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师范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乐山师范学院地处世界三大遗产所在地、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世界文化名人郭沫若的故乡——四川乐山,东望乐山大佛,南临大渡河,西眺峨眉山,北接城市绿心。学校溯源于1940年四川省立乐山师范学校,开启办学之路。1938至1946年,国...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833-2276288,0833-2276247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443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黄淮学院
学校介绍 黄淮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创立于1971年。学校位于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美称的驻马店市。现为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十四五”重点建设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5g智慧校园试点高校、首届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单位。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有开源路南北校区、医学院校区,总占地面积2760亩。教学科研设施先进、支撑服务体系完善,拥有高标准的工程技术中心、图书馆、体育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拙匠书院、黉文书院、校史馆、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展览馆和智慧校园系统等。 学校有教职工164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0余人,博士320余人。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原千人计划、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200余人,并聘请300余名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土木工程教师团队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师发展中心被评为河南省首批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直属附属医院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综合能力在全省三级综合医院中排名第三,在全省市级综合医院中排名第一。 学校有56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文学、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十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全日制在校生2.1万余人。学校有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一批招生。入选教育部“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中原工学院、巴基斯坦comsats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截至目前,累计培养研究生220余人,并招收有外国留学生。 学校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国际联合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34个,省级教学团队、创新团队、基层教学组织30个,并聘请中国工程院王复明院士担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组建成立“驻马店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乡村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产业创新服务平台,“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成为全国首批13个建设学校之一。学校被认定为“河南省学术交流基地”“河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报《天中学刊》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深化产科教融合、校地企合作。联合打造了11个现代产业学院,“防水材料与工程现代产业学院”和“新能源与网联汽车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分别获批“河南省首批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和“河南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产业学院”。积极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联合打造了13个“美丽乡村”示范点,新集村入选住建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精选试点村”和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乡村设计学院获批省级特色设计学院。与国(境)外20多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已合作培养毕业生近万名,千余名学生出国留学和交流学习。学校入选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2014年以来,连续承办九届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论坛已形成品牌效应。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等活动中屡获佳绩。原创音乐剧《杨靖宇》《我的竹沟 我的路》、歌曲《亲爱的共产党》获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重点创作项目,舞蹈《文狮少年》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10名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百强”,4名学生入选“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名毕业生入选“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兵”,学校被评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中心落户我校。 学校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功探索了一条“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国际化”的特色发展道路。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黄淮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初心使命,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与发展思路,坚持“一个核心”,瞄准“一个目标”,完成“两大任务”,实施“八大工程”,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持续弘扬“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学校精神,不断砥砺“唯有创新,方能超越”的黄淮品格,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团结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长治学院
学校介绍 目前,学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近14000人,生源遍及全国20个省(自治区)。截止到2023年2月28日,我校教职工人数为936人,专任教师716人。其中,教授49人,副教授196人,其它副高级职称人员20人。博士172人,在读博士57人,硕士533人。全国优秀教师、“三晋英才”、省级青年拔尖人才、模范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和好老师50余人,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70余人受聘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 学校有14个教学系部,分别为中文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筹)、历史与旅游管理系、法律与经济学系、外语系、教育系、音乐舞蹈系、体育系、美术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系、计算机系;有4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管理学、医学等十个学科门类。设有太行文化生态研究院、赵树理研究所、彩塑壁画研究所、合唱艺术研究所、丝路文明研究中心等14个科研机构。 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课程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2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5个、“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省级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一流课程13个,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太行生态文化研究院)、“1331工程”协同创新中心、“1331工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31工程”青年创新团队项目、“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培育)、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培育项目各1个。2016年以来,学校教师共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级基金项目196项;横向课题97项。其中,2020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项目1项(全省仅获批2项),2021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辅导员专项项目1项(全省仅获批3项),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1项(全省仅获批2项)。 学校现有教学实验、实训室201个,多媒体教室119个,舞蹈排练厅6个,专业琴房118个。学校建有标准化运动场、体育训练馆、多功能实验剧场、带终端显示的数码钢琴教室。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资料122.9万册,电子图书154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数据库14个。为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工作,学校大力推进“三馆”建设,其中动植物标本馆收藏13000余份动物标本、10000余份植物标本;上党文物陈列馆藏有3200余件上党地区的珍贵文物;校史馆以1000余件图片、实物和音像材料生动展现几代长治学院人立足上党大地,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与发展历程。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学,与日本作阳大学、澳大利亚教育联盟、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施坦尼劳斯分校等21所国外高校签署了合作交流协议。派出师生共110余人次。邀请9名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高层外籍专家到我校进行学术讲座和短期授课。 展望未来,学校将按照第三次党代会部署的“1136”战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应用型建设为主线,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格局,力争早日建成有区域代表性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北工程学院
