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师范大学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湖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重点本科高等师范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湖北...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714-6575861,0714-6575862,0714-6575863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331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校介绍 学校肇始于1950年成立的长春市立中医进修学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长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校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始终恪守“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校训精神,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形成了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10万余名,校友遍及海内外。学校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学校占地面积39.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14万平方米,学校共有全日制本科生10816人,专科生529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870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466人,国际学生49人。学校有博士生导师184人,硕士生导师766人。学校有院士(双聘)1人,国医大师4人,白求恩奖章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中医药领军人物“岐黄学者”(含“青年岐黄学者”)5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名中医4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7人。 学校设有5个学科门类,以中医药为主,医、工、管、法、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学校现有esi全球前1%学科1个(药理学与毒理学),吉林省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9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4个。学校设有本科专业23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分教研室1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主编规划教材74部,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1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吉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学校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十三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项目、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62项;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512项;获得各级科研奖励131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现有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医药中试平台、国家中药质量检测技术平台(北方)、国家现代中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以中医药方向为主导的各级各类科研平台155个,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93个;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励146项,其中国家级35项,学校被教育部评为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20年我校代谢病团队入选全国仅5家的国家首批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接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及台港澳地区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单位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校建设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是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基础医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附属医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继往开来,凝心聚力,向着一流中医药大学的目标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天津城建大学
学校介绍 天津城建大学是天津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天津大学第四分校,依托天津大学开办本科教育;1979年,更名为天津大学建筑分校,1987年,更名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3年,更名为天津城建大学。 在45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发展城市科学,培育建设人才”为办学宗旨,秉承“依托行业,强化特色,质量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践行“重德重能、善学善建”的校训精神,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立足城建、紧贴行业、德能并举、培养适任敬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办学特色。 学校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6号,占地面积59.5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32万平方米,校园绿化率达41.5%,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连续多年获评天津市文明校园。设有15个学院、2个教学部(中心)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在校生规模18000余人。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余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400余人。 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青睐。现有55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天津市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新工科专业,1个新兴交叉学科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2个天津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和5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项目,8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和12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5个专业通过住建部本科专业评估(认证)。学校有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天津市一流建设课程29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天津市精品课程12门、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天津市“党史专题课程思政精品课”2门、天津市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获批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12部、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材1部。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天津市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1个,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中心1个,天津市高校实践育人示范基地1个,天津市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2个,天津市高校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3个,现代城市建设产业学院1个。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获评天津市教学名师15人、天津市教学团队16支、天津市教学成果奖32项。创新创业工作成效显著,2023年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00余项,获得“挑战杯”天津赛区“优胜杯”和“最佳组织奖”;获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9个,其中国家级16个,入选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项目1个;“城大众创空间”连续8年获评天津市a级(优秀)高校众创空间。近两年,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居全市本科院校前列。学校在天津市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考核评价中位列普通本科高校第二。 学科布局科学合理、特色鲜明。学校现有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城市经济、城市文化7大学科群;4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城市管理);建有绿色低碳建材新技术等6个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3个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入围天津市一流(含培育)学科;现有6个天津市重点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日益提升。学校现有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平台31个,其中国家工程中心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和天津市工程中心8个、天津市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人文社科基地1个、高校智库1个、天津市科技创新智库1个、天津市成果转化中心1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天津市科普基地8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成立跨学科创新研究院4个。