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被誉为“黄河明珠、文化圣地、天鹅之城”的三门峡市,是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豫西师范学校(始建于1946年)、三门峡工学院(始建于1996年)和三门峡广播电视大学(始建于1986年)合并基础上成立...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398-2183558,0398-2183559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特色(双一流/985/211等)
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学校排名
29名
校友会高职ⅰ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武汉文理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武汉文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创办于2002年,由原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转设而来,学校主校区位于长江之滨、滠水湖畔的长江新区核心区,现有在校学生近15000人。
学校以“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高校”为目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办人民满意的大学;自创建以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数万名各类专业人才。学校现开设有46个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其中,金融学专业为湖北省独立学院重点培育专业,英语专业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化学”“中国文化概论(英)”“市场营销学”“视频制作与剪辑”“基础护理学”“新闻摄影”“广告创意与策划”“品牌形象策划”“新媒体广告”“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被列为“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被评为“湖北省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人文艺术学院被评为“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医学院护理系、政法学院法学系被评为“武汉市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学校设有国际交流中心,与国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
依托创办方武汉和润联合体多年持续投入,学校不断加强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建有无损检测实验室、mri核磁共振实验室、ct实验室、人体标本综合实验室和工程综合训练中心,教学科研设备和馆藏图书能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学校现有专兼任教师778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近30%,双师型教师占比25%。教师中既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政府专项津贴专家,也有“双一流”高校毕业博士,美、英、法、德、澳、韩等海外留学背景教师和资深外教。
近年来,学校坚持“区域性、应用型、特色化”的办学定位,在无损检测和医疗健康等专业领域不断凝练办学特色,努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依托中科院、华中科技大学等科研力量,学校在国内无损检测专业方向产学研一体化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并与中科创新、南京华中检测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对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帮助学生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目标。作为武汉地区民办高校中医学教育办学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多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已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学校2023届护理学专业毕业生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98.7%(国家平均通过率36%),已连续多年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五年我校平均通过率为98.2%);对口就业率达92%(其中在三级甲等医院就业率达到69.74%)。2023年,学校被湖北教育考试网评选为“2023年度最受关注本科院校”。根据2024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武汉文理学院位列校友会2024中国区域一流民办大学排名ⅱ类榜首。
学校以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obe(成果导向教育)为理念,坚持“学生中心”和“教学中心”,走“文理融通、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努力构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学校先后与北京中软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东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贝未来教育集团、武汉金石兴机器人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成立有“武汉文理学院数字化无损检测创新研究院”和“武汉文理学院转化医学研究所”,并创办“武汉文理学院中软国际大数据”“武汉文理学院智能制造”“武汉文理学院中贝未来”等产业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办了定向培养特色班,为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让优秀的老师培养更优秀的学生,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作为一所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我们热忱欢迎志存高远的莘莘学子来我校学习深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全国首批国家批准成立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是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院校。
学校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8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4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实训基地2个;柳州市级千万元实训基地2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专科生1.6万余人。学校入选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典型案例,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6人,“八桂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支,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8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个,全国模范教师1个,全国优秀教师2个,全国十佳创新创业导师1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先模创新工作室3个,校级优秀人才工作室30个;广西优秀高技能人才1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6人,广西民间工艺大师1人,“广西技术能手”11人次,“龙城技术能手”9人次,柳州市拔尖人才6人次,柳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4人次,柳州市“个十百人才工程”人选9人次;1位教师评为享受柳州市特殊津贴名师。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财经与物流管理学院、贸易与旅游管理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共54个专业(不含专业方向)。现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6个,“创新行动计划”国家骨干专业6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1 x”证书制度试点2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教学成果7项;国家级教材建设一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备选库)建设1个,参与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6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15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级精品专业1个,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4个;自治区精品课程27门,主持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
