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理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武汉文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创办于2002年,由原江汉大学文理学院转设而来,学校主校区位于长江之滨、滠水湖畔的长江新区核心区,现有在校学生近15000人。
学校以“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27-84251595,027-61818596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民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100 名
软科民办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3年,学院伴随着共和国成长,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新时代,学校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秉承“据于德、游于艺”的校训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聚焦服务“新基建”国家战略及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产业发展,主动融入天津市“一基地三区”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学校自2001年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以来,2005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1年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2018年通过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单位验收认定;2019年确定为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2019年学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a档高水平专业群首批建设单位。学校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信息技术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天津市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市首批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联合培养人才试点单位(与天津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本科)、天津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天津市外国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学校坐落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核心区、“天津智谷”——天津海河教育园。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校园(含系统化培养校区)总占地面积1053亩,总建筑面积29.8万平方米。其中主体校园占地面积800亩,规划建筑面积206000平方米,一期、二期建成181878平方米,包括11栋现代化学生公寓,7845平方米学生食堂及3961平方米的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馆藏各类纸本、电子图书100万余册。搭建了基于云的“一网一中心”智慧校园基础设施体系,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
近年来,学校聚焦“数字中国”“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国家战略和天津市“1 3 4”产业体系,与华为、京东和海尔等行业领军企业深入合作,建设华为鲲鹏、信创、京东商贸流通和海尔智能制造4个产业学院。学校拥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专业4个,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4个,教育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专业2个,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专业3个,国家级优质校骨干专业5个。专业分布覆盖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云计算与大数据运用、5g通信与物联网技术、智能制造、数字创意设计、现代智能管理服务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形成“数字赋能、快速迭代、跨界融合、自立自强”为主要特征的“津电模式”。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能力突出、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高水平双师队伍。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天津市级优秀教学团队,2名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2名天津市教学名师,1名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教练,2名全国技术能手,1名天津市技能大师。
学校以技术创新服务方式搭建了一批设备设施先进的产教融合基地、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及生产性实训基地,硬件配置符合行业一流标准。经教育部《行动计划(2015—2018年)》认定,我院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动漫生产实训基地、网络技术实训基地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软件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黏土动画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21年学校获批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学校与华为、海尔、京东、长城、麒麟等一大批产业领军企业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重要战略z6尊龙平台的合作伙伴、全国11所“华为ict产教融合联盟”院校之一,是“紫光新华三新网络技术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京津冀信息安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天津电子信息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天津职业教育信创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文化创意产教对接联盟理事长单位。
近年来,学校办学质量持续提升,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得到业内广泛认可。作为以电子信息专业大类为办学主体的院校,在全国设置该大类的1195所院校中,被评为5★最高等级,位列全国第七,天津市第一。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高职),学校位列全国第九,天津市第一。建成俄罗斯鲁班工坊,承办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展望未来,学校将积极与行业领军企业全面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全方位产教融合,打造数字化人才培养高地,致力于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津电方案”,以磅礴的勇气和自信,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中国企业、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走向全球贡献力量,在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中央音乐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中央音乐学院1949年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名成立,是由1938年成立的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1940年建立的重庆国立音乐院、1948年成立的华北大学三部音乐系、1918年成立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等几所音乐教育机构合并组建而成,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所培养高级专门音乐人才的高等学府。1960年被中共中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2000年作为全国唯一一所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艺术院校,是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现设有作曲系、音乐学系、指挥系、钢琴系、管弦系、民乐系、声乐歌剧系、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音乐教育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人文学部、附属中等音乐学校、现代远程音乐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等教学院系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音乐学研究所等机构。截至2023年12月,中央音乐学院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313人,其中本科生1474人,硕士生642人,博士生197人。作为全国音乐教育、创作、表演和研究中心,以及社会音乐推广中心,中央音乐学院是一所代表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水平,专业设置齐全,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音乐学府。