学校介绍 湖北工程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943年创办的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历经孝感师范学校、孝感大学、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孝感师范专科学校、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1986年与湖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前身为华中农学院孝感分院)合并,1999年建设部南方城乡建设学校(又名孝感市建筑工程学校)整体并入,2000年3月更名为孝感学院,2011 年12月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秉承“严以治学、诚以立身”的校训,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申硕”“更大”“创一流”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只争朝夕、克难奋进、开拓进取,朝着全面建设工程教育卓越、办学特色鲜明的国内应用型一流大学目标阔步前进。 学校坐落于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市,地处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距武汉市区50公里,乘孝汉城铁至武汉天河国际机场18分钟、至汉口28分钟,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学校现有一个校区,校园占地1748亩,建筑面积72.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3.4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22亿元,图书馆总面积3.9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馆藏纸质文献184.36万册,电子图书总量218.30万册,中外文及各类型电子数据库和文献资源共享平台近40个。各类在校生24000余人(其中,在校联培研究生52人)。现有在职在岗教职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7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996人、高级职称483人;省部级创新团队14个、教学团队12个、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6个,各类政府津贴获得者、楚天学者、湖北名师、澴川学者29人。国家和省级各类荣誉专家26人;聘请10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客座、荣誉)教授。《湖北工程学院学报》“中华孝文化研究”为教育部名栏。 学校不断完善学科专业体系,统筹构建“建强工科、厚实农师、发展医科、多元协同”的学科发展格局,实现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0大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形成引领学科、强基学科、协同学科、新兴学科的学科体系。建有农业资源与环境、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教育学、植物学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生物质基功能材料”和“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优势特色学科群获批“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12个。 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协同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现有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3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个、湖北省技术研发中心1个、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实习基地1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2个,其他湖北省创新基地4个。近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2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7项,省市科研成果奖49项,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1700多件。学校大力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与孝感市等地方政府开展校地合作共建,积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在服务地方过程中逐渐打造和形成了中华孝文化研究院、湖北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生物质源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湖北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现代纸卫品制造关键技术创新平台、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湖北省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分站、孝感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孝感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孝感市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孝感市创业大学、孝感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汉川服装产业研究院、“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团队等特色服务品牌。 学校现有18个教学学院,本科专业64个,其中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6个,“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专业6个。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现有省级一流专业2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41门。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3个。现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精品课程20余门。加强校校合作,与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联合建设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一大批大型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共建了297个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基地 ,建成国家和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5个。近5年,我校荣获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6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4项;学生在国家级学科(科技)竞赛中获奖504项,其中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广告艺术、智能汽车、数据挖掘、大学英语等重大竞赛中屡获全国最高奖;学生考研上线率15%左右;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2%以上。 学校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美及“一带一路”等国10余所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面向10余个国家招收留学生,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分别联合举办经教育部批准的金融工程、土木工程本科国际合作教育办学项目,分别于2019年和2017年通过教育部项目评估。教师出国培训研修、学生海外游学交流等国际交流活动日益增多。 学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重点建设高校、“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首批湖北省 2011计划高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首批“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首届“湖北省文明校园”。位居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403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平顶山学院
