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黑河学院坐落于素有祖国北疆明珠之称的黑龙江省黑河市,是中俄4300多公里边境线上我国境内唯一一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历经黑河师范专科学校、齐齐哈尔大学黑河分校等发展阶段,2004年晋升为本科院校,2006年...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456-6842222,0456-6842888,0456-6842777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546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苏州城市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苏州城市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98年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是全国首家在教育部登记设立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05年获准成为独立学院。2020年12月,教育部函复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转设为苏州城市学院。
苏州城市学院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苏州市人民政府举办,苏州大学支持办学。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特色化”的办学理念,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鲜明特点的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学校坐落在苏州古城西南部苏州国际教育园内,毗邻国家级太湖风景名胜区石湖景区,自然环境优美,历史人文资源丰富,2022年获评首批“江苏省绿色学校(高校)”。学校图书馆位于景色优美的翠微湖畔,是“建筑界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的代表作之一,2003年获评中国建筑艺术奖公共建筑类优秀奖。
学校面向江苏等1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招生范围广、生源质量高,目前在校学生近12000人。现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城市文化与传播学院、城市治理与公共事务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计算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智能制造与智慧交通学院八个学院以及基础教学部。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目前有44个本科专业,覆盖文、理、工、经、管、法、艺等七大学科门类。现有1个省“十四五”重点学科,1个省特色专业,6个省一流专业,1个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立项培育点,1个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立项建设项目。此外,学校还聚焦苏州产业转型发展需求,积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开设了新能源发电技术、城市数字化建设与运维、健康服务与管理三个微专业。当前学校已通过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评审。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完善协同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宽厚、社会责任感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办文正书院,组建了工科基地班和文科基地班;积极构建师生共同体治理机制,成功入列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高校;牢固树立“以服务谋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的合作共赢理念,与吴中区人民政府、康养集团等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达成各类合作350余项。
学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致力提升科研服务能力。转设以来,学校新增文正智库、生命科学研究院、苏州发展研究院、当代苏州研究院、品牌研究院、当代作家创作与研究中心、先进生物功能材料研究所、华电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院等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并获准筹建“苏州市生物光子科技重点实验室”。文正智库入选苏州市新型智库。
国际化及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办学的重要特色。目前与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0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设置专项奖学金支持师生开拓国际化视野,推动国际化建设;每年选派教职员工出国(境)进修、访学,努力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意识和科研合作能力。学校把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能力提升与创业精神培育作为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和人才培养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立“三创学院”,依托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园,着力推进第一、二课堂的深度融合,将新生创业导航、创业模拟实训、菁英提高班等各类创业教育课程列入培养方案,平均年参与学生近300人,截止目前已征集入园项目百余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开启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是勇毅前行推进学校转设转型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之年。站在新的起点,苏州城市学院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实施创新活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名校、文化兴校和资源优校“六大战略工程”,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气神,扎实推进国内一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努力为苏州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作出苏州城市学院更多更大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新余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新余学院坐落于江西省新型工业城市——新余市。新余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余罗坊留下光辉著作《兴国调查》。
新余学院是一所与新余共生共荣的新兴高校。新余1960年设市,1963年撤市,1983年复市,全市人口120万,面积3178平方公里。新余学院是应新余市发展需求而诞生、与新余市共生共荣共成长的高校。1983年新余正式复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余学院的前身——新余职业大学于1985年应运而生。1992年6月,更名为新余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新余学院。新余学院是新余市唯一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校园占地133公顷,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图书馆藏书168万册,电子图书138万册。学校在职教职工81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12人, “双师型”教师293人;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教师552人),在校生15000余人。办学38年来,累计培养了7万余名毕业生。
新余学院是一所工学为主的应用型高校。学校坚持扎根新余大地办学,根据新余新型工业城市的特点,优先发展工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文理为基础、新能源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设有13个教学院,4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文学、理学、医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八大学科门类。学校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启动了转型发展工作试点,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获批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奋斗目标。学校是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项目建设实施单位和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首批试点高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新余学院是一所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中的地方高校。近年来,学校坚持走内涵提升、特色发展之路,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于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获批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专业4个和省级一流课程24门、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4个;在第二轮全省专业综合评价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全省第一并获批为四星专业。