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是在原湖南银行学校和湖南教育电视台的基础上,按照“前台后院”模式组建的一所公立传媒类高职学院,于2000年7月正式建立。2002年,原长沙县教师进修学校并入;2004年,原湖南省广播电视学校整体并入。学...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731-84028681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特色(双一流/985/211等)
国家级骨干
学校排名
157名 校友会高职ⅲ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烟台科技学院
学校介绍烟台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具有颁发国家承认的统招本、专科学历资格,并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前身是创建于2005年的济南大学泉城学院,2019年加入中国教育集团,2021年转设更名为烟台科技学院。 学校坐落在享有“人间仙境”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山东蓬莱,面朝大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一所环境优美的滨海大学。校园占地面积1789亩,建筑面积35万多平方米,建有藏书近100万册的数字化图书馆,建有标准塑胶田径场、体育馆、国际学术报告厅等学生活动场所,建有融媒体中心等80多个实验实训室,建成了以万兆为核心、千兆到楼宇、百兆到桌面的校园网,实现无线网络校园全覆盖。 学校面向全国统一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8万余人,设有智能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化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葡萄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共6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体育部2个教学部。开设了统招本科专业33个,统招专科专业17个。 建校17年来,学校始终秉承“以卓越和创新教育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教育理念,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从严治校”,着力构建“11253”工作体系:即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打造“两大特色”(思想政治育人特色、产教融合育人特色),实施“五大工程”(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专业建设质量提升工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学校文化品牌提升工程),实现“三大发展”(务实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有实力、有活力、有魅力、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办学实力和办学影响力不断增强,先后获得全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山东最具影响力本科院校”等荣誉称号,是享誉省内外的“山东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葡萄酒文化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考点院校”,赢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赞誉。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陆军工程大学
学校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2017年以解放军理工大学、军械工程学院主体和重庆通信学院、工程兵学院、武汉军械士官学校为基础调整组建,是我军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工程技术与作战指挥融合的综合性工程大学。校本部坐落于长江之滨、人文荟萃的六朝古都江苏南京,设有通信工程学院、野战工程学院、指挥控制工程学院、国防工程学院、研究生院5个内设学院,另设石家庄校区(河北石家庄)、通信士官学校(重庆)、军械士官学校(湖北武汉)和训练基地(江苏徐州)。 历史底蕴 大学各组建单位办学历史可分别追溯至上世纪30至50年代在江西宁都创办的红军无线电训练班、在黑龙江哈尔滨创设的“哈军工”工兵工程系、在山东诸城创建的“军械干部训练队”、在江苏南京创立的“二野军大”和在吉林通化创始的东北民主联军工兵学校,在各个时期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了一大批中坚骨干和力量。 培训任务 以生长军官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外军留学生教育为主要培训类型,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层次,主要承担陆军信息保障、工程兵、装备保障等专业领域,电子对抗、网络攻防、无人作战、大数据等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任务,以及陆航飞行员、航空机务生长军官本科基础教育任务,开设通信工程、指挥信息系统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雷达工程、导弹工程、无人系统工程等47个本科专业(含7个人防本科专业),培训总规模全军第一。 学科水平 建有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军事工程技术为主干、理工军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化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国家重点学科6个,“十三五”军队重点建设学科专业6个,“十三五”省级重点学科12个,拥有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多个学科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居全国前列,信息与通信工程、土木工程评估结果为a类,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学科均跻身esi全球前1%顶尖学科排行榜。 师资力量 拥有一支院士领军、博专兼备、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求是奖”获得者6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选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对象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奖获得者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钱七虎院士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受到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教研成果 近10年来,学校先后获评“军队院校教学优秀单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先进院校”“全军政治理论课教学先进院校”“全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院校”。教学成果获国家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军队级一等奖44项。坚持面向战场、服务部队,承担大批国家、军队重大科研和战略工程建设任务,获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奖2600余项,其中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4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70余项。近3年,学员获国际级奖励47项、国家级奖励1000余项、省(部、军队)级奖励1300余项。 开放办学 在信息保障、工程兵、装备保障领域典型部队建有13个联教联训基地,连续组织13届“精武”军事项目对抗赛;与北京大学、徐工集团等近20个地方高校、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深度推进军民融合办学;与美国西点军校、英国皇家军事学院等14所外军名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为90多个国家培养近6000名外国军事留学生,选派210余名学员赴外军院校访学和参加国际军事比赛,连续举办7届陆军国际学员周,促进教学训练改革,提升办学质量影响。 