近五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1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7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90部;发明专利授权200余件。2020年首次获得天津市专利奖,2023年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重点项目。近三年年均科技经费1.1亿元。 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高层次人才显著增加。学校高层次人才数量持续提升,其中国家级工程项目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3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7人、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4人、天津市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天津市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优秀人才3人、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拥有6支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支天津市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支天津市“项目 团队”创新类b级团队、1支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1支天津市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示范团队。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学校与23个国家的50所院校及机构建立战略z6尊龙平台的合作伙伴关系,与国外20所大学开展了30余个国际合作项目,其中与丹麦via大学合作举办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已招生九届,连续两次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学校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国和波兰两国合作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天津城建大学国际工程学院”,开展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参与共建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联合建立了“基础设施防护和环境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获批成为天津市第三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合作建立“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与智能建造技术中澳联合研究中心”。获评“天津市外专引智示范单位”。 未来,学校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和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城建特色大学,矢志不渝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学校介绍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创办于1957年,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首任校长是老一辈革命家罗明同志。2002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2005年,原广东省机械学校、原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先后并入,2018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校现有东校区、西校区、北校区、白云校区、河源校区等5个校区。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建设学校。学校现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大主要学科门类,民族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教育学、民族学、新闻传播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电子信息、会计、机械、能源动力、新闻与传播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和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职教专硕”)教育试点单位,有21个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现设有24个二级教学单位,全日制普通在校生37000多人;开设有72个本科专业,其中理工类专业36个,文科类专业36个;师范类专业32个;建有5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和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70余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学校构建了高素质职教师资与应用型人才的学科专业培养体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开展协同创新战略合作项目,与知名企业共建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64个。近三年来,学生在“互联网 ”、“挑战杯”系列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共获国家级奖励400多项、省级奖励900多项。就业率连年保持在同类高校前列,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中,现有正副高职称教师494人,具有博士学位631人,有双聘院士、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有全国优秀教师、巾帼发明家优秀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全国“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 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科研平台。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逾3.5亿元,建设有广东工业实训中心,建有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智库(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5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际合作基地,13个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平台、10个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团队。此外,学校还与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共建了顺德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与河源市人民政府共建了河源研究院。近三年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和国家社科基金共45项(自然科学30项,人文社科1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1项(自然科学8项,人文社科3项)。 学校突出特色发展。学校是职业教育研究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重镇,先后被国家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省教育厅选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民委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学校是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广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中德合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理事长单位、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单位。学校充分发挥培养培训职教师资母机作用,深化“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特色发展”办学定位,成为广东职业教育的龙头,办学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校充分挖掘民族教育和学科资源,促进民族艺术、民族体育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交叉融合,曾两度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获评广东省民宗委第二批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彰显了学校民族教育的优势和特色。 办学六十多年来,学校虽数易其名,却不改初心,秉承“厚德博学、唯实求新”校训精神,坚持“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特色发展”办学定位,以培养高素质“工匠之师”为使命担当,努力创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技术师范大学。(2021年9月更新)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上海电机学院
