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历史沿革 学校始终与民族命运共浮沉,与时代脉搏同起伏。百年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有识之士努力寻求振兴中华之路,认识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重要社会功效。在此背景下,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于保定设置了“...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311-85110111,0311-85118081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特色(双一流/985/211等)
国家级骨干/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学校排名
266名 校友会高职ⅰ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湖南省化学工业学校。学校是由省政府举办、教育厅直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先后与湖南省资江化工学校、湖南化工机械学校(湖南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合并,2003年4月升格为高职院校。学校是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湖南省楚怡高水平学校a档建设单位、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湖南省“十四五”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筹建单位。 栉风沐雨六十余载,学校坚持“根植化工、合作育人、创新驱动、铸造品牌”的办学理念,秉承“厚德、励志、笃学、精艺”校训,力行“和谐、奋发、唯实、创新”校风,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坚持走内涵式、开放型和特色化发展道路。 学校设有化学工程学院、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智能控制工程学院、现代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商务贸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部和体育部等10个二级学院(教学部),招生专业(含方向)34个;形成了紧密对接绿色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型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且具有化工特色的“四主三支撑”专业集群。拥有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专业5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实训基地6个;省级“三高四新”专业群1个、一流特色专业(群)9个。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质量为先。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700余人(含留学生),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培育单位、“1 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连续七次荣获省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近五年,学生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400余项,其中国家级29项。 学校坚持教师为本,人才强校。学校有教职工700余人。荣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全国石化行业优秀教学团队1个,获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学能力竞赛中获奖153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39项。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与江苏汇博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株洲中车天力锻业有限公司等近100家企业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特色产业学院5个,年均开展非学历培训近3万人次。近年来,累计为化工企业开展工艺优化、技术升级等项目300余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主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外院校合作开发了7个专业教学标准,54门课程标准,招收留学生20名。积极发挥学校办学优势,承办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30余次。突出职教精准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因地制宜开展黄桃啤酒研发、农产品电商推广等,助力联系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同饮湘江水,共铸化院魂,代代新人在成长”,建校以来,学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近15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面向未来,学校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开放、和谐、美丽、幸福职业本科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介绍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学校)的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江西省抚州卫生学校。1986年改办为江西抚州中医学校;1998年更名为江西省中医药学校;2004年5月升格为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是全国成立较早的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之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的新型特色高等院校和江西省唯一一所中医药类专科学校。学校目前设有赣东大道校区和文昌大道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 学校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抚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抚州市人民政府主管。学校的教育形式以全日制专科教育为主,兼顾高、中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适应中医药行业和康复保健市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设置“三系四部”( 医疗系、药学系、护理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医学基础教学部、公共基础教学部、成人教育部),开设了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医学美容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药、中药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护理、助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15个专业,形成了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康复保健四大专业群,拥有2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中医学、中药)、1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实训基地(中药制剂实训基地)、1个省级财政重点支持建设实训中心(护理实训中心)。