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现已发展成为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学校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533-2780673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191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长江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为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是“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入选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共建的高校。
历史沿革 学校于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江汉石油学院的前身为1950年创办的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1978年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从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划转湖北省管理;原湖北农学院的前身是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始建于1977年,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原荆州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36年创建的湖北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1978年成立荆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荆州师范学院;原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前身是湖北省沙市卫生学校,始建于1951年,1977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荆州分院,1984年更名为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
地理位置 学校本部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州市,并建有武汉校区。荆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集中地;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东衔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西临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南傍浩淼无垠的洞庭湖畔,北垂雄奇险秀的武当山脉。校园环境秀丽,景色宜人,为湖北省园林式高等学校。
办学条件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118亩,校舍建筑面积105.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2.94亿元。现有国家和省部级等各类实验室、实验中心108个,校内外实习基地39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32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433万册,全文电子期刊3.9万种,全文电子图书151万册,各类中外文数据库68个。建有体育馆、综合训练馆、游泳馆和足球、网球等场地,各类体育运动场馆设施齐全。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3196人,专任教师2366人,外聘教师656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20人,副教授86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10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93人。获批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专家称号人选276人,其中国家级人才45人。现有博士生导师140名,硕士生导师1114人,兼职博士生导师88人,兼职硕士生导师917人。
学科专业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各类人才培养层次齐全。现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作物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作物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农业、体育、工商管理、法律、护理、艺术、临床医学、风景园林、会计、兽医、社会工作、翻译、教育、生物与医药等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现有油气勘探、农产品绿色高效生产、绿色化工与清洁能源、油气智能装备4个“十四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石油天然气、绿色农业2个“十三五”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16个“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设有107个本科专业,其中有“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6个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个湖北省品牌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化学”等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学”“教育学” “商务英语”“地质学”“网络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2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植物保护”“应用化学”“自动化”“地理信息科学”9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级、省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32777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5325人,来华留学生800余人。
学术平台 学校现有51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实验示范中心,以及2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湖北省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1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6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15个湖北省校企联合创新中心、8个中石油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项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4个湖北省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在石油科学与技术、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荆楚文化研究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
科学研究 近三年来,学校共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34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5项,并在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重点项目获得零的突破;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0项;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6项。出版学术专著96部,发表高水平论文2774篇。
教育教学 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建成《地震勘探原理》《探究癫痫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学虚拟实验》《生命长江》《高等数学a》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沉积岩石学》《生产测井原理》《地震勘探原理》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力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透视地下油藏—找寻石油的地震方法》《楚文化漫谈》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有3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地震勘探课程虚拟教研室”获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沉积岩石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和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地球物理测井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地球物理勘探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团队、现代信号处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作物生产科学与技术教学团队、《生命长江》课程教学团队、网络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油气钻采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工学交替实践课程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园艺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物理学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北省教学团队。大学物理教学部、土木工程教研室、护理学专业教研室、石油地质教研室、测井信息工程教研室、基础医学部、有机化学课程组、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商务英语专业教研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物流管理教研室、植物保护专业教研室被评为湖北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校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及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高校;学校实施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培养制度,并设有长江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孙越崎科学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文华奖学金、“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等40余种奖学金,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成才。