基础条件 学校营区分布四省(市)五地,共有56个坐落,占地面积约736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科研用房72.9万平方米,学员宿舍39.1万平方米,学员食堂5万平方米。现有教室936个,游泳池(馆)7个、标准田径运动场14个、室内综合训练馆(含地下靶场)5个,实验室424个,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军队重点实验室11个。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 ●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 ●教育部——中软国际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深度z6尊龙平台的合作伙伴 ●教育部——凤凰卫视集团.凤凰教育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基地 ●湖北五一劳动奖状 ●湖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湖北省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湖北省平安校园 ●武书连2022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前50名 ●中国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就业质量前100名 学院简介 学院国标代码:13238 湖北招生代码:c233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始建于2002年,是由湖北工业大学举办,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办学理念先进】 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奋斗目标,秉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锻铸“明德明志 力新力行”的校训精神。培养专业素质优良,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极推进“4321”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核心 职业核心”的双核心能力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发展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办学新路。 【办学优势明显】 ☆学院位于国家中心城市湖北省武汉市,地处风景秀丽的武昌南湖之滨,毗连湖北工业大学,学术氛围浓郁,地理位置优越,地铁直达,交通方便。 ☆学院教学及生活设施齐全,师资与管理队伍精良,是莘莘学子明德修身、探求真知的理想殿堂。 ☆学院各专业均配备高水平教学实验室,并共享湖北工业大学各类重点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图书馆等教学资源。 ☆本院学生可直接参加湖北工业大学各类校园社团和科技文化活动。 ☆本院学生与湖北工业大学共享校园人才市场资源,可获得更大的就业空间和高质量就业机会。 【基础设施完善】 学院占地面积千余亩,校舍面积30余万平方米,各类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先进,学习、生活、运动条件优质齐全。图书馆自有纸质图书101.2万册,与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并馆运行。学院建有智慧教室、多媒体教室210余间,各类实验室110余间,其中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实验室37间。校园网覆盖校区并建有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学校全方位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学生公寓条件优良,标配双制空调、热水系统,公寓设置生活多功能区,配备直饮水机、洗衣机、烘干机、洗鞋机等生活便利设备设施。学生食堂引进社会资源建设管理,食品安全可靠,条件一流,品种丰富,味美价廉。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全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治学严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55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55%以上,硕士以上学历的占比90%以上。近五年选派491余人次教师“下企业”锻炼,“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6%以上。我院教师获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线路课程授课竞赛全国一等奖;湖北省楚课联盟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大赛一等奖;青年教师团队获得德国if设计新秀大奖;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湖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获三等奖等奖项,位列全省独立学院前列。学院通过聘请客座教授、企业导师等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产教融合深化】 学院聚焦区域经济发展,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学院转型发展突破口,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实施“借船出海”的产教融合战略,主动对接现代通讯技术、物联技术、大数据应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数字媒体、智慧财务等产业战略布局和人才需求,与中软国际、吉利汽车、凤凰传媒、新道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通过专业共建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院获批“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教育部——中软国际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教育部——凤凰卫视集团·凤凰教育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等国家级平台,成为学院实施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标志性成果。学院还与东风汽车、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京东京邦达等121余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通过“一专多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同时围绕应用型师资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课程体系开发,强化校企师资融合,业已形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优势互补的协同育人新生态。 【创新创业彰显】 学院通过构建“万-千-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搭建了“创业知识教育、创业思想集聚、学生创业实践、创业项目研发、科研成果转化、创业成果展示”于一体的多功能平台,实现职业能力系列课程及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全覆盖。搭建以“创星杯”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特色平台,发挥“创星杯”品牌示范效应,着力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研究能力,以赛事为抓手助力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学院获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沁润,涌现出获得过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一等奖的王诗怡、国子学创始人费清天、“长江学子”创业校友从赛赛、“长江学子”科技创新校友周航、“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襄阳五一劳动奖章”青年创客向远飞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学生代表。 