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前身为辽宁水利职业学院和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两校均始建于1951年,建校时两校分别为东北水利专科学校和东北林业专科学校。2018年8月,两校合并,组建辽宁生态工程职业...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24-89109069,024-29816833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92名 校友会高职ⅲ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学校介绍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成立于2000年1月,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确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是浙江省首批应用型建设试点本科院校。学院以近代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命名,秉承先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以“进德修业”为院训,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地处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绍兴,坐落于市区镜湖科教园区,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校园占地1094.6亩。图书馆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拥有纸质图书103.72万册,拥有《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超星期刊数据库》等各类数据库50余个。 学院现有本科专业32个,其中,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十二五”省级新兴特色专业3个,“十三五”省级特色专业1个。现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市级重点创新团队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5个。设有语言文学分院、经济管理分院、建筑工程分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分院、医药与健康分院、纺织服装与艺术设计分院、马克思主义分院、梁柏台法学院、公共基础教育分院等9个分院,在校生8141人。学院拥有一支德才兼备、专兼职相结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专任教师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比62.89%,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6.39%。 学院积极对接市场需求,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围绕绍兴支柱、新兴产业,构建了10个“1 n”专业群,重点加强纺织服装创意设计专业群、建筑工程专业群、先进制造技术专业群以及工商管理专业群等4个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建设。先后与浙江震元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南方测绘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市中小企业纺织促进会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成立“震元医药班”“南方测绘班”“泰隆银行英才班”等以企业名字命名的特色班。先后成立浙江省首家“腾讯云互联网学院”“哈工海渡机器人学院”“广联达数字建筑学院”“新道数智云财务学院”等4个产业学院。同时,学院分别与浙江图胜科技公司、绍兴市委宣传部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了“东盟经济研究院”“绍兴市文化产业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服务平台和新型智库。近年来,获批省级教学内涵建设项目184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4项,获授权专利517项。 学院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着力打造教育国际化特色。先后与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境)外2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院积极搭建师生出国深造、交流学习平台,与日本武藏浦和日本语学院开展“名校升硕项目”合作,与韩国庆熙大学合作开展“3.5 2.5”mba项目,与英国多所高校签订了3 1本硕连读项目,与马来西亚砂劳越大学等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长短期学生交流、教师互访、博士层次师资培养等项目合作。 学院牢固树立“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工作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第一、第二与第三课堂的融合,关注学生所思、所忧、所盼,积极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环境条件,促进学生“成人、成长、成才”。近年来,获浙江省公共艺术教育各类奖项18项、绍兴市德育创新成果奖12项,两次荣获“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一等奖。办学综合实力日益增强,2023年在全国397所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中排名第50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2%左右,学生考研上线人数及录取率大幅提升。大学生科技竞赛成绩保持全省独立学院前列,特别是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等赛事上优势明显。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大学生创业园是绍兴市第一个率先通过验收的a类大学生创业园,被认定为第四批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元·创空间”先后被评为市级、省级“众创空间”;学院也是省内独立学院中唯一一所入选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培训示范班承办高校。 目前,学院正处于跨越式发展新阶段,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绍兴大地,加快高水平应用型内涵建设,致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朝着建设一所理工优势明显、多学科协调发展、区域知名的地方应用型大学目标稳步前行!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于2000年8月组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面积1883亩,校舍总面积69.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亿元,全日制高职生1.8万余人。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奖学校、国家“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院校、全国文明单位。 ——办学理念先进。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用立业”办学理念,秉承“立足襄阳,服务湖北,辐射汉江流域,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办学定位,创立“1233”办学模式、“三会主导、四方联动”合作办学体制、“校地企协同、课岗证融通、育训创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三链融合、四化协同”社会服务模式、“一纳入、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政校协同、选育用香”乡土人才培养模式、“三订三步四融”区校联动先进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等,深入推进“135”发展思路和“两建成、一开启”目标实践落地,全面创建本科职业大学,持续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成就了“学生有特长、学校有作为”的职教本色。 ——师资实力雄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044名,教授53人,副教授256人,硕士以上教师536人,国家、省级教学、技能名师20人,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津贴专家17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5%。建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7个。 ——专业优势明显。学院设有医学院、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农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旅游与艺术学院、公共课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教学单位。服务教育强国战略,聚焦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襄阳“144”产业集群等,开设涵盖农林牧渔、装备制造、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等门类专业50个,构建了以服务现代农牧业、先进制造业、大健康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为主的专业群体系,建成国家级重点、骨干专业15个。建有1 x证书制度试点29个。 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群是国家“双高计划”立项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护理、医学影像技术、畜牧兽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等5个专业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重点建设专业,特殊教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学前教育专业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大数据技术专业是国家产教融合试点专业,护理专业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特殊教育、现代农牧业、医学技术等3个专业群是立项建设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医学影像技术、学前教育、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等10个专业是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医学检验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大数据与会计等3个专业获批与武汉轻工大学、湖北医药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等本科高校联合开展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教学资源优越。