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工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厦门工学院坐落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是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201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厦门工学院素有“一园绿荫映屋宇、四季红英照楼台”之美,办学条件优越,校园环境优美。学校秉承...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592-6667566,0592-6667579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民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100 名 软科民办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山东现代学院
学校介绍 山东现代学院创建于1993年,2003年在山东民进中西医进修学院和山东现代计算机专修学院的基础上,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为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山东现代职业学院。2015年4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山东现代职业学院的基础上建立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山东现代学院。 学院占地面积1266亩,现有在校生万余人,下设电子信息学院、汽车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医学院和人文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开设护理学、康复治疗学、药学、学前教育、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市场营销、物流管理、汉语国际教育、中药制药、数字媒体技术、体育经济与管理、视觉传达设计、财务管理、中药学、绘画、舞蹈表演、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26个本科专业和21个专科专业,形成了以工学和医护为主体,工、医、管、教育、文、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格局。 校内建有医学、护理、电子信息、计算机、汽车技术、经济管理、建筑工程、学前教育等9个实验实训中心和2个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与285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在董事长刘春静教授的正确领导下,学院秉承“天道酬勤”的校训和“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加大办学投入,优化办学条件,提升内涵建设,经过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发展成为桃李满天下的万人大学。 学院重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把德育放在育人首位,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创建“幸福现代”,培养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确定了“关爱学生,精心育人,启迪智慧,滋养心田,成就现代学子幸福人生”的理念,弘扬传统文化,通过推广诵读国学经典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培养有文化涵养的师生,创建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现代。2016年4月,共青团山东省委批准我院开办“孔子学堂”,并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助力学院进一步打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学院设立了“国学经典德慧奖学金”,对诵读和践行国学经典的优秀学生予以奖励,目前,学院已有五千余人能包本背诵《论语》《大学》《中庸》等名篇。在山东省高校大学生“2016论语大会”中,我院从数百所高校中脱颖而出,获得组委会表彰和省教育厅的高度评价。学院鼓励学生开展琴、棋、书、画、传统舞蹈、体育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组建了大学生艺术团、志愿者协会、国学社等社团,举办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现代名师讲坛、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宿舍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 学院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爱心公益工程”,倡导学生参与爱心公益活动,以自身行动感恩国家、服务社会,近年来,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在各级各类公益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院实施“双证书”教育,学院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强化学生核心竞争力。 同时,学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倡导学生立志创新、创业,在校内成立创业孵化基地,培养学生成为“双创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在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院培养了一大批受企业、行业欢迎的现代职业人,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7.3%以上。 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改善实验实训条件,致力于提高教科研水平,建成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民办本科优势特色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主持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计划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十二五”科研规划课题、山东省社科联人文社科课题等84项,主持院级教科研项目72项。我院教师在全国各类刊物发表论文643篇,主编教材等57部,获各级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成果奖励113项,教师编写教材57部,师生获得专利51项,软件著作权10项。 学院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不断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强化学生核心竞争力。近五年,我校有710名在校生先后获得国家、省、市级技能大赛奖励。 全面深化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 助推就业创业:学院与济南市高新区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海尔集团、浪潮集团、山东开创集团、山东千佛山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建工集团、润华集团、佳怡供应链企业集团、山东齐鲁制药厂、山东福瑞达集团、葛洲坝集团、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与285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拥有临邑县人民医院、济南永固口腔医院2所附属医院。建立了校内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就业创业平台。 校企融合 协同育人:学院实施校企共建工程,已与浪潮集团、北京新天亿教育集团等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开设“浪潮班”、“海尔班”、“润华班”、“佳怡物流班”、“百味堂班”、“齐鲁安替制药班”、“宏济堂班”等20多个校企合作订单班,校企共同招生、培养和管理,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学生毕业后优先进入订单企业就业,部分毕业生短期内成长为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 2013年10月,学院成功举办“全国第五届民办职业教育高峰论坛暨亚太地区民办职业院校合作论坛”,来自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地区的60余所海内外知名高校的300余名代表参会。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20288号山东现代学院 邮 编:250104 招生热线:0531-88766666 学院网址:http://www.sdxd.edu.cn 学院微信号:sdxiandaixueyuan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学校介绍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于2003年获批举办,同年12月份,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09年2月,新乡医学院与上海宇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推动学校发展迈入新阶段。 学校推行“书院 学院”的“双院制”全新育人模式。目前设有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等16个专业院(部),仁智、羲和等6个住宿制书院,教务部、学务部等30个职能部门。现有全日制本科(含专升本)、专科2个办学层次,26个本科专业及方向、13个专科专业,涵盖医、管、理、工、文5个学科领域。目前在校生20397人;专任教师总数为1206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为373人。学校推行“人才强校”战略,外聘高校和行业、企业专家共164人。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新乡市红旗区和平原示范区。新乡校区是新乡市的花园单位,平原校区建设项目被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两校区共占地1019.6亩,校舍总建筑面积为66.1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12亿元。 学校秉承“全面适应社会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育医学英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建设地方性、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的新型高等医学院校”的发展目标,坚定“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中期发展战略,紧握“健康中国”“健康中原”战略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机遇,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办学十九年来,先后培养了5.6万名优秀毕业生,已逐步成长为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新型医学高等院校。 