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积极为轨道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繁荣贡献教育力量。
——畅通“四链”衔接产教融合路径。依托国家级辽宁铁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一企四校”联盟、教育部ict行业创新基地等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双主体”办学,建立“一课双师”混编教学团队,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与省内轨道交通企业和国铁集团各公司广泛开展订单定制定向培养,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衔接,推进人才培养向全方位、深层次和可持续发展。
——实现“五好”高质量就业局面。近年来,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对口就业率在85%以上,就业起薪4500元以上,实现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就业起薪高、就业稳定性强、工作发展前景好的高质量就业局面,形成“出口畅”带动“入口旺”的良性循环。
——创建“铁院铁律、大道致远”半军事化学生管理特色品牌。落实“党委统领、校系共管、系部主责、班级自建”四级管理机制,建立“一条主线、两个合作、三个统一、四个特色”的“1234”半军事化管理体系,形成了“铁院铁律、大道致远”的文化特色,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试点单位和辽宁省第一批劳动教育示范校,连续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铁路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走出特色国际化之路。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是教育部牵头五国成立的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27家中方发起单位之一(东北地区唯一),加入东北三省一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先后与俄罗斯、白俄罗斯、韩国、乌克兰等国家5所院校签订合作备忘录。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原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创建于2002年,2021年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本科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位于晋商故里晋中市,总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交通便利,紧邻高铁晋中站、山西大学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建有3d打印、智能硬件云、企业全景运营ar实训、机械vr实训中心等各类实用新型实验室70多个。图书馆馆藏图书106余万册,14余万种,电子图书100余万册。专、兼职教师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20余人,海外归国高级人才6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4292名。
近年来,学校承担省级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大学生改革创新项目110余项;是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程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单位;发表论文近520篇,其中国家级核心刊物20余篇,省部级刊物430余篇;独立编撰多部教材。
2022年,我校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奖项共计153项。其中,超级竞赛获得省级奖励12项;一级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31项、省级奖励59项;二级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16项、省级奖励4项;三级竞赛国家级奖励2项,省级奖励29项。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学理念提升和治理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改革、学生发展为着力点,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秉承“谨信博学、经世致用”的校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宗旨。开设了以工科为主,文、法、经、管、艺6大学科门类,3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与京、沪、广、苏、浙等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实习实训基地60余个。
学校注重国际化开放式教育。同美、英、加、澳、日、新、韩等国家的100余所学校,开展“1 2 1”、“2 2”、“1 3”等形式多样的本科双学位项目,以及“3 1 1”、“4 1”本升硕项目,是全国“十大阳光留学”基地。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在中国东北经济文化中心,辽宁省省会沈阳,有一方高技能人才的沃土,一个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她,就是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春去秋来,1.6万余名师生在这里朝夕相伴、教学相长,一代代青年才俊从这里走向社会,让梦想起航。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为己任,为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提供技术技能人才与智力支撑。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辽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单位、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优越,校园环境优美和谐。这片学子汇聚的育人沃土总占地面积609亩,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主校区占地面积528亩,建筑面积21.08万平方米,体育馆建筑面积5352平方米,实训室168个,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国家高职高专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2个,央财、省财重点支持实训基地6个,是辽宁职业院校师资、院校长培训基地,辽宁省出国劳务培训基地和沈阳百余家大中型企业和区、县(市)的员工培训基地。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门类齐全,教师队伍业务精湛。学院涵盖了二三产业十个专业大类63个专业。学院拥有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及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专业6个,国家机械类示范专业点2个,教育部仪器设备装备规范贯标示范专业1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2个,省品牌(示范)及教改试点专业20个,国家及省级精品课程24门。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07人,教授44人,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385人,占教师总数的54.46%。学院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级专业带头人8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0名,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学院师生获国家、省技能大赛奖项300余项,其中国家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0项,省技能大赛一等奖64项。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以支撑辽宁产业升级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科研,承担省市应用技术项目,综合科研实力位居辽宁省同类院校前列,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院与华晨宝马集团、德国博世集团、沈阳机床集团、沈阳鼓风机集团、米其林沈阳轮胎等200余家知名企业结成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实施全新职业教育项目。学院为沈阳中德产业园提供人才保障的中德学院采用“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将为辽沈经济发展输送更优质的高技能人才。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每一向度,都是倍受瞩目的魅力风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沈阳日报》、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相继报道我院发展建设的辉煌成果。“在创新中谋发展,在发展中创优质”,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全院师生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建设高水平现代化一流院校为己任,清晰描绘装备制造业的炫美蓝图,必将为高职教育的广阔发展致以非凡的力量,必将为加快实现新一轮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是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由贵州医科大学与贵州神奇集团合作举办的一所普通高等本科全日制教育的独立学院。