【教学质量稳固】 学院以湖北工业大学“绿色工业”学科优势为依托,立足学院办学定位,以“43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着力建设机械制造、电气通信、土木建筑、生化工程、工业设计、经济管理、外国语等七大专业群,设有40个本科专业和16个专科专业,业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经、管、文、理、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先后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3项,“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项,拥有1个湖北省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个湖北省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4个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湖北省教学团队,6个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32门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1个湖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2门湖北省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特色课程,学院教师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6项,并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三项,各项成果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育人成果丰硕】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培养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教学与树人相结合。在全国本科院校中率先开设职业核心能力、大学艺术修养系列课程,成立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开展美育教学与赛事指导工作。 持续深化“党旗引领”和“立德修身”两大工程建设,涌现出以“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王诗怡、向远飞、朱傲冰等为代表的学生先进典型、以“橄榄绿”志愿服务队——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为代表的志愿服务典型。近年来学院多名优秀学子获评“长江学子”“天翼”电信奖学金等国家级、省级荣誉。 学院以“金石合唱团”——国家二级合唱团为代表的优秀文工团典型,拥有大学生艺术团、体育运动大队等40多个学生社团,多次在湖北省及武汉市各类文体赛事中荣获金奖,三全育人成效显著。 学院打造“一系一赛”工作模式,将思想教育、科技创造等融入学生各项活动中,大大提升了育人实效。三年来学院各类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总数近1500项,其中a 和a类赛事获奖总数872项。我院连续三次荣获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一等奖,排名全省同类院校第一。2018年至今,学院在“挑战杯”系列竞赛中六年五捧“优胜杯。连续六次获得湖北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及集体贡献奖,2023年全省同类院校中仅我院项目入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训练大赛国赛并获得国家级银奖,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同类高校榜首。 【奖助体系完备】 学院在校本专科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除此之外,学院还设有学业奖学金、学术创新奖学金、文体竞赛奖学金、精神文明奖学金、素质发展奖学金、考研(留学)奖学金、企业冠名奖学金、创新创业竞赛专项奖学金、特殊困难补助、困难毕业生求职补贴等,同时,学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协助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拥有完善的学生奖、助、贷、勤、补、减体系,使学生困有所助、优有所奖。 【就业渠道畅通】 学院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学生管理与就业创业工作研究分会会员单位,与湖北工业大学共享校园人才市场,积极建设系部二级专业人才市场,不断强化建立与企业无缝对接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与中软国际、吉利汽车、用友新道、凤凰数字传媒集团等知名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对接,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毕业生综合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连续多年为湖北省就业核查“免检单位”。近年来学院获批20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现有近200家校企合作就业实习基地,每年进校招聘用人单位数量超过800家,提供岗位数超过万余个,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各项能力满意度均值超过96%。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北商贸学院
学校介绍 湖北商贸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创办于1995年,2015年4月由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转设而来。学校地处华中腹地湖北省,现有武汉、咸宁2个校区,共占地近1400亩,校舍面积近40万平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宏鑫担任学校名誉校长。 建校28载,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定位,秉承“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宗旨和“梦想、行动、智慧、快乐”的校训精神,践行“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内涵为基、特色为要”办学理念,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建8大产业学院,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持续不懈地努力建设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学校以校企合作、产教融通、协同育人为抓手促进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紧密围绕湖北省支柱、优势、特色领域与产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商业研发平台、头部券商等深度合作,打造了8个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学院,包括华为云学院、华中数控产业学院、大疆无人机产业学院、京东产业学院、广联达bim技术产业学院、用友智能会计产业学院、金融证券产业学院以及用友bip产业学院。积极探索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学校着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阿里巴巴、长江证券、财新数据、中软国际、京东、施耐德、采埃孚、日精仪器等数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建有2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以及281个校级实习实训基地。已获批5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86个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一体两翼,打造星级校园】 学校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武汉校区位于二环光谷核心区域(洪山区雄楚大道632号),四周名校环绕,南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依华中师范大学,与华中农业大学隔湖相望,人文科技氛围浓厚。