学校是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机电项目)培训基地,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智造铸造行业教育培训基地、广西中职、高职学校教师培训基地、广西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广西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试点单位、广西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柳州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柳州市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先后荣获全国青工技能鉴定示范单位、全国机械行业职教系统能力评价工作先进集体、广西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广西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面向社会开展中级工、高级工以及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认定26个工种。年开展各类社会培训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超过4万人次。同时,主动为企业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服务。
学校深化国际化办学,积极搭建平台,与英国、德国、美国等18个国家与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引入国际先进标准及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教育部-dmg ms数控专业领域合作项目、fanuc数控系统应用技术中心项目、德国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项目,通过与国际型企业共建上汽大众广西培训中心、柳工-柳职院全球客户体验中心、上汽通用五菱海外客户培训中心等引入国际型企业标准;通过与德国工商大会合作共建柳州市德国ahk职业培训中心,通过实施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sgave),与英国瑞尔公司、欧洲侍酒师学校、美国饭店协会学院等合作,引入不同专业标准及德国双元制、英国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专业内涵建设不断升级。2019年,学校与沙特卡坦尼集团、柳工集团共建沙特卡坦尼学院,2021年与柳工、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合作,共同以“中国标准”培养国际工匠,成为全国工程机械专业领域首个实现标准及资源国际有偿输出的高职院校。
学校牵头联合地方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共建广西汽车产业职业教育集团,成为广西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与广西汽车集团联合建立“青年创新实践基地”,与上汽通用五菱联合建立“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基地”与“新能源汽车培训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储备。先后与广西汽车城柳东新区联合组建柳州市协同创新研究院,建设柳州市蔡鹤皋机器人院士工作站,建成广西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与广西汽车城柳东新区、市工信局、世界500企业、国内500强企业联合组建柳州市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培育基地和abb工业机器人培训中心。
学校积极开展双主体办学。与企业共建中兴通讯信息学院、华育中航学院、恒企管理会计学院、百捷互联网学院和尚云客软件工程学院,校企一体化育人,推动校企深度交融,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先后成立“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智能云财税产业学院”“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学院”“直播电商产业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7个产业学院。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 获批广西首批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
学校率先引进美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率先制定职教版的卓越绩效质量评价标准,大幅提升现代化管理质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家长、政府等)满意度和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学校获评2019年度第六届柳州市市长质量奖。
学校在广西高校首设“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实现24小时响应、全方位覆盖。引入crp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建立云计算中心和智慧校园,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学校连续22年被评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突出)单位”。培养出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丘柳滨,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获得者袁茵,全国优秀教师甘达淅,“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梁华、房九林,奋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工程师陆利雁,投身南极科考的技术专家韦勇豪,广西“最美导游”黄杰,柳钢化学分析技能专家、广西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黄芝敏,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获得者肖杰夫,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银奖并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亲切接见的黄浩等一大批典型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贡献着柳职学子的智慧,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
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工技能鉴定示范单位(广西高校唯一)、全国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以“匠心文化”品牌项目获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广西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广西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广西高校唯一)、广西优秀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广西高校唯一)、广西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西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文明校园。
学校秉承“让学生成为企业的首选”的使命和“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价值观,深入实施“党建引领,聚力‘双高’,彰显特色,建成国内一流高职名校”的发展战略,不断向“成为受人尊重的高职名校”的愿景奋力迈进,为世界职教贡献“柳职智慧”。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是一所专科层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是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目前,学院拥有威海、淄博两个校区,总占地1043亩,校舍面积27万平方米,在校生1.67万余人,教职员工800余人,其中,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名、省级优秀教师1名,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6个、省级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3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4个。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院紧紧围绕“药品、食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及健康养老”产业链,聚焦医养健康产业人才需求,设置药学系、制药工程系、质量管理系、中药系、医疗器械系、食品系、健康管理系和数字信息系等8个院系,校地校企共建“高新学院”“威高学院”“鲁南制药学院”“漱玉商学院”和“制药工程产业学院”,开设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药物制剂技术、药学、中药学、护理、药品经营与管理、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医学检验、化妆品经营与管理等37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技能型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9个,省高水平专业群3个,省品牌专业群3个,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师生先后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技能大赛、“挑战杯”、“互联网 ”等赛事中取得重大突破。
