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工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盐城工学院是江苏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素有“东方湿地之都、仙鹤麋鹿之乡”美誉的沿海开放城市——盐城,建有建军东路和希望大道两个校区。 学校于1996年5月由盐城工业专科学校与盐城职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盐城工业专科学校...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515-88298060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295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辽宁工业大学
学校介绍 辽宁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始建于1951年,历经“锦州工学院”“辽宁工学院”等发展阶段,2007年3月更名为“辽宁工业大学”。学校2013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获批辽宁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获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2017年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9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21年入选国家“5g 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2021年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学校现有18个教学院(部),全日制在校生17184人,其中本科生14638人,硕士研究生2309人,留学生237人。学校占地面积63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51亿元,图书馆藏书138万余册,电子图书量达到64万余册。学校秉承“砺器悟道”的校训精神,培育和发扬“严谨求实、勤学进取”的优良学风,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余万名优秀人才。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加强学科和平台建设。拥有辽宁省一流学科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1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建有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个(汽车及零部件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辽宁省技术创新中心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智库平台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产业技术研究院1个;辽宁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7个,与辽宁省发改委合建工程研究中心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300余人,教授、副教授57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辽宁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辽宁省教学团队4个,辽宁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4个,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5个,辽宁省专业带头人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8人,辽宁省优秀专家5人,青年拔尖人才11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68人,辽宁省特聘教授4人,辽宁省中青年社会科学人才百人层次3人,辽宁省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3人。6人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引用科学家榜单。9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8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人才成长计划,15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现有5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8个,省示范专业4个,省特色专业3个,省本科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7个,省向应用型转变试点专业11个。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1个,获批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获批省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高校实训培训基地1个,省汽车制造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个,省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1个,省高新区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现代产业学院6个,省示范性虚拟教研室2个,省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3个,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一流本科课程132门,省级精品课15门,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9门,省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省大学生在线学习跨校修读学分课程47门,辽宁工业大学mooc在线教学资源平台上线运行课程1100余门。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0项,省高质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7项,省校际合作项目30项,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省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项目1项,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4项。获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63项,省教材建设奖11项,省级精品教材、规划教材8部。 学校坚持打造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不断引领和推动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发展。学校现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5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省级辽宁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基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省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6万平方米大学生实验实训中心1个。构筑了以创新实践训练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创新创业选育和创业孵化”三级进阶式培养平台,创建了“学业、创新创业、职业和就业”的“四业”指导服务平台,思创、科创、产创和专创融合发展,形成了“创新•创业•创青春”的校园文化。中国大学生汽车方程式大赛连年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铜奖2项,省级金奖2项,银奖13项,铜奖24项;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国家级三等奖3项,2023年“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6项,省级二等奖7项,省级三等奖7项;各学科创新创业竞赛国家级奖项年均突破百项。2019-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五轮榜单中,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全国获奖排名分列全国普通高校第100、115、143、141和191位,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八轮总榜单中位列省属高校首位。 学校重视发挥科研引领支柱作用,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近五年共完成了包括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5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项。多次入围中国大学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百强高校,3篇论文分别荣获国际顶级期刊杰出论文奖和最佳论文奖。学校秉持“开放办学”理念,加强校地融合,产研融合,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了10余个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完成科技成果转化500余项,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大力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分别与俄罗斯、希腊、韩国、波兰、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德国、日本、新西兰、泰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39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现有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2个。学校2017-2022连续六年获批国家“中欧学分互换”项目,2017年以来获批四次“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目前,学校共有来自20个国家的237名留学生。 巍巍辽工,煌煌其著,砺器精湛,悟道深远。70多年的改革发展,学校积淀了深厚的办学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面向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坚定不移地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奋勇向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北医药学院
