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信息科技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原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甘肃省首批应用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院校、全国应用型实力高校。校园占地面积1026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700余人。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931-2866675,0931-2866679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民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98名
软科民办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全国第一所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全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医药卫生类普通专科学校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
--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数字校园实验校
--中医药保健服务国家标准研发及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湖北省优质校
--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及名医工作室
--湖北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
--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
--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所中医药普通专科学校,开办医类专业教育近70年历史。学校实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北省卫生厅(卫计委)、荆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管理体制。2018年6月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出台文件《关于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支持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建成基层中医药人才和全科医生的培养基地”。2020年12月1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湖北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指出:“鼓励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面向基层培养中医药人员。”2021年1月15日,荆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荆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支持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本科专业,晋升应用型本科学院”。
2021年6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2021中国高职高专排行榜》,我校在全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继2019年、2020年后再次排名第1。
2021年3月“金平果”发布高职专业排行榜中,我校中医学专业和健康管理与促进类专业全国排名第2,中医骨伤和中医养生保健专业全国排名第3。
按省教育厅发布的第三方统计数据,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对母校满意率、毕业一年以后(即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后)的薪酬位于全省高职高专前列。
学校占地735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拥有2所三级直属附院(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荆州市中医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和1所省级标准化实验动物中心;校内装备有73个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61.5万册(含电子图书20余万册);引进“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中国知网”电子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阅读服务平台”等数字资源;在全国10个省区市130余家二甲以上医院和60家医药卫生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专兼职教师1003人,其中专任教师42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校内专任教师191人,占校内教师总数的44.52%,双师素质教师239人,占校内教师总数的55.71%。
学校 “中医学教师团队”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1386家高职院校中仅有10家获此殊荣,我校是湖北省唯一入围的高职高专教师团队)。
学校集医学教育、科研和临床于一体,突出中医药特色,中医药类、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康复治疗类、药品与医疗器械类、健康管理与促进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以普通专科教育为主体,目前开设有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中药学、中药制药、中医养生保健、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助产、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公共卫生管理、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智能医疗装备技术、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等21个普通专科专业,面向30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专科学生1万余人;同时开办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护理、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医疗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成人专科和护理学自考本科(联办)专业。湖北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湖北省中医师协会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设在学校,分别承担全省乡村医生培训和中医及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任务。
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先后建设了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1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专业2个,教育部认定的国家骨干专业4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1 x证书制度试点5项,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2个、实训基地1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品牌专业2个、特色专业5个、实训基地1个、精品课程5门。教材建设成果丰硕,有2部教材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5部教材入选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国家卫生健康委“十三五”规划教材优秀融合教材,是主编教材获评优秀教材最多的学校。学校牵头制定了“全国高职院校中医养生保健专业教学标准”。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110余人次,二、三等奖近550人次。