人才培养 建校以来,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40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及神州、驰骋海外,快速成长为单位的骨干、社会的精英。近年来,研究生、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5%以上,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好学生标兵赵传宇为代表的一大批创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200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09年,学校涌现出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10.24”长江救人大学生英雄群体,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交流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国内55家大型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160个县级以上政府、地方企业建立了校企(地)合作关系,是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湖北省石油学科研究生创新基地。学校发起成立“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国际化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联盟,加入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等11个大学联盟,先后与美国、英国、爱尔兰、韩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捷克等国家的80余所院校机构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常年开展学生互派,学者互访和联合科研等交流合作。学校与爱尔兰香农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捷克赫拉德茨—克拉洛韦大学共建毒理学联合实验室、与韩国首尔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共建中韩加园林植物资源利用与种质创新中心、与埃及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及加拿大ubc大学太平洋地震工程联合研究中心等共建国际联合科研平台。学校被批准为教育部招收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高校,具有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csc)资格,设有hsk(新汉语水平考试)考点,在校留学生来自美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西班牙、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越南、巴基斯坦、尼泊尔、加纳、巴布亚新几内亚等五大洲69个国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时代、新目标、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江大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兰州理工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兰州理工大学坐落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入选高校,国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前身是1919年创立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同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建制全部迁入,并从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抽调一批教师来校工作;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院校;2003年,正式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经过百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逐步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主要内涵的“红柳精神”,铸就了“奋进求是”的校训精神,基本建成了一流工科、坚实理科、特色文科,进入国内同类高校高水平大学行列。
学校现有兰工坪校区、彭家坪校区两个校区,占地2430亩,校舍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图书227万册、电子图书124万册,实验室面积8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约5.13亿元。有19个学院、1个教学研究部,设有研究生院、温州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有全日制在校生29563人,其中本科生22110人、研究生7061人、国际学生392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507人,其中专任教师1479人,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097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7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80人。有双聘院士3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柔性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7人,聘请12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35人、“飞天学者”39人。有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等国家级荣誉称号12个,有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70余人。
学校是我国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权高校,是甘肃省第一所具有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第一所设置工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现有9个学科门类,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医学、艺术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金属表面防护与延寿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有20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省级重点学科。有72个本科专业,34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17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3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1个创新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学院入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入选全国首批99个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高校。
学校现有“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低碳城镇支撑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基地6个、教育部科研基地9个,有首批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有经工信部批准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458项,累计实现科研经费7.52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70项、国家社科基金2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1项,发表高质量论文5248篇,以第二单位在nature、science发表文章各1篇,获得省级科技一等奖5项,授权专利1293项,连续多年获甘肃省专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全省第一个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工作验收的高校。
学校主动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与20多个省内外城市、20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加入甘肃省首批六家创新联合体,成立黄河流域水生态与水工程研究院、敦煌设计形态学研究院、酒泉先进技术研究院、兰州理工大学——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镍钴金属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机构。“十三五”期间为工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产业升级项目1600余项。省级智库甘肃省工业经济发展研究院获评甘肃省哲学社会优秀成果一等奖。
学校不断拓展合作交流空间,与美国阿克伦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俄罗斯南俄国立技术大学、乌克兰文尼察国立技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中原大学、昆山科技大学、静宜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签署了合作交流协议,是东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对口支援高校,近年来500多名教师出国(境)交流学习。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获批建设乌克兰文尼察国立技术大学孔子学院,加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项目院校,与国外40余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生资格。
学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成绩喜人,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称号,入选教育部首批示范性网络社区(易班网)试点高校,获批建设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个学院入选“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及培育单位,5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1个党支部获得教育部“两学一做”支部风采荣誉奖,1个教师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年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先进集体。
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重庆交通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交通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51年,根据毛主席指示,为修建康藏公路、建设大西南,邓小平主持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创办学校,时名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960年,组建重庆交通学院。随后成都工学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等相继并入。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重庆市管理,为省部共建高校。2006年,学校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并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学校现有南岸、科学城两个校区,占地近2900亩。全校固定资产总值44亿元,各类仪器设备总值7.8亿元,校舍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拥有1个国家级和6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馆藏文献441.55万册,其中纸质文献232.05万册,电子图书209.5万册。购有sci、ei、elservier、cnki、万方、维普等中外文数据库50余个。
师资队伍素质优良。学校现有教职工2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648人,高级职称教师约900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交通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重庆英才计划、重庆市“百名杰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巴渝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次。聘请多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以及一大批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业界精英担任学校特聘或兼职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十大桥梁人物、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名师等获得者30余人。