不断创新医学教育实践。加快医学教育由“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设置了以现代医疗服务为核心,现代医疗装备与技术、生物医药、养老与康复、现代健康与医疗管理协同发展的覆盖生命全周期的5大学科专业集群。强化跨学科融合发展的新医科建设理念,构建了新医科人才培养体系,整合医学与大数据、医学与人工智能、医学与虚拟现实、医学与区块链课程,搭建了医工协同创新实践平台,全面落实新医科人才培养新要求。深化医教协同发展,坚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融合“理论学习、临床见习、毕业实习”培养环节,实施“上午病房、下午课堂”临床医学全过程教学,开展“分段式”理论 实践的训练与考核,全面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 专业建设成果突出。护理学、临床医学、生物技术等3个专业为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护理学、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技术等7个专业为河南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护理学、生物技术、药学、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假肢矫形工程、药物制剂等8个专业为河南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资助项目,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眼视光学等4个专业为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生物制药、假肢矫形工程、助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医学工程、医疗产品管理、康复工程等8个专业为国家特设专业。细胞生物学学科获批为河南省重点培育学科。 育人模式特色鲜明。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建成仁智、羲和、精诚、崇德、德馨、智行6所书院,与专业学院平行设置,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混合住宿,通过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推动育人资源有效聚集和下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学校被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书院制改革全省两个试点单位之一,是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单位,2书院入选河南省高等学校首批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示范书院,被确定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基铸魂行动书院制育人试点。书院已成为个性化、集成化的育人新载体,优秀学子大量涌现。学生郝莺歌荣获“全国勤学上进好青年”称号,郝莺歌和王金墙同时获得“河南青年五四奖章”,全省50名获奖人员中三全学院学生占据2位,充分彰显了学校育人模式创新实践的成果价值。 实践教学成效显著。校内实验实训场所总建筑面积5.71万㎡,建有生物与基础医学、护理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口腔医学技术、假肢矫形工程2个生产性教学工场,建成临床技能培训考试中心、医学影像综合实训中心、医学康复综合实训中心、健康管理综合实训中心、智能医学工程综合实训中心、眼健康智慧学习中心、生物发酵工程中心、药物研究中心等8个实训中心。拥有3所附属医院:附属郑州医院已获河南省卫健委批准,正在建设之中,为非营利性三级医院,位于郑州市管城区;附属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为创建于1952年的三级综合医院,位于新乡市;附属南阳南石医院是创建于1970年的是国家三级甲等医院,位于南阳市。学校建成8个全过程教学基地,163个实践教学基地。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技术创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实现“学校与行业发展、专业与企业需求、课程与职业岗位、教学与行业标准”对接,组建光明眼科学院、口腔技术学院、康复医学院3个行业学院,探索“班级共建、课程共建、师资共建、院系共建”的协同育人模式,荣获2022年全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典型案例,培养支撑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与翔宇医疗、凯普生物等合作共建7个协同创新中心,其中康复医疗研发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康复医疗设备及技术研发与转移,获2016年度河南省校区合作奖励补助资金100万;牵头46家县级医院成立了河南基层卫生人才医教协同发展联盟,共建了中原基层康复专科联盟,打造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共同体,学校平台战略在河南省健康领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不断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24所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2015年,学校获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证书,先后引进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李明文教授,组建辅助生殖医学科研团队;聘请美国南加州大学应其龙教授为干细胞中心首席科学家,开展干细胞转换利用研究;聘请韩国新丘大学崔锡淳教授,开展口腔医疗技术人才培养改革和高端口腔产品应用性研究。2017年,获批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是全国独立学院中,第一家具备该项资质的高校,目前有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等12个国家的129名学生来校学习;2018年,加入世界医学院校名录;2019年,获批与美国查塔姆大学合作办学项目;2020年,获批与英国贝德福特大学合作办学项目并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高等教育数据库;2021年,学校通过外国医学毕业生教育委员会(ecfmg)认证。 继续教育全面开展。2018年,获批举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质,是第一家具备该项资质的独立学院。开设临床医学、护理学等10个本科专业及护理1个专科专业,现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5432人。获国家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河南省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基地、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中国医师人文医学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河南省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院校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等30余项培训认定资质。与河南省卫健委共建了全国最大的省级医学教育考试中心,获批为河南省医学教育考试中心,被中国医师协会指定为“全国规培基地抽考指定考点”,承担全省住院医师规培考核、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规培评估专家培训等重要任务,与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共建“医学特色社区教育学院”,为政府、医院、学校搭建了沟通合作的平台,有力推进了河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快速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19年,学校获批为“2019-2021年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是河南省第一家具备该项资质的独立学院;2021年,学校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培育单位”。学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建成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6个市级重点实验室、9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三年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9项,地厅级项目1148项;获地厅级成果奖229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1632篇,其中sci 88篇、ssci 1篇、cssci 2篇、cscd 43篇、ahci 1篇、ei 3篇、中文核心91篇,出版著作及教材177部;发明专利23件、实用新型专利249件、软件著作权10件。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日臻完善。建成网上办事服务大厅、智慧校园app,建有较为完备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现有纸质图书120万余册,电子图书78万余种。学校推进智慧教育创新,拥有省内领先的微课录播室,建有237间网络多媒体教室,连续四年获得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获河南省教育信息化优秀成果奖、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连续三年获得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优秀组织奖。成立智能医学研究院,自建虚拟仿真资源,获批新乡市智能vr康复训练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乡市智能医学虚拟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获首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 招生与就创业质量不断向好。学校历年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率、录取分数线、报到率一直位于同类院校前列,连续10年本科批次理科录取线超出河南省控线40分以上;学校为“河南省创业教育实训项目试点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有三分之一赴基层医疗单位工作,覆盖省内127个县区、977个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斯与河南省教育厅共同发布的就业数据中,6项指标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一。 