自成立以来,学校已为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健康服务企业输送了近10万余名实用型人才,涌现出了入选全国“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甘如意,“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黄振光,“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郑雄,“中国大学生百炼之星”“全国优秀志愿者”黄贵军,“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职教之星”范尉,“湖北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杰出志愿者”“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彭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付鑫,“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春丽,“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感动荆州”年度人物孟茂林,“感动荆州”年度人物、“荆州好人”“荆州楷模”魏春宇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和在校生。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在校期间经考核鉴定合格后可获取与医学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同时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一批就业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学校多次荣获“全国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荣誉称号,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乡村医生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红旗团委”和“湖北省高校理论学习先进集体”,医疗系学生党支部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总支”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塑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的发展理念,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着力于创构特色、彰显优势、打造品牌、提高效益,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不断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服务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推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学校概况】
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位于西安市秦渡镇,占地783亩,建筑面积约42.4万平方米,现有各类在校生15000余人。学校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卫生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临床医学(3 2)卓越医生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陕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陕西省双一流学院建设单位。
【专业特色】
学校开设护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助产、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其中护理专业和口腔医学专业为陕西省高职重点专业;药学专业被立项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口腔医学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被立项为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护理(老年服务)专业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是目前陕西省仅有的两所院校之一。
【基础设施】
学校附属医院、多功能教学大楼、多媒体教室、实训楼、公寓楼、大型餐厅、塑胶运动场、图书馆、浴池、游泳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学习、生活设施齐全,为学生在校成长成才提供了可靠保障。学校图书馆各类藏书约90万册,馆内建有电子阅览室,可以满足师生不同阅读习惯,开阔师生视野。
学校附属医院位于校园西侧,占地约300余亩,一期设置床位1200张,环境优雅,设备先进,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综合医院。附属医院引进先进的医院管理团队和各领域权威教授专家负责医院日常管理和诊疗工作,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也为学校学生见习、实习、就业提供了可靠保障,现已形成了“校院一体、医教融合”的办学特色, 在同类院校中独树一帜。
学校实训中心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设有内科实验室、外科实验室、妇科实验室、儿科实验室、解剖陈列室、口腔治疗室、口腔技工实验室、放射实验室、急救模拟实验室等各类医学专业实验室134个,可同时容纳2600名同学进行实训、实验、实习。学校护理实验实训基地和临床实验实训基地被评为陕西省高职示范性实训基地。
学校人体生命科学馆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总体投资300余万元。馆内收藏各类人体断层标本、人体塑化标本、解剖铸型标本、系统解剖学标本500余件,是解剖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探索人体奥秘、弘扬生命科学及健康教育普及的重要基地。
【教学科研】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学校现有教职工876名,专任教师70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501人,占专任教师71%,高级及以上职称170人,占专任教师24%,校外兼职教师178人。
学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教学理念,以各类技能大赛为抓手,突出学生实操、实践能力的培养,连续多年在全国、全省技能大赛中获得多项奖项。
学校坚持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指导思想,成立了临床医学研究室,设立了“创新立体化医学科研基金”,大力支持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近年来,学校先后完成了185项研究课题,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4项,科研、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校园文化】
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生为本,求实创新,依法管理,实践育人”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加强社团建设,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崇尚真理,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价值观。学校大力开展“三雅·四清”(学生文雅、教师儒雅、校园高雅、清廉干部、清正教师、清雅学生、清馨公寓)系列校园文化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发展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连续八年荣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对外交流】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先后赴韩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教育机构、医疗行业、高等院校交流访问,与部分院校、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合作办学、学生交流、教师访学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合作,丰富和深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体系,开展国际科研合作,提高教师国际化视野,构建学校国际化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校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就业安置】
学校成立有就业指导中心,全程负责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就业安置、就业跟踪等服务工作。学校通过拓展国外就业市场、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校园招聘会、以实习带动就业等方式,积极寻求就业途径,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有效地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学校扎实的学生就业服务和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使每届毕业生都供不应求,已累计为全国各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药企事业单位输送了三万余名素质高、技术好、业务精的医药卫生专业人才。
【学生资助】
学校建立了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农村困难学生免学费补助、临时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助学等多位一体的、较为完善的帮困助学体系,确保每一位贫困学生都能得到必要的资助,实现了“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目标。
地址:西安市高新区秦渡街道
邮编:710309
电话:029-81483012(校办)029-81483333(招办)
网址:http://www.xagdyz.com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晚立龙门最高处,始知身世与天平”。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本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制四年,地处古城苏州的西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学院1999年筹建、2000年9月开始招生,2005年按照教育部〔2003〕第8号和江苏省教育厅〔2005〕第40号文件精神,改设为独立学院,是江苏省内成立较早的独立学院之一。母体学校----苏州科技大学由原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和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9月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协调发展,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