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现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等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获批重庆市3个市级一流学科、16个市级重点学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建造、智能水利4个市级“人工智能 ”学科群。设有土木工程学院、河海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等20个学院(部)。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3个国家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等7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有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5个、特色学科专业群7个。学校为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
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学校健全完善教育教学协同联动机制,创新人生教育,拓展实践平台,凸显“交通 ”培养特色,打造“创新创业园”,开办茅以升班、英才班、卓越工程师班、海外项目管理人才班、cima班、创新创业班等实验班。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名,其中普通本科生23510名(含留学生),在校博硕士研究生7300余名。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年位居市内同类同层次院校前列,学校入选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办学70多年来累计培养各类各层次人才20万余名。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学校拥有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1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力学治沙与生态碳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城市轨道车辆系统集成与控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智能物流网络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绿色航空能源动力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西部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4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西南水运科学研究院、沙漠土壤化研究院等20余个研发机构。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寒区工程、冻土生态航道、轨道装备、运输物流、绿色航空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17项,省部级及学会科技奖励600余项。公开发行《应用数学和力学》《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等核心学术期刊。
国际交流合作富有成效。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先后与30余个国家近10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中(国)波(兰)大学联盟,并一直担任轮值主席。学校在非洲贝宁和美国华盛顿开办孔子学院,拥有欧洲研究中心和贝宁研究中心共2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来华留学生规模约600人次/年,留学生曾在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汉办联合举办的“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中摘金夺银。留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工程、信息、商贸和教育等行业发展,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肯定,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先后与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合作举办了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泰国、斯里兰卡和贝宁等国高校和机构合作举办了3个境外办学项目。
党建引领保障推动事业发展。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特等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并入选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教职工当选党的十六大、十九大代表,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3个基层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纪检审计党支部书记工作案例入选中组部、教育部工作案例汇编。学校入选重庆市“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建成重庆高校首个党风廉政教育培训中心。
面向未来,学校将秉承“明德行远、交通天下”校训,弘扬“甘当路石、进无止境”办学传统,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争创一流,努力建设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知名,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大学,为交通运输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沈阳工业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沈阳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术七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研究应用型大学。学校始建于1949年,1958年晋升为沈阳机电学院,1985年更名为沈阳工业大学,1998年由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2019年在“双一流”建设中被列为全省冲击国内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在发展历程中始终与辽宁老工业基地血脉相依,与装备制造业发展同向同行,是“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的建设者、见证者。
学校由位于沈阳市的中央校区、兴顺校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位于辽阳市的辽阳分校组成,占地面积151.18万平方米(约合2268亩),建筑面积77.36万平方米,办学主体中央校区位于沈阳市装备制造业聚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设有21个学院、1个教学部和2个工程实训中心。现有普通本科生22822人,硕士研究生6605人,博士研究生794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交叉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本科专业6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电机与电器学科是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电气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454人,其中正高职304人、副高职48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29人。学校聘任校内外博士生导师232人、硕士生导师910人。师资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各类省级人才称号获得者143人。拥有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个。
教育教学质量过硬。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实施学分制改革,推进教考分离,提高育人质量,毕业生深受社会好评,学校被誉为“卓越工程师的摇篮”。优化育人资源,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15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运行慕课21门,上线学堂在线国际平台课程4门,入选全球融合式课堂项目课程2门;获评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精品教材2部;建成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获批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承担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8项,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139项,省级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22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获评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9所)、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摘得全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科技创新能力强劲。形成了国家、省、市、校四级科研平台体系,拥有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国字号科研平台。建有教育部特种电机与高压电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36个,沈阳市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科研平台11个,特种电机研究所等校级科研平台63个。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诞生了4项中国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分别是中国第一台稀土永磁电机、中国第一台异型螺杆加工数控铣床、中国第一套长输管道智能检测系统、中国第一台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学校确定了“校地融合、校企融合、军民融合、国际合作”的科技发展战略,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08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9项,牵头组建了辽宁装备制造产业校企联盟等5个校企联盟,创办了辽宁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院、蓝金环保技术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中国制造2025(沈阳)研究院、辽宁增材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引导科技人员将科技创新的着力点放到国家战略和辽宁振兴关键领域,签订“五技”合同1420项,合同额达8亿多元。