学校建有江西省太阳电池新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交邮融合农村电商物流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中心)、江西省房地产建筑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2022年,学校立项省重大科技研发计划协同创新项目和省重点科技研发计划单点突破项目2项,获得专项经费600万元,实现了纵向科研项目一次性全额资助经费的历史新高。学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省级教学改革项目500余项,教师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500余篇,三大索引收录论文40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700余项、科研成果奖100余项。“工博士服务团”助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在科研成果产业化中带来了23亿元的营业收入,在科研项目金融化中吸纳了近5亿元的外来投资,得到了中央媒体报道和省政府领导的批示肯定。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共获奖2769项,其中国家级400项。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立项728项,其中国家级89项。毕业就业率多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连续四次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
新余学院是一所文明和谐美丽的高校。近年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做好党建和思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连续多年,学校在全省高校党委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测评中位列全省高校前列。学校积极推进文明校园创建,2017年,被评为第一届江西省高校十大文明校园。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了“沐浴经典”“真人图书馆”“周末文化广场”等校园文化品牌。“沐浴经典”荣获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真人图书馆”活动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周末文化广场”项目列为江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秉承“求新、求实、求善”的校训,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1339”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亳州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亳州学院是一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批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五禽戏之乡”——安徽亳州。这里英才辈出,人文荟萃,老子、庄子、曹操、华佗、花木兰、陈抟等圣哲先贤泽被深远,是道家文化、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
学院办学源于1909年创办的蒙城师资讲习所,1952年设置蒙城师范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2002年3月独立升格为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3月独立升格为亳州学院。
学院设11个教学院系。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余名。校园面积1526亩,建筑面积58.80万平方米。馆藏图书近120万册,电子图书近100万册,中文期刊近800种,教学科研设备总值约1.31亿元。与马来西亚、韩国、泰国、菲律宾等一带一路国家的1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院坚持人才兴校,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633人,教授53人,副教授123人,博士113人。皖江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2人、享受安徽省政府津贴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省级教坛新秀12人。
学院坚持学科强校,初步形成以中药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为特色,以理学、工学、管理学学科专业为重点,教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设有34个本科专业,涵盖7个学科门类;其中中药学、酿酒工程、学前教育、小学教育4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围绕特色学科,组建药物化学、中药学、酿酒工程等11个学科团队,获批中药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获批2个高峰培育学科,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成立亳州学院中药材检验检测研究院,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合作共建现代中药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搭建中药原料产品研发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药食同源功能食品、养生型配制酒、中药材质量评价与控制、现代中药制造、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生物合成等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亳州市中药材储存和亳州市天然产物分离纯化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立足皖北、面向安徽,辐射长三角,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建优建强中药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文化旅游管理类、教师教育类优势特色专业。近几年来,学院成功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8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部级项目12项,省级项目209项,发表各类论文1544篇,二类以上论文166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85部、获批专利381项。
学院坚持服务誉校,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与亳芜产业园合作共建亳芜科技创新中心,成立现代中药产业学院、白酒产业学院、未来信息技术产业学院,有效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加快人才培养、共性技术研究、人力资源培训。与古井集团、徽酒集团、济人药业等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80多个实习实训就业基地。设立企业“订单班”,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联合申报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组建创新产业团队。积极推进非学历教育培训,与市委网信办、市国税局共建联合培训中心,定期开展培训业务。
学院坚持文化铸校,有效彰显文化育人功能。打造“亳文化”特色品牌,组建“老庄与道家文化”“三曹与魏晋文化”“华佗与养生文化”和“方言民俗文化”4个研究所,获批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亳文化研究中心”。推进亳文化融入专业、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编著《亳文化概论》《亳文化十讲》《传统五禽戏》等校本教材,推动理论研究与地方文化旅游、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助力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近几年来,出版《亳州旧志与地方文化研究》《亳州先贤著述征略》《魏晋经学与诗学》《逞才任情的乐章——曹操父子与建安文学》《亳州方言俗语集释》等学术专著25余部,获批省级以上课题114项,发表论文139篇,撰写10余篇资政报告均被采纳。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荣获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春笋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荣获团中央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学院坚持质量立校,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推进体育艺术俱乐部改革。落实落细劳动教育和美育实施方案。获批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改革试点校。近几年来,立项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27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获省级教学团队13个,省级一流课程43门,学生获学科技能竞赛省级以上奖励1346项,国家级奖励69项,其中2021、2022年分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高达97%以上。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学院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学院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安徽省文明单位、省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示范单位,荣获安徽省第二批侨胞之家、第一届亳州市文明校园等荣誉。