中央音乐学院是国内外音乐人才向往的地方,七十余年来,学校已建立起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和教学管理队伍,在教学、创作、表演和科研中涌现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有才华的年轻音乐家来校学习,培养了数万名优秀音乐人才及数百名外国留学生,其中大多数已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曲家、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音乐表演艺术家、文化艺术机构的领导人和业务骨干。
中央音乐学院在继承中华民族音乐传统和经验的同时,不断吸纳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以博大的胸怀,容纳各种艺术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央音乐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开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音乐学院发展新征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中国绿城、全国文明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一所以工为主,以水为特,水电特色鲜明的创新型高职学校。学校始建于1956年,原名南宁水利学校。1970年,更名为广西水电学校。2002年,升格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荣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广西新一轮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a类学校、自治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典型学校等称号,享有“广西水电黄埔军校”“水电人才摇篮”等美誉。
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开设56个专科专业、5个联办本科专业,覆盖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等八大专业群,全日制在校生23200余人。拥有国家重点专业4个、国家骨干专业3个,建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自治区级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13个。主持建设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自治区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精品课程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8门;2部教材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6部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近三年,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教师在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国奖11项,自治区一等奖24项,2022年获奖总数并列全国高职院校第一。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1500余人,由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领航,部级科技英才领衔,全国水利职教名师、全国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广西卓越学者和广西技术能手、广西水利首席科学家、广西triz创新方法首席专家领军,由“名家 名师 名匠”组成的高水平教师团队,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双师队伍。
学校占地总面积约1145.37亩,分为长堽、里建、大沙田三个校区,建筑总面积404,363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职业氛围浓厚,教育设施先进,积淀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处处彰显人文关怀。
学校始终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办学主渠道。我们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500多家国内外龙头企业组建了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教育集团,在“人才培养、技术合作、基地共建、员工培训”等诸多方面开展合作,共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国家1 x证书制度试点36个,共建八桂水利、百越电力等3个自治区级示范性产业学院。学校主动服务水利电力行业快速发展,近五年,为水利电力行业开展农村饮水、节水灌溉等员工培训12万人次,在行业内形成强大影响力。学校获水利部认定为全国唯一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水利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立足水电,服务东盟,协同行业企业“走出去”。“校—企—校”共建海外培训基地4个,开展“中文 职业技能”培训27期、4200余人次,共建水电行业教学标准、岗位标准19项。1000多名优秀毕业生参与柬埔寨、越南、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水利电力工程建设,参与国际水利电力事业。
办学68年来,从学校走出了14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活跃在祖国大江南北、大河上下和电厂内外,践行大国重器的使命担当。近10年,有100多位优秀校友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荣誉称号。广西水电人将继续秉承“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朝着建成“水电特色鲜明、人才培养出名、行业服务知名、国际交流有名”的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为河北省委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正厅级,由省委政法委管理。
学院与共和国同龄,是河北省法学教育的发源地,为河北省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院前身是河北省建设学院,成立于1949年7月,首任院长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杨秀峰同志兼任。1954年4月,改建为河北省政法干部学校。1983年11月,改建为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1年4月,适应法律职业化发展趋势,改建为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在保留“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职能、继续承担政法干警培训任务的同时,开始举办法律类高等职业教育。2004年4月,河北林业学校整建制并入,同年,河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恢复“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学院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占地面积1153亩,现有三个校区,校本部位于友谊北大街569号,北院位于学府路77号,东院位于学府路41号。
学院秉持“良法善治,尚法高行”的校训,厚植“尚法、精业、博知、笃行”的校风,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法治型人才。学院先后荣获河北省成人高等学校评估优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a级院校、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院校、河北省重点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河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北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双创典型示范高校、中国双创典型示范基地、中国双创组织能力贡献奖等称号,入选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学院法律事务专业在2021年中国科教评价网“中国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一。在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发布的2021年和2022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学院蝉联中国政法类高职院校第一名。