立德树人成效明显。推进“三全育人”改革,健全“十大育人”体系,深化思想政治引领,打造思政工作品牌,“信仰·回响”活动获评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学校获辽宁省高校思政工作先进单位。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获批辽宁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思政队伍建设,获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1人、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1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及提名和入围奖3人次,4个辅导员工作室获评各类省级名师工作室,3次获得辽宁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发挥网络思政育人作用,获评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1人获评全国优秀易班指导教师,1人获评全国优秀易班辅导员,2门课程入选全国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课程建设项目暨百门精品培训课程,蝉联全国高校网络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一等奖。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获评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国际交流合作广泛。积极构建国际合作平台,目前已与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芬兰、马来西亚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85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学校入选国家“111计划”,设立了“一带一路”耿飚奖学金。成功加入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为中俄工科大学联盟观察员院校。从1995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和“辽宁省政府奖学金生”接收院校。2003年获批与美国班尼迪克大学合作举办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2021年获批与英国德比大学合作举办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建成国内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烟台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烟台大学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烟台,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于1984年建校,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援建。学校东临黄海,西依青山,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国内距海最近、拥有海岸线最长的滨海大学。
学校1985年正式招生,199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1年3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原山东省建材工业学校、原山东省水产学校并入烟台大学。2012年获批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同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9年成为省市共建高校,“药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立项。2020年学校获批项目博士后招收资格,入选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法学、药学两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行列。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
办学条件优越
学校占地面积2100亩,建筑面积101.9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89亿元。目前在烟台开发区已开工建设烟台大学科教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200亩,规划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学校建有承先图书馆与逸夫图书馆,总面积4.23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62万册,引进中外文电子期刊2万余种,上线各类电子数据库近百个。学校建有5000平方米的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千米文化艺术长廊,孺子牛、八景园、三元湖、烟雨亭、钟楼、“升腾”雕塑等标志性文化景点遍布校园。学校是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山东省企校共建先进单位、全省平安校园标杆学校、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
学校现设23个学院,66个研究院所,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8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文、理、工、法、农、医、经、管、教、艺10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3万余人,本科生源跨我国内地30个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另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4万余人。1995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
师资力量雄厚
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泰山学者22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省教学名师8人,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齐鲁文化英才1人,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获得者1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省属高校优秀青年人才联合基金计划获得者等其他省部级以上人才2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4人。
教学资源丰富
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4个。6个专业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35门,省一流本科课程40门。现有省级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2个,省级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15门,省级成人教育数字化课程19门。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获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学校在2018-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131位,在全国地方高校中位列第79位。2022年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连续多次荣获“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19年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科研实力强劲
现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获批山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省基础科学研究中心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4个,其中,山东省高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工程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人大常委会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1个,省理论建设工程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文科实验室2个,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省泰山学者种业人才团队支撑计划1个,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1个,省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1个,省级研究院1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法学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b类学科和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20%,数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400。
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入选国家社科成果文库3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20余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近1000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2100余项,2022年科研项目总经费突破2亿元。《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入选《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
服务地方深入
坚持立足烟台、服务烟台、融入烟台,主动对接烟台市八大战略新兴产业,持续提高合作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开展百名博士服务烟台行动,构建“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生态。与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与知名企业共建药学院、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和数字创新学院,共建专业37个。成立烟台大学(威海临港区)技术转移中心,获批山东省知识产权研究院、烟台知识产权学院、山东工业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作为主要单位共建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环渤海药物高等研究院、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水平平台。发起成立烟台数字经济产教联盟、烟台设计产业联盟、烟台市物联网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与自贸区烟台片区共建自贸区海洋知识产权中心、中韩(烟台)产业园发展研究中心、与烟台海事局共建烟台航运人才培训基地等60余个科研创新平台。学校连续多年获评“烟台发展突出贡献单位”。
对外交流广泛
先后与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设有与德国、美国、韩国和意大利高校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和本科项目3个,与美国、英国、德国、瑞士、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60多所友好院校开展校际学生交流项目,以及本科双学位、本升硕、硕士和博士联合培养等项目。设有英国朴茨茅斯大学预科项目和韩国留学项目。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接收外国留学生及可以邀请外国文教专家的院校之一,是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是汉语水平考试(hsk)、韩国语能力考试(topik)和剑桥商务英语等级考试(bec)考点。
我向海而生,你为梦而来!面向未来,烟台大学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省、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秉承“守信、求实、好学、力行”的校训,大力弘扬“勤奋、创新、育德、守纪”的校风,发扬“海纳百川、敢为人先”的烟大精神,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向着特色鲜明、部分学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烟大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理工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学校淮南校区占地约3200亩,合肥校区占地340亩。