学院始终坚持“为药品食品事业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办学宗旨,秉承“为民、精诚、日思、日进”的校训,注重内涵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累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0万余人,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多年来始终供不应求,许多已经成为全省医养健康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和中坚力量。学院积极发挥人才聚集优势,不断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与20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开展订单班培养,探索产学研新机制、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近两年,荣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立项省级及以上课题70多项,省市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0多项,科研到账经费突破1000多万元。学院设有省级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省委党校(市场监管)分校教学点、省执业药师培训点,是教育部制药工程、医疗器械、药品经营与管理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科普基地、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实训基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威海市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人才交流培养基地,建立了省市县乡四级监管人员培训体系,年均开展学历提升、业务能力培训30余期,社会服务到账经费突破1000多万元,同时精准对接中小微企业,大力服务新时期产业工人终身教育,为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和市场监管工作作出了较大贡献。
近年来,学院积极推进开放办学,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与德国格拉健康应用技术大学、新西兰奥拉克技术学院、韩国西原大学、韩国圆光科技大学、日本京都西山短期大学、日本yic集团、日本介护事业联合会、泰国博仁大学等10余所国(境)外院校企业签订友好合作协议,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定期选送教师、学生赴友好院校进行短期研习和留学教育。
在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管局和威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持续强化内涵建设,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牵头成立全国药品行业和全国医疗装备技术服务行业2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先后获得“教育部示范性职教集团”“科技部国家众创空间”“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业30强”“省级创新创业学院”“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山东省文明校园”“毕业生最受用人单位认可高校”“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等荣誉称号。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政策措施。山东省作为全国重要的食品药品生产大省、流通大省、消费大省和人口大省,食品、医药和医疗器械工业产值均位居全国前列,医养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山东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规模大、从业人员多,药品食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行业人才培养责任重大。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更好地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服务全省市场监管工作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隶属于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是一所轨道交通行业特色鲜明、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整合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和原石家庄铁路司机学校优质资源,成立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确立了以全日制大中专在校生教育为主体,以成人教育、技能鉴定、职业技能培训为辅助,以校产集团引领校企深度融合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构建了中、高职教育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直通车”和技师、高级技师、中专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沟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办学规模达3万余人。
办学资源
学院现有5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千亩,建筑面积31万余平方米,教职工700余名,副高级以上职称200余人。内设机构28个,其中党政管理机构10个、教学机构10个、教辅机构5个,群团机构2个,二级单位1个。现有铁道运输、铁道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机电工程、管理工程等专业系和航空学院,开设专业40余个。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全国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铁道机车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建设专业。作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河北省“1 x”证书制度试点牵头学校,学院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两项大奖,获批教育部12个“1 x”证书试点,成立“毛泽东号”机车司机长刘钰峰技能大师工作室,承担河北省铁路运输类青年教师跟岗访学培训项目。
招生就业
学院目前全日制招生录取范围覆盖到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与各铁路局集团公司、铁路工程局、中车公司等央企、国企,各城市轨道公司以及近百家地方大型国有、民营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z6尊龙平台的人才招聘关系。大力推进“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建设,广泛开展与德国比勒费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办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3 2”国际班、马来西亚沙巴大学交换生等国际交流项目。每年来校招聘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超过毕业生数,学生就业率稳居在96%以上,呈现出“入口旺、出口畅”的良好态势。
办学优势
学院行业办学历史悠久,职业教育特色鲜明,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类专业技术人员和机车驾驶员培训基地、北京铁路局客运培训基地和调度员培训基地、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教学中心;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铁路特有工种鉴定站,是交通部轨道列车司机职业技能鉴定站,河北省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河北省铁道学会支撑单位;学院成功承办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车站值班员竞赛,中国铁路总公司调度职业技能竞赛,数控、电气装置、焊接、“5g mr”资源开发、vr技术应用等多项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河北省选拔赛和《中国大能手》(第二季)华北赛区海选启动仪式,圆满完成北京至拉萨首批旅客列车乘务人员岗前培训任务,彰显行业影响力。
实训基地
学院建有目前全国唯一的由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和河北省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示范项目——河北省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新设雄安公共实训基地,全力打造集“培训实训、技能鉴定、技能比武、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师资培训、学术交流、创业孵化”等多位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平台。该基地将建成为“立足省会、服务全省、辐射华北”的“公共性、公益性、特色型、生产型”河北省龙头基地。同时,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中国铁路北京、太原、济南局集团公司,北京、天津、石家庄轨道公司等单位共建北京动车段、石家庄车辆段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开创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格局。
育人成果