目前,学院设有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总务处、团委、网络信息中心等行政机构;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管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艺术学院、公共教学部。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000余人,面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设有风景园林、环境工程、土木工程、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环境设计、英语等28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酒店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7个专转本专业,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格局。此外,我院积极实施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包括与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培养的电子信息工程(3 4)专业、与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的酒店管理(3 2)专业、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的风景园林(4 0)专业,与苏州市职业大学联合培养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 0)专业等。2019年,我院获批物流管理、日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个省一流(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办学条件优良,校园环境幽雅,基础设施齐全。学院不仅在苏州市长江路55号(原长江路8号)拥有独立校园,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和实验大楼、多媒体教室、图书馆、标准的田径运动场和足球场等教育教学设施和配套的生活设施;还共享举办高校—苏州科技大学江枫校区和石湖校区先进的教学资源。学院图书馆藏中文图书达87.6万多册,生均图书89.7册;电子资源丰富,自有数据库12个,共享母体学校中外文数据库54个。
学院依托母体学校苏州科技大学的优质师资资源,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自有专任教师中,10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人获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人获得“苏州市青年五四奖章”。共享的母体学校教师队伍中,多位教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奖项或荣誉称号。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强教学基本建设,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近年来,我院教师在首届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和最佳教态奖,在江苏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比赛(本科组)中,我院参赛教师共荣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8名。
学院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科研与教研工作。近年来,学院下拨专项经费深入开展专业(课程)建设、教研教改项目及科研项目立项工作,先后有17项专业建设项目、78项课程建设项目(其中思政课程专项建设20项)、4项教材建设项目、101项高等教育研究与改革项目获得校内立项支持。近年来我院教师在省、市级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果:获得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立项13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项目70项,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立项1项,苏州市社科规划课题(应用对策类)项目立项12项,苏州市科技局重点产业技术创新前瞻性应用研究项目立项4项,苏州市软科学课题立项5项,苏州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1项,院科研基金项目立项35项。同时在科研获奖方面获得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研究类)1项,苏州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
学院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学生就业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强化日常管理,严把教学质量,突出实践应用,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教育管理“严”字当头,依规治校,狠抓学风考风,全面推行“低年级早晚自习”“无手机课堂”“提前十分钟进课堂”等制度,助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创新学生工作路径,建设“大学生护校队”“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中心”“大学生自主管理与发展委员会”等品牌化育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建立了学校、二级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预警防控体系,构建了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受挫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在学科竞赛方面,我院学生在国家及省市举行的比赛中成绩骄人。2019年至今获得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奖项共有288项,合计480人次,其中,国家赛获奖49项,华东赛区获奖2项,江苏省竞赛获奖237项。其中2019年第九届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赛中获得团队铜奖2项,2019年第六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中获得团体特等奖1项,2019年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获得一等奖2项;2020年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1项,2020年全国供应链大赛中获得银奖1项,2020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省级复赛一等奖1项;2021年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二等奖1项,2021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1项。在“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挑战赛江苏赛区、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模型展示比赛)等省市级竞赛中多次获奖。
学院积极创新校园文化载体建设,以学生会、社团管理部、艺术团、科协、创协、新媒体中心等学生组织为抓手,整合校内外资源,在原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基础上,重新打造“筑梦天平”校园文化博览汇,以文化筑魂为战略引领,重新形成了青马领航、美育汇梦、实践强能、创新培优四大篇章。同时承接省市公益项目,助力大型赛事服务,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第七届江苏书展,依托志愿服务基地,2018年第五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第四届苏州环太湖马拉松比赛、首届中国国际进博会等,合计志愿服务人数达600余人。分别与运河社区、明基医院、吴甸园幼儿园等十余家单位建立或保持志愿服务基地关系,为学生走出学校,参与实践提供了有力保障。我院“关爱苏州漂族老人”公益项目入选了2018年9月举行的江苏省第三届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并现场展示、我院青年学子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博会的志愿服务工作并收到了上海团市委寄来的感谢信、同时荣获苏州市“e同禁毒”全民禁毒知识网络(微信)大赛优秀组织奖。在苏州市第二届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同伴教育主持人技能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艺术文化交流比赛活动,学生在各项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中,荣获2020苏州市青年歌手大赛“优秀组织奖”、2018年荣获第十二届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园乐团新势力比赛二等奖、第十二届江苏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国学知识竞赛总决赛三等奖、第九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孙子兵法友谊辩论赛中获玉玺奖等。我院学子在首届全国大学生国防军工文化创意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2021年第九届全国高校艺术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学院体育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学院拥有跆拳道、羽毛球协会等体育类社团,并配备国家级裁判员资格的指导教师进行规范化、专业化指导。在竞技赛事中,学院连续十三年蝉联母体学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在2021年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上获得第二、五名的好成绩。