咸宁校区地处有“中国魅力之城、温泉之城”美誉的咸宁市(高新区贺胜路508号),距离武汉市区仅1小时车程,校园依山傍水,占地千余亩,四季风景如画。 学校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设备先进,基础设施完善。现建有约7.12万方实验场所,其中实习实训场所6.32万方,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图书馆被高校图工委授予“创意设计示范基地”,现有各类馆藏图书155万余册,电子图书107万余册,电子期刊21万余册,充分发挥育人功能。高尔夫练习场、网球场、电影院以及集篮球馆、健身房、恒温游泳馆、千人大礼堂等为一体的文体中心均已投入使用。智能酒店式的学生公寓里,空调、网络、热水器、洗衣机等一应俱全。 【专业建设,夯实教育基础】 学校设有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外语外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体育学院、城市建设学院、教育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10个教学单位,60个本专科专业涵盖了经、管、艺、文、工、教育等6大学科门类。其中,设计学入选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艺术设计为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信息类专业群、艺术设计类入选湖北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专业领域);现有3个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金融学、环境设计、产品设计);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财务管理、视觉传达设计、电子商务);4个“1 x”双证制度试点;14门课程入围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省级一流课程。 同时全力打造各学院“品牌”,成功入选教育部新金融、新商科智慧学习项目试点院校。经济学院“金融商务智能创新实验班”、管理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华为云学院鲲鹏班”、人工智能学院“中软国际订单班”、艺术与传媒学院“一专业一工作室”等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人才强校,建设专业队伍】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占比95%以上,拥有“武汉黄鹤英才”1名,湖北省“产业教授”1名,“金融院校百名优秀教师”2名。现有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共1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2022年,阚兴莉教授荣获“荆楚好老师”提名荣誉;2023年,袁婧婧老师团队荣获第三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学校依托大数据与智能系统研究所、现代服务经济中心、乡村振兴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和湖北高校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推进科教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转设以来,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8项,其中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项;教师发表sci、ei及核心期刊论文178篇,主编(参编)教材专著211部,获批专利、软著43项等。 【特色培育,深入五育并举】 学校着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发展潜力”的 “四力”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化国际合作,先后与境外20余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里奇蒙大学、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等签订合作协议,提供赴美国、新加坡带薪实习和赴韩、英、美、日等国校际奖学金访学交流项目。 学校积极建设教风、作风、学风、校风,着力打造校园美育文化节、社团文化艺术节、英语文化节、商贸论坛、体育嘉年华等校园文化品牌,获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成功举办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女子组)全国总决赛、中国排球联赛(湖北主场)等重大赛事,校龙舟队、武术队在中华龙舟大赛、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等顶级赛事中屡创佳绩,在央视、新华网等主流权威媒体上展现湖商风采。 随着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湖商学子海内外深造人数逐年增多。多人考取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都会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国王学院、诺丁汉大学、英国约克大学、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斯特灵大学、布鲁内尔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港澳高校与国外知名大学硕博研究生。 【内涵发展,办学成效显著】 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成果丰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近年来,学生每年在“挑战杯”、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财经素养大赛、全国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学科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460余项,每年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余项。学校大学生创业基地被评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与武汉市人社局共建“武汉大学生创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多名湖商学子荣获“长江学子”“湖北省大学生创业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称号。 经过多年高质量发展,学校影响力、社会声誉实现稳步、显著提升。学校17次入围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民办大学百强,连续6年位居百强榜前30名,排名持续攀高,并获评“中国民办教育百强”“平安高校建设先进单位”、央广网“年度综合实力民办高校”、大楚网“品牌实力民办高校”等称号,连续2年跻身校友会网“中国顶尖应用型大学”,同时位居2023年校友会网“中国财经类民办大学”第13位。 帆正风劲潮头立,砥砺奋进正当时。湖北商贸学院将继续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实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向着“建成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目标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80年,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于2012年5月升格为大专,是一所面向行业,致力于培养服务于民航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一线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 学院现有徐汇、浦东两个校区,两校区总占地面积680多亩,分别为徐汇校区(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西路1号)和浦东校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学海路100号)。