学院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1门,国家规划教材、优秀教材28部。主持建成特殊教育、医学检验技术、建筑室内设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建有护理、汽车维修、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9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国家级实训基地,医学影像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畜牧兽医等4个省级实训基地,校内实验实训场所408个,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36个,生产性实训基地9个,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达到3.29亿元。建有一所二级优秀附属医院。 ——育人成果丰硕。近年来,学生先后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全国职业院校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机器人系统集成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专业人才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450余项,获省市级以上综合表彰75项,培养了以“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朱秀建、全国科技创新一等奖获得者苗典武、全国高职“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叶磊、教育部“奋斗·青春”大学生创业就业典型人物吴攀登、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人社部“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谷丹丹、“荆楚楷模”李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德才兼备的杰出人才。毕业生双证率、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学院实施“一村一”“一村多”“乡村医生”“乡村教师”等项目,先后培养农民大学生6300余人,培育了“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刘雨薇等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乡村实用人才。 ——产教深度融合。学院不断强化与行业产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牵头组建了湖北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全国特殊教育职教集团等6个职教集团,与正大集团、比亚迪等优质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8个,拥有产教融合实践平台32个、紧密合作型企业440家、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451个、省级以上技术服务平台23个。 ——服务卓有成效。学院依托院士工作站、省市科技专家团队、博士服务团队、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等,立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科技项目9项,完成省部级以上教科研项目241项,获得各级教科研奖励187项,其中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湖北省重大成果奖、湖北省教学成果奖等25余项,获得国家专利322项,年均完成技术服务项目和公益服务项目290余项,开展社会培训3.8万人次以上。 近年来,学院获得国家、省级以上荣誉50余项: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全国文明单位 中国职业教育百强院校 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 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院校 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院校 全国魅力校园 全国红十字模范校 全国五好基层关工委先进集体 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全国就业竞争力示范校 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教育部首批“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职业教育类试点院校 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湖北省高水平高职学院立项建设单位 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湖北省首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湖北省平安校园 湖北省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成绩突出单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长江水长,太湖水广;学府宏开,桃李芬芳。 这里,先后涌现了全国劳动模范邓永久,全国行业劳动模范吴长美,中国著名西服工艺大师印柏林,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唐炜、胡继华、曹阳,江苏省十佳服装设计师向文君、卞嘉伟,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王亚平,青年雕塑家、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得主杨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留青竹刻传承人徐枫······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融理工文艺多学科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地处经济发达、现代化企业密集、办学腹地广阔、人才需求旺盛的长三角地区,位于国家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常州科教城内。 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依托纺织产业起步、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2001年由国家级重点中专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2011年均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2021年学校成为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教育理念先进,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坚持“进德、立业、敏学、笃行”为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以“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为核心价值观,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推动普职融通为关键,以科教融汇为新方向,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设有创意设计学院、智能纺织与材料学院、服装与时尚设计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数字商贸学院、人文与健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部、通识教育部等教学单位。坚持纺织服装行业特色,服务产业链,设置了39个专业,构建以高端纺织为主体的“时尚设计类、数字创意类、智能织造类、数字商贸类、健康管理类”五大专业集群,形成高端产业引领、文化创意赋值、智能织造支撑、数字商贸服务、健康管理伴生的具有“科技、时尚、绿色”特征的专业集群发展新生态。拥有中央财政支持资助发展专业、省高水平专业群、省级重点专业群、省级品牌专业、省级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特色专业。获国家级、省部级(含全国行业协会)教学成果奖100余项,全国优秀教材、国家规划教材、江苏省规划教材、江苏省精品教材、江苏省重点教材50余部。主持或参与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制定5项、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10余项。现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0门,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学校是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参与院校之一。近年来,学生获国家级奖项及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共计30余项,教师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国家级奖项及省级一等奖10余项。学生连续3年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连续4年获省最美职校标兵。 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优良。学校占地1051.8亩,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9.01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2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教职工67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55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江苏省各类人才项目160余人,江苏省市产业教授40余人,国内、省内高级访问学者、高级访问工程师60余人。