学院现有笋子林、惠水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32亩,校舍面积共31.86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64万册,电子图书28.63万册。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7000人。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4万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为贵州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学院坚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形成了总体布局与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现设置有19个本科专业,形成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医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学院现设4个二级学院,12个教学单位。现有在职教职工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00余人,具有硕博学位占比38%,高级职称占比33%。 学院自创办之日起,一直奉行“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的办学理念,2001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神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贵州苗药工程技术中心、生殖医学研究中心、阿尔兹海默症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2020年,经第十七届中国科学家论坛批准,学院成立了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长年有3-5名院士驻站,指导开展生命健康及脑科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学院科研团队承担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20余个,发表高质量论文2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20余项,其中“胎盘组织及其提起物治疗阿尔兹海默症”、“鸡胚胎生长因子抗衰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荣获中国科技创新发明成果,为神奇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科研支撑。 学院采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签约数十个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学院投资建成了4个二级学院、19个本科专业的实习实训中心,100余个实验室,满足教学的需要。 2012年4月,学院顺利通过贵州省教育厅组织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学院获得了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6月,学院顺利通过了由贵州省民政厅组织的全省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在全省参评的近400个机构中名列前茅,被贵州省民政厅授予5a等级单位。 学院办学17年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重德尚学,维新育才”校训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依法办校,依法治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积极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四新”抓“四化”,服务贵州“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将我院建设成为有特色的省内一流民办普通本科高校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是北京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北京市团校。1986年,在北京市团校基础上成立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学院题写院名,学院开始正式举办全日制高等专科教育。1995年,学院开始试办高等职业教育。2008年,学院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确立为“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22年,学院成为由北京市教委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在六十多年的建设发展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来学校视察调研、现场办公、指导工作。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金鉴、汪家镠、李志坚同志先后担任学院院务指导委员会主任。学院始终坚持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共青团事业发展方向,为首都建设和发展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人文素养好、有一技之长、社会责任感强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3000人,成人教育学生800余人,共设六个二级学院、一个中心、一个继续教育学院和多个研究所,即青年工作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信息传媒艺术学院、现代管理学院(北京青年中科创新创业学院)、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分中心)、人文素质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北京职业教育与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学院与政府、企业、园所、机构共建产教融合发展基地200余个,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岗位实习实践需求。
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现有1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3个市级高职示范性专业和2 个市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市级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3个市级职业院校特色高水平实训基地。学院是北京市社工委委托的全市首家“北京市社会工作者培训基地”,北京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北京高职院校唯一的学前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招生院校,联合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成立“政务服务与基层治理学院”,是全国第一个订单式培养政务服务与基层治理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单位。获得多项市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和教育教学成果奖。学生参加全国及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屡次获奖,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连续四年获得一等奖。学院各专业紧贴首都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人才,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十年就业率平均达98%以上。
学院拥有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北京职业教育和人文北京研究中心3个市级所,同时还拥有一批校级所和院级所,形成了市、校、院三级科研管理体制。2013年获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基地。1999年正式创办《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更名为《北京青年研究》。近五年来,学院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共计20余项,在北京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青少年教育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层治理、高等职业教育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院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向多渠道、高层次发展。学院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学术机构开展交流合作,不断加强“留学北青”“中文 职业教育”“丝路工匠”等品牌教育项目建设,留学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成效突出,成功承办首届“丝路工匠”国际技能大赛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分赛,参加2021年、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学院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特色日益明显。