学校介绍 湖北医药学院是一所以医学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协同发展,湖北省和鄂豫渝陕毗邻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西医类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坐落在“全国十佳魅力城市”十堰市中心——“道教圣地武当山、中国水都丹江口”所在地。 学校成立于1965年,原名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1977年开始普通本科教育,1986年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郧阳医学院,1994年独立设置定名为郧阳医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1995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96年首批一次性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合格评估,200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结论,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开始举办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留学生教育,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同年主干学科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8年学校正式进入湖北省“双一流”建设方阵。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湖北省“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湖北省全科医学教育和免费医学生培养基地、湖北省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厚德济世、励学育人”之精神,恪守“厚德、勤学、求实、创新”之校训,“尚医德、崇人文、厚基础、重实践”,立足湖北,面向全国,重点辐射中西部地区,努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适用型医学人才。现有18个二级学院,开设临床医学、麻醉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预防医学、智能医学工程等22个本科专业。拥有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有1门国家级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2项国家级“卓越医师培养计划”项目和一批省级重大教学研究项目。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6878人(含药护学院),研究生1665人,留学生460人,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级各类医学人才12万余人。 学校坚持人才兴校,有教职工1027人,硕士生导师862人(含专业学位基地导师),高级职称教师380人,博士215人。建有1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6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等国家级、省级人才99人,40余人(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名师”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学科强校,主干学科临床医学2017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2年晋升为前3‰,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另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3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现代医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生物与医药3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建有2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其中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和省级科技创新服务机构2个。馆藏图书129万余册,配套20多个中外文数据库,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医学文献信息中心。《湖北医药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维普资讯-期刊资源》等数据库收录。近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纵向项目112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81项,省部级项目111项,并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40项;获得授权专利493项,出版学术著作82部;发表高质量论文2019篇,其中刘忠武教授、李健教授在《natur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引起国内外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学校与地方政府和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主导编制1个省级、3个市级中药材地方标准,主持制订《十堰市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十堰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0)》等一批科研成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是秦巴山区国际交流合作的窗口。先后聘请164名海内外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柔性方式引进10名海外学者。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杜兰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等国外高校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先后选派近600余名骨干教师、优秀学生参与出国(境)访学深造、学术交流等活动。 学校坚持医教协同融合发展,建有6所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三级甲等附属医院。附属太和医院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拥有鄂西北地区唯一的胚胎干细胞研究中心。附属东风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具有开展器官移植准入资格。附属人民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医院”“三甲示范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是全国地市级医院中首批获得卫生部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业务的医院。附属襄阳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维护消费者权益先进单位”,是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和湖北省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附属随州医院是“湖北省三级优秀医院”和“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附属十堰市妇幼保健院是省内领先,辐射鄂渝陕豫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6所附属医院总床位达15000张、年门诊量近1000万人(次)、住院量超过50万人(次),建有3个国家重点专科、125个省级重点专科。建有50余所临床教学与实习医院。 学校坚持三全育人,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奇石林木负势竞上,湖光山色相得益彰,是湖北省“园林式校园”。每年固定举办5个以上全校性主题文化节和40多项院系专项文化活动,举办学术讲座百余场。设有十堰市示范道德讲堂,建有廉洁文化研究中心及廉洁文化长廊。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杰、付守芝、王新卫;“中国好人”陈怡敏;“中国好医生”桂世澄;“全国优秀教师”姚柏春、杨桂元、杜兴贵、况成云;“荆楚好老师”解剖学教师团队;“湖北省师德标兵”王家宁;“最美姑娘”周丽;“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陈子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湖北医药学院正按照已绘就的蓝图,满怀豪情,抢抓机遇,克难进取,为实现建设“省属一流、国内知名、国际知晓,高水平有特色的医药大学”之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宁波工程学院
学校介绍 宁波工程学院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1800亩,分为风华校区、翠柏校区和杭州湾校区。现有19个二级教学机构,48个本科专业,24个一级学科;教职工1233人,专任教师971人,正高职称117人,副高职称309人,博士学位451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5100余人。 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之路,坚持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2010年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2014年成为首届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会主席单位,2015年成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6年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高校,当选全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2021年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 学校重视学科建设,坚持工科为主,文、理、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科专业与地方行业产业紧密结合,重点建设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紧密对接绿色石化、汽车制造等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同时,学校瞄准国际工程师培养标准,通过专业认证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实质等效,11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大力推进学科平台建设,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土木水利、工程管理两个专业获批硕士点,培育省一流学科6个、市重点学科7个,获批省级科研平台6个,参与建设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研究中心(国家级研究平台)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正式落户宁波。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卓有成效,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流管理等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专业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入选省级优势特色专业,认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71门,学校被认定为“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2项教学成果分获2021年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学校探索实施“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应用研究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4.24%,留甬率达53.1%,位列在甬本科高校第一名。