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亳州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全面提升办学治校能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建设“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高水平本科高校,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是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早的汽车工业基地、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城市——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学校是全国首批专门为职业教育培养培训专业课教师的全日制本科师范院校,也是目前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本科职业师范院校,被誉为“职业教师教育的摇篮”。
学校创建于1959年,前身是吉林省技工学校。1979年,由国务院批准开展本科教育,先后更名为吉林技工师范学院、吉林职业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办学60多年来,学校培养职教教师3.6万人,培训职教教师1.5万余人,是吉林省职教教师人才培养规模最大的学校,成为全国首批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和吉林省职教师资保障体系建设牵头单位。
在育人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以职教教师教育为核心功能,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主线,形成了职技高师培养与应用型人才教育并重,职教教师培养与培训“双重支撑”的办学格局。学校坚持应用性、师范性和专业性“三性”统一的办学定位;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协同发展,突出职教教师教育特色;坚持职教教师培养、职教教师培训、职教科学研究、职教智库服务四个中心建设;坚持发挥职教教师保障、职教科研引领、教育教学示范和职教文化传播四大母机功能。
学校现实行凯旋、长德两个校区办学,校园占地面积8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逾3.1亿元,中外文藏书112万册。设有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12个教学单位,工程与材料学部、信息学部、人文艺术学部等6个学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生物质功能材料交叉学科研究院等4个研究单位。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5118人,教职工996人,专任教师793人,其中高级职称386人,博士24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吉林省突贡、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拔尖创新人才、高级专家、教学名师、技术能手等50余人,聘请知名专家学者386人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师,131人担任行业导师。
学校形成以教育学为基础,以工学为主体,教育、工、艺术、管、文、理、经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教育、机械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本科专业55个,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专业、特色高水平专业12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现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一流(金、精品、优秀、示范)课程95门(次)。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现有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全国工商联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教育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训基地、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基地、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省“双师双能”培训基地、省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创新创业基地等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平台(项目)32个。被评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吉林省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打造一流本科教育,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0项。探索“校-企-校”协同育人,构建学校导师、企业导师、职业院校导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多导师制”培养模式,培养职教教师和应用型人才。学校与340多家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深化产教融合,建有省级专业特色学院1个、省级创新技术学院1个、智能制造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现代机器人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1个和智能汽车产业学院、工博产业学院、匠谷工匠教育研修院、新闻出版学院等7个校级现代产业学院,拥有“1 x”证书试点项目27个,证书考核工种涵盖33个本科专业。学校推进大类招生,设立卓越师资班、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紧缺人才培养定制班,入选 吉林省高校服务“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优秀案例3个,在省内开展师范生公费教育,与韩国世翰大学、庆一大学、东新大学合作举办中外本科合作办学项目。近五年,学生在“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类科技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国家级奖、省部级奖项1472项。建校以来,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5万多名毕业生,省内职业院校专任教师2.8万人中有42%毕业于我校,大多数已成为教学和管理骨干。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就业去向落实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
学校建有省部级科研平台27个,其中“吉林省秸秆基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等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吉林省工程实验室、吉林省数字出版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吉林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基地、吉林省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各1个;“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等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4个;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吉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各3个。近5年承担科研项目180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5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47项,累计科研经费投入3.4亿元。发表学术论文2532篇,其中被sci、ei、cssci等收录1045篇;出版专著、译著170部;授权专利881件;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41件。获省部级奖励86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17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45项,累计到账经费324.1万元。
学校始终致力于职教教师教育、科学研究、教学示范、职教文化传承与创新4大高地建设,创建了全国首个职教机械工程师范专业、职教电子信息师范专业(1979年),全国首个高校职业教育研究所(1980年),全国首个职教专业学术期刊《职业技术教育》(1980年),全国首个省级职业教育重点学科(2005)和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006年),全国首个职教博物馆和职教发展数据库(2012年)。形成了覆盖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五刊五报一馆一网”职业教育学术传播平台,被誉为“中国职业教育的百科全书”。《职业技术教育》杂志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获吉林省人民政府“精品期刊”奖。经省编办批准,吉林省教育厅在我校设立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与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合署办公,中心积极参与国家和吉林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咨询工作,有效发挥了国家及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智库的作用。