徐汇校区定位于学院行政中心、部分全日制学历教育(民航乘务学院)、成人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数据中心以及民航在职岗位培训基地;浦东校区定位于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民航运输学院、民航维修学院、空港管理学院、大飞机学院、公共基础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基地以及具有民航特色的专业实训基地和产学研培训中心。学院目前现有教职员工约454人,专任教师387人,副高以上职称88人,硕士及博士292人,双师型教师达到71.4%。学院在校学生约8800人,根据民航局与自身发展规划要求,至“十三五”末期,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0000人左右。 学院坚持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定位,聚焦民航特色专业优势,致力于推进内涵式建设发展,目前设置专业有民航运输服务、航空物流管理、民航运输(民航电子商务)、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民航安全技术管理、民航运输服务(航空旅游服务)、机场运行(民航机场气象观测)、机场运行(航空港管理)、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中外合作办学)、通用航空器维修(直升机维修)、飞机结构修理、航空地面设备维修、飞机电子设备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通航飞机制造)、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航空器机坪管制)、航空发动机装配调试技术等。其中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空中乘务两个专业已成为上海市市级重点建设专业,民航维修学院《飞机发动机原理与结构》、民航运输学院《危险品航空运输》课程被评为上海市市级精品课程。 学院已经成为上海地区重要的民用航空产业应用技能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培训基地。建校以来,学院已经为全国民航培养了大批各类高技能应用人才,深受民航企事业单位欢迎,历届毕业生在业界具有良好的声誉,许多优秀校友已经成为民航各条战线上业务骨干、劳动模范和管理人才。 学院具有良好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民航专业实训设施及装备一流,符合民航局对岗位在职人员培训的设备技术要求。学院是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授权培训机构;是上海市首家同时拥有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ccar-147部学校)、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考试(ccar-66部考点)资质的院校,是民航空乘、空保人员在职训练及考核基地,培训范围辐射全国。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与践行当代民航精神。学院坚持“立足华东、服务民航、特色鲜明、社会满意”的办学定位,以争创国内一流民航高职院校为目标,学院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与规模,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强化综合素质,努力参与构建现代民航职教体系,着力提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能力,为实现民航强国、长三角一体化、国产大飞机以及上海“五大中心”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人才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是在原湖南银行学校和湖南教育电视台的基础上,按照“前台后院”模式组建的一所公立传媒类高职学院,于2000年7月正式建立。2002年,原长沙县教师进修学校并入;2004年,原湖南省广播电视学校整体并入。学院实行由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广播电视局、湖南广播电视台共建,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管理体制。现为国家首批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首批卓越高职院校、国家汉办设立在湖南的“国际汉语言文化传播基地”、马尔代夫维拉学院汉语中心(孔子学院)中方承办院校、湖南广播电视台节目生产基地,被誉为“广电湘军”的摇篮。 学院坚持“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文化产业、突出传媒特色”的办学定位,秉承“创意点亮人生”的校训,坚持“传播正能量”的学院精神,实施“引台兴校、原创强校、服务荣校”的发展战略,致力于为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文化强省建设、传媒产业发展培养综合素质高、传播沟通能力强的创意型技术技能人才。现设有34个专业,基本形成了以“媒介内容生产”为核心,以“传媒技术”和“传媒管理”为支撑,兼及“文化教育”的专业发展格局,重点建设新闻出版与广播影视、动漫与艺术设计、新媒体技术三大特色专业群,面向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在校学生11000余名。 学院设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视觉艺术学院、新媒体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国际传播学院6个二级学院和思想政治课教学部、体育课教学部2个教学部,实行校院(部)两级管理。现有教职员工68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98人,博士、硕士431人。 学院主校区位于长沙市星沙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湖南广电中心毗邻,是一个新建的环保型智能化绿色校园,获得了“湖南省文明单位”和“湖南省园林式单位”称号。学院是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考点,雅思(ielts)考试考点。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郑州商学院
学校介绍 郑州商学院(zbu,简称“郑商”)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豫籍著名教育家王广亚博士为回馈桑梓、贡献家乡教育事业而捐资创建,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学、工学、艺术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现有紫荆东校区、紫荆西校区和三彩校区共3个校区,占地面积2300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 发展历程。学校创建于2004年,前身是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建设的独立学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2012年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郑州成功财经学院;2018年更名为郑州商学院。2021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入选了河南省硕士学位重点立项培育单位,标志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跨越到新的阶段。 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勤俭、朴实、自力、更生”为校训,秉承“伦理、创新、品质、绩效”的办学理念,弘扬“爱国爱校、宁静好学、礼让整洁”的办学精神,坚持“要有好的师资、要有好的设备、要有好的管理、要有好的制度、要有好的福利”的“五好”办学原则。董事长王育华女士秉承办学初心,坚定不移地选择非营利性办学模式,提出了“目标与行动”“团队与责任”“态度与细节”的办学要求,为学校发展树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学校在深入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认真分析国家和河南省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办学经验,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服务为导向、以制度为保障”的发展思路,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将学校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商科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筑牢育人体系,厚植家国情怀。