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师范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太原师范学院是一所以师范类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为主,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和山西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学校现有4个校区,总占...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351-2886335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413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湖南工程学院
学校介绍 湖南工程学院坐落于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湖南省湘潭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湖南省直属普通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学校是教育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实施高校;是湖南省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首批“2011计划”入选高校、湖南省“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湖南省本科一批招生单位。 湖南工程学院由原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始创于1951年,隶属于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是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始创于1978年,隶属于原湖南省纺织工业厅。1958年至1963年,湘潭机电高专的前身“湘潭电机学院”曾开办过5年本科教育。 学校现有主校区和书院路校区2个校区,依江傍湖,环境幽雅,墨韵书香,校园占地面积1830.6亩,建筑面积57.6万㎡,是湖南省“园林式单位”和“文明标兵校园”。72年工程教育深厚积淀、23年应用型本科教育不懈耕耘、14年“卓越计划”深度实施、12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效探索,始终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基层,为机电、纺织行业和社会经济建设输送了20万余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000年,学校在全国地方高校中率先确立了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形成了鲜明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学校是“全国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普通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型高校国际交流分会”理事单位和“湖南省普通高校新工科建设协作组”副主任单位。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工、管、文、理、经、艺等六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电气、机械、纺织、化工、管理、信息等优势专业群。现有20个教学科研单位、55个本科招生专业、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教育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现有8个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应用特色学科;教育部“卓越计划”实施专业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5个专业获受理。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1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在线课程6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建有现代产业学院4个,其中人工智能、智慧能源2个产业学院获批认定为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基地。拥有国家级实践教育平台4个,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4项;省级创新创业平台52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优秀实习基地2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示范实验室(中心)9个。金工实习基地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校金工实习教学指导人员培训与考试中心。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147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42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78人。聘有院士、杰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9人。拥有国务院特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教指委委员等11人;中国科协托举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4人;省政府特贴专家、省教学名师、省杰青等近100人,省级教学、科研团队14个。 学校积极推进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拥有首批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风电装备与电能变换”、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汽车动力与传动系统”等省级平台39个,是“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单位。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基金等科研项目4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90项,承担横向科研项目1421项,新增科研经费7.76亿元,授权发明专利283项,出版专著47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3项。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先后与893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150多项科研成果得到应用或转化,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超过220亿元。2019年科技成果转化金额进入全国高校前100名,2022年入选湖南省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2023年入选湖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首批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战略,深入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湖南省最早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之一,开设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3个,已招收10多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来校学习。 面向未来,学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弘扬“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校训精神,秉承“团结、严谨、诚信、创新”的优良校风,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全校师生员工将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加强“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工程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科技学院
学校介绍 学校简介 ☆ 四次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先进教务处 ☆ 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示范单位 ☆ 湖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 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 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 ☆ 湖南省文‍明校园 湖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永州市零陵区。《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零陵之名从此著称于世,并成为出现于夏代以前且沿用至今的重要古地名之一。永州境内潇湘二水纵贯南北,五岭山脉横亘东西,湘桂高铁、洛湛铁路、泉南高速、二广高速、厦蓉高速纵横交错,零陵机场开通北京、上海、昆明、重庆、海口等多条航线,风景秀丽,人杰地灵,交通便利。这里是舜帝道德文化、理学文化、瑶文化、女书文化发祥地,孕育了柳宗元、怀素、周敦颐、何绍基、李达等文化名人,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一本读不完的书”。 学校办学始于1941年,前身为湖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2002年由原零陵师专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零陵学院,2004年更名为湖南科技学院,2017年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曾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示范校、湖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经过8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一所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学校依西山、傍潇水、邻零陵古城,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1080亩,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教学用房面积17.8万余平方米,实验实训室面积5.5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7亿元,总台套数为26069台,其中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总值5889万元、台套数242台,图书馆藏纸质图书120万余册,电子图书682万余册。