学院大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践育人成果丰硕。“燧石工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功入选北京市市级部门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等重大活动,组织学生参演学院原创团史音乐剧《燧石》,参加“金刺猬全国大学生戏剧节”“首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北京大学生音乐节”等大型比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赴延安、井冈山、西柏坡等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赴浙江、云南、河南、吉林等地开展主题调研社会实践活动,长期参与天安门地区、国家大剧院、北京国际马拉松大赛、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志愿服务工作,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学院办学设施完善。建立了覆盖各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共有各类校内实训室70个。现有多媒体教室35间。图书馆馆藏丰富、门类齐全,实现信息化管理,馆藏纸本图书55万余册,电子图书122万余册,电子期刊60万余册,学位论文570万余篇,中文纸质期刊近300种,电子数据库资源近20个,音视频资源32万余小时,能够满足全院师生教学科研的多方面需要。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以服务国家社会为己任,以促进教育发展为追求,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文化传承为使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已经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声誉和办学优势的北京市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将牢记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的殷切嘱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民心、民生是“最大的政治”的谆谆教诲,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面向首都党的青年工作、基层治理、高品质民生领域,培养造就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技术技能型先锋青年人才,努力建成青年政治特色鲜明、办学质量过硬、国际化水平较高的一流高等职业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长三角地区宜居花园城市,著名的“体育之乡”“教育之乡”“建筑之乡”“长寿之乡”——江苏省南通市。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前身是1960年创办的江苏省南通河运学校,1979年开始向海上运输专业教育转型,1989年更名为江苏省南通航运学校,1996年被确立为全国首批高职教学班试点学校,2000年升格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更为现名。航海工匠精神穿越时空,航海职业教育薪火相传。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航院人坚守著名教育家张謇先生的航海教育理念,以“自勉自奋 祈通中西”为校训,从这里奔赴海洋。
学校在国内高等职业院校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国家优质高职院校、首批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首批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首批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是全国航海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中国交通职业教育研究会职教分会理事长单位、江苏省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法人)单位、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理事长单位,在综合实力、就业质量、国际影响、服务贡献、教学资源、学生满意度等方面10余次荣膺“全国50强”,《2022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学校荣获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高职院校资源建设60所优势院校、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60所院校,是全国仅有的荣登四大榜单20所高职院校之一。
学校坚持“立足交通、服务地方、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定位,紧紧围绕“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航运强国”“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发展战略设置专业,以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输送高质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形成了“以水上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主体,陆上交通类专业和航空类专业为两翼,各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学校拥有国家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点1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专业4个、国家骨干专业9个、全国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3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专业2个,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独树一帜。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近1000亩,校舍建筑面积达36万多平方米。建有7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8个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6个南通市重点实验室;建有江苏省船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省市级科技服务机构10余个;建有37个校内实训基地、近300个校外实习就业基地;与企业合作共建有“海澜之舟”“长阳门”“长春门”3条生产性教学实习船。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3000人,设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运输管理与经济、交通工程、智能制造与信息、人文艺术等7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2个公共课教学单位,共开设专业42个。学校按照iso9001质量标准、国家海事局和挪威船级社质量管理规则等相关法规标准,建立并运行了教育质量体系、培训质量体系、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内控体系等4套质量管理体系,取得6份质量体系证书。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关于教学诊改的部署要求,构建形成特色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通过了省级现场复核,诊改案例《构建1234诊改运行长效机制,赋能双高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被评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诊改优秀典型案例”,入选全国典型案例汇编和江苏优秀案例集。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4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58人,高级职称人员比例43.89%,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比例达79.1%,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71.48%。学校拥有一大批高层次高职教育领军人才,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2021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1人、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7人,全国交通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5人,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3人,全国交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江苏工匠4人,江苏省交通运输系统教学名师18人,南通市高校教学名师12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高层次人才19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3人,江苏省技术能手13人,江苏省交通系统“100人才工程”人选等其他各级各类优秀人才70多人。拥有国家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培训基地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9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4个,江苏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江苏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学校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国家重大项目与工程,1人参加了亚丁湾护航,8人参加了国家南北极科考,2人参加南海岛礁吹填项目。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绩突出,牵头建成了国家教学资源库1个,参与建设国家教学资源库5个,牵头制定了轮机工程技术、水路运输安全管理、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等5个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简介和教学标准、4个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简介;拥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6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英文授课精品课程等29门;2014年、2018年,连续两届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是全国交通高职院校唯一的双冠王;2021年两部教材分别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一等奖、二等奖。