学校获批为国家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基地、国家中医流派(旴江医学)建设基地、江西省中医药文化传播基地,与江西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中药学、中医学、针灸推拿、护理专业的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名中医,江西省百千万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教书育人楷模,多人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英语教学团队获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形势与政策》课程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二等奖,主编《中医内科学》荣获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类)二等奖。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获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西省园林化单位、全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系统创新发展年活动先进集体、江西省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安全稳定先进单位、江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江西省高校党建工作优秀高校、创建江西省文明校园先进学校、江西省第二届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世界500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伴随中国钢铁强国使命成长,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以高等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为主,集中等职业教育(高级技校)、成人继续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以“产教融合的典范、大国工匠的摇篮、赋能成长的工场”为愿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学院主校区坐落于九省通衢的武汉市,校园总占地面积1050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70万余册,校园网覆盖四个校区,具备良好的生活服务、学习成长的校园环境,规范的奖助贷、专升本、技能鉴定、心理咨询、创新创业的服务配套。 学院依托中国宝武的丰富资源,拥有一支勤勉治学、用心育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共有专兼职教师700余人,在校生11000余人。设有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汽车与材料工程学院、素质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图文信息中心以及经营管理培训、工程技术培训、技能培训中心(技能鉴定中心)等多个教学实体,建有配套专业实践的校内实验实训室107个,与宝钢股份、武钢集团、宝武碳业、宝信软件、宝武智维、新疆八钢、中南钢铁、宝武清能、太钢集团等中国宝武旗下一级子公司以及武汉京东方、海尔集团、深南电路、东风汽车、上海建工、西门子等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61个。 学院全面加强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钢铁智能冶金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物流管理等39个招生备案专业。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学院注重教学、科研、实践等方面优势资源的集成整合,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标准对应衔接,强化职业性定位,历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学院是中国冶金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主办有《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issn1671-3524/cn42-1652/z)和《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issn1009—1980/cn42—1580/tf)两份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其中《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入选“全国高职成高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高职成高学报十佳期刊”。 学院社会培训服务能力强大,专设培训事业部(培训中心),是国家“高级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湖北省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湖北省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中国宝武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核心基地”等。学院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培训团队,建立了培训规划、实施、诊断等全流程的培训服务体系,具备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作业培训考试资格,为钢铁行业、中国宝武各子公司、在鄂在汉大企业提供企业安全管理系列培训、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城市服务业专业培训、企业内训师培训、技师训练营、设备点检维护培训、技能鉴定等社会服务。近三年,为社会提供培训服务每年约5万人次。 学院致力于“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围绕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把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教学、实训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按照专业设置面向企业、由企业参与,教学过程融入企业、在企业中进行,人才培养为了企业、与企业共享教学资源的整体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的“双元”培养体系,努力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应用、会创新。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奖励60余项。 多年办学积淀和文化传承,学院先后多次获得 “中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中国职协科研成果突出贡献单位”、“中国最具价值企业大学”等荣誉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 、被人社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先进单位”、被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放眼未来,学院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引领,紧紧抓住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朝着把学院办成一所办学办校特色鲜明、产教融合优势明显、内涵发展特征显著的高职院校方向阔步前行。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公办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秉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遵循“以人为本、德技双馨、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为目标,建立了开放创新强校模式,累积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形成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首批建设单位,部队士官人才培养定点院校,山东省“3 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招生试点院校,山东省示范性高职单独招生试点院校;是国家首批“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省级劳务外派培训基地”“省信息安全培训中心”;荣获“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等称号。 