办学成果日益丰硕,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学校是全国素质教育示范院校、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50强、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介绍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设临沂、济南两校区,临沂校区为1966年青岛医学院在沂水设立的分院,1972年更名为沂水医学专科学校,1982年开始迁址临沂,1986年更名为临沂医学专科学校,2004年更名为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济南校区前身为1954年建立的山东省卫生干部学校,1958年更名为山东省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山东省济南卫生学校,1989年复建山东省卫生学校,2005年并入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占地1667亩,建筑面积65.0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1.94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22亿元,图书馆藏书117.33万册,数字资源量70.9万册。校园有线无线网络和ipv6全覆盖,实现数据交换共享无障碍,形成集人才培养、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一站式校园信息化应用系统。 师生队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285人,其中中高职贯通培养学生7364人。专任教师1054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635人,博士36人,硕士667人,硕士及以上占67.3%,“双师”教师871人。现有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3个、省青年创新团队2个、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4个、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有省优秀教师1人,省教学名师6人,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1人,省青年技能名师3人,省青年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人才评价资深专家1人,省技术能手2人。近五年,60余名教师分别在国家和省、市级学术团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中任主委、副主委,50余名教师被聘为国家及省部级规划教材的主编、副主编。 实训条件 学校建有校内高标准实验实训中心17个、省级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1个、贺林院士个性化医疗与转化医学院士工作站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7个,分布在山东省内及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新疆等地。隶属附属医院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1所。牵头组建的山东卫生职教集团成员单位100家、校院合作理事会成员单位152家、医养健康产教融合联盟成员单位20余家。建成鲁南公共卫生学院、鲁南眼视光学院、新华医疗技术学院、阳光健康学院、乡村医生培训学院和仁宏健康学院等6所二级学院。与威高集团、鲁南制药集团、绿叶集团、健康力(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207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项目。 专业设置 学校设临床医学类、护理类、医学技术类、健康管理与促进类等13个专业类别、30个专业,面向16省市招生。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1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1 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9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专业3个、“3 2”专本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2个、省属公费医学生培养专业2个、中外合作招生专业3个。学校是山东省医药卫生与健康服务类规模最大、专业设置最全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教学科研 十三五以来,学校市厅级以上自然科学立项课题16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4项。人文社会科学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290余项,其中教育部专项课题1项、一般项目1项,省厅级研究项目150余项。获省、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72项。 资源建设 学校建有国家在线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中国卫生职业教育慕课联盟规划课程3门,教育部社区教育课程首批推介课程4门,省级及以上在线精品课程37门。建有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编写国家和省部级规划教材、著作240余部。主持开发省级以上教学规范性文件13项,连续21年承担编写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药士考试大纲和考试指南任务。近五年,牵头制(修)订全国卫生行指委医药卫生大类高职专科、高职本科教育医学影像技术、放射治疗技术专业《职业教育专业简介》《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及中等职业教育医学影像技术《职业教育专业简介》《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完成临床医学、药学、影像技术等6个专业省级教学指导方案。 国际合作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英国、韩国、俄罗斯、德国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医疗机构、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分互认、学历提升、学生就业、教师培训等合作项目。与俄罗斯秋明国立医科大学合作培养护理、与韩国庆云大学合作培养口腔医学、与韩国东新大学合作培养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与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三方合作建设中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德累斯顿应用技术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学校现为华夏高等护理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国际护士执业水平考试(ispn)项目协作成员单位、光华国际护理教育联盟副主任委员单位、中俄(山东)教育国际合作联盟会员单位。 人才培养 建校以来,学校培养各类优秀卫生技术人才13余万人。随着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近年来,新生录取分数线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连年名列前茅,特别是近两年夏季高考录取本科线上考生占录取总人数的6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对口就业率96.5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保持100%;在校生专升本录取人数占全省医学相关类专业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3以上;护理等专业在校生执业资格证获取率超过92%。近五年300余名学生在国家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2022年获高职组“健康与社会照护”国赛一等奖。 学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教育部“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培养计划”助理全科医师项目试点高校、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是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省优质校立项建设单位、省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省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省援外医疗队出国培训基地、省新旧动能转换康养康育公共实训基地、省医养健康产业基层实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主考院校、省“3 2”专本对口贯通分段培养高校、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是省卫生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省卫生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常务主委单位、省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委单位、省人工智能产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省医养健康产业协会医养健康产教融合联盟主席团主席单位、黄河流域养老服务人才区域联动发展共同体成员单位。2022年,学校加挂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省卫生健康委分校牌子。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示范校、山东省文明单位、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示范单位、省基层卫生培训工作先进集体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郑州财经学院