学校介绍 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面向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53年的上海电器制造学校,并先后历经上海电机制造学校、上海电机制造技术专科学校、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演进。1985年学校在全国首批试点五年制技术专科教育,200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职高专院校。2004年,上海机电工业学校和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并入学校;同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电机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20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400名,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11000余名;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连续保持在96%以上,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社会声誉。学校先后成为全国首批cdio试点院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现有14个二级教学单位,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世界技能大赛上海市集训基地等。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坚持“技术立校,应用为本”办学方略,坚持产教融合特色发展道路,积极为上海及临港新片区产业培育卓越现场工程师,努力建成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秉持立德树人根本宗旨,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爱党报国、敬业奉献,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具备国际视野和团队协作能力,扎根工程实践和生产一线的卓越现场工程师。 学校坚持教育教学改革不停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中国重燃、上海电气、临港集团等企业共建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临港明戈新型电机电控产业学院、上海电气李斌技师学院等。拥有4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上海市级17个,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上海市示范性全英语专业1个,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个专业通过新文科教育专业认证。 学校坚持学科引领,持续增强科研核心创新力。建有各级各类重点学科1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机械工程”为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电气工程”为上海市一流学科监测建设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致力打造应用技术型师资队伍,拥有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现有教职工1053人,其中专任教师853人,博士占比超48.07%,双师型教师占比达44.43%。 学校坚持开放兴校,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获批“上海电机学院凯撒斯劳滕智能制造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已与29个国家(地区)的93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近30所高校合作开展学分互认交流,近年来选派1350余名学生赴海(境)外交流学习。学校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展与沿线国家高校的教育合作交流,开设自动化等4个全英文授课专业及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每年接收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留学生来校攻读学位、短期交流和语言培训。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常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卓越现场工程师,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成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为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城市发展、支撑临港产业做出积极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徐州工程学院
学校介绍 徐州工程学院坐落于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徐州。学校办学肇始于1959年,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校园占地面积2000余亩,校舍面积76.72万平方米。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涵盖理、工、农、文、经、管、教育、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设有19个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2.23万人。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中国光伏工程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理事长单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现有本科专业70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3个、住建部认证专业2个、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1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8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牵头成立中国光伏工程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入选首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获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学生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3项,荣获国际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亚洲区域银奖、“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等奖项,学校位列2018-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282位、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第七轮总榜单289位,双双进入本科高校300强。 学校师资队伍素质优良。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0余人,博士学位540余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省级以上人才249人次;获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江苏省高校优秀教学创新团队、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3个、科技创新团队2个、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教师获得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等奖项,荣获“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等荣誉。江苏省教育厅网站、《新华日报》等媒体报道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学校创新能力持续攀升。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4个、省重点建设实验室4个、省工程研究中心9个,建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省统计研究基地、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省抗震防灾科普示范基地、省高校社科普及基地、省地震灾害工程防御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2019年以来获批国家基金项目42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学校牵头成立徐州智库联盟,建有淮海地区首家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学校交流合作纵深拓展。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常州大学、中国建设银行徐州分行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东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16所高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与美国、俄罗斯等18个国家(地区)的39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承担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促进与俄乌白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江苏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获评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先进单位。 学校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中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领跑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智慧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双拥模范单位”“江苏省招生宣传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校园书店获评“江苏最美书店”。 当前,徐州工程学院正全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凝心聚力,锐意创新,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苏海洋大学
学校介绍 江苏海洋大学是江苏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1985年创办的淮海大学(筹),1989年教育部批复为淮海工学院。1998年至2002年,均具有40年以上办学历史的原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淮海工学院。2019年6月,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高等教育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建于1958年的新海连水产专科学校(后更名为连云港水产学校)。2013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7月,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位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核心区先导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市。现有苍梧校区、通灌校区、宋跳校区和墟沟校区4个校区,主校区(苍梧校区)坐落在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西游记》文化发源地花果山西麓,总占地2193.83亩,校舍面积65.71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名、研究生2100余名。学校设有20个学院,本科专业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农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教育学和医学等10个学科门类。 