现建有14个教学学院,51个普通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6000余人。办学80余年来,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等各类人才10万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14人,其中,专任教师947人,正高职称113人、博士237人,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湖南省杰青”“湖南省优青”“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百余人次。 学校现有4个“十四五”省级应用特色学科、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3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基地、1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科技创新创业团队、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中心)、3个省科普基地。近年来,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含民族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获省级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6人次;立项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4项,优秀青年项目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11项,获省部级社科成果奖3项,获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学校“创客工场”众创空间被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先后与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日本及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4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累计招收来华留学生100余人次,遍布欧、亚、非三大洲。 学校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深度参与湘粤社科智库联盟建设,学校明确为湘粤社科智库联盟挂牌单位,构建校地合作长效机制,成立服务地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服务永州行动方案,与市县区各级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传承弘扬地方文化、深化产教产研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学校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踔厉奋发、抢抓机遇、勇担使命,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阔步前行!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藏民族大学
学校介绍 渭水之滨,钟灵毓秀。巍巍学府,立德树人。 西藏民族大学地处陕西咸阳,是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学校的创办是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基于民族团结、边疆稳固、国家振兴的政治远见做出的英明决策,是中央治藏方略的重要布局。学校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高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单位、教育部团队式对口援助高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优秀试点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文明校园、自治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易班中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教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 西藏民族大学诞生于西藏和平解放初期、民主改革前夕的特殊历史时期,担负着为西藏培养各类人才的特殊历史使命,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学校前身是1957年党中央指示创办、1958年9月开学的“西藏公学”,196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201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学校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对学校的筹建、建设做出过具体指示。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学校的发展十分关心,胡锦涛同志为学校建校50周年发来贺信。2018年学校建校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向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充分肯定了学校 60 年来的办学成就、办学特色和办学精神,明确指出了学校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对学校的未来发展给予了殷切希望。 办学65年来,西藏民族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精勤进取、笃行不倦,秉承“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弘扬“担当奉献、求真务实、和谐发展”的办学精神,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藏、服务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办学宗旨,始终与西藏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共命运,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同进步,积极发挥西藏高等教育孵化器、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创新重要平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西藏在内地的重要窗口等作用,始终致力于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治藏方略,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始终致力于全力服务西藏经济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始终致力于为西藏培养一支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党和人民、为西藏各项事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创校至今,学校培养了11万余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优秀人才,其中涌现出了40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和一大批艺术家、作家、教授、医学家、农学家、工程师等杰出人才,赢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 学校积极构建特色明显、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法学、教育、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设有文学院、民族研究院、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财经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学院、外语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部、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1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1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6个省级一流专业,4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3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15门。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现有在校生13225人,其中本专科生10937人,研究生2288 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涌现出了一批就业创业先进典型。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40名(其中校本部1003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50人,专技人员中有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1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55人;专兼职教师716人,其中教授108名,副教授226名,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607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0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2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1人。高水平人才队伍逐渐壮大,有“千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5人;现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计划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国家级档案专家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奖1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7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名师工作室2个。 学校不断深化协同创新,科研成果力攀高峰。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1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高校教学实验室10个,自治区实验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科研创新团队3个;“十四五”以来(2021.01-2023.05)我校教职工首次获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项目,2018-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全国排名第85位。