拥有省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江苏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江苏省职业教育高端特种功能纺织品设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同时培养了“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品牌专业儒雅领军者”“亚太地区竹工艺名匠”等一批在行业有影响力的优秀教师。拥有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等十大部委联合定向支持建设、区域内唯一的国家动画无纸化公共技术教育服务平台,国家级、省部级实训基地(含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省级创新实训基地,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省级工程中心,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省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省级开放性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学校还是中国纺织服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纺织服装产学研示范基地、首批国家新闻动漫传播示范平台实训基地。 深化产教融合,服务经济建设。学校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探索政校企行联动,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牵头组建现代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共同体并成为理事长单位,牵头组建“全国职业院校美育联盟”“全国托育服务与管理职业教育集团”“新能源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江苏纺织服装产教联盟”。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数字创意设计、生态纺织技术研究、时尚服装设计研究、节能环保染料助剂开发、智能纺织装备研发、现代服务业开发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对外服务能力及市场竞争力,“服装技术与管理”培训享誉全国,形成了显著的对外辐射与示范的品牌效应。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教育部行指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专项课题、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完成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项目、江苏省教育厅教育教改研究重中之重课题、江苏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重大项目,市级及以上自科项目立项50余项。立项高端特种功能纺织品产业学院、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学院、牵头成立常州市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现代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共同体、常州市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教联合体,创新性地开展了乱针绣数字化处理技术、三维人体动态数据动画制作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设计开发等研究工作。“江苏服饰文化研究院”获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特种功能纺织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获江苏省发改委立项,“江苏省碳纤维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获江苏省高职院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立项,“丰衣做实”纺织科技文化职业体验中心、常州民艺职业体验中心分别获批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学校还被中国工程学会评为学会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被中国检验检测学会评为学会科普基地。科研成果先后获中国纺织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新产品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水利厅科技成果奖、江苏纺织技术创新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等。 实施专创融合,构建双创体系。学校把专创融合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系统课程体系,纳入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基于以学业为基础,以职业为依托,以产业为纽带,以就业为保证,以创业为拓展的“五三三”创新创业体系,并全面系统推进,构建了教学—培训—竞赛—实践—研究“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教学体系、打造了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实践平台、建立了校企协同—校地协同—校校协同“三个协同”的育人机制。获“挑战杯”竞赛国家级、省级各奖项近30项,获江苏省“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各奖项近30项,多个创业项目先后荣获江苏省大学生创业优秀项目。学校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创业学子。 坚持开放办学,加快国际化发展。先后与意大利、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国家合作,现有国(境)外签约院校、企业和协会24家。学校成功加入了江苏德国高职教育联盟和“一带一路”国际艺术教育联盟,将德国、意大利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标准引进来,引入国际职业技能认证5项,建设了一系列传统文化国际化特色课程。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成立常纺丝路学院,服务走出去企业,输出“常纺标准”、课程和教材,创新推进产教融合。坚持“兼容并蓄,德学并进”的国际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常纺气质、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率先在全省高职院招收和培养学历留学生。连续两次获得“江苏省教育合作交流先进”学校荣誉称号,现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试点”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案例成功入选世界职业技术教育产教融合博览会展示材料经典案例和省质量年报。留学生先后荣获“外教社杯”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三菱电机杯”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二等奖和江苏高校外国留学生创意作品展示活动十佳绘画作品奖等,教师获省留学生教学观摩比赛二等奖等省市级荣誉多项,学校获第四、第五届国际大学生新媒体节优秀组织奖和“我爱常州”2023外国留学生汉语演讲比赛优秀组织奖等。 办学成效显著,社会认可度高。先后获得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全国纺织/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恰佩克奖“中国高校产教融合50强”,大学生kab创业教育示范基地、全国职业院校美育工作先进单位、2023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大学校园物业管理典型案例”、江苏省高等学校能源管理先进单位,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国际服装节特别贡献奖、江苏省社会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先进集体、江苏省高职院校后勤行业先进单位、首批“江苏省绿色学校(高校)”、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状单位等众多荣誉称号。毕业生广受社会好评,学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连续多年获评“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 站在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历史起点上,面向“十四五”与2035年远景目标,学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三全育人”为抓手,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围绕创建“现代化、国际化、智慧型、创业型”的高水平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教学业务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湖南湘江新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是由谭嗣同夫人李闰等人于1902年创办的浏阳驻省师范学堂。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杨勇等同志都曾在我校就读,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谭仲池是我校杰出校友。学校在校学生约11000人,教职工近600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57.57%。学校是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学校、全国雷锋精神职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主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央财政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单位、中央财政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单位。学校设置有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与商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开设有智能控制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智能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建筑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视觉传达设计、工程造价、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28个专业。