学院设有应用法律系、司法实务系、国际法商系、行政法务系、经贸法务系、计算机与数字法务系、建筑工程与法务系、生态工程与法务系、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国际交流与文化艺术系、会计系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公共法律教学部、基础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部等16个教学机构。全日制在校生1.28万余人,招生专业40多个,覆盖12个专业大类。现有法律事务、园林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人力资源管理4个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法律事务、司法助理、法律文秘3个省级示范专业,15门国家教指委、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法律事务省级骨干专业群、法律事务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等12个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第二轮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建设项目。建有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96个、校外实训基地148个,“1 x”试点证书考点10个。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服务中心、文化素养培训中心、园林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新商科产学研协同发展中心、数字创意设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实训基地,集教学、培训、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社会服务于一体。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02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比36.9%,研究生学历及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72%,“双师型”教师占比78.9%。多位教师担任中央政法委政法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全国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林业和草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省人大常委会法律顾问、省政府法律顾问、河北省法官遴选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监察委员会特约监察员等社会职务;多位教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省管优秀专家、省政府特贴专家、省模范教师和省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教学名师、中青年法学专家、“三八”红旗手等荣誉和称号。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聚焦政法教育特色,坚持法治教育培训与高等职业教育“两翼齐飞”的发展战略,累计培训政法干警10万余人次,轮训执业律师8千余人次,培养各类学历生9.3万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长期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育学生成才”育人宗旨和“一本双健三养四知”立德树人工作思路的基础上,形成了政治认同与法律信仰融合、人格养成与法治精神融合、专业能力与法治思维融合的育人理念,积极推进思政教育与法治教育同向同行、“法律+”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同步设计、文化实践基地与专业实践基地同步建设的育人实践,成效显著。
学院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高度重视政校行企社深度合作,与全省各级政法机关和法律服务行业、相关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切实发挥政法机关、行业企业在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法治型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创新新时代政法干警培训形式,承办河北政法干部网络学院,积极开展全省政法干警政治轮训和业务培训工作。建有法治教育培训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服务中心和继续教育部,充分利用专业和师资优势,主动服务法治河北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院是河北省法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依托学院建立的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和诉讼法学研究会,是河北省法学法律工作者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学院主办的《河北法学》杂志,创刊30多年来,在全国法学界享有良好声誉和较大影响,连续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学院教师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3460篇,出版著作、教材148部,省级以上立项课题260余项,获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
学院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建有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气膜体育馆。图书馆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拥有优雅的环境、良好的阅读条件、种类齐全的书刊资料。目前馆藏图书120万余册,年订购中文期刊665种,电子图书存储量116444gb(36.7万册),电子专业期刊43.2万册。
七十载栉风沐雨薪火相传,七十载筚路蓝缕玉汝于成。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征程中,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持“特色立校、人才强校、服务兴校”的办学理念,持续聚焦政法特色,加快推进专业融合,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正在向着河北政法职业大学的宏伟目标踔厉奋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创建于2009年4月,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教育部代码:14238)。
学校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办学条件,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市江津区双福新区,占地面积680亩,校舍建筑面积27.6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1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556.45万元。2021年9月,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专任教师94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28%,双师教师占64%,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55%。学校办学设施齐备,管理架构完善,教育教学规范,办学质量优良。设有电梯与智能制造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医药学院、储能与油气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管理学院、通识学院、退役军人学院、五年制大专学院等10个教学单位。
学校具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和认可度。2014年以来,学校顺利通过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检查评估;获批国家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学校,教育部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生产性实训基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授予民政部“全国先进社会组织”;获评“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绿色校园示范学校”“重庆市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就业工作成绩突出集体”“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中国教育在线“2021年度重庆市最受考生青睐高职院校”等荣誉;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群获批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2021年,学校获评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等领导人先后来校调研,给予高度评价。
学校形成“能源、智能、民生”办学特色。坚持服务能源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开设油气储运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大数据技术、学前教育、新能源汽车技术、城市交通运输、健康管理等7个专业群,下设52个专业。其中,护理为国家紧缺专业,学前教育、早期教育为国控专业,油气储运技术专业为国家骨干专业;电梯工程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油气储运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被列为重庆市骨干专业,电梯工程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电子工艺与管理、油气储运技术、供用电技术被列为重庆市产教融合型深化专业。学校与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移通学院等本科高校开展“专本贯通”合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学校设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点、重庆市建设行业技能岗位鉴定分站,获批“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谭冬梅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更好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共建、共享、共赢、共育”基本思路,与200多家大中型企业紧密合作,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0余家、大型国有企业百余家。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专业设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实习实训和学生管理,共同实施、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双元制等人才培养模式。与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共建电梯与智能制造学院,与日立电梯共建电梯安全体验中心,拥有国内一流的电梯实训馆,牵头成立“全国电梯职业教育联盟”,获批重庆市“示范性职教集团”;校企共建风光互补实训发电站、大型lng/l-cng加气站、新能源汽车4s店等。