学校按照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和终身教育理念,构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融通、成人高等教育与短期培训结合的多形式、多规格、多层次的办学格局。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交通运输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南通培训基地”“中国海事服务中心南通培训基地”“江苏省航道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江苏省海员培训中心”“江苏省退役军人个性化培训承训基地”等培训机构(基地),年职业培训规模达2.6万人次。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约4000人,为社会在职人员和学校在校生提供高升专、专升本、专接本等多种学历提升通道。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深入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探索教育国际化的创新之路,是全球航海教育与培训联合会会员单位,6个专业实施留学生教育,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服务企业走出去,合作共建了“中新(南通)国际海事培训中心”跨境校企共同体实体,在缅甸、柬埔寨等国家建立了境外“鲁班工坊”,目前已和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交流关系。
学校积极实施“双向四段”“三层六段厂校一体”“虚实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努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国家“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就业质量高、就业对口率高,连续四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50强高校。五年来,航院学子在各类国赛、省赛上获一等奖60余项。2019年,在第五届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上斩获全国院校组团体总冠军;2021年,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荣获金奖;2022年,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上荣获金奖、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比赛获一等奖;2023年,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金奖。在人才培养创新方面,学校一直走在全国航海职业教育的最前列。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江苏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属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管理30强、江苏省省交通运输厅财务决算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等100多项全国、省市荣誉称号。
航院精神:同舟共济 勇立潮头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普通高职院校,是省政府规划的升本高校。学院地处郑州都市区、郑州航空港区、中原经济区三区叠加发展区域,郑汴一体化的中心,学院承担着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航空港区、郑州汽车工业园区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的任务。
办学30年来已有十万余名毕业生在全国各地工作着,很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界的领军人物,毕业生就业率连年接近100%。学院的办学事迹受到国家省市100多家新闻媒体的报道表扬,被誉为“技师、工程师、企业家的摇篮”,先后荣获“全国先进职业院校”、“全国职业指导先进院校”、“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院校”。学院多次被评为“省级办学先进单位”及郑州市“十佳院校”等荣誉称号,河南省高工委、省教育厅党组授予我院党委“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时任国家教育部长周济、河南省长郭庚茂、国家政协副主席王志珍到我院调研,对学院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学院千余亩花园般的校园,30余栋教学科研大楼,近万名在校生,620多名专兼职教师中教授、副教授、高讲、高工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60%以上,其中,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再加上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在我校任教的专家教授已组成了强大的师资队伍。
学院近亿元的各种先进教学设备,实验实训室81个,其中:“电工电子实训基地”、“ 数控实训基地”、“ 郑州海马校外实训基地”被评为省级示范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实验室”、“ 机电一体化实验室”、“ 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中心”被评为郑州市重点实验室。100多家国家大中型企业授牌授证书确立为人才培养输送基地和校企合作实验实习基地,确保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图书馆百万册图书,千兆校园网,校园无线wifi全覆盖,2500多台先进的计算机,为同学们学习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建有两个大型体育运动场、一座室内体育中心,足球场、网球场 、篮球场等。学生宿舍为标准四人间,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电脑桌、书柜、宽带等设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投资近千万元,建有60个标准化考场;校内机动车检测中心;校内工厂一家;汽车实训中心,基本实现以师带徒。
学院设置七系四部: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土木工程系、交通运输系、信息工程系、艺术设计系、经贸管理系、基础教学部、中专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现开设专业51个。2016年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被批准为“河南省品牌专业”;2016年省教育厅授予我院为“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院校”称号。
学院实施“专家治校”战略。外引内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学历层次,优化师资结构。努力构建集团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建具有专业特点的产教融合、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始终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始终把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急需人才作为工作重心。实行校企合作,厂门校门对接、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学生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办学特色。学院竭尽全力为祖国培养品德好,专业技术过硬,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目前学院正遵照河南省“十三五”规划精神,努力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培养所急需的高级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提高自身办学层次,为把学院办成一所现代化的本科高校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安美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西安美术学院建校于1949年,其前身为西北人民艺术学院二分部,1949年7月由山西临汾迁至西安市长安县,更名为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后历经西北艺术专科学校、西北美术专科学校等阶段,于1960年5月正式定名为西安美术学院,1994年学院整体迁至西安市雁塔区含光路南段。