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认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特殊教育专业为骨干专业。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技术等8个专业入围教育部1 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新能源汽车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2个专业入选工信部首批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现代装备制造与服务、智慧商务服务、特殊教育专业群被立项为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群、特殊教育专业群入围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特殊教育团队立项第三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省级教学团队3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库——雷锋精神传承与创新”等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2本教材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近些年,学校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有效”通过教学质量诊改省级复核。 学校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致力建设“园中校,校中厂”,推进“园企校、产学研”有机对接。牵头组建了长沙产业园区职业教育集团,并被立项为“楚怡”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国家关键领域信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拓维信息、开鸿智谷共建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共实训中心。与中联重工、三一集团、腾讯云计算(长沙)等200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120余个实训基地,校企共建“比亚迪标杆产业学院”“长沙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山河智能—工程机械现代产业学院”“长职远大住工产业学院”“欧马可产业学院”。工程机械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立项为“楚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学校是省内唯一举办高职层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校,开设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工艺品设计与制作等3个残疾人高职教育专业。学校提出的“有限隔离,无限融合”的教育模式,得到了国内特殊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学校累计培养特殊教育以及残疾人高职教育专业人才5000余人。学校是湖南省唯一的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残联“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建设”项目单位。 学校依托地处雷锋故乡的独特优势,在全国教育界率先提出培养“雷锋式职业人”的育人理念,建立了“雷锋职业精神研究基地”,建成全国首个雷锋精神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发起成立全国雷锋精神职业教育联盟。《雷锋精神“四融四长四通”培养模式》获湖南省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雷锋式职业人培育工程”育人经验纳入湖南省为改革攻坚献策“金点子”。 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立项全国样板支部、省级“标杆院系”、省级“样板支部”。近些年,学校办学水平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学生参加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综合成绩稳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十;2023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数据应用开发赛项一等奖1项、数字艺术设计赛项一等奖1项,获国赛组织优秀单位荣誉称号。学生综合就业率达90%以上,对口就业率超过70%,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1项。获评湖南省高职院校“育人成效20强”“教学资源20强”。获湖南省“文明校园”、湖南省“平安建设示范校”、湖南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湖南省“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新征程,长沙职业技术学院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人为本、以工为主、以质为重、特色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思路,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推动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长沙新篇章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建设理念先进、治理科学、质量一流、省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职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悠悠旌城,崇德尚阳;勃勃警院,杏坛之光。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始建于1982年,属公办政法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四川省司法厅。 发展区位显要 服务功能拓展 学院位于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园林城市——四川省德阳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院是全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德阳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重点项目之“德阳职教服务区域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工程”牵头建设单位。同时,司法部藏汉双语培训基地、四川律师学院、四川省司法厅党委党校、四川省律师行业党校和德阳市干部培训高校基地也建在学院。此外,学院还分别依托行业和企业,建有四川司法职业教育基地(金盾学院)和四川安防职教联盟两个合作办学平台。 学院面向四川、重庆、西藏、福建、青海、贵州、河南、内蒙、陕西、甘肃、广西11个省(市、区)招生,常年在校生4500人左右。同时面向四川、西藏、青海、甘肃、贵州等省(区)司法行政系统,开展警衔晋升、实习律师、藏汉双语、司法行政工作业务、警务实战技能等培训,年均培训规模6000人次以上。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教书育人使命,以“全省一流高职院校、全国一流司法警官院校”为总目标,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抓手,不断丰富内涵建设,持续打造特色亮点,切实提升办学质量,加快建设四川司法行政系统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干警教育培训基地、理论和实务研究基地”,为全面依法治省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专业特色鲜明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法学系、刑事司法系、侦查系、司法信息管理系、思政课教学部、警察体育训练部等教学机构,开设刑事执行、行政执行、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社区矫正、法律事务、司法警务、刑事侦查技术、安全防范技术、司法信息技术、司法信息安全等专业,其中刑事执行、行政执行、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刑事侦查技术、司法信息安全和司法警务六个专业属于司法行政警察类专业。拥有全国政法院校改革试点专业4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级质量工程建设专业和省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同时省部级精品课程13门、院级优质课程30余门,并主持建设有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子项目4个。 学院拥有一支德才兼备、充满活力、结构合理、教育观念新、科研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授、副教授职称以及博士、硕士学位教师百余人。学院建有“人才双向交流”、“访问学者”制度,长期聘请来自政法机关的实务骨干、办案能手、知名律师、资深法官、检察官和相关企业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 学院建有与各专业建设发展相适应的校内实验实训室47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77个,综合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学术交流中心、警体馆、图书馆以及指挥中心、模拟监狱、模拟法庭、室内射击靶场、监所突发事件处置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安全防范系统生产性实训基地等一应俱全,为满足司法职业教育教学实验实训需求、强化学生实践实战能力、培养输送高素质应用型法治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育人目标明确 警字特色鲜明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院秉承“政治建校、警魂塑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司法行政、面向政法系统、服务社会治理”的办学定位,践行“忠诚尚法、重能强警”的校训,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紧贴经济社会和政法事业发展实际需求,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法治人才为目标,全面推行“教学练战一体化”、“1 x证书”人才培养新模式,按照“行为规范化、生活制度化、内务标准化”的要求,对学生实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同时,还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实战实务部门进行实践锻炼,以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技能和优良的作风纪律。 