校党委强化党建责任,完善各级党组织设置,实现了党的基层组织全覆盖;选优配强分党委书记、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组织员等各级党务干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学院、学科及专业。现有管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与贸易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艺术学、教育学、法学等7大学科门类,49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学、审计、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等5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商务英语、工商管理、会计学、动画等4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画、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商务英语、环境设计、审计学、英语等11个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管理、会计学等3个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工商管理(erp方向)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学、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知识产权、审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12个专业为省级专业建设资助项目。学校“erp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外,全力开展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等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立足学校办学目标定位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商科 ”学科专业建设的原则,集中力量和资源建设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贸易等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强化与校地校企在人才培养方案共制、专业课程共建、师资培养共训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构建了服务发展型学生工作体系,提出了“要为学生提供‘实在’而‘丰满’的教育”的工作目标, 精心打造了学生服务中心(线上 线下学生事务服务平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活动中心等“三大中心”,积极开展爱国教育、劳动教育、礼仪教育等“三大教育”,大力实施书香校园阅读经典工程、身体素养提升工程等“两大工程”,致力于培养“有追求、懂礼仪、爱劳动、勤读书、强体魄”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一是立足办学定位,培育人才培养特色。学校坚持质量导向,加强顶层设计,立足建设“商科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凝练培育“新商科、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努力培养具有扎实商科专业背景、现代职业应用能力、国际化视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二是深化教学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入开展了教学综合改革,主要包括分层分类教学改革、应然课程体系建设、大学英语改革、大学体育改革、教风学风协同建设和强化毕业生实习实训专项工作等六个改革实践项目。通过改革探索与实践,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教学中心地位更加突出、教学质量与规范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教师认真教和学生努力学的氛围已蔚然成风,为未来更好地坚持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全面协同育人,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秉承招生—培养—就业的闭环联动机制,将其作为民生工程、品牌工程来建设打造,并提出了“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能创业”的梯次追求目标,着力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就业工作机制;二是强化就业指导,保障就业工作全覆盖;三是强化协同联动,全力促进高质量就业。通过不断地努力与探索,学校就业工作成效凸显,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多次作为先进单位在全省就业创业推进会上交流发言;2022年被省教育厅推介到教育部宣传推广;2023年作为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受邀参加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作为全省唯一的新建本科高校代表参加省长组织召开的全省就业工作座谈会。 优化办学条件。学校建有中西合璧、高标准的教学大楼、图书馆、体育馆等教学、生活设施和多功能电子阅览室、校园网络系统。建立了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商务外语实验中心、商业艺术实验中心、教育与新媒体实验中心、信息与机电工程实验中心、建筑工程实验中心等6大实验中心,涵盖校内实验实训室200余个。与企事业单位和行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00余个。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由众多教授、博士等高级人才组成,实力雄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了“校外师资库”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聘请了多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内外知名学者和大型企业负责人担任学校客座教授、特聘教授和专业建设顾问等。坚持“破五唯”原则,有针对性地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提高人才引进质量。学校现有专任教师中,有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36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8人、省级优秀教师51人、省级文明教师35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57人、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48人。 重视科学研究。确立了“三服务”科研工作方针(服务教学、服务学校、服务地方),制订了“企业(政府)出题、学校支持、院部作答、市场检验”的工作机制。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成立了杜甫研究所、宋陵文化研究所、巩义窑陶瓷研究院、智能商业研究院、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旅游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流域商文化研究中心、豫商文化研究中心、竹林精神研究中心、孝义文化研究中心、智能财务研究中心、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中心、国际化人才培养与能力测评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两所两院十中心”科研平台。近三年,学校教师获批厅级以上项目立项1020项,厅级以上获奖成果758项,发表核心论文354篇,横向科研项目216项。