学校现有奎文和滨海两个校区,占地1037亩,在校生12500余人。学校设有6个系(电子与通信系、软件与大数据系、数字媒体系、智能制造系、经济与管理系、现代服务系),1个二级学院(士官学院),2个教学部(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课教学部)。学校是山东省虚拟现实职业教育集团、物联网职业教育集团、网络空间与信息安全职业教育集团牵头组建单位,是虚拟现实服务高端装备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学校建设了现代化的实训室、多媒体教室以及电子实训生产线,各类实验实训仪器设备达8000多台套,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超过国家办学标准的6.6倍,已建成校内实践基地16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7个,建设了数字化智慧校园,实现了学校教学、管理、服务手段现代化。 学校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围绕产业设专业,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鲜明信息特色的电子与通信、大数据与软件、智能制造、虚拟现实高水平四大优势专业群以及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经管、现代服务等专业群,共计36个专业。3个专业与本科高校实施“3 2”专本贯通培养,打造了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与软件技术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3个省级特色专业。 学校拥有一支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40人,中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1.34%以上,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26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31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72.86%以上。学校培育了4个省级教学团队,4名省级教学名师,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术技能创新团队,获批“全省唯一传感网应用开发证书全国师资培训基地”。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主题教育活动和科技文化艺术节为载体,以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强化思想价值引领,实施职业素养提升工程,努力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以实训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科研和技术服务为支撑,积极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实施项目教学法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1 x”双证书制度,着力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依托专业优势,服务军民融合发展,士官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学校被确定为部队定向培养士官试点院校、空军定向培养士官定点院校,坚持军民深度融合协同培养,构建士官人才培养、基层民兵骨干培训、部队士兵技能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的军地两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靶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铸魂、精技、严纪、强体”四项工程,打造军旅文化育人品牌,探索士官人才特色教育管理新路子,全力培养新时代强军目标需求的优质士官人才。自2014年以来,学校已为空军、陆军、战略支援部队培养入伍士官1580人,入伍士官60%成为部队骨干,150余人次立功、嘉奖,30人考取军校,在校期间100余人次在国家、省技能大赛中获奖。目前,在校定向培养士官生2040人,定向培养士官生人数山东第一。 学校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贯通,政、企、军、行、校协同育人。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第一个省级ict学院,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等进行人才培养培训和产业协同创新。与潍柴、歌尔、慧科、联想、360、中兴、福田雷沃、师创、中创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广泛开展联合培养、师资培训、资源开发、校外实训、顶岗实习等项目。牵头组建虚拟现实职教集团、物联网职教集团、网络空间与信息安全职教集团。毕业生就业率连年在96%以上,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桂林学院
学校介绍 桂林学院:全力打造校城双向赋能新典范的国有民办城市型大学 桂林学院(guilin university,代码:13641)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国有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管、桂林新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举办。学校前身系广西师范大学与社会投资方于2001年5月合作创办的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2004年1月,经教育部确认取得“独立学院”办学资格;2021年5月,教育部致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转设并更名为桂林学院。 ——宗旨定位清晰明确。桂林学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至善”办学理念和“向学、向善,自律、自强”校训精神,立足“两型”(应用型、教学型)、“两性”(地方性、综合性)和“一化”(国际化)发展定位,坚定“规范高效、特色鲜明、质量与就业双优的国有民办城市型大学”发展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宽厚、具有“至善”品格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位置优越环境优雅。桂林学院地处“山水甲天下”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坐落于全球十五条最美河流之一的漓江之畔。东临桂林市雁山区中心环线大道,交通便捷通畅。东向与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校区隔路“门当户对”,近邻雁山区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桂林植物园、桂林融创国际旅游度假区以及号称“桂林佳境、一园看尽”的雁山园。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间有“育善林”曲径通幽、松香四溢、竹韵袅袅。先后被评为“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卫生优秀学校”,目前正创建“广西绿色学校”。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桂林学院校园规划占地面积183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含在建)52万余平方米,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拥有功能齐全的教学行政区、学生公寓区、教师公寓区、体育运动区及“至善”“弘善”“乐善”三个广场,建有多功能“至善”“弘善”两个讲堂及智慧教室、多媒体教室、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体育运动区集标准田径场、五人或七人制小足球场、排篮球场及室内球类馆于一体。公寓式学生寝室全部安装了空调、洗衣机并定时供应热水,连廊式“至善楼”教学楼群同时可容纳近六千学生上课,实行社会化服务管理的“乐善食府”被评为“广西高校标准化学生食堂”。 ——师资满足教学需求。桂林学院设有语言文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商贸与法律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传媒学院、设计学院、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至善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实行教职工全员劳动合同制。