西安美术学院自建校以来,广纳贤才、汇聚名师,立足卓绝的延安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理念,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创作了许多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为繁荣社会主义艺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影响。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美术学院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质量为生命、以繁荣文化为己任、秉承“艰苦创业,追求卓越”的精神,恪守“弘美厚德,借古开今”的校训,发挥地域优势,突出西部特色,率先将书法和民间美术纳入课堂教学,长期坚持并重视周秦汉唐历史文化、延安革命文艺、西北民族民间艺术、当代“长安画派”与“黄土画派”四大传统和绘画、书法、美术史论、中国民间美术“四大基础”教学,逐渐形成了基础雄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美术教育体系。
学院目前拥有雁塔校区、长安校区和临潼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80万平方米(其中雁塔校区15万平方米、长安校区60万平方米、临潼校区4万平方米)。
学院现有本科专业22个,设中国画学院、书法系、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工艺美术系、设计艺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服装系、跨媒体艺术系、美术史论系、影视动画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造型艺术部、艺术教育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共17个本科教学系(部)。设有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等教学机构。设有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美术与西部美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与研究中心”及“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机构”“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陕西省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其中“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美术与西部美术研究中心”在2019年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建设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院科普基地在2021年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评估中考核优秀,科普工作获得科学技术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表彰,荣获陕西省2022年优秀科普创作作品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中国传统美术与西部美术研究中心、红色美术传统文化传承中心、陕西省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融合研究中心加入陕西智库联盟,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绘画艺术创新研究中心加入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联盟。学院入选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知识产权局、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共同确定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规范管理试点工作高校名单。学院荣获2021年度陕西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学院12门课程首批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学院建有图书馆、西部美术馆、美术博物馆等机构。
学院现拥有美术学、设计学和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硕士授权单位(1981年)和第九批博士授权单位(2003年),2004年成为第一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1年获得三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分别获批为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同年学院被列入陕西省重点建设的十一所高水平、有特色大学行列。2014年,学院获批美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美术学、设计学和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分别获得a、b 和 b档的成绩,优秀率为33.3%,陕西省高校参评学科优秀率排名第二。2018年,三个一级学科均顺利通过教育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同年学院被陕西省列为“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美术学被列为“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学科”。截至2022年,学院招生专业22个,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
我院现有教职工851人,其中专任教师679人,教授71人,副教授175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5.27%,其中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3.11%。
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共7800余人。近年来,学院坚持内涵发展,重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中,共取得30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殊荣:学院连续三届15年共获得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刘文西荣获全国首届“百位名师奖”,杨晓阳荣获全国第三届“教学名师奖”。学院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研究基地和国家级示范教育基地(全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广电部西北动漫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
截至2022年,学院先后承担了120项国家级、教育部等研究项目,其中国家艺术基金75项,全国申报主体单位总立项数排名第一。获得国家社科基金21项,其中《百年美术作品中的人民性研究》获批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是中西部地区唯一一项美术类立项,是陕西省、学院零的突破。编写“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12部,国家级、省级优秀教材19部;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0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27项、普及奖2项。陕西省美术奖共计14项,荣誉奖1项、金奖3项,银奖4项、铜奖6项。截至2022年已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创作类奖1529人次。
学院承继华夏文脉,注重弘扬中华文化,展现国家意识,弘扬中国精神。近年来,充分展现陕西独特的文脉积淀及丝绸之路桥头堡的地缘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决策,通过大型国展、大型国际研讨会等各级各类活动加深互动和对话,在交流共融基础上坚持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成功举办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大型展览活动60余次,讲座130余场。承办“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九届全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油画、版画、水彩粉画)展”“教育部第三届全国艺术类院校哲学社会科学论坛暨八大美院科研工作联席会”等多项国家级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连续承办6届“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并多次获优秀组织奖。主办“工匠精神与当代设计”学术论坛,全国近500位专家学者莅临。承办教育部社科司“第三届全国艺术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发起《“一带一路”艺术联盟宣言》,国内60余所艺术院校近160位嘉宾与会,为历次国家级艺术院校哲社论坛之最。同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黄土画派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喜迎党的十九大心中有人民--刘文西百米长卷展”。时隔25年,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于中国美术馆举办“时代精神--西安美术学院作品展”,在高等美术院校中属首次,并在丝路沿线国家推广。2018年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美术馆举办“时代精神--西安美术学院作品展”,巩固“一带一路”创研成果,打造“丝路艺术桥头堡”创研高地。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扎根时代,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新时期美育使命,举办了“重塑艺术的美育功能”座谈会。