近年来,学院学子先后获得全国司法职业院校法律实务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全国高校军事课教学大赛女子团体一等奖、男子团体二等奖,四川省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大赛二等奖,全国司法警官院校首届散手比赛团体冠军,全国高职院校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女子团体季军,四川省高职高专大学生篮球赛女子冠军,四川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舞蹈一等奖和合唱甲组一等奖、四川省教育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舞蹈甲组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等多项殊荣。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荣获四川省“宪法法律进高校”十大典范高校,被共青团四川省委授予“五四红旗团委”的称号,被四川安协评为“社会公共安全特别贡献单位”、被中国教育在线评为“四川省十大中学信赖高职院校”。 就业质量优良 成长空间广阔 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建立了完善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多维度打造高质量就业通道。一方面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工作的意见》、《关于全省司法行政政法专项编制公务员实行省级统一招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从2019年下半年起,四川省司法行政机关和监狱系统、戒毒系统面向我院司法行政警察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单独设置公务员(人民警察)招录计划,充分发挥了司法行政系统公务员(人民警察)就业主渠道的作用;另一方面学院积极开拓就业基地建设,与省内多家政法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就业合作关系,为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时,为更好实现高职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衔接和过渡,学院多措并举,积极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每年都有众多学子通过对口专业自学考试获得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四川警察学院等院校的本科文凭,毕业生还可以参加跨校“专升本”考试进入省内相关本科院校深造。 建校至今,学院已为西南地区政法系统及社会各界培养了数万名优秀人才,我院毕业生凭借其过硬的思想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较强的适应能力广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大批校友成长为政法系统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被社会誉为“警官的摇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优秀单位 ★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5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 ★2016、2017、2018年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2018、2020年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 ★2019年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50强 ★2020年中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治理体系建设50强优秀案例””世界竞争力50强” ★第一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国家第三批政府主导型双创实践育人基地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 ★教育部“ai 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建设学校 ★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 ★国家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教育部首批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教育“走出去”试点单位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主持建设单位 ★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 ★教育部和财政部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示范点 ★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 ★黑龙江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院校 ★黑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教育部华航唯实、abb、新时达工业机器人领域职业教育项目合作院校 ★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会计工厂”产教融合试点单位 ★黑龙江省学生资助工作典型单位 ★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 ★哈尔滨市优秀驻村工作队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是哈尔滨市政府直属的一所重点服务地方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公办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2002年,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哈尔滨市建设职工大学、哈尔滨市财贸职工大学、哈尔滨市职工轻工学院、哈尔滨市科技职工大学、哈尔滨市机电职工大学和哈尔滨机电工程学校七所院校合并组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哈尔滨职工医学院并入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以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强校为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发展,坚持促进就业,科学确定办学定位:一是将办学理念定位为“产教融合、多元共享、组合创新”;二是将培养目标定位为职业道德高尚、职业素养优良、专业理论扎实、职业技能高超、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三是将办学模式定位为特色“智能工场”模式;四是将校园文化定位为以“躬耕寒地,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寒地艰苦创业文化;五是将办学特色定位为:“以工为主、综合发展、开放办学、服务地方”。以“修德、塑能、创新、致远,做乐业之子”为校训,倡导“德高、善教、会做、能研发”的教风、“自律、乐学、善思、会创造”的学风和“自律、规范、精进”的校风。 现有总院、学府、新阳、道外四个院区,总占地面积1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总值8.44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32亿元。图书22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07万册,电子图书118万册。 现有教职工838人,其中教师55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283人,双师型教师488人。有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现代学徒制委员会委员7名,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会委员13人,省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及委员20名;有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1人、杰出教师3人、优秀理论研究奖1人;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教学新秀、教学能手22人。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市级重点领军人才梯队1个,市级领军人才梯队2个,哈尔滨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建设特色“三体型”教师团队16个、组建特色“教授团队”10支,建立校企“双带头人、双骨干教师、双向培养、双向聘任”机制,聘请院士林尚杨、大国工匠高凤林等528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设有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现代服务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汽车学院、医学院、国际学院、社会服务学院、创业学院、博观航空学院等12个学院及公共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教育部、体育教学部等3个教学部。现有在校生14601人,外国留学生26人。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2个国家“双高计划”特色专业群,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类、新能源汽车类、现代金融服务类、现代艺术设计类、生态康养医护类、新型建筑技术类等6个省级“双高计划”专业群,带动48个专业协调发展,形成契合地方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现有国家级专业8个,包括国家级教学改革专业1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国家焊接资源库1个,国家服务产业发展专业2个,国家职教基地2个,国家骨干院校央财专业4个,国家专业示范点专业1个。