考研率约16.33%,其中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录取192人,被世界排名前100海外高校录取35人。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成绩逐年提升,在国际和全国性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在2017-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我校在全国1197所本科高校中排名第169名,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第2名,蝉联浙江省第1名。在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金奖总数均位列全国前二十。宁波工程学院众创空间(风华青创园)、“海蓝宝”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称号。与行业(企业)共建共研共培,建校以来培养学生六万余名,其中近60%留在宁波为地方服务。 学校加强科研基地和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含一级行业协会/学会奖项)26项,一批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内高水平期刊和国际顶尖期刊,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00余项,2017年中标国家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2019年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经费额度居全市高校第一,2020年获市顶尖人才项目1项。 学校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区域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提供高水平的应用技术研究。扎实推进产业学院与产业研究院建设,建成杭州湾汽车学院、安全工程学院、机器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等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其中,杭州湾汽车学院入选全国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成智能交通研究院、中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临空经济研究院等产业研究院;校地共建象山研究院、奉化研究院、三门研究院县域实体研究院。实施百名博士(教授)服务百家企业的“双百工程”,近百名博士(教授)进驻企业。在2018年4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作为全国3所典型应用型高校之一获点名称赞“产教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受到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强化外向型办学特色。1984年被教育部列入联邦德国援建4所高校之一。目前,国际化办学进程日益加快,已与30多个国家近百所院校建立起稳定长期的校际合作关系。提升中美4 0项目合作水平,按照“做强管理类、做好理学类、进军工学类”的目标,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韦恩州立大学等合作举办会计学、信科(大数据)、机械工程等专业。2015年在格林纳达正式开办孔子课堂,2022年成功升级为孔子学院。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良好,基础设施齐备,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257亿元。专任教师队伍中,自主培养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2名,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3名;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省级重点人才19名,省级其他人才77名;宁波市顶尖人才1名,宁波市杰出人才等市级重点人才37名,市级其他人才187名。构建“双师型”结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占63.6%。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理念,弘扬“讲实求精”的学校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的校训,重点打造“工匠精神”“阳明文化”的校园文化品牌,多层次构建高格调的校园文化,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营造特色鲜明、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展望未来,宁波工程学院将锚定目标、创新实干、坚毅前行,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突出地方性、应用型和国际化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定不移地朝着建成国家应用型本科示范院校、跻身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行列的目标奋勇前行。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工程大学
学校介绍 河北工程大学是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河北省文明单位,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语典故之都”邯郸市。 办学条件优良,校园环境优美。学校新校区总占地面积4098亩,建筑面积76.32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420人,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河北省高端人才2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5人、享受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55人、省级教学名师2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5个。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3573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4048人,留学生96人。拥有装备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室,馆藏纸质图书总量277.8598万册。学校建有万兆光纤主干、千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以及无线覆盖网络。学校附属医院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附属学校为独立设置和编制经费单列单位。 学科门类齐全,工程特色鲜明。现有工学、理学、管理学、农学、医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历史学11个学科门类。招生专业72个,其中工程类专业47个,占比达65.2%。拥有河北省唯一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水资源水环境调控及综合管理,拥有河北省唯一的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拥有水利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工商管理(mba)、土木水利、电子信息、农业、法律等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水利工程学科为河北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优先支持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机械工程为河北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重点培育学科。 人才培养质量较高,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建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通过住建部评估专业、1个通过医学教育认证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3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4个双学士学位教育试点专业、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建校70余年来,培养了20余万毕业生,涌现出众多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高管、政界精英。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学校是河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0年获评河北省创业大学。青蓝众创空间为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河北省众创空间联盟成员,2021年备案国家级众创空间,2022年获批省级创新创业学院。“十三五”以来,在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600余项,其中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铜奖3项;第六届、第七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连续两届获特等奖,第八届、第九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获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连续五届获一等奖,并于2023年代表大赛组委会受邀参加第58·59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现场展示我校获奖成果;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连续四年获一等奖;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创新大赛分获2021年总决赛一等奖、2022年总决赛特等奖;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c)“凌云车队”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十强,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获高速避障项目第一名。 文化传承与创新成绩斐然。弘扬以特色党建文化为引领,以校训校风文化为核心,以向善文化、民生文化、团结文化、学科文化、创新文化、生态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自强文化、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等为主干,以制度文化为全面保障的大工程文化,以大工程文化为引领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繁荣发展,“大工程文化育工程人”项目获评教育部思政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创新案例、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省高校优秀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全国高校第一个八路军129师精神研究会,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筹建古建筑艺术博物馆,现已拥有古建筑构件1700件(套),其中有10余件(套)藏品被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认定为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特别是北朝人面瓦当、北朝排水石兽、北齐佛塔砖系列藏品属国内首次发现,学术价值巨大。