学校创建于1945年,与合肥工业大学同根同源,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1955年学校由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6年迁至合肥,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与煤有关的学科专业、部分基础课教师等整建制迁至淮南,成立淮南煤炭学院。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期间,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2002年学校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2022年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并入。
学校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全校教职工45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4人,省部级人才80余人,400余名高水平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兼职教授。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5个、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8个。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23个学院(部)和一个直属附属医院。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7个本科招生专业。拥有1个安徽省i类高峰学科,5个iii类高峰学科,3个高峰培育学科。在第五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取得省属高校最高等级,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实现省属高校a类学科零的突破。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以安全、先进制造、地矿、爆破、医学等学科为特色,工、理、医、管、文、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3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500余人。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通过教育部认证专业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课程1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
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特色。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30余万名,陈鲸、卢秉恒、彭苏萍、袁亮、陈湘生五位本科生校友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所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99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两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次被评为“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七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校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起高校。大学生机器人协会、大学生航模与科技践行协会入选“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多名学生获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
学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发起成立煤炭行业“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3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基地与人才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30余项,科研经费年均2.2亿元;获教育部、安徽省及国家行业协会等科技成果奖励150项,其中省部一等奖3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状1项、中国专利奖1项、安徽省专利金奖1项;授权国内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1400余件。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获评“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学校拥有深部煤炭安全开采与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矿山智能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粉尘防控与职业安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创新平台49个。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已与地方政府、国有大企、知名高校等150余个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先后成立了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能源革命工程技术研究院(晋城)、高等研究院(合肥)等。积极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牵头能源研究院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研究中心、深地研究中心建设,共建大健康研究院职业医学与健康联合研究中心,参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环境研究院建设。
学校持续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俄罗斯、乌克兰、巴基斯坦、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6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有来自29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
展望未来,安徽理工大学继续秉承“团结、奋进、博学、奉献”的校训,弘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校园精神,保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奋力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藏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西藏大学坐落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是新中国在雪域高原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光辉历史的大学,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部区合建高校。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创办的藏文干部训练班,历经西藏军区干部学校、西藏地方干部学校、西藏行政干部学校等发展阶段。1965年、1975年,学校先后升格为西藏师范学校、西藏师范学院,开创了西藏师范教育的先河。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西藏大学。1993年,西藏大学藏医学院独立设置为西藏藏医学院(现西藏藏医药大学)。1999年以来,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西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西藏自治区财经学校先后并入西藏大学。2013年列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7年入选首轮“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2022年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经过七十多年建设发展,学校已成为极具高原边疆民族区域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有纳金校区、河坝林校区、罗布林卡医学院校区、罗布林卡财经学院校区,占地面积1400余亩,建筑面积47.07万平方米,教育城校区正在规划建设中。现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艺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法学院、教育学院、财经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态环境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14个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4亿元。纸质藏书120.45万册,电子图书60.1万册,藏文梵夹装图书5800函。珍藏有十至十三世纪藏文写本“菩日文献”,其中,十世纪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两万五千颂》先后入选第三批、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菩日文献”精选影印本》被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列入改革开放 40 周年重要成果。
在编在职教职工1158人,其中,专任教师和其他师资844人。专任教师和其他师资中具有高级职称385人,占46%;研究生学历667人,占79%。有高层次人才70人次,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7人次,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自治区级高层次人才23人次。
学校有各类学生2.2万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80人,硕士研究生2481人,本科生10476人,专科生29人,各类成人学生8649人。
学校有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民族学、生态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生态学、中国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其中,生态学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23年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民族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生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音乐与舞蹈学7个学科上榜2023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学校有52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有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教育概论》为国家精品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有自治区精品课程20门。有藏语言文学、计算机及藏文信息技术专业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有生态学教师团队、边境安全信息传输与处理教师团队两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临床医学、音乐学、美术学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有“信息技术实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3名。近年来,作为牵头单位获得《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 培养“靠得住”的高素质人才》《计算机及藏文信息处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思政引领,援培协同”的边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类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等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5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承担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自治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