学校申报的《新中国70年(1949—2019)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嬗变、特点及实施策略构建研究》课题获准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学校科研工作综合实力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 深化境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韩国、马来西亚、西班牙等国家的15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多次承办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会议、“台湾青年中原文化之旅”等,定期选派优秀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实习就业,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近年来,共有1000余名学生和200余名教师赴境外交流。 近年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与好评,先后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学校、全国本科高校综合影响力百强院校、建党100周年河南综合实力10强院校、河南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十佳领军院校、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等多项省级及以上荣誉,并连续六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多次报道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教育教学成果。 学校以殷殷实力为莘莘学子成就未来,搭建坚实平台,构筑成功之路,让每一位学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成功人生。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仰恩大学
学校介绍 仰恩大学由爱国华侨吴庆星先生及其家族设立的仰恩基金会于1987年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具有颁发国家本科学历证书和授予学士学位资格的民办大学。2008年以良好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为福建省第一所通过此项评估的民办高校。学校先后荣获“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教育系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福建省4a平安校园”“无诈校园”“平安单位”“诚实守信示范单位”以及教育部颁发的“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近30项国家和省市级荣誉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2000余亩,校园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现有10个学院,3个直属系部,25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工学、教育学六大学科门类。 近年来,学校坚持应用型、教学型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实施体制改革和内涵建设并重的发展战略,按照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办学思路,大力加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把成人教育和成才教育结合起来,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学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学校正朝着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一流民办大学宏伟目标奋进。 校园文化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以“学会做人,守信笃行;学会做事,创业有成”的校训为指导,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完善“十大育人体系”,不断探索人才培养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五”出青春、“四”放热情、“唱”我中华》《致力阅读推广,打造书香校园》获得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舞台剧《约“规”》 《二十四诗品》等受到中央、省市媒体的广泛报道,其中《约“规”》入选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和全国少工委办公室联合开展的“五个100”优秀国学项目——全国优秀国学教育文艺作品;微电影作品《到》获得教育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一等奖;微电影《信仰》获教育部思政司、中央网信办社会工作局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一等奖;兵学文化育人项目入选省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人才培养 经过多年努力和探索,学校已建立了以健全人格、提升素质为目标,围绕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学科与技能竞赛、学生社团活动、社区服务及其他实践活动相统一,“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有机结合的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体系。 学科专业建设 学校努力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凝练学科方向,参与福建省“四位一体”转型发展试点,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获批省级应用型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广告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等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推进转型发展,获批2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2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5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和2个省级本科教学团队。 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实践教学体系完备。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等基本覆盖相关专业。拥有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平台等;3个省级虚拟实验教学项目。 学校与近百家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其中拥有2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2个福建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我校与厦门大学等高校一同成为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常务理事成员单位。 我校与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园,园区占地4370多平方米,是集创业孵化、创新教育及创业实践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综合平台。园区先后被福建省和泉州市列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支持建设项目。先后被评为“省级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福建省众创空间”“泉州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泉州市众创空间”“泉州市青年创业基地”“洛江区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泉州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等。 