学校介绍 平顶山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在平顶山市新华区白龟湖畔、国鼎山上,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 平顶山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9年10月的平顶山师范学校。1977年8月经批准在平顶山市师范学校附设大专班,于1984年改为平顶山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2年11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坚定“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十四五”重点建设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建校以来,平顶山学院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在一代代学院人的不懈努力中,逐渐形成了“严谨求实,和谐自强”的优良校风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奉献”的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 学校现有湖滨和崇文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1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97亿元,馆藏图书304.6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668人,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历(学位)教师10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近500人。拥有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200余人,聘请300余名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学校建有体育训练馆、音乐厅、演播厅等,文化体育设施齐全。 学校坚持立足地方服务行业,逐步形成了以工科等应用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设有19个教学单位,有5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理、文、医、教、经、法、艺等九个学科门类。重点建设智能电气与信息、化工与新材料、文创与传播、教师教育、医疗康养、现代服务、生物与医药等学科专业群。获批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4门省级一流课程等省级以上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00余个。 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科研机构及技术开发基地。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化学工程、生态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河南省中原古陶瓷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生态经济型木本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2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中原学者工作站,1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高校新型品牌智库、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学校是中国北方陶瓷产品设计师培训基地、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南省全媒体科普传播中心创作基地。 学校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围绕行业、企业需求开展协同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与平高集团等联合开展高压智能电器研发,涌现了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在中石油陕西长庆油田、平高集团、美国伊顿电气、皖电东送等国内外企业及重大工程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研发的ist-701无线放电定位系统,功能替代了进口产品。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开发的变电站接地网多通道检测系统,使变电站接地网腐蚀检测的效率提升10倍以上,实现了非开挖而进行接地网腐蚀支路的精准定位,使变电站接地网腐蚀检测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与中国林科院、河南省林业厅三方共建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建立了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研发基地,建有国家林业局林业行业公益性项目试验基地,加入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资助的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省、市级重大项目,为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区域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出版系列著作,拍摄高水平影视作品,与地方主流媒体合作开办电视栏目等,对区域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陶瓷研究所承担的唐代花釉瓷复仿制作技术项目,恢复了失传千年的唐代花釉瓷制作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此基础上,鲁山县建立了鲁山花瓷产业园。出版“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20世纪中国陶瓷雕塑大全》,全集共12卷,收录了20世纪大陆及台湾地区各瓷区代表性窑口的4000余件作品,对20世纪中国陶瓷雕塑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填补了中国陶瓷雕塑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学校舞龙舞狮和柔力球两个特色项目多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荣获金奖,龙狮队先后受邀赴韩国、意大利进行文化交流,受到国内外主流媒体关注和报道。学校雅乐团在第五届北京传统音乐节上再现了古应国宫廷礼乐文化,受到海内外同行瞩目。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英国、美国、西班牙等30余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西班牙马拉加大学合作举办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与韩国庆云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获批全国第一家与西班牙高校共同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层次非独立法人机构“马拉加工程学院”,获批河南省第一家以西班牙语为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平顶山学院西班牙语中心”。与平顶山市政府、平煤神马集团、平高集团、大河网、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等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立了9个产业学院,其中尼龙新材料学院、鲲鹏产业学院、智能电力装备行业学院、陶瓷工业设计学院为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产业(行业)学院。与河南省信访局、平顶山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合作共建了河南人民信访与社会问题研究院、平顶山市文化产业研究院等新型智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开展。近三年,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信息技术水平大赛等各类大学生技能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近3000项。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河南省首批“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应用技术类型十佳示范高校”。 站位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平顶山学院将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使命担当,不负伟大时代,努力践行“崇德尚能、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奋力谱写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内蒙古民族大学
学校介绍 内蒙古民族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西辽河文明核心区、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 学校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通辽师范专科学校、哲里木盟卫生学校、哲里木盟农牧学校;后历经发展,三所学校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2000年6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三所院校合并成立内蒙古民族大学。 学校196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2年获批中药学(蒙药学)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66年薪火相传,66年风雨弥坚,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大学,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名,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北疆安全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拥有霍林河、西拉木伦2个校区,占地面积952亩,校舍建筑面积41.5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6.9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4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81.8万册。 现有27个教学单位、7个教辅单位和1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开设本科专业80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省部级重点和重点培育学科16个。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168人,其中普通本科生、专科生21610人,硕士研究生2541人,博士研究生17人,留学生121人;另有成人本科生259人。 现有教职工1948人,其中专任教师127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8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91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荣誉称号8人;有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65人次,其中院士5名、社科院学部委员3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青1名。 