学校介绍 郑州财经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建校基础是成立于 1997 年的郑州经济管理学校,2003 年升格为专科层次的郑州经贸职业学院,2014 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为本科层次的郑州财经学院,是第一所入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民办高校。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育人育才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秉承“厚德、砺志、笃学、敏行”校训,践行“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定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目标,服务郑州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教育教学成果丰硕。设有 14 个学院、2 个教学部、36 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 6 大学科门类,折合在校生 23119 人。建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 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 6 个,省级学科专业建设资助项目 10 个;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5 门,省级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 1 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10 门,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 4 门,省级线上教学优秀课程3 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5 项,其中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2 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 22 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38 项。学生在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 670 项。学校为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高校、市级产教融合创新试点校。 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水平持续提升。现有折合专任教师 1060 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 863 人。自有专任教师中,省会计领军人才 1 人,省级教学标兵、省级骨干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等 70 人,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14 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6 个、省级创新工作室 2 个。教师在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课堂教学创新大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思政课教学比赛中获奖 108 项,其中一等奖 28 项。 积极推进协同创新,科研工作成效显著。建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科研创新平台 12 个。获省部级科研项目83 项,市厅级科研项目 1193 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465 篇;授权专利 595 项,其中 133 项专利实现成果转化。与郑州市知识产权协会、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等机构合作,推进知识产权贯标工作,成为全国民办高校中首家、河南省第二家通过“贯标”认证的高校。成立校地合作处,常态化对接郑州市政府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了解地方需求,先后组织师生 77 人次参与市政府重点研究,形成内参 36 项,其中 13 项被市领导批示,11 项获郑州市政府决策研究优秀成果。 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打造优质育人环境。为拓展办学空间,服务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2021 年开始在郑州航空港区建设新校区,目前一期 11 栋建筑已全部封顶,进入内外装修阶段。学校总占地面积 1854 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111.54 万元,馆藏纸质图书 201.96 万册,电子图书 87 万册。建有 13 个实验实训教学中心、171 个实验实训室,拥有 1 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 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 个省级智慧教学研究实验室、8 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拓宽合作交流渠道,对外合作成效初显。与华为、万国优品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 5 个产业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提升干部和师资队伍素质“三年行动计划”合作协议》,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连续九年对口支援西藏那曲职业技术学校,累计捐赠物资 500 余万元,为其培训教师9 批 600 余人次。与英国、新西兰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实施教师海外培训、师生出国访问交流、优秀毕业生出国留学、骨干教师出国读博等项目。资助 88 名优秀毕业生、62 名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校深造。 自2017年以来,选派师生 520人次赴 11 个国家进行交流学习和专业培训。建校 27 年来,已向社会输送 10 万余名各类人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11 名学生主动参加西部计划,自愿投身到最艰苦的地方报效国家。近三届本科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平均为 90.3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与好评,先后被授予“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最具综合实力民办高校”“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省高等教育就业质量十佳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在武书连 2020 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名单中,按毕业生质量、教师创新能力、教师绩效三项指标排名加权之和评比,我校位居第 16 位。《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人民网、光明网、新华网、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和河南省教育厅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多次报道学校的办学举措和经验。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成都文理学院
学校介绍 扎根天府沃土,深植教育情怀。成都文理学院始建于1999年,前身系四川师范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和国际商学院(非内设二级学院),2004年联合组建并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为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独立学院),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成都文理学院(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全国民办学校党建特色项目建设基地”、建有四川省唯一的哲学社科“书法艺术普及基地”以及四川省首个“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是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党建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获四川省绿化模范单位、四川省高校“平安校园”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建校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缔造常青学府,化育幸福人生”为愿景,秉承“博文、明理、弘毅、笃行”的校训和“创办学生满意的学校、培养社会满意的学生”的办学宗旨,坚持“文以养德、理以求真、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尤其是近年来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将评建工作和日常工作有机结合,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现建有13个实验(实训)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建立了300余个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训基地4个,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网络基础设施完备,校园网覆盖全校。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00余人,教师中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教育部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级教学名师等20余人;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近3年,学校教师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比赛奖项40余项。 学校本科招生专业控制在30个左右,涵盖文、教、艺、经、管、法、理、工等8个学科门类。近年来,学校承担了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项目20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00余篇,获专利和各级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奖200余项。 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扎根巴蜀大地办教育,不断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育并逐步形成三个办学特色。学校探索实施“135”党建工作法:突出一个主题(全面从严治党),实施三大工程(领航工程、铸魂工程、强基工程),固牢五个连接(学校党委和决策机构、行政管理机构的连接、党的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的连接、党的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的连接、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连接、党的建设与国际化发展的连接),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推动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学校坚持办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科专业布局地方产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实践能力培养全程化。学校以“缔造常青学府,化育幸福人生”为办学愿景,全力打造以美感人、以景育人,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书香、墨香、花香”三香浸润式校园文化环境,如今文理校园已是书香四溢,翰墨飘香,花香满园,成为了浸润师生美好心灵,化育幸福人生的摇篮。