学院围绕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大力开展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工作。学院发挥地域优势,通过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多层次的基地建设、高质量的校园招聘会等举措,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就业形势喜人。办学十多年来,学院为社会各界输送了2万多名毕业生,毕业生基础能力扎实、创新能力强,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学院近三年平均年终就业率达94.5%,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协议就业率大幅度提高,大量毕业生被中亿丰、金螳螂等大型企业录用。
学院创造条件,服务学生考研。设置了考研专用教室,设立了考研奖学金。近年来先后有多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悉尼大学、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另外,母体学校拥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学科方向),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覆盖我院绝大部分专业,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好的进一步深造的平台。
学院学生国际交流依托母体学校开展,苏州科技大学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瑞典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70余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所开展学生交流、教师互访和科研合作项目,都能够为我院师生所共享。特别是学院日语专业自创办以来,即与日本樱美林大学、奈良产业大学以及奈良大学、关西外国语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到这些高校进行短期留学、交流。学院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在学分认可和经费配套方面给予充足支持,近年来共有近百名学生参加境外文化交流学习等活动。
学院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为学院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多年来,学院党建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和“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创新工作方式和手段,党建工作成效显著。近年来,学院党委获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位于开放前沿的海滨城市——烟台,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现有烟台和济南两个校区。烟台校区坐落于烟台市国家级高新区的中心地带,背靠高新产业,北临大海,风景秀丽,环境宜人,教育文化氛围浓郁;济南校区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学校烟台校区占地1418亩,校舍建筑面积42.4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1亿多元。目前,在校生17000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围绕行业改革发展和当地经济建设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核心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和培育具有特色的办学优势,近年来,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形成以大学专科教育为主体、涵盖“3 2”高职本科贯通培养、校企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和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设立会计金融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12个教学职能部门,建成了独具优势的人工智能、粮食工程、智慧商贸、科技金融、智能制造、数字建筑、艺术设计、现代旅游等涵盖8个大类、覆盖山东十强产业的8大专业群45个大专专业。其中省级品牌专业群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3个,1 x等级证书试点专业40个。
建校四十多年来,学校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和实践性教学设施条件。学校建有2.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藏书132.37万册。建有9万多平方米的实验实训场地,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和制粉工艺实训中心两个现代化实训基地,并设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14个,建有高标准的专业实验室、实训室200多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6亿多元。同时,学校借助行业办学优势,与业务部门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建有37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聘请了376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
学校立足粮食行业,全面对接服务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师德养成,以“高地建设”为突破,形成“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名师大师”四级梯队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双师队伍水平。秉承“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多彩人生”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商务现代化教育。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全面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有效实施职业技能教育,形成了以能力为本位的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拳头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优异的育人质量和雄厚的办学实力,使我校连续多年超额完成招生计划。近十年学校录取新生全部为第一志愿,成为全省招生情况最好的几所专科院校之一。
学校以“严谨、务实、创新”的校风,造就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以“好学、慎思、致用”的学风,引导着一代又一代学生成长成才,以“明德、立信”的校训,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事业和人生。学校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性基地、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最佳品牌影响力高校、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平安校园、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烟台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现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数字商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国家粮食局科创联盟首批理事单位、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新的时期,学校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乘职业教育大发展的东风,推动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大学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前身是淄博师范学校,创建于1951年,2000年原淄博师范学校与原淄博第二师范学校合并,2004年学校升格为全省第一所以培养培训小学幼儿教师为主的新型师专,2006年9月学校迁入现址。成立师专以来,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山东、面向小学、面向幼儿园,培养培训小学全科教师和高素质幼儿教师,逐步形成小学教育专业“综合培养、分科主修、全程实践、一专多能”、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培养、学有专长、全程实践、注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兼顾非师范类教育,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学校是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全国红十字模范校、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师教育建设基地。