学校与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泰国等多个国家及台湾地区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师生互派、职员互访、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交流项目。推进与境外高校间的校际交流,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并选派部分师生赴国外留学、进修、短期交换学习,引进德国籍、美籍、新西兰籍、韩国籍优秀教师来校授课。
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承“笃学敬业,求是创新”校训和“精益求精,崇师尚学”的工师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坚持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培养具有“大国良师”品质的职教教师和具有“大国工匠”品质的应用型人才,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工程师范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套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套学院是内蒙古西部一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坐落于祖国北疆,黄河几字弯头,享誉盛名的河套平原。
历史沿革:河套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创建的河套大学,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并经教育部备案。著名经济学教授陈良璧先生为首任校长。学校的创建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1986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乌兰夫同志为学校题写校名。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同志莅临学校考察指导工作。学校初创时期举步维艰,财力匮乏、校舍简陋、师资不足。在创建过程中得到了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人士和巴彦淖尔人民的大力支持和资助。
进入新世纪学校经历了两次教育资源优化整合。2001年原巴彦淖尔盟教育学院、巴彦淖尔盟师范学校(前身为1943年傅作义将军创办的绥远省立陕坝师范学校)并入河套大学。2004年原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巴彦淖尔盟分校、巴彦淖尔盟财贸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巴彦淖尔盟卫生学校、巴彦淖尔盟农牧业中等专业学校、内蒙古临河水利学校并入河套大学。
2012年河套大学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河套学院,实行内蒙古自治区和巴彦淖尔市两级管理体制,以自治区管理为主。升本的同时,巴彦淖尔市委、政府提出举全市之力办好河套学院,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10.28亿元在黄河之滨建设新校区(双河校区),2018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办学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2016年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整体转型试点院校。2020年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院的发展迈向了新阶段。
办学条件:学院占地面积1047.98亩,总建筑面积43.8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928.68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08万册,电子图书62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0个。
办学规模:学院设有14个教学院系及继续教育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1311人,其中本科生11010人,占学生总数的97.34%;少数民族学生2747人,占学生总数的24.29%。
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958人,专任教师605人。教职副以上职称355人,博士学位教师63人、硕士学位教师457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5.12%;双师型教师117人,占专任教师的19.33%。现有自治区“草原英才”、“新世纪321人才”、“河套英才”等领军人才9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2个、教学名师13人、教坛新秀9人。
教学建设:学院设有37个本科专业,分布在文学、理学、农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医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10个,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在线开放课程10门。获批国家级教学研究课题3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项;获批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学成果奖6项、教学研究课题83项;建立院级现代产业学院3个,其中“河套绿色农畜产品生产现代产业学院”获批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现有10个校企共建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1个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1个数字经济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学院获批自治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自治区首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校。
科学研究:学院现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院士工作站1个,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培育团队1个,博士工作站12个。学院获批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自治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升本以来,学院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19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项。近年来学院产生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全院授权知识产权315项,出版专著332部,公开发表论文3330篇,其中sci检索论文64篇。成果获市级以上科技奖13项,3项科研成果入选国家成果库,选育出作物新品种1个。主办蒙古文、汉文内部刊物《河套学院论坛》。
文化传承:在河套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方面,学院教师获批河套文化研究立项42项,撰写专著3部,发表论文68篇。在乌拉特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方面,建有乌拉特文化研究中心、乌拉特蒙古族传统手工艺室等5个研究基地,获批部级及以上研究课题3项,出版著作12部,其中《乌拉特英雄史诗研究》获自治区政府社科类作品三等奖,群舞《乌拉特的祝福》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自治区甲组一等奖、全国一等奖。
开放办学:学院坚持多层面开放办学之路。与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宁夏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波兰热舒夫信息技术与管理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自治区15所院校开展校际合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蒙古国开展教育合作交流。
社会服务:学院积极对接地方创新需求,切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学院陆续成立了“河套学院现代农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硬质小麦技术创新中心”“人兽共患传染病检测与防控技术服务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了一批优质创新资源,积极参与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建设。学院围绕巴彦淖尔农高区主导产业,申报并获批“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专项2项,获批经费3200万元。学院院士工作站指导申报的“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获批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获得资助资金50.86亿元。学院积极引导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帮助地方建立了智慧农业示范点,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乌拉特中旗德岭山万亩花生产业园、四义堂“智慧四控”高效农业示范园;构建了“政府 学院 科技平台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在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推广两色地膜、薄厚分区滴灌带技术,推广优质肉用种羊胚胎移植扩繁及杂交应用技术。“巴美肉羊提质增效及优质种羊创制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等成果的推广应用实现新增净利润500余万,显著提升了巴彦淖尔肉羊养殖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厦门医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厦门医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是福建省三所医学类本科高校之一,也是厦门市和闽西南唯一的医学类本科高校。办学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898年在鼓浪屿创设的医学专门学校。学校传承“德厚立人、术湛立业”的校训,弘扬“阳光、大气、善良、感恩”的校风和“忠诚、团结、实干、创新”的学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医学院校实际相结合,凝练形成富有厦医特色的“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单位尽责、对患者尽心”的“四尽”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理念,立足厦门、面向福建、辐射全国,致力于为医疗卫生行业和医药、健康产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同类院校前列。学校聘请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为呼吸疾病研究所名誉所长、附属第二医院名誉院长。