现有专任教师710余人,其中自有教师490多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为30.4%,博(硕)士学位教师占比为66%。自有教师中,有博士12人,博(硕)士研究生生导师12人,“双师型”教师近百人,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4名、广西高校卓越学者1名、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人才1名、广西高校“千骨计划”6名及桂林市会计拔尖人才1名。 ——教学水平稳健提升。桂林学院按“一体三翼四集群”(以城市服务类专业群为主体、教育文化类和工程技术类专业群为左右翼、体育康养类专业群为尾翼)框架布局学科专业,开设普通本科专业52个,涵盖经、管、法、文、教、艺、理、工等学科门类,现有在校生12640多人。建有广西民办高校重点建设专业8个、广西高校特色专业2个、广西高校转型试点专业(群)1个、广西高校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和一流本科课程5门。获得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9项,广西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3项。成功承办全国独立学院协作会2017年年会、广西高校第三届“千里杯”(大学组)足球联赛和广西高校第18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总决赛。 ——产教融合扎实推进。桂林学院大力推进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路径的转型发展,按照“以共建为基础,以共育为支撑,以共管为保障,以共赢为目标”的原则,先后与浙江名淘集团、广州粤嵌集团、东软集团、中软国际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了“名淘电商学院”“粤嵌电子工程学院”“东软软件学院”“中软国际大数据学院”等一批产业学院。以名淘电商学院为依托,与桂林市商务局共建“电商人才培训基地”和“电商项目校园孵化及运营中心”,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共建数字出版专业、与广西通诚律师事务所共建法学专业,等等。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2018-2021年连续四年蝉联“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荣誉称号。 ——至善文化氛围浓厚。“至善”作为办学理念,既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能力,昭示着桂林学院着力倡导的大学文化及精神建设本质上是全校师生以校训精神为引领,持续涵养善德、崇尚美好、追求卓越,最终实现境界达成与能力提升的过程。学校建立健全“一日一善行、一周一善扬、一月一善评和一年一善集”工作机制,形成了浓厚的“至善”大学文化氛围,先后荣获“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文化建设奖”和“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 ——学生奖助体系健全。桂林学院构建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等为主要渠道,以学生勤工助学、各类专项助学金和由杰出校友、合作企业、社会各界捐设的奖学金为重要途径的奖助体系。完善的“奖、评、助、贷、勤、补、免、减”学生资助和评优评先政策,对品学兼优和在不同领域成绩突出的学生发放奖学金,对家庭困难学生给予专项助学金,对优秀退役大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对毕业生进行个性化补助等,实现了学生“优”有所“奖”“困”有所“助”全覆盖。 ——办学赢得广泛认可。桂林学院于2011年11月新增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是广西首批获此殊荣的独立学院之一。2021年3-5月,经自治区教育厅和教育部专家组实地考察、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定和教育部批准,桂林学院独立设置为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桂林学院创办21年来,学校先后斩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文化建设奖”“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广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并记集体二等功”“广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广西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西卫生优秀学校”“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广西优秀民办高等学校”等一系列集体荣誉和奖项。 ——同行有你未来可期。名城孕育名校,名校滋润名城。着眼于“十四五”,桂林学院全体师生将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贯彻落实民办教育新法新政精神为己任,对标对表落实教育部致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转设为桂林学院的函》的部署要求,全力奋战“四项重大任务”(全面完成校园二期工程建设、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深入推进校企协同产教融合、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六项建设工程”(党的建设工作固本强基工程、师资队伍建设提质增量工程、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拓展工程、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工程、治理与条件支撑力增强工程、平安和谐绿色校园建设工程),为全面建成“校城双向赋能融合发展新典范的国有民办城市型大学”而不懈努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非营利公益性的民办大学,创建于1993年,是上海市最早由教育部批准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民办高校之一,是上海市市级特色高职院校和上海市示范性民办高校,2018年成为上海市首个取得非营利性办学许可证的民办高校。学校曾荣获“全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上海市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等殊荣,并顺利入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高职)top300”,系上海唯一入选的民办高校,十二年蝉联六届“上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8年,荣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奖,实现了民办高校零的突破。2023年,学校荣获社会组织评估“5a等级”和“上海市绿色学校”荣誉称号。同年,学校认定通过上海市首批新型技师学院,并入选中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位于美丽的浦江之畔,毗邻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国家级高科技园区——紫竹高科技园区,距离闵行开发区、莘庄工业区、市中心和机场、高铁站、地铁站等交通便捷。同时处于商务产业聚集的“大虹桥”商圈影响范围,丰富的教育和社会实践资源,为学生学习和课余生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占地225亩,教学及生活用房近1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45亿元,专业实训室109个,校训场地面积5万平方米左右,专业实训工位数4000多个。学校展生产性实训,为学生岗位技能培训提供有力保障。图书馆纸质藏书61.52万册、电子图书12.42万册。学校总资产逾4.7亿元人民币。 学校拥有10个二级教学单位,27个招生专业,涵盖财经商贸、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卫生、物流、文化艺术、新闻传播、教育与体育等专业大类,拥有“智慧商贸”“时尚设计”“智慧财经”3个市级高水平专业群,“智能制造”“拓展现实与新媒体技术”2个校级一流专业群。