建有西藏文化传承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创新中心、西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西藏社会和谐稳定与法治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研究中心、西藏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研究中心、南亚研究所、旅游研究所、藏学研究所、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所、西藏高原体育与健康研究中心、西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产出了一批以“西藏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研究报告”(丛书)、《西藏各民族遗传多样性研究》《明清实录藏族史料类编》《西藏百年经济史》《西藏民族关系研究——以藏门珞民族关系为中心》等为代表的重大研究成果,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充分发挥了高校的智库作用。其中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南亚研究所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获批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依托高原环境相关疾病分子遗传机制与干预研究重点实验室、西藏光信息处理与可视化技术重点实验室、藏药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培育)中心以及高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等高级别实验室,培育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积极参与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考等重大项目,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学校现有渭城、秦汉两个校区,并在拉萨建有教学实践基地,学校占地面积1157.48亩,校舍总面积49.8万平方米。现有208个实习实践基地,1个自治区级众创空间;图书馆面积2.3万平方米,形成了学科内容丰富,纸质、电子、网络形式多样的馆藏资源,馆藏文献总量达319万多册。 学校充分发挥援藏政策优势,积极构建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在中组部、教育部和陕西省的统筹部署下,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等12所对口支援高校,不断创新援藏形式、拓宽援藏领域、丰富援藏内涵,深入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口支援工作,推动学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当前,学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的殷殷嘱托,明确今后五年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致我校建校60周年贺信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紧紧围绕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名校“四大发展战略”,坚持“三步走”总体安排,实施好“十项工程”任务,全面建设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区域一流的现代化大学,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学校介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是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为1955年创办的广东教育行政学院,1960年更名为广东教育学院,同年,广东工农师范学院并入,1970年停办,迁往肇庆开办肇庆地区师范学院,1978年复办,1982年被确定为省属成人师范本科院校,并于同年开始举办成人师范本科教育,1985年开始举办普通专科教育,1990至2008年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201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同年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 类型定位:教学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 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开展成人教育,积极开展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 学科定位:以教师教育为主,适度发展非师专业。 服务面向:立足广东、面向湾区、辐射全国,服务基础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办学理念:因基础教育而生、应基础教育而兴、为基础教育而谋。 办学特色:聚焦“小(学)儿(学前教育)科”,引领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培养目标定位:培养“人格健全、文化知识广、专业基础实、职业技能强”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现有海珠、花都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53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43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6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44万余册,电子图书74万余册。设有19个教学院系和22个研究机构,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5932人,成人在校生46499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82人,其中高级职称219人,博士、硕士学位805人。现有11人次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广东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项目广东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南粤优秀教师”“南粤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学校有教育部校(园)长培训专家1人、“国培”计划国家专家库专家14人、省督学3人。受聘其他大学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1人。 学校开设45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含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业2个,在最近2届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获批“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广东省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广州市创业培训定点机构”。 学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取得长足进展。现有教育学、数学、生态学3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获批2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7个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近5年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4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项;教师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70余部;取得授权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类成果100余项;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学校主办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连续六届获评“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主动服务广东省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江门市教育局、佛山市教育局、珠海市教育局、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积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与广州、汕头、佛山等地政府合作共建了19所附属学校;与广州市白云区合作成立省内首个小初高全学段覆盖的乡村教育集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实验教育集团。学校在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尤其是薄弱学校快速优质化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2022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实验教育集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龙湖附属中学实验教育集团被广东省教育厅遴选为第二批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养对象;2023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南沙珠江学校被遴选为广州市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培育创建单位。 学校是教育部校长领航工程基地、教育部教师国培计划基地。广东省中小学党建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项目办公室、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6个省级机构设在我校。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在全省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80%以上的中小学校长在我校参加过校长培训,50%以上的骨干教师在我校参加过教师培训。 悠悠岁月,风雨兼程。69载办学征程,学校几经变迁,数易其名,却初心不改,薪火相传,“因基础教育而生,应基础教育而兴,为基础教育而谋”的办学理念一脉相承。 沧桑砥砺,春华秋实。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学校将秉持“进德修业、为人师表”校训精神,努力创建教师教育特色彰显、服务基础教育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学校介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学校前身是1939年3月成立的延安工人学校。