学校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依托电梯智能运维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和重庆电梯安全科普基地,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与梯控物联合作共建全国电梯大数据平台,与安诚保险合作推出“电梯 保险 物联网”新模式,推动电梯运维智能化升级与服务创新。与瑞士sgs集团合作,共建重庆标能瑞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打造新能源电池储能等领域的高端研发平台。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购地170亩,用于科技园建设,积极打造电梯后市场产业园和储能产业园。
学校积极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为办学宗旨,坚持“三化育人”(校园文化、尊龙凯时手机版的文化、军营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5年来,学校获得国家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10余项;全国行业竞赛一、二、三等奖70余项;重庆市职业技能竞赛奖项160余项。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97%以上,专业对口率91%以上,学生就业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93%以上。
学校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先后被重庆市科委、市教委、市工商局授予“重庆市众创空间”“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市级孵化园”等;被重庆市教委命名为“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2021年10月,学生参加中国第七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全国银奖2项、重庆市金奖2项。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谱写新篇章。重庆能源职业学院全院师生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铸能思源,提质培优,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好服务国家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朝着特色鲜明的职业大学办学目标不断奋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全国首批国家批准成立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是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院校。
学校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8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4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实训基地2个;柳州市级千万元实训基地2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专科生1.6万余人。学校入选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典型案例,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6人,“八桂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支,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8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个,全国模范教师1个,全国优秀教师2个,全国十佳创新创业导师1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先模创新工作室3个,校级优秀人才工作室30个;广西优秀高技能人才1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6人,广西民间工艺大师1人,“广西技术能手”11人次,“龙城技术能手”9人次,柳州市拔尖人才6人次,柳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4人次,柳州市“个十百人才工程”人选9人次;1位教师评为享受柳州市特殊津贴名师。
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财经与物流管理学院、贸易与旅游管理学院、艺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共54个专业(不含专业方向)。现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6个,“创新行动计划”国家骨干专业6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1 x”证书制度试点2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教学成果7项;国家级教材建设一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备选库)建设1个,参与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6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15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级精品专业1个,自治区级优质专业14个;自治区精品课程27门,主持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
学校是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机电项目)培训基地,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智造铸造行业教育培训基地、广西中职、高职学校教师培训基地、广西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广西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试点单位、广西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柳州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柳州市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先后荣获全国青工技能鉴定示范单位、全国机械行业职教系统能力评价工作先进集体、广西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广西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面向社会开展中级工、高级工以及技师、高级技师资格认定26个工种。年开展各类社会培训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超过4万人次。同时,主动为企业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服务。
学校深化国际化办学,积极搭建平台,与英国、德国、美国等18个国家与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引入国际先进标准及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教育部-dmg ms数控专业领域合作项目、fanuc数控系统应用技术中心项目、德国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训中心项目,通过与国际型企业共建上汽大众广西培训中心、柳工-柳职院全球客户体验中心、上汽通用五菱海外客户培训中心等引入国际型企业标准;通过与德国工商大会合作共建柳州市德国ahk职业培训中心,通过实施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sgave),与英国瑞尔公司、欧洲侍酒师学校、美国饭店协会学院等合作,引入不同专业标准及德国双元制、英国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专业内涵建设不断升级。2019年,学校与沙特卡坦尼集团、柳工集团共建沙特卡坦尼学院,2021年与柳工、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合作,共同以“中国标准”培养国际工匠,成为全国工程机械专业领域首个实现标准及资源国际有偿输出的高职院校。
学校牵头联合地方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共建广西汽车产业职业教育集团,成为广西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与广西汽车集团联合建立“青年创新实践基地”,与上汽通用五菱联合建立“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基地”与“新能源汽车培训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储备。先后与广西汽车城柳东新区联合组建柳州市协同创新研究院,建设柳州市蔡鹤皋机器人院士工作站,建成广西自治区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与广西汽车城柳东新区、市工信局、世界500企业、国内500强企业联合组建柳州市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培育基地和abb工业机器人培训中心。