建有1门国家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课程,3门上海市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拥有教育部“基于移动终端的影视创作”产教研协同基地、民办高校强师工程机电、会计两个师资培训基地,是国际货运与报关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拥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试点专业,中高贯通培养试点20个,高本贯通培养试点7个,有16个校内实训中心和124个校外实训基地。学校是上海市重要的现代服务和制造业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品质 能力”“岗课证赛一体化教学”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初步形成了层次清晰、结构渐趋合理、具有一定国际化程度、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并已在多数专业、实训领域中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影响、有潜力的专业团队。现有教职工690人,专任教师390人,副高及以上高级职称102人,双师型教师占50.3%。 学校教学和实训水平处于上海市同类院校先进行列,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12项,上海市级优秀教师教学团队12支(含创新团队),市级教学名师1位。“双百工程”显现成效,累计建设上海市级精品课程10门,编写104种教学教材,其中公开出版69种教材,校企合作教材43种。承担上海市级以上研究课题累计191项。 学校重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努力探索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2017年度荣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一项;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三项;2018年,会计专业《面向小微企业、聚焦“三会”能力,适应行业转型需求的财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比层面上实现了零的突破。2022年,学校荣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两项,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2023年,关务专业《对接国家关务改革,导入国际aeo标准,培养“四通一达”关务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参与的《实现跨越式发展:上海精准帮扶喀什地区职业教育开展教学建设的创新与实践》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生在国家级和上海市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斐然,在2020年首届中国技能大赛中,东海学院学生荣获“货运代理”项目金奖(全国第一名),“时装技术”项目全国第5名,双双进入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2022年,学校21届关务专业学生勇夺世界技能大赛金牌。 学校重视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及综合竞争力,积极拓展渠道,加强与国际高水平院校的沟通交流,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德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诸多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长效机制,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意向,引进了内涵丰富、水平较高的国际交流项目,让广大学生接受前沿教育信息,眼界开阔,增强综合竞争力。 建校30年来,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了近4万名毕业生,在同类院校中,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素以“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近三年毕业生平均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以上,均保持上海市同类高校水平。学校现有在校学生7870余人。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南宁学院
学校介绍 南宁学院的前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1985年创办的邕江大学,2009年,南宁威宁集团以股份制的形式参与办学,成为共同举办者,双方在章程中明确不从办学中获取经济回报;2011年,合作共建的新校区投入使用;2012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南宁学院。学校现设二级学院12个,开办本科专业36个,覆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教育学等5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20487人,其中本科生19760人。 办学思路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非营利性办学原则,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升本以来,学校积极探索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道路,贯彻“应用型、开放式、新体验”的办学理念,以“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主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专业与课程建设为核心,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重心,铸造应用型特色之魂、立稳服务地方发展之根、强固产教融合之本,努力为新时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学校已成为国家首批应用技术大学试点高校、广西新建本科学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自治区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单位。 办学条件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国家aaa级景区“不孤湖”景区坐落在校园内。校园占地面积75.2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6.16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22.4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8亿元,建有智能制造研创中心、列车驾驶操控实验室、bim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室237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间、自治区级示范性实验实训中心1个。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原国家质检总局中国质量研究与教育(南宁)基地等高端协同育人平台;有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校外实习基地181个。图书馆建筑面积25804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45.57万册,电子图书250.84万册,数据库32个。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总数1007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41.61%,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67.58%。有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艺术大师以及企业技术专家等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骨干。 人才培养 学校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应用型理论研究,促进办学理念向应用型转变,结集出版了《创新创业教育新体验》《实践教学改革新体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新体验》等教学改革研究论文集8部、《变道超车——新型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探索》专著1部。