学校建有一支热爱高等教育事业、教学科研能力兼备、理论实践并重、德学双馨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39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572人,具有博士学位637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1人,江苏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江苏省双创博士(世界名校类)37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高校青蓝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省部级人才工程232人次;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5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及人才团队11个。1位教师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4位教师入选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学校聘请了蒋兴伟院士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好、素质高、能力强,具有海洋意识、创新精神、家国情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专业建设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加大调整和发展力度。目前,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8个专业入选教育部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7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6个专业入选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 学校坚持以课程思政为引领,按照“拓宽基础、重视应用、强化素质”的总体要求,不断扩充课程总量、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模式,积极打造一流课程。构建对学生价值观念、综合素质和能力结构具有清晰映射关系的一流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7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建有江苏省重点教材33部,5部教材入选首批江苏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承担江苏省“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全面学分制改革”,项目通过了由省教育厅主持的验收鉴定,并入选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学校被遴选为“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近5年,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5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10项。学生龙舟队4次蝉联中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冠军,3次夺得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冠军。5年来,我校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各类排行榜赛事中斩获国家级奖项623项、省级奖项1662项,获奖学生6000余人次。 学校坚持以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两翼,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贡献和z6尊龙平台的技术支持。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发展特色,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海洋科学为江苏省优势学科,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生物工程、药学等4个学科被列入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建有一批海洋特色鲜明、学科力量雄厚的科技研发和服务平台。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省军民融合发展智库及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9个。2021年5月,江苏海洋大学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近年来,荣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项6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学技术奖2项。 学校坚持以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为突破,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搭建高端平台。学校目前已与多所国外高校签署教育与科研合作协议,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国数十所高校保持友好往来。与乌克兰马卡洛夫国立造船大学合作,共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江苏海洋大学马卡洛夫海洋工程学院。学生海外学习项目运作良好,来校留学生规模稳步提升。 学校拥有规格齐全、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全校拥有12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各类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8.37万台套,总值4.66亿元。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超过209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800多种,电子期刊157万余册,学位论文1172万余册、各类音视频4万小时,拥有中国知网、sciencedirect、iel、ebscohost、springer-link等电子文献数据库27种,自建6个海洋专题特色数据库子库。学校室内外运动场地总面积13.3万平方米,拥有主运动场、第二运动场、主体育馆、龙舟训练馆、游泳馆和水上项目训练场等一大批室内室外体育设施,满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群体活动等各类需要。学校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绿化覆盖率达50%,生态式、园林化、节约型校园基本形成。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优秀单位等多项荣誉。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强则国家强,海洋兴则民族兴。面向未来,江苏海洋大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滨海区位优势,紧密对接区域海洋新兴产业,在海洋强省建设等领域持续深耕、增强实力,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切实提高办学质量,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海洋大学,办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西中医药大学
学校介绍 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为1934年成立的广西省立南宁区医药研究所,建校于1956年,1958年更名为广西中医专科学校,1964年升格为广西中医学院,1970年南宁医学专科学校并入,201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广西中医药大学,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高校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 学校以中医药学科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产学研医紧密结合、对外交流合作优势突出,有仙葫、明秀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10.99亩。设有16个学院,3个直属公共教学部。有15所附属医院(其中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2所),1所附设中医学校,1家制药有限公司,1所独立学院。有重阳城老年公寓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学研基地和教学实践基地。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兴校”战略。学校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44人,有博士生导师81人、硕士生导师861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45.72%。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厅级、校级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项目),近五年有58人次获得国家级人才项目或荣誉称号,124人次获得省级人才项目或荣誉称号。有国医大师3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1人、全国名中医4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54人,青年岐黄学者5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8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中共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7人等。 人才培养质量快速提升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多人,有本科专业30个,其中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自治区级优质特色专业(群)9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一体化建设项目8个。国家级中药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自治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自治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1个。毕业生就业率、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总体稳定,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已连续15年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5项,完成教育部专业认证4个。 学科建设稳步发展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3个,是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2个;有广西一流学科3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西重点学科6个,广西民族院校特色学科2个;广西中医药重点学科(含培育)55个。