学校积极开展双主体办学。与企业共建中兴通讯信息学院、华育中航学院、恒企管理会计学院、百捷互联网学院和尚云客软件工程学院,校企一体化育人,推动校企深度交融,共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先后成立“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智能云财税产业学院”“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学院”“直播电商产业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7个产业学院。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 获批广西首批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产业学院。
学校率先引进美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率先制定职教版的卓越绩效质量评价标准,大幅提升现代化管理质量。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顾客(学生、用人单位、家长、政府等)满意度和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学校获评2019年度第六届柳州市市长质量奖。
学校在广西高校首设“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实现24小时响应、全方位覆盖。引入crp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建立云计算中心和智慧校园,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学校连续22年被评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突出)单位”。培养出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丘柳滨,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获得者袁茵,全国优秀教师甘达淅,“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梁华、房九林,奋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工程师陆利雁,投身南极科考的技术专家韦勇豪,广西“最美导游”黄杰,柳钢化学分析技能专家、广西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黄芝敏,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获得者肖杰夫,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银奖并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亲切接见的黄浩等一大批典型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贡献着柳职学子的智慧,为学校赢得了良好声誉。
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工技能鉴定示范单位(广西高校唯一)、全国首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以“匠心文化”品牌项目获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广西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广西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广西高校唯一)、广西优秀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广西高校唯一)、广西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广西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文明校园。
学校秉承“让学生成为企业的首选”的使命和“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价值观,深入实施“党建引领,聚力‘双高’,彰显特色,建成国内一流高职名校”的发展战略,不断向“成为受人尊重的高职名校”的愿景奋力迈进,为世界职教贡献“柳职智慧”。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是一所专科层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是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目前,学院拥有威海、淄博两个校区,总占地1043亩,校舍面积27万平方米,在校生1.67万余人,教职员工800余人,其中,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名、省级优秀教师1名,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6个、省级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3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4个。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学院紧紧围绕“药品、食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及健康养老”产业链,聚焦医养健康产业人才需求,设置药学系、制药工程系、质量管理系、中药系、医疗器械系、食品系、健康管理系和数字信息系等8个院系,校地校企共建“高新学院”“威高学院”“鲁南制药学院”“漱玉商学院”和“制药工程产业学院”,开设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药物制剂技术、药学、中药学、护理、药品经营与管理、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医学检验、化妆品经营与管理等37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技能型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9个,省高水平专业群3个,省品牌专业群3个,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师生先后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技能大赛、“挑战杯”、“互联网 ”等赛事中取得重大突破。
学院始终坚持“为药品食品事业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办学宗旨,秉承“为民、精诚、日思、日进”的校训,注重内涵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累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0万余人,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多年来始终供不应求,许多已经成为全省医养健康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和中坚力量。学院积极发挥人才聚集优势,不断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与20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开展订单班培养,探索产学研新机制、新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近两年,荣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立项省级及以上课题70多项,省市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0多项,科研到账经费突破1000多万元。学院设有省级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省委党校(市场监管)分校教学点、省执业药师培训点,是教育部制药工程、医疗器械、药品经营与管理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科普基地、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实训基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威海市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人才交流培养基地,建立了省市县乡四级监管人员培训体系,年均开展学历提升、业务能力培训30余期,社会服务到账经费突破1000多万元,同时精准对接中小微企业,大力服务新时期产业工人终身教育,为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和市场监管工作作出了较大贡献。
近年来,学院积极推进开放办学,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与德国格拉健康应用技术大学、新西兰奥拉克技术学院、韩国西原大学、韩国圆光科技大学、日本京都西山短期大学、日本yic集团、日本介护事业联合会、泰国博仁大学等10余所国(境)外院校企业签订友好合作协议,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定期选送教师、学生赴友好院校进行短期研习和留学教育。
在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管局和威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持续强化内涵建设,积极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牵头成立全国药品行业和全国医疗装备技术服务行业2个产教融合共同体,先后获得“教育部示范性职教集团”“科技部国家众创空间”“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业30强”“省级创新创业学院”“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山东省文明校园”“毕业生最受用人单位认可高校”“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等荣誉称号。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政策措施。山东省作为全国重要的食品药品生产大省、流通大省、消费大省和人口大省,食品、医药和医疗器械工业产值均位居全国前列,医养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山东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规模大、从业人员多,药品食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行业人才培养责任重大。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更好地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服务全省市场监管工作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隶属于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是一所轨道交通行业特色鲜明、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整合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和原石家庄铁路司机学校优质资源,成立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确立了以全日制大中专在校生教育为主体,以成人教育、技能鉴定、职业技能培训为辅助,以校产集团引领校企深度融合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构建了中、高职教育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直通车”和技师、高级技师、中专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沟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办学规模达3万余人。