七十多年来,学院为铁路和社会培养了十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很多优秀毕业生走上领导岗位,成为中国铁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近年来,学院学子在全国铁道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大赛、数控技能大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应用设计大赛等众多知名赛事中摘金夺银、硕果累累,在中国技能大赛——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斩获国奖殊荣,以沉甸甸的奖牌书写着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奋进之笔”。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创建于 2001 年,坐落于浦东航空港与洋山深水港之间,毗邻上海新建的东方枢纽,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是营利性民办高校,全称为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有限公司。学校现有在校生8000 余人,是上海市办学规模最大的民办高职院校之一。
学校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适应国家改革开放,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地区,以培养语言类应用型人才和涉外服务复合型人才为主,为国际化城市上海现代服务业培养“外语见长、职业能力突出”的一线优秀复合型人才。学校特色鲜明,
已成为国际化、开放性,中外文化交融,集学科知识、职业能力和道德品德于一体的育人摇篮。
学校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完善,拥有教学楼、实训楼、标准化运动场、多功能体育馆、图书馆等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建成了覆盖全校的校园网、闭路电视、广播电台等信息化系统,学生公寓、餐厅等生活设施条件优良。学校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外语情景实训基地,建有国际商贸实训基地、文秘综合实训基地等 4 个市级实训高地,在市政府扶持资金支持下建成注重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傅雷生平陈列馆“疾风迅雨廔”、中韩文化交流史料馆,并建立了 43 个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和 88 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 500 余人。 副教授及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25% 以上。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70% 以上,外籍教师 20 余人,留学归国教师 30 余人。获上海市教学名师奖 2 人,上海市高校育才奖 10 人,上海市级教学团队 7 个。适应上海国际化都市建设对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需求,学校开设英、日、德、法、韩、俄、西班牙等 7 个语种及商务、文法、机电信息及艺术设计类 38 个专业(含方向),面向全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招生,招生规模和报到率稳居上海民办高校前茅。
学校坚持“基础适度,以德为本,外语见长,突出技能”的育人方针,紧紧围绕上海市产业企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积极探索“外语平台 职业技能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语言类专业围绕“打好基础、听说领先、考证考级、注重应用”的指导方针,非语言类专业突出“能力本位、任务引领、产教融合、双证融通”的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外语应用能力 职业岗位技能”的人才培养特色,不断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四合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选择,每年有超过 30% 的毕业生通过国内外专升本到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学校获得上海市“085 工程”重点专业 5 个、上海市一流专业群 1 个、市级教学成果奖 8 项、精品课程 10 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 5 门,12 个校企合作专业技师学院项目。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社会输送了 46000 余名高素质技能职业人才,毕业生广受人才市场青睐,就业签约率连年保持上海民办高校第一名,居全市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具有招收国际留学生资质,与 18 个国家和地区共计 86 所国外高校开展了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1000 多名学生通过学校搭建的国际交流平台及国际预科项目出国深造。学校承办了近 20 批国家商务部援助发展中国家财政官员培训项目,来自 30 个国家的 400 余人来校接受培训,多个上海市高校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获批资金支持,开展了澳大利亚游学、德国“f u”培训、美国带薪实习、新加坡留学实习项目等中外合作项目,每年有超过 200 名同学受助分批到美、德、日、澳大利亚等国出国学习、培训、实习,成为上海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排头兵。
学校秉承“明德至善、融通中外”校训,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服务国家,回报社会”办学理念,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规范办学,是上海市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上海市高等职业院校优质校建设单位,获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及复评“优秀”等级,并先后获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文明校园、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现在,学校正在积极创造条件提升办学层次和质量,努力创建一所高水平、有特色的职业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苏州吴中区上方山下,石湖之畔,是2003年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市属公办高职院校,是国家首批“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前身可追溯到成立于1946年9月的江苏省立苏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是苏州最早建立的工科类职业技术学校之一。
学校2015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验收,2018年入选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单位,2021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向阳而生、精工笃行”校训和“我在乎你”学院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占地614余亩,建筑总面积21余万平方,现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密制造学院(原精密制造工程系)、智能装备学院(原机电工程系)、集成电路与通信学院(原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人工智能学院(原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原经贸管理系)、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原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原国际教育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原汽车工程系)、体育部10个教学单位,开设专业38个,在校生9400余名,在职教职工500余名。学校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教育部数字化校园试点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绿色校园、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江苏省体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学生资助绩效考核优秀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考核优秀单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快优化师资结构。全面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发展机制,激发人才活力。现有高级职称教职工159名,专任教师410名,专业教师283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三层次人才9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4名。专业教师队伍中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达92%,双师素质教师占比91%。入选国家首批、第三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6个、江苏省高校优秀哲社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江苏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
学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国家高水平专业群1个(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和全国示范专业2个,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4个,“3 2”高本衔接专业2个、“4 0”职教本科专业2个。实施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要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三对接”人才培养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获批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精品在线课程3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获评国家教材建设奖一等奖1项、国家规划教材12本。