学习成效与创新成果 我校学生在国家级和省市级“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英语竞赛、机器人大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风采尽显。近五年累计获奖近500项。 近年来,学生学习与创新成果显著,已申请了958项国家专利,授权439项。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学校介绍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于2008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由同济大学、宏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嘉兴市教育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是一所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举办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 学校依托百年名校同济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设置专业。学校设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医学影像技术、汽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行政管理、英语、德语、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汽车服务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工艺美术、文化产业管理、机械电子工程等33个专业(方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500余名。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职称与学历并重、教学经验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学校依托同济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已拥有一支由520余名优秀教师组成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占20%、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占50%,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超过60%。 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扬长避短、因材施教,致力于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应用型、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建立并实施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等三大教学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 百载春秋,薪火相传。学校将继承和发扬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训和“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坚持以同济大学“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全面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同济大学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实现师资力量共享、实践平台共享、图书资料共享、管理资源共享和校园文化共享,精心打造新的办学特色,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优秀工程师、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
学校介绍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tianhua college)于2005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校,是一所非营利性全日制民办本科院校,独立招生,独立颁发毕业文凭,符合要求的学生按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士学位。学校位于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交界之处——上海市嘉定区,与上海市区有地铁11号线相通,随着城际高速铁路的建成,学校与长三角及全国的大中型城市的交通十分便捷。学校占地501亩,建筑面积26.5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先进,运动场地宽敞,校园环境优美,四周天然河道环绕,绿化面积达11万平方米,常年绿树掩映,花草芬芳,是大学生理想的学习场所。 天华学院的发展定位为:建设以教育类、工科类和健康类专业为主体、文理和经管为两翼、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民办本科院校,坚持走文化立校的育人之路,形成鲜明教育国际化特色,培养“专、通、雅”协调发展,富有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适应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初等教育、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未来的目标定位,又经历十多年探索之路,学校逐渐形成自身的发展理念:建设文化天华、特色天华、责任天华、活力天华。 学校设有工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理学、艺术学、经济学7个学科,目前有汽车服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旅游管理、国际商务、物流管理、财务管理、金融数学、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英语、日语、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艺术教育、应用心理学、汉语言文学、康复治疗学、人工智能、健康服务与管理等27个专业,其中包括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9个中本贯通项目,6个高本贯通项目。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00多人,近120人拥有或者正在攻读国内外博士学位,45%以上教师有海外培训和研学经历。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0387人,生源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合作,把深度国际交流作为全面提升学校品牌和竞争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在管理观念及模式、师资培养、专业教学改革、双语教学、社会培训等方面锐意开拓。同时,加强与美国、英国、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近30余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国际化发展机遇和平台。学校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及国际课程合作项目累计达到14个,同时每年有近十个暑期游学项目、短期交流交换项目。 学校已正式登记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这体现了办学者坚守教育理想、立校为公的情怀。学校是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文明校园、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5a级社会组织、上海市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学校党委先后六次获得上海市民办高校党工委、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委组织部和市社会工作党委颁发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办学成果得到社会认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各项赛事上屡获佳绩。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