1939年6月,延安工人学校和陕北公学、安吴堡青训班、鲁迅艺术学院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在张家口成立。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中国工运学院,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正式印发。2018年,开始在香港地区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3个专业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2022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意见》,更加坚定了全校师生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信心,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2024年3月,获准加入“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秉承“延安根、延河魂”共同精神源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应有力量。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彭真、胡耀邦、尉健行、王兆国、孙春兰、李建国、王东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工作或接见学校代表。2018年五一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极大鼓舞了全校师生员工“弘扬特色创一流”的决心。 学校现有北京海淀和河北涿州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30亩,建筑面积34.58万平米。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90万余册,电子图书200余万册,电子期刊90余万册。学校共有在校生6281人,其中研究生339人,本科生5435人,劳模本科生211人,普通专科生296人。 学校多年坚持弘扬中国特色、劳动特色、工会特色,坚定不移地走“特精尖”内涵式发展道路,已经发展成为劳动和工会领域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完整的大学。学校设有工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法学院、劳动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酒店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工会干部培训学院、劳模学院(工匠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和1个公共教学部;开设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财务管理、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社会学、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戏剧影视文学、酒店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应急技术与管理、劳动教育、旅游管理、应用统计学、工会学等25个普通本科专业,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英语2个专科专业。 学校以建设劳动和工会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校为目标,培育和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全校共有教职工597人,其中专任教师383人。专任教师中,在聘教授43人,在聘副教授112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57.96%。学校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优秀教师5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18人,全国三八红旗手4人。 学校在70多年办学实践中立足工会,面向社会,服务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服务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着力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学校劳动关系、法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新闻学、安全工程、劳动与社会保障7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经济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酒店管理6个专业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外,还拥有法学、劳动关系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综合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文化传播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团队”“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育人团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劳模本科班)教学团队”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干部培训核心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中瑞环泰科技有限公司”2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和智库建设,拥有全国工会学研究会、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等多个学术研究平台,大国工匠与劳动模范研究所、“一带一路”与劳动关系研究所、发展战略研究所等8个校属研究机构和中国职工发展研究所等25个院(部)属科研机构,形成了一支研究能力突出、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研究团队,在工人阶级与工会理论、劳动关系、劳动法学、劳动经济、职业安全卫生、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校积极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劳动关系和工会研究院以“资政、启民、崇劳、厚生”为使命,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通过编辑研究动态、撰写咨询报告、发布蓝皮书等形式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中央和全总相关决策提供智力服务。劳动教育研究院聚焦研究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与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构建,通过创办《劳动教育评论》、编辑《劳动教育研究专报》、发布《中国劳动教育发展报告》、主办劳动教育高端研讨会和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峰会等形式,在劳动教育决策制定、政策咨询、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智库作用。 学校现办有三家学术刊物,《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致力于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理论的深入研究,努力反映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已形成鲜明的刊物特色和高品质的学术质量;《劳动教育评论》为国内首家劳动教育研究专门刊物,致力于繁荣劳动教育科学研究,为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及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中国教工》为工会领域国家级教育类综合性期刊,以促进教育事业特别是教育工会事业发展为宗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理论素养的有益工具,是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指导、宣传和交流工会工作的重要阵地。 学校是全国工会干部培训的最高学府,年均培训工会干部6000余人次,同时举办高水平的继续教育。自1992年以来,学校坚持举办劳模本科教育,为大批共和国劳动英模、“大国工匠”提供深造机会和成长空间,共计培养劳模学生998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30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84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4人;担任全国人大代表36人,全国党代会代表26人;11人获中华技能大奖,7人所在团队被授予全国示范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学校素来重视与国(境)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交往和联系,先后与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越南、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意大利和阿根廷,以及港澳台湾地区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开展多层面、多领域的学术研讨和师生交流互访活动。近年来,学校在公派访问学者、师资海外培训、人才联合培养、国际工会干部培养、举办国际学术性系列主题活动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国际学生招收和培养、海外引智等专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当前,全校师生员工正在努力把学校建成我国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工会干部培训的最高学府、劳动和工会领域研究的高端智库,为把学校建成劳动和工会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周口师范学院