全力打造自强文化,2006年以来,在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系列活动中,28名学生先后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或奖学金,学校2次荣获“优秀组织奖”。师生原创文艺作品获全国第五届、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落实国家体教融合方针,提高竞技体育成绩。河北省投掷项目研究中心和训练基地落户我校。承办了省第21届大学生运动会并获突出贡献奖。以竞技体育和体育专业引领公共体育两翼式发展,五年来,获得国家级比赛冠军56个、亚军24个、季军23个,国际比赛铜牌1个;获得省级比赛冠军53个、亚军28个、季军23个;打破10项河北省大学生田径最高纪录。校阳光组女篮获得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第九名,开创历史新篇章。培养出6个国家级运动健将、1个国际健将,其中1人入选东京奥运会大名单,1人获得杭州亚运会比赛资格,即将代表国家出征;3人次入选国家队,代表国家参加田径和射击世界锦标赛,其中于浩同学获得阿塞拜疆射击世界锦标赛50米卧射团体铜牌、50米三姿第八名,实现我校在世界顶级大赛中晋级决赛零的突破。竞技体育工作被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燕赵都市报》等媒体报道。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成果丰硕。“十二五”以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8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87项。获职务发明专利579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698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09项,其中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水利部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项。1项成果获评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学校主办有《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建设有3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4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3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7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以及5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与20余所高校开展了双学位和交换生项目,与爱尔兰唐道克理工学院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建有河北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河北省外国院士(诺奖)工作站以及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招收来自巴基斯坦、赞比亚、贝宁等国家的留学生。作为第一主编单位,与美国阿拉斯加大学、英国朗堡大学、乌克兰国立建筑技术大学联合创办scopus数据库和esci收录期刊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云南农业大学
学校介绍 学校创办于1938年,前身是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建址昆明市呈贡县,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迁址昆明北郊黑龙潭,1962年滇南大学、滇西大学并入昆明农林学院,1969年搬迁至大理州宾川县,1970年迁至原曲靖地区寻甸县,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0年搬回昆明北郊黑龙潭。 198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3年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7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为优秀,2009年、2013年、2014年省委省政府依托学校教育管理资源分别创办了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2013年,经科技部、教育部审核批准建设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922人,其中高级职称881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人;农业农村部“神农英才”青年人才3人;霍英东青年基金2人、青年教师奖2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6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6人;199人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其中科技领军人才2人、云岭学者12人、产业创新人才26人、教学名师10人、首席技师1人、文体人才1人、青年人才147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84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1人。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3个、云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3人、云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19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类创新团队2个;云南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18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 学校现有7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3个、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级品牌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24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个。有省级一流学科8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6个。有农业、兽医、翻译、体育、风景园林、社会工作、生物医药、资源与环境、土木工程、林业、公共管理、工程管理12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招生权。现有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化农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观测试验站、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智库、研究基地等45个部省级科研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24个;国家种质资源库分库、云南省省级种质资源圃(库)等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31个,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各1个;学校还建有昆明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7个、校级科研平台38个。 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先后荣获“全国创新创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融入国家战略,坚持以人才培养与社会融合的大系统育人理念为导向,以多样化农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主线,以知识、能力、素质为要素,以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培养质量标准为核心,以支撑引领云南现代农业发展为己任,培养了一批批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办学初期,农业教育家汤惠荪、农学家张海秋、育种学家诸宝楚、植物病理学家段永嘉、烟草学家徐天骝、生物统计学家昝维廉、园艺学家蔡克华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术先贤开创了边疆农大办学基业,先人风范激励着一代代学子践行“厚德博学、明理尚农”之校训。办学85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8万余名具有“科学情操、大地情怀、农民情结”的专业人才。其中,水稻育种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归侨邓友成,献身彝区五十年,育成“楚粳”系列水稻品种,推广面积占云南省中海拔地区水稻种植面积50%以上;烟草育种专家、全国烟草行业劳动模范李永平,育成“云烟85”和“云烟87”品种,推广面积占2007年全国烟草种植面积的56.7%;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崔秀明,立足边疆苗岭壮乡,成为开创“三七之乡”支柱产业科技领军人;畜牧专家马崇文扎根基层第一线,成为“感动中国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功勋人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李华春,为云南乃至全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动物疫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国先进工作者胡明成,扎根昭通开展粮食作物科研与推广应用工作,支撑全市百万吨增产计划如期实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晋洪江,为金平县如期脱贫作出贡献;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获得者张可,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是小我融入大我的最直接的体现。