学校位于被誉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厦门经济特区,依山临海,环境优美,教学和科研设备先进,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完备,生态校园、智慧校园和文明校园建设成果显著。校园总占地面积885亩(其中现校园面积520亩,二期用地365亩),目前总建筑面积28.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4亿余元,图书馆藏书71.43万册,电子图书达56.2万种。学校师生医护员工1万多人。
学科专业建设已具规模。现有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系、护理学系、药学系、公共卫生与医学技术系、基础医学部、公共课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部和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等11个教学机构,设有图书馆、信息中心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中心等3个教学辅助机构。现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中药学、生物制药、精神医学、康复治疗学、海洋药学、医学检验技术、麻醉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助产学和化妆品技术与工程等15个本科专业,同时设有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护理、助产、医学美容技术、健康管理、卫生信息管理、眼视光技术等9个专科专业,已形成“医、护、药、技”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并面向全国招生,目前在校生共有8617人。2021年起,学校与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师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教职医护员工2958人(含2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436人,有博士学位138人,硕士学位25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9%;有正高职称81人,副高职称16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7%,另有外请教师1500余人。学校共有95人次获得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省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省高层次人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青年教学名师、省级青年教学能手、省级青年教坛新秀、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入选者、市本土领军人才、市拔尖人才、市台湾特聘专家、市台湾特聘专才、市杰出青年人才、市创新创业人才、市高层次留学人员、市高层次人才等人才和荣誉称号。
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先后获得一批教育教学荣誉和成果。国家级包括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实训基地3个,全国健康服务类、养老服务类示范点各1个,国家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奖1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6本。省级包括教学成果奖6项,本科教学团队2个,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立项建设专业12个,实验教学中心9个,一流课程34门,教育教学改革项目65项。市级重点专业5个。2018年以来,在第四、五届全国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2项;在第一、二届全国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分获三等奖、二等奖各1项;在福建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在福建省第一、二、三届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专项奖3项;学校五次获“最佳组织奖”。
科研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现有国家cma认证的分析测试中心1个,省级科研平台9个。2016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类科研立项846项,横向课题99项;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及厦门市科技进步奖、医学创新奖等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262项;发表自然社科类和社会科学类论文2205篇。
医教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建有2个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和口腔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拥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41所教学医院和120个校外实训基地。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首届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毕业生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为93.1%和94.1%,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连续三届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国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其中理论考试通过率均超过90%,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均达100%,通过率位列全国参试本科医学院校的第一方阵。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硕士研究生考试报考率近50%,上线率51.65%,录取率31.39%,高于全国录取率7个百分点,共被45所高校录取,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医学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等18所双一流院校。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全省及海峡两岸各类竞赛,近三年获国家级一等奖34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58项,优秀奖8项;获省级一等奖19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47项,优秀奖10项。
对外交流合作逐步扩大。学校教学、科研得到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大力支持。目前,已同韩国大田大学、韩国金泉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台湾阳明大学、台湾慈济科技大学、台湾辅英科技大学等院校签署合作协议,广泛开展互派学者、学生交流、科学研究等合作。
目前,厦门医学院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坚持党建引领,力争在“十四五”末,办学规模超过一万人,通过高位嫁接,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走出一条“医、护、药、技”多学科特色发展之路,建成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医学本科高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吕梁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吕梁学院坐落在山西省吕梁市新城区。吕梁市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时期曾是红军东征主战场、晋绥边区首府和中央后委机关所在地,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一部《吕梁英雄传》,就是吕梁人民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全市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谱写了脱贫攻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考察时首先来到吕梁,特别强调:“革命战争年代,吕梁儿女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吕梁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当今时代,继续为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学校创办于1978年,始称山西师范学院吕梁专科班,1984年成立吕梁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与筹建中的吕梁理工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吕梁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学校与太原师范学院联合举办本科教育。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11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5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31.21万平方米。运动场馆总面积13.4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8.59亿元,其中仪器设备总值2.1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23.6万册、电子图书251万册、纸质期刊456种、电子期刊214977册。