现有悉尼协议认证试点专业11个,uk naric认证试点专业4个,cebvec项目认证试点专业3个,1 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35个。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为目标,秉持“产教融合、多元共享、组合创新”办学理念,牵头组建哈尔滨职业教育集团,获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创新专产生态共生机制,与行业企业领先企业共建7个产业学院、1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4个创新学院和8个智能教学工场。 学院面向社会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具备以下资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外交部和教育部授予的“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授予的“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工信部授予的“全国服务外包紧缺人才培训基地”、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授予的“全国模具人才培训基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的“全国商务管理师职业培训基地”、商务部授予的“全国电子商务师鉴定培训机构”、黑龙江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所、黑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哈尔滨市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定点机构、哈尔滨地铁集团员工培训基地。每年开展各类职业培训约6万人次以上。 学院积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投入建设占地4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注册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吸引44个创业团队、68家企业进驻,组建大学生“双创”团队180个,服务大学生自主创业350人。建设专业化、科技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特色的“创业工场”,倾力打造智能化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获批国家级第三批政府主导型双创实践育人基地、黑龙江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哈尔滨市青年就业见习基地。荣获“黑龙江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院校”“黑龙江省优秀双创品牌服务机构”等荣誉称号。 学院注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跨国“校企校”国际合作办学模式,成立中赞职业技术学院装备制造哈职分院和哈职萨哈林分院。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高等职业研究院合作开展师生科技论坛、学生国际技能大赛及来华师资培训。《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被赞比亚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局批准为赞比亚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协同日本先进介护优质资源,打造康养介护国际化品牌专业,借鉴英国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合作共建电气自动化技术等3个优势专业。加入英国国家学历学位评估中心(uk naric)“高等教育领域中英国际专业标准认证评估计划”,成为中国首批高职试点院校。以电子商务等11个专业为试点开展基于悉尼协议的专业认证。派出10余名骨干教师赴赞比亚援教,先后培训赞比亚员工1000余人次。与俄、英、美、日、韩、泰等10余国家和地区开展国际交流,成立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哈尔滨)研习基地。 学院积极建设综合性开放式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规划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2万平方米,建设智能装备制造、对俄跨境电商物流、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技术、新中式家具、建筑工程等6个“教学工场”,与“职业网红培训工场”“智能双创工场”“智能诊改工场”构成四场共育工匠人才新格局,为区域内应用本科、高职、中职学生提供技能实训和“x”证书实训服务,为教师提供实践服务,为企业提供应用技术研发和员工培训服务。 在“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职业教育新征程中,学院将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根本宗旨,坚定不移走提高质量、彰显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开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本科院校的新航程。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荆州学院
学校介绍 荆州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2004年的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2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荆州学院。 学校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古称“江陵”,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位于长江中游两岸,江汉平原腹地,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城市,素有“长江经济带钢腰”之称。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景观雕塑点缀其间,建筑、湖水、绿植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校园内现代教育及生活设施齐备,学校办学条件齐全优越,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场所。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理念,积极培养适应能力强、创新精神强、创业技能强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以工为主、文、管、理、教、艺、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方向,坚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区域强校发展目标,不断推进“新工科”带动下的“四新”建设,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发展布局,实施荆州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现有“十一院一部三所”,设有信息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城市建设学院、能源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健康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与教育学院、数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石油新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开设有35个本科专业,19个专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商务英语等三个专业获批湖北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湖北省重点建设专业和重点培育专业等。建设有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课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高等数学、数字电子技术省级精品课程2项,校级精品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9项。学校人才培养成果丰硕,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连续多年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学校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特色创新人才。近三年,在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学科知识、技能竞赛活动中,学生获得国家、省部级以上各种奖励103项,获奖368人次,学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47项,发表论文156篇。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加强全方位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创建独具特色的多元化服务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学校通过“产学研合作”“订单班培养”等多形式,开辟多种途径的就业渠道;通过搭建合作平台,积累了丰富的校政、校企资源,形成了有效的学校、企业共同育人机制,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确保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近三年,学生参与“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种奖励40项,获奖172人次,毕业生质量获得用人单位广泛认可。 学校与美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高校建立有交流协作关系,为学生出国深造创造了便利条件。 近年来,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校风学风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与好评,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经验。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在“校友会2022中国i类民办大学排名”中居23位。 未来的办学实践中,荆州学院将坚持走“质量与特色立校”的发展道路,不断拓宽办学思路,丰富办学理念,强化办学特色,立足荆楚大地,扎根中华文化沃土,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将学校建设成为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国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而努力奋斗。 