校园占地面积1361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6.8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934.74万元。馆藏纸质图书96万册,电子图书103万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8个。设有10个教学院系,23个招生专业,目前在校生10442人。现有教职工695人,其中专任教师565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4人,副教授130人,博士21人,硕士研究生337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98人。学校校园生态优美,环境幽雅,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树木花草种类丰富。学校建有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中学和淄博外国语实验学校4所附属学校,校外建有实习实训基地133处。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建设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5门,现有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学前教育和文旅康养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承担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31项。现有省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青年技能名师2人、省级优秀思政课教师3人、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先后获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7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级课题56项,淄博市校城融合项目17项,横向课题5项。在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46人获得一等奖,获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学校多次荣获大赛团体银奖、铜奖。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发展快”。学校生源质量持续提升,连续多年各专业录取分数位居同类院校前列,2022年山东省录取各专业本科线上考生1379人,占省内录取总数的49.21%;师范类专业夏季高考超本科线人数占比71.89%,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学校先后与11个国家和国内15所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其中与韩国湖原大学合作的学前教育专业已连续举办十一年。
新时代、新机遇、新发展,学校坚持固本强基、特色强校,努力做优做强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群,始终巩固提升发展“师范”这一根本;坚持全面建设、提质培优,对照本科院校设置标准,努力加强学科专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在发展中升本”的目标;坚持以生为本、质量立校,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让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建立完善各项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坚持“七园”建设、打造精品,积极推进文明校园、智慧校园、书香校园、生态校园、健康校园、艺术校园、平安校园建设,着力建设美丽淄师。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时代新人。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教育部批准,陕西科技大学与陕西斯卡雷博德制衣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学校坐落于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统一大道,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校园面积548亩。校内基础设施齐备,教学、科研场所宽敞明亮档次高,实验实习、图书阅览条件先进,学生生活环境智能舒适,网络环境高速畅通。是莘莘学子学习深造的理想之地。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持“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坚持“育人为本,守正创新”的办学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走有特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结合自身定位特色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现设电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医药工程学院、会计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思政部、外语部、体育部等9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药物制剂、健康服务与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工程、审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物流工程、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22个本科专业,其中,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
镐京学院目前有专任教师406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129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295人。陕西科技大学委派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家教授作为镐京学院的主导力量;同时,采取招聘引进,送出深造,岗位培养,企业顶岗等措施,积极组建自有教师队伍。经过19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以陈继生、唐学学省级教学名师引领的满足教学需求、结构合理、爱岗敬业、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校内有实习工厂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个,各类综合性实验室57个,充分满足各专业学生实验实习课程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坚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教学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持高质量发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政治思想过硬、品行作风优良、英语能力突出、专业素质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优秀教材成果奖2项;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课程4门、厅局级重点实验室3个;公开出版教材达100多部,授权专利200余项;多位青年教师获得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本科)决赛三等奖;在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直名列前茅。学生在互联网 、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全国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5项,省级奖65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以及其他各类专业学科竞赛中获奖累计省级900余项。