学校有西藏雅尼湿地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西藏那曲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羊八井宇宙线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珠穆朗玛特殊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纳木错高寒湖泊与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波密地质灾害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那曲生态环境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宇宙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藏文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藏文信息技术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藏文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西藏),高原生态环境与健康院士专家工作站。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5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11个。
学校有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中国文艺评论(西藏大学)基地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第四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有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西藏信息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环喜马拉雅人类活动与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教育部与西藏自治区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有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
近5年,学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冷门绝学团队重大项目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自治区首批科技重大专项2项,科研经费达4亿多元。获第五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8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24项,国家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网络安全突出贡献奖”1项,首届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3项。1名教师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高原科学研究》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教育部先后组建以北京大学为组长单位,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为副组长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为成员单位的对口支援及合作建设高校团队,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支援合作工作,为学校建设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挪威、日本、德国、尼泊尔、法国等国家的十几所高校和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先后与天津大学、东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等十余所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办学七十多年来,学校弘扬“团结爱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创一流”的藏大精神,已探索出一条在特殊高原边疆民族地区兴办现代高等教育的成功之路,形成“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干得好”的人才培养鲜明特色,累计培养8万余名全日制各级各类专门人才,为我国西藏和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持,成为西藏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层次决策咨询和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对外开放与交流的重要窗口。
展望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西藏大学办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具有很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和战略性意义”的殷殷重托和习近平总书记给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扬“老西藏精神”,抢抓部区合建、“双一流”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立足西藏,面向全国,凝练“高原科学与技术”“民族优秀文化”两大特色学科领域,以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办学宗旨,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勇创一流”办学思路,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能力与水平,力争早日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突出、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双一流”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谱写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西藏篇章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上海电力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上海电力大学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85年1月升格为本科,更名为上海电力学院,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学校现有杨浦、浦东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一万四千余人,教职工一千余人。
学校的校训是“爱国、勤学、务实、奋进”,学校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办学方针,树立“务实致用,明理致远”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深化改革,加快内涵建设,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兼有理、管、经、文等学科,主干学科能源电力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
学校沿革
学校创建于1951年,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0年属地化管理。学校历经了上海电业学校、上海动力学校、上海电力学校、上海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电力学院的发展演变,1985年起开始本科层次办学,2006年开始硕士层次办学,201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同意,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2019年,学校获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试点单位。2021年,学校获批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面向“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聚焦“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构建“一网两侧”能源电力学科体系,建设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高校。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59.3%。目前有双聘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等国家级人才8人,教育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省部级人才11人,上海市曙光学者等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70余人次。另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5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上海市“四有”好教师1人,上海市宝钢优秀教师奖7人,上海市育才奖33人次。
学科与教学
学校设有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含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和人文艺术学院共13个二级学院和40个本科专业。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12个,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中本贯通”试点专业4个。2010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院校,目前共有5个本科和2个硕士试点专业。2017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20年“自动化”专业、2023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先后通过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共认证,标志着两个专业的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2021年“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2年“信息安全”专业、2023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通过asiin认证,并获得欧洲工程师项目(eur-ace)认证。拥有上海市iii类高峰学科1个,iv类高峰学科2个。目前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电子信息、能源动力、工程管理、材料与化工、翻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18年我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电气工程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6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在近两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奖20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6项。学校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1项、上海市“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项目1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19门,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优质在线课程、示范性全英语课程43门,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139门;国家级规划教材及上海市优秀教材28本、上海市教学团队4个。获批上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3门、上海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上海课程思政示范团队7个、上海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位。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累计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累计获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1项、优胜奖7项。累积获得“智慧树”课程思政示范案例教学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累积获得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优胜奖3项。有国家级实践(实验)基地(中心)2个、省部级实验示范基地(中心)3个、省部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5个、校外实习基地240多个。