学校将以殷殷实力成就莘莘学子的梦想与未来,引领每一位学子健康成长,创新发展,走向成功!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公办专科学校,占地面积2000余亩。2004年5月,由原信阳师范学校、信阳教育学院、信阳卫生学校合并组建而成;2009年8月,信阳商业学校整体并入学院。学校传承于1903年建立的豫南道立师范学堂,已有120年的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这所古老而又年轻的学校,在历史长河中坚持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广纳贤能、英才辈出,朱寿镛、周祖训、李永刚、张瑞华、叶楠、白桦、杨云生、李华伟、冯军等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史册上写下隽永篇章。步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全体信职人赓续百年育人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为实现“两个更好”“两个确保”提供了有力人才和技术支撑。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先进院校”“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河南省省级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20年8月,学校入选“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工程建设单位”。 坚持人才强校,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教职工1089人,其中专任教师732人,硕士以上学位585人,副高以上职称312人,“双师型”教师结构占比71.5%。有“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中原教学名师”等省级人才30余名,“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省级教学团队7个。近年来,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等省级赛事中获奖50余项。建成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研发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5个。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获省部级、市厅级成果奖600余项;核心论文发表、专利申请、著作教材出版数量稳步增长、质量显著提升。获评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 坚持特色发展,育人成效显著 现有教学院部19个,招生专业55个,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对接区域优势产业推进集群发展,以省级高水平护理专业群建设为引领,着力打造电子信息、绿色建造、新能源汽车技术、电子商务、学前教育、现代文旅等特色专业群,以群建院塑造特色、打造品牌。拥有“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教改试点专业”“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余个。护理和学前教育专业获评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骨干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会计、旅游管理获评省级骨干专业,药学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医学检验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建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30余门,国家及省级教材20余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 坚持产教融合,四链深度融通 着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通。现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7个,专业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200余个。推动校企“双元”育人,联合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嘉环科技有限公司、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及现代学徒制试点。全面加强校地合作,先后与淮滨县政府、上天梯非金属矿管理区、南湾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等地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淮河纺织服装产业学院、推进绿色建材高新技术产业化、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合力打造政校合作、协同育人典范与样板。2022年,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试点院校”名单,获评“河南省示范性产教融合型职业院校”。 坚持双创赋能,就业稳定向好 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着力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孵化平台,开创以创新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就业新局面。近年学生荣获省级以上“双创”大赛奖项100余项。其中,在全国高职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获一等奖20余项。按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原则,先后与省内外数百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搭建良好就业平台。近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在98%以上。“大别山众创空间”被认定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获评“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坚持服务社会,培训精准扎实 充分发挥“全国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基地”“首批河南省健康养老护理教育培训基地”“河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等平台作用,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面向社会和师生开展“汽车维修工”“养老护理员”等60余个职业(工种)认定。服务“一老一小一青壮”,实施“信阳护工”“信阳电商”“信阳建工”等六大人力资源品牌建设工程,打造特色技能培训品牌。精准实施技能培训,举行核酸采样、环境与物品消毒、“1 x”师资、建筑技术、茶艺、电工等培训,每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与考核20000余人次。 坚持开放办校,交流成果丰硕 先后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德国约哈尼特学院、韩国大邱加图立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就教师深造、学生交流、学术访问全面加强合作交流。与日本海老源医疗集团等国外企业合作,加强涉外语言培训,护理专业学生赴日、赴美高薪就业10余批次,实现学生海外就业规模化、高端化。与国家开放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信阳师范学院等国内高校开展合作,联办本科专业、提升办学水平。 百年弦歌不辍,世纪薪火相传。在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新时代,全体信职人坚守教育初心、践行育人使命,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全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是由长沙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教育厅指导业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长沙市雨花经济开发区的长沙职教基地。在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中,确立了“立足长沙,服务三湘”的办学定位,被社会美誉为“商界黄埔”和“经理摇篮”。 近年来,学校抢抓发展机遇,实现了整体跃升。2015年成为湖南省首批8所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2019年,相继被认定为国家优质高等专科学校(简称“国家优质校”)和立项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建设单位。2022年7月被立项为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2023年,入选湖南省“楚怡工匠计划”试点院校(市属高职院校唯一),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开办“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在“2023软科中国高职院校排名”中,学校综合排名跻身全国百强,位列全国第94,全省第5。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11000余人,教职工563人,其中专任教师469人。学校设有湘菜学院、湘商学院、湘旅学院、会计金融学院、文化创意学院、软件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培训学院、创业就业指导中心10个教学部门,开设29 1(本科)专业。构建了“1 6”专业群体系(即以“餐旅会”专业群为重点,包括湘菜产业专业群、旅游服务业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现代金融业专业群、文化创意专业群和软件技术专业群),形成了“湘菜特色、高端会务、智慧旅游、品牌会展”四大职业教育高端办学形态,深度对接以长沙区域为核心、覆盖湖南省、面向全国的餐饮、旅游、会展和现代金融商贸服务业的高端发展需求,为建设幸福长沙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近年来,学校以“双高计划”建设为牵引,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社会声誉、办学水平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学校是湖南省党建工作示范校,拥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2个、工人先锋号1个、“党务工作示范岗”3个、“双带头人标兵”2个、“青年教工党员示范岗”3个。