学校坚持务实办学、创新办学、开放办学、特色办学,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专业1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品牌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课程9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40门,自治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教育部“四新”项目9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自治区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53项,国家民委民族院校教学成果奖12项。 现有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科研平台30个,其中,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2个。有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平台21个,其中,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国家民委研究基地3个,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1个。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15个。 “十三五”以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37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3项。获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类奖励2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7项,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人文社科类奖励93项,其中,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2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65项,国家民委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50项。 现有6个版本的学术期刊公开出版发行,其中《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民族高等教育研究》为ami扩展期刊。 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与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农业大学、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美国格林斯伯勒大学、日本上越教育大学、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等35所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作为教育部“中蒙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之一,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聚焦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任务,发挥地缘和学科优势,与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国立医科大学积极开展本科生“2+2”、本硕人才“2 2 2”“4 2”以及博士人才联合培养项目。 蒙医药是我校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蒙药学和蒙西医结合医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类高水平重点学科,蒙药学是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蒙西医结合基础医学是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015年蒙医学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医生培养计划”,2020年蒙药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8年获批国家发改委蒙药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021年获批国家药监局中药(蒙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2年获批自治区中(蒙)药资源开发利用集成攻关大平台。学校已成为蒙医药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基地。 现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非直属教学医院6所。附属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蒙医综合医院、国家重点中(蒙)西医结合医院,是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中心、国家首批同时具备临床医学和蒙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技能培训示范基地。有卫生技术人员2597人,编制床位2000张。 近年来,学校获得多项荣誉。2009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2年被评为“全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18年被评为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高校优秀单位。2014年附属医院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蒙医药学院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步入新时代,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四为服务”办学要求,聚焦自治区“两件大事”,秉承“博学明理、崇德至善”的校训,坚持“强医、兴文、厚理、提农、精工”多科并举、文理交融的学科专业发展定位,扎根北疆,面向全国,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建设,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区域一流、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温州理工学院
学校介绍 温州理工学院(简称温理工,英文简称:wzut)是由温州市人民政府兴办的一所本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院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先后获得国家级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绿色学校”(高等学校)、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荣誉。 学校坐落于中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的温州市,法定住所地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海三道337号,占地面积901.8亩,基础建设已投资24.2亿元,校舍面积40.9万平方米。2023年11月7日,学校与乐清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温州理工学院乐清校区开工奠基,校区总占地578.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32.1万平方米,计划于2026年6月建成投用。学校下设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制造与电子工程学院、建筑与能源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体育部等12个教学机构,现有本科专业35个(其中在招专业28个),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16个省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10357人。 应用型大学布局持续优化。学校以工为主,文、理、工、经、管、法、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聚力打造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能建造、现代金融等特色优势学科群,积极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特色鲜明的理工类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包括海外院士、国家级引才计划入选者、省级引才计划入选者、省教学名师、省151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在内的教职工666人,初步建成了一支素质较高、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适合应用型大学发展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质量大幅跃升。学校大力推进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改革,有效探索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学校根植区域文化,融汇温州人精神,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形成“三创融合、四轮驱动、五链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国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76门、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教师获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三等奖各1项,获省教师教学创新赛、青教赛特等奖4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17项。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120项。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学生毕业后一年自主创业率达6%以上,均位居全省本科高校前列。本科毕业生留温率连续三年居温州本科高校第一。 科研创新水平稳步增强。近年来,学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0多项,厅局级科研项目350多项。学校目前建有温州市数字化改革研究中心、温州市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温州市区域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温州市海外仓研究院、山海协作泰顺研究院等十多个校地合作平台和智库机构,建成温州市韧性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护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温州市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温籍数学家研究中心、温州数字经济与数字治理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服务地方能力显著提升。