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构建了“五育并举,五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矢志“创办学生满意的学校,培养社会满意的学生”,做有温度的教育。近三年,学生获国家及省部级各类奖项2000余项,其中,国家级1169项。获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体育舞蹈锦标赛团体队列舞第一名、第十七届“德艺双馨”公益盛典全国总决赛全国金奖、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奖赛全国一等奖、第十三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外语水平能力大赛特等奖、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建筑装饰及设计艺术博览会(华鼎奖)一等奖、四川省第一届师范生“三笔字”书写能力竞赛一等奖、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高中语文组一等奖。近三年,新生平均报到率超过96%,居于省内同类高校前列;近五年,平均就业率超过9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校连续多年荣获“四川省就业创业服务先进单位”。建校以来,学校已为社会输送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7万余名。 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学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正以昂扬的姿态、实干的精神,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学校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是一所培养高、中层次医学专业人才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八路军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1952年被中央军委命名为第四军医大学,1954年与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为新的第四军医大学,2017年转隶空军,原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并入后组建空军军医大学,2018年,原空军总医院与原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合并组建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隶属学校。学校1959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首批20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权院校,1995年进入军队重点建设院校行列,1997年成为国家首批22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院校,2019年入选军队“双重”建设首批重点学科建设院校。学校本部坐落在古城西安。 建校以来,学校历届党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绩突出。先后培养9万余名高素质医学人才,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和我军各级卫生机构的领导。涌现出了“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张华、华山抢险战斗集体、模范学员大队、“育人大师”李继硕、“模范军医”陈绍洋等全国全军先进典型。 学校人才济济,教学、医疗、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工程院院士5名、国家“万人计划(特支计划)”入选者16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8名、教育部“长江学者”4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对象1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2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3名、“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获得者6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4名、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2名、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7名、国防科技卓越青年4名、军队创新人才工程培养对象56名、军队院校育才金奖获得者37名。现有博士生导师416名,硕士生导师610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名。周光召、杨振宁等30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学校现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任职教育3个培训层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和管理学学科门类,1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并设有9个博士后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工作站。目前有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国家重点和培育学科19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23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35个,军队后勤科研实验室19个,全军医学专业重点实验室17个,西北首家可移动式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1个。近年来,学校教学改革成绩显著,2001年与北京大学双双荣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2009年学校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截止目前,共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1篇、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6篇、全军优秀硕士学位论文76篇、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42篇。 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齐全。图书馆占地12000平方米,现有藏书74余万册,纸质期刊900余种,各类数据库60余个。学校有线无线一体化信息网络覆盖全校各单位和公共区域,智慧安防和一卡通覆盖校园关键区域,拥有全球最大的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口腔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人体解剖教学标本陈列馆、计算机教学实验室、外语教学中心以及体育综合训练场馆、室内游泳馆、军事体能训练场、智慧教室和xr沉浸式教学体验馆等教学公共设施。拥有虚拟实验教学系统、临床技能模拟训练系统、术中磁共振成像系统、手术机器人、pet/ct、pet/mr、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治疗系统等大批先进的设施设备。 学校医疗工作成绩显著。所属各医疗机构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实力排名位居全国前列,第三附属医院在全国口腔专科医院排名中稳居前四。2017年教育部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第三附属医院口腔医学学科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并列进入a 。学校先后创造出百余项国内外“第一”或“唯一”的医学成就,世界首例“十指断离再植术”,世界首例“坑面女颌面再造术”,国内首例、世界第二例“换脸术”,国内首例“人子宫移植术”等,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对外学术交流,并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近年来,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千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9项、军事科学技术一等奖40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7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00项。“十一五”以来,共获“973”首席科学家项目8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400余项,获批的各类科研经费总额超过28亿元。2008年至2011年连续4年荣获5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2020年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近5年,先后派出2000余人次出访参加国际会议,并在国际知名的教学、医疗、研究机构留学或作学术交流,接待国外近千名专家学者来校访问。 学校坚持人民军队宗旨,坚决履行人民军队使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西藏平叛、中印和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用信仰和忠诚传承了红色基因,圆满完成了战场救护任务。执行抗击非典、抗洪抢险、抗震救灾、国庆阅兵、世博安检、亚运三防、维稳处突、国际维和等30余次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任务,多次受到党、国家和军委的褒奖。2010年,圆满完成了亚丁湾海域“和谐使命—2010”医疗保障任务;2015年,又派出17人执行援非抗埃任务,用精湛医术架起了中非友谊的桥梁,彰显了中国军医的风采;2016年,抽组卫勤骨干参加上合组织“和平使命—2016”国际联合军事演习医疗保障;2020年以来,先后派出7批次医疗队1155人次支援武汉、西安、长春、上海和拉萨等地疫情防控工作;2023年,抽组医疗队赴柬埔寨开展联合卫勤救援演习。学校还先后三次参加国庆阅兵典礼,特别是在建国60周年阅兵典礼上,三军女兵方队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创造并实践了三军女兵方队精神。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在中央军委和空军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聚焦加快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战略,坚持立足空军、面向全军、突出特色、集约办学的发展思路和军事医学战场第一、基础医学创新第一的建设标准,瞄准百年名校目标,为打造全军顶尖、全国领先、世界闻名的高等军事医学学府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南京传媒学院