办学资源
学院现有5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千亩,建筑面积31万余平方米,教职工700余名,副高级以上职称200余人。内设机构28个,其中党政管理机构10个、教学机构10个、教辅机构5个,群团机构2个,二级单位1个。现有铁道运输、铁道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机电工程、管理工程等专业系和航空学院,开设专业40余个。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全国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点,铁道机车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建设专业。作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河北省“1 x”证书制度试点牵头学校,学院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两项大奖,获批教育部12个“1 x”证书试点,成立“毛泽东号”机车司机长刘钰峰技能大师工作室,承担河北省铁路运输类青年教师跟岗访学培训项目。
招生就业
学院目前全日制招生录取范围覆盖到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与各铁路局集团公司、铁路工程局、中车公司等央企、国企,各城市轨道公司以及近百家地方大型国有、民营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z6尊龙平台的人才招聘关系。大力推进“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建设,广泛开展与德国比勒费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办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3 2”国际班、马来西亚沙巴大学交换生等国际交流项目。每年来校招聘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超过毕业生数,学生就业率稳居在96%以上,呈现出“入口旺、出口畅”的良好态势。
办学优势
学院行业办学历史悠久,职业教育特色鲜明,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类专业技术人员和机车驾驶员培训基地、北京铁路局客运培训基地和调度员培训基地、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教学中心;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铁路特有工种鉴定站,是交通部轨道列车司机职业技能鉴定站,河北省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河北省铁道学会支撑单位;学院成功承办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车站值班员竞赛,中国铁路总公司调度职业技能竞赛,数控、电气装置、焊接、“5g mr”资源开发、vr技术应用等多项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河北省选拔赛和《中国大能手》(第二季)华北赛区海选启动仪式,圆满完成北京至拉萨首批旅客列车乘务人员岗前培训任务,彰显行业影响力。
实训基地
学院建有目前全国唯一的由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和河北省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示范项目——河北省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新设雄安公共实训基地,全力打造集“培训实训、技能鉴定、技能比武、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师资培训、学术交流、创业孵化”等多位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平台。该基地将建成为“立足省会、服务全省、辐射华北”的“公共性、公益性、特色型、生产型”河北省龙头基地。同时,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中国铁路北京、太原、济南局集团公司,北京、天津、石家庄轨道公司等单位共建北京动车段、石家庄车辆段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开创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格局。
育人成果
七十多年来,学院为铁路和社会培养了十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很多优秀毕业生走上领导岗位,成为中国铁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近年来,学院学子在全国铁道职业院校专业技能大赛、数控技能大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应用设计大赛等众多知名赛事中摘金夺银、硕果累累,在中国技能大赛——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斩获国奖殊荣,以沉甸甸的奖牌书写着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奋进之笔”。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创建于 2001 年,坐落于浦东航空港与洋山深水港之间,毗邻上海新建的东方枢纽,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是营利性民办高校,全称为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有限公司。学校现有在校生8000 余人,是上海市办学规模最大的民办高职院校之一。
学校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适应国家改革开放,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辐射中西部地区,以培养语言类应用型人才和涉外服务复合型人才为主,为国际化城市上海现代服务业培养“外语见长、职业能力突出”的一线优秀复合型人才。学校特色鲜明,
已成为国际化、开放性,中外文化交融,集学科知识、职业能力和道德品德于一体的育人摇篮。
学校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完善,拥有教学楼、实训楼、标准化运动场、多功能体育馆、图书馆等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建成了覆盖全校的校园网、闭路电视、广播电台等信息化系统,学生公寓、餐厅等生活设施条件优良。学校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外语情景实训基地,建有国际商贸实训基地、文秘综合实训基地等 4 个市级实训高地,在市政府扶持资金支持下建成注重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傅雷生平陈列馆“疾风迅雨廔”、中韩文化交流史料馆,并建立了 43 个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和 88 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 500 余人。 副教授及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25% 以上。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的 70% 以上,外籍教师 20 余人,留学归国教师 30 余人。获上海市教学名师奖 2 人,上海市高校育才奖 10 人,上海市级教学团队 7 个。适应上海国际化都市建设对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需求,学校开设英、日、德、法、韩、俄、西班牙等 7 个语种及商务、文法、机电信息及艺术设计类 38 个专业(含方向),面向全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招生,招生规模和报到率稳居上海民办高校前茅。
学校坚持“基础适度,以德为本,外语见长,突出技能”的育人方针,紧紧围绕上海市产业企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人才需求,积极探索“外语平台 职业技能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语言类专业围绕“打好基础、听说领先、考证考级、注重应用”的指导方针,非语言类专业突出“能力本位、任务引领、产教融合、双证融通”的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外语应用能力 职业岗位技能”的人才培养特色,不断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四合作”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选择,每年有超过 30% 的毕业生通过国内外专升本到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学校获得上海市“085 工程”重点专业 5 个、上海市一流专业群 1 个、市级教学成果奖 8 项、精品课程 10 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 5 门,12 个校企合作专业技师学院项目。