多年来,在大健康、生物科技、农业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干事创业的优秀企业家,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云南省农业高级技术人员80%以上、农业技术推广站(所)负责人80%以上、县乡主管农业的领导80%以上是我校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占25%以上,他们既熟悉少数民族文化、又掌握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知识,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孜孜以求,勤奋工作,为增进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学校紧扣教育高质量发展主线,以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和深化学分制改革为契机,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逐步构建了以农科为优势,农、工、经、管、理、文、法、教育多学科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框架;适时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质量课程体系,5门课程入选全国生态文明信息化教学成果,6门课程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获准立项3项省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建成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4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一流课程31门)、精品课程35门,建设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29门;近10年获国家级教学项目84项、省级教学项目124项,主编、副主编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220部;建设了课程开发系统、自主学习中心、实验教学中心、教学科研基地、教学管理五大教学平台,产学研协同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26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8项;先后获“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连续14年在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名列前茅。 学校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展科学研究。学校先后承担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欧盟项目、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3715项,科研经费达16.5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科学研究一等奖、国际农业研究(cgiar)杰出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国际、国家及省部级奖励461(第一单位347)项。其中,朱有勇院士团队创建了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在《nature》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达3.02亿亩,突破作物品种单一化种植重大难题,成为世界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奖励;李铮友教授等率先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并首先实现我国杂交粳稻“三系”配套,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创造了杂交粳稻单产1108.55千克的世界纪录,率领团队育成品种40多个,累计推广3000多万亩;盛军教授团队围绕茶叶等特色生物资源,通过建立茶树基因组数据库,系统阐释了茶树起源、演化以及茶树基因迁徙规律,阐明普洱茶降血脂、降血糖、减缓糖尿病并发症机理,开发普洱茶系列深加工产品,发掘辣木、铁皮石斛、玛咖等新资源,实现了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发展;魏红江教授团队构建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技术,与美国合作获得了世界第一批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失活克隆猪,并在《science》上以封面文章发表,同时获得了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杜氏肌营养不良症、侏儒症等多种小型猪疾病模型。董扬教授团队的葡萄资源研究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发表封面文章,揭示了葡萄的起源、迁徙、品种分化等多个重要结论,为葡萄基因组辅助育种、品种溯源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集。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葡萄生物资源研究达到世界领先地位。 学校秉持社会服务甘于立地的理念,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总目标,积极开展定点帮扶、兴边富民、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农业科技进藏区、校地校企校校合作、科技特派团(员)、“三区”科技人才专项计划等农科教社会服务,取得明显成效。与昆明、普洱、楚雄、文山、德宏、迪庆、大理等10余个州(市)及70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深入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大力扶持当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积极开展校校合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坚持“一流党建引领、农业科技支撑、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路,持续开展驻村帮扶、产业帮扶、科技帮扶、教育帮扶、党建帮扶,助力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重庆科技大学
学校介绍 重庆科技大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原中央部委属学校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教育部批准两校合并设立重庆科技学院。2023年11月,教育部同意重庆科技学院更名为重庆科技大学。 学校是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重庆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是重庆市重点支持的高水平新工科高校,被评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2011年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2017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中心区域,校园环境优美,学习、生活和文化体育运动设施齐全。已建和在建校舍总面积超过7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5.5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有纸质图书210万余册,电子图书204万余种,拥有大批数字化信息资源。学校是重庆市园林式单位、第一批重庆市文明校园。 现有教职工近1700人,其中高级职称近680人,博士700余人。柔性引进院士4人,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近70人,有重庆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为代表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45个。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000余人。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 学校设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数理与大数据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体育部、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重庆非常规油气开发研究院、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重庆资源循环利用与碳中和技术研究院)、创新创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等20个学院(部、研究院、中心)。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资源与环境、机械、电子信息、土木水利、公共管理等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下设21个二级学科/专业学位领域硕士点。有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0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海洋油气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安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5个省部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3项。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8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学生近三年先后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器人等学科竞赛中获得了1800余项国家级奖励。2015年、2019年两次获得第9届、第14届世界模拟炼钢挑战赛总决赛冠军。自2015年以来学校连续四轮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排名前200名。 学校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法、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在油气勘探与绿色开发、低碳冶金与先进材料等领域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材料与化工、机械、化学、公共管理等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专业群。有省部共建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协同创新中心1个、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纳微复合材料与器件、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工业发酵微生物、能源工程力学与防灾减灾、稠油开采、油气生产安全与风险控制等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非常规油气田开发、工业过程在线分析与控制、复杂金属矿产资源增值处理与清洁提取等3个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非常规油气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筹)、城市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2个重庆市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有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社科研究中心2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2014年以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170余项国家级课题,获授权专利1200余件。参与完成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研发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牵头完成的“机械炉排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近五年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政府和行业协会(学会)科研奖励130余项。近两年,在重庆市科技奖励中,学校牵头项目数和获奖总数均位居重庆市高校前列。 学校积极开展海内外合作办学和科学研究,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芬兰哈格赫利尔应用科技大学、荷兰格罗宁根汉斯应用科技大学、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大学、韩国国立庆北大学、韩国国立昌原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等60余所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合作关系。学校依托行业办学,主动适应和服务石油、冶金行业和成渝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宝武钢铁、西南铝、重钢、紫金矿业、德胜钒钛、美国卡万塔能源公司等5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战略协议,与市应急管理局、沙坪坝区、大渡口区、铜梁区等政府签订了战略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打造文化艺术节、创新创业节、体育文化节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系列、现代大学文化系列的“三节两系列”文化品牌活动,组织开展新生入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公寓社区文化系列活动、“红五月”主题系列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活动,建有各类学生社团,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校是重庆市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实施“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焕发新气象,展现新作为,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东海洋大学