学校推进三全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坚持德技并修,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近5年,培养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4名、江苏省最美职教生5名、入围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5名。学生斩获各类技能、创新竞赛奖项400余项,其中国际赛金牌2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0项,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35项、一等奖40项,全省毕业设计评优获奖37项、一等奖11项。招生范围扩大至29个省份,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人才资源。
学校稳步提高科技创新,提升社会服务水平。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开展技术研发与应用服务。坚持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协同推进。现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研究基地)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服务平台)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0项;授权发明专利76项,实用新型专利408项,科技成果转化145项。
学校扎实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持续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模式,打造“四位一体”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020年学校牵头苏州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申报并成功入选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2021年学校牵头组建苏州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联合体。成立苏州首个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学校获评苏州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优秀单位,入选工信部“先进半导体专精特新产业学院”。4个校级企业学院获评苏州市优秀企业学院。立足服务地方企业,打造校企合作品牌项目,入选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8家。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拓展对外发展空间。“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基地”“工业物联网基地”获批教育部“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项目。入选江苏省“十四五”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培育)专业1个。师生参加“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30多项,获得金牌(金奖)2项、总决赛一等奖10项。1200余名学生获得国际职业资格认证证书。与俄罗斯、越南等高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开展线上线下双向合作交流。携手本地企业开展职业培训,加快落实海外培训基地建设。
学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更加关注学生成长,更加关注教师发展,更加关注内涵建设,更加关注精准管理,更加关注办学效益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以第二批国家“双高”建设申报为新的契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杭州钱塘江畔,是浙江省唯一一所公办建设类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浙江省建筑工业学校,2002年1月,经浙江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办学60多年来,学校先后被确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专业群a类)、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首批100所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首批“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校、全国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典型60强、全国职业教育育人成效50强、全国职业教育服务贡献50强、浙江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浙江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浙江省高校文化校园建设试点单位,连续8年获得省教育厅教学业绩考核a级,为建设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各类人才6万余名,是建设行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
学校现有杭州萧山、学院路和绍兴上虞三个校区,共占地1000余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800余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16500余万元,各类纸质图书99万余册、电子图书96万余册。学校建有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5个浙江省“十三五”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0余个中外合作实训基地、各类实验实训室108个;建有各类校外实习基地763家,其中省级示范性校外基地52家,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128家。学校为中央财政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类高职师资华东片培训中心和浙江省建造师资格注册培训机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房地产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浙江省高职高专建设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浙江省建设职业教育集团的理事长和秘书长单位等。
学校发挥特色优势,推动专业内涵建设与发展。目前设有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造价学院、建筑设备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管理与信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士官学院、建筑一体化学院、继续教育学院9个二级学院,以及基础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信息技术中心、教学评价与质量监控中心、实验实训中心。开设28个专业,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a类)1个,国家骨干专业6个,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央财政支持专业4个,国家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
学校坚持师资培养和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现有双师型教师437人,硕、博546人。1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3名教师获得浙江省省级优秀教师称号、4名教师获得浙江省省级教学名师称号、2名教师获得浙江省省级教坛新秀称号、1名教师获得浙江省第六届师德先进个人称号、1名教师获得浙江省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称号、15名教师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8名教师入选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15名教师列入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08名教师取得了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等国家级注册执业资格;拥有2支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支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级双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