学校重视拓展办学资源,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新机制,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实习就业平台。从2011年开始至今,已有数万名学生凭借其娴熟的英语应用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技能、较高的综合素质纷纷就职于陕西和苏沪的信息技术、软件、外贸、教育、服装、金融等行业,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成立有国际教育学院,不断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通过各种途径,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出国深造模式,同美国天普大学、新西兰坎特博雷大学、梅西大学、林肯大学、波兰华沙大学、华沙工业大学、波兹南设计学院等知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境外高校交流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提升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学校多年来连续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最具就业质量奖、教育教学成就奖、年度学生最满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典范、最具就业竞争力本科院校等荣誉。镐京学院将带领全体师生,为创建高质量一流本科院校而阔步前进。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统一大道
邮编:712046
电话:029-38191710(党政办) 38191750(招生就业处)
传真:029-38191705
邮箱:skdhjyb@126.com(党政办)
网址:http://www.kdhj-edu.net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青岛黄海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青岛黄海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设有国际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影视学院、设计与美术学院、教育学院、医学院、大数据学院、语言文化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国学院、大学体育教学部14个教学单位。现开设67个本、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本科高校。
党建引领 健康发展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改革与发展、学科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政治保证和力量源泉。是山东省首家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民办高校,首批获评山东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民办高校,首家获评山东省示范思想政治教学部的民办高校;建有全国首个高校雷锋纪念馆,形成学雷锋常态化教育机制。学校连续多年获评“全国学雷锋先进单位”,“以雷锋精神兴校育人”被评为山东省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建成新时代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获评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山东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山东省首批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等荣誉。
区位优越 特色育人
学校坐落在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核心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山海相间,气候宜人,宜学宜居;学校秉承“知行合一”校训,遵循“惟德惟能、止于至善”校风,践行“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学风,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办校”发展战略。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精心打造学生德、能培养的特色平台,依托学校国学院、孔子学堂、雷锋纪念馆、国家三级博物馆、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平台,形成以“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工匠文化、创新文化”四文化融合育人特色。
硬件齐全 实践育人
学校硬件设施齐全,建筑面积88.3万㎡。紧紧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应用技能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建有智能制造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建筑工程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大数据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国际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影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设计与美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教育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等8个实验教学中心;建有校内各类实验室248个,校企工作室138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7个;学校馆藏图书295万余册。
师资优良 科研显著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夯实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学校现有教职工18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0%以上,教师中85%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历,“双师型”教师占比65.2%,拥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国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国家省市教学名师、突出贡献专家、齐鲁首席技师等高端人才30余人次;山东省青年创新团队3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近年来,学校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赋能专业建设,打造13大教学科研平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1项,市厅级课题246项;组织开展校级课题289项;公开发表论文4292篇;获得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等675项。获批省级科研平台5个,建设校级科研平台37个。承办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变革与院校研究专业化学术研讨会,受到与会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教学改革 质量为本
学校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建设,形成了工科优势突出、学科链与产业链关联度高、学科布局对地方主导产业支撑度强的办学优势。重点打造智能制造、跨境电商、新一代信息技术、影视艺术等六大专业应用型专业群集群和14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批山东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
近年来,学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3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3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物流管理、工程管理、电子商务、经济统计学、环境设计7个专业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16个山东省优势特色专业、省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5个、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个、省级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3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特色学院1个、省级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5个,市校共建重点专业5个、青岛市产教融合示范专业2个。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近三年,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5123项,承担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60项。2022年在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位列全国第四。