学校介绍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共建高校,是一所以海洋与水产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海洋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原暨南大学水产系、原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湛江分院先后并入,1979年升格发展为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原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湛江分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1997年进行实质性合并组建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国家气象局主管的全国重点中专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2021年1月,省委、省政府明确由我校作为举办校,与阳江市政府、省教育厅、华南理工大学共建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 学校在祖国大陆南端两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和阳江市办学,校园环境优美,依山傍水,绿树长青,鸟语花香,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4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2万余人。 湛江市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麻章区海大路1号)、霞山校区(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海滨校区(霞山区海滨大道中5号)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892亩,其中湖光校区坐落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东侧。湛江校区设有水产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滨海农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海洋工程与能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船舶与海运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中歌艺术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学院。 阳江市的阳江校区(江城区罗琴路1号)西靠阳江八景之一的罗琴山,南临风景优美的罗琴湖,总规划用地面积3500亩,第一期建设项目用地512亩,已于2021年6月建成。校区设有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等5个学院。第二期规划建设7个学院、30个专业。 学校秉承“坚韧不拔 自强不息”海大精神,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办学理念,根据“把学校打造成为中国南方涉海人才培养的摇篮、海洋科技创新的高地、海洋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广东海洋强省、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海洋大学”的目标定位,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中心、师资建设为关键、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培养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华南地区海洋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1997年1月,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在为海洋大学校牌揭幕时高兴地说:我们国家很需要这样一所大学。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李长春、张德江、汪洋和胡春华均对海大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寄予厚望提出要求。2018年5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湛江调研时指出,湛江还有广东海洋大学等科技研发力量,在海洋资源创新开发方面独具优势,要用好这些重要创新平台,把它们作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打造成为创新发展主引擎,为湛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2021年3月,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莅校调研时指出,海洋大学要继续加强内涵建设,在海洋强省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和影响力。 学科专业齐全。学校现有“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作物学”5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农业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水产一级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水产”“海洋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广东排名分别为第1、2、3名。现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85个本科专业(含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其中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以上优势特色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581人,其中专任教师1735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681人、博士学位者857人;博士生导师125人、硕士生导师591人;1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入选青年珠江学者、“扬帆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等共8人,省级培养对象14人;现有15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7人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5个省级教学团队、21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1名省部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气象教学名师、7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4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研平台优良。学校拥有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平台——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南美白对虾现代种业产业园、南海海洋牧场智能装备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4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等27个市厅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7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3个省级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6个广东省产业学院;16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拥有1个首批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对象——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具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98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自然资源部(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办学条件完备。学校拥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校史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海洋广场、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现有校舍总建筑面积111.5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值26.10亿元,教学科研设备值7.24亿元,图书馆藏书570.81万册(含电子图书)。建有规模可观、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校园网。 育人效果显著。建校88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培养了30多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以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育之父钟麟、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深圳报业集团原董事长吴松营,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原局长、中国知名海洋专家吴壮,全国劳动模范、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湘峰,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奖获得者李周葵以及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模范”刘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英才。