推动创研工作响应国家号召,服务社会公益宣传,众志成城开展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作品创作,讴歌抗疫英雄时代精神,受到主流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通过专业媒体平台进行国际化传播,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反观 • 踔远——西安美术学院教师作品线上展”,用继承传统、锐意创新的艺术语言描绘新时代华彩篇章,向建党100周年献礼。2021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具有示范品牌效应的“艺术为人民——刘文西艺术大展”,累计参观人数达百万次,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学院在国际课程、境外访学、艺术家驻地、学生派出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与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美国哥伦布艺术与设计学院、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艺术大学、意大利naba米兰新美术学院、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等37所世界一流美术学院和艺术机构建立了正式的校际合作关系,包括:法国巴黎艺术城教师派出项目、英国巴斯斯帕大学本科生2 2学位联授项目、美国哥伦布艺术与设计学院本科生2 1 1学分互认项目、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硕士研究生1 1 1学位联授项目、意大利弗洛西诺内硕士研究生1 2学位联授项目、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研究生短期交换项目等。学院注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研究与交流交往,先后在塞尔维亚、波黑、老挝、乌兹别克斯坦等国举办学术作品展览。同时,境外艺术家也应邀来学院进行短期或长期艺术创作与教学交流活动,学院先后主办了“中国西安•国际版画工作室”、“流动的塑造--西安美术学院国际雕塑工作室”、“西安美术学院•国际公共艺术坊”、“中外美术学院院长论坛”、“西安国际数码艺术周”、“西安亚洲民间影像年度展”等丰富多元的国际大型展览活动,国际化办学步伐进一步加快。
学院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深挖陕西特有的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参与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项目建设,以高校、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院大力推动成果转化,近年来签订横向项目170余项,合同经费近3亿元,项目区域涵盖陕西、青海、山东、河南、广西等地区。学院先后承担了中国驻亚美尼亚使馆艺术品创作及馆舍新建工程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天津渤海轻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占地面积842亩,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在校生11000余人,教职工469人。2001年1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天津市第二轻工业学校、天津市第二轻工业局职工大学、天津市第二轻工业局干部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组建成立。2011年学院入驻海河教育园区。同年7月,天津市轻工职业技术学校、天津市轻工中等职业学校并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学校办学成绩显著,是国家级优秀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全国“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天津市“世界先进水平高职院校”、天津市首批跻身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单位、天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天津市职业教育创优赋能建设项目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担任中国轻工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成员单位、天津市模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天津市新能源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在高职院校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日益彰显。
学校秉承“修德育能,日见其功”的校训,以“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优势,紧贴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服务新动能发展和产业升级,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产教协同培养“德技并修 工匠精神”的时代新人。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艺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瑞士gf、喜马拉雅、浪潮、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建5个产业学院。目前开设33个高职专业和2个联合培养技能本科专业,建有7个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优质专业群,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光伏工程技术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大数据技术为市级高水平专业群,大数据与会计、造型艺术创意设计、智能控制、数字传播为校级特色专业群。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天津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天津市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发挥教师团队优势对口支援新疆、西藏9人。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参与建设8个,主持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市(省)级在线精品开放课程18门。自2008年以来,连续12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关赛项,2022年承办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碳中和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赛项。近十年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25项。
学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建立了“三级贯通式”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与瑞士gf、德国卡尔蔡司、西班牙歌美飒、三菱电梯、中国英利等世界知名或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校内实训中心13个,拥有校外实习基地194个。积极服务京津冀发展战略,牵头组建了京津冀模具现代职教集团、京津冀新能源现代职教集团、全国新能源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联盟、全国新能源与环保技术领域创新团队共同体。校企共建国内高职院校首个精密模具智能制造生产线并成立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国内首个由高职学院牵头建立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轻工业精密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多次获得中国模具行业最高奖项“精模奖”。
学校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开设思想政治类、专业技能类、创新创业类、文化艺术类、体育健身类等7类共86个学生社团,建立27个校内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成立轻职众创空间,连续两年被天津市教委认定为天津市a级(优秀)高校众创空间,打造了面向天津市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学生参加各项竞赛屡创佳绩,近五年400余人次在省部级及以上各类大赛中获奖,其中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铜奖3项。同时,学校以人为本,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建立智慧学工“一站式”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奖助学金体系,在国家奖学金、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还设有校内奖助学金、德国菲尼克斯奖学金、lg奖学金、瑞士gf奖学金、英利奖学金等7个知名企业奖学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近年来就业率95%以上,在天津高职院校排名前列,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学校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平台,与新西兰、德国、瑞士、瑞典、英国、美国、韩国、印度等国家教育机构、高校或国际知名企业建立国际合作关系,开展师生交流、合作办学、师资培训、学术文化交流。自2016年开始,牵头建设印度鲁班工坊1个、埃及鲁班工坊2个,实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的重大突破,埃及鲁班工坊项目被列入埃及教育与技术教育部发布的(te2.0方案)中的“卓越基地”试点。