学校介绍 周口师范学院是河南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周口市。周口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誉,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古代思想家老子诞生于此,孔子在此问道游学,谢安、周兴嗣、程颢、袁世凯等都是周口历史文化名人。学校交通便利,郑合(郑州至合肥)高铁,大广(大庆至广州)、宁洛(南京至洛阳)等高速公路,漯阜(漯河至阜阳)铁路直达学校;学校环境优美,花木交荫,景色宜人,是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校风严谨,学风优良,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深造之地。   学校始建于1973年,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学校现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建有工程实训中心、综合体育馆、风雨操场、网球场、至善会堂、闵惠芬艺术中心、美术馆等文体场馆、学术报告厅,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3亿元,纸质藏书221.65万册,电子图书142.27万册。校园网络全覆盖,实现“万兆光纤进楼宇,千兆光纤到教室”,获批河南省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单位。学校现有教职工1727人,专任教师128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3.36%,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92.83%,“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29.85%。拥有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省部级教学团队6个,河南省特聘教授、教学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优秀教师60余人。   学校设有文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农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体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艺术与职业技能教研部20个教学院(部),全日制在校生25041人,开设6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农学等10大学科门类,形成教师教育类、经济管理类、机械电子类、食品化工类、文化艺术类、信息工程类、生物工程类7大专业集群,现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2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21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4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全力打造智慧教学场景,建设各类实验室134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223个。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青年“双创”示范园区。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做精做强师范类专业,大力发展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类专业,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有河南省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建设单位、中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等省级平台;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成立了河南省首家由高校主导的省级大学科技园,学校“3a支点众创空间”是国家级众创空间和河南省青年“双创”示范园区。毕业生考取特岗教师的比例位居河南省同类高校前列。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70公斤级冠军等全国专业赛事奖项,连续15年保持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毕业生年终就业去向落实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   学校注重科学研究,深化校地校企合作,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科研综合竞争力入选全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30强。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人文社科基地、省级新型智库、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等省级平台19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0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14人,建设校内科研机构35个。“十三五”以来,获批国家级基金项目10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66项,省部级科研奖励25项,其中,2022年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次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先后与郑州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体育学院等12所大学或科研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奥地利、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高校建立了长期校际联系,与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康普斯应用科技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合作举办3个本科教育项目。作为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和河南省汉语国际推广建设基地,学校面向全球招收来华留学生,选派多名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学校成功获批“河南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   近年来,学校秉持“尊道贵德,博学善建”的校训,弘扬“团结拼搏、艰苦创业、严谨治学、追求卓越”的精神,坚持“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的办学定位,大力推进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综合实力和大学排名大幅提升。学校成功入选全国“十三五”产教融合工程百所本科高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和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先后被授予全国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先进党委、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高等教育就业质量最佳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   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面对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的新机遇,面对高等教育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挑战,周口师范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三全育人”,落实“五育并举”,夯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打造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师范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学校地址: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文昌大道中段6号   电话:0394-8178000(校办),0394-8592469(招生办)   传真:0394-8178099   邮编:466001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贵州财经大学
学校介绍 贵州财经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贵州财经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是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贵州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任贵州财经大学名誉校长。 学校秉承“艰苦奋斗、严谨务实、负重致远”的贵财精神,恪守“厚德、博学、笃行、鼎新”的校训,坚持“立足贵州、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致力于为“富民兴黔”培养“儒魂商才”,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培训了10万余名优秀人才,为西南地区、“珠三角”“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证券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占地总面积5939亩。学校承办有国家统计局与贵州省政府共办的大数据统计学院,有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贵州财经大学西密歇根学院,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工商管理学”“理论经济学”“公共管理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学校设有学院20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7人,硕士研究生3182人,本科生18666人,留学生35人。有教职工2005人,其中专任教师1377人,高级职称教师727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692人,博士生导师5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贵州省委重点联系专家2人,省委联系专家11人,黔灵学者1人,贵州省金师教学名师22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1人;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百”层次人才5人,千层次人才13人。 学校坚持学科专业建设协调发展,有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群,8个贵州省一流建设学科,3个贵州省理工科学科专业建设强化行动重点支持学科,6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有本科专业69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示范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有国家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纳入省级众创空间管理的众创空间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获批第四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第五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获批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实训)基地。