建校以来,学校已为社会输送了 46000 余名高素质技能职业人才,毕业生广受人才市场青睐,就业签约率连年保持上海民办高校第一名,居全市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具有招收国际留学生资质,与 18 个国家和地区共计 86 所国外高校开展了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1000 多名学生通过学校搭建的国际交流平台及国际预科项目出国深造。学校承办了近 20 批国家商务部援助发展中国家财政官员培训项目,来自 30 个国家的 400 余人来校接受培训,多个上海市高校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获批资金支持,开展了澳大利亚游学、德国“f u”培训、美国带薪实习、新加坡留学实习项目等中外合作项目,每年有超过 200 名同学受助分批到美、德、日、澳大利亚等国出国学习、培训、实习,成为上海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排头兵。
学校秉承“明德至善、融通中外”校训,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服务国家,回报社会”办学理念,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依法办学,诚信办学,规范办学,是上海市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上海市高等职业院校优质校建设单位,获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及复评“优秀”等级,并先后获得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文明校园、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现在,学校正在积极创造条件提升办学层次和质量,努力创建一所高水平、有特色的职业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被誉为“黄河明珠、文化圣地、天鹅之城”的三门峡市,是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豫西师范学校(始建于1946年)、三门峡工学院(始建于1996年)和三门峡广播电视大学(始建于1986年)合并基础上成立的一所由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举办,河南省教育厅实施业务管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现有应用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食品园林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学院、信息传媒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师范学院、医护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和公共教学部、基础部2个教学部。另设有河南省示范性软件学院1个,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1个,现有专兼职教师900余人,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215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70人,双师素质教师382人,国家级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职教专家、省级优秀教师、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等30余人。现有各类在校生36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成人教育和电大在校生11000余人。
学院目前已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其中天鹅湖校区占地1400亩,灵凤湖校区占地1500亩,总建筑面积79万平方米,开设66个招生专业,涉及农林、生化、制造、土建、财经、旅游、材料能源、电子信息、文化教育、艺术设计和医学护理等专业门类,已经形成以工科为主,理、经、文、管、教育、艺术、医学等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现有教育部认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4个,河南省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数量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2015年,三门峡市政府和河南科技大学合作,依托我院教育资源成立了河南科技大学应用工程学院,目前拥有10个普通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400余人。
学院目前是河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河南省优质高职院校、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国家首批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和河南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先后获得国家绿化模范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单位、河南省落实毕业生就业政策优秀院校、河南省文明校园等百余项殊荣,办学实力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长期以来,学院把“为学生提供最好的职业技术教育”“办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作为价值追求,提出了“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省内一流、人民满意”的发展目标,树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管理治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立足三门峡、面向金三角、服务大中原”的办学定位,确立了“努力实现高职国家‘双高’建设目标”“建成一所独立设置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两大目标任务和“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将产教融合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三条工作主线,加快以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目前在校内建有智能制造、模具、数控、汽车、金工、电力、物流和应用电子、软件技术等涵盖各专业门类的实验实训室130余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9个,并建成“纯电动轿车及关键零部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14个研究所(中心)、三门峡市众创空间暨创业孵化基地,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充分发挥黄河金三角区位优势,不断整合社会资源办学、培育校企合作育人环境,创新形成“地市共建、多方合作、产教研融合”的地方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和产学合作机制。学院与地方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与市政府携手成立了三门峡市大数据中心、三门峡市创业孵化基地、三门峡市众创空间等。
学院以国家高职双高标准建设和独立设置本科院校建设为统领,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按照“六步四结合”课程教学模式积极而稳妥地推行能力型课程教学模式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开展“课堂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教育环境。在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岗位主导 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内容、学生技能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从而实现毕业生“能就业”“会就业”和“就好业”的目标。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学院拥有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对品学兼优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奖贷助补政策,其中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年;国家助学金人均3000元(覆盖面约2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额度达6000元/生/年。同时,学院还设有“自强之星”等多项奖学金和多种勤工助学岗位,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与14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所院校和机构开展校际合作和交流,建立了战略z6尊龙平台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与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合作共建黄河学院和泰语言文化中心,通过国际化办学有效提升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影响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三门峡市高质量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这一目标,传承兴学育人、强校报国的价值追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续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壮丽诗篇!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