科学研究
学校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源泉和动力,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牵引,在基础研究、工程应用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及17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学校积极服务于国家能源电力发展战略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构建了由上海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新能源人才技术教育交流中心、上海电力安全技术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能源电力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智库组成的“三中心一智库”,成立上海能源电力科创中心,全面服务于地方与行业发展。
近年来,学校科研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研总经费有较大幅度增长,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三千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专项项目、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项目、优秀学术带头人(青年)项目、启明星项目、启明星培育(扬帆专项)、浦江人才计划、曙光计划、晨光计划、阳光计划等多种类高水平科研项目和人才培养项目700余项;近年来,获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78项,其中国家奖3项。学校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入选首批上海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许多成果在生产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并拥有千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被权威检索机构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连续攀升,多篇论文入选esi论文。
国际合作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学校与亚洲开发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推动智能电网在亚洲区域的发展。我校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主席单位。学校倡议与10所国外名校联合成立了“adept国际电力高校联盟”,被推举为永久理事长单位,联盟高校有英国思克莱德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德国科特布斯勃兰登堡工业大学、澳大利亚科廷大学、马来西亚国能大学、巴西坎皮纳斯大学等。2018年10月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电力高校联盟”“一带一路电力产学研联盟”,与菲律宾八打雁大学、泰国苏兰拉里大学、上海电力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控股巴西cpfl公司等20多所以电力为特色的国外大学及企业合作,共商能源电力行业与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互惠的交流关系,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办学等实质性合作协议。每年聘请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和科技专家来校担任名誉教授、海外名师,进行讲学及合作研究。
学校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倡议,结合自身特色,成立“‘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分别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成立“菲律宾能源电力国际实训基地”和 “印尼能源电力国际技术培训中心”。学校举办“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国际高级研修班”、“一带一路能源电力商业模拟大赛”及能源电力企业培训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能源电力企业及高校中取得较高声誉。
学校注重国际人才培养。与美国、英国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推动暑期游学、海外实习、硕士双学位等学生海外学习、实习项目,每年均有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长短期项目,且派出人数日益增多。学校目前有来自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孟加拉、摩洛哥、泰国、越南、刚果(布)、老挝、俄罗斯、也门等35个国家的长期留学生。
毕业生就业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下,学校确立了“就业主导、举校联动、巩固电力、拓展纵横、两形并重、确保五率”的就业方针。通过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规范化的就业服务,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学校借助广泛的校友网络和多年来与行业用人单位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全国电力z6尊龙平台的人才招聘大会(上海站)等各类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近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维持在93%以上,研究生毕业就业率近100%,学校致力于行业合作,实施了“3 1订单模式”培养模式,行业内就业率显著提高。
发展目标
2018年6月,学校召开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确定了学校“分三步走”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到 2020年前后,建成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学校综合实力、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到2025年前后,建成能源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工商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199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而成。北京商学院先后隶属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前身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和中央商业干部学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建于1950年初,中央商业干部学校建于1953年,1958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合并到中央商业干部学校。1959年商业部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央商学院,1960年更名为北京商学院,中央商业干部学校与北京商学院合并。1969年北京商学院因“文化大革命”停办,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招生。北京商学院是我国建国后建立较早的专门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高等院校之一,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轻工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一所轻工业高等学校。1970年迁入陕西省咸阳市,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原址重建,先后隶属于轻工业部和中国轻工总会,主要面向轻工行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建于1982年,隶属于机械工业部,主要是面向机械工业行业培养管理干部。
合并组建后的北京工商大学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现已发展成为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并将按照“开放、创新、特色、质量”方针,努力实现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目标。
2003年8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0次会议审核批准,学校成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单位,2004年起与中央财经大学联合招收和培养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7年6月,学校接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3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经全体委员投票确定:北京工商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结果为“优秀”。2012年12月,学校食品(含保健食品)添加剂与安全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授予学位学科名称为“食品科学与工程”。 2014年9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9年9月,“应用经济学”学科获批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8年5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我校系统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工商管理3个学科成功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增资源与环境、旅游管理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设16个学院、1个教学部;拥有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项目)、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拥有科技部中国-加拿大联合实验室、环保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高精尖中心、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哲社研究基地等18个重要省部级科研平台和11个省部级行业协会科研平台;4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本科专业61个。2002年—2012年,我校获批应用化学、产业经济学、食品科学和会计学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民商法学、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环境工程和企业管理6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我校应用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3个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学校现有博士后43人(含联合培养13人),有各类学历教育学生1.7万余人(博士生194,硕士生3941,普通本科生12297,成人本科生419人,留学生234人)。