在2022年最新的esi排名中,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学校以中医药、壮瑶医药研究为重点,与自治区科技厅签约设立广西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壮瑶药联合专项,牵头申报广西中药民族药产业科技专项,助推广西中医药千亿元产业发展。 加强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广西中医药科学实验中心是全国中医药民族医药最大的创新共享平台之一。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中医药科研三级重点实验室4个,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5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8个,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含培育)4个。现有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3个、广西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广西科技创新服务提供机构1个;获批“中国-东盟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创新中心”“北部湾经济区中医药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南分中心”等人才专项3项。 2018年以来,学校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220项;获得项目立项3256项,合同资助经费30866.567万元。发表学术论文9584篇,其中sci 论文1201篇;出版著作235部。有效授权发明专利240件,实用新型专利471件,外观设计专利20件。获得厅局级及以上奖项186项,其中作为主要完成单位参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 社会服务优势明显 学校以科技成果服务于东盟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全面推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学校受政府委托编制《广西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并积极参与政府起草《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快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等系列中医药、壮瑶医药相关文件,帮助玉林市、贺州市、上林县等编制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等发展规划,积极开展壮瑶药质量标准研究和广西中药民族药资源普查,为实现广西医药千亿元产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助推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2018年至2022年,学校共22名教师被选派为国家、自治区级乡村科技特派员,服务期间,实地科技服务共计1330余天(含往返),开展技术培训120余次、开展医疗义诊20余次。 学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参与新冠肺炎感染疫情防控,共获得7项广西应急专项资助和2项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新冠肺炎防控专项项目。学校充分利用人才、技术优势,积极开展与基层医院技术帮扶工作,成立健康帮扶基地,开展“轮值村医”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为老百姓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极大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文化传承创新显特色 学校循本而开弘,始终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学校重点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人文学科研究基地,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治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自治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学校对壮、瑶等民族医药进行挖掘研究,创立了壮医药、瑶医药质量标准体系,出版了系列专著与教材,拥有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做出了新贡献。 学校重视弘扬与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特色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建成了系列中医药文化景观,将源远流长的华夏传统与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融为一体,展现出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气息,充分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 国际交流合作广泛 学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在中医药民族医药、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成立了中—泰传统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中—加斑马鱼中药筛选联合实验室、中—澳传统药物现代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东盟传统药物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积极推进与其他国家(地区)在中医药民族医药、医疗保健、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形成以东盟国家及港澳台地区为中心、辐射全球的对外教育新格局。 学校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等25个国家或地区的94所高校或机构建立交换访学、进修合作关系,架起了与国际医药界教育、医疗、科研等合作的桥梁,为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加强文化交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学校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盟、走向世界,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水平,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中医中药学科为主体,医理工管协同、产学研结合突出、民族医药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区域一流的综合性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首都体育学院
学校介绍 首都体育学院是北京市属高校中唯一一所体育大学,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体育学校,1960年改建为北京体育师范学院,2000年更名为首都体育学院。建校60多年来,为国家和北京市培养了10余万名高层次体育人才,是北京市属高校分类发展政策支持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在软科“中国体育类大学排名”中,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三位。2021年6月,依托首都体育学院建设“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获国际奥委会和中编办批复,成为世界上第三所由国家政府决定成立的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第一个人文知识遗产。 学校现有蓟门校区、知春路校区和凤凰岭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380亩。拥有大学生体育馆、游泳馆、田径馆、滑冰馆等14个体育场馆共计6.3万平米;拥有体医工精准组学实验室、运动心理与脑科学创新中心、心肺功能与运动康复实验室、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运动营养与恢复实验室、体育人工智能实验室、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实验室、运动机能服装研究中心、5g 4k超高清演播中心等1.4万平米集中教学科研平台,各类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达1.33亿元,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良的教学科研训练条件保障。 学校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完备。下设体育教育训练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冰雪运动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教学单位,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体医融合创新中心等2个直属研究机构,各类在校生总人数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约34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约900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附属竞技体校学生、留学生等约780人。 学校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同类高校(学科)前列。拥有体育学和心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体育学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连续三年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均位列全国前10%。学校设立“青少年身体功能训练”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其中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等3个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专业布局特色鲜明。共开设本科专业15个,其中,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休闲体育、新闻学、舞蹈表演等9个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2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运动康复、体能训练、公共事业管理等3个专业为北京市一流专业。除体育旅游、冰雪运动、电子运动竞技与管理等3个新建专业外,其他12个专业全部入选国家“双万计划”,在软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精度排名中,位居全国体育院校第一位。 学校深耕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规划教材20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3部教材荣获首批国家级教材奖。