学校在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的贡献度上以“有为”实现“有位”,围绕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温州市“5 5 n”产业体系,与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与中科院光子集成(温州)创新研究院、浙江中德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等创新载体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共建国际一流的人才培养、源头创新的产业孵化基地、双创孵化基地。学校建有产学研基地、研究院、创新联合体18个,获批温州市博士创新站22个。学校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全国工商联人才中心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绿色建筑现代产业学院、智能电气现代产业学院被列入省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 国际交流合作深入推进。学校借力“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深入推进与国际高校的联系沟通,开展与海外院校“紧密型、实质型”合作。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并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澜沧江-湄公河沿线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合作。学校是bga国际认证会员院校,是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院校”、澜湄国家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国际丝路创业教育联盟温州基地。 温州理工学院秉承“厚德浚智,循理精工”的校训,立足温州、面向全国、接轨国际,切实发挥文化引领、人才支撑、科技支持作用,努力成为温州城市发展的动力源、创新人才的孵化器、高等教育的金名片。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学校锚定建设高水平理工类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提出了应用型大学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力争到2035年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国内影响力较大、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理工类应用型本科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昌学院
学校介绍 ◆ 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 ◆ 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10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 ◆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青团中央授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军地共建共育基地” ◆ 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 ◆ 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先进集体 ◆ 四川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高校 ◆ 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 ◆ 四川省园林式校园高校 ◆ 四川省文明校园 ◆ 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概况 西昌学院位于美丽的四川省西昌市,这里山川秀丽,风景如画,四季如春,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有月亮城、太阳城、小春城之美誉;西昌还是卫星升起的地方,被誉为“航天城”。学校肇始于1939年北洋工学院内迁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2015年被列为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单位,2017年被列入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10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2020年正式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1年入选四川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22年成为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学校秉承“审慎明笃”治学精神,弘扬“明德、乐学、求实、至善”校训,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协同化”办学。 学校占地1900亩,安宁和邛海两个教学区,全日制在校生18600余人,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9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940人。设有17个二级学院、73个本科专业,涵盖九个学科门类,以农学、教育学、工学为重点。作物学、民族学获批国家民委重点学科;电子商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农学、动物科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农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动物医学、农学专业获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动物医学、水利水电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园艺、土木工程、小学教育、工商管理9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农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等4个专业获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农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水利水电工程、动物医学、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等6个专业获批省级特色专业,农学、土木工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园艺等6个专业获批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农学、电子商务专业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近5年,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27项;省部级项目立项97项,州厅级及其他项目604项,横向项目86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100余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哲社成果奖7项;获得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登记26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登记71项;审定作物新品种6个;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400余篇,其中sci、ei、ssip等检索收录178篇;出版专著89部;转化推广科技成果87项,签定“三技”合同98项;建有科研平台41个,科研团队36个。 2022-2023学年共有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3所高校37名“银龄教师”支教支研我校16个二级学院的24个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他们参与和指导科研项目135项;开设课程31门,课时2573节;开展学术讲座64场;指导青年教师70人;指导和审改学生毕业论文88篇。 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足凉山、面向四川、辐射西南,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校园环境 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已建成园林式生态文化校园,被四川省教育厅授予“园林式校园”称号,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四川省文明校园”称号。校舍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邛海校区坐落在国家aaaa级名胜风景区泸山脚下,邛海之滨,安宁校区位于高速公路出口附近,机场路旁。 就业创业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居全省高校前列。自2005年以来,在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选活动中,学校连续5次被评为“四川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每年立项大学生课外科研基金项目、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 项目200余项,项目经费100余万元。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科专业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200余项。 交流合作 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内外百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建新工科产业学院;与中国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华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与意大利巴勒莫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匈牙利佩奇大学、法国巴黎视觉设计与传达学院、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等境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选派近百名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出国交流访问;累计招收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荷兰、菲律宾、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摩洛哥、也门、乍得、加蓬、卢旺达等国留学生来校就读。 奖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每生80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每生5000元; 国家助学金:每年评定一次,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分为三个等次:三档4500元、二档3300元、一档2100元; 国家助学贷款:考生主要在生源所在地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每年最高可贷12000元; 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学期评定一次,设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奖; 另有多种国内外企业及个人设立的奖助学金。 2022年我校共向学生发放各类奖助学金4000余万元。 学校网址:https://www.xcc.edu.cn 招生信息网:https://zszhpt.xcc.edu.cn 咨询电话:0834-2580038、0834-3958959、0834-2580029 通信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遵义师范学院