学校介绍 南京传媒学院其前身系创办于2004年的原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于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功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是一所特色鲜明、国内知名、声誉显著的民办本科高校,也是江苏省目前唯一一所传媒类应用型院校。 作为一所与信息传播时代同行、与文化传媒行业变革同步的新兴大学,学校历经近二十年的跨越式发展,为行业及社会培养了4万多名毕业生,被誉为“中国传媒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已在办学规模、党建工作、教学水平、招生就业、产教融合、国际办学、声誉评价等方面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中保持显著优势。 【办学理念】 学校以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为根本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切实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公益办学、回报社会的教育初心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一所成就学生、令人尊敬、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名校为初心,积极探索创业型、应用型大学发展路径,遵循“大传播、全媒体、创新型、国际化”的办学思路,着力培育“立德树人、宽厚包容、经世致用、开拓创新”的大学精神和“青春、向上、崇实、尚美”的校园文化,突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尊重个性、全面发展”的育人导向,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传播业态变革下媒体融合、网络文艺、数字创意、全息视听、数贸电商、国际传播等新兴领域和紧缺需求,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创意创作人才,期冀将学校办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意艺术大学和屹立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之林的百年名校。 【环境设施】 学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现有江宁方山大学城主校区、江宁滨江校区,占地总面积2000余亩。方山主校区位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江宁大学城的文教腹地,倚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方山国家地质公园东南麓,毗邻“南京绿肺”上秦淮生态湿地。校园拥有国内高校面积最大的两万多平方米观光草坪、江苏高校规模最大的四万余平方米单体图书馆、气势宏大的联体教学楼、实训楼、国际交流大楼组群、以罗马斗兽场为要素设计建造的学生活动中心与露天剧场以及省内高校一流的生活服务广场等配套设施,是集求学研习、传媒实践、艺术展演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绿色校园。 为构建“校园实践大课堂、创新创业大舞台”的融合实训教学体系,学校重点建设了融媒体演播馆、实验剧场、动态摄影棚、航空摄影实训基地、数字录音棚、三维动画工作站、影视后期工作站、达芬奇影视特效工作站、数字动漫创作工作站、短视频创作及音频工作站、直播电商实训平台等覆盖前后期的全链条数字制作线及各类大、中、小型艺术创作展演空间,同时还有国内高校首家俄罗斯美术馆等文化载体和美育展陈。办学固定资产总值达30亿元。 【学科专业】 学校坚持“做强传媒、做优艺术、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设有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广播电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摄影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文化管理学院、传媒技术学院、电竞学院、舞蹈学院、音乐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大学外语部、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江苏直播电商与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等直属单位,还与苏州大学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以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筹备研究生教育。 围绕“文、艺、工、管、经”相关学科,构建了长三角地区同领域中类别齐全、体系健全的学科专业群,开设了与传媒艺术业态紧密对接的50多个应用型本科专业。截至目前,已取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2个、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1个、江苏高校首批一流本科课程11门、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教改项目1个。此外,还拥有一批如智能科学与技术、艺术与科技、数字出版、国际新闻与传播、时尚传播、跨境电子商务、影视技术、流行音乐、配音等在江苏高校乃至全国率先开办的新兴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学校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重视培育一支集教学教研、学术科研、创作实践三位一体的多元化、复合型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兼职教师400余人,多年来已从海内外引聚了众多学界业界名家作为特聘教授、驻校艺术家,全职引进了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长江韬奋奖获得者、金像奖获得者、“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飞天奖获得者、金话筒奖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主持人、省教学名师、省级重点学科主持人等一大批具有学界和行业显著影响力的二级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形成了显著的高层次人才引聚效应和雄厚的师资发展基础。 【培养成果】 师生创新实践氛围活跃,在国内外各类专业赛事交流活动中屡创佳绩,摘获重大奖项百余项,其中包括telly国际广告节、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单元、法国飞帕电视节、“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话剧金狮奖、香港国际电影节、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世界小姐大赛等具有广泛行业影响力的专业赛事。 学校建立了通畅的就业保障机制和校友支持体系,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连续多年蝉联全省同类院校首位,考研及海外升学率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茅。大批优秀校友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国家级媒体及省级主流媒体、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头部平台就业,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以知名演员倪妮、白客、成果等为代表的文艺新星;央视《远方的家》知名出镜记者唐天骄、央视驻中东站首席记者范涛等为代表的国际传播新兵;三届央视春晚核心导演、央视《温暖中国》总导演黄先飞、央视航拍组负责人萧洒、黄石电视台副台长张磊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骨干;以总台新闻频道新晋主播刘妙然、总台经济之声主持人梁婧、中国教育台主播田博琳、安徽卫视主持人余声等为代表的主持新锐;以“福布斯亚洲地区30岁以下商业领袖”郑超、旅游自媒体千万粉丝级顶流达人房琪、中国超级模特大赛总冠军张龄月等为代表的明星校友。 【产教融合】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战略,以产教融合发展带动“教学研创”。与爱奇艺、华夏视听环球传媒等国内文化领军企业及苏宁易购集团、汇通达网络股份等数字经济领域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全国各级媒体建立了百余家教学实践基地和实训就业基地。设立了日本漫画泰斗千叶彻弥漫画创新研究中心、爱奇艺内容研创中心等教改及科研机构。举办了大数据时代动画教育论坛、艺术与科学跨学科论坛、中国电竞文教产业论坛、方山传媒艺术高峰论坛、d'catch泛亚洲国际纪录片挑战赛等品牌活动,在校内外及学界业界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 【国际合作】 学校坚持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已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创意艺术跨境教育平台和传媒艺术国际化人才在地化培养基地。作为全省唯一一家民办高校,入选“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以及“苏韩高校合作联盟”、“江苏中文国际教育合作联盟”等省级国际化高水平合作平台。作为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战略z6尊龙平台的合作伙伴,我们已与入选“全球十大传媒学院”、“全球十大电影学院”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了教师互派、学生互换、课程学分互认及“2 2/3 1”中外双学位联合培养、本升硕等多类型合作。境外合作院校均为教育部备案推荐院校和全球传媒与艺术领域知名院校,合作院校数量和层次保持国内同类院校首位,累计引进了海外高层次专家来校讲学达300多人次,输送2200多名学子出国研修深造。 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我校与英国提赛德大学合作举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成为江苏省首个该专业领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江苏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已与全球动漫与数字游戏名校、“全球十强大学ai科研基金”获奖校——英国提赛德大学达成合作,将共建“中英数字创意学院”,将重点落地尖端动画、智能媒体制作、数字影像生产、元游戏开发等聚焦“元宇宙”关键技术与数字内容生产的前沿专业集群,全体系引进英方大学核心课程,实施“百名外籍专家教授引进计划”,开发“全球数创教育vr线上慕课平台”,引进欧洲知名的animex数字游戏动漫节落户中国,打造“中欧数字创意节(展)”携手打造数创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地。 【社会服务】 学校积极响应江苏建设文化强省、数字创意强省战略及南京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举措,发起实施数字创意产业国际化融合创新工程,深入推动校地融合、产城互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南京江宁高新区合作打造网络视听与数字创意主题高教产业园区,积极发挥助力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优势和引擎作用,打造长三角“数创产教融合共同体”。