学校注重教学质量提升,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现有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级教材奖1项,编写出版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及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教材等110余本。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4项、厅级科研项目536项,获授权专利430项,出版专著38部;成立校企研发中心27家,其中省级研发中心6家,市级研发中心7家;师生参与编写工法60余部,其中国家级工法2部、省级工法18部。学校还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建设科技一等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各类奖项25项。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多元合作开放办学宗旨。携手名企,持续推进联合办学、联合育人的“1 1”校企合作学院,共与7家企业开办合作学院;依托行业,创新实践“1 1 x”办学模式,共成立9家行业联合学院;校企共同试点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与浙江南都房地产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风华城市服务学院”,与绍兴市上虞区e游小镇管理委会共建e游产业学院;立足专业,积极探索工程造价、楼宇智能、园林工程、城市信息化、现代文秘、农污治理6家“1 x”专业一体化发展联盟。学校《共建e游产业学院,共构特色小镇人才生态链,打造校镇融合示范窗口》案例成功入选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学校持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主动参与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力推进中外交流合作,形成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有成效的办学国际化格局,与美国贝茨技术学院合作成立贝茨工程师学院,与加拿大罗耶斯特文理学院合作举办建筑工程技术(国际工程方向)等共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菲律宾八打雁州立大学合作设立菲律宾首个丝路学院,与菲律宾唐•博斯科大学、菲律宾浙江总商会、马来西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签约共建建筑职业教育联盟,开设23门双语课程和29门国际元素微课程,为马来西亚、卢旺达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中文 职业技能”培训,受到了各国政校行企的一致认可。中菲丝路学院作为唯一中菲项目入选(2018-2021)中国-东盟教育特色合作项目优秀案例汇编。
学校坚持社会服务,持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成立继续教育学院和浙江省建筑业现代化产业学院,立足建设行业,坚持以服务行业、企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和专业继续教育需求为导向,形成了建设产业工人从入岗、转岗到技能提升、职称晋升的职业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通道。年培训各类各级建设行业人员超3万人、年承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超2万人。
学校坚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素质养成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塑造校园品牌文化,拥有鲁班文化、心育文化、定向体育文化3个省级高校校园文化品牌,“鲁班文化”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学生舞蹈作品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大艺展”一等奖、学生科技作品连续两届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挑战杯”竞赛特等奖,连续三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荣誉;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等国家级活动;创建了57个学生社团,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园,拥有创业孵化项目19个。近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省部级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等各类奖项达270余项。连续三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融天下建设与心、担建设天下于肩”。学校将紧贴建设行业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树人立校、质量兴校、专业名校、人才强校、合作活校、服务优校、文化铸校、科学治校八大计划,弘扬“敢亮剑、志筑强”的建院精神,深化综合改革,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努力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广州土木水利工程学校,1999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8年12月学校由广东省水利厅划归广东省教育厅管理。
学校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全国优质水利高职院校、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是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先后入选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副理事长单位)、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22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治理体系典型院校50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首批全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100强、2022年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典型院校。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节能型示范高校、广东省节水型高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集体等荣誉称号,获评“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单位”1个、广东省“三型”党支部2个、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
学校现有广州天河、从化两个校区,设有水利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市政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自动化与信息技术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建筑环境与设计学院、外语外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等15个教学单位,占地面积约1500亩,图书218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6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万余人,教职工700余人。
学校打造名师名家、行业名匠引领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占比88%以上。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00余人。我校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1人、“全国水利职教名师”12人;荣获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南粤楷模”1人、“南粤优秀教师”5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广东省技术能手”1人、“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领军人才”5人、“省级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36人。荣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1人受聘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当选教育部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当选新一届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职业院校教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办学之路,紧密对接广东省现代水利、电力等重点行业和智能制造、先进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形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供用电技术等10个专业群。目前招生专业46个,在建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主持建成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央财支持专业2个,全国优质水利专业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7个,省一类品牌专业6个、二类品牌专业8个、省重点专业3个。高本衔接试点专业1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4个。获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2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 4 本、水利行业规划教材共29本,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7项。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产教融合、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紧密合作,校企共建北控水务学院、环境艺术产业 学院、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产业学院、智慧水利产业学院、泰迪数据智能产业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9个,校企共建省级高职教育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1个。学校入选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近三年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71项、在全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奖268项,技能竞赛专业覆盖率100%。