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首批建设高校,市级成果或获奖60余项,包括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北京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8项,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3个,北京市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15项、优质课程15门、优质教材、课件15项,北京市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示范基地1个。学生新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0余项,参加省级以上竞赛609场,24人次获国际和亚洲重大比赛第一名,1006人次获全国性比赛第一名,多名学生在“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赛事中斩获佳绩。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在编教职工总数554人,专任教师386人,教师中高级职称189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364人,博士生导师37人,硕士生导师116人。学校拥有一批教学科研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以及高水平专业人才,包括国家级海外人才项目专家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冰雪科学家等21人,外籍高层次人才资助计划人选、北京“高创计划”人选、北京项目专家特聘教授、百千万工程市级人选、长城学者、教学(青年)名师、国家体育总局百人计划人选等30人,北京市创新团队20个,国际级运动健将21人、国际级裁判38人,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名誉教授、客座教授45人。 学校大力推动体育科技创新。坚持面向世界体育科学技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体育和健康事业主战场,搭建全国首个“体医工融合高精尖创新中心”,在竞技体育、大众健身、学校体育等领域全面布局,针对运动表现、主动健康及干预机理、检测和分析技术研发,聚焦重点和难点问题,打造科技创新、工程应用、成果转化、产业提升、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七位一体”的国际高精尖创新平台。确定体育运动大数据云平台关键技术及构建、体育运动训练中运动生物力学关键技术研究、运动传感网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北斗精准时空技术在体育场景的研发及应用、基于精准组学技术的体医融合机理研究与工程转化、运动心理功效及脑科学研究、主动健康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运动营养恢复创新与应用、田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体育经济与产业创新研究、奥林匹克研究、武术文化国际推广与传播研究、超高清内容制作创新国际传播研究等18个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科技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应用等工作,着力打造“体医工”融合发展创新模式,在全国体育科技创新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学校设有国家体育总局运动能力评价与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研究基地、北京市运动机能评定与技术分析重点实验室、京津冀体育健身休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体育赛事管理与营销研究基地等1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学校“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体医融合创新中心”分别被认定为北京市高精尖产业技能提升培训机构。中华预防医学会体育运动与健康分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体育医学分会、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体医融合学生健康分会等学术组织均挂靠我校。近年来,学校主持《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冰雪运动推广普及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及示范》《冬奥会奥林匹克数字博物馆呈现与传播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国家科学健身知识图谱库和推荐系统平台研究》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中国足球事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助力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等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30余项,其他省部级项目近百项;2项成果获得国家级科研奖,4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研奖,申请或授权专利90余项,实现历史新突破。学校着力打造高水平学术期刊,主办的《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 学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围绕竞技体育水平提升开展科研攻关和训练服务保障,累计助力国家队获得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79项、亚军39项。东京奥运周期,学校2名教授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备战科技助力专家组,负责训练监控和体能训练。多支科研团队师生常驻国家队,助力射击射箭、田径、蹦床等项目斩获奖牌18枚。北京冬奥周期,学校“冬奥会、冬残奥会冰雪项目科技服务团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团队”“心理服务团队”等全力投入备战,助力中国花滑双人滑夺得北京冬奥第9金,为冬残奥越野滑雪、冬季两项、轮椅冰壶国家队取得12金8银11铜的优异成绩保驾护航。举全校之力助力北京冬奥会“全项目办赛”。选派优秀教职工参与高水平裁判员选拔与培养,34人入选赛时竞赛官员(nto)名单,多人承担竞赛长、裁判长、竞赛办公室主任等核心岗位工作。积极承接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冬奥会转播培训实习项目(btp),43名入选学生在13个场馆参与赛事转播,赛时服务总时长达到9100小时。学校自主研发的越野滑雪裁判辅助系统应用于冬奥赛事,获国际雪联高度赞誉。联合多家机构,将北斗精准时空、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引入冬奥会,依托延庆高山滑雪中心、雪车雪橇中心建设奥运科技应用示范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以来,学校共派出科技服务保障团队、竞赛官员团队、冬奥组委工作人员、官方总结报告撰写团队、学生志愿者、赛时演职人员等800余人,学校2个集体、4名个人受到全市表彰。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先生赛时给我校回信,对我校在冬奥服务和奥林匹克教育工作中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学校主动融入首都发展大局。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深度参与中小学体育工作,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分析中心、北京市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秘书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均设在我校。学校是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改革项目牵头单位,系统实施“中小学体育教育提升行动计划”。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为核心,打造“研究 示范 促进”一体化推进模式,围绕体育课程、课外竞赛、奥林匹克教育、冰雪运动、户外运动、体质健康、检测监控、营养促进、智能平台、师资队伍等十大板块内容开展研究、试点、推广,目前,已组织各类师资培训千余场,累计为中小学生授课11万学时,开发校本课程12项,组织各类竞赛和活动4000多场,受众16万余人,自主研发的中小学生日运动负荷监测系统已在6个区开展试点,首都体育学院滑冰馆开展青少年培训累计达到3万人次。学校主办的《体育教学》杂志创刊四十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服务广大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者,反映学校体育改革新动态、新理念、新思想,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吉林建筑大学
学校介绍 学校始建于195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批准成立,是新中国首批设立的建筑类专门学校。1960年经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学校定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7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成绩。2010年学校从红旗街老校区整体迁入净月新校区。2013年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6年,学校成为吉林省人民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校东部有净月潭国家5a级森林公园,南部有新立湖国家水利风景区,西部有长春的母亲河——伊通河。学校校园占地面积80.0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77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32.50万册,电子图书67.97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13亿元。学校校园规划科学合理,功能齐全完备。学校不断完善人文环境、文化设施和景观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充分满足学生成才需要。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7579人,其中,本科生15510人,硕士研究生1987人,累计培养全日制来华留学生百余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8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450余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560余人。学校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大人才项目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长白山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一二三层次人选、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吉林省百名科技领军人才、吉林省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品牌专业带头人、吉林省跨世纪中青年骨干教师、吉林省建筑大师、吉林省勘察设计大师、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吉林省“b/c/d”类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专家、学者160余人。 