有省级一流平台建设(培育)项目2个,一流专业建设项目4个,一流师资团队建设项目3个,一流教学管理团队建设项目1个,一流课程建设(培育)项目3个,贵州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3个,16个省级教学团队,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省级精品课程,62门省级一流课程,获批第二批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教育部第二批急救教育试点高校。学校坚持“12 1 n”的学科整体战略布局,形成了以“经管”类学科为主体,以“理工”类学科、“文法”类学科为两翼,以社会学、教育学、艺术学、体育学、新闻传播学等为特色的“一体两翼”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大学。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研究中心(院)5个,省级人才培养(训)基地6个,省级创新团队14个,省级高端智库1个,校级科研机构46个,形成了绿色发展、生态经济、内陆开放经济、数字经济、大数据应用、互联网金融等特色研究领域。《贵州财经大学学报》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学校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强化社会服务,助力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积极承担国务院扶贫办“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贵州省“脱贫成效第三方评估”“营商环境评估”“产业大招商综合成效测评”“‘贵州缩影’‘贵州新路’‘贵州样板’的理论阐释”“特色林业及林下经济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等社会服务工作,多项咨政报告得到了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拓展国内外交流合作。与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确立了对我校的帮扶关系,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复旦大学、澳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十余所高水平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与美国西密西根大学合作举办的贵州财经大学西密歇根学院,是贵州省第一个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设有3个本科专业;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美国马歇尔大学合作举办2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与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合作举办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设有4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区域与国别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制)》;现有合作办学本科学生5289人。积极参与中华文化传播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与非洲厄立特里亚高等教育与研究院合作建有1所孔子学院。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围绕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个中心、两大工程、三化同步”发展战略,以“学术立校”为根本、以“服务兴校”为核心、以“人才强校”为关键、以“数字治校”为驱动,加强“人文贵财”和“生态贵财”建设,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努力把贵州财经大学全面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财经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部湾大学
学校介绍 北部湾大学地处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城市、北部湾经济区滨海城市——钦州市,是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一所具有国家海船船员培训资质的高校,还是一所具有岭南风格、滨海风光、东南亚风情校园建筑特点,被授予3a级景区的学校。今年,学校迎来建校50周年和举办师范教育117周年。 政府重视。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北部湾大学建设,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在各种文件中多次强调要加快支持北部湾大学建设,助力培养高质量的海洋、航海类人才。《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支持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和北部湾大学建设,努力打造海洋科技人才新高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北钦防一体化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要“依托北部湾大学、北海海洋科技园区等平台,加强与东盟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和科技合作。”“支持北部湾大学与国际国内一流高等院校深化合作,合力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有影响力的高校。”2022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指出:“加快建设与产业发展、港口运营等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与东盟教育交流合作。高质量建设广东海洋大学、北部湾大学,”2023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平陆运河经济带总体规划》(桂发〔2023〕3号)明确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依托北部湾大学建设中国——东盟航运人才培训基地”。 学校概况。学校占地面积2070亩,有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实习仪器设备4.86亿元,纸质图书198万册,电子图书86万册。有教职工约1400人,其中博士318人、高级职称人员近500人。有全日制在校生2.25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36人,留学生300多人。学校设有海洋学院、海运学院、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石油与化工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国际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陶瓷与设计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北部湾大学东密歇根联合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9个教学单位。 办学定位。学校坚持“面向需求、错位发展、特色办学”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北部湾,服务国家战略需要,面向全国,辐射东盟”的办学定位,不断彰显“海洋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特色,深入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科技促校”发展战略,朝着一所海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宏伟目标不断开拓奋进。 “双一流”建设。现有本科专业5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其中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等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国际商务、机械、农业(渔业发展)、材料与化工、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艺术等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新增博士点建设单位;建有国家科技小院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研究基地7个,省级一流学科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特色专业、创新创业改革示范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省级教学科研平台70多个。学校与中船集团广西基地、上海华谊集团钦州基地等央企联合共建了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与广西海事局、钦州海洋局等单位签订了联合开展海洋、航海、海事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 办学特色。学校着力凸显海洋性办学特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向海经济”“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三大定位”新使命、“四新”总要求和“五个更大”重要要求等关于广西发展的重要批示、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打造海洋性办学特色,开设有海洋科学、轮机工程、航海技术、水产养殖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一批涉海类专业,构建了海洋生物与技术、海洋交通运输与工程等具有海洋特色的学科专业集群。 2015年,外交部、财政部在学校设立并竣工的中国—东盟水上训练基地,担负起为东盟各国和其他国家培养国际海船船员的重要使命。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500多名航海类专业人才。自2011年以来,先后为国家培养和培训近2万多名各类海船船员和渔业船员和航运物流人才。 2022年,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开工建设,为学校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活力。当前,学校正在积极推进平陆运河配套设施——平山岛陆岛运输码头项目建设,全力建设打造成为兼顾教学实训、科学研究、国际海事组织交流平台为一体文化旅游码头,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外游客近海内河航运旅游目的地和航海文化的体验中心。 开放办学。学校在国际化办学上跑出了加速度,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招收有来自亚洲、非洲、大洋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近年来,国内学生赴海外、深造就业200余人,先后培养来华外籍留学生1000多人。