学校设有16个教学单位,建有1个综合实习实训基地(交口分院)。现有4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农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学校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万余人,招生范围涵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开展交流生项目,在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理科基础专业选拔优秀学生到西安交通大学交流培养。同时,学校与山西大学、中北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于2018年开始招生,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9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1231人,专任教师89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3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725人。现有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三晋学者”特聘教授、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晋英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1331工程”立德树人“好老师”课程建设计划支持人选、省级师德标兵、省级师德楷模、省级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等国家级、省部级优秀人才30余人。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知名高校专家41人为兼职、客座教授,聘任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学等院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等30余名知名专家担任学术院长与特聘教学名师。
学校建有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山西省特色植物功能成分工程省级重点研究中心、煤矿机械装备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技术省级重点创新团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省级项目红色文化旅游多学科融合学科群建设项目、吕梁林果植物化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6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拥有省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一流课程立项2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实验室(中心)3个、吕梁市重点实验室7个。与地方企业(行业)共建了吕梁智能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实用新型功能材料产学研战略联盟、山西碳基新材料实验中心,与山西芯愿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集成电路产业学院,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共建了黄河文化研究中心、吕梁精神研究中心、晋绥研究中心、吕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于成龙廉政文化研究传播中心、吕梁乡村振兴研究院,连续举办了五届“吕梁论坛”及一系列大型学术会议,承担省委宣传部红色文化重点智库研究。
学校与交口县合作共建了体系完备、设施先进的综合实习实训基地,与交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柳林县、岚县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离石区签订了“深化区校合作、建设12大基地”框架协议,与汾阳市签订了“校市合作协议书”,制定了开展“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工作方案,持续开展红色文化研究、大学生“顶岗支教”、吕梁实用人才培训、实用技术转化等大量社会服务工作。
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足吕梁办高等教育,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担当四个服务重要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经过40多年的办学积淀,学校形成了“弘毅行知”的校训、“铸吕架梁、开物达用”的办学理念和“以吕梁精神立德、以大实践体系强技”的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2015年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2016年被省教育厅列为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候补高校;2017年成为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试点院校、山西省第一所省市共建高校;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经山西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两个专业获批立项建设硕士学位点;2021年被省教育厅列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获批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首批建设单位,5g 智慧矿山示范性仿真教学项目入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5g 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2022年19个就业育人项目获教育部立项。
学校连续20年被评为山西省文明单位,连续12年被评为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标兵,9次被评为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2018年被省文明委推荐为全国文明校园建设先进学校。2020年被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表彰为2018—2019年度山西省文明校园,被省委教育工委表彰为2018—2019年度中共山西省委教育工委文明校园。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荆楚理工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荆楚理工学院是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和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有30余年举办高等教育的历史。
学校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中心城区白龙山下,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是一座山水园林式大学。学校一校区办学,校园占地面积24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8.9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88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9万册,采用了成蹊智能图书管理系统,拥有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21个。学校教学科研设施齐备,宿舍区运动场集中连片,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全校,生活便利,条件优良,是读书求学理想之处。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努力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目标,探索构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二大协同育人体系,打造通识教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个性发展课程三大课程平台,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应用性与学术性的结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四个融合,形成了“1234”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设有16个教学学院(部),开设本科专业43个,专科专业13个,涵盖理、工、农、医、文、教、管、艺等8大学科门类。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9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0余人。学校建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43个,有直属附属医院2家,教学医院2家。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近400人,硕士及以上教师800余人。