学校总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1245亩),其中阜成路校区21万平方米(315亩),良乡校区62万平方米(930亩)。总建筑面积51.9万平方米,其中阜成路校区20.25万平方米,良乡校区31.6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1.41亿元。图书馆馆舍总面积25793.1平方米,截至目前,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194万余册、电子图书136万余册,电子期刊209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98个。
“十五”时期以来,抢抓机遇,积极拓展办学空间,不断完善基本条件,完成了阜成路校区改造和良乡校区一期等北京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良乡校区新建面积达25.78万平方米,2004年10月,8千余名学生顺利入驻,良乡校区一期工程的建成,为莘莘学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校新时期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十一五”及“十二五”时期,学校逐步完善阜成路校区和良乡校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十三五”时期,学校完成宿舍楼及食堂和活动中心的建设,2019年8月,良乡校区二期新建4.25万平方米学生宿舍楼竣工并投入使用,2020年8月,良乡校区二期新建1.60万平方米学生食堂和学生活动中心楼宇竣工并投入使用。“十四五”期间,学校还将陆续完成教学科研楼等建设共计7.09万平方米,实现“整合校园资源、优化办学空间、提升条件保障”的目标。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农业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北农业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分别共建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创建于1902年,是我国最早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之一,河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院校,先后经历了直隶农务学堂、直隶高等农业学堂、直隶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河北省立农学院、河北农学院等历史时期,于1958年正式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20世纪50年代,学校的森林系、畜牧兽医系、农田水利系分别整建制参与组建了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武汉水利学院(现与武汉大学合并)。1995年与原河北林学院合并组建为新的河北农业大学。2000年原河北水产学校、原河北畜牧科技学校并入河北农业大学。
百年积淀,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坚持“农业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试验不能探精微,实习试验二者不可偏废”的教学原则,秉承“崇德、务实、求是”的校训,开创了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培育了“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多次受到党和国家的肯定与表彰。先后培养毕业生40多万名,涌现出了一批批兴业英才、学术骨干、管理才俊,如董玉琛、刘旭、杨志峰、赵春江、郭子建等11名国内外院士,君乐宝集团创始人魏立华等。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称赞他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学校在保定市、沧州市渤海新区、秦皇岛市、定州市四地有五个校区;校园占地2765亩,附属实验农场3600余亩,林场40000余亩,建筑面积124.1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7.48亿元,固定资产25.4亿元。
学校设有31个学院(部、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约34000人,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5265人;在职教职工3155人,其中专任教师2139人;教授及相应职称444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986人;博士生导师248人,硕士生导师995人,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专家等人才200余人次,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24人,省级优秀教师19人,省级模范教师4人。
学校学科专业以服务农业现代化的生物应用技术、信息技术、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为优势特色,“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具备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学科列入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3个学科列入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序列;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级重点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16个河北省重点学科;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环境与生态学和工程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设有96个本科专业,其中2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始终坚持实践育人理念,全面实施“311”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分制,率先在全国制定实施本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线图。先后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09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9项;建设国家首批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特色专业、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24个。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发起成立“河北省高校众创空间联盟”,获批河北创业大学,与省农业农村厅共同成立“河北省农村创新创业联盟”。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 ”等创新创业竞赛中连获佳绩,获国家级金奖2项、一等奖1项,获奖总数位居河北省高校首位。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农业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在承担科技创新项目数量、经费总量和获奖等级、数量上一直名列省内高校前茅。拥有“省部共建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地、试验站、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69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23名、省级99名。“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2308项,到位科研经费16.13亿元,审定新品种145个,专利2341项,三大索引论文4932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65项,其中国家二等奖3项。
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成立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主动对接雄安新区建设。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全力服务河北省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保定市政府合作,按照“465”模式创建了“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受到省部领导充分肯定,入选了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并在全省推广。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合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保定乡村振兴场景创新实践项目。与邢台市、承德市、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乡村振兴局、中国葛洲坝集团、君乐宝集团、同福集团等广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在全省六大生态类型区建立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等394个,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125个,区域综合试验站9个,推广新成果、新品种和新技术1000余项,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24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关系。与德国马格德堡-施滕达尔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教育项目;与韩国培材大学合作举办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26所国外院校或机构开展了合作交流项目;与非洲科学院等13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设有国家留学基金委“新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专项”和“乡村振兴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专项”等公派联合培养项目;建有国家级引智基地、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河北省“外国院士工作站”、“河北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和4个“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3次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次被授予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称号,入选河北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2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果树9301班”优秀毕业生群体被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诠释,李保国同志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面向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今天的河北农业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向着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阔步前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