2016年,学校与波兰华沙理工大学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2021年,“北部湾大学东密歇根联合工程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填补了广西高等教育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领域的空白。建设有全英文授课专业6个、全英文课程200多门。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国际化办学新格局。 展望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大力推进内涵发展,全力推进中国—东盟航运人才基地建设,积极打造海洋科技人才新高地,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书写湾大人的奋进之笔,为早日建成海洋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湾大应有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学校介绍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浙江省内唯一一所水利水电特色的工科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唯一一所水利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唯一一所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的“双文明”高校。学校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名,其前身可追溯到1953年的杭州水力发电学校、1956年的杭州水利学校和1958年的浙江电力专科学校,历经浙江水利电力学校、浙江水利水电学校、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等发展阶段,并于2022年9月正式启用南浔校区,一代代水院人薪火相传、弦歌不辍,为地方经济和水利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 2004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给学校50周年校庆的贺信中,作出了“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水利水电学校”的重要指示。学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秉承“博学求实”之校训,践行“自强、务实、尚德、求真”之精神,坚持按照“高质量、有特色”发展目标谋篇布局、持续奋斗。2017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成立全国首家河长学院;2019年列入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院校,获批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0年列为水利部强监管人才培养基地组成单位;2021年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取得突破。 学校拥有杭州钱塘、湖州南浔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701.5亩,总建筑面积75.1万平方米;其中钱塘校区占地1230.5亩、建筑面积28.4万平方米,南浔校区占地1471亩、建筑面积46.7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863人,其中本科生12110人(含双高联合培养生616人)、专科生1722人、预科生25人、留学生6人;现有教职工750余人,专任教师5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42%,硕士以上教师占90%,拥有共享院士、国家杰青、外国专家、省一流学科带头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省“151人才”、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和浙江高水平创新团队,并有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省劳模、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等20余名。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秉持“理实结合、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主推swh-cdio-e工程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水利精神、实践能力”的行业骨干和领军人才,初步形成了以工学门类为主体,以水利水电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设11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和2个研究机构,开设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学等5大学科门类的本专科专业37个,其中本科专业31个。拥有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6个,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省优势专业建设项目1个、省特色专业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与服务,以水利水电特色学科群建设为主线,对接水利和环境生态等领域的重大需求,积极建设高端学术平台和高水平研究团队。升本以来,获批国家级项目25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浙江省水利科技创新奖16项、浙江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公开发表四大检索期刊论文及一级期刊论文400余篇;获知识产权授权1500余项;承担横向服务项目900余项,合同到款额1.7余亿元。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是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建有全国首家河(湖)长学院,是服务全国治水工作的重要基地;2019年以来新增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新型高校智库、省软科学研究基地等8个省级科研平台,省级平台实现从0到8的突破。 学校致力水文化传承与创新,以挖掘、研究和传承水文化为己任,着力打造新时代水利精神和浙江水文化的教育传播高地。学校拥有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水利科学家学风传承示范基地、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水文化)、浙江省水文化研究教育中心、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等重要平台,深入开展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传播和水文化研究三大工程,构建了“以水育人、以文化人”的特色育人体系,是全国系统开展水文化教育的高校之一。近年来,共承担各类水文化课题40余项,出版水文化书籍十余部,获得各类奖项10余项,为浙江水利事业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做出了贡献。 学校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联合国国际小水电中心等机构开展合作,不断贡献中国治水智慧、治水方案。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等十余所海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推进学术科研合作、本硕联合培养。持续深化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的合作,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教育部批准,合作共建“浙水院-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表面工程研发中心”,浙江-白俄罗斯水利水电安全监测智能化装备与系统联合实验室获批浙江省重点实验室。积极推动境外办学,筹建马来西亚“大禹丝路学院”。 学校始终把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应用型人才培养喜结硕果。学生在各类学科和体育竞赛中获得了大量国家和省级奖励,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长期稳定在95%以上,以“上手快、后劲足”受到社会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历届校友中涌现出了大批行业翘楚,不少已成为水利、电力系统管理部门或企业的领导、骨干。水利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分别授予我校“全国水利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称号,学校被誉为浙江水利水电人才培养的摇篮。 钱塘江畔弄潮生,太湖之滨乘风起。当下,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的殷殷嘱托,正加速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浙江省“两个先行”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肇庆学院
学校介绍  肇庆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位于广东省珠三角城市肇庆(距广州90公里)。学校坐落于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中,与星湖山水相互呼应,尽显优美秀丽,堪称读书治学之佳境。学校前身是1970年创办的肇庆地区师范学校,1975年更名为肇庆地区五·七师范学院,1977年更名为肇庆师范专科学校。1985年,西江大学与肇庆师范专科学校实行“两校一体”办学模式,开启综合性高等教育办学历程。1990年,肇庆师范专科学校撤销独立建制和校名,成为西江大学师范部。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西江大学和肇庆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本科层次的省市共建的肇庆学院。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7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五十多年来,肇庆学院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谱写了一篇中国地方大学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华章,培养了22万多名各类优秀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厚植地方历史文化底蕴,不忘扎根地方办学初心,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悠悠西江见证了岭南的沧桑和巨变,沉淀下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成就了西江流域两千年的辉煌。正是有西江流域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岭南文化的孕育下,肇庆学院弦歌不辍、执着追求,走出了一条曲折而通达的发展之路。