学校现有湖北省“十四五”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绿色化工与制药工程”、“智慧农业与优势农产品加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印刷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项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植物科学与技术等5项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物联网工程、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广播电视编导等4项为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6项,“荆楚理工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学院”为湖北省高校试点学院改革项目。有国家级校外实训基地1个(荆楚理工学院-中印南方印刷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1个(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高校省级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个(中印南方印刷实习实训基地、湖北省金龙泉集团有限公司食品科学与工程实习实训基地、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荆门市东宝区教育局教师教育实践基地)。有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2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课程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国家级139项、省级407项。省级优秀学位论文141篇。承担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地方涉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模式研究与实践)1项,承担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5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
学校建有一批省市科研平台。其中,“科创中国”产学研协作类创新基地1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湖北省荆门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1个、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中心1个、湖北省企校共建技术研发中心11个、荆门市产业技术研发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5个。近五年来,学校建有绿色催化材料与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等6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承担国家、省市科研项目41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承担企业委托横向科研项目442项;获省市科技、社科成果奖26项;拥有各类专利660件。学校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25篇,被sci等权威检索系统收录327篇。《荆楚理工学院学报》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其“传记文学研究”栏目先后被湖北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和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评为“特色栏目”;《荆楚学刊》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湖北省优秀期刊,其“荆楚文化研究”栏目荣获湖北期刊“特色栏目奖”。
学校先后与长江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开展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与芬兰瓦萨应用科技大学、美国长岛大学、法国卡昂大学、俄罗斯喀山国立技术大学、泰国乌汶大学、菲律宾国家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英国博尔顿大学、新西兰怀特克里夫学院、德国比勒费尔德中等企业应用技术大学、中国澳门地区澳门科技大学等20余所国家/地区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与新西兰怀特克里夫学院联合举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并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招生。学校从2013开始招收留学生,先后有286名留学生来我校学习。开设有口腔医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四个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并针对留学生汉语言水平,开设有国际汉语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
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规范管理先进单位、湖北省平安校园、湖北省文明单位(校园),校团委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2014年,学校成为湖北省首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2015年,学校成为首批“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201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0年,学校入选“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22年,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成都体育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成都体育学院为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现为四川省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是国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学校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学校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体育训练场馆、教学科研与实验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保障和相关校舍等公共服务体系能较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行健不息 积健为雄”的校训,坚持“办学传统塑风格,改革创新聚活力,多元服务拓影响,内涵发展上台阶”的思路,淬炼形成了“以体为本,体医渗透、体文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建校初期,开创者始终坚守“国民体格之强弱,关系国家民族之盛衰存亡至深且巨”的信念,为成体播种下“刚毅坚卓、发愤图强”的精神基因。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后,学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进入新中国重点建设的六大体育院校行列;1956年更为现名;1957年学校开始体育教育本科教育;1958年在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的关怀下,学校创建了全国首家体育医院;1960年创建了运动保健系;1962年,学校成立了国内专门从事体育史研究的机构——体育史研究室,开启了体育史研究,很快形成优势。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中医骨伤科学和武术两门优势特色学科被贺龙元帅誉为成都体育学院“两枝花”。改革开放以后,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倡导“勤学苦练、又红又专”的学风,强化“一专多能”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开展了体育新学科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编撰出版了《现代体育科学丛书》,至今仍有广泛影响。进入新世纪,学校抢抓高等教育扩招机遇,顺应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积极拓展学科布局,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的跨越。
师资队伍发展态势良好。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学校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师资,如著名武术家、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中医骨伤郑氏学派的创始人郑怀贤教授,著名体育史专家、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周西宽教授等。学校现有各类在岗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高级职称近280人。共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名中医、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人选”等各类专家112人次;专兼职博士生导师49人;国际和国家级裁判146人、国际健将与运动健将64人;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人。