深化专业建设促进学校办学思路向应用型转变,拥有广西重点学科1个,建有自治区级重点(特色)建设专业6个、广西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入选广西创优计划项目4个;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学向应用型转变,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开展了100门应用型示范课程和77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获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转变,探索并形成6种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向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规格转变,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在2020软科156所中国民办高校排名榜中位列第22位。 立德树人 学校重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十三五”以来,学校思政课教师参加教学类比赛或评比累计获得奖项38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项、自治区级奖项35项,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思政队伍入选广西思政杰出人才骨干教师支持计划4人,入选南宁市大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委员1人,4人入选南宁市委宣讲团专家库。精心培育“厚德微讲堂”德育品牌。学校创建了“不孤志愿服务”和“英雄精神传承”两大校本德育品牌,持续培养学生公益奉献精神和崇尚英雄精神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四导”(引导、倡导、指导、辅导)工作法为抓手,统筹“十大育人”体系,构建“三全育人”格局。 应用研究 学校重视开展应用研究工作。建有科研平台20个,其中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平台3个,市厅级平台3个;“十三五”以来,学校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24项、市厅级科研项目280项、县局级项目30项、横向科研项目174项,科研经费累计投入9702.03万元、科研成果获奖71项;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376篇,出版专著35部;师生授权专利963件,科技成果转化32件。 国际交流 学校将东盟国家和周边地区作为交流合作重点,拥有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导,南宁学院牵头,名校、名企参与共建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广西中国-东盟综合交通国际联合重点实验室。搭建了中国—东盟质量研究与教育中心、南宁(东盟)轨道交通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合作交流平台。入选“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筹建合作院。截至目前,学校与48所境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泰国18所院校提供城市轨道交通师资培训,与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泰国先皇理工大学等世界知名学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选派56名学生到马来西亚、澳门、台湾合作院校参加短期学习和攻读硕士学位。近年来接待来自泰国、马来西亚、英国、法国、苏丹、斯里兰卡、莫桑比克、肯尼亚、赞比亚、蒙古、埃塞俄比亚、巴拿马和乌克兰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教育访问团。 培养质量 学校历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高于同期广西高校的平均水平,已连续11年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十三五”以来,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累计获国家级奖项440项,省部级奖项2322项,其中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获得国家4银、12铜,自治区34金、44银、242铜,成绩位居广西高校前列;学校在2017-2021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居同类本科高校全国第80位。 本科办学以来,学校的改革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同行和社会的关注与鼓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万鄂湘、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李晓红等领导以及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先后到校调研指导,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做法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学校先后近35次受邀在国家和自治区内外各类平台上分享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经验,近200所区内外兄弟院校到校就应用型本科建设进行考察交流;新华社、《中国教育报》《广西日报》和广西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2016年,学校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状”,2021年,学校获评“第二届自治区文明校园”,2022年,学校获评“广西首批绿色学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毗邻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和滹沱河生态区,是一所由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办学历史最早可上溯至1963年的河北省石家庄专员公署商业职业学校,后几经发展变迁,1999年,市第一商业学校、第二商业学校和财贸干部学校并入石家庄市财经学校。2002年,石家庄市财经学校升格为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学院占地面积 1930余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设有9系4部1学院,共有43个专业面向社会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博学位的教师占60%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40%。为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学院现已启动新校区二期项目建设。 学院现为省域高水平学校、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全国物流教学十大创新品牌院校;河北现代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省职业技能培训省级定点机构;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市级党建工作示范高校。 学院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为引领,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现有省域高水平专业群、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省级骨干专业、市级重点专业11个;建有省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省级教学资源库项目、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育出国家级、省级在线精品课程24门;立项教育部、省级教学改革研究14项;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屡获大奖;多部教材入选教育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构建德技并修育人体系,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以来,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大赛,斩获省级以上奖项216个;在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奖项22个;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达96.23%,专业对口率为72.1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为99.21%。 