学校毕业生实践能力强、行业品质优、岗位适应快,就业网络主要辐射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毕业去向落实率超96%,专业对口率约90%。获得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5个,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核心指标均稳中有升,部分指标超过“双高”学校平均水平。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和薪酬稳居全省前列,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七十年来,学校培养了11万多名毕业生,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升级工程。1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示范课。实践体系持续深化丰富,设创客空间18个、众创空间1个、就业创业e站1个、创客协会活动中心1个、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10个,创新创业活动年度覆盖面达100%。截至2023年5月,新增入驻创业团队13家,新增注册企业6家。众创空间被评为广州市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学院获“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集体”称号,学校被评为首批全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双百强”单位。
学校立足水利水电行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和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积极进行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开展职业培训。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覆盖学校所有专业及专业群,建成省级平台6个、协同发展中心1个、校级平台33个。近三年师生获得专利授权3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技术90余项,承接科技纵、横向课题及技术服务项目600余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2020年入榜广东省“专科高校创新能力榜前10位”。
学校是水利部“水利干部培训机构”、“水利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广东省水利人才教育基地、海南省水务人才教育基地、广东省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机构、广东省特种作业人员理论及实际操作考试点、教育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工作参与单位、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从化区“社区学校”,年均培训量近16万人日。 联合企业开发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个;获批1 x证书制度试点20个,覆盖了36个专业。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打造水电特色国际联合培养品牌。先后与美国杰克逊学院、澳大利亚霍姆斯格兰政府理工学院、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美国贝佛学院、印尼stekom学校等50余所境外院校开展合作。成立广东省首家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开展合作办学专业16个,组织中外教师联合开发国际认可专业标准7个、课程标准9门、中外合编教材10本,累计招收国际学生216人。牵头成立华南“一带一路”职业教育水利电力联盟,建设坦桑尼亚鲁班工坊及坦桑尼亚大禹学院等9个境外办学机构。荣获“2015年度广东省高等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2018-2020年蝉联“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荣获2022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品牌项目贡献奖”。
七秩新征程,奋斗再扬帆。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广东路径的水院之路,在我省坚持以制造业当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开创新格局、展示新作为、做出新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历史沿革】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天津铁路工程学校和天津铁路分局职工培训中心,其中天津铁路工程学校建于1951年,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1958年至1962年,曾改制为专科层次的天津铁路学院;天津铁路分局职工培训中心于2000年由原天津铁路成人中专学校和天津铁路运输技工学校合并,天津铁路成人中专学校建于1953年,是国家级重点成人专业学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献记载为“中国职工教育的代表”,天津铁路运输技工学校建于1986年,为首批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
2004年9月,在铁路系统进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中,天津铁路工程学校和天津铁路分局职工培训中心被同时移交天津市,隶属于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天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适应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需求,2004年12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5月通过教育部备案并同年开始招生,2005年8月天津市政府批复成立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核心职能】学院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以轨道交通专业为特色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培育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院现设有铁道工程学院、铁道运输学院、铁道电信学院、铁道动力学院、铁道建筑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举办高速铁道工程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动车组检修技术、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等30个专业。
学院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单位;中国职教学会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通信工业协会轨道交通产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国铁路总公司高速铁路技术培训基地;坦赞铁路高级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硕士)培养基地。
【办学理念】学院坚持“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为纲,以全面从严治党为魂,以立德树人为本,以思想建设促进政治建设,以制度建设保障政治建设,以问题导向引领内涵提升”的新时期党建工作思路,秉承“崇德、尚能”校训和“团结、勤奋、严谨、文明”校风,传承“我以学院为荣、学院以我为傲”的优良传统,遵循“文化引领、质量立校、内涵建设、校企融合、特色发展”的发展理念,坚持“建国际品牌、树国内名牌”的发展思路,弘扬“精神抖擞、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新时代铁院精神,厚植“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以高质量发展项目和高水平创新成果论业绩”的价值观和人才观,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条件】学院现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19.2亩、建筑面积8.71万㎡。主校区坐落在河北区建昌道21号,占地184.05亩,建筑面积7.12万㎡;南校区位于河北区金钟河大街232号,占地35.15亩,建筑面积1.59万㎡。学院建有实验实训室105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5亿元。
【教学科研】学院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己任,确立了“依托行业、工学结合、以岗导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开办专业30个。其中,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被教育部授予全国级示范专业,铁道信号自动控制等10个专业被确定为天津市示范专业。提升办学层次,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合作开设本科专业2个。