学科专业布局合理。学校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附属体育医院为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共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现有22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8大学科门类。学校具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体育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新闻传播学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同时还拥有体育、中医、新闻与传播、艺术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学和运动医学为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一专多能、通专结合、全面发展”的育人思路,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2006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办学77年来,已培养了以我军军事体能训练奠基人孙学川少将和奥运帆板冠军殷剑等为代表的6万余名各类毕业生,为国家体育及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科专业中有4个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学校现有特色专业、规划教材、“大创”项目等“本科教学工程”、“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项目88项、省级项目255项。其中,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体育教育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乒乓球》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2009-2017年,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和全国田径短跑、跨栏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的任务。按照“亦读亦训,科学训练”的办学方针,紧扣“体教结合、不断探索、培养人才、为国争光”主题,现已在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田径、水球等竞技项目上形成优势与特色。2009年以来,我校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亚洲锦标赛、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及全国体育院校比赛中共获得金牌640余枚、银牌480余枚、铜牌450余枚。
科研工作稳步提升。2009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2项(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项目300余项,形成了以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为代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包括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45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中心、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四川省运动健康社科普及基地。建有“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及2个四川省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编辑出版学术刊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育研究》,其中《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学校还建有集收藏、展示、科普研究与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国内高校中唯一的以中华体育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凸显。学校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智囊作用,在国家运动项目协会改革的新契机下,主导成立了全国学校体育排球联盟、四川省运动舞蹈协会、四川省校园足球协会、四川省大学生网球协会、四川省搏击协会和四川省体育产学研促进会等一系列行业协会,进一步拓宽了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平台,切实提高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提升了学校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长期以来,学校积极发挥运动医学专业优势,为国家及四川省运动队提供科技攻关及医疗服务,助力国家短道速滑队、国家女子网球队、国家射击射箭队在奥运会、亚运会夺得金牌,为国家和地方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对外交流合作广泛。学校坚持把开放办学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强和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学校已与美国、英国、爱尔兰、丹麦、澳大利亚、泰国、港澳台等20个国家和地区3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并与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构建了“2 2”“3 1”和“3 1 1”学士、硕士学位学生联合培养体系。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的高等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创建于1938年,历经贵州省立毕节师范学校、毕节半耕半读师范学校、毕节师范专科学校等时期。1993年,教育部定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3月,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毕节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学校系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对口支援项目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百所产教融合应用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项目试点院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贵州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贵州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贵州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11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4亿,纸质图书115万册,中外文数据电子资源平台10个。学校设有15个教学院、42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涵盖工学、理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有教职工911人,汇聚了一支由全国优秀教师、省管专家、省级学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市管专家和教授、博士等为代表的高素质人才团队。有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全日制本科学生近11000人。
学校现有省级区域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及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建有贵州省重点实验室1个、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4个、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中心4个、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产学研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3个、毕节市人力资源产业园贵工程园区等平台;获批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2项,新文科建设项目1项,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5项、省级一流课程25门,一流平台1个,一流教学管理团队1个、省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改革项目100余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贵州省本科高校本科专业评估中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近三年来,学校承担了113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面向未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秉承“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的办学精神,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培养服务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等需要的一线工程师和服务基础教育需要的一线教师为目标,立足毕节、服务贵州、面向全国,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