学院坚持走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之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产教协同育人。近三年来,主持国省部市级项目310余项;获批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等多个国家级项目;建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省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等12个省、市级科研平台;入围全省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单位;牵头成立石家庄高新区(新一代电子信息方向)产教联合体;与藁城职教中心、理想汽车联合开展“2 2 2”贯通培养;推广4届现代学徒制试点,开设5个中国特色学徒制专业,开展14个订单班专业;与274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达90个。 学院深化师资综合管理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近三年来,引进一流院校博士、硕士160余人;多名教师获河北省“三三人才”、省政府特殊人才津贴专家、河北省“师德标兵”、河北省“模范教师”、石家庄市管拨尖人才、“石家庄工匠”等荣誉称号;拥有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双师型”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388人以上;立项市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市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6个;8支教学团队获评省、市级科技特派团。 学院主动聚焦国家战略布局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承办农业农村部“耕耘者”河北省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基层干部2900余人,荣获全国“十佳培训机构”;围绕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新申报生物医药类专业4个;深化校地合作,与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赵县等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新精神,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立足优势做足特色,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勇担教育强国使命,奋力谱写建设一流高水平高职院校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学校校训:思源、追寻、致远 学校精神:艰苦创业、感恩奋进 办学理念:开门开放办学、明德致用育人 办学定位:根植小平故里,服务区域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建成全国一流高职院校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学校教风:厚德精技、爱生乐教 学校学风:手脑并用、德技兼修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教育部、四川省、广安市共建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学校,坐落于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故乡、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市广安。 学校前身为1906年创建的岳秀女学,著名革命英雄传奇小说《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人物陈联诗、邓惠中均毕业于此;2004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四川省岳池师范学校独立升格。2009年,学校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四川省教育厅、广安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共建学校;同年,国家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共建“广安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支持学校发展是重要项目;2014年6月,广安市广安区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整体并入学校;201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审定同意学校增挂广安技师学院牌子;2016年1月,学校建成四川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020年12月,学校建成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12月,学校成功立项四川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目前,学校共有滨江、前锋、奎阁、岳池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700多亩,总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06亿余元;设有智能制造与汽车工程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开设有43个高职专业,有全日制大专在校生14500余人;现有“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林强、德国石荷州前教育及文化部部长克鲁科博士、著名青年画家林茂先生等高级顾问、特聘教授领衔的专兼职师资队伍730余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18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75人。 学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体制机制,实施校院两级管理、目标绩效考核管理改革,推行重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等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办学活力。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社会资本共建医学院,投资10多亿元建设学校附属医院,先后成立了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所,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设计研究院(乙级资质)、工程造价研究所,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资产经营公司,广安科技园(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校外综合实训基地)和广安茂林文化艺术中心等平台,不断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学校立足服务川渝合作示范区和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建设需求,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广安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实施“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以产业、行业、企业结合为依托以岗位、能力、课程对接为抓手,以基地、师资、机制建设为保障,不断巩固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学校围绕“深化内涵、打造品牌、强化特色”的专业建设理念,始终把专业建设放在首位,引领带动其它项目建设。