学院紧跟行业发展需求,主动适应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需要,形成以铁道信号自动控制和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2大市级高水平专业群为引领,6大专业群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深化“三教改革”,组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开发工作手册式、活页式等新形态教材,获批“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5本,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二等奖1本;建设项目化课程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成功申报15个“1 x”证书制度试点。学院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天津市特等奖,教师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指导学生连续两年夺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轨道信号控制赛项一等奖。
【招生就业】学院坚持高端化合作、高水平培养、高质量就业,推动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助力产业升级和就业创业,成绩斐然。近五年,学院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由94.9%上升至97.3%,提升了2.4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位居天津市首位,签约率由75.6%上升至81%,专业对口率稳定在75%左右,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8%。学院就业工作案例入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百强,“就好业进铁院”的口碑已经形成。
出口畅带动进口旺,近年来,学院年均录取新生3000人左右,一志愿率均在90%以上,在校生规模由8544人增加到10295人,招生质量在天津市高职院校中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积极响应国家“百万扩招”政策,招收退伍军人、新型农民工等2087人,招生规模位居全市高职院校前列。
【学生工作】强化理论武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核心,构建三全育人机制,形成“一二三四五六”的育人模式:聚焦“一切以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这一根本理念,围绕“高素质培养、高质量就业”两条主线,推进“思想成型、健康成人、技能成才”三融合育人体系,落实“思政工作进班级、进社团、进宿舍、进网络”四进要求,培育“一批青春领路人、一批优秀学生榜样、一批实践育人基地、一批爱国主义活动、一批校园文化精品”五个一批项目,秉持“细、小、实、亲、严、新”六字工作要求,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进学工队伍建设,在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辅导员、班主任主体作用发挥;扎实推进学风校风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具有职业教育特点和轨道交通行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和北京铁路局、天津市各团区委签订校企团建合作协议、志愿服务协议,连年开展“小节日大站点”、北戴河站志愿服务等志愿服务,前置职业导航,培养学生知铁路、懂铁路、爱铁路的精神内涵。规范学生社团建设,完善社团管理制度。五年来,学院获评全国铁路“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三下乡”先进团队、“全国暖冬行动”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全国无偿献血单位促进奖、天津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
【社会服务】学院实施“学历 培训”双驱动,承接了涵盖轨道交通5大专业35个工种的培训。学院具备5项省(部)级以上培训资质。近5年培训企业员工5万余人次,技能鉴定3.2万人次。学院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办学成立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连续16年获评西南交大“网络教育优秀学习中心”,2020年获“全国网络教育优秀学习中心”荣誉称号。
【国际交流】学院以鲁班工坊建设为切入点,唱响国际合作交流品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非论坛北京峰会讲话重要要求,先后建成吉布提鲁班工坊和尼日利亚鲁班工坊。率先突破,在泰国建成海外第一家高铁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泰国鲁班工坊铁院中心,三个项目均获批全国首批鲁班工坊运营项目。为三个鲁班工坊编写各类教材、指导书67本,泰国鲁班工坊铁院中心和吉布提鲁班工坊的全部专业均已获得落地国认证。不断夯实鲁班工坊内涵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中国特色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在合作国落地。泰国鲁班工坊体验中心持续发挥辐射引领效能,学院与泰国皇家理工大学等5所国外高校达成合作协议,并与泰国及东南亚多所职业院校共同开展师资培训、技能培训、学生培养,联合组织技能大赛,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以吉布提鲁班工坊作为试点积极推进吉布提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建设工作,以中国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的吉布提鲁班工坊首批毕业生将直接进入亚吉铁路工作,打造了国际间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尼日利亚鲁班工坊师资培训工作及专项资金使用均稳步进行。参加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鲁班工坊成果展,获得国内外院校和企业的高度赞誉。凝练了“4 2 1 1”鲁班工坊建设模式,牵头成立鲁班工坊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在鲁班工坊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学院鲁班工坊研究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天津市特等奖。泰国鲁班工坊铁院中心学生在泰国首届铁道运输系统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坐落在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古都南京,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独立建制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始终坚持以立足地方,面向全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坚持“立足地方、服务社会、育人为本、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认真践行“修德砺能”的校训精神,大力倡导“进取创新”的校风,“敬业厚生”的教风和“勤学敏行”的学风,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以教学质量求生存,以专业特色求发展,加速争创一流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教学设备先进、校园环境优美、生活设施齐全。学院拥有田径场、足球场、多功能厅在内的活动设施以及与校区配套的学生公寓,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平台。为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实用型人才,学院建设了江苏省教育厅项目支持的高职人才实训基地。学院还先后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固的实训实习关系。
学院设有康养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数字文创学院、数字财商学院4个二级学院及思政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共设有27个专业。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突出人才培养的职业化方向,全面实行“1 x证书”双证制度,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学生就业率近年来保持在98%以上。
学院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以教书育人、传播文明为天职,引导学生成人成才,不断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才。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严谨治学,从严治教,构建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机制。
学院教师队伍实力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学院采取对外引进和在职培养结合的方针,在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大力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已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结构较为合理、年龄呈梯次分布、有较强学术研究和教学能力、双师型教师占一定比重、适应产学研一体化高职教育需要的专职教师队伍。面向未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学院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富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办学模式,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为把学院加快建成国内一流的职业学院而继续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