交流合作 开放办学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学校注重校企合作,与华为集团共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与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共建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青岛海艺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共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方向)专业,与北京蓝鸥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校当前已经与260家产业行业公司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创办企业课堂,通过企业教学资源、实践平台、实习就业结合等途径加强产教融合,依托专业学院办产业学院,进而提升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健全了就业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联合300余家企业、院校、科研机构成立11个产教融合共同体,政校行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14个,协同创新中心5个,技术服务基地4个,技术研发团队4个、服务地方专家智库平台3个。2023年获批青岛市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等教育科研基地。成立非遗研究中心、esb创新创业师资培训中心,探索产学研发展新路径;与区域多家优质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华为、青岛港、海尔、海信、北海重工、上汽通用五菱等单位共建校外实训基地207个,建立师生共创、企生共创、学生自创工作室138个,构建全方位、全过程、深融合的育人新机制。
砥砺前行 硕果累累
办学28年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7万余名毕业生。学校荣获全国示范学习服务中心、全国先进社会组织、首届黄炎培优秀学校、首批全国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示范校、全国学雷锋基地先进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首批山东省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山东省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青年之声国学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全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山东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齐鲁诗教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公寓管理先进单位、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校友会排行榜榜首等社会荣誉。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潍坊科技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潍坊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寿光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试点院校、定向培养军士试点高校、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校园占地2400亩,在校生3.5万余人,教职工2400余人,副高级及以上教师达623人,硕士及以上1565人,其中博士343人。现设14个二级学院、62个本专科招生专业,其中山东省优势特色专业5个,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一流课程8门。建有6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6个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质量著称的应用型特色名校办学定位,按照“规矩兜底,科研先行,激励护体,内涵发展”基本思路,围绕“减专、增本、申硕”目标,以“青春潍科,为新毅行”为文化引领,以党建、业务、管理、作风“四位一体”为抓手,抓关键,重主业,创特色,谋发展,做服务,全力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学校围绕农业发展需求和“申硕”目标,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重点打造“贾思勰农学院”,建设山东省种业发展智库。自主研发67个蔬菜花卉新品种,1个蔷薇品种获山东省林木审定良种,15个蔬菜新品种通过鉴定,申请品种权保护22个,“天潍”系列等29个蔬菜瓜果新品种在农业农村部登记备案,“潍科”系列番茄项目获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
学校先后荣获团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山东省就业服务先进单位、山东省安全稳定集体二等功、山东省高校“三全育人”暨全环境立德树人示范校等100多项荣誉,连续6年蝉联“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在2021年山东省综合评估中位列省本科高校分类考核第二名。学校办学经验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属公办全日制高校,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江苏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坐落于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学校前身是1979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创建的基建工程兵第三技术学校。1983年划归原煤炭工业部管理,更名为徐州煤炭建筑工程学校。1998年划归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更名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地处徐州市泉山风景区,占地面积1200亩,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成人教育在籍学生12000余人。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近1000人,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389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96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88%;现有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2个,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5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学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高职高专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先进高校”。
学校重视“岗课赛证创”一体化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现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智慧建造产教融合集成平台、省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市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等。建成中国住建协会bim培训中心、淮海经济区bim中心及大数据创新基地,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国家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建筑产业化实训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现有1个省协同创新中心、省市级科研平台54个,省研究生工作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是“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学校积极拓宽国际合作交流渠道,与40多所国(境)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累计培养700余名留学生,设有5个境外分校,是全国首批高职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试点院校、江苏省优才计划项目学校、江苏省政府奖学金学校。
学校秉承“厚生尚能”校训,弘扬“求实创新”校风,坚持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发展潜力大。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10余项。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先后与45家知名大型企业共建企业学院和企业订单班60余个,建有600余家就业实习基地。学校建立了42个国内校友分会和2个海外校友会,积极为毕业生持续发展搭建平台。据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薪酬、就业竞争力指数,以及对母校满意度和推荐度等各项数据均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获评“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是教育部评定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是“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花园式学校”“江苏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徐州市首批绿色大学”。学校构建形成了以军校文化、煤炭文化、建筑文化为内核,以尊龙凯时手机版的文化和校友文化为补充的校园育人文化体系。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强化“党建引领、创新驱动、质量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坚定“立足江苏、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服务面向,实施“聚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力推动内涵建设提升、聚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聚力推动开放合作办学、聚力提升内部治理水平、聚力增进师生员工福祉”等“六大聚力工程”,不断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建成全国一流智能建造特色鲜明的职业本科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简称“南洋理工”。学校与广东科技学院、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同属广东南博教育集团旗下高等院校,依托南博集团雄厚的办学实力与集团化办学优势,取得了卓越的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2022年成功入选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