学校先后建设成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1 x证书制度试点高校、四川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验实训基地4个(建筑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广告艺术设计)、教育部骨干专业2个(小学语文教育、大数据与会计)、教育部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产教融合型汽车服务生产性实训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机电一体化技术)、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建筑工业化构配件生产性实训基地)、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旅游管理)、省级示范专业3个(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技术、旅游管理)、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学前教育专业群)、工信部产教融合专业2个(应用电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学校长期重视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一核三维五元的校园文化建设”等项目,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近三年,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技能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奖660余项。学校毕业生一直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与欢迎,据第三方调研机构对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水平、职业能力满意度均高于95%,学校荣获四川省教育厅授予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坚持开门、开放办学,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努力开展与国内外优秀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学校先后派出100余名师生赴德国、新加坡、韩国等学习深造,培养了来自2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150余人;学校为国家汉办hsk、hskk、bct、yct考点,能够为外国友人提供国际汉语水平考试;学校与德国基尔州立职业学院、韩国东国大学、亚洲城市大学、泰国格乐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校学生可套读其相关本科专业,符合条件的可按照当年政策专升本。 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五万余名各类技术人才和行业骨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思源、追寻、致远”,学校将秉承“艰苦创业、感恩奋进”的精神,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四川领先、西部一流”高职院校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武警工程大学
学校介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原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学院。这里是武警部队培养“讲政治、懂技术、会管理、能指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忠于党和人民的现代警官”的基地,进行科学研究的中心。她占地56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宏伟,绿树成荫,设施先进,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院原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技术学院,1983年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成立,后经三次体制任务调整,发展成为培养内卫指挥、政治工作、后勤管理和专业技术警官的综合性军事学院。1998年9月,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再次进行体制任务调整,并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学院,简称武警工程学院。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学院建设十分关怀。1993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为学院题词:“忠于党和人民,造就现代警官”。1998年,江总书记又欣然为“武警工程学院”题写了校名。   在武警总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院教职员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总书记题词为校训,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不断研究探索武警院校教育特点和规律,进一步确立了“全面培养、全面发展、全面过硬”的办学思想,使这所年轻的军事学府,如日初升,充满希望。   如今,学院已是武警部队唯一具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设有科研部、基础部和通信工程系、电子技术系、军事经济系、军械运输系、建筑工程系、进修系,共个17专业、40个学员队、35个教研室、和2个学术刊物编辑部。学院已逐步建起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有教授、副教授158人,讲师203人,博士后2人,博士21人,硕士164人。他们坚持“三个面向”教育方针,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实行开放式办学,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使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院被解放军总政治部评为全军“政治理论课教学先进单位”;在全国英语四级统考中,学院的通过率连年跻身陕西高校先进行列;在陕西高校数学模型竞赛中,学院夺得团体一等奖;在全国公安和省高校系统散打、体育比赛中,学院也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建院20年来,学院为部队输送毕业学员9000余人,函授学员12000余人,轮训师、团职干部600余人,培训其他各类干部5400余人。毕业学员到部队后,经过实践锤炼,大都成为部队三化建设的骨干,有相当一批已走上各级领导岗位。   与此同时,全院出版各种专著、译著14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800余篇;完成科研项目180余项,其中116项通过省部级鉴定,82项获军队或省级科技进步奖,28项获国家专利,并有1项获国家发明奖,在科技强军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学院大力加强教学设施建设和生活服务保障,为学员的学习、训练和生活营造了一个良好环境——图书馆藏书35万余册,现已建成信息网络系统,在网点上,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电脑阅读图书馆信息资料。各教研室积极推广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效果令人耳目一新。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而建成的电化教学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指挥自动化培训中心、外语语音室和20个基础教学实验室。今年,总部又投资160万元,筹建移动通信网络、信息安全两个重点实验室,为开展现代化教学提供了有力条件。规模宏大的军事体育场,设施先进的射击场、游泳池等,为学员的训练和运动提供了理想场所。   建筑宏伟的俱乐部,各具特色的学员队文体活动中心,内务整齐的学员宿舍,服务周到的学员食堂,整洁壮观的学院医院等,为学员们的生活、业余活动提供了各种保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年轻的武警工程学院正以全新的姿态迈向新的世纪,吸引着广大有志成为一名现代警官的优秀青年来院学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