学校加入“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应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邀请共同发起成立中非职业教育联合会、金砖国家职业教育联盟。牵头成立国内职教领域唯一的“非洲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走进非洲”,助力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提质升级,形成研究成果《中非职业教育合作研究》专著,并在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平行论坛中非职业教育合作与发展论坛发布。主持完成了高职领域首个鲁班工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一带一路”视域下海外鲁班工坊建设的标准化模式研究》,出版了全国高职院校首本鲁班工坊研究著作《鲁班工坊建设的标准化模式研究与实践》。2018年学校建成全国唯一的鲁班工坊建设·体验馆,全面展示了鲁班工坊建设历程与成果,接待6万余人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教育部领导、外交部领导以及多国驻华使节的肯定。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举办,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共建的公办高等职业学院,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学校秉承“至诚至公、精业乐业”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办校、创新兴校”的办学理念,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取得了丰富的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成果。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湖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湖南省唯一获批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高等院校。学校先后荣获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推动机构、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高职高专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占地面积860亩,建筑面积26万多平方米,有雨花校区、天心校区两个校区。
学校立足湖南,对接轻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高职专科办学层次为主体,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面向全国22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生14000多人。学校2015年起与湖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生,与多所国家级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联合办学。学校设有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湘瓷学院)、智能装备技术学院、商学院、药学院、人文与音乐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形成了以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室内艺术设计3个“楚怡”高水平专业群为重点,以移动商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药学3个校内重点专业群为支撑的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教职工738名,其中专任教师596人。专任教师中有双师素质教师475人,教授、研究员等37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150人,硕士以上学位人员425人,省级学科(专业)带头人9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35名,教育部及湖南省国内访问学者36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4名。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支、省级专业教学团队8支。
学校建有1个国家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门国家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4个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1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专业,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6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名师空间项目课程,12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个省级中高职衔接项目。学校建有校内实训室150个,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262个,完全能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学校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牵头组建了湖南轻工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是中国轻工联合会会员单位、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智能应用与服务分会副主任单位、全国轻工大家居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机械行业先进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全国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西藏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基地共建领导小组副组长单位、湖南省陶瓷艺术家协会主席单位、湖南省皮革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及秘书长单位、湖南省物联网学会秘书长单位、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高职ai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高职电子商务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高职英语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长沙移动互联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学校与浙江嘉兴产业园区、湖南轻工产业园、长沙软件园、长沙天心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华为、中兴通讯、京东、天猫、tcl、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东软、中南传媒、老百姓大药房等160余家知名企业园区和大中型企业深度合作,为学生实习实训与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近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8项。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7项,省级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通过省级社会科学成果鉴定2项。教师共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立项课题351项,横向应用课题170项,获得专利425项,公开发表论文3706篇(其中被sci、ei、cscd、cssci收录102篇),出版专著88部,教材423本。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先后与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印度、泰国等多个国家的十多所大学合作交流。近年来,先后组织200多名教师赴境外院校访学、培训,选送60多名毕业生赴境外合作高校留学深造。
学校充分利用专业和人才优势,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教育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是湖南省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省级培训基地和中华职业教育社全国温暖工程农民转移培训基地,已累计免费培训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村级带头人和创业致富带头人2万余人,为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年农民转移就业先进单位”“全国实施温暖工程先进单位”“湖南省扶贫办‘雨露计划’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一路筚路蓝缕、弦歌不辍,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先后得到了刘延东、孙春兰、回良玉、成思危、陈昌智、张榕明、马培华、郝明金、辜胜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肯定。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立足湖南、服务轻工”的办学定位,根植轻工产业,紧跟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湖南领先、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高等职业学院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