学校作为国家广电总局行业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党员干部电教资源建设基地,开展行业人才职业能力培训服务和继续教育项目。 【办学声誉】 经过18年的发展,学校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就和办学声誉,收获了广泛的国内外影响力,已成为考生追捧、学生满意、行业欢迎、社会认可的优秀民办高校。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民办高校党建考核优秀单位等诸多荣誉,在主流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历年榜单中屡获佳绩,获评《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a 专业数量位居全国民办高校首位、在艾瑞深校友会《中国艺术类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中位居榜首,入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中国一流民办大学top10”,曾获教育部学信网评选的“全国本科生综合满意度50强高校”、“全国本科生校园环境满意度50强高校”、新华网评选的“全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江苏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名首位、全国艺术类独立学院综合排名首位等。 【发展愿景】 “十四五”时期,学校正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综合实力和质量品牌,做强做优高水平本科教育,筹备申办中外合作办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学校介绍 ◆ 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 ◆ 全国最具实力民办高校 ◆ 品牌实力民办高校 ◆ 实力标杆民办高校 ◆ 国际化办学典范高校 ◆ 国际化特色典范高校 ◆ 湖北省首批应用型试点高校 ◆ 湖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 ◆ 湖北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 ◆ 湖北省科技厅“大学生校园科技孵化器” ◆ 湖北省教育厅“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 湖北省“楚天学者”设岗单位 ◆ 湖北省“平安校园” ◆ 湖北省“普通专升本”举办高校 ◆ 湖北省双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 湖北省征兵工作突出单位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原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创办于2004年2月,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4年5月,教育部批准学校转设并更名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14年9月,学校成为湖北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学校坐落在武汉市江夏区风景怡人的青龙山麓,毗邻中国光谷,占地面积逾千亩,交通便捷,环境优雅。 学校设有机械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有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土木工程、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方向)等33个本科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等11个专科专业,涵盖6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融合协调发展的格局。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党的教育方针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以建成湖北一流、全国知名的多科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积极探索规模与内涵协调发展的办学道路,注重培育“应用型、国际化、个性化”的办学特色,形成了“四育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平台 模块”的课程体系,积极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打造“四化”志愿服务体系和“三位一体”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校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工作,持续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近年来,获多项教育部、湖北省教学平台、一流专业建设立项,教科研成果丰硕,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 新时代谱写新篇章。学校坚持“一训四风”建设,秉承“立德 博学 笃行 创新”的校训精神,积极培育“团结 勤奋 求实 卓越”的优良校风;积极倡导“爱生 乐教 严谨 求真”的高尚教风;积极创建“尊师 勤学 立志 有为”的良好学风;积极营造“诚信 守纪 实干 奉献”的务实作风,为学校立心,为师生铸魂,共同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学校致力于融入行业、融入社会、融入国际,支持更多学生成人成才、牵手世界名校,努力将学校建设成美丽校园、宜居校园、智慧校园、创业乐园,让学生认可,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教育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学校介绍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200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科技大学和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全日制独立学院,是全国首批接受教育部规范工作验收的三所独立学院之一。学校在天津市民办高校办学年检审核中历年均合格。学校位于天津市宝坻区京津新城,占地1297.73亩,建筑面积35.16万平方米。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水平不断提升。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蔡美峰担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张群等人担任相关学科带头人,指导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实施“名师工程”,聘请中国环境学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宋存义,北京市教学名师范玉妹,天津市教学名师杨新月等京津地区“双一流”高校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先后引进3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且曾担任过系部主任的高层次人才。青年教师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天津赛区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天津市、北京科技大学组织的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1项。学校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富有活力、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学校依托北京科技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并实施以“应用型”理论教学、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为核心的“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学生毕业论文在天津市高等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中曾六次荣获“优秀毕业论文”称号。学生在第九届至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64项。学生智能车队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机器人团队在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活动中成绩突出。学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校云计算应用创新大赛、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创客马拉松大赛等比赛中成绩突出,获市级以上竞赛奖1200余人次。建校以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各行各类人才26000余人,一大批学生考取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生继续深造,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较高水平。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第十三届全运会、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大型活动中都闪现着我校学子的身影。加强德育教育,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普及和传播工作,学生每年利用寒暑假深入社会开展实践活动。建校以来,累计近440支实践团、96000余人次开展社会实践。学校艺术教育成果丰硕,学生舞蹈作品《水姑娘》荣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映山红》荣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及优秀创作奖,《梦回澜沧》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金奖及优秀创作奖,《杜鹃花满山》荣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及优秀创作奖。 建校至今,学校社会声誉不断提高,获得广泛社会认可,相继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独立学院20强”“中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中国十大优势专业品牌独立学院”“中国品牌影响力独立学院”“中国综合实力独立学院”等称号。