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学校牵头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并获评省级示范研究中心。立项国家级思政项目4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省级思政教学团队3个、省级“三全育人”试点院系和思政精品项目10余项等。 学校拥有国家级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是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现代服务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湖南商贸旅游职教集团)、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学校现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本,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国家级标志性成果总数70项;有省楚怡高水平专业群、省“楚怡”文化传承基地等省级标志性成果800多项。 学校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1.24%,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2022届毕业生省内就业率为76.11%,其长沙市就业人数占省内就业人数的79.89%。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01项,其中国家级12项。学校在省教育厅组织的三大抽查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学校获评全国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连续七次被授予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 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对接现代服务业办专业,先后成立京东·湘商学院、湖南湘菜产业学院、华为云大数据产业学院、湖南智慧文旅产业学院、徐记餐饮产业学院、长沙会展与互联网营销产业学院、美心产业学院;牵头成立全国数字餐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业财税数智化服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学校对口帮扶吐鲁番职院等5所院校,深得好评。连续7年服务全国两会,多次参加省市高端会务工作,均获得充分肯定。 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及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主动抬高坐标,奋勇争先,在全面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更多优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建设现代化新长沙提供全方位人才和技能支撑,实现学校的再次跃升。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黑龙江工商学院
学校介绍 黑龙江工商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成立于2002年,前身为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2015年5月,转设更名为黑龙江工商学院。学校的举办者是哈尔滨祥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刘来祥教授出任学校理事会理事长、名誉校长。刘来祥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他用教育家的勇气与担当,汇聚教育资金创办学校,同时以经济学家的智慧和审慎,在2019年组建了立德教育集团,并成功在香港上市,为学校持续优化办学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提供保障。 学校立足龙江,依托长三角,面向全国,对接行业产业需求,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形成“两省三地 南北呼应”的新办学空间格局。在哈尔滨市拥有松北校区(松北区学院路群英街33号)和哈南校区(哈南工业新城崇文路9号),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建有产教融合园区暨黑龙江省大学生“长三角”就业创业基地。 学校占地总面积63.79万m²,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为150284m²,建有2座图书馆,3座现代化体育场馆和一个高尔夫训练场,建成万兆校园网。学校总资产19.77亿元;纸质图书115.49万册,电子图书173.3万册,数据库19个。学校建有教育部“新金融智慧学习工场”,118个专业实验室和9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在校生1.2万余人,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5万余高素质人才。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共设有26个本科专业,形成以工科为主,商科为特色,工商交融,艺术、经济、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学校是黑龙江省软件学会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理事单位、黑龙江省科普示范基地。 学校现有教师总数778人,其中专任教师401人,专任教师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8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31人。近三年来,教师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1项,教育部“高校科研诚信建设”基金项目2项,省级以上课题116项,获得专利182项,出版教材及专著178部。以“商务 联合教学团队”为代表的多名教师指导百余名学生连续七年在“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中获一等奖、特等奖,包揽“学创杯”省赛共36个一等奖;教师指导学生在“挑战者杯”、“蓝桥杯”等国家级专业学科竞赛中获三等奖及以上130余项。 学校秉承“求知原本 崇德尚用”校训和“问学正知、探究正理、践行正道、习练正用”校风,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社会,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办学宗旨,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学企融合,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服务奉献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建设成为适应社会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 学校实施文化兴校战略,坚定不移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出一套主流价值深入人心、文化传统根基深厚、学术创新氛围浓郁、校园环境优雅宜人、文化服务影响深远的校园文化体系。在哈南校区建有黑龙江铁道文化馆,回顾中国铁路奋斗历程,科普铁路装备技术知识,品味以“人民铁路为人民”为核心的铁路精神谱系的历史意义和深刻内涵,打造独具魅力的“沉浸式”文化体验。学校着力打造的文化育人品牌——“读、写、讲、用”四维一体文化育人工作项目,被教育部评为 2020 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精品建设项目。 学校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与瑞士西北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美国芝加哥康考迪亚大学等签订合作交流协议,常年选送教师开展进修、访学等学术交流活动。依托合作办学项目,学习国外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借鉴专业课程、教材等优质教育资源,联合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的办学成就得到各级领导的赞誉和社会的肯定,时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副主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时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春鸣,黑龙江省委原常委、统战部原部长赵敏,省人大原副主任董浩,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院士等领导、专家来校视察时,对学校办学成就给予充分肯定。 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了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各项设施完善、师资人才充沛、管理科学规范、社会声誉良好的应用型大学。2005年学校被评定为全国百所一类较好层次独立学院,同时被选为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常务理事单位和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2007年被评为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2008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金牌服务院校;200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服务金奖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2012年获评中国教育改革卓越成就奖单位;2013年获评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2017年获评黑龙江省高校系统“文明校园”称号,2019年获评黑龙江省高校系统“文明校园标兵”称号;2019年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21年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获评首批“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示范性高校”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2022年获评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党建示范高校”和“党建样板支部”,2022年获评“黑龙江省文明校园”;2023年黑龙江省铁道文化馆确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