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等20个学院(部)。学校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设计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拥有建筑、机械、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交通运输、风景园林、社会工作、电子信息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土木工程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a类”学科;建筑学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b类”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a类”学科。智慧城市科学与工程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新兴交叉学科”。 学校坚持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和高质量社会服务。学校在严寒地区绿色建筑、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建筑防灾减灾、城镇化建设规划、设施与不动产管理(fm)、建筑信息化协同设计(bim)、历史建筑修复与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学校拥有“松辽流域水环境”“寒地建筑综合节能”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有“松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吉林省高校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建筑电气综合节能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建筑一体化集成技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结构与抗震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绿色与生态建材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新能源与环境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超导传热材料与中低温热能减碳技术跨区域合作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新型建材”吉林省首批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吉林省建筑业发展研究基地、吉林建筑文化研究基地在内的43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学校拥有智慧供暖与控制系统集成技术创新团队、低碳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等13个创新科技团队。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各级纵向科研项目1200余项。2022年,学校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实现了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上零的突破。学校获各级政府奖项3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学校“全国建设系统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开设55个本科专业,学科链、专业链和建筑领域产业链深度融合,建成了一批服务区域和建筑行业发展的优势专业(群)。安全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共7个专业先行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建筑学(本科、硕士)、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5个土建类专业通过全国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认证)。在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评选中,学校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测绘工程、工程管理、环境设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建筑电气与智能化11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地质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工程力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勘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财务管理、视觉传达设计1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拥有亚泰数字建造产业学院“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遥感应用产业学院“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省级创新技术学院”与应急科学与技术学院“省级专业特色学院”4个示范性特色学院建设项目,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5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土木工程“三实”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筑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bim&fm集成教育人才创新培养实验区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筑学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筑学与测绘工程2个“省级创新创业示范专业”立项建设点,土木建筑工程创新训练中心“省级高等院校工程创新训练中心”,力学与计算机2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寒地建筑卓越人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智建造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基地、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实践基地3个“首批吉林省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博硕农业耕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首批吉林省本科高校耕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物理实验中心、测绘工程实验中心、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实验中心、材料工程实验中心、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实验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拥有国家级、省级优质课程27门,省级重点教材7部,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36项,其中《面向执业需求的地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改革实践》获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校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致力于培养和造就“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形成了“三实型”人才培养特色。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8年度、2020年度—2023年度被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评为“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高校”,先后被吉林省发改委、人社厅、教育厅等部门确定为“吉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022年度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首批省级“创新创业学院”,2023年度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吉林省高校依法治校示范校”。 学校努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的校园文化,被评为“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吉林省文明校园”“吉林省文明单位”“全国厂务(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示范单位”“吉林省人才培养改革示范学校”,被授予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学校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松辽流域能源与环境教师创新团队”被认定为首批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近年来有百余名教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市劳动模范、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教育世家和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学校大力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组织开展具有品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近年来学校在全国和吉林省大学生各类活动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优秀组织单位。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坚持就业育人导向,以就业工作助推高质量人才培养,构建了“一三五七”就业工作体系,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稳定。学校紧密围绕服务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多措并举推动学校毕业生留吉就业,努力为吉林“464”发展愿景贡献高校力量。2021年以来,毕业生留吉就业情况实现三年连续增长,截至2023年,学校就业工作连续三年获得吉林省教育厅书面表扬,就业工作成果显著。近几年,毕业生进入全国一线城市的比例与进入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的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校介绍 湖北是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湖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湖北省唯一一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2003年,原湖北中医学院与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湖北中医学院,2010年3月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校是我国较早开办中医本科教育和最早开办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湖北省第一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湖北省首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省属高校;还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江城武汉,两校区办学,占地总面积1610亩,建筑总面积54.3万平方米。