学校的发展受到党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关注,学校正朝着建成工科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大步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介绍 ●学校荣誉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单位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得院校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全国机械行业先进制造工匠培育基地 □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 □高职院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 □教师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 □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 ●历史沿革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始建于1959年,时名“第一机械工业部德阳重型机器制造学校”,是国家与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重装企业一起布点建设的学校。1960~1962年,为配合第二重型机器制造厂等国有大型企业建设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西南重型机电学院”,培养大学本科学生。1962年,第一机械工业部撤销西南重型机电学院,恢复中专建制,学校改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德阳机器制造学校”。1965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将学校移交给第二重型机器厂,与厂办的半工半读技工学校合并,学校定名为“第二重型机器厂半工半读中级技术学校”。1973年,学校更名为“德阳机器制造学校”,隶属四川省机械工业厅。1977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德阳机器制造学校”。1982年,学校更名为“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1999年,学校增挂“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校牌。1999年,四川省机械职工大学迁入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200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省机械工业职工大学、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合并建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原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机械工业职工大学、四川省工程技术学校、四川省机械工业学校同时撤销。2006年,德阳教育学院整体并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由此,原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德阳市人民政府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行“省市共建”。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2019年,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全国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之一。2024年1月,教育部发文同意设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同时撤销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制。 ●学校简介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是一所由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职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的“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四川省德阳市,建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的旌湖之畔。千亩校园枕水而建,因势造园,既有芳草萋萋、枝疏叶浓的园林之妙,又有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处传来的琅琅书声……处处透出团结和谐的人文氛围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气息。 学校占地1200余亩,在校学生12600余人,教职员工1400余人,其中正高95名、副高258名,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四有好老师”等6名、“全国技术能手”2名,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2个。聘有数十名国内外著名教授、专家为客座教授,建立有500余人的“企业兼职教师人才库”。开设有43个专业,形成了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 1960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在视察德阳工区时提出“先建校后建厂,先培养人才后生产产品,实行厂校一体”。60余年来,学校始终牢记党的嘱托,扎根西部大地,与重装企业唇齿相依、风雨同舟,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底蕴和鲜明的重装特色。一代又一代师生不忘初心、报效祖国,从火电、水电、核电、风电成套设备,到以c919、四代军机为代表的航空模锻件的制造,续写着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传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四川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体制机制模式创新,确立了“体制创新、开放办学”的先进办学理念,开创了“省市共建、社会共享”的全新办学局面,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职教惠民、服务社会”的辉煌办学成就,构建了“省市共建、资源整合、多方投入、社会共享”的办学格局。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装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教融合,构筑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与北京航材院、29基地、中国二重等合作,共建了“航空材料检测与模锻工艺、高温合金切削、工业机器人、冲压发动机先进制造”4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和德阳(西门子)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德阳中科先进制造创新育成中心、四川省农机创新中心、国家科技汇智平台德阳融合中心等平台,经省发改委、经信厅、教育厅联合批准,牵头成立“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教联盟”。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协同实施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在机械设计与制造、金属材料、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领域积累了领先于同类院校的科研与技术服务实力,已逐渐成为区域内试验试制、工艺研究、新产品开发、成果转移转化、新技术应用与推广的重要支点,为航空航天、燃气轮机、海洋工程、智能装备等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学校“创新装备制造业现代工匠培养模式”成为我省首批全创经验成果之一,被教育部以简报的形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2017年9月,学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成就,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举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2019年9月,该案例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作为全国职业教育的典型,反映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2022年,学校“党建引领产教融合”案例——学生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实训照片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北京市主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展出。继学校人才案例照片三次入选国家级大展后,2023年4月,学校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培养高素质紧缺技术技能人才的做法在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栏目《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报道中深度呈现,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职教力量,诠释了学校铭记立德树人初心、增强关键办学能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使命担当。 学校秉承“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的校训和“立德树人、精益求精”的校风,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方针,以创新的育人精神为每一位学生求知治学、强化技能、全面发展铺设成长成才之路。模式创新,率先建成“厂中校、校中厂”,探索出制造业“1221”和产学研一体化“1331”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行业顶尖专家、大国工匠为引领,以工程实验室、大师工作室为平台,传授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绝技绝活,培养了一大批技术能手、技能大师,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60余年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12万余名各类人才,涌现出了原全国政协常委、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国家“改革先锋”获得者刘永好和“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何波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继续发扬“开放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围绕“育人为本、提高质量”的目标,坚定不移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道路,注重内涵发展,坚持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加强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研究和模式探索,为产业技术变革、社会发展不断培育高层次技能人才,进一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数据截至2024年2月)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