学校坐落在有“广州后花园”之称的广州市从化区,其前身是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广州校友为传承和发扬南洋公学“教育报国”精神于1984年创办的广州南洋自学辅导大学。学校以“创百年学府,育产业精英”为愿景与使命,遵循“育人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特色荣校,制度治校”的办学理念,以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发展目标,立足广州,面向广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适应珠三角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基于跨界发展的“阶梯式、多平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技能突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校园办学条件全面优化
学校设有建筑与艺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卫生健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七个二级学院。现有全日制专科在校生12207人,专任教师700多人,博硕占比60%,高级职称占比30%。教师队伍包括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南粤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广东省技术能手等先进典型。校园占地511亩,规划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已建成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88亿元;建有先进的专业实验室(场)151个,其中国家级生产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职教育公共实训中心1个,省级校内外实践基地15个;多媒体教室186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2893万元,普通课室全部安装空调;图书馆面积1.3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07.4万册、电子图书41万册;拥有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等学生文体活动场馆;学生公寓全部装有空调、宽带,提供热水供应等,并在生活区建有商业一条街等生活配套设施。
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
学校专业设置以工科类专业为主,医、教、文、艺、经、管类专业协调发展,现有招生专业52个。拥有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教育部1 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10个,涉及5个学院的18个专业,省财政重点支持专业群1个、专业5个。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13项、市级奖项5项,其中《高职院校“技能优先,基础模块”教学改革研究》荣获2016年全国民办职业技术教育“十佳”案例奖,《“五维一体”思政工作模式》入选2019年广东高校党建“十佳创新案例”,《基于跨界的“阶梯式、多平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荣获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校企协同育人成效显著
学校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坚持市场导向,大力探索“产教跨界发展、校企精准育人”的协同育人机制。与美的集团、海尔集团等近600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含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59家);建立了不同专业订单特色班73个,基本实现专业全覆盖,形成了独具南洋理工特色的“订单模式”;与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共建卫生健康学院,与用友集团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财务管理、会计专业,医教、校企共同培养卫生健康、云财务会计师等高级人才;广州亚乔汽车等企业在我校建立企业标准校内人才培养示范区,为学生实习实训条件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
近年来,师生在国家、省级技能赛场上斩获佳绩,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网站设计开发大赛、全国跨境电商大赛、全国电子商务类三创大赛、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省赛、“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等赛事中成绩优异。学校在2020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取得了全省民办高职院校在该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并作为全省唯一一所民办高职院校代表广东省出征国赛。学生培养质量在广东省内企业和高职教育领域获得了高度认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根据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报告,学校在广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调查中排名全省第二。
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2017年以来,学校教科研实力及社会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先后有210多项科研项目获批立项,其中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纵向项目198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省哲社规划基金、省级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省级自然科学重点项目、省级重点领域专项等一批高水平项目;2019、2020、2021、2022连续四年在省级普通高校重点科研项目和平台中的立项数位居全省民办高职第一;拥有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特色新型智库、1个省级民办教育研究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和4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学校牵头成立了广东省民办高校科协联盟,依托科协联盟这个平台,成立了五个产业子联盟,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2017年至今共获省、市科协项目22项,开展科普及社会服务活动92项,连续八年七次荣获“广州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广州市先进企事业科协”。
综合办学实力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着力打造“思想道德好、实践技能高、综合素质高和就业质量高”即“一好三高”的人才培养特色。学校荣获教育部首批“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民政部“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优秀服务品牌”单位,全国首届军事训练营“优秀组织单位”;作为唯一一所民办高职院校入选“高校思政课建设示范点培育单位”,被广东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全省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先进集体”,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就业工作督查优秀等级”。学校还先后荣获“广东最具就业竞争力民办学院”、“广东最具社会认可度学院”、“广东省国防教育先进工作单位”、“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质量评价特色学校”、 “全国职业院校官微十强”等殊荣。在广东省教育厅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考核中,学校位居全省民办高职院校第一名。广东省教育学会授予学校“广东当代民办学校突出贡献奖”,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授予学校校长“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周年突出贡献人物”。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