学校介绍 遵义师范学院位于闻名中外、有“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一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学府。学校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大学城中心,占地面积2100余亩,有18个二级学院(教学部),普通本科专业51个,涵盖文、理、工、管、农等9大学科门类,面向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14872人。学校目前共有教职工1145人,其中有博士241人,硕士532人,正高职称162人,副高职称384人。 学校现有学科共16个,其中区域内一流建设(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 省级重点支持学科4个,校级一流学科7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金课”41门;省级一流师资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平台12个,省级一流教学管理团队1个。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1个,全国妇联、教育部“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社科联人文社科示范基地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1个,省社科联学术先锋号2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个,省教育厅创新团队4个,省教育厅创新群体8个,省教育厅产学研基地5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高等学校特色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 经过百年发展,学校以“立足地方、服务基层”为己任,培养了大量扎根地方、面向基层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人才。当前,学校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创新,感恩奋进,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坚守百年师范办学传统,充分利用遵义丰富的红色资源,不断推动学校实现特色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把学校建设成为教师教育优势明显,红色文化育人特色突出,与遵义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在国外有声誉、国内有影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区域一流应用型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沈阳体育学院
学校介绍 沈阳体育学院原名东北体育学院,创立于1954年,隶属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由国家体育总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我国体育行业骨干院校之一,目前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 学校占地面积1688亩,建筑面积30.66万平方米,其中雪上运动中心(白清寨校区)占地757亩。学校是国家首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体育学一级学科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管理学、运动康复学6个二级学科。学校同时拥有全日制(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被列为辽宁省“国内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体育学学科入选辽宁省“国内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教师中5人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人为国际体操联合会执委会和技委会委员、亚洲体操联合会蹦床技术委员会主席兼执委;1人获全国最美教师,1人获辽宁省最美教师;有“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特聘教授2人,省优秀专家1人,省教学名师11人,省优秀教师5人;4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7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一层次”,8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4人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2人被确定为国家体育总局“精英教练员双百培养计划”资助对象,1人入选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杰出人才(b类),3人入选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 学校现有13个本科专业,涵盖教、管、文、理、艺5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示范专业6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发展示范专业2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发展试点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3个。拥有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0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4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省体育优秀课,1门省级公共艺术课。 “十三五”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6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6项,承担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服务项目5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sci、ssci、ei、a&hci、cssci、cscd)300余篇,出版专著80部,授权发明专利60项。学校运动智能与健康科普基地是首批国家体育科普基地,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项目技术诊断与机能评定重点实验室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体育专业综合性研究与开发实验室,学校运动生命科学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运动生命科学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是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亚体育研究中心是辽宁省高校新型智库,辽宁省体育产业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基地是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和辽宁省重点新型智库,体育主动健康研究院、沈阳体育学院-韦德伍斯校企合作健身产业研究院是辽宁省教育厅校地校企研究院。《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图书馆藏书95万余册。 学校共培养各级各类体育人才6万余人,历届学生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赛等世界大赛中获得金牌150枚,奖牌360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自主培养的运动员代表中国队连续参加了第18-24届冬奥会,夺得我国冬奥史上该项目14枚奖牌中的13枚(3金7银3铜)。韩晓鹏在第20届冬奥会上夺得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实现了我国冬奥史上男子项目和雪上项目金牌两个“零”的突破。郑姝音在第31届夏奥会上夺得跆拳道女子67公斤以上级冠军。至此,学校成为国内唯一一所自主培养的运动员在冬、夏奥运会上都夺得金牌的高校。学校现有23个项目36支校代表队,750人参加校代表队(集训队)训练。“十三五”以来,参加省级以上比赛获得金牌254枚、银牌207枚、铜牌181枚。板球、滑雪登山、花式跳绳等校代表队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洲际比赛,取得优异成绩。 学校与俄罗斯、美国、丹麦、法国、英国、韩国、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十多所大学和体育组织建立了交流关系,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列斯加夫特体育大学合作举办休闲体育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持续提升国际交流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牵头组建辽宁省体育产业校企联盟,服务“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五基地”建设;打造高水平智库,提供咨政建议,服务健康中国;承办体育赛事,服务集训备战,积极发挥体育院校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坚持教学、科研、训练相结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学校正在推进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建设冰雪特色鲜明、行业领先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体育大学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贵州中医药大学