昙华林校区位于武昌中心城区,历史人文底蕴浓厚,古朴典雅,书香氤氲;黄家湖校区为山水园林式校园,现代化功能齐全,大气磅礴,秀美庄严。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2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55.5万册、电子图书144.7万册。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210人,其中,专任教师737人,具有高级职称464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83万人,其中本科生1.57万人,研究生2636人。 在六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弘扬“求真求实 精勤博极”的时珍精神,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的办学理念,秉承“勤奋 求实 发掘 创新”校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迄今共培养十万余名毕业生,涌现了一批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973中药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在内的知名校友。 学校办学层次齐全,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生教育;办学类型较为丰富,涵盖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海外留学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等。学校现有35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含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含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护理学和医学技术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药学和公共管理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中医学和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学校不断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拥有3个教育部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5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拥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学校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特色发展。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学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拥有3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级优势学科群;建有5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专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0个省级重点专科。临床专科建设成效明显,肝病科、肾病科进入国家区域诊疗中心行列。 学校建有1个中药资源与中药复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湖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重点实验室,3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道地药材与创新中药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基地,1个针灸治未病国际合作基地,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及其他16个省级、武汉市科研平台。学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防治肝病基地、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重点培育联盟理事长单位、国家疫病防治建设中心、湖北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基地道地药材与创新中药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基地的依托单位,是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培训和研究中心、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湖北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拥有国医大师3人,全国名中医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2人,青年岐黄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1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全国教育世家1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4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38人;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二层次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7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3人;湖北中医大师21人,湖北中医名师43人;湖北名师(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4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9人;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39人,全国中医药骨干人才9人;湖北省中青年知名中医6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湖北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第一层次、二层次2人,湖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2人;湖北省道德模范1人,湖北省楚天园丁奖1人,全省师德先进个人2人,“荆楚好老师”1人,“荆楚百优”宣传思想文化青年人才2人;湖北省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36人。 学校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是全国第一批有条件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也是我省第一批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省属高校。享有对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研究生资格,涵盖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多个层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选派教学、临床骨干出国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协作和科研合作。学校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建有“中医药高等院校教学与管理人员对外交流基地”和“中–马(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学校附属湖北省中医院选派中医专家赴非洲执行医疗援助任务,积极承建中国(湖北省中医院)-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本·阿克隆医院)中国“中医中心”建设合作项目。 近年来,学校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校连续3届获评全国文明单位、连续7届获评湖北省文明单位、连续2届获评湖北省文明校园后,入选2021-2023年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学校是“湖北省高校党支部规范化试点高校”“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6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名研究生入选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先后被授予“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高校”、“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综合治理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湖北省企业、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一级”单位。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疫病科技攻关;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指导完成 “肺炎1号”“强力肺炎1号”;吕文亮教授全国率先编制发布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居家预防养护简易手册,主持科技部“新冠肺炎防治重大专项”;附属湖北省中医院陆定波教授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王平教授牵头主编“中医抗疫100问”专刊,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赠阅给全球十多个国家;1名教师获“湖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六十余载躬耕树蕙,弦歌不辍;新一甲子奋进跨越,再续华章。“十四五”学校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学校将以更广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强的担当,继续扎根荆楚大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双一流”建设,面向行业,辐射全国,以锐意进取的新姿态、谋事创业的新作风、行稳致远的新步伐,顶压奋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加快建设全国一流中医药大学和一流中医院,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等方面积极作出新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