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海水稻——中国新饭碗”项目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商业组全国金奖;“珍珠产业4.0——引领世界珠宝行业进入新时代”项目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全国金奖。长期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华南沿海等地区,其中大多数已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或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为中国海洋水产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科创成果丰硕。近五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共195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各1项,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国家级项目590项;科研经费达8.81亿元;获得授权专利1595项;出版著作教材166部;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116件;发表学术论文6744篇,其中三大索引1455篇。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4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7项,“石斑鱼精准营养研究与高效饲料开发”“罗非鱼链菌病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石斑鱼高效环保饲料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颗粒检测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一等奖;“船舶压载水采样及检测成套技术装备”项目获中国航海技术发明一等奖;“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培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两广地区牡蛎产业价值链特征与政策研究”等项目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对外交流活跃。面向国家和广东省重大需求,推动与国外及港澳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大连海洋大学
学校介绍 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为东北水产技术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学院。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辽宁省管理。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 学校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有黄海校区、渤海校区和瓦房店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使用海域面积6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学校现有15个学院、1个教学部。有教职工12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8000人左右。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方向47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领域22个,有52个本科专业。 学校学科体系完善,优势特色学科明显。2017年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重点建设高校。水产一级学科为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以水产学科为依托的农学领域“植物与动物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该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并列第四。 学校不断加强教学改革与建设,积极推进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本科教学成果奖22项。获批教育部“新工科”项目2个、“新农科”项目3个,省级“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项目6个。获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及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获批省级本科特色(示范)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等项目46项。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及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6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等29门、省级首届教材建设奖8部。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6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29个。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在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研究生教学成果奖8项。获批国家级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特色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小院6个、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7个、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9个、省海洋水产领域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1个,获批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有教育部设施渔业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刺参遗传育种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国家海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1个、科学技术部和教育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教育部海洋法律与政策东北亚研究中心1个、农业农村部中国渔政执法研究咨询中心1个,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省重点实验室14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科技服务中心1个、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重点基地1个、省高校新型智库1个。“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688项,其中国家级156项、省部级772项。有45项科研成果获市级及以上奖励,其中省部级奖励22项。学校主持完成的“红鳍东方鲀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冷水褐藻培育与加工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先后获得2019年、2020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获批3个水产新品种:菲律宾蛤仔“白斑马蛤”、虾夷扇贝“明月贝”、菲律宾蛤仔“斑马蛤2号”。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学科领域覆盖较全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82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19人。目前,有“双聘院士”3人、“深蓝学者”5人,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86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农业农村部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农业农村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4人、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高校教学名师17人,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2人,有辽宁攀登学者1人、辽宁特聘教授5人、辽宁杰出科技工作者2人、“兴辽英才计划”7人、省市优秀专家9人,享受各级政府特殊津贴1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创新团队3个、省农业科技创新团队6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6个、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个。 学校传承发扬“水的精神”,凝聚形成了以“一训三风”为代表的大学文化,即“海纳百川、行稳致远”的校训和“自强进取、开放包容”的校风、“厚德博学、为人师表”的教风、“明德尚学、志存高远”的学风。学校不断深化“红·绿·蓝”人才培养理念,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精心打造“蓝色讲坛”等文化品牌项目,拥有“海洋之声合唱团”等各类学生社团,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不断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大海大青年抗疫突击队“风雪中移动的雕塑”事迹,所展现出的“信念坚定、风雨同舟、勇往直前、甘于奉献”青年抗疫突击队精神品格,成为激励广大师生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学校不断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先后与世界20个国家(地区)的95所院校(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拥有新西兰奥塔哥理工学院“3 1”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同时与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多所高校举办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学生的校际交流、学历学位及联合培养项目。学校先后加入“中国-挪威海洋大学联盟”等多个优质国际教育平台,获批教育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框架下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资格。成功举办“亚洲发育与比较免疫学大会”“海峡两岸海洋海事大学蓝海策略校长论坛”等大型会议,招收培养多种模式和层次的来华留学生,生源涉及日本、韩国、俄罗斯、孟加拉国等国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全力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建设“蓝色大学”为发展理念,朝着高水平海洋大学奋斗目标加速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