学校介绍 贵州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65年,原名“贵阳中医学院”。建校以来,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坚持“发展为先、质量为本、创新为源、育才为用”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己任,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本硕博全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医药高等院校。 学校是贵州省重点支持建设高校、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8年被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202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获批中医、中药、中医专博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有花溪、甲秀两个校区,占地约1480亩。设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中医学院(岐黄学院)、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骨伤学院、护理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体育健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中医养生学院、康复学院、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外语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直属院(部),中医、中药、民族医药等10个研究所;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中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23年12月接管成立贵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医院(贵安新区大学城医院),该院为二级综合医院。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41人,其中博士以上学历724人,高级职称740人。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5人,“岐黄学者”1人,“青年岐黄学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2人,全国中医药院校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金师14人,国贴、核心、省管、省名中医等专家学者200余人。有省部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3个。有硕导984人、博导51人、兼职博导39人。有国医大师工作室(站)4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6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6个、贵州省民族民间医(药)师传承工作室1个、贵州省民族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 学校现有37个本科专业,覆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农学7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37个,其中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贵州省重点学科7个,贵州省一流建设学科2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中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1个;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省级示范性本科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3个。有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2个,获批省发改委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双创支撑平台建设项目”。有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4个、研究生工作站5个、研究生导师工作室1个、贵州省卓越人才计划项目5个、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贵州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5个。近五年,获省级一流大学建设项目21项、省级金课6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省级思政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1个、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个;获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7项、省级研究生科研基金立项课题35项;获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获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全校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772余部,其中主编101部,副主编221部;学校教师副主编的《中医内科学》获全国首届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特等奖,参编的《中医诊断学》等6部教材获一等奖1部、二等奖5部。 学校不断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46个,其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共建)、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2009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优秀单位”,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十一五’高校科技管理优秀团队”。近五年来,学校承担科研项目203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持续保持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十名。获省部级成果奖40项,其中一等奖3项;获得专利授权884项,出版专著613部。 学校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着力解决中药材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天麻、石斛仿野生种植、太子参有性繁殖脱毒复壮等取得重大突破。主持制定铁皮石斛叶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和八角莲等地方药材质量标准183个,主导研制热淋清颗粒、仙灵骨葆胶囊等苗药产品19个,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跃居全国第二,为贵州省健康产业“千亿产值”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校党委被中共贵州省委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现有在校学生2111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757人,博士研究生100人。学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突出。“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全国高校首批青年志愿者协会之一,2011年被评为“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十大杰出团体”;“防艾志愿者协会”被国务院防艾办、卫生部、团中央等单位评为“红丝带健康包‘百校进千企’活动先进集体”。1982年成立的“大学生医学科学协会”为全国高校中最早的大学生科协之一。在历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0余项。获第九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决赛高校主赛道铜奖1项,省赛金奖1项,银奖3项,铜奖16项。近五年在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全国“中医药社杯”中药学类专业学生知识技能大赛、“慧医谷杯”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全国高校模拟集体协商(谈判)大赛等比赛中获团体一等奖。涌现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中国志愿服务金奖”“全国活力团支部”“全国百佳志愿者”“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全国‘三下乡’先进工作者”“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和“全省五四青年奖章”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青年才俊和先锋团队。近五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年均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5%,研究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1%以上。 学校以开放的视野,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努力建立以东盟为中心,辐射全球的中医药教育新格局。先后与法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为英国、巴西、厄瓜多尔等国家的学术团体及机构开展中医药培训;与英国高校合作举办药物制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海外实践基地、中德心脏康复基地等项目顺利开展;连续举办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及民族医药学术论坛,为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迈向新时代,中医药振兴发展正当时!贵州中医药大学紧紧抓住贵州医疗卫生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机遇,立足贵州、面向全国,将中医药特色优势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中,凝心聚力谋发展、守正创新谱新篇,为将学校建成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创新型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