学校励精图治、追求卓越,形成了“厚德、明智、博学、力行”的校训,传承了“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肇庆学院人精神,坚持“尊师敬道、育人务本,科创提质、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围绕“应用导向,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建设新时代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确立“上层次、扩容量,调结构、强特色,提质量、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学校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第四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广东省文明单位、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节水型高校等称号。   学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认真实施广东省新一轮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完善基层组织体系,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学校大力打造党建品牌,推进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建立了“国家—省—市—校”四维一体的党建“双创”工作育人矩阵。学校入选“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共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等各级“双创”品牌25个、肇庆市“西江党旗红”基层党建品牌1个、肇庆市教育系统第三批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2个。学校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构建了思政育人的“大格局”,按照“学科专业学院制、生活社区书院制”的思路建成了七大书院,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社区育人质量。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形成了双向互动、创新驱动、文化浸润、实践育人的思政教育“砚园方案”,致力于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2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89.98%、博士教师占比41.05%、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2.29%、“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18%,有长江学者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级高层次人才14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以长江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省级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肇庆市高层次人才等为代表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受聘担任学校的名誉院长、客座教授,学校形成了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满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工作需求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师资保障。学校重视“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选送300多名教师到企业、行业接受培训、挂职和实践锻炼,提高了教师的应用能力。   学校持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优质内涵发展。学校办学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省级的特色重点学科2个、优势重点学科1个、重点培育学科1个、重点扶持学科1个,“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市共建重点学科3个,市重点学科3个,机械工程学科为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拥有教育、电子信息、设计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按照“做强新工科、做优新师范、做特新艺术、提升新文科、发展新农科”的建设思路,构建学科专业体系。目前有60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工学19个、理学10个、艺术学9个、教育学6个、文学6个、管理学5个、法学3个、经济学1个、历史学1个。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26268人。   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夯实学校事业发展基础。学校有主校区、星湖校区两个校区,设有20个学院,占地面积约1279亩(约8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2.23万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18万元。图书馆由福慧图书馆、严宽祜图书馆、星湖校区分馆三个馆区组成,图书馆总面积2.7万平方米,有纸质图书183.81万册、电子图书318.21万册、电子期刊2.86万册、音视频32324.5小时。目前占地面积约1124亩(约75万平方米)的新校区建设项目下半年启动建设。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教师教育“肇庆模式”和创新创业教育品牌。学校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严格规范,教授、博士在教学第一线为学生上课;学校大力提倡并鼓励本科生考研,取得显著成绩。学校设立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并获批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立项。2019年2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特邀我校参加,介绍在振兴广东教师教育、推进“新师范”建设的经验和亮点。2020年9月,教育部网站发布了我校作为地方教师教育类高校,勇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主力军的文章。2020年11月,我校乡村教师教育经验做法被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称之为“肇庆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现有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80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60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先后采访报道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学校先后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工作集体典型经验奖等荣誉和奖项,学校就业指导课获评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金课,“启航职业咨询工作室”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高校职业生涯特色工作室”,“地方本科院校‘53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评第九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目前学校建有市(厅)级以上科研平台45个,其中省级科研平台23个。肇庆学院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广东省专利技术创业孵化器、广东省z6尊龙平台的版权兴业示范基地、第五批广东省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广东省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首批广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有肇庆市协创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肇庆高新区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和智库12个,建有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7个。积极开展创新科研团队建设,现有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4个。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傅廷栋牵头在学校共建国家油菜工程技术中心成果转化(广东)示范基地和西江流域油菜实验基地;农业农村部在学校建立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肇庆综合试验站;“广东省环境健康与资源利用实验室”获批为省重点实验室;获农业农村部批准在学校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与鼎湖、高要、四会、肇庆高新区管委会、广佛肇(怀集)合作区管委会等建立起了战略性z6尊龙平台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科技、产业、教育、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建有2个文科和6个理工科产业学院,实现理工科二级学院产业学院全覆盖,其中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立项2个,已列入项目类管理的校级产业学院3个。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3项。依托“中国砚都”的地方历史文化底蕴,全力打造工艺美术、产品设计、旅游管理等特色专业,“王府掐丝画”团队获得专利和z6尊龙平台的版权保护150多项,在g20峰会被选为国礼,同时被选为60多个国家驻广州总领事馆的专用礼品,是“肇庆文创龙头品牌”。   学校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规划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结出累累硕果。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等赛事中,共获得国家级荣誉和省级奖项上千项;在广东省第九届、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上,奖牌总数排在全省本科院校前列。学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多次获得全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评优秀等级。响应国家号召,赓续支教精神,获评“墨脱县优秀援藏人才”,学校被授予“援藏事业功勋单位”称号。不断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筑